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元璋對開國功臣都很殘忍?

像傅友德誅九族,馮勝莫須有罪名


太祖們誅殺一些開國功臣,從維護統治角度看,是相當正確的事情。

太祖打下天下,是獲得權力。下一步也是最後一步的任務是:保住權力。

這兩條是古今中外所有領導人做事的前提。

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Bruce Bueno de Mesquita提出一個很有名的三圈理論。這個理論是指:你的國家由三種人組成。

  • 名義選民:在名義上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全體公民。然而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對誰當領導人根本沒有任何影響力。

  • 實際選民:那些真正對誰當領導人有影響力的人。對美國來說這相當於是選舉這天出來投票的選民,對沙特這樣的君主國來說這相當於是皇室成員。
  • 勝利聯盟:必須依賴他們,領導人才能維持自己權力的人。對美國總統來說這相當於是在關鍵選區投出關鍵一票讓你當選的人,對獨裁者來說這是你在軍隊和貴族內部的核心支持者。(描述來自萬維鋼)

注意看勝利聯盟的描述,「必須依賴勝利聯盟,領導人才能維持自己的權力。」

換句話說,領導人首先需要滿足勝利聯盟的利益,首先要為勝利聯盟服務,才能鞏固自己的位置。
(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領導人往往干不長,但烏七八糟腐敗不堪的獨裁者卻一坐幾十年。)

那該如何為勝利聯盟服務嗎?有本書叫《獨裁者手冊》,裡面提出了五個通用的權力準則。其中的三條是:

  1. 要讓聯盟越小越好。聯盟人數越少,收買他們要花的錢就越少。
  2. 要讓名義選民越多越好。名義選民多,一旦聯盟中有人對你不滿,你就可以輕易替換掉他。
  3. 好好回報聯盟對你的支持。一定要給夠,但是也不要過多。

那麼,屠殺功臣的邏輯就很好理解了。

開國功臣屬於勝利聯盟,勝利聯盟擁有攪亂統治的能力,在服務聯盟的同時,領導人一定要控制好勝利聯盟。

怎樣控制呢?領導人要顯示和增強自己的力量,削弱勝利聯盟的力量。表示自己有更換勝利聯盟成員的能力,最好實際做一些更換。

屠殺功臣,就是要削弱勝利聯盟的力量,顯示自己的力量,表示自己可以更換勝利聯盟的成員。這樣做可以讓勝利聯盟更加聽話。

科舉制度大大擴大了名義選民的數量,讓功臣貴族保有不安全感,從而更加服從皇帝。安史之亂後,楊綰等人三番建議廢除科舉制。皇帝並不傻,沒有採納。

所謂功成身退,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開國功臣,領導人獲得全國大權後,你最好退出勝利聯盟。

————————————————————————

參考:萬維鋼《萬萬沒想到 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一書文章:放諸古今皆準的權力規則


洪武帝是個逆天的怪咖,他的草根奮鬥史和開國之君的歷史位置讓這些近乎變態的清洗變的有跡可循。
建國之前他是個有志的、開明的、進取的、有決斷力的領袖;建國之後他是個勤奮的、愛操心的、多疑的、殘暴的、謹慎的、保守的開國之君。
人還是同一個人,但時間卻已不同,「大當家」變成了九五至尊,老夥計變成了朝之重臣。太祖的這些老夥計都是跟著太祖一步一步打出來的,他們是大明權利金字塔僅次於塔尖人物的存在,每個人的下面還有無數塔基、塔座。這是一個背景介紹。

明朝初年,太祖大搞分封,獎勵這些有功之臣,一是要靠這些老夥計進一步的北伐南征,二是諸皇子年幼,掌握實權需要時間。太祖為了讓大明江山姓朱,江山初定之時,就早早將各皇子分封至各地,多在邊界之地帶兵戍邊,以儘早了解政治,掌握兵權,取得真正的實力。隨著皇子們羽翼漸豐,太祖自然要對老夥計下手,各個擊破也是策略使然,起碼在塔尖下,皇子的位置要提到老夥計的前面嘛。
這是很多答主談的「狡兔死走狗烹」的節奏,從皇家集權的角度來講,這些老夥計是需要被犧牲的,古往今來,莫不如是,否則,朱家的江山可能會有風險。

除此之外,我們再從功臣的角度來看,一群從基層幹起來的將軍,幫助老大得了天下,有誰會不小放縱一下?小奢侈一把?小傲嬌一些?普通看糧倉的小吏偷一點點糧食就會被被剝皮,分屍!作為精神潔癖者的明太祖,恐怕也不會看到錦衣衛遞上的各種「大字報」無動於衷,打老虎也就是必然的了。
歷史上的很多故事,都是相似的,殺功臣也是老戲碼。但殺起來如此狂暴,動不動就是系列跨年案件,成萬人被牽連,殺害,並不是常見,原因只能歸結到洪武皇帝朱元璋是個心理扭曲、十足變態的奇葩。

前無古人、或許後有來者?

他解散丞相之職,意圖將自己的治國方略一絲不差的貫徹到帝國的各個角落,在每天勞苦批閱公文之餘,還著書立說,既要教育子民,還要教育大臣,最後還得教育皇子皇孫,像一個老農民一樣兢兢業業的耕耘者自己的大明王朝。勤奮、謹慎、精神潔癖,讓它在古代帝王中特例獨行。他的殘暴和一系列對功臣和貪官的殺戮更像是一場滌盪人心的社會運動,太祖曾經在《道德經》做注時反思,大意就是「為什麼貪官污吏我殺不完?用嚴刑重法怎麼還不能還大明一個清平天下呢」?可以說,明太祖最後因精神潔癖加重,已經變成了一個理想主義者,通過下面的兩段話,大家可以體會一下當時明太祖的心境。

【歷史上的紅寶書】洪武帝在頒行《大誥》的時候,他把它們看做與《大明律》中的法律具有同等約束力。
1391年11月,他重申全帝國都必須學習《大誥》。在這個時候,約193400人因他們能背誦這幾編《大誥》的全文而在南京受到褒獎。刑事訴訟中的被告
能夠背誦它的條文,可以自動地減刑。
【洪武朝的紅衛兵】洪武皇帝在《大誥二編》中談論了安全部隊和衙門官員中的腐敗問題,並且顯示了他對全國各縣的了解。他表揚了一個名叫陳壽六的人:他和另
外三個當地的人一起抓了一名衙門胥吏,並且把他送到南京受審。他們隨身帶了一本《大誥》初編作根據。皇帝嘉勉了他們,復其戶三年。

是不是似曾相識?就到這裡吧。


從性格來講,朱雖出身極低,但天命所歸,並無自卑心理,他的突出性格就是待人待己都非常嚴苛。
嚴苛到什麼程度呢?二兒子秦王朱樉,死前有劣跡,死後祭文仍不放過,列舉十大罪狀,件件有事實,有細節。。。,兒子已死,仍諭令其地下有知,痛改前非。。。整個文章,未聞喪子之痛,只聞切責之音,老朱面對死在自己前面的親兒子尚且如此嚴苛,他大殺驕縱不法的功臣也就可以理解了。


看了你們的解說感覺你們對朱元璋有偏見,還很嚴重,有這麼一句話,當官最好的宋朝,當農民最好就在洪武年間了,歷朝只有朱元璋提出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你們能理解嗎,我理解!那會兒當官的貪污了,農民能扭送期去京城,歷史上還有誰賦予過農民這樣的權利,誰敢在學校上貪污就能把他的腦袋埋在門口的石板下,,,,我嘴笨,說不來,你們真的了解朱元璋嗎?還是跟著別人人云亦云?我相信只要是底層人物都會理解朱元璋的,不知道你們代表哪個階層,月關的錦衣夜行里有介紹,大家可以看看,


應該不是只對大臣殘暴,朱元璋本人對大多數人都殘暴。他的確做了些殘暴的事,胡藍案,牽連被殺3萬人,藍玉案,殺15萬人。其中胡藍案就把開國大臣們殺了大多數。
原因1,朱元璋的奮鬥史相當的艱苦,從社會的底層爬上去,迫使他做事要做絕,性格要狠,不然我們不會知道明朝。做皇帝前的生活就已經形成了他的性格。就是殘暴。朱元璋不僅屠戮功臣,也注意嚴肅整頓吏治。這與他來自底層,看到元朝因吏治腐敗導致滅 亡的教訓有關。他在明初實行以猛治國的政策,認為亂世須用重典,法外用刑的情況很嚴重 ,遭到懲處的官吏很多。
原因2,通常而言,開國皇帝與功臣之間產生矛盾不乏先例,關鍵是皇帝如何化解這種矛盾。漢代的 劉邦心存猜忌,大殺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氣量宏大,處理較為妥當;宋太祖趙匡胤則採取了 另外一種模式,即「杯酒釋兵權」,和平解除功臣的兵權。朱元璋的情況與劉邦有些相似, 卻又不同。朱元璋之所以大 開殺戒,史家通常認為是他為繼位者掃清障礙,永保大明江山。


看看我朝太祖吧……
功臣們的下場啊……


據說朱元璋在賜死開國功臣李善長時,太子朱標曾向朱元璋諫言道:皇父誅殺的人太多太濫了,恐怕有傷和氣。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將一根長滿刺的荊杖扔在地上,要太子撿起來。太子面露難色。朱元璋說道:我讓你拿棘杖,可是棘杖上有刺,你怕傷了手,若是把棘刺除去,就可以不必擔憂了。你難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嗎?我現在誅戮功臣,是在替你消除隱患。朱標病死後,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年幼的朱允炆從未實習過政務,不像太子已有豐富的治國經驗,與文武臣僚的感情也不如太子深厚。朱元璋唯恐孫子太年輕,威望和經驗都不足以駕馭天下,萬一有變故,大明王朝就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於是,大開殺戒,把一切可能危及朱家王朝的潛在勢力通通剷除。


太子朱標沒死之前,朱元璋還是對功勛大臣很好的,除非個別居功自傲的,禍害百姓的。太子死後,(朱標很得人心)看建文帝太小,所以才大開殺戒的。再怎麼說朱元璋還是功勞大大滴,畢竟把萬惡的蒙元給滅了。統一了全中國。要知道元朝之前漢人,經歷了那麼長時間的四分五裂。推翻了殘酷的元朝統治。朱元璋再狠也是對當官的狠。蒙元要知道把宋朝從1.2億人口殺到了只剩下五六千萬。


朱重八在歷代開國皇帝真不算殘忍,對昔日小夥伴也比較寬厚,有明一朝有很多老部下和朱家共天下,血食200多年。

老朱對文人官僚集團比較狠,反貪污懲罰手段殘忍,被後代儒家文人記恨,被污衊。 文人百無用處,但掌握著筆,書寫歷史。

可以仔細對比著讀朱洪武和文人口中的仁君貞觀帝,究竟誰更殘忍?


能幫你打出天下的人,自然有能力奪了你的天下。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走一人。


劉阿季、朱和尚、石三伢子。
朱最苦,三人也最為後世文人的筆杆子詬病。
三人共性:
1、出身低土疙瘩里爬上位;
2、不太待見酸不拉幾的虛偽文化人 ;
3、酷烈節制貪蠹、消滅勛貴豪強;
4、愛惜民力、輕徭薄賦、為數不多的帝王里真正做到體恤底層的老百姓。

幾千年帝王史,肉食者謀霸業的叢林場,都是食肉的,什麼殘暴不殘暴。上得了五鼎食,爭得功名利祿,投資的就是自己的腦袋,對所謂的功臣勛貴殘暴,因都是台上肉食競爭者,談什麼仁慈,談仁善??他自己最後恐怕連被寫為「殘暴」 的機會都湮沒了。只有對百姓的仁義才是真 「仁」,對民心天下以 「仁」,才是大仁大愛。而歷史上凡是對肉食階層以「仁」放縱寬和的無不腐敗叢生,民力凋敝,加速土地兼并階級對立、國力衰微終落得亡國滅種的下場。

而歷史的筆杆子握在既得利益階層手裡,老百姓有什麼話語權?老百姓的情感是樸素的。得罪了筆杆子,名聲自然為文人士紳所惡。殺的再凶,也未見他們對功名利祿卻步!倒是現在某些人的 「屁股」自作多情,滿嘴嚷嚷的朱和尚如何殘暴云云,他殺的是你嗎?殺的是你所處的利益階層嗎?真如回到那個時代你也許都不配被殺。他殺趙太爺,阿Q都不急,興奮喝個彩頭,你 倒是急了,先數數 自己腰上幾貫錢?


朱元璋之殘暴多不是為了自己。

朱元璋出身貧寒,革命時期戰友多以兄弟相稱,特別是湯和與徐達。朱元璋參軍時候還給湯和牽過馬,革命勝利了整天瞅湯和就覺得難受,為什麼?因為天下是哥幾個一起打的,朱元璋也是個農民出生,並不具備天子的合法性,也就是說要是朱元璋能當皇帝,徐達和湯和為什麼不能?他擔心這個,所以湯和最先遭殃,徐達因為和他是兒女親家,所以幸免於難(當然也有些稗官野史說朱元璋也害死了徐達)。

這還不是重點,朱元璋主要是要給自己的兒子鋪路,因為老子在著時候能鎮住大臣,是因為大家是革命戰友,我是老大你永遠得聽我的。但是到你兒子就不一樣了,朱元璋的兒子等於是朱元璋那群革命戰友的侄子,鎮不住啊你知道嗎?你要這樣去理解,他誅殺百官也不全為了自己,這一點和毛太祖有重要區別。


有些人仗著自己或者自己家老爸爺爺有功勞是開國功臣就各種拽各種亂,換你們你們也會鬼火起的。


應該是要滅口!!!


狡兔死 良狗烹,飛鳥盡 良弓藏。


蓋帝好便給任事之才,不欲用以道自重之士,若劉基即終不能深倚,其故可知。至小人積惡之久,非謀逆無掩蓋之法,天下初定,戎馬之士,反測易生。朱元璋這類強勢的君主喜歡老老實實辦事的奴僕,就像斯大林一樣。另一方面,封公列爵者都搖身變為地主階級,供養他們對百姓來說是危害。就像南宋時期韓世忠,張俊等人佔有大批田產,連岳飛也有地千餘畝,土地兼并十分嚴重,朱元璋恐怕不能容忍這種情況。不過開國大將里,耿炳文,湯和逃過了豬的屠刀。


不是有個笑話怎麼說來著,明朝的滅亡是被朱家的幾十萬皇子皇孫吃垮的。光是一個老朱家,經過三百年都有幾十萬後代,如果不是朱元璋在活著的時候廢了大半部分的功臣,而是讓這些功臣的後代一直保持爵位,那到三百年後,這個開國功臣後代就有幾千萬了!幾千萬的功臣後代,沒有七八億農民是絕對養不起的!而在農業時代,中國明朝,人口最高也就一億左右!
不廢了絕大多數開國功臣,即使代代都有張居正這類能臣,明朝的國運不會超過一百年。
而要使普通老百姓能活的下去,明朝的國運儘可能的長,最好的辦法是朱元璋在活著的時候就儘可能的都廢除開國功臣!
這是個普遍性的問題,每一個王朝建立的時候,都會面臨著如何處理功臣集團的問題!功臣權貴多,光吃不幹活的人就多,國家壽命就短!
對於這個功臣來說,朱元璋殺戮功臣是殘忍的,對於百姓來說,朱元璋是仁慈的!這個跟對待官員是一樣的道理!


這不叫殘忍,殘忍是說他就是想殺人,而朱元璋這樣做只是一種處理方式罷了,目的和杯酒釋兵權沒什麼區別,都是維護自己的統治罷了,出身比較好貴的皇帝比如唐宗宋祖本來在將領面前就是比較有威嚴的所以手法比較懷柔,而像朱元璋這種出身低位的本來和兄弟們稱兄道弟的一下子想端架子也不太現實只好用了更暴力的方式,話說我覺得老朱和我朝太祖有點像呢。。


朱元璋濫殺大臣的原因很大原因在於開國之初各個權力集團的政治鬥爭,朱元璋在其中樂得被當槍使,殺一個少一個,沒一個乾淨的。

還有就是他怕他死後,朱標鎮不住群臣,導致明朝還沒開始就從根上歪了,所以要慎重,殺死位高權重的,每朝太祖都這樣做,本朝還算好點,沒有硬要為太子創造條件,朱元璋可是要讓一個沒有軍功,沒有歷練過的兒子去統治那麼多老油子,他放不下心,殺了乾淨,做到他那個份上,人命只是數字而已。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結識這些人的時候,還落魄的如同喪家之犬,像湯和,當時朱元璋還是個辣雞小兵,現在他身登九五之尊,成為天選之人,奉天承運,統治天下,君權神授這一套他自己信,也不會相信湯和這些人會信。

就像你當年是個gay,搞了一堆炮友,後來掰直回家結婚的時候碰到gay圈朋友們要來參加婚禮,你會同意么。。

我要是他,我也殺,軟禁,奪權,貶為庶人都有翻身的機會,只有殺了,誅九族,一個不剩,自己的家天下才能保全,自己的子孫才能有玩不完的女人,花不完的錢,做全世界最尊貴的人。


先問是不是,不是。
明朝開國將領多數善終。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鄧愈、沐英,不僅本人始終受到朱元璋的恩遇,而且子孫世世代代享受爵位,直至明朝結束。


推薦閱讀:

朱元璋真的很愛馬皇后嗎?
假如你是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功臣,王朝成立之時,如何自保?
開國功臣都知道和皇帝能共患難不可共享樂,為什麼還是義無返顧?
封建歷史條件下,明朝的政治運行機制有何優點和致命缺陷?
元朝是否實際執行過四等人制度?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明太祖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