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汪直的死对明朝倭乱的影响?

汪直死前曾言,杀我一人无碍,只是苦了两浙百姓。有人说正是因为汪直之死才酿成后来的倭患,也才造就了戚继光等人的民族英雄地位。那是否汪直不死,倭寇不乱呢?若汪直活着的时候,明政府开禁互市,以上帝视角而言,是否真的对明朝有利呢?


这种问题我首先想强调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倭乱这种东西并非是海禁逼出来的,恰恰相反,它是海禁松弛,海防荒废之下的产物。嘉靖倭乱之前的浙江沿海是个什么状况呢?

“自紈死,罷巡視大臣不設,中外搖手不敢言海禁事”

也就是说自从严行海禁的朱纨被撸了以后,朝中连海禁都不敢提了,江浙沿海的海防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这才给了倭寇得以壮大的契机
说到朱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即使以严行海禁著称的朱纨,其对于小老百姓的出海营生也并没有禁绝

“以平底三百石为率”是个什么概念呢?要知道我大清康麻子年间的开海贸易是以五百石为最高限的。如果说最大为五百石已经可以让老百姓大摇大摆地把船开到南洋贸易,那么三百石以下许其自便对于普通百姓出海打鱼采薪,搞搞沿海的商贸的权利,已经从法令层面上进行了保障

也就是说,海禁从来就谈不上是断绝了沿海百姓的生计,恰恰相反,像王直这类背后有奸豪势要撑腰的走私商,才是扰乱海民生计,迫使官府进一步采取措施的罪魁祸首


萩園雑記
「石首魚, 四五月有之。漸東温、台、寧波近海之民, 歳駕船出海,直抵金山、太倉近庭網之。蓋此庭,太湖淡水東注, 魚皆聚之,他如健跳千戸所等塵,固有之, 不如此之多也。金山、太倉近海之民,僅取以供時新耳。温、台、寧波之民, 取以爲煮, 又取其膠, 用廣而利博。豫嘗謂, 瀕海以魚盤爲利, 使一切禁之, 誠非所便。但今日之利,皆勢力之家專之, 貧民不過得其受雇之直耳。其船出海得魚而還則已, 否則遇有魚之船,勢可奪, 則蓋殺其人而奪之, 此叉不可不禁者也。若私通外蕃, 以啓邊患,如閾廣之弊, 則無之。其探取淡菜、亀脚、鹿角楽之類,非至日本相近山島, 則不可得, 或有啓患之理。此固職巡徴者, 所當知也。」

江南經略 黄魚船議一
「自倭攣後,當道慮倭偶充漁人,櫨漁舟混入, 且執縛漁人爲引導之計, 執鎖漁船爲帯備之資, 叉有賊因兵船追撃, 逼入内地者有之。有賊船起漁船,乗勢混入内港者有之。莫之能辮, 途禁止採捕, 莫敢開端」

所以说像王直这种人自辩说是为了百姓才下海走私的,那真是有鬼了。

何况丫走私到日本的东西可是包含军火和人口的,这TM就算和平开海的时候那也是要杀头的好吧

所以你说像王直这样的倭寇该不该杀?
杜绝倭乱的根本在于海防,而不单单只是海禁不禁。就算站在上帝视角,明廷坚决打击倭寇的手法也是无可争议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倭乱明显已经不是开市就能解决的了,相反只有整顿海防,彻底铲除这颗毒瘤,开海通番才有合法化的基础。虽然当时的人确实也有“不杀王直才能保障和平”的看法,但我认为这种妥协姑息终究只会让东南海防继续烂下去,官商军之间的腐败更加严重,屁民的基本生计为奸豪势要所夺,这恰恰是倭寇之流最希望看到的


这问题的提出,都特么是《明朝那些事儿》害得。
傻逼作者通过种种人物心里猜测,杜撰证据,得出结论,这特么就是本小说,偏偏有人拿着当史料读。


说句题外话。我想起了另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张璁的问题。当年明月先生的书是本好书。然而其观点的疏漏也开始显现了


梁山好汉被诏安不也一样的下场?

摆在汪直面前的就两条路:一是踏踏实实接受诏安,二是踏踏实实继续造反。

你是汪直你选哪一条?

明朝的日本可不比我中华要什么有什么。他又没办法拥有超越时空的想法建立个澳宋帝国什么的。

接受朝廷诏安,万一博个封妻荫子呢?下半生就不用在海上漂泊了。

总之,汪直还是太天真。

汪直一死,便再也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倭寇肆虐了。因为汪直用他的生命告诉了同行,诏安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杀不杀汪直就是经济硬着陆与软着陆之分


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滨海之盗尤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朱纨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论语》


倭寇之乱是历史问题了

几百年来倭寇对东南沿海的骚扰未曾停止,所以我个人理解,不会因为某个人物的死亡导致后来的节点转折点。

再者,东南沿海的港口开放,唐朝以来造就了很多盛世明港,国际贸易城市。虽然因为明朝海禁,清朝海禁等等政策,很多港口衰落了,但是记住,上帝关门会留窗子!很多小港口因为海禁的缘故不衰反盛。

要知道北方选啊,南方很多偏远的。特别港口弯弯曲曲的,是你管不到的。监管不力的地方,走私简直不要太6666666哦!!!政策不开放,只要你没看到!它们都能走私贩海,还不用纳税!!!不用纳税!!!

所以海禁政策伤害了大城市,兴盛了小城市。

不要把一个人物理解的太重要,没了谁。还不是一样转~


其实我很佩服汪直。生不逢时,远渡重洋,单刀赴会,招兵买马,可瘟可火,英雄本色。

汪直无野心当张献忠觊觎天下,也没有谄媚做石敬塘对日本跪受笔录,他顶多就是个宋江,一心想做体制中人感沐皇恩高呼万岁,再不济做个土财主浪迹汪洋声色犬马闯荡江湖也行,你非把人家往绝路逼干嘛?

这点在明政府伸出橄榄枝时汪直欣喜若狂的表态可见一斑“我本非为乱,因俞总兵图我,拘我家属,遂绝归路。”

其实在中前期,汪直不管是出于畏明怯事闹大,还是出于火并敌对壮大自身,还是出于江湖道义天地良心,反而帮助明朝平定了他很多不安分烧杀抢掠的下属和竞争对手,为沿海安定是做出贡献的。但热脸贴冷屁股。后期海盗生涯实在有点被逼良为娼的味道。

其实问题重要点不在于海禁与否,而是那种上行下效的封建腐败体制。海盗和沿海腐败官员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就是说,就算全面开放海禁,也很容易出现官匪勾结垄断贸易的情况,不是吗?

个人愚见,其实最好的选择是,招安汪直,封官许愿,以其击溃残匪,然后整顿沿海吏治、防微杜渐、保障民间海商公平权力、开海经营宾宜四方。

结果呢?汪直只是政治牺牲品和背锅侠,出现了画蛇添足的戚继光和捐躯的士兵帮一群贪官污吏擦干净了屁股就被捧上神坛。


看你的屁股坐在那里了,厦门赖石油不就是当代汪直吗?大家当年屁股都不干净,我郑成功一家就洗白了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汪精衛會變成漢奸?
如何評價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
歷史上皇帝會在朝堂上爆粗口嗎?
如何評價孫傳庭?
朱元璋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孫子?

TAG:明朝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