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在產生失控的溫室效應之前是怎樣的情況?
一億年後……
太陽系從距太陽最近往外,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帶、木星……人類目前主要居住在木星的四大衛星上。
金星和地球,是僅有的兩顆包圍著濃密的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大氣的石質星球。
人類對地球的探測有了偉大的發現——
「在地球上發現巨大的生命結構!
這種生命無化石遺存,所以猜測是軟體生物。身體外附有硅酸鹽結構(與其他生物多具含鈣質外殼不同)。我們正是根據遺留下來的硅酸鹽結構得出相關結論。
硅酸鹽結構由巨型類似方形的單元組成,每一方形單元平均直徑大約3米左右,最小的1米,最大的可達100米以上。每10至100個單元(鮮有更大規模)形成一個基本結構群,結構群中間有大致20米左右的間距。這樣的結構群我們稱之為樓。無數樓單元聚集在一起,形成直徑大約10至100公里的更大規模結構群,我們稱之為市。市與市之間由更大規模的鐵質線狀材料連接,鐵線下有硅酸鹽材料附著。
我們由此猜測,在很久很久之前,地球上曾經有過特殊的生命。
這種生命形式體型十分巨大,平均身體就有三米左右,最大者可達百米以上。因為過於巨大,這種生命體似乎只能貼地爬行,而且這種生命體似乎具有(或者能夠分泌)硅酸鹽質外殼,而這些外殼可以堆疊起來,與珊瑚類似。但是它們的硅酸鹽結構外殼都是緊貼地面,至多堆疊一點點,平均僅能堆疊兩三層而已。猜測這與它們無比巨大的身體有關。
今後,我們將深入研究硅酸鹽結構大小的關係。現有的猜測是與這種生物的年齡有關。它們是不是一種隨著年齡增加身體可以無限長大的?
更進一步的研究,已經發現,我們所稱的「市」,結構是分圈層的。巨大的「市」有5、6圈甚至更多。越向外圈層間距越大,圈層間隙無結構,卻也由硅酸鹽組成。而圈層附近,小型的(1至3米左右)硅酸鹽結構有密集的趨勢。內圈與基本結構十分相似,也是方形的。外圈卻逐漸趨向於圓圈,十分符合我們的猜測。由此我們又猜測,這種生物有更大更複雜的生命結構。以及,圈層是不是這種生物的繁殖層?
很快,有生物結構專家經過計算證明,在地球這樣的地表重力條件下,沒有任何一種軟體生物能夠支撐如此巨大的身體而不崩潰分解。科學證明這種生物是不可能正常生存的,更罔論爬行等運動了。於是有專家提出,當時的地球表面是不是包裹著一層水體,也就是說有大範圍的淺層沼澤地貌?這有硅酸鹽材料本身的高含水特質以及浸水後會適量膨脹,大大加強其結構強度等分析支持。並根據硅酸鹽材料的水溶性,提出此種生物的可能壽命區間……然而,立刻就又有人提出,即使有以上種種可能,硅酸鹽材料仍難以在如此大的規模上保持合理的堅實度。此種生物仍有被強大的重力壓垮的必然理由。故關於地球表面曾有超大型特殊軟體生物的論點被嚴重質疑。更有對地球表面廣泛分布的硅酸鹽材料組成的結構群分析,揭示了一個重要的成分區別:越是大型的結構,其鐵質成分越多。這似乎說明了更深刻的原因……
待續……
金星,在產生失控的溫室效應之前,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對遠古金星的推測準確度很難保證,但一些證據顯示金星遭遇過巨大的天體撞擊事件,導致現在的自轉方式、接近潮汐鎖定的公轉周期、濃密大氣。在這個撞擊之前金星也許是有液態海洋的,但那時距離金星形成不是太久,一般估計環境對地球生命來說還是很惡劣。至於金星是一開始就缺乏磁場、被太陽風轟擊失水還是在撞擊後自轉過慢導致磁場衰弱,現在並不明確。
原始地球一個樣,和其他類地行星並沒有不同。
不過貌似被其他天體撞了,然後變成了現在這樣的自轉狀態
推薦閱讀:
※星雲,星系,星團,星座,星空有何區別?
※從哲學的角度如何理解「黑洞」這種物質的存在?
※為什麼節氣里驚蟄和清明都是說「斗指丁」?
※給家裡老人買天文望遠鏡,如何選擇?
※恆星壽命長,星系經過其他恆星被俘獲,小星球都不斷地被踢出去,是否說明恆星之間的太空存在超多孤獨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