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只有阿拉伯人可以一統中東?其他的蒙古帝國等等卻都失敗了?


第二次回答雲石的題,也是首次完成斬殺(1/1)
關熊大聖附體


根據你的標準,為啥只有阿拉伯統一過中東呢?很簡單啊,因為你把阿拉伯半島算進中東了啊,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tm的就沒想打阿拉伯半島啊。亞歷山大大帝也是,為啥他征服波斯之後要繼續進入巴克特里亞和印度吃了一鼻子灰?

只有阿拉伯人自己崛起攻打中東的時
候,才會達成「統一整個中東」的成就嘛。此外還有馬格里布,波斯人對馬格里布就沒什麼興趣,去都不高興去。阿拉伯人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是沙漠里趕駱駝的,不介意陪你玩玩,於是就一氣呵成打到西撒哈拉了。

如果把標準放寬些,將中東劃分為文明地帶和野蠻地帶兩部分,你會發現,統一了狹義中東(中東文明地帶)的,不僅有阿拉伯帝國,還有波斯阿契美尼德和亞歷山大嘛
————————————————
而且中東政權、民族、文化、社會的複雜性,真的不是看地圖說話就可以簡單臆測的,「統一中東」這種語彙實在太過寬泛,不知所云。

或許可以這麼和稀泥,勉強說統一中東的只有阿契美尼德和阿拉伯倭瑪亞、阿巴斯早期。
在波斯阿契美尼德期間,波斯人統一中東,使得中東的古典文明達到頂峰,建立了第一個帝國。
而阿拉伯倭瑪亞、阿巴斯則將新月沃地從羅馬波斯的手中解放出來,開啟了中東中世紀的輝煌
這些表述才是有具體意義的

—————————————————
至於除此之外的其他時間段,中東基本上被二者瓜分————環地中海的帝國,和伊朗高原的帝國。
比如羅馬帝國和帕提亞-薩珊波斯對峙,瓜分了中東。
阿巴斯王朝分裂出了埃及敘利亞的法蒂瑪王朝,並且擋住了塞爾柱帝國。
法蒂瑪王朝的繼承人———馬穆魯克,擋住了蒙古、帖木兒
馬穆魯克和東羅馬的繼承人————奧斯曼,與新波斯—薩法維帝國瓜分了中東。
對此
我們可以和稀泥的說一說,整個中東內部差異性,複雜性很大,難以統一,容易被二者瓜分。實際上這也是和稀泥的,更多時候還有更多其他小政權的存在。由此你也可以見到,所謂阿拉伯統一中東的水分有多大了


@雲石

先批判一下他的觀點

第一次見到安史之亂-絲綢之路衰落-遜尼派什葉派分裂的奇葩邏輯鏈,笑死人了。

661年正統哈里發阿里被哈列哲派刺殺,穆阿維葉建立倭馬亞王朝。680年阿里次子海珊被倭馬亞第二代哈里發葉齊德一世所殺,什葉派正式形成。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751年怛羅斯之戰。怕是以為阿拔斯王朝是什葉派吧,然而無論倭馬亞王朝還是阿拔斯王朝都是遜尼派的

回到正題

他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更不用提他的自問自答了。因為要回答「為什麼歷史上只有阿拉伯人可以一統中東?」首先就要對「阿拉伯人」和「中東」的概念進行定義。

一、先講阿拉伯人的相關概念,伊斯蘭世界的波斯/伊朗人,庫爾德人,猶太人,柏柏爾人,突厥/土耳其人可以是穆斯林,但信伊斯蘭也不代表他就變成阿拉伯人了。

1從血統上看:阿拉伯人是閃米特族(閃是諾亞/努哈長子之名)的一支,閃族現存阿拉比亞人(狹義指北方的阿拉比亞人/貝都因人,廣義指阿拉伯半島的居民猶太人兩支。

時至今日,閃族血統最典型的是貝都因人(游牧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可指說阿拉伯語的人,猶指穆斯林

2按阿拉伯半島的地理區域可以再細分賈西里葉時期當地居民

北方:阿德南/穆達爾人,游牧,俗稱貝都因人,講阿拉伯語

南方:蓋哈丹/葉門人,定居,從事商貿、農業和手工業,講閃族語/賽伯伊-希木葉爾語

二、中東的概念

注意看圖,中東的定義有很多,不再贅述,但在當代的政治版圖中,一般是西及北非的埃及,北至土耳其,東至伊朗,南至葉門。

三、阿拉伯人真的一統中東過嘛?

先看阿拉伯歷史時期劃分

賽伯伊-希木葉爾時期:公元前750年至公元475年

賈希利葉時期/蒙昧時期:475至622年,伊斯蘭教創傳前約150年

伊斯蘭時期:622至750年,伊斯蘭教創傳至倭馬亞王朝滅亡

初興時期:622至661年,穆罕默德與四大正統哈里發時期

倭馬亞王朝時期:662至750年,倭馬亞家族統治期

阿拔斯王朝時期:750至1258年,阿拔斯家族統治期

前期:750至847年哈里發穆台瓦基勒(10)上台

中期:847至945年哈里發穆斯台克菲(22)封艾哈邁德·本·布韋希為「穆儀茲·道萊」

後期:945至1258年旭烈兀攻巴格達

近古時期/衰微時期:1258至1798年拿破崙征埃及

蒙古-馬穆魯克時期:1258至1517年

奧斯曼-土耳其時期:1517至1798年

近代時期:1798年至一戰

現代時期:1918年一戰結束後至二戰

當代時期:1945年二戰結束後至今


根據云石的標籤,以及他的回答,我們大概可以了解他是指從622年伊斯蘭教創傳至1258年阿拔斯王朝滅亡這一段時期,或者再寬容一些,到1517年奧斯曼帝國滅亡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為止。(在此期間,哈里發都是阿拉伯人,之後的哈里發是奧斯曼素丹兼領)

在此期間,大概只有622年至847年/945年左右,是存在「統一的阿拉伯帝國」的(這一點是一統中東的前提)。

那麼問題來了,貌似主要領土與今天的土耳其大部重合的拜占庭帝國是奧斯曼帝國素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才滅亡的,不滅了拜占庭帝國你也配一統中東嘛

四、擴展閱讀,為什麼847年或945年後,所謂的統一的阿拉伯帝國便不存在了

阿拔斯王朝的全盛期是786至809年在位的哈倫·拉希德(5)及其子麥蒙(7)813至833年在位統治期。隨後,阿拔斯王朝進入了所謂的薩馬臘時期,指836年哈里發穆爾台綏木(8)以突厥奴隸組建禁衛軍,遷都薩馬臘,歷經56年八任哈里發8至15任後由哈里發穆爾台迪德(16)遷回巴格達。

薩馬臘的意譯可為「見者喜」,這是因為在阿拔斯王朝初期,類似於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代哈里發「曼蘇爾」艾卜·加法爾,754至775年在位,他組建波斯式政府架構,首次出現「大臣」一職,重用波斯人,如伯爾麥克家族任宰相(後被哈倫·拉希德(5)剷除),因為阿拔斯家族得位不正,所以歷任哈里發對阿拉伯人以及波斯人(哈倫·拉希德開始)是有提防的,所以原本作為奴隸的突厥人受到了哈里發的重用,突厥奴隸橫行霸道導致首都巴格達民怨沸騰,當哈里發穆爾台綏木宣布遷都建新城時,巴格達人普大喜奔,看見了新城就歡喜,薩馬臘以此得名。

就在薩馬臘時期,847年哈里發穆台瓦基勒(10)上台,哈里發的大權開始旁落,也是在此期間,874年(阿拔斯哈里發穆爾台米德(15)時期)什葉派第十二伊瑪目穆罕默德小隱遁(之後因前代伊瑪目隱遁/失蹤,且未指定下一代伊瑪目,伊瑪目傳承就此中斷)。

945年同樣也可視為統一的阿拔斯王朝名存實亡的標誌,在這一年哈里發穆斯台克菲(22)封艾哈邁德·本·布韋希為任命為「總司令「,加封「穆儀茲·道萊」稱號,軍政大權全部落入布韋希人之手,直至1055年塞爾柱帝國開國素丹突格里勒·伯克於1055年哈里發嘎義木(26)時期入巴格達,宣告布維希王朝/白益王朝滅亡。無論是布韋希人還是塞爾柱人,都把阿拔斯哈里發視為傀儡,隨意挖眼或廢立,哈里發僅保留遜尼派宗教領袖的作用。

五、補充閱讀,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間有過哪些割據王朝,不完全統計

按地區粗略(不精確)年代順序描述

A、安達盧西亞與摩洛哥

1後倭馬亞王朝,756至1031年,遜尼派,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掌權,反阿拔斯,反法蒂瑪 ,756年阿卜杜?拉赫曼於阿拔斯哈里發曼蘇爾2時期擊敗前任埃米爾優素夫,控制科爾多瓦

2、伊德里斯王朝(788至974年),宰德派,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掌權,第一個什葉派王朝,788年伊德里斯於阿拔斯哈里發哈倫·拉希德時期建於摩洛哥

3、穆拉比特王朝(1040至1147年),遜尼派馬立克派,統治者自稱穆斯林的長官,親阿拔斯哈里發

4、穆瓦希德王朝(1121至1269年)遜尼派的艾什爾里教義學派與扎希里教法學派,摩洛哥史上最大王朝,反阿拔斯哈里發

B、易弗里基葉,今突尼西亞,東阿爾及利亞,西利比亞地區

1、艾格萊卜王朝(800至909年),遜尼派馬立克派,阿拉伯人掌權,親阿拔斯哈里發,800年伊本·艾格萊卜建立於哈里發哈倫·拉希德5時期,定都蓋賴旺/凱魯萬

2、法蒂瑪王朝(909至1171年),即綠衣大食,伊斯瑪儀派,法老時代以來首個獨立的埃及政權,反阿拔斯,反後倭馬亞王朝

C、埃及和敘利亞

阿拉伯-波斯化時期

1突倫王朝(868至905年)遜尼派,突厥奴隸首次建國的嘗試,反阿拔斯

2伊赫什德王朝(935至969年)遜尼派,突厥人掌權,享阿拔斯哈里發委託的聖地保護權

3法蒂瑪王朝(909至1171年),略

波斯-突厥化時期

1埃及系阿尤布王朝(1169至1250年),遜尼沙斐儀派,庫爾德人,親阿拔斯哈里發

2馬穆魯克王朝(1250至1517年)派系,伯海里(河洲)系素丹(1250至1390年),主要是突厥人和蒙古人,共24人,王位多為世襲傳遞,布爾吉(碉樓)系素丹(1382至1517年),主要是塞加西亞/切爾克斯人(高加索人的一支),共23人,軍事寡頭,不承認王位世襲,能者居之,橫徵暴斂,苛捐雜稅

D、敘利亞與北伊拉克

1哈姆丹王朝(890至1003年)什葉派阿拉伯人掌權,台額里卜部落後裔,親阿拔斯哈里發,反布韋希素丹

2敘利亞系塞爾柱王朝(1094至1117年)

3贊吉王朝(1127至1262年)遜尼沙斐儀派,突厥人,親塞爾柱素丹,反阿拔斯哈里發

E、葉門

宰德王朝(897至1962年)

F、呼羅珊

1塔希爾王朝(820至872年)遜尼派,波斯人掌權

2薩法爾王朝(867至903年)遜尼派,波斯人掌權

3薩曼王朝(874至999年)遜尼派,波斯人掌權,控制區:河外地和波斯地區等

4加茲尼/伽色尼王朝(962至1186年)遜尼派,突厥勢力與波斯勢力爭奪伊斯蘭世界霸權的初勝

G、控制阿拔斯哈里發的割據王朝

布韋希王朝/白益王朝(945至1055年)

塞爾柱王朝(1037至1194年)

要趕飛機 電腦先寫這些


謝邀,酒後亂答。兩個原因。
第一個,蒙古佬佔據中東土地後沒有建立根據地。沒有解決好統治者、土地、原住民之間的激烈矛盾。
第二個,蒙古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有徹底征服中東的女人給他們生一堆蒙古崽子。
第三個,留下的都他媽被同化了。
第四個,那裡的氣候不適合游牧民族居住。

完了……借著四瓶勁酒的勁兒一看有贊又寫了一大堆,結果他媽的沒了!隨便上個福利哈!民族大和諧萬萬歲!


中東並不是個明確,固定的概念。對於中國人來說,伊朗、埃及算是東方嗎?很明顯不是,所以從中東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是西方世界構建出的概念,為了與自身區別,才成為了中東,所以中東的區域,至少和西方的範圍是有關聯的。雖然對於中東的範圍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現在一般認為歐亞大陸的中間地帶,也就是西亞和非洲東北部地區,可以算是中東。類似的還有近東這一概念,近東過去一般指地中海東岸和巴爾幹半島地區,現在則常和中東混合,稱中近東。無論是中東還是近東,一般都不包括馬格里布,也就是北非中西部的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國。既然中東是中間地帶,那麼他自身其實並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統一的區塊,也就無所謂統一了。

按照上面的定義,歷史上統一中東的國家並不限於阿拉伯帝國。(以下的東方都是相對於歐洲的東方)

公元前8-7世紀,亞述帝國幾乎整合了新月沃土的核心地帶,征服了中東文明區的絕大部分(除了伊朗高原的部分地區,但伊朗高原在當時其實是比較邊緣的地區,而伊朗東部比如呼羅珊地區,其實在當時可以算是中亞)

公元前6世紀,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創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擁有完善統治系統的普世帝國,統一了除阿拉伯半島以外的中東地區(當時的阿拉伯半島除了南阿拉伯地區有一些王國以外,基本都是些游牧部落),從印度到色雷斯,從中亞到埃及,各民族,各信仰相對平等的共處,預示著之後一系列帝國的形態。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也繼承了波斯帝國在中東的統治,亞歷山大死後,中東地區基本被繼業者們瓜分,在帕提亞崛起之前,中東地區基本被塞琉古和托勒密王朝統治。

公元前3-2世紀,來自中亞和中東交界區的帕尼人建立了帕提亞帝國,鼎盛期的帕提亞帝國囊括了伊朗高原、伊拉克和中亞部分地區。但游牧民族建立的國家統治並不穩定,國王之下,貴族勢力林立,此外國內還存在著不少希臘化色彩濃厚的城市。東方的帕提亞和西方的羅馬帝國一同,佔有了中東地區。

公元3世紀,東方的薩珊家族推翻了帕提亞,建立了第二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薩珊王朝擁有完善的統治機構,類似於印度的等級制度(類似於種姓,但擁有一定的流動性),隨著統治者的不同,對異教(祆教之外的宗教)的寬容和壓制交替出現。在西方,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東羅馬繼承了羅馬在地中海東岸的統治。薩珊王朝和羅馬帝國(和之後的東羅馬帝國)先後進行了幾百年的搞基,雖然薩珊的總體國力大多處於劣勢,但在滅亡前夕的庫思魯二世統治時代,薩珊王朝攻佔了埃及、黎凡特和安納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並且控制了阿拉伯半島的沿海地區,大體統一了中東帝國。

命懸一線的東羅馬憑藉希拉克略的反擊,逐退了波斯人,雙方又進入均勢。但誰也沒想到,一支神秘勢力從無人關心的沙漠地區崛起了。依靠信仰和沙漠的加成,阿拉伯帝國先後擊敗了薩珊和東羅馬的大軍,為敵數百年的波斯和羅馬甚至聯合應對阿拉伯人的進攻,卻也遭遇敗績,薩珊王朝甚至最終亡於阿拉伯人之手。得勢的阿拉伯人之後發動了對君士坦丁堡的幾次進攻,未果,東羅馬得以保存。

在倭馬亞王朝時代,阿拉伯人達到了擴張的頂峰,經歷了隨後的內戰,阿拔斯王朝取代了倭馬亞王朝。波斯人借屍還魂,控制了阿拉伯帝國的官僚系統,並且在文化上也多少同化融合了阿拉伯人。兩代阿拉伯王朝差不多統一了(除小亞細亞外)的中東地區。倭馬亞王朝的輝煌建立於軍功之上,沙漠邊緣的敘利亞是帝國統治的中心,而阿巴斯王朝的輝煌建立於文治之上,兩河流域的伊拉克成為帝國統治的中心。

阿巴斯王朝的後期,帝國的控制力降低,邊緣地區行省相繼獨立,此後中東的王朝如走馬燈一般變換,在內戰中,突厥僱傭兵從國家的軍人慢慢爬升到了統治者的地位,突厥人成為了中東舞台的主要勢力之一。塞爾柱突厥人統一了伊朗高原、兩河流域、佔領了大半個小亞細亞,但他們的帝國旋即分裂。隨後西方人重新將目光轉向中東,十字軍、突厥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中東地區混戰不休。在戰爭中,突厥人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之後就是蒙古時代了,蒙古人橫掃歐亞大陸,消滅了一系列突厥,或者以突厥人作為軍隊主力的國家(比如花剌子模)。卻在馬穆魯克王朝(突厥僱傭兵建立的王朝)面前碰了釘子。儘管如此,蒙古的伊爾汗國還是統治了中東的大部分地區,歐亞大陸重歸平靜。

在14世紀,蒙古人在歐亞大陸各地的統治都開始遭受挑戰,突厥人的國家又一次成為了中東歷史的主角。以白羊王朝和黑羊王朝為例,這些突厥王朝大多建立在軍事征服之上,統治相對薄弱,因此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這段歷史之中,帖木兒王朝幾乎統一了中東地區,但在帖木兒死後就陷於分裂。

在這段混亂的年代,從安納托利亞和伊朗高原,兩支新勢力開始崛起,他們都依賴於突厥人的軍事實力和蘇菲教團的宗教凝聚力。

安納托利亞的奧斯曼人經過幾代人的經營,統一了小亞細亞,隨後向巴爾幹進軍,蠶食東羅馬的領土,即使經歷了帖木兒的插曲,但他們很快復甦,並最終於1453年,攻佔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東羅馬,經過幾代君王的擴張,奧斯曼帝國在立法者蘇萊曼的統治下達到了巔峰,囊括了巴爾幹,匈牙利(也就是近東)和小亞細亞、黎凡特、北非以及兩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島沿岸地區,基本統治了除伊朗之外的中東。雖然中東大部分區域此時都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但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奧斯曼帝國相對來說都更依賴於巴爾幹和小亞細亞地區。

伊朗高原的突厥人(或者突厥化的伊朗人,如今的亞塞拜然人)在薩菲教團的凝聚下,慢慢統一了伊朗高原,並且和奧斯曼帝國戰爭不休。為了和遜尼派的土耳其人對抗,尋求意識形態的正當性,薩菲帝國統治下的伊朗逐步轉向什葉派,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紛爭,也一直延續至今。在這幾百年的拉鋸中,薩菲王朝大部分時期綜合國力都處於劣勢,首都大不里士也曾數次被土耳其人攻佔。16世紀的薩菲王朝統治者阿拔斯一世藉助西歐冒險者的幫助,建立新軍恢復疆土,隨後收復了大不里士,攻佔了兩河流域和亞塞拜然。

18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和薩菲王朝都開始進入衰敗期,儘管薩菲王朝之後的納迪爾沙一度有中興之勢,但包括中東在內的整個世界,都慢慢進入了西方人陰影的籠罩之中。。隨後,就是我們今天的故事了。。所以中東的統一啊,不但要看自我的奮鬥,也要按照歷史的進程~


亞歷山大聽了會沉默,居魯士聽了要流淚,不轉不是旭烈兀

順便,自問自答真的無聊


中世紀的阿拉伯帝國可謂威震全球。區區百十年間,它們就從阿拉伯半島上的一群游牧部落,急劇擴張成覆蓋西亞、中亞、南歐、北非,國土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的頂級世界大國。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為何這般講?

因為,這個阿拉伯帝國,完全不具備形成大型帝國的基本地緣基礎:

通常來說,一個大型的世界誒及帝國,要符合三個基本條件:首先,地緣結構相對合理——那些大型的山脈、海洋、荒漠,等等諸如之類強勢地緣屏障,都會妨礙到帝國內部各次級地緣板塊之間的聯繫與交融。

其次,國家有一個地緣實力強大到能夠力壓四方的中央核心板塊,使得以其為依託的中樞朝廷,可以有效壓制邊緣板塊的離心力。

最後,國土形狀比較飽滿,本部大致處在國家的中央位置。這種結構下,中央核心區可以比較邊界的向帝國各邊緣板塊投射自己強大的影響力。

但此三者,阿拉伯帝國一個都不具備:這個國家極盛時期東西距離高達萬里之遙,境內分布著兩河平原、河中地區、波斯高原、阿拉伯高原、尼羅河流域、馬格里布地區乃至於西南歐伊比利亞半島等,這諸多次級地緣板塊間,分布著大量的沙漠、山脈、海洋——這些大型地緣屏障的存在,都對他們相互間的交流與溝通造成嚴重影響。至於阿拉伯帝國的中央核心區——首都巴格達所在的兩河流域,儘管從區位上還大致處在帝國中央,但體量相對較小,其所蘊含之地緣實力有限,不足以確保對大量帝國邊緣地區的有力壓制。

綜上所述,阿拉伯帝國,並不具備構建大一統帝國的地緣基礎。

其實對此,歷史上已經有過證明:古希臘時代的亞歷山大帝國橫掃亞歐非,其版圖跟中世紀的阿拉伯帝國有相當重合,但正是因為國家地緣結構太過支離破碎,所以雖然亞歷山大大帝憑著卓越的軍事能力,強行把它們捏合到一起,但等到亞歷山大去世,這個盛極一時的帝國迅速分崩離析——這裡面最深層次的原因,就在於中、西亞以及北非的這些地方,現實中完全沒有政治整合的地緣基礎。

可阿拉伯帝國卻打破了這個限制。

阿拉伯帝國作為一個國家,歷史上總共存在了差不多600年左右。當然,在帝國的中後期,它已經名存實亡,不過起碼在帝國最初的200年里,首都位於巴格達的中央權力,還是可以實現對帝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強有力控制。

阿拉伯帝國為什麼可以做到?

答案當然是多方面的。不過這裡面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與咱們中國有莫大關聯。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51:伊斯蘭文明崛起之謎》中,雲石君曾有過分析:阿拉伯帝國之所以可以打破地緣結構的先天不足,把如此大片的土地在政治上凝聚到一起,商業的力量可以說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阿拉伯帝國的版圖,特別是亞洲地區,主要分布在西亞——中亞一線,跟古代絲綢之路的路線高度吻合。

這種分布其實是有其原因的。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商業的要道。依託這條商路,東西方商品得以流通,進而形成了巨大的商業利益。正是這巨額的利益,引誘得中西亞地區那些本來政治上四分五裂、語言、族群也多有隔閡的地緣板塊勢力,逐漸形成了政治上統一成國的利益驅使——畢竟政治上的分裂和隔閡,總會對商路的暢通和商業交流的開展構成負面影響。如果商路沿線能夠被單一政權掌控,那麼商業流通中所受到的政治負面衝擊就可以有效降低。

這就是阿拉伯帝國可以成型的竅門所在,也是這個帝國能夠維持將近200盛世的根本原因。本來,地緣結構的支離破碎,決定了各地緣板塊之間天然難以融合,可絲綢之路這個共同利益紐帶的出現,使得中西亞各次級地緣板塊的當地勢力,都自覺的形成了確保商路暢通的利益驅使。而要讓商路長期有效暢通,最佳之選擇當然是江山一統,藉此將影響商路暢通的人為因素降至最低。

說的更赤裸裸一點,這就是一種利益交換——地方勢力上繳一部分政治權力給巴格達的中央朝廷,作為回報,絲路可以更加暢通,進而使得其中蘊含的利益不斷增加,各地也可以因此收穫更多的好處。正是地方與中央之間這種政治與經濟的交換,出阿拉伯帝國的國家凝聚力,維繫了中央與地方間的內部平衡。

但到了公元8世紀的時候,中國發生了一件事,意外的牽連到萬里之外的阿拉伯帝國,打破了其帝國內部這種微妙的平衡。

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中國陷入內亂。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內部陷入藩鎮割據,政治上的混亂與衰敗也日劇一日。而以安史之亂為分割線,黃河流域開始走向衰落,中國經濟重心步步向長江流域南遷。

這嚴重影響了絲綢之路的運行。唐帝國強大時,儘管也跟阿拉伯帝國有過衝突,不過中國對西域商品的需求並不因此受影響。鼎盛時的唐朝,也有強大的實力,來支撐這些消費。而且中國的繁華,也意味著商人可以非常便捷的採購中國商品,然後經絲綢之路運回中西亞。

但安史之亂後,一切都被改變。中國對西域商品的消費能力大打折扣。戰亂與藩鎮格局也影響到對西域商人在中國的商品採買。最最致命的是,中國北方的沒落和要命的是,經濟中心南移江東,這種變化反映到現實中,就是以中國西北為起點的陸上絲綢之路逐漸衰落。而唐朝滅亡後,中國又逢五代亂世,宋朝雖然重新統一,但國土面積跟唐代差了好幾個層級,最重要的是——河西走廊這條連接中原與西域的唯一地緣通道,也被西夏割據。再這之後,金軍南侵,北方再次毀於戰火,宋室南渡偏安,陸上絲綢之路被完全荒廢。

當然,這種變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漸進式的,它導致的深淵影響,傳遞到阿拉伯帝國也還需要很長一段歲月。不過這就像一幅多米諾骨牌,既然牌頭已被推倒,傳導到牌尾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當然,雖然陸上絲綢之路不行了,但是同一時期,隨著航海技術提升,海上絲綢之路卻逐漸興起,它同樣可以起到連接阿拉伯帝國跟中國之效果——甚至,考慮到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海上絲綢之路的價值還更賤凸顯。

但問題是,海上絲綢之路,它不是一條可以將中西亞各地緣板塊有機串聯為一體的紐帶。像阿拉伯帝國的那些內亞板塊,根本就不可能沾到海上絲綢之路哪怕一絲一毫的便宜。

甚至,海上絲綢之路的地緣性質,本身就與陸上絲綢之路大相徑庭。波斯高原、兩河流域、阿拉伯高原,甚至於埃及,反正只要能在印度洋有出海口的地緣板塊,當地勢力都能自個兒組建商隊,駛向東方的印度與中國,而無需借路其它板塊——甚至,鑒於蛋糕就這麼大,所以這些地緣板塊為了搶奪利益,還很容易形成衝突。這種情況下,東西方貿易,便從昔日陸上絲路時代的合作共贏,一變成為海上絲路時代的零和博弈。

這種改變徹底摧毀了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基礎。各地喪失了聽命於中央的利益驅使,而中央的戰略依託——作為中央核心區的兩河流域,其地緣實力又相對有限,不足以積蓄出強大到能夠力壓四方的絕對實力。這種情況下,阿拉伯帝國各邊緣板塊的離心力不可避免的泛濫增長,當累積到一定地步,土崩瓦解就不可避免了。

絲路之衰落,不僅直接引發了阿拉伯帝國的崩潰,也從根本上,阻斷了中西亞再度大一統的可能。之後的歷史中,儘管也有一些強勢力量出現,但因為地緣的先天缺陷,和利益紐帶的不復存在,它們都無法再複製阿拉伯帝國的輝煌。甚至強如蒙古帝國,儘管一度覆蓋除南亞與東南亞外的幾乎全部亞洲已開發地區,不過由於當時東亞大陸經濟重心已經南移長江流域,以及航海技術的發展成熟,商人們更樂意借海上絲路開展貿易,而對復興昔日的陸上絲路興緻缺缺,沒有足夠的商業利益捆綁,蒙古武力再強大,也無法將龐大版圖有機整合為一體,最終分裂為元朝和四大汗國。

而絲綢之路對中西亞文明發展的影響,不單單體現在政治上,甚至意識形態方面也受到波及。具體而言,伊斯蘭教這個依託阿拉伯帝國而傳遍亞歐非的世界級宗教,也伴隨著著絲綢之路的衰落和阿拉伯帝國的崩潰而走向分裂,並最終形成了遜尼派、什葉派這兩大教派體系,二者一直對抗至今。

伊斯蘭教為何會一分為二?這種分裂,對當時,以及後來的中東地緣政治格局,構成了哪些影響?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在下一節總,雲石君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52節——解碼伊斯蘭之第6章。對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有個詞叫做帝國主義的走狗!走狗懂么?中東明明是西方帝國帝國主義列強從西亞病夫奧斯曼王朝身上切下來的肥肉。幾個騎駱駝的酋長,一不獨立,二步民主,三不自由,哪來的臉皮說自己統一了中東?

具體的來說,敘利亞是法國從奧斯曼王朝切下來的,伊拉克是英國從奧斯曼王朝切下來的。

沙特是美帝國主義的走狗。

哪來的一統中東?

薩達姆海珊倒是想把伊拉克和科威特給統一了......


自問自答,而且歷史基礎極爛,亞述和波斯呢?


題主你想想為什麼只有企鵝能統一南極那麼多年,人類還望而卻步,就知道在個破沙漠里覓食有多要命了。


求求雲石別寫「可謂是」,「稱得上」了,摺疊我吧。


統一的標準如果是高度集權,消滅部落,政府控制到個人,那麼還沒有哪個政權統一過中東,如果把阿拉伯帝國對中東的統治算作統一的話,那麼歷史上不只有阿拉伯帝國做到過


先問是不是


近代文明以前,沙漠的社會生產力相當低下。一片不毛之地,搶來幹什麼?


簡單來講,就是一神教中的清真教太厲害了 。共產黨厲害不 ? 共產黨就是拉比猶太教的強制無神版政教合一信仰 。


看不上阿拉伯沙漠。
可就算拜占庭-奧斯曼人和波斯人看不上,阿拉伯也得從這裡打出去啊。
某種意義上和漢人看不上戈壁類似……


等一個雲石君自問自答


奧斯曼土耳其不算統一中東?


自己提出來的神邏輯,怎麼著也要圓完w


不明白說的是什麼,亞述波斯蒙古突厥確實統一過中東


雲石君已自答


安拉胡阿克巴!!


那破地兒。。。也就可以拿來充當領土面積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沒有公元0世紀,中國是怎麼跟上世界統一紀元法的呢?
有哪些很荒唐卻又確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不要臉行為?
如果古代中國具有很強的侵略性,那麼世界會是什麼樣?
歷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權謀手段?

TAG:伊斯蘭教 | 穆斯林Muslim | 世界歷史 | 中世紀 | 中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