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數理化學科成績秒殺外國人,但世界相關的(出名的)頂級的科學家幾乎全是外國的?
首先從PISA2015的測試結果來看,當前中國大陸中學生的數理化平均成績根本沒有達到所謂的「秒殺外國人」的程度。參與測試的上海、北京、江蘇、廣東都是中國教育水平名列前茅的省份。但從測試結果來看,中國學生的數學水平排名低於新加坡、日本和台灣,科學水平排名低於新加坡、日本、越南、愛沙尼亞、芬蘭、台灣。假如中國大陸教育不發達的中西部省份都來加入到測試中的話,恐怕結果會更加感人,搞不好就和英國差不多。尤其進入2000年以後,中學理科教育教改昏招不斷,尤其是幾何方面,某些地方的中學幾何課幾乎推翻了從當年從蘇聯學來的Kiselev課程體系,嚴重影響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現在中學生的水平比起80-90年代的中學生,水平上下滑的厲害。
當然,這些測試的結果只是反映普通人的數學和科學水平,對高端研究人才的湧現有影響,但其影響並不是最直接的,因為即使整體數學和科學教育水平一般,只要最頂尖的一批學生的程度足夠好,還是能維持住前沿科研人才的補充的,整體數學和科學教育水平更多的是影響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的補充。以數學為例,當前本土研究水平最強的兩個數學強國,美國大學每年新招聘的數學助理教授大約300多人,法國大學每年新招聘的數學講師大約100多人,也就是說只要前面幾百名學生的水平足夠好,已經足以撐起一個數學超級大國了。
得益於中國的巨大的人口數量和應試教育傳統,中國中學尖子生的數理化水平還是拿得出手的,每年國際數理化奧賽基本上總分不會出前三。但是這裡要考慮一些問題,就是其它國家的科學拔尖人才選拔未必全靠奧賽。比如法國,法國國內的數學競賽和奧數命題風格差距太大,而且法國搞奧數升學時候根本沒有優勢,拿了國際奧數金牌也不見得能進巴黎高師(如1989年獲得國際奧數金牌的某位法國學生最後就沒考進巴黎高師,只考上了里昂高師。)所以就沒幾個學生認真搞,放寒假暑假隨便搞一兩個月就直接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去了。還有像德國這種大學門檻低的國家,學生參加數學競賽的積極性也很堪憂。其實就是俄羅斯這種奧數起源地,莫斯科57數學學校、莫大附中、聖彼得堡239中學這種地方,奧數也就是每周上上討論班,大賽前在強化兩個月,訓練時間比中國學生差遠了。不少學生也並不把精力全部放在奧數上面,比如某位2015年國際奧數銀牌,2016年國際奧數金牌的俄羅斯學生,中學期間還在莫斯科獨立大學(莫斯科一個培養數學尖子生的機構。)上了七八門課,而且通過了全部考試,這在中國很難想像。事實上在莫斯科獨立大學上課的中學生每年都超過兩位數。尤其要主要的是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和科學研究之間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即便是關聯度最大的奧數比賽,雖然奧數獲獎學生在初等數學技巧上有優勢,進入大學數學專業學習有先發優勢,尤其是技巧性比較強的方向,比如硬分析和組合學之類,但這和數學研究之間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奧數無法考察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提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在後來的數學科研和學習方面恐怕更為重要。奧數高手只能算是原材料,至於能不能變成優秀的數學家,中間還有非常長的一段距離。
在中學畢業和博士畢業之間畢竟還有近十年時間,博士畢業到能做出重大科研成果,這中間又有幾十年的時間,這幾十年時間足夠改變很多事情。但是不幸的是,不需要到博士畢業,到本科畢業的時候,中國的尖子生優勢就已經很成問題了。不過這方面缺乏完整的信息進行整體上的分析,但可以從在頂尖高校學習的中國學生的成績上看出一些苗頭。本人僅就數學專業進行一下分析。
以下是巴黎高師某年微分流形課的一個考試成績統計。為保護隱私,我隱去了所有人的名字,前面標紅的是中國學生,雖然一共只有4個中國學生參加考試,但其中包括某位丘賽銀獎得主和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完全可以代表中國最好的本科生的水準,當然眾所周知,巴黎高師的法國學生也是可以代表法國尖子生的水準的,所以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要注意的是,中國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在中國學過這門課程,可以說是來上複習課。而且有的中國學生還比法國學生高出一個年級。在中學階段,從PISA測試成績和IMO成績來看,中國中學生應該還是強於法國中學生的,但在經過兩三年的大學學習以後,情況就開始發生變化了。從以下成績統計來看,雖然中國學生普遍處於至少中上的水平,也有中國學生拿了滿分20分,但如果看實際卷面得分來看,前三名都是法國學生,其中法國學生最高分517分,比中國學生最高的415分高出了102分,如果換算成百分制,就是差了10多分。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孤例,比如某位曾經在大二期間獲得丘賽分析銅獎的學生,在巴黎高師重修複分析課,成績不過13分。甚至有丘賽獲獎的學生,在巴黎讀碩士時出現過掛科現象。
另外,曾經有人私下找過國內大一的學生試做過某年國際大學生數學競賽題(IMC),結果北大最好的學生也不過能做出7道,其他學校就更慘了,雖然這個成績也還行,考慮到改捲尺度問題,大約能排到二十多名,放在當年成績最好的聖彼得堡大學也還是能夠進校隊,但也只是校隊中等偏下的水平,看起來中國學生在學習數分線代這個階段,優勢可能已經被削弱了。我個人推測,到了大學階段,中國大陸尖子生的數理化優勢可能已經開始削弱了。當然這只是相對法國、俄羅斯等先進國家而已。而且要注意的是,中國大陸最頂尖的尖子本科生可能未必比台灣強多少。從國內的丘成桐數學競賽的情況來看,唯二大一就拿純數單項銀獎的都是台灣學生,比如去年拿獎的台大的吳博生。據本人所知,雖然台灣中小學教育水平自李遠哲教改以後水準下降的厲害,但是台灣的科學班還是培養出了一些尖子生的,比如建國中學科學班的學生,高中就去台大上課,在大陸,學生並沒有這樣的條件。
從國內教學要求和訓練強度來看,當前國內最頂尖高校數學專業的教學要求和訓練強度高於美國最頂尖大學,但低於法國、德國、俄羅斯最好的學校。再看次頂尖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將來應該是科研後備力量塔基,中國可能也不如這幾個國家人數多。比如德國光是波恩大學一個學校,選修代數幾何課的本科生某些年份甚至能達到60來人,我懷疑全中國加起來都未必有這麼多。甚至德國不算最好的哥廷根大學的數學系,大一下必修實分析,大二上必修微分流形,這點中國沒一個大學可以達到。至於中國大學從前的老師俄羅斯,那就不用多說了。莫斯科大學和聖彼得堡大學的畢業標準,中國沒那個大學達得到,雖然中國最好的學生去莫大列大估計也算是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但是考慮到莫大和列大加起來每級500人的規模,中國在中學階段相對於這三個國家的尖子生數量優勢到了本科階段,應該已經完全不存在了。我個人認為,問題可能是出在是中國的大學缺乏淘汰機制,給學生的壓力實在太低。外加教授水平不怎麼靠譜,所以甚至考試命題水平也不怎麼靠譜,就算搞淘汰,搞不好是劣勝優汰。
在本科和碩士階段(或者說美國制度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階段),嚴格的教學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雖然可能最後能成為科學家的學生是少數,但是假如各個年級的學生程度不夠好,那麼會拖慢整體教學進度,讓教授被迫降低教學難度,也不利於發掘學生潛力,畢竟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我們要知道,如果說基礎課還有成型教材可以讓學生自學,前沿課程則因為和科研前沿貼近,經常並沒有什麼成型教材可以讓學生自學,如果只是給一堆文獻讓學生學,則不易在短時間抓住重點,假如有老師講課,讓學生快速形成一個框架,再自學相關文獻和專著充實,這樣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但老師授課也要考慮學生的程度,沒有大量高水平的學生聚集,光有大批的高水平的教授聚集,這樣的教學也很難理想。而大量高水平的學生,則必須依靠制度性培養機制來批量培養,而不可能是一對一的個別培養。以數學學科為例,哥廷根、莫斯科、巴黎這些曾經和現在的世界數學研究中心都是在聚集了大批優秀的教授的同時,也聚集了大批優秀的學生。而這些地方無一例外,都對學生採用了非常嚴格的教學和考核制度,從而實現了高水平學生的批量培養。比如德國和德語區,以及和德國在高等教育制度上一脈相承的俄羅斯,考試一大半人不及格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不僅寬進嚴出的德國大學如此,即便是如莫斯科大學、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聖彼得堡大學、蘇黎世聯邦工學院這樣學生經過嚴格考試選拔才能入學的學校也是如此,而且假如一門課三次考試不及格,這個學生就會被退學,這就是所謂三振出局的制度,此外學生要想畢業不但要通所有課程的考試,取得要求的學分,還需要通過一個綜合性的學位考試,並且完成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答辯,這樣才能成功畢業,最後順利畢業的學生人數常常不足當初入學的學生的三成。如此相反的是,美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和冷戰時期,也曾經有比較嚴格的教學,後來美國科學的快速崛起,不僅僅是二戰導致一大批歐洲科學家去美國避難的緣故,也和這一時期美國本土科學人才不斷湧現有密切關係。而到了冷戰後期,美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從中小學到大學都紛紛降低要求,尤其是大學出現所謂的Grade inflation趨勢,如Princeton大學,1969年平均GPA僅為2.83,到了2014年已經增加到3.39。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的是,在50-70年代,獲得菲爾茲獎的美國數學家比其他國家都多,而自2000年以來,純粹由美國所培養的菲爾茲獎得主僅1人,而法國和俄羅斯所培養的菲爾茲獎得主均有4人,雖然冷戰結束後大批俄羅斯數學家去美國,充實了美國大學的師資力量,然而此消彼長的態勢依然非常明顯。
然而很遺憾的是,90年代以來,這種Grade inflation的趨勢也蔓延到了中國,甚至一些國內頂尖的大學,考試也越來越簡單,學生做題也越來越少。整體上說,雖然現在的學生的眼界比同校的前輩們更寬,但是基本功卻並不比同校的前輩們更好。雖然部分優秀學生對自己嚴格要求,借著信息時代的東風,利用網路上獲得的國外頂尖大學的教學資料和引進的外文教材,讓自己基本功紮實程度甚至超過了80年代的尖子生,但更多的學生卻並不是如此。
到了博士階段,情況更加不妙。一者,相對於俄羅斯、法國、德國、美國、日本、以色列、英國等數學強國,中國本土的靠譜導師非常有限,只要看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過報告的數學家人數就很容易發現這一點。排除2002年那一次,北大和中科院放到世界範圍內,找出六七十個導師隊伍比他們更強的學校並不難,教授自己的科研都做得不怎麼樣,帶出來的學生自然也不會很靠譜。比如像原來中科院數學所的田一超這樣在國內同代人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去德國波恩大學也就是相當於副教授的W2教授,聽說今年應聘巴黎十一大的正教授還沒成功。而分散到其它國家去留學的中國學生面臨語言、生活習慣、教育系統適應性等多方面的問題,其實相對於這些國家本國學生是吃虧的,尤其是在找導師的時候。所以幾個關口一卡,中國的學生到了博士階段,要出頭就已經難上加難。
此外我們就不多說中國科研製度存在的種種問題,比如評價制度中過分偏重論文數量、雜誌和IF,實際上根本就不鼓勵年輕科研人員大膽創新,尤其是數學、理論物理之類可能需要很長的科研周期才能把東西做出來的學科。此外這還導致一個很糟糕的後果,就是中國國內很多學校的科研方向十分奇葩,比如有很多人研究半群理論、有很多人研究矩陣論、有很多人研究什麼模糊數學,都是可以很快上手灌水發論文,但基本上做不出什麼重要結果,也確實沒做出什麼重要結果的方向。與此同時,甚至某些有數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的學校,搞代數幾何、代數數論的人都找不出,反而有一堆人研究這種冷僻又做不出重要結果的方向。而像偏微分方程這樣既重要又容易上手的方向,就出現了人滿為患的局面。據說長三角地區做偏微分方程的數學工作者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總之就是研究難度大,綜合性強的方向就做的人少,反之就人多。什麼方向可以短平快出論文,什麼方向就最受歡迎。這樣浮躁而不端正的科研態度,很難做出什麼重要的工作。以上種種原因的聯合作用,導致了相對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和中小學的水平,中國出現的頂級科學家十分稀少。
因為好的人才和好的科研結果的產出需要生態圈,而生態圈的建立遠比你想像的複雜。我當然不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不過我可以粗粗琢磨下。不才覺得真實情況遠比我想像的還要麻煩。而且我覺得我說話會很亂,因為這個東西的確很亂也很複雜。時間上不一定完全正確。
改革開放的時候剛剛恢復高考,那個時候高校系統殘破不堪,那麼首先需要一批好的教職人員。這一批教職人員能夠勝任大學的教育研究工作。這些學者有些本來就厲害,有些是改革開放之後培養的,但是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外語水平落後,那麼跟上西方的進度就需要花時間了。讀博的學生都清楚,人家發表的東西裡面的研究問題和思想往往是幾年前就成型這幾年一步步做出來的,那麼閱讀文獻還不足夠趕上西方。這時候需要一批旅美旅歐的學者回來指導和交流,這樣的人本來就不多,分到各個專業就更少了,進度緩慢。
同時,那個年代的中考一開始是沒有的,初中畢業不少人上了中專然後直接分配工作,那麼和高等教育的接軌不夠這時候需要一批訓練有素的師範畢業的教師去教中學,那麼這裡面又有延遲。需要等師範大學成形有穩定生源很穩定師資才可以。這就很難了,因為大學生源靠好的高中教育,而高中教育需要靠好的師範大學。這是個困境,其中的解決要花很大的代價。事實上到今天,大家仍舊可以見到不少思想落後學業不精的中學老師,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有完全解決。
高中教育接軌勉強接上,但是那個時候需要大力發展經濟,工程院校的作用和需求大於基礎學科,那麼基礎學科的撥款少,沒法和國外交流,優先順序低。直到今天博士生和碩士的工資仍舊少得可憐,這個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
時間進行到九十年代,這個時候慢慢的大學系統成形了,IMO瘋狂拿金牌的這幫子小年輕從娘胎里呱呱墜地,我們快進到今天,90年出生的今年27歲,85年出生的32歲。22歲大部分人大學畢業,博士差不多5年,剛好博士畢業。數學學科這樣的基礎學科需要做1到2輪博士後,那就是3到6年,之後評上小AP,ASSISTANT PROFESSOR,最後評上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至此獲得終身教職。當然這是美國的制度。美國是全世界學術交流的中心,如果一個人想要在基礎學科有所建樹,那麼美國和歐洲的部分學校是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題主你希望搞個大新聞的這一代人很多還在為自己的教職發愁,他們希望的更多的是有穩定的有意義的但不一定是震驚世界的研究。因為這些研究可以幫他們立穩腳跟。假設這個時候他們回國了,他們的研究夥伴大部分也在西方,或者更直白些,在美國。他們成為國內教授之後也會隔三差五地跑出去開會。我們自己的國家還沒有成為學術流量的中心。自己國家的學者也沒法自己在國內長期穩定地輸出結果。
這就是我說的生態圈問題,中國沒法自己成為學術界的節點,以這個節點為中心產出結果。即使我們有愛國的學者,他們也需要大量和外國學者交流來保證他們成果的先進性。這種時候如果有世界級的數學家,那麼是美國籍或者綠卡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這個時候出國留學的國內大學生變多,更多的人最終成為了中國籍的學者,但那又是未來的事情了。
整個學術圈子的發展是環環相扣的,環越多延遲就越大,你所說的高中數理化大牛也不過是高強度訓練和舉國體制搞競賽的結果,和學術圈面臨的問題完全不同。再者秒殺外國人這個也太偏頗了,我並不覺得我們秒殺外國人。
當然這只是這一大團問題中的小部分,你要知道世界級數學家的產出和時代很有關係。陳景潤能證明1+2,是因為前面無數數學家鋪路,證明了許多弱化的結論。他本人也受益於不少前人的結果,比如Vinogradov的外爾三角和方法。Vinogradov本人也在上個世紀早些證明了三素數定理(1+1+1)。俄羅斯對於世界數學的發展貢獻巨大,在這樣一個生態下,陳景潤的結果被蘇聯科學家給出我一點都不會奇怪,我們有陳景潤是我們極大的幸運。世界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在普通人的眼裡可能只是某個曠世奇才,由上帝安排下凡來給人類開啟新世界的大門的。殊不知,這些科學家的背後有無數無名的英雄他們日以繼夜的工作,用一個個失敗來告訴我們哪些路走不通,這些學者在不斷地交流和自我批判中給了後來人以啟迪和希望。最後一位幸運兒靠著天資與勤奮,抓住了時代的機遇,成為了大部分人口中很厲害但是不知道他具體幹了啥的「世界級科學家」。
而知道這些之後,你要明白中國要在21世紀大概率穩定產出這樣的大師,需要中國有著大量的世界一流學者,大量的世界一流大學,給學者的優厚報酬和穩定的科研條件,大量的科研資金和其他一大車我自己根本想不全的條件,你難道不覺得中國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么?
和各位共勉。
時間線上看到了,湊個熱鬧。我只答下數學方面。
1。中國中學生數學水平秒不了法德俄,恐怕還要被反過來秒。和美國比么,美國主要是兩極分化太嚴重,普通學生數學差的確實差,然而好的也很好啊。大家可能關注IMO中國常年拿第一,然而美國隊也常年拿第二啊,這個第一第二之間又不是有什麼不可克服的差距。當然,有人會說,IMO美國隊裡面有很多亞裔;但是,一,亞裔似乎不佔絕對多數(除了最近這幾年);二、亞裔也是美國人啊,大部分還是土生土長、在美國接受教育的吧,那他們的成績當然就反映的是美國的教育成果。
PS:關於美國的教育,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說川普打算削減公共教育支出後,美國很多公立中學開始放更多假削減課程數量了,因為他們開不起課了。。看完這個我有點明白為什麼美國重視子女教育的人寧願花大價錢送孩子去私立中學或者好的公立中學(其實和國內擇校是一樣的道理),也不願意送去一般的公立中學了,因為真的不靠譜啊。。而我們拿來對比論證「美國人數學差」的樣本大部分都是公立中學出來的,所以也不算特別奇怪吧。
2。美國有人才集聚效應(畢竟燈塔國),經常能從東歐啊、中國啊等等這些地方招到底子還不錯的數學PhD;而歐洲那差不多是現代數學的發源地,底蘊深厚,中國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對比都不佔優勢。而中國呢?中國的學校基本只能吸引第三世界的學生吧。。集一國之力與全世界對比,那結果還用說么?
其實現在中國數學進步幅度也是很明顯的,越來越多的華人數學家做出有國際影響力的成果——當然這些成果很少有能上新聞的,所以普通大眾也不知道。但是要說中國學生數學頂尖,所以數學科研也必須領先全世界,這個邏輯是不是有點牽強呢?首先中國學生數學頂尖這個前提就有問題,僅僅因為IMO成績好就可以斷定數學水平頂尖么?競賽都是要依靠訓練的啊,中美兩國都有舉國的競賽選拔培訓體制,而法國這種眾所周知的數學強國的IMO成績卻似乎不理想——因為人家根本不care啊,隨便派幾個人來考考就行,拿個銅牌就可以滿意了,反正參加IMO也不能保送巴黎高師對吧。其次,學術水平也不完全由學生自身能力決定啊,本科的培養,整個學術大環境,都是影響因素啊。培養一位一流的數學家,比培養一位IMO金牌,難度可高太多了;後者主要是要有好的選拔機制和培訓機制,以中國的人口和基礎教育狀況,這方面並不成問題,而且幾乎每兩三年都會出一個特別優秀的競賽選手;而前者,那需要細心的雕琢,需要前輩對後輩的「私相授受」,培養周期那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了。
提問者估計是看了網上一些帖子得出的「秒殺」的結論。
說說我的經歷:在墨爾本大學計算機系讀博第三年閑的發瘋,想去找個挑戰,就跟導師說我想學習統計的課,然後讓導師簽字選了數學系的統計推斷1。(這個課不是國內的概率論,而是概率論課程後續的研究生課程)
當時覺得應該還好吧,澳洲能有什麼特別難的課?然後第一次去聽課連紙筆都沒帶。然後發現
1)這個課難到變態
2)亞洲面孔比我系少的多得多
3)沒有參考書,老師不用投影機,全靠板書
然後那一個學期幾乎每天都要2,3個小時看書寫作業,補習了基本忘光了的不定積分、數值分析、組合數學之類。經常是一個證明題要寫3,4頁紙,到了後半段,有點類似量化分析的內容了,開始寫各種數值計算程序,畫概率等高線圖之類的。注意,我當時只上了這一門課(自己系導師那邊的事情很少),但是其他學生是至少要上4門課。後來考試之後的學期總成績,我大概在全班排中等。
結論就是,精英學生真的是喜歡學數學,而且學的很好。
題主的前提:「中國人理科成績秒殺外國人」。
不太贊同這一點。。。所以先討論這個問題吧。
(雖然問的是60億「外國人」如何如何,很籠統,但我這裡主要講的是歐美人,比如英國人)
---
「東亞人天生就是數學強得嚇人」。跟「東亞人天生都是功夫武術大師」差不多的性質。歐美娛樂界很喜歡用到這些梗。在我看來一點都不好笑,是刻板印象,也是地圖炮。表面上沒有太多負面含義,但是不一定。因為另一層面的笑點經常在於「他們只能做這個」。中國人那麼多,什麼樣都有,擅長各種各樣的事情的天才都是存在的。數學和武術很渣的人也肯定存在。英國同樣有的人理科非常強,也有的人理科非常菜。一概而論講整個民族這樣那樣的說法,一般都不成立。不符合現實,也很誤導大眾。
怎麼會產生這樣的刻板印象?真的有天生基因上的差別嗎?也有這個可能,可以去研究研究一下。論平均水平怎樣,比如民族智商平均對比什麼的,也是有人研究過的。不過,我更相信這些是文化和環境上的區別所導致的。再說,實際差距沒到題主所說的「秒殺」那麼誇張吧。
做實驗對比這群那群數學能力怎麼樣的時候,必須注意到實驗許多的關鍵細節的合理性。
比方說;我們拿N個中國高中生,跟N個同齡英國高中生來對比。這樣看上去已經很公平。可是還得慎重考慮許多因素,包括以下幾個:
1)在中國,能走到高考(中上等教育),並不是所有人。很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的樣子。最後能夠上大學的,也有可能達不到10%。這已經篩選掉了許多家庭條件以及教育背景因素。比方說,已經排除掉了那些初中考試掛掉了的,還有16歲左右自願放棄讀書的一大批孩子。
反過來,在英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都得上大學(為什麼實際本科文化比例才40%-50%,那是因為長輩那一代的比例不一樣)。在這裡,初中高中棄學的孩子也是存在的,但是特別少,估計少於10%。這點跟中國很不一樣;具體比例多少,並不重要,因為差異已經非常大了。
這樣說吧:英國人口只有中國一個省那麼大。但是英國有接近200所大學之類的學校。每年錄取60-80萬新學生(中國大學錄取數量的五分之一的樣子;具體數字和比例要看怎麼算,比如是否包括留學生什麼的)。
意思是:英國高中教育階段的門檻肯定要放低。因為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參加。目標不是從top 30%篩選出top 10%(像中國),而是從top 90%篩選出top 60%。「高中生群體」和「大學生群體」的意義根本就不一樣了。忽略這一點去研究,得出結果當然是中國學生平均更聰明。
2)教育制度本身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在英國,一切都是選修課。16歲之前半自由;數學、語文、外語還是必修的。16歲之後,那就成了全自由性質。絕大數英國高中生和大學生,早就放棄了數學這類課程。放到中國,連研究生都還有許多必修的。當然不一樣,難以直接對比。
比方說,我們拿一群隨機的英國大學生和一群隨機的中國大學生來進行實驗。一個是top 60%,另一個是top 10%。這種實驗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吧。可是英國大學生裡面學過高中級別的數學,又是非常小數;一個更小的比例。這樣對比的結果還靠譜?
3)如果直接討論考試難度,也很難。
假設沒有任何語言障礙因素,讓所有英國年輕人直接過去考中國高考,再讓全部同齡中國人去考。或者反過來,讓所有同齡中國人過來參加英國的「高考」。結果會是怎樣的?這種實驗肯定很靠譜,能夠避免上面兩個問題,但是如何進行?
更大的問題是英國教育不存在絕對的「高考」。英國的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實際上也是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考試。一個專業下面就有各種各樣不同組織發布的考試。這些組織都是私有的。他們的規則都不一樣。有的提前規定滿X分就是甲級。有的先看看結果,再畫一條線決定top X%才是甲級。甲乙丙丁,有的分三四個級別,有的分七八個級別。考試都不一樣,你怎麼辦?你怎麼知道自己的甲級相當於人家的甲級?
所以,英國的大學也很難分別學生。這麼複雜,到底錄取誰?數學還分二三十個大小方向。有的人只參加六個數學高中考試,集中在一個方面。也有的人參加二十多考試。也不是同一個公司,分得也不一樣。或者不同方向申請不同公司了。所以各個大學開始更加註重寫信申請,甚至面試筆試。只能給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要求。先申請,再看人家給你的獨立條件,滿足條件。
後來,各個大學也流行開發自己的考試。高中生申請拿到offer之後也要滿足這些。比如劍橋數學的Step 1/2/3。分別針對top 4%,top 2%,top 1%。這麼說,對一個十七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也許比中國的高考還要難。(超出了本題範圍,不在這裡討論吧)
沒有一個絕對對應中國高考的統一標準考試。也沒有一個完全對應中國高中生整體的學生圈子。大家怎麼比?
---
大學以後也一樣。每個大學的考試都不一樣。
劍橋試圖錄取top 1%。他們的目標就是把這top 1%再拆開分為三六九等。top 0.1%是誰?
劍橋數學每年的考試奇怪到什麼地步了?很值得講一講。
每個方向(課程),20道題左右。一考試給三四小時的時間。一年可能就八門方向,八個考試。但是也有人多了少了。那是平均,其實很隨機。你在所有考試加起來總共答對了三個題以上,那就不會fail。拜託,八門考試,160個題目,甚至更多(看你申請了多少門)。三四個對題居然就夠。因為有好多同學還是做不到,只能掛掉,或重讀一年。
七八個都答對了,那已經超越了50%的同學,可以拿乙等 2nd class。十三個答對了,這已經入到了甲等1st class, 在同學當中站在top 10%。你所住的學院會給你各種獎勵。很少很少有留學生能做到。
我見過的最牛逼的同學怎麼樣了?比我大兩屆,他是英國跟印度的混血,英國近二十最厲害的 IMO 和 ICO 競選人(好多金牌,特獎什麼的)。他做到了23個題目答對了。在劍橋,這已經超級誇張了。
另外100多個題目呢?為什麼就沒有人做出更多?用分數來算,這不是還沒達到20%嗎?
所以說,有的考試製度跟中國太不一樣了。根本不是用分數來衡量的事。答對一個題,那需要非常多的努力,開心腦洞,嚴格從基本原則證明推理出來。怎麼準備都不夠,因為都沒用的。問的都是全新的問題。他們的判斷標準,(或者說他們追求的人),不是背東西的,而是有想像力,有新視角的。不是知識面多大,而是知識深度如何。各個題目上也有類似的標準。如果你的答案比較新鮮,也有類似加分的功能。每周一對一的卷子跟輔導,也特彆強調這個態度。
在英國,大家很介意你是本科甲獎什麼的。因為是top 1%和top 0.1%和top 0.01%的簡單分別法。因為這是當地文化習慣。這些文化特點很難翻譯到中國文化語境。很不一樣了。
---
講了上面這麼多事情,其實是想說明;英國也存在很難的考試製度的。你讓中國的top 1%去做這些考試,一樣可以分為三六九等。(但是也許還不公平,因為中國學生不習慣)
這才是公平的對比;因為你拿中國最頂尖的數學學生跟國外最頂尖的數學學生比較,這就沒有什麼差別了。論平均,可能都差不多。
IMO也一樣,中國每年六枚金牌。很難與其競爭。但是在歐美整體找,同樣也能每年找出十幾個金牌。也許中國每一屆都有幾十個人能夠拿到金牌。IMO制度奇葩,大國小國只能送六個人參加。全世界範圍,每年仍然只是30個金牌,60個銀牌,100個銅牌。另外一大半參與者,根本拿不到牌的。已經是頂層0.0001%的遊戲了。(比奧運還難,因為奧運會一年都有好幾百個金牌)。
讓一般人參加 IMO,根本沒辦法。你讓中國高考和歐美高考分數最高的top 1%去參加,一樣很難的。因為top 0.01%才有希望去理解題目,更不用說去回答。劍橋那些考試,等等,要再加難一個境界。
越是到了更高境界的競爭,民族優勢成分越無所謂了,淡了。大家都一樣。人口比別人多,人才也就比別人多了。中國只有世界18%的人口,當然是外國人才更多一些。
到了博士或科研頂尖的世界,最牛逼的人,也是這個道理。誰還在乎你是什麼地方的人?那是徹底靠創新突破的環境。用考試方式根本比不了的。超出了任何文化意識形態限制,我們都應該尊重這些人。
---
然後有的人拿歐美一般毫無腦子的老百姓來跟中國高中生或大學生對比?那肯定沒戲了。怎麼公平選擇研究的對象?怎麼公平去考試人家分個高低?沒有這種考試的。
一切還得看文化環境。
歐美一般人數學很差,那是因為他們沒必要去學。他們從很小年齡就可以不幹了。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進入大學什麼的。還一點都不尷尬。數學理科能力怎樣,老百姓不在乎。反而很歡迎那些自稱數學不怎麼樣的孩子。這點真的非常可惜。
在中國這就行不通了吧;大家幾乎都追求數學好。數學成績好,多一份面子。數學不好,那就慘了。這種自然環境就可以讓許多人堅持努力搞好數學。
但是英國等西方國家還是有不少擅長理科的人。這些人不是主流,大數據裡面是占不到他們的。但是這些人後來都去學了自己最感興趣的狹窄專業。也少了很多其他課程的浸染。你看看這個群體,真的比中國一般學生弱了嗎?沒有吧。跟中國某專業最頂尖的人差不多水平。
---
說中國人的數學能力秒殺歐美人。最多只是民間的現象。
去歐洲小店,發現人家員工不會基本的加減乘除了?我也發現了呀!而且他們一點都不尷尬,更搞笑。他們是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或者是文科畢業的。他們沒這個數學壓力。你我的教育背景不一樣,至少經歷過這方面的壓力。自然就不能比了。
在中國,也有人同樣不會算。他們一樣喜歡拿那些大大的計算器。但是在他們的生活里,也沒必要加減乘除,也不會尷尬這些人只是很可憐,是不是比英國多了還是少了,不好說。
---
開始認真討論問題。是不是有個關鍵的事實需要討論;
算數不是數學!高中數學跟這個什麼關係?高中數學跟大學數學又是啥關係?
一般大學學到的數學,又跟數學頂尖研究什麼關係呢?
從基本工具升級到了理論應用,又升級到了創造新理論的能力。門檻一個比一個高大。
其實普通人算數或基本數學知識怎樣,跟數學突破沒有啥關係。
你可以培養出一萬個對數學理論很清楚很了解的人,卻很難培養出一個改變世界的先鋒研究奇才。
那樣的人,你怎麼去培養出來?一切教育手段、對他們都無效!!哪裡都有這樣的人,是天生的。他們自然就會習得對他們有用的知識。到時候有所新鮮突破,那也不屬於任何學到的東西的範圍。
人類社會只能做到保證他們發展空間無礙就可以了。跟民眾數學考試之類的,有個毛關係?
也許有的考試能夠把他們找出來,那也不是一般99.9%的人能夠接觸到的考試境界。再到世界最頂級科學家數學家的那個境界,那是完全沒有考試必要的圈子。
---
魔法技術很高大上的人,天天試圖發明新的魔法出來。低級魔法肯定也是有所掌握的。然後你用一般大家熟悉的魔法去衡量人家的能力,派當地魔法決鬥最厲害的人去跟他打拚,人家還會理你嗎?
同時,不理解他天天在做什麼,但是發現他那邊普通人魔法能力都不怎麼樣,所以就把他當成螞蟻看了。繼續系統使用別人之前研究出來的魔法。最後誰最吃虧?
---
說到這裡。題主說頂級科學家數學家都是「外國人」?
怎麼可能?現在很多領域的先鋒研究也都有中國人參與。一個突破都沒有嗎?明明很多了好嗎。而且越來越多。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有條件去研究新的東西。
是不是比西方相對少了?這也是有可能的。別忘了西方這個創新歷史已經好幾百年了,有所累積作用。國外大學和研究所什麼的,也有很多經驗積累繼續創新。這些地方內部文化和歷史經驗讓他們支持和鼓勵這樣的人。比如上面提到的劍橋考試製度。
頂尖研究者不是可以刻意發展出來的。他們的存在和發展崛起路線並不跟普通人教育體系有關。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有些負面作用。
目前還有很多很多中國底層群眾根本意識不到(或者無法發揮)自己的天生能力。這以後也是會慢慢變的。他們被社會埋沒或忽略。也很有可能被這個目前的教育體系本身所鎮壓。
為什麼西方有那麼多諾貝爾獎什麼的?劍橋大學就有80多枚好像。我覺得這裡面存在一定的偏見。並不像很多中國網友說的政治性偏見。科學家又不是傻逼,他們還會在乎一個人的國籍嗎?
但是很可能有現實文化差異導致中國學者無法被認可。語言障礙是一小例,畢竟英語以及西方式邏輯表達還是主流。然後中國很多方面的研究相對封閉,跟外面合作得少。或者受限於內部政治之類的。比方說,經常強調自己國家的作用或角色,不夠透明,或者表達太過於謹慎謙虛,把未來應用影響力寫得太小了。可能難以被國際社會馬上認可。其實也是一種不公平。現代科學,被西方控制了很久,保留了很多這種沒必要的西方文化門檻。
但是,可以長期來看看。。。現在很多諾獎都是發給十年二十年前的研究項目的。因為現在才發現了新理論的應用,或者才發展成新的學門。所以,中國現在研究的東西,還要等個十年才會被國際認可。現代中國剛走上舞台,還沒有多久,還沒穩定,需要時間融入。長期還是非常看好的。
---
涉及到了「中國人沒有創新精神,全是工匠封閉精神」這類話題。
以前也寫過幾個這方面的文章。比如工業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中國什麼的。
個人討厭「中國人和中國文化本身怎樣怎樣缺乏這個那個因素」這類說法。中國是個大文明,什麼樣的天才都有。古代發明的東西多得是。過去的很多困難和落後是因為當代某政權有問題,沒法讓這些天才走出來把想法大規模落實,也沒有鼓勵他們互相共享理論。
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因為我覺得這些問題已經不存在了。中國吸收和發掘了很多助於科技發展的精神。
看看現代中國的移動軟體工業。沒多少年,已經發展出了一大批國外還沒有的手機應用。控制了全球許多國家的市場。已經不是之前那種被國外科技「被動」的角色。現在是歐美比較被動了。
為什麼?我覺得是因為網路給了這些人更多條件把自己的想法做大。不需要多少其它資源風險,就成了一個很不錯的競爭市場。現在,中國每天建立一萬多startups。按照這樣的速度,漸漸會影響到更多行業。
不過,放到科研上面,還是有點擔心。
最近在中國呆了兩個多月,分享兩個故事:
1)見了一個大學生(知乎一個大V)。跟我研究生方向一樣,NLP。而且他想用這些方法在金融方面。跟他交流之後,覺得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而且想到了一些我當年20歲根本沒想過的新腦洞。以我的經驗,他這種研究價值應該是會很高很高的。但是在中國,他很難找人投資冒這個風險。在英國那就沒問題了。所以給他一些技術和生活職業建議了。
但是在跟他討論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一個很讓人委屈糾結的事。就是他覺得學一門課就是掌握一個技能。問的都是「別人都學了這個嗎」之類的。但是在我看來,他的能力已經超越了任何他的所有老師能教他的範圍。對西方思維來說,真的很難理解他這個心理。難道一定要學會一切別人的思路才能自己干自己的事?
在金融這個行業,最成功的人都是有自己獨立想法的,而且直接去幹了。那些最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會對外到處宣傳。更別說老師。學明白別人的一些想法沒問題,但這並不是一個成功渠道,而是浪費時間。自己去做實驗,這才是最有價值的做法。什麼時候必須解決某問題,這就可以打聽別人。而不是提前打聽了解一切。那樣很容易被灌輸。只有你自己想像出的東西才有價值。因為別人不知道。
反正就是一種:「我要學別人為主」的精神,成了一種大障礙。讓我覺得很難受可惜。在英國就沒有這一套。
2)也有點相關,前段時間在中國見了很多金融團隊。發現什麼樣的人都有,都聊得挺開心的,很刺激。但是各個公司都有那麼一個共同點,讓我覺得都跟國外公司不一樣了。
怎麼描述?大概也是:「很在意別人在做什麼」。每個人都想知道別人是怎麼掙錢的。理論上的東西,就沒那麼受關注。而且有點太過了。別人怎麼樣,然後你自己去怎樣;那真不叫創業;那是山寨,那是一種作死!到最後,你自己的東西呢?沒有追求獨立點,那怎麼活?總會落後於真正創業的對手。或許我理解錯了,但是真的很可怕,很不一樣。
在中國很多其他方面也能看到類似的現象。老百姓開商店什麼的,也是copy別人生意模式為主。這是中國特色。而且不是心理上的,是人家開口直接說和問。風險獨立精神,也存在,但是很少說出口。可能是上一代改革開放(向外學習)的一種習慣。現在反而是個障礙吧?
科研方面也很可能存在類似的現象。至少在自己行業有見到過不少。很大比例的人寧願去研究一個安全的項目,稍微研究或對比一下別人的理論,突破概率少。也不願意跟著自己個人思維研究到底,要麼失敗,要麼有大突破。「頂級科學家」絕對是後面那種精神。
中國面臨了一些這樣的文化小困難吧。有時候很難描述。
我只在中國和英國接受過時間比較長的教育,所以只能比較這兩個國家的情況。
我的個人印象是全英國前三的名校數理化成績不如北京海淀最差的區重點,相信中國學生這方面的優勢也不完全是刻板印象。但與此同時英國的物理化學教育更注重實踐而非理論。這一點體現在更頻繁的實驗,更先進的儀器,和更深入的講解上。
因此中國學生在成績上更好不代表能成為更好的科學家。
但退一步講,即便中國學生真的更好的話,也不代表現在的中國科學家更厲害。為什麼呢?因為當現在那些科學家還是中學生小學生的時候,中國不佔優勢啊!中國恢復高考才多少年啊?就算第一批學霸已經成長起來了,他們也沒有足夠數量的優秀導師教授啊。科研能力是需要積累的,用錢砸也是需要時間的。
還能再退一步嗎?當然可以!
就算現在中國科研能力更強的話,比較好研究的那部分知識也都已經被研究好了,被冠名了。十幾世紀時的實驗相比現在往往周期更短,花銷更小。哈勃望遠鏡用了多久才發上去?FAST修建時挖了多少的土?建一個LHC的錢夠你吃多少噸費列羅?這些問題以前的科學家可不用面對。那時一個人往往能在很多領域有所建樹,現在學科分得越來越仔細,往往一個團隊很久才能拿出成果。中國來晚了,強也沒什麼用了。
那麼還可以再退一步嗎?沒問題!
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外國和一個中國,就算按照人口中國人也不到世界的五分之一。大部分科學家是外國人難道不正常嗎???
忽然覺得最後這一條就夠了……每個人都說中國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比不上外國人聰明。這些人既看不到近百年國內形勢的變化,也看不到近幾十年基礎學科的停滯不前。
我們重視教育,恢復高考才幾十年,第一批數學學者,物理學者才剛剛成長起來,還沒有到收穫的時候啊,他們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成長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你還要求他們馬上去秒殺近幾百年的鼎鼎有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你咋不上天呢。
所能列出的外國頂尖數學物理家要麼早已經死了幾百年了,要麼已經七老八十了。國內同年齡的年輕時候中國什麼教育水平?國外什麼水平?那時候中國有教育嗎?
數學物理的高速發展在20世紀初,誕生了大量頂尖的數學家物理家,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膜拜。這幾十年基礎學科真沒什麼突破性的進展,既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哪裡來的頂尖數學家。
頂尖學者的誕生,既要考慮民族的努力,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啊!
第一,沒秒殺。
第二,別看那些競賽,有應試套路國人還是挺擅長的,這跟科研是兩碼事。
第三,目前牛逼科學家的確不夠多,數學看看菲爾茲獎,別的看看諾貝爾獎。我國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獲獎人數遠遠低於這個比例。
第四,科學都是爆發性增長,有點類似文藝復興,1850-1950你能想得到的巨匠,基本上都是在這一百年間爆發的。我國那一百年啥鳥樣大家都知道。我國聰明人沒趕上好時光。
第四,科研需要大量長時間投入才能有成果。另外學術環境,傳承太重要。我國已經在加速了。再來個三十年積攢。應該會不錯,米國肯定超不過,超過日本,英國,法國,還是挺有可能的,畢竟人口基數是10倍。
中國科學家數量上確實有點遜色,質量上可不差。楊振寧是活著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有史以來也是非常偉大的物理學家。陳省身幾何大師,歐高黎嘉陳啊!還有周煒良,吳文俊,錢三強,何澤慧,華羅庚,鍾開萊,李政道,錢學森等一大批非常優秀的世界一流科學家。題主聽到的比較少可能主要是因為中國人錯過了自然科學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中國科學家都是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後做出的貢獻,那麼普通大眾如果不是特別關心科研領域的話確實接觸不到他們的貢獻。就像普通人肯定提起數學家就是阿基米德,歐幾里得,笛卡爾,高斯一樣,那麼阿蒂亞,格羅滕迪克,布饒爾等多半是沒聽過的,其實後三者也是非常偉大的數學家。
數理化成績秒殺外國人,你看到的應該是IMO等中學生的競賽。中國人或者包括華人確實是很厲害的,之前奧巴馬接見美國IMO國家隊都忍不住感嘆還以為這是中國隊。
中國搞競賽的歷史不是很悠久,貌似八十年代末才開始參加IMO,還是出了一些厲害的人的。上個世紀搞競賽的人由於教育資源不如現在充分,水平不如21世紀以後的選手。也出了一些比較厲害的數學工作者。
最近的,比如2011年IMO全世界唯一滿分聶子佩,他去美國讀本科以後參加普特南數學競賽,這個競賽歷史非常悠久,比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歷史還悠久,二戰以前就有了。他第一次前25。後來一直前五前五。。他可以說是這個競賽有史以來成績最為耀眼的選手。我相信等90後這一代人成長起來,不止國家隊的,還包括當年參加過競賽的人,等他們成長起來,世界科研的格局真的會改變。
其實往後幾十年真的是中國科研工作者的黃金年代,提高科研人員待遇只是一方面,只是個開始。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對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的科研人員在不遠的將來是有廣闊舞台的。很多需要比較大量投資的科學研究項目只有中國能搞將是常態。這個時候全世界頂級科學家可能都來中國,作為一個本國人,肯定是有很大優勢的。中國的特別是基礎研究,本科就能看出來,數學系是重分析輕代數的,這個就是蘇聯當時援助我們造成的。蘇聯大量重工業用到分析的知識,代數學沒有工程上的太多應用,從而不被重視。不遠的將來,代數學這種特別基礎的理論研究將迎來春天。
1. 中國人數理化成績好,是恢復高考多年之後的事。積累的時間還比較短。
2.中國科技經費投入其實是比發達國家少的。而科學研究越來越費錢了。
3.科學家賺錢太慢,很多聰明人轉行到非科學領域了。
4.數理化學的好的,其實只有一小撮人,95%以上的人數理化很差。
5.中國人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初等教育的數理化不錯。但是高等教育的數理化不見得水平高。
我先問題主一句,當代世界頂級的中青年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等科學家,你能叫上名字的有幾個?別說國內的,就是國外的你能叫上名字的有哪幾個?
估計也就是愛因斯坦、霍金、愛迪生這些出現在語文課本里的人物了吧,如果初中物理和化學學的還有些印象,那麼門捷列夫和伏特還估計還認識。這你認識的這些科學家裡,除了霍金,還有誰是活著的人?當代還在搞研究做學術的科學家,你能認識哪個?
你特么一個都不認識好么?那我跟你說「丘成桐、陶哲軒、張偉平、羅懋康、周海中、袁亞湘、陳永川、景乃桓、朱熹平、湯濤、王小雲、張旭、鄒全」,這些人名里你有一個認識的嗎?沒有吧。但我告訴你這一批名字就是當代的世界頂級數學家,不是國內頂級,而是世界頂級的數學家,你能明白嗎?基礎數學/高等數學作為中國自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來重點建設的學科,早耕耘幾十年了。這特么世界當代頂級的數學家都快被華人/中國人壟斷了,你居然和我說世界頂級的數學家一個華人都沒有?你自己不了解數學領域不認識這些泰斗,就等於沒有嗎?
然後再反駁答主問題里的一點,就是中國人的數理化成績並不秒殺外國人。也許中國初中高中的數理化課程的設計理念非常優秀和先進(得益於中國有一大批數學教學人才編教科書),但這不代表中國人的數理化學科成績就能秒殺外國人了。學不好初中數理化的人大有人在,或者出了校門就忘掉的也是很常見的。成年中國人群體和成年外國人群體,真的在數理化科學素養面前有差別嗎?有還別的話還會讓「我們恨化學」這種宣揚無知的廣告四處橫行嗎?
也許在中國重點中學學習的高中生的數理化成績能秒殺英國一個普通公立中學(相當於國內外來勞動者子弟學校)的成績,但這不代表中國國內重點中學學生的數理成績就能秒殺國外精英私立高中學生們的成績了。對國外了解膚淺的人總愛直接拿中國人的某一項和國外人的粗略對比,卻不去考慮這對比的背後,階級是對等的嗎。什麼中國式XX,都是在這種對社會階級差異的無知之下得出的結論。社會階級的差異本身就比世界各國之間的差異巨大的多。
所以你現在知道國家穩定有多重要了吧。
忘了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了?
我國大規模的科研投入是2000年以後,科研的是個長期投資,沒有幾十年的投資看不到回報的
就像日本現在還在有諾獎入賬,是80年代泡沫經濟崩潰前大力投入的結果先說結論:
1。中國發達地區的學生數理化平均水平確實秒殺外國人的平均水平。但人均遠沒有。各個省份間差異很大。中國孩子的平均水平還是有很大提高空間的(也就是說科學家的苗子有不少沒開發出來)
2。中國高校的體制問題導致很多有潛力的人沒有選擇走學術道路(也就是說培養出來的科學家苗子很多沒有成為科學家,都去賺錢了)
3。美帝高校目前還是遙遙領先中國的。如今國際流動比以前更頻繁,人才流失也一直很嚴重
1。大陸方面,上海的孩子數理化平均水平確實秒殺外國人
這是2009和2012年PISA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前7名都是東亞的(和華人國家新加坡)
這個照片更直接,我上的machine learning
但很明顯上海孩子代表不了全國平均水平
這個數據是2005年的(不可靠,鏈接顯示是知網的但是打開後顯示沒有)
一方面後天環境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大概會長8-10,也可能更多,看過幾個文獻,數字都不一樣)。另一方面全國人才都在往一線城市擠,孩子平均智商自然會高一點。
但是注意即使是上海,人均收入離發達國家人均也差的很遠,長久來看智商還有提升空間
智商是一個測試測出來的數字,不完全是人的智力水平。弄清楚這個區別,順道評論一下關於高考配額的問題,從圖上來看上海北京的孩子平均智商比一些省份高了一個標準差。也就是說理論上北京前16%的孩子和河南前2.5%的孩子一個智商,北京前2.5%的孩子和河南前0.15%的孩子一個智商)
說到這裡我引起眾怒了,自己去算了一下
以2016年為例(搞智商研究的就當我在這裡胡扯吧)
江蘇省36萬考生 291人上清北,比例 0.08 %,
北京市6.12萬考生 626人上清北,比例 1.02%
根據上圖,取平均,也就是北京孩子平均智商112.9, 江蘇孩子平均 107.5, 假設智商呈正態分布並且考試完全反應了人的智商,那麼平均智商:
上清北的北京孩子智商=112.9+2.3*15=147.4
上清北的江蘇孩子智商=107.5+3.1*15= 154
遠沒到所謂的「統一試卷我們明天就殺上北上」的地步。我沒有否認地區特權,我也不認為現在高考完全公平,但請不要別人一討論啥問題就立馬跳起來「我們明天就殺過去」的架勢,這還不提北京上海高手本科出國比例遠遠高於其他省份。我個人不負責任的瞎猜是北京有一百多個能考上清北的出國了
之前上海學生參加的2009和2012年的PISA測試里中國都遙遙領先,而在PISA2015中,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G,China)瞬間掉到第十(表格上顯示甚至輸給越南了?)
這不科學啊!不是說好的明天統一試卷我們就摧枯拉朽一般殺上北京上海去嘛?
幾十上百個三本學校出來的噴子在那裡亂噴,難道就沒一個人看見這個數據???
另外,我很鬱悶為啥沒人噴上海,全集火北京。清北的北京孩子比例遠遠低於上交復旦的上海孩子比例
所以看來咱們的平均水平遠還是遠沒有秒殺外國人的
再來說說中國大學,這真的是存在體制問題。留不住人才。早一批被挖走的人就不提了,畢竟那個時代中國太落後了。
可惜現在我們的大學仍然人才流失嚴重
我媽媽清華本科,現在是某上海C9大學的教授,一個月稅後11000,拋去吃住大概就剩三四千塊錢了。這還是因為她所在的校區在郊區里,否則住房都成問題。
她大學同學裡那些經商的和移民美國的,基本收入都是她的幾十到幾百倍了
怪不得大把大把的C9理工科學生都打算留美讀CS然後留在矽谷呢,畢竟和國內高校當老師相比收入差了幾十倍不是開玩笑的
咱們基礎教育確實很紮實,理科底子打得好。但問題是高中理科底子好離當科學家還差了一個非常好的本科,博士以及出名的導師。而這一關中國就徹底掉鏈子了。大批學生沒有繼續深入學習,選擇直接步入職場,而另一批選擇學術圈的也不少被英美挖走了
外省的人才選擇走學術道路的只會更少。比如我今年認識了一個河南萬里挑一的孩子(23萬文科考生他考20多名),雖然他也對學術感興趣,但經過考慮後還是選擇讀了北大法學院,打算本科出來就業。這是很可惜的,以他的水平應該是能當個優秀的學者的。
相比之下,我在北京孩子里大概是百里挑一的,但是我家裡就有學者,條件也允許我不用考慮房子的問題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我才敢去讀社科博士。這條路真的是不成功便成仁
不過中國高校起來的很快。舉個身邊的例子
我很敬佩的一個人,S級人物,福建省競賽保送清華,計算機系本科直博,很輕鬆的在系裡排十來名,剛在美國做完博士後回國。
我最近問他青千有多大把握,他說困難...
又問他回清華當老師的幾率,他說不可能
我隨後就給自己捏了一把汗,因為我的目標和他一模一樣...
社科博士是沒有退路的,不成功便成知乎微信上寫段子騙人的
我們再回到剛才我發的那張machine learning的課
課上中國人比例超過80%,但問題是大部分都是統計和信息工程MPS的,這是他們的必修課。估計一邊上課一邊去投簡歷了。不過上課的本科生倒是有幾個要讀博考慮走學術路線。課上只有幾個白人沒錯,但是全都是憑興趣的,他們有一半以後讀博搞科研,出的科學家也比這烏泱烏泱的中國人群體出的多
3。美帝高校還是遙遙領先。這裡我引用上交的學術排名。而且由於中國人比例越來越高,美帝大學對中國人的友好程度(文化上,吃住上)提高了,中國人也會有更大比例的人會考慮留在美國大學裡
這是醫學
這是生命科學
工科咱們終於扳回一分,但仍不敵美帝
自然科學
我別的教育類乾貨
中國有哪些方面比美國強? - 陳健坤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613647/answer/223191396
因為現在頂級數學物理學家很多都是學二代出生。家長視野狹隘的很難和國外學二代比。
國內最大問題是初高中教育廢人,考試雖難但只是把簡單的知識點複雜化,浪費過多時間和精力。
等畢業進入大學自由式學術環境,很多人反倒不適應。國內本科又學美帝搞GPA inflation,很少有人系統性學幾門重要的課。
美帝雖然整體考試水但別人真巨巨都是不走尋常路一路跳級雙修高中就學量子場論代數幾何的。歐洲倒是按部就班什麼時候該學啥學啥,不過頂級學校的本科碩士課程難度難度比國內要求高很多。
早點去少年班倒是正途,寧願大學多待幾年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高中,然後可以走歐洲碩士,美帝博士的路線。
我覺得恐怕再過幾年世界上的頂級科學家 就有不少中國人了。首先高考恢復時間後不足以培養3代或以上的科學家。而且由於文革期間大量的科學人才凋零,導致現代中國底子並不好。而且隨著這幾年中國經濟的騰飛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科學研究甚至不惜重金來海外學習基礎科學的研究。如果可以查到普林斯頓的物理系phd 入學名單的話 你可能會發現大量的中國人 而這些人也是我國未來科學界的希望。
好以上為跑題回答。至於為什麼中國高等教育疲軟么 我覺得有兩點原因。一是主觀原因,學校甚至可以說國家並不重視。學校對教學的態度並不嚴謹。比如經常用一些課外活動來擠走學生學習時間。而且在大學過於專註的同學很難合群。比如不參加社團或者其他一些活動就很難融入同學群體。所以同學之間的關注重點是你做了什麼活動而不是你跟哪位教授做了什麼研究,又學了什麼內容。另外真是某些科目可以用課外活動抵分。另外國內教學雖然內容並不簡單 但是考察手段死板而且要求不高導致很多同學可以靠考前突擊來充數。
第二就是客觀原因。國內的起步底子不好而且由於前幾年國內的生活水平並不如國外,優秀的科學人才並不願意歸國。這就導致了國內很多大學的師資是與國外差很多的。我拿物理舉例子。國外最出名的教授也最多帶領5-6名本科生和7-8名PHD做研究。這已經是上限了。大多數只帶2-3名phd。而且教授非常重視學生的研究。要經常檢查學生有沒有在相應領域學到東西甚至會布置很多書籍 文章給學生。然而國內這種待遇是不可能的。主要是老師不夠 我甚至聽說過一個老師帶20個phd的。而且國內很少有老師是某一方面的國際知名專家。而國外有很多經常見面的教授是某本教科書的作者 某一科學方法的創始人甚至是諾貝爾獎得主。所以從老師水平到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上 國內大學的教育是很難與美國等科學大國相比擬的。
另外就是有很多國際上知名的研討會會在美國大學內召開。雖然學生可能並不清楚講了些什麼 但會激發學生興趣把學生帶入氛圍。
不過我覺得隨著出國人數增加和美國科學界崗位趨於飽和加上國內的一些政策,也會有大量科學工作者歸國。改善科研環境從而也讓中國培養出自己的大科學家。比如現在的日本。大多數日本科學家是只在美國讀一個博後就歸國當教授了。所以很少會看到日本學生出國 因為他們自己國家的教育環境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上個世紀還有不少日本留學生。所以這是隨著發展會慢慢改變的。我也覺得這也不是瞬間就能發生的事情。至少趨勢是好的。
另外就是說一說國內基礎教育的問題。國內是通過高考來選拔科學人才也就是說有一部分人是被逼著拿金牌的。並不具有真正的科研精神。而美國大多數學生是個人興趣。這种放養式教育會讓平均實力下滑 但是一旦有熱愛科學的學生 會變的很強大去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動力。這也會加速這種有動力的學生的成長。況且真正的科研並不需要像愛因斯坦那樣聰明的人。只要有持久的動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就的。
以上關於國內的情況當然是聽國內的轉校生透露的。若有出入歡迎指正。覺得數理化成績秒殺外國人的同學,不妨去讀一下莫斯科大學的數學教材,感受一下真正的力量
前提錯的,數理化成績談啥秒殺,秒不了。
我們不能一邊認為考試成績對工作沒有用,一邊認為成為科學家就不是工作。
提這個問題太外行了。別的不說,納米領域,世界頂級研究者幾乎全是華人。雖然不見得人在中國,但大部分都是華人。而且華人在化學領域影響力也在不斷變強。
推薦閱讀:
※火星和地球之間光速通訊有數百至上千秒延遲,未來人類在火星如何部署網站、應用?
※黑洞的生命終點是什麼,既然所有物質都向黑洞中心塌陷,黑洞中心點的結局是什麼?
※既然大氣壓有100KN每平方米,相當於每平方米1噸東西壓著,為啥沒把人壓扁?
※有哪些方法可以直接或者間接探測暗物質?
※如何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