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有那麼多青春片?
就創作理論而言,每個人(導演、作家),都要創作一部「青少年題材」的作品。
以示「和自已的青春期告別」。
所以,基本上,每個台灣導演都信奉這樣的原則,每一個人的年表上,都有至少一部「青春期電影」。
這跟愛不愛情?跟文不文藝?有沒有關係?當然有,這種作品,「目標觀眾」明確,投資成本較低,也不需要太大的場面,只要抓到好的題材,是很容易出亮點的。表面上,是划算、合理的電影市場傾向。
但,說到底,我認為任何電影的生產,其背後都有推手。劇本生產,立項拍攝,申請輔導金補助,都需要一個導演在後面推動(台灣影視圈,奉行導演中心制)。而這個推動者,通常是導演,而這幾年來,台灣新導演輩出,幾個條件相加,就形成了「青春期電影」電影眾多的現象。
總之,台灣導演對於「青春期電影」的執迷,其來有自,只因,那是傳統。
最好的例證,導演一旦成名,基本上就不碰青春期題材了。
(第一部青少年,第二部立刻變成中年男人的喟嘆了!)
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
第一,中生代演員枯竭了,金士傑、李立群、哪怕馬景濤,這個層級的演員後繼無人
第二,台灣本就沒有完整的演員體系,往往製作人的作用大些,講究使用新面孔,等等,因此相比於大陸和香港,演員本就很容易被定型,缺乏自我突破的能力,而李立群這樣的老一代演員又無法得到繼承,本身也不可能被過度使用
簡而言之,以台灣電影業而言,大多數人能拿到的牌只可以拍青春片
其實大陸和香港也有同樣的趨勢,但台灣卻因為製作人本位過於明顯而強化了,影視劇的培養體系已經與學院派戲劇完全脫鉤
所以,不要覺得TVB訓練班和大陸的央北上三大學院體系很老土,一個地方的演員資源總是有限的,需要有一個長期性的東西進行支持,一旦破壞,往往只能每況愈下了。
看了這麼多回答, 個人覺得全都不是特別準確。說台灣青春片多,顯然是跟大陸相比。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但答案也非常簡單。
青春期是一個人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對於絕大部分藝術工作者而言,都會對那個人生階段有自己的思考和表達。明白了吧,換句話說,幾乎所有的導演都有很大的可能願望要拍青春片。那既然如此,為什麼台灣的青春片要比大陸多呢?原因很簡單,台灣的電影生態比內地要健康很多。雖然台灣電影仍在復甦之中,但每年,至少是每若干年依然會湧現一批青年導演,並獲得拍片機會。那麼青春片作為個人性的重要題材,必然會被反覆搬上銀屏。
而在中國大陸,電影行業資源壟斷比較嚴重,同時行業高層藝術水平較低,導致青年電影人才想要獲得拍片機會非常困難,只有轉行去拍廣告,拍電視劇,等殺回來拍電影的時候,已經是中年導演了,也就不再有拍青春片的情懷了。
所以,青春片數量的多少,不僅僅是一個類型片盛衰,或者市場偏好的問題,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區電影行業人才新陳代謝是否健康。雖是管中窺豹,但亦可見一斑。
門檻低,且會比較有認同感,但所有青春片裡面我比較喜歡彭于晏演的"聽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跟我的少女時代,都覺得還好
台灣電影業沒有引進片限制,其他類型上跟好萊塢沒有任何的競爭力,影業公司只能在小投資和有穩定回報的小清新愛情片的不歸路上一路狂奔。
魏德聖導演拍《賽德克巴萊》時候都感嘆台灣電影業各方面配套人才的凋零,也再難顯他自己《海角七號》票房奇蹟。
我的回答可能聽起來比較刻薄。
首先青春片的創作門檻比較低,每個人自己的青春裡面都有很多元素可以拿出來,加上一個並不出彩的故事整合成一部電影。
然後拍攝成本比較低,台灣沒有像大陸很多大規模的娛樂公司出資。台灣從前的電影投資人有很大一部分和幫派有關。90年代以後幫派從電影工業里淡出以後沒有另一個資金源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持。現在的新聞局和很多民間電影投資機構在支持台灣電影的拍攝資金,但是這筆錢和大陸很多電影投資人的資金實力還是有差距的。
第三台灣的演員資質脫節非常嚴重。老一輩的電影演員比如說午馬,金世傑,李立群這樣受過專業訓練尤其是台詞訓練的演員,在年輕一代裡面基本找不到。從偶像劇開始盛行的年代開始,演員的門檻變得很低,外表勝過了本身的表演素質。記得好象是陳道明說過一個話大意是「脫離台詞功力的表演是不存在的」 。很多台灣年輕演員連話都說不利索,要演很有深度的角色可以想像有多困難。但是他們可以演一些能夠反映自身日常生活態度和狀態的和他們自己的年紀經歷相符的電影,比如青春片。
然後也有市場的關係和電影工業格局比較小等等其他的原因。
首先我覺得同樣年紀的人,台灣人比大陸人顯小。
台灣青春片比較多是有歷史原因的。台灣因為曾經接受過日本統治長達60年,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比較大,這樣造成了電影風格上也有日系文藝片的影子。老實說,日本電影的質量還是比較卓越於亞洲的,因此台灣青春片秉承了日本青春片的熱血、激情、細膩的風格,因為相對成本較小,比較容易拍攝,也容易打動台灣年輕人,商業反應也比之前的純藝術片要好得多,所以自然生生不息了。
與之相對照的是,警匪片、武俠片、科幻片等大投資電影,台灣既缺乏香港方面的類型片導演主創,又缺乏大陸實力雄厚的投資商,所以自然台灣年輕導演都會選擇青春片作為突破口了。
坦白地說,通觀全球電影市場,青春片的確是很重要的商業類型片之一,青春片的特徵是表現青春期少年對性的反應以及對世界產生的反叛心理,甚至藉此產生對整個人生、生命甚至死亡的思考。而這些在國內因為審查的關係很難通過,導致國內青春片電影匱乏,甚至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其實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片,個人以為《十三顆泡桐》倒是比較典型的內地青春片,但也被禁了。
台灣的電影工業大約在90年代前後就宣告死亡,直到近年一些新銳導演作品越來越好,逐漸浮現檯面,才首見轉機。長久以來台灣沒有大片,只有一些領新聞局補助金的片子,認真想拍好的沒有錢,不想拍好的也不少。
直到現在,台灣一部電影的預算還是偏低的,所以大多僅能拍拍寫實片。但缺乏的是劇本人才,想要拍出如楊德昌那時的作品,顯然是作不到的。在這狀況之下,最安全、有票房保證的狀況就是拿些年輕人愛看的言情、愛情、校園小說來改編,就算拍不好,靠著小說名氣的邊,至少能夠回收。
至於青春片為什麼這麼多,從歷史角度來看,台灣學生在上大學前,還是在升學主義下閉塞難過的。一個國家缺少什麼,什麼內容就多。日本A片多,就是表面對性閉塞;台灣青春片多,就是人們都沒好的青春期經驗;天朝愛國片多,請依此類比。
然後,台灣侯孝賢那批新電影其實叫好不叫座,說是台灣電影文藝復興,卻讓觀眾倒胃口倒了二十年。現在三十、四十歲的人寧可看好萊塢、日片、韓片,也不怎麼支持國片。相對之下,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就沒這成見,依然會支援國片。針對主要市場推出共鳴性高的內容,也是正確的選擇。
不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感吧。
香港電影的感覺是讓人可以一眼看出來的。或搞笑喜劇或抵死文藝。
台灣電影的青春感不同於日本青春電影的壓抑。總有那麼一份讓人舒服的溫暖。
與其生活不無關係。台灣人的生活並沒有讓人感到過多的壓力感。小資情調也不無道理。
也許跟台灣的亞熱帶氣候有關吧,畢竟青春總是和夏天不可分割的。
除了中國,各國青春片都不少吧。只不過台灣的比較容易被知曉。這也是現實的寫照,備戰高考怎麼顧得上去青春。
什麼樣的時代背景文化造就什麼樣類型的片子,香港片和台灣片就很好分辨
不是台灣青春片多啊,其他國家的青春片也很多啊。
只是大陸的青春片太少。
因為青春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單純。
現在大陸明顯單純不足,老成有餘,不待見青春片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提問的也有問題。台灣的電視劇集製作與日韓接軌較早,他們的題材其實很豐富,針對青少年、新女性以及家庭主婦較為關注,因為他們是主力消費群體。所以不是他們的題材多,而是他們的劇集是市場化的結果,往往順應市場的需求,消費者有什麼熱點,有什麼情感需求,有什麼可以成為話題和時尚的,他們就要將這些內容訴求到劇集中去。這點和我們大陸有很大的不同。不過現在有一些比較走在前端的地方電視台以及網路電視製作企業,也可以用這樣的市場化的工作思維來運作自己的劇集,比如我們的芒果台,呵呵,是不是也是青春劇集佔到多數呢?這就是一個市場的行為,簡單回答一下,謝謝。
因為偶像劇的原因
這個受日本的影響還是很深的。
台灣文化的大氛圍就是小資產階級的那一套,比較容易自戀和小格局化,容易展現個人的細節。這也是地理和經濟決定的。相比之下,大陸縱橫幾千里的格局就不容易出現「個體」的表露。各有千秋。
因為小確幸
1台灣小島拍電影沒啥錢,只能拍低成本的電影。
2、台灣現在的演員都是偶像劇演員,深度的拍不了,太晦澀的拍不了,拍其他類型的電影都很違和。低成本片子只有青春片最適合當前電影環境。
3、台灣導演擅長那些小清新的電影。這也和台灣整體文化風有關,都有那麼些小資情調啊,小島情懷。這個和整體文化培養有關係的。台灣的導演本身都是一代一代帶出來的。都會遺留一些師傅的遺風。台灣幾大導演起步都是擅長那類路線。
推薦閱讀:
※英語歌劇有哪些推薦?
※「藍光」「720/1080p」「HR-HDTV」等視頻制式都是什麼意思?清晰度對比如何?
※在朝鮮公映《復仇者聯盟》這樣的電影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和衝擊?
※對於美國電影《最後的武士》你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如何看待魏德聖電影《海角七號》 、《賽德克巴萊》、《kano》中所傳遞的「中日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