殲 11 與 F22 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位美國空軍高官表示,假如F22隱形戰機遭遇空對空威脅,其對解放軍殲11的殺傷率為30比1。差距是有的到底是誇大其詞還是真正毫無還手之力?


一星期以後發現我的答案被贊了這麼多,於是補充點兒吧。
我們來討論一下三代機怎樣對抗四代機吧。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看看二代機對抗三代機的例子。
三代機跟二代機對抗有空軍組織的J7對抗Su27,不過問題在於這個時候欺負的是老27裝備的NO01下視能力悲劇,J7靠超低空突防越過空域交戰。如果是一個現代化的具有良好下視下射能力的J11B,J7機組是要悲劇的。金頭盔中也有異性機對抗J8F獲勝的例子,但是J8F是相當現代化的二代機了,在06年J10A成軍以前是空軍唯一能射擊PL12主動中距彈的戰機(第一批J10在04年服役,只能射擊仿製義大利蝮蛇的PL11半主動中距彈),能獲勝其實也不足為奇。
那麼提到二代機大家的刻板印象是高空高速吧,只是可惜人類歷史上尚未有長時間25000米巡航的飛機,道理很簡單,因為現在還沒有任何一架戰鬥機是全封閉座艙的,25000米就已經是增壓座艙的上限。至於30000米什麼的,那只是刷個記錄而已不要當真。SR71那種本身起飛準備工作就十分的繁瑣,光是飛行員吸氧排氮都要先準備至少半天以上,完全就不是一般二代機所具有的。三代機之所以降低最大升限,最大的目的就是要簡化不必要的個人防護問題帶來的增重和飛行員持久耐力喪失、動作靈活下降。而對於飛機本身的性能,高升力低翼載二代機根本拼不過三代,就升力係數上三代機都能甩二代機一條街。爬升率、加速性這些對空戰更重要的指標二代機沒一項能追上三代機的。所以講,指望二代機高空掠襲三代機,這種人我只想說你懂空戰么?
總結下來,可以說有兩個前提可以一定程序彌補代差:一.電子信息化水平要不至於落後太多;二.航空武器系統能對等。
J11系列想要對抗F22,現在可以期望的是J11D,正在科研試飛的這個機型是擁有AESA雷達、飛火推一體、第四代航空武器系統的。但是問題在於從試飛到領先批次列裝,是很漫長的,J10B從原型機被發現到成軍花了差不多5年的時間,從現在開始算,5年後J20都入列了,那我們還要討論什麼J11D對抗F22的問題,這不是閑得慌么。
=====================================================
看了第一的答案,我都笑不出來,我簡直,哎呀今天天氣不錯!
你那麼喜歡蘭開斯特方程,你可知道我大601研究所的蘭開斯特方程指導超視距空戰規律呢,更有空8所空戰排隊槍斃論,還有號稱只要有1.4:1的兵力優勢,100突就能攻M1A1。
我在跟你講冷笑話懂不懂,現在學術跟蹤很多時候就是學術臆想,尤其是防大和軍科,寫的那些狗屎尼瑪能看么,既不懂美帝,也不懂毛子,也沒訓練經驗,更沒實戰經驗,就腦洞大開的瞎寫了。
======================================================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差距多大呢,差距就是代差。什麼叫代差,就是以色列82年打敘利亞,美國91年打伊拉克的程度。
J11本身是有多個階段的,這一點先要整明白。
11號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引進一套第三代殲擊航空兵系統,並通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實現中國航空工業的突破。這個總體目標現在看來是已經實現了。
第一階段是來料組裝,也就是J11,由俄方完全提供備料,中方國內組裝,性能跟原版的Su27SK完全一致,雷達也是倒卡NO01瞎眼鍋。只能打俄方提供的武器(後期在白俄的協助下完成了國產武器適配能力),電子設備在俄國原裝組件上有所精簡,是徹徹底底的代表上世紀80年代水平的第三代戰機,具有一定BVR中距離攻擊能力,然後哪裡有什麼然後。
第二階段又要分兩步走。但是先要說一下J11A這個東西,東西是什麼回事兒呢,J11A只有一張手都能數過來的量,你別老看什麼門戶網站簡氏漢和的扯淡玩意兒了,這個要以中航史料為準,它很明確的說明J11A只是一個特定時間段的試驗機,沒有什麼量的。J11A的問題就跟魯迅說的一樣,這世間本沒有什麼J11A,但是說的多了它就成了J11A。
這一階段的目標是立足國內,實現生產。要求的目標是利用國產的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國內的電子信息系統工程替換俄方系統,同時對Su27氣動外形摸底,實現好消化吸收引進技術。但是由於國產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拖延導致被分成了兩步。首批按太行發動機標準製造的11B等不到發動機,為了滿足節點要,只能用這種參照太行發動機尺寸的後段機身加適配環裝裝上俄國原裝的發動機AL31F。也就是第一批J11B採用俄方發動機的原因。然後才有第二批和其餘批次採用了太行發動機。如果你是老軍迷,你一定知道07年太行才能低下導致112工廠空地上出現大批等待發動機的J11B機身的事情。沈飛從2007年到2009年秋天沒有得到1組可以正常使用的太行是事實吧?112工廠機場上N個團的J11B沒有發動機待在地面是事實吧?直到2009年冬季停機坪上3大排沒有發動機的J11B不是幻影吧?無論這批飛機是因為空軍拒收導致也好,是太行低劣的生產水平導致的也好,這都反映出當年的中國航空工業存在嚴重的問題。不能為國防部門提供足夠的武器產品,那年頭112和601所被廣大軍迷們口誅筆伐了很久很久。
就事論事,這批裝配太行發動機的J11B在交付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展開戰備值班,執行軍事任務,無論原因是出在太行上,還是出在機體本身,這都表明中國航空工業部門的低劣質量管控和低下的工業實現能力。這種事情也不稀奇,畢竟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畢竟是一款先進的第三代航空兵系統,消化不良是避免不了的。
要我講這個時期的J11B,哎呀,今天天氣真不錯,棒棒噠!
你跟我講F-15剛服役也是機庫女皇,呵呵,人家剛服役幾年就在敘利亞把人家打出屎來啊,而你家的J11B連戰術訓練都要小心翼翼。你跟我講F100存在問題,那我得跟你講太行要是達到那個耐久度不合格的F100的水平就已經算成功了。
心比天高,呵呵。
事情直到13年才有轉機,經過幾年的磨合期,J11B的整機系統完善率達到一個比較能讓人接受的水平,並在當年的金頭盔自由空戰中第一次奪冠,表明J11B的問題已經得到部分解決,可以比較放心的投入軍事訓練了。15年的海航J11B攔截美國偵察機做了一個大機動轉向,把Su27系列的潑辣機動能力展現出來了。至此我們可以說J11B已經是中國空防力量的中流砥柱了。
這不容易,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本來只有蘇聯上個世紀50年代留下的航空基礎,在閉門造車中浪費了近30年的發展機會,然後通過引進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第三代殲擊機,通過15年的奮鬥,達到了比較先進的水平,不得不說引進SU27功不可沒。
我們現在已經實現了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批量生產,實現了第三代重型殲擊機的批量生產,實現了航空兵器向中距化、精確化的發展,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題主偏偏要講F-22,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我就一句話,在第四代戰鬥機J20成軍以前,我們連挑戰的實力都沒有。
J11B是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對Su-27SK的提升只有電子技術的細微升級,能夠使用國產的航空兵器,僅此而已。
SU27SK存在的問題其實比較明顯,先不說雷達電子設備是25年前蘇聯的產品,模擬電傳在靈敏性上確實也不如數字的,而且SK的電子作戰系統中存在一個可以稱得上致命的缺陷,這個缺陷在多次對抗中都被J10和J8的新型號給利用過。蘇系NO01雷達的抗干擾能力,某種程度講還不如J8II的射雷8,蘇聯人在設計的時候,雷達信號不經處理直接輸出到顯示器,有雜波就是一片亮光,俗稱雪花;147X系列顯示格式直接山寨APG68的,干擾條帶顯示為實心線,如果雷達帶HOJ,按上去截獲可以顯示干擾空間位置。就這樣,SU27SK在國內的多次對抗中常常吃虧。說起NO01,還有個很奇葩的設計。它超視距攻擊時目標不像西方火控把空間位置平面化符號投影在平顯上,而是用一個小圓點表示,小圓點完全和目標沒有重合,飛行員要操縱飛機使目標位於導彈發射區內是個很抽象的活,簡直是他娘的反人類,真是不曉得蘇聯飛行員是怎麼忍受的。另外它所採用的航空武器R-27T是相當有名的燒火棍,脫靶率一流,其他真的,算了今天天氣不錯。
SK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航電和武器方面,這也是我們現在重點改進和完善的,所以可以講,J11B只是一個現代化的Su27SK,遠遠達不到三代半的水平。J11B根本就沒有要求電傳與主動控制數字化,主要要求落實在國內武器和發動機兼容問題,這是當年對台軍事鬥爭的時間緊迫性導致的,航空工業部門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實踐更新的技術能力,即便航空工業部門敢於實踐,J8III的下馬的慘痛教訓也讓人懷疑。
而F-22一上來就是AGP67這種全相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寶石竹綜合航空電子系統、F119第四代大推力中等涵道發動機,具有完整的4S作戰能力,J11B何德何能可以與之一戰。
你跟我講系統,呵呵,美國人E8+E3+EF-18G+F-22的完整情報收集打擊系統你能比么,你才幾個KJ2000,幾個電子干擾機,體系對抗體系,這也照樣存在代差啊。倒是中國周邊已經成軍的第三代戰鬥機機隊比中國國內的規模多了去了,你要執行一個戰役方向上的任務難道是要把全國的第三代戰機機組集中是怎麼地,黃海上空你投入了,南海呢,西北呢,東南呢,用F-22消耗J11我真不知道是誰消耗的起,你還真信蘭德的胡扯淡。蘭開斯特也能制導空戰了,呵呵空8所攜帶中距排隊槍斃論發來賀電。美國智庫出的有精華不假,你也得能篩選啊。
==================================================================
我還要糾正一個概念,空戰交換比是有前提,而且他是一個被計算出來的數值,是一個概率統計,題主這種什麼1:30之類叫做單機空戰交換比,跟多機空戰交換比是完全不同的。你要理解成一個可以打30個那真是,算了,你們畢竟沒接觸過專業概念。
==================================================================
J11B不如人這不丟人,畢竟它是第三代戰鬥機,不被F22吊打才不科學了,至於你要耍流氓講體系,我就問一句,你的體系有美帝國主義完善和先進么,呵呵。
==================================================================
高舉白褲衩一百年不動搖並不等於絕望,事實上又不是沒有進步,中國的四代機以「望其項背」到「同場競技」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但是偏偏就有人堅持J6萬歲論,似乎真的可以一千架落後時代水平的飛機就能打贏戰爭了呢,那我得說你舉得那是紅褲衩么,分明就是黑褲衩呢。


看到有知友提到了大功率雷達打敗隱身。這個誤解時間太長了,上世紀買航空知識的時候就見過專家捧蘇式雷達大功率所謂「燒穿距離」。解釋寫長了,乾脆當答案好了。
認為雷達加大功率可以打敗隱身,這個觀點是不對的。因為三代以來雷達主動輻射本身就是讓你提前暴露的主要原因。
雷達主動輻射可以被被動雷達探測在400km以上的距離探測到,遠遠高於任何雷達探測到「半隱身」(F18EF、F15SE之類雷達反射截面積1平米左右)甚至隱身目標的距離,也高於正常反射截面積目標的距離。只考慮無隱身設計的三代機,開雷達能在300km左右的距離上發現對手,但是開雷達對手會更早的發現你。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打個比方來說明。考慮兩個在黑屋子裡打架的黑衣人。開手電筒和不開手電筒相比,開手電筒能夠幫助你更早的發現對手,但幾乎一定是對手先看見你。雷達的原理跟打手電筒找人差不多,都是先發一個強輻射出去,然後觀察返回的反射。雷達和被動雷達探測器觀察的都是對面過來的輻射,但是雷達觀察的是反射回波,同樣距離相當於能量走了兩倍路程。如果兩者探測器靈敏度一樣(顯然的假設),一定是被動探測的距離遠。
所以現在三代機對抗都要講究雷達開機的時機,有很多騙著和埋伏,目的是迫使對方雷達開機搜索我方,而我方就可以在不暴露的情況下發現對方。在發現對手、佔據有利位置以後短促開機來獲得火控解。四代機的隱身,在空中對抗這裡的意義是進一步提高了對方發現我方的閾值。
四代機的隱身其中一條是隱身雷達,設計目的是躲避被動探測器。不過,技術上的事是說不好的,說不定什麼時候信息系統上的進步就能打敗波束調製,所以這個單方面的探測手段不足恃。現在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思路是網路中心戰,分離探測和射擊的角色。

由不容易被擊落/發現(隱身機)或價值不高(長航時無人機、截擊機群)的機種探測,獲得目標運動信息甚至火控解以後用數據鏈交給射擊者攻擊。圖中spotter是F35,shooter是超級蟲,以後spotter可能可以用UCLASS代替,F35轉為信息節點。
這是富人的玩法,追求的是先敵發現、先敵打擊。還有一種窮人的玩法是回到蘭開斯特方程,用數量淹死你。下圖是2008年蘭德報告中假定的台海對峙,解放軍J-11機群用數量淹死F-22的可能性。

這個假定是台海上空,六架F-22(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能維持的最大數量),面對解放軍三個團的J-11。同時假定武器對F-22最有利的可能:F-22的導彈殺傷概率1.0,J-11的導彈對F-22殺傷概率0、對預警機、加油機殺傷概率0.5,同時F-22一發擊落一架(正常情況下是一個目標分配兩發確保擊落),J-11明知導彈沒用還是發導彈,F-22躲都不用躲。
結果是F-22耗盡六中二近擊落48架J-11,剩餘的J-11越過F-22擊落預警機、加油機、反潛機,F-22返航油料不足墜毀,解放軍以48架損失的代價取勝。
如果是一對一單挑導彈無限,F-22慢說一比三十,一比無窮都可以。但是現實中沒有無限的導彈,而且F-22的作戰半徑很難越過東亞超長的地理距離維持在可能熱點地區的持續存在。結果就是,即便最理想的情況下,交換比也只有一比八。
如果假設更合理的導彈命中率呢?

好的情況下一比三,壞的情況下三比二(不利)。
所以蘭開斯特方程投射模型是質量劣勢軍隊對抗質量優勢對手的法寶。按照投射模型,雙方損失率服從平方律。一比三的數量劣勢,需要九倍的質量優勢才能彌補。在東亞這個怪物房,中國佔據了最好的地理位置,擁有最多的機場,能夠出動最大規模的機群,同時航渡距離短不需要加油。當然反過來說,這是因為假定的熱點地區全是在家門口,美帝國主義打上門來了:)。如果中國派出特混艦隊襲擊關島,那這些條件就翻過來了,變成美軍具有地理和數量上的優勢。
要平衡中國在地理和數量上的優勢,一味追求技術優勢是取敗之道。對美軍而言,更有效的手段是在地理和數量上奮起直追。所以現在美軍在和菲律賓談重返菲律賓。但是,地理上台灣離中國最近,這是沒法改變的事實。

放鬆一點條件,假設美軍可以動用沖繩和日本本土的基地以及航母,能夠在台灣海峽上空維持26架隱身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達到最好一比十,最壞二比一(不利)的交換比。
這個報告提醒聽眾,這是不考慮共軍中程導彈壓制美軍駐日基地,或ASBM壓制航母的情況。本來初始假設只考慮關島,就是因為關島基地最安全。如果動用駐日基地和航母,相當於升級衝突。共軍可能選擇跟進,動用彈道導彈和打擊機群壓制美軍駐日基地。
隱身機最脆弱的時候,當然還是在跑道上。如果基地被共軍壓制不能出動,美空軍就會在衝突中直接出局,哪怕飛機一架都沒壞,士兵一個人都沒死。
當然了,作為2008年的報告,它也是不可能預計到J-20在2011年首飛的。
所以吶,一種武器在單挑中的成績,跟實際戰爭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不見得是個線性的關係。單挑一比三十,實際對戰一比三,這兩個事是不矛盾的。
--
在遙遠的古代,英國騎士向正患瘧疾卧床的法王衛隊長迪·蓋克蘭發起挑戰,其行徑之卑劣讓英軍統帥蘭開斯特公爵都感到丟人。迪·蓋克蘭答稱老夫雖然病重你這樣的也不在話下,然後發著燒打著擺子把對手刺落馬下,至今令人心馳神往。不過都這麼多年了,騎士的時代早已過去,現代戰爭早已不是單挑的累積。如果對現代軍事有興趣,還是應該拋開參數的勝敗,去關心一下現代軍隊是如何運作的為好。


信他就鬼了,這就是米妖AF戰術忽悠中隊的妖言惑眾,然而張局座早已看穿了一切

f22反正已經停產了,沒希望再造了
官員就可勁吹吧,說100比1也沒事要是還有可能繼續生產,立刻換口風:
J11威脅大大的,非常有改進潛力,換雷達上新蛋隱身塗料一刷,拳打f35腳踢f18ef,f22碰上都肝顫,元老院再批1000億預算我們改造改造f22吧,把交換比從5:1提高到8:1,對付J11還是有希望的。再加200億可以翻倍提高到16:1,很超值歐。
然後聽說J15更厲害,烏克蘭技術加持;而且J20就要排產了一不搞限量預定二不搞排隊搶購,plaf隨便買,再來500億我usaf保證搞定它們


這玩意是601研發的
給大家講個602的故事 一個剛認識的小朋友(西工大本科畢業) 簽約了602 吵著鬧著要毀約:
1. 工資待遇:轉正前2000 轉正後 能加一二百
2. 工作內容:填單子 打雜(說好的FPGA開發 結果他去的部門連fpga是啥都不知道)
3. 工作地點:說好的天津 讓先去景德鎮報道 結果去了景德鎮就告訴他天津沒法去了


損失的那一架是因為飛行員缺氧么?


有人吹的我這個紅褲衩都看不下去了。。看到大家還是理智的我就放心了。。
樓上的答案很詳細了,我概括一下
1. f22四代,j11三代,代差。參考高中生吊打小學生
2. 單機交換比30:1無誤,我兔體系對戰更不如美帝,實際交戰差距可能會更大
3. 美帝天天打仗,你好意思跟我提飛行員素質?。。

怕不怕?

接下來試試洗地
1. 代差不意味著高一代機型在每個方面都比第一代強,二代機還能飛高空高速呢,現在飛機幾個能飛雙三的?找到對手劣勢,以己之長攻人之短,田忌賽馬懂不?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把敵人跟你拉到一個水平線上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擊敗他」。。。
2. 單機1:30就意味著一架j22出動能打掉30架j11?問它掛得動那麼多導彈么。。體系對戰再牛逼,問問大陸這邊風暴一樣的電磁環境美帝怕不怕?近岸一票雷達站反艦導彈怕不怕?二炮輪式投射武器全國遍地跑怕不怕?亞歐板塊結實還是航母結實?
3. 14億人口你怕不怕?戰爭動員起來全世界智商最高的種族優中選優怕不怕?抗日戰爭交換比也高的離譜,問問誰贏了?

還怕不怕?


參考F15對F22。而且現在的F15C應當已經全部換裝了AESA和AIM9X,其實比殲11的性能要強不少。
殲11A、B面對F22,人家的雷達比你好,機體的最大速度、推重比、加速性、操縱品質都比你好,還是低可探測的,劣勢還是比較明顯。


30比1並沒有錯,紅旗軍演當中F22對抗F15C和F16打出過36比1。(看到前面的答案補充一句,400比0那次(等等我記得是100多比1啊。。算了這種記錄年年變,反正優勢很大)是有彈藥無限的意思。。。印象中是飛到加油機區域即視作重新補充彈藥,而且對抗的敵機是小編隊來的,不是一輪就上了上百架。話說回來就算是美軍一次也指揮不了上百架三代機在同一戰場進攻啊)
但是F22不是單機擊落36架而是一個中隊對抗無限復活的紅軍F15和F16,結果演習判定自損一架擊落36架。
所以上面說「殺傷率為30比1」說實話我沒太搞懂他啥意思,不過肯定不是1VS30,原因嗎。。。F22最多是6AIM120C+2AIM9X,8枚導彈就算全中(實戰中絕對不可能)也就打下8架,剩下的22架。。。你機炮炮彈夠?(這部分推斷可以間接證明36比1的可能性,因為那次的4機中隊是有彈藥限制的,32枚導彈加某幾個瘋子機炮斷後格鬥打下4架,自損一架其他撤退在演習的設定下也還算過得去。)
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的話,僅僅對比J11和F22,兩種飛各一架單挑,沒錯,基本毫無還手之力。除非殺進格鬥距離可能打個46開(F22作為空優機格鬥能力也不弱,又不是F35那貨)而且F22設計目標就是直接針對J11的原型SU27的,這種代差僅僅靠飛行員技術是無法彌補的。何況你技術不見得比F22的飛行員好。但是
我又要把我經常說的那句話擺出來了。
體系作戰時代說單一武器單挑都是耍流氓!
體系作戰時代說單一武器單挑都是耍流氓!
體系作戰時代說單一武器單挑都是耍流氓!

因為現在四代機還沒有投入過真正的空戰,有四代機參與的空戰到底會打成啥樣說實話中美俄心中都沒底(不然美國也不會年年紅旗軍演年年練了)在有體系支撐後兩者的對抗,說實話我覺得很難說,不過J11不會輪落到單挑場景下9成以上的敗率那種境地了。
再說,J20也快小批量生產了,預計5到7年左右形成戰鬥力。


這個問題我認真的答答吧。我也是看了不少人的文章自己分析的。
因為感覺上面的人都沒說到關鍵的地方。
最關鍵的地方不是在於雷達。而是F22的超音速巡航情況下的機動和作戰能力(F22超音速情況下是可以戰鬥的)。
這就意味F22想打你就打你, 不想打你絕對追不上。而且F22能佔領有利的發射位置。戰鬥主動權完全在他手裡。F22一旦進入高空超音速巡航狀態就是無敵狀態。(這個是結論。3代機無法對抗完整版四代機的F22.F35另當別論了)。
雷達和隱身更加不用說了。隱身的最大作用不是讓對方看不到你。而且讓對方到了很近的地方才能看到你。即使看到了也不能立刻鎖定。鎖定了也能容易被擺脫(低可探測性和超音速巡航)。
至於紅外導彈。人家F22本身就不是設計來打貼身搏鬥的。再說紅外導彈追超音速目標,呵呵 很難。。而且戰鬥的主動權完全在F22.。
J20最大的問題就是超音速巡航。你看J20的氣動外形。這麼細長。這麼平。就是為了追求在動力不夠的情況下上超音速巡航。如果J20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那就是F35那樣的貨色。但是我們不需要F35那樣的貨色。我們要的是F22哪樣的踹門者。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J20完全無法和F22抗橫,當然了他們不是說F22和J20空戰。F22和J20的 目標是對方高價值目標。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F22和J20的空戰估計挺難的。2個都是低可探測,高機動性。不知道會是什麼形式的空戰。
F22是刺客加殺手。高速而且隱蔽。專打軟肋。J20也是一樣。


我覺得J11挑戰F16都成問題


F-22在同等數量下對三代機的交換比確實有這個數字
但是前提是同等數量……
自己去用Google地球算一下距離吧——給出這麼幾個提示:
1、解放軍中導部隊普遍裝備了DF-21和CJ-10,射程在2000km量級
2、F-22跟MiG-29一樣都是為三戰主戰場設計的飛機,最長制空作戰半徑就900公里——實際使用中戰鬥機的CAP半徑跟續航能力成反比。它在廣袤的亞洲戰場上的作戰效能可想而知。
3、我知道有美吹會跟我說什麼「彈道導彈不能打機場」,好像不管什麼軍事目標只要掛上一個「機場」的牌子就刀槍不入似的……沒錯,機場跑道確實不好打,但是機場的塔台,機庫,油庫,彈藥庫,都是很好打的目標……像F-22這種精密而先進的戰鬥機,保障不力的話是不可能發揮出作戰效能的。
4、美國空軍在亞洲主要空軍基地的機庫都是冷戰時期修建的,主要用於防禦無制導航彈和空爆戰術核彈,缺乏抵禦現代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而修建新的機庫需要花好多好多錢,以元老院那一毛不拔的尿性這筆錢基本上不用想
5、基於以上原因,蘭德公司才給出了那份著名的報告——報告的設定是F-22機隊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出發,所以最多只能維持六架戰機在台海前線CAP。注意這裡指的是「維持六架在戰區」,而不是美國空軍一共就只有這六架飛機。其他的飛機在哪呢?它們在出發和返航的路上,以及在基地跑道上維護……
6、所以蘭德公司得出的結論是悲觀的——就算F-22對殲-11B的交換比再怎麼高,也無力阻止蜂擁而至的殲-11B直接幹掉F-22背後的支援飛機,導致整個作戰徹底失敗。
7,這份報告提出於2008年,蘭德公司腦洞大開地提出了用B-1轟炸機改造成護航機,以巨大的載彈量對付殲-11B機群。但是隨著2011年殲-20首飛,這個構想徹底被瓦解——因為就算是以最保守的估計,預計將於最近兩年內服役的殲-20白板型,仍然能具有不錯的正向隱形能力和超過M2的加力極速(注意不能超巡跟不能超音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解放軍空軍的支援機待在安全的己方空域上空,受到本土包括雷達、電子對抗和防空導彈在內的完整體系的保護,而美國空軍的支援機孤懸海外,下面什麼都沒有——F-22突破前者的難度顯然遠遠大於白板殲-20突破後者的難度……


很大很大。代差存在。
至於交換比,這個關係太多了,不能簡單比較。


題主你這也太欺負人了!人家國產蘇-27,不對,是J-11^_^,是用來擼F-15的好不好?去單挑猛禽簡直就是抖M。
四代機的設計理念之一就是要對三代全面壓制。直接看圖上的外形知道J-11要被吊打(心疼…)。進氣道、機頭、機翼、尾翼,一對比不忍直視。更不要說內部的航電設備的差距了。
所以說,還是讓J-20去錘F-22,J-11擼F-15,J-10掄F-16吧……至少不會被吊打一百遍,一百遍!


一比三十真的是保守估計,問題是,他有一百多架f22,你有幾千架j11嗎?
說差距,參考su27對米格21 米格21對螺旋槳飛機,全金屬半硬殼對雙翼機,二戰初期蘇德空軍交換比。
兩個字,吊打

就像打星際爭霸,你的四個槍兵近距能幹掉一個沒架起來的坦克,但是你即使有200個槍兵,也是干不掉守著路口的20輛坦克的。

當我看到我們的殲11要去對抗f22時,還是很高興地,因為我們至少有殲11,前十年我們討論的是殲8對戰f22.
或許再過幾年,我們就要討論j20對抗f22了


去掉 J 和 F:

11/22=0.5,明顯差一半!

20/22=0.91,這就差不多了!


差距很大,大到了中國在列裝殲11後還需要馬不停蹄的研發新戰機。

空軍還沒有富裕到隨便燒錢的地步,如果殲11夠用實在想不出為什麼要這麼快的研製殲20等機型。


戰爭中某一個點的科技領先帶來的可能就是全面壓制


空戰=對耗空空導彈?
F22這種武器是點穴用的,肯定不會跟你對耗導彈,而是靠高速隱身特性突到預警機跟前直接擊落預警機。或者突到內陸炸掉地對空雷達,敵方徹底瞎眼。或者炸掉附近的機場,讓敵方戰鬥機無法降落。這些完成了,後面的打群仗就如探囊取物了,而且打群仗是F18,F35 的活。美國要出動F22肯定要和其他機型高低搭配來組隊,這是常識。

而且F22還有一種更先進的戰術,就是靠自身的高機動性和高隱身性, 240公里的APG77,首屈一指的被動掃描雷達ALR-94,作為偵查熱點,突進對方機群,在保持自己不被發現的前提下,定位對方戰鬥機,引導後面的己方戰鬥機發射的空空導彈,(幾十年前的AIM54射程就能達到190公里,現役的AIM120D射程180公里,遠大於絕大多數戰鬥機的雷達掃描範圍),或者引導己方戰艦發射的地對空導彈。在這種戰術下,可以近似認為F22的彈藥是無限的。

而且,從戰略層面,六架F22就能吸引三個大陸的航空團,已經是成功了。大陸其他地方必然會出現防空漏洞。

樓主所謂的F22油料不足墜毀更是痴人說夢,預警機,加油機周圍必然有戰鬥機護航,怎麼會輕易讓你擊落?還有一點,你無法靠近對方,如何定位對方的預警機?而F22就可以靠高速隱身特性,以及獨步天下的240公里雷達掃描範圍突到大陸的預警機跟前將其擊落。按照現在的指標,大陸的預警機發現F22的距離是30公里之內,根本來不及預警。


單機30:1有可能,兩者差距是全方位的,但是體系對抗不好說。
其實整套空戰體系,還是不如美國的。但是放到更高層面下看,就不一定了。
這麼多年,PLA最靠譜的戰力還是二炮。F22再牛逼,機場沒了就傻了。按照目前的戰略態勢,美國能用的離中國近的周邊機場相對有限,還是可以被二炮壓制的。美國海軍的航母本來如果能搭載NATF、A12之類的,威脅很大,幸好流產了。當然F35也不能掉以輕心,所以現在在搞反航母彈道導彈。


毫無還手之力就不要意淫了,本來就一連f16都干不過的破爛貨何必要狡辯非說怎麼怎麼好


推薦閱讀:

承受7個G重力加速度是什麼體驗?
當他國戰機飛臨本國領空,為何飛行員會有互留郵箱的習慣?
影視劇中,都有哪些戰機與外星人交過手?
鋼鐵俠如何承受高速變向時加速度對內髒的壓力?
戰鬥機的彈射座椅能在超音速條件下使用嗎,有什麼相應的保護裝置?

TAG:空軍 | 戰鬥機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