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施行不和親不割地的外交政策,是否是因為沒有遭受強大游牧民族的威脅?
感覺瓦剌韃靼那些跟漢朝的匈奴唐朝的回紇吐蕃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就是後面的後金逐漸成了重大威脅。要是明朝能多撐幾十年,估計也和親割地賠款。其實南明正準備干這事了沒幹成。
漢朝除了和親之外割地賠款過嗎。而且漢朝送公主去和親,是作為一種政治手段,而不是屈服吧。漢朝不也跟西域和親嗎?難道那也是屈服的象徵?
覺得明粉拿這個捧高明朝沒意義。
不是,是因為道德包袱太沉重了。
明朝是滅了元朝立國的,他背負了漢族的民族色彩,朱明政權本身就是漢族民族主義的一個象徵,所以後世無論是孫中山還是洪秀全等,提起驅逐韃虜都要拜謁朱元璋的陵墓,整個清朝的造反派一大半都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
而明朝的上一個漢民族政權是宋朝,趙家人的德行我們是知道的。中國歷史上最窩囊的王朝沒有之一,從北宋窩囊到了南宋,稱臣納貢,割地賠款天賦點都點滿了。結果也沒有躲過滅亡的命運。
中國兩千年封建史,其實從底層做起來的王朝少之又少,劉邦算一個,朱元璋算一個。其他的開國皇帝少有泥腿子出身的。而且朱元璋的出身比劉邦還低,劉邦好歹是個鄉鎮幹部,朱元璋是個乞丐,可能中國的皇帝里出身比他低的就只有十六國時期的奴隸皇帝石勒了。
要想維護這種政權的合法性,就必須有特殊的功績。劉邦的功績是滅掉暴秦,朱元璋的功績是驅除韃虜,這是他們統治合法性的來源。
所以,明朝從立國開始,承載了漢族的民族主義色彩,就確定了不和親不稱臣不賠款的國策,從一而終,這種政策的確定是基於正統觀念上的,是道義因素高於現實因素的。
明朝並非沒有邊患,從一開始的北元,到後來的韃靼,蒙古,明末的滿清,都是很有戰鬥力的游牧民族。而明朝除了永樂年間的出征政策以外,基本都屬於消極防禦政策。很多地方因為無力防守都主動放棄了,比如嘉靖朝的河套地帶。以及嘉峪關外等等。
而且這種政策雖然在道義上看很熱血,但現實中並不一定就是合理的。適當的妥協有的時候對維持和平是有利的。比如明朝大部分時候對邊境貿易都持消極態度,客觀上導致了邊境戰爭。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一般是只打不和,相比於北宋的澶淵之盟帶來的和平,明朝的邊境長期處於戰爭狀態。
而到了明末,這個矛盾就更加突出,崇禎朝的時候,國內外的局勢已經差的不能再差,農民軍和八旗軍哪個都不好對付,這時候明朝還出於不談和的原則跟滿清接著打,兩線開戰,押上所有的精銳和海量的金錢維持著無意義的邊境戰爭。
到了崇禎後期,朝廷實在是撐不住了,兵部尚書陳新甲偷偷向皇帝建議和後金講和,崇禎也比較動心,但是畏於朝野評價,不敢公開。居然偷偷派了個江湖術士去滿清講和,還什麼名義都不給,書信語氣極其傲慢,本來後金還有點誠意,這樣一來根本談不成。就這麼個「談和」還被言官發現,最後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把兵部尚書陳新甲斬首了事。
最後大明王朝終於在兩線作戰中被活活拖死了,當年大罵陳新甲賣國賊的言官們,後來多半投了清朝。當年一口一個「建奴」咬牙切齒的文官,紛紛在多爾袞的門前想自稱一聲「奴才」而不可得。
識時務者為俊傑啊。
所以,同學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主戰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跟風隨大流頭腦發熱誰都會,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理智總比熱血更重要。這種時空錯置的怪話,本不適合作為討論的起點,不過為了蹭熱度,還是答一下吧。
所謂的「和親」,這裡指的大概是嫁皇室女給外族首領吧(《史記》里的本義比這要廣)。縱觀歷史,王朝國家採取和親策略的前提是承認對方有一定實力及利用價值,。有時候還是專挑北族首領里實力比較弱的一個來和親,以圖分化瓦解。比如隋朝就靠這招籠絡後來的突利可汗為己所用。
《隋書》卷51《長孫晟傳》引長孫晟語:
且染干者,處羅侯之子,素有誠款,於今兩世。臣前與相見,亦乞通婚,不如許之,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撫馴,使敵雍閭,以為邊捍。
突利可汗的部屬是突厥裡面比較弱的一部,但隋朝和他和親,來牽制更強大的都藍可汗。這樣看來別說關公戰秦瓊式隔空比較的「強弱」比不出來,就是同一時代的強弱比出來也無一定關係。清初通婚最多的科爾沁部,也談不上是蒙古各部里最強的一個。
至於說屈辱什麼的,不同時代、族群的政治文化中對與外族、異國首領通婚的態度本就不同。遼國從李繼遷時期起多次嫁宗室女給西夏,元朝逼迫高麗臣服後也世世把女兒嫁給高麗,忽必烈還把自己的親女兒嫁給高麗忠烈王,恐怕當時的遼、元統治集團也並不以通婚本身為恥,最多追究公主所受到的不良待遇。清代和蒙古通婚就更不用說了。中古時期從代國、北燕到東魏、北周,都曾和草原汗室互相嫁娶通婚,這個「屈辱」又從何算起呢?互相羞辱?就算是初期採用和親策略來向匈奴示好的西漢,對此事確有不滿,但漢朝後來也和烏孫和親,這烏孫對漢朝又有何威脅呢?總不能是漢朝統治者自找罪受吧。
把「和親」一律看成不好的事情,那是宋以後部分士人的事情,甚至在文藝作品裡設法把昭君出塞也描摹成國恥(實際這件事里唯一值得關懷的可能是王嬙本人的感受)。西漢人覺得和親不好和西漢初年的特殊歷史境遇有關,但後來皇帝又不都是劉邦的子孫,東亞大陸局勢也各不相同,如果還要逐一疊加恥辱濾鏡,本身就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古人了,今人又何必邯鄲學步,繼續給自己加戲呢?
具體到明朝,還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有誰在要求和親?這和親本就不是單方面的事情。有明一代,認真提出要和明朝和親的,就我所知的,可能就是豐臣秀吉提出讓明朝皇女嫁給天皇家了。問題是文祿之役後明廷對豐臣政權是個「許封不許貢」、只取君臣名義卻不給朝貢貿易實惠的態度,當然不可能答應這個要求。而且從後來慶長之役的戰爭進程來看,由守轉攻勢的明廷也完全沒必要答應。
至於蒙古各部及女真首領,我所知的只有也先要把妹妹嫁給被俘的英宗的說法——但英宗自己當時就拒絕了。其它首領並沒有這種想法。倘若人家沒提出,明室卻要強行嫁女,那就突兀的很了。以唐朝先例來說,唐太宗先許薛延陀嫁女,消耗其國力後又悔婚,就把薛延陀耍的不輕。無獨有偶,後突厥的默啜可汗先是請求與皇子通婚,等武延秀去了卻加以羞辱,大殺武周的威風。和親之後當然也無法保障同盟成立,金城公主嫁給吐蕃之後,唐蕃還是打個不停。這種事情如果沒有一定把握,那操作起來對國家威信無疑是有很大風險,搞不好反而成為笑柄。這樣看來,明代沒有和親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奇怪,這親本來就不是你想和、就能和的。
說到底和親只是王朝的一種外交策略,用途也就是表示誠意,增加一下互信而已,不用的話雖然損失了一點策略靈活性,但對大局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今人要是老念叨什麼屈辱是很無謂的,但反過來把它當個能拯救國運的寶貝,也真是痴人說夢了。金宣宗南遷之際把衛紹王的女兒「小姐姐」嫁給了成吉思汗,也就給大金續命20年而已。蒙金戰爭的時間都不比清軍從撫順(1618)到山海關(1644)的時間長,這種大敵當前的和親,到底用處何在呢?我知道有些人對明朝滅亡有種莫名的執念,但請不要用自己臆想出來的神展開給古人發鍋。
至於有人藉機又念叨什麼「文官不讓」的,那就更搞笑了。莫非文官暗地買通了蒙古各部首領,讓他們集體不上奏請明朝賜婚?你說的文官是共濟會,還是聖殿騎士?
(芮傳明有個小冊子叫《異域和親悲喜錄》,可以看看)
@夏爾謝夫
反對這位大兄弟的看法。首先按照這位大兄弟對大萌疆域的標準來看,(用大萌萬曆十五年和大萌永樂十九年兩幅圖做對比)大萌失地遠不止如此。南方今天寮國越南緬甸沒了,北方今天內蒙古東三省(外東北?)沒了,東方朝鮮一部分沒了,西方今天新疆東部青藏高原沒了。然後這位大兄弟得出一個結論大萌天下無敵啊,大萌不割地都特么是騙人的。咋一看是不是很有道理?但是很抱歉這是典型的雙標。
關於疆域領土的劃分一般有以下標準,第一類有流官治理編戶齊民,第二類軍隊長期駐紮實行軍管,第三類土官世襲實行雞米,第四類番薯附庸。這四類標準,第一類對應兩京十三省布政司,第二類對應遼東都司這種實土軍管地區,第三類對應如雲南布政司下屬的緬甸寮國土司以及哈密衛,第四類如琉球朝鮮接受冊封等。其中一二類被大萌視為疆域,二三類大萌視為外屬地區。然而第一幅永樂十九年圖是以一二三四類作為標準起來,第二幅則只是一二類為標準。所以用兩個標準來對比大萌失地是不是太偏頗了?
大兄弟所說的第一東失地於朝鮮?
大萌時期士大夫和皇帝看來第三類還有第四類差別不大,甚至第三類和第四類就是一種類型,也就是咸鏡道的女真部落接受大萌的官職爵位可以被看成第三類雞米地區,然後朝鮮國王秉持事大主義,接受大萌冊封朝鮮郡王爵位(享受親王禮儀),然後咸鏡道的女真酋長拿著大萌給的條子進京,這叫入貢,朝鮮國王派遣使者進京,這也叫入貢,二者都在朝貢體系以內,最大的區別就是幾年一貢,還有入貢後,大萌給雙方的待遇厚薄也就是說,朱老四造反成功後,朝鮮立馬入貢給足了朱老四面子,請求咸鏡道歸屬朝鮮,朱老四對其投桃報李無可厚非,咸鏡道歸屬朝鮮這一問題在大萌人眼裡看來就跟前蘇聯時代克魯曉夫把克里木半島從俄羅斯加盟國讓給了烏克蘭加盟國而已,無非就是左口袋東西讓給了右口袋,咸鏡道歸屬朝鮮有什麼影響呢?大概就是犧牲了女真部落的獨立性吧,以前頭上只有一個大萌,現在頭上是朝鮮然後頭上的頭上是大萌了。
第二大兄弟說大萌丟失關西七衛?
吐魯番爭奪哈密衛的原因無非是想代替哈密衛長官,獲得大萌認可,拿到條子入貢然後獲得豐厚的回禮。對於大萌來說哈密衛作為第三類土官世襲地區換一個酋長沒問題,只要不折騰,安分就行。是吐魯番酋長鎮守還是哈密衛酋長鎮守沒有區別。那麼吐魯番酋長代替哈密衛酋長有什麼影響?大概就是犧牲了哈密衛酋長的利益吧。那麼大萌對哈密衛酋長夠不夠意思呢?當然夠意思了從永樂設置關西七衛開始,三複哈密衛,幫助酋長重新獲得地盤,奈何扶不起啊。當然也有人想入貢用力過猛了
比如
第三大兄弟說大萌丟了緬北?
太謙虛了哪裡是緬北整個緬甸寮國都沒了!
那麼大萌怎麼看緬甸吞併緬北呢,一樣的朝貢體系下,第三類緬甸某雞米土官成為第四類番薯附庸,然後第四類緬甸番薯吞併第三類的緬北宣慰司酋長,諸酋混戰,大萌旁觀,或調停或允許,或漠視而已。
第四大兄弟說丟了河套大寧?
先看明史的說法,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自成祖棄大寧,徙東勝,宣宗遷開平於獨石,世宗時復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贄,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屬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
很顯然如果按明史的標準是只以一二類作為判斷依據是否為大萌的疆域的。即只算大萌直轄區域兩京十三省,不算所謂雞米地區,大萌疆域最廣應該為洪武年間而不是永樂十九年。那麼洪武年間大萌疆域又是多少呢?洪武年間又是對漠南是怎麼布置呢?明初邊防朱洪武又是安排呢?整個明代邊防又是怎麼建立興起崩潰復興瓦解的呢?還有澳門真的是被葡萄牙人殖民了么?說來話長這個下次再講。先按下,以後再說吧。
最後再說兩句吧,以大兄弟的疆域標準,大萌在嘉靖年間趁著越南南北朝,莫氏上陳戶籍地圖,冊封了莫氏為安南都護,那麼又算收復了越南,然後吐魯番取代哈密衛,安分了,接受冊封那麼又算收復了哈密衛咯,隆慶年間,俺答封貢又收復了漠南河套, 這麼說大萌又是天下無敵了,總之你搞的那一套啊,這些地區大萌都得加上。
借用評論區的知友一句話,都是大萌的苟還要分先後?
補充1,首先感謝知友 @子平丹 評論提醒。
針對第四類番薯附庸國是否能被視為大萌的疆域可以舉以下例子。
朝鮮越南是傳統儒家文化圈的典型國家同樣也是明清兩朝的番薯附庸屬於第四類。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簽訂馬關條約第一條如下
第一款 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故凡有虧損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中法戰爭以後簽訂中法新約第一條如下
第一款 越南諸省與中國邊界毗連者,其境內,法國約明自行弭亂安撫。其擾害百姓之匪黨及無業流氓,悉由法國妥為設法,或應解散,或當驅逐出境,並禁其復聚為亂。惟無論遇有何事,法兵永不得過北圻與中國邊界,法國並約明必不自侵此界,且保他人必不犯之。其中國與北圻交界各省境內,凡遇匪黨逃匿,即由中國設法,或應解散,或當驅逐出境。倘有匪黨在中國境內會合,意圖往擾法國所保護之民者,亦由中國設法解散。法國既擔保邊界無事,中國約明亦不派兵前赴北圻。至於中國與越南如何互交逃犯之事,中、法兩國應另行議定專條。凡中國僑居人民乃散勇等在越南安分守業者,無論農夫、工匠、商賈,若無可責備之處,其身家產業均得安穩,與法國所保護之人無異。
可見無論是針對朝鮮還是越南,以近代國際視角觀之,在東西洋大人看來,兩國番薯附庸的主權依然是屬於中國,換句話說二國在宗藩朝貢體系下被視為中國一部分,所以在擊敗大清以後,從法理上廢除宗藩朝貢體系乃是當務之急。
是故第四類視為疆域是可行的。
補充2關於澳門,我懶得打字了直接上乾貨了。 @夏爾謝夫 你說我一個唐人街怎麼就成了殖民地? 大兄弟多讀書少看網文不要臆想更不要玻璃心。
以上
並不是如此,和親在漢唐都是對軍事勝利的確認,李世民被頡利可汗懟在渭水橋上的時候可沒機會和親,漢朝也是如此,別告訴我白登之戰漢朝輸了,婁煩被漢軍佔領,匈奴被趕出山西。
明朝前期動不動跑到貝加爾湖畔去懟蒙古,當然不用,中葉瓦喇俺答連綿入寇,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根本不稀的跟你和親。
歷朝歷代都會從前朝吸取教訓,北宋從唐亡和之後五代十國中吸取的教訓是藩鎮、武人驕橫跋扈,禍亂天下,所以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認為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這基本定下了兩宋基調,即祖制,比「政治正確」還不可動搖,不容置疑的,從此文官壓制了武將,狄青、岳飛是相應的受害者。
同樣,大明從兩宋身上吸取的教訓就是,兩宋滅亡是由於割地、議和、賠餉,戰略縱橫家蘇洵《六國論》的那一套理由,故不割地不和親不賠款就成了明朝的政治包袱,明朝失地不少,但還都是打敗仗丟了的或者控制力不夠放棄了的,還真沒議和割讓的。
但,就當時而言,未必就不對,趙匡胤眼前只看到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他家的宋會不會變成「六代」都不能確定,連儲君都立的是弟弟而不敢立自己成年了的兒子。沒有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說不定北宋20年就沒有了,哪還輪得到300年後蒙古滅南宋。
大明的強硬不割地不和親,也不是沒收益,連大明皇帝明英宗被俘虜,也強硬地立一個皇帝就是了。蒙古也先帶著皇帝叩關,連皇帝親自去也吃閉門羹。大明當時不強硬是要吃大虧的。
敬畏歷史,不要開上帝視角,題主的問題里我的答案是,明朝不割地不和親不是因為周邊民族不夠強大不夠威脅,而是歷史慣性,祖制。
一個政府的精神和性格一旦決定,就很難改變了,這種精神不會隨著局勢變化而改變,有時候會救人,有時會害人,所以縱覽明朝276年,不管是明代宗,嘉靖還是崇禎,北京城被圍,都沒一個跑的。相比清朝,每次被圍皇帝都早早的跑了。
放到近代的例子就是共和國,與美國交戰,與蘇聯交惡,作為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不自量力一樣挑戰當時最為強大的兩極強國,就算打核戰,也不肯壓低自己的底線,建設五小工業,三線戰略,抱著犧牲整個中華文明的決心來直面蘇聯的核威脅。
換成大清,老蔣,早嚇得老老實實坐下來談判了,割地賠款看起來很理智,但這就是遊戲規則,只有不要命的人才配像人一樣活著。這是九邊重鎮在知乎被黑得最深的一次……
隔壁放羊的可是時不時就組團環北京游啊,怎麼就沒有強大的游牧勢力威脅了呢……
所謂不和親,是大萌的特色外交政策之一……其實也沒啥大問題,和親就是一種外交親善的表態,還是暫時性的,在東亞這種叢林法則盛行的國際環境中想依靠和親換取盟友與和平實際上是不科學的……大清也有好幾個蒙古妃子,但首先大清有八旗和火炮,你蒙古妃子愛嫁不嫁你蒙古人都得跪著……
不割地——好像也不對,永樂期間朱棣下令,居住於朝鮮半島北部的女真部落必須遷之滿洲,朝鮮半島整體歸於朝鮮李家王朝統治。按這個說法,應該也算是割地了
不賠款——那應該不算賠款,大萌人打不過蠻夷,通常都是和談,然後封王納貢加開關通商的,並沒有像韃清那樣正式簽約賠軍費
大萌王朝有自己的一套外交體系,保證了大萌在打不過蠻夷的情況下能通過讓渡貿易利益來停止戰爭,促進和談——所以聯姻割地賠款都不必要,因為我們大萌給的是貿易優惠待遇東:坐視朝鮮侵佔咸鏡道
西:嘉峪關外所有土地淪為吐魯番之手(包括漢族文明寶庫敦煌)
南:滇南大片土地被緬甸侵佔。
北:讓河套與蒙古,結果就是套虜,明朝中後期的心腹大患。
東西南北都讓明帝國割去了。還說什麼明朝不割地不賠款。
大清爛,我能舉出幾百條,但是領土方面大明可真沒有鄙視大清的資格,大清再爛,迴光返照的時候好歹還能拿下西域,在西藏駐軍,大明出了嘉峪關就是out of control,青藏高原就找不到太多明政府存在的痕迹,不割地?呵呵
還有人說了,這些都是明朝衰落事情的時候。呵呵,英宗時期丟河套,嘉靖初年丟哈密,嘉靖年間「出租」澳門,衰落得真早真快。沒有強大的游牧威脅,這得看看你怎麼定義威脅。
大萌時期的蒙古,弱的跟脆皮雞似的,天天內亂分裂背刺,跟成吉思汗時期比,就是給祖宗丟人。應州之戰,大萌第一莽夫朱厚照引誘小王子(達延汗)決戰。小王子六萬,朱厚照陸續趕過來五萬,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小王子吃了虧。可是小王子最後忽然就引軍遁走了,朱厚照攆了一路。
為什麼要跑,因為小王子輸不起。可怕的不是五萬明軍,而是陸續增援而來的五萬明軍,他無法判斷明軍還會來多少人。十萬?二十萬?四十萬?這些數字大明又不是真的拿不出來,對農耕帝國的恐懼,馬邑之伏的陰影,最後讓他果斷選擇了撤退。而且之後「歲常寇邊,然不敢大入」。不管打死再多明軍,只要自己的主力部眾損失慘重,花幾十年精力鎮壓下去的各部落就會迅速反彈。
所以只要作戰意識積極,水平不相上下,蒙古游牧部落真的形不成多大的氣候。至於俺答在北京旅遊,諸軍觀望不前那事就不提了,丟人X3。
至於後金?你還指望他割地求和?!!!後金可不是落後的游牧文明,努爾哈赤時期你能逼得他割地求和我信。皇太極時期就不要指望了,除非你能在野戰中成建制的殲滅一部分核心八旗,否則靠什麼經濟戰消耗戰,想都不要想。越拖皇太極地盤越大,肚子越肥
明朝是沒割地,倒是主動放棄領土有不少
錯了,不和親不割地不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游牧民族威脅,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有強大的游牧民族威脅,才採取這樣的政策。
要知道,蒙古丟失中原不是因為他們衰落了,而是由於政治過於混亂。蒙元的政治就是一團漿糊,無論是中央權力結構,還是地方管理,都十分混亂。主要原因是蒙元的統治重心不在中原,仍在蒙古草原,中原只是作為一個提供物質財富的被征服地區而存在的。蒙元在中原的統治是斂財為主,管理為輔,豈能不亂?朱元璋推翻蒙元在中原的統治,確實是對後者的一個重大打擊。不過蒙古儘管失去了中原這個財賦重地,卻仍保留著蒙古本部及其控制下的遼東、西域、青藏等附屬地區。因此,失去中原的蒙古仍不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強大的游牧帝國差。這註定了明朝建國後,仍將長期面臨蒙古的威脅。要解決這個威脅,仍然任重道遠,建國僅僅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解答題主的問題,我們不如逆向思考,面對強大的游牧民族的威脅,和親割地是否能換來和平?從歷史上看,能,因為漢唐兩宋都搞過這一套,也都換得了一時之和平。但從明代的現實看,不能,因為題主忽略了政權合法性問題。我們來梳理一下各個王朝的建立,以及他們各自的合法性敘事。漢朝是秦末農民大起義的結果,它的合法性來自對秦代暴政的批判。暴秦是錯的,農民起義就是正確的,那麼漢朝作為農民起義的結果也是合理合法的。唐朝的合法性則來自對隋煬帝暴政的批判,隋煬帝是獨夫民賊,那麼李家起兵就是匡扶天下,李唐王朝就是合理合法的。北宋是在五代十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氛圍下建立的,所以解決自安史之亂以來200餘年的紛亂就是其證明自身合法性的當務之急。那麼明朝是怎麼建立的?是在明末農民起義浪潮中建立的,它的合法性來自蒙元對中原殖民式的混亂統治,以及因此帶來的種種民生災難。蒙元的統治是錯的,那麼明朝就是合理合法的。如果明朝和蒙元搞和親(且不說割地)那一套,對天下百姓該作何解釋?
明朝是八百年來漢族第一個揚眉吐氣的王朝,自太祖以來,無一不是有骨氣的皇帝,太祖,治隆唐宋 (康熙語)再造中華不用多說。成祖幾次御駕親征,深入漠北。打的韃靼服服帖帖的。自1368年起到清兵第一次入塞掠奪1628年算。大明朝保障了中原漢族兩百六十年的安居樂業。不受外族的奴役和歧視。不再過著四等奴隸的生活。王朝的更替的關鍵絕不是王朝後期土地兼并嚴重。土地歸誰管理,最終也沒有荒廢吧。那些王侯宰相地主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往死逼吧。封建王朝盛極而衰的關鍵是人口爆炸。封建社會前期,由於戰亂人口銳減,人口大幅減少。社會很容易進入繁榮時期。由於太過穩定人口迅速爆炸。社會不堪重負由此盛極而衰。所謂康乾盛世。不過是明末清初人口銳減,又恰好趕上高產糧食物種傳入。僅此而已。明朝後期甚至有1.6億人甚至更多,人口爆炸又有天災人禍而引發饑荒暴亂起義。滿清是趁亂入關。清初銳減到只有8千萬人。建國後我國人口增長速度之快,是歷代封建社會所不能及的。假如80年代我國沒有控制人口,今天我們已經有20多億人口。貧窮落後甚至引發暴亂分裂。解決吃飯問題就已經消耗點我國的全部力量。拿什麼去發展經濟,拿什麼去復興中華?
確實沒有嚴重的游牧民族威脅,明朝瓦剌和匈奴 突厥 成吉思汗的蒙古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
漢唐初年國家人口戶數才300萬左右,而明朝朱元璋時期就有超過6000萬人口戶數,相當於漢唐最盛時期。這就是全球文明普遍提升,農耕國家在人口 科技 軍事上面普遍遠遠超過了游牧民族。
但是到明末,能用著紅衣大炮打不贏野蠻人,該怪誰?
只是明粉打腫臉來吹牛逼吧。
就好比兩個女的被強姦了。
一個女的報了警。
另外一個女的笑話她:
你被強姦了,你可真弱。
操我的這個長得又帥,JB又大,我這是白嫖了。
白嫖,能算強姦么?
沒有強大的游牧民族威脅這一條就站不住腳:明英宗被俘的土木堡之戰,如果不是出了于謙這樣的牛人,恐怕難逃兩宋的覆轍吧?萬曆皇帝出兵救朝,不能說日本那幫人就是一群殘廢吧?明朝實際上是被1天災,2李自成張獻忠這幫善打內戰不善外戰的起義軍配合著3關外辮子兵夾擊而亡的,單純的外敵是滅不了明朝的。
明朝的不割地不和親是杜撰的。本質上是明朝還沒淪落到割地和親的地步。蒙古和女真不過是癬介之疾,漢人對明朝才是心腹大患。這個問題,無數的策論,無數的奏章都證明了這一點!明朝死於農民起義,這點有點歷史基礎的人都知道。如果題主不是民族主義者,我建議題主改為,為何李自成政權對滿清不割地不和親。
清流誤國,嘴炮誤國。
動不動就要彈劾,動不動就要聚眾,動不動就要撞柱。
你敢和親?奸賊!
尊皇討奸!
誰敢和親誰就聲名狼藉,聲名狼藉後彈劾下課黯然離任,政治失勢後連命都難保。
反正前線死的不是清流。
清兵入關,投敵的清流多的是,誰也不虛。
至於皇帝,不上朝也可以,士大夫治國嘛。
因為革命紅旗要扛住-……
你是反元得的天下
難道再去和蒙古人和親?
打臉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哪朝哪代沒人打過臉啊?
但是革命紅旗不能倒,革命紅旗倒了,政權就危險了
政權不合理的時候就只能靠武力維護政權了,可是大萌很明白,自己不能只用武力維護政權,內憂外患那麼多,沒有合理的輿論支持,堅持不了多久的。
漢朝時期比較乾脆,直接把大秦給滅了,所以輿論負擔比較少,大萌沒有滅了北方異族,就只好硬忍了唄……
現在想想還是怪朱八朱四爺倆,打都打過去了,怎麼就不能咬咬牙,滅了蒙古啊……因為明朝的執政集團是南方人,和蒙古人硬抗,扛不住也打不爛他們的老家。既然沒有了私心,調子起太高了都下不來了。
如果能延續明祚,哪怕和親割地也行,至少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夏衣冠得以傳承。
明朝崇禎帝的政權亡於農民軍,而非滿清。滿清起初是蠶食關外,如果不是農民軍破壞了華北的行政系統並攻佔了北京城,清軍欲入關並不容易。崇禎政權若能一方面擊敗農民軍,一方面與滿清議和,大明是不會亡的。
當清軍佔據了整個華北,南明又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以自保,和親、割地、賠款都已經不可行了。滿清欲吞滅南明,和秦滅六國、隋滅陳、蒙古滅宋一樣,並不是對「統一」有什麼嗜好,而是一方面消滅潛在的強大對手,另一方面直接佔領對財富的掠奪比強迫稱臣進貢容易得多。
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在我看來不值得讚許。梁元帝定都江陵,在西魏軍隊來攻時竟然還不撤離,他本可以中興梁朝,卻因為過分自信導致覆亡。
漢唐和親,在送女人的同時,是有大量財物贈送的。除非在漢唐極盛時異族企圖假漢女以自重,可能會進貢大量財物。
漢唐的和親,與春秋時代華夏各國聯姻有根本區別。華夏各國聯姻是對等的,齊女嫁魯,魯女嫁齊,典型的政治聯姻。漢唐的和親,是單方面嫁女給外族君主。
漢唐與外族交往中,女人和財物都是籠絡異族的手段,只不過女人嫁過去,她可以發揮美色或才能,常吹耳邊風,對外族君主產生一定影響力。她的後代也能發揮影響力,假若繼位成了君主,從倫理上應該親近其外祖家。這種策略,尤其是在漢武帝發動戰爭之前漢朝實施的和親,與民間傳說越王勾踐獻西施於吳王夫差有些類似。當漢朝對匈奴及西域取得優勢,和親便成了賜女,作為恩典之一,也算不得政治聯姻。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明初有那麼多讀書人懷念蒙元,為什麼朱元璋以推翻蒙元為任,卻「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後奉元朝為正統?
※如何評價明末重臣楊嗣昌?
※如何評價《萬曆十五年》?
※為什麼項羽不過烏江被視為千古英雄,而崇禎自縊於煤山卻無英雄之名?
※假如朱允炆不實行削藩,朱棣是不是就不會奪皇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