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怎麼看中華田園犬?

田園犬在國外算不算稀有品種


中華田園犬—— 俗稱「土狗」
漢民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對狗的不同態度。

「藏族人很愛狗。在西藏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老太太坐在布達拉宮前,從布袋中拿出在家裡捏好了的一大塊糌粑給三四隻狗,一會就沒了。」

90年代初,當時拉薩山邊有很多狗洞,城裡有很多狗,沒有人管它們,自由自在,「那不叫野狗,是自由狗。它們大部分並不是寺廟養的,但僧人和普通人都會喂東西給它們吃。其實那時候就已經和早先有變化了。現在的拉薩已經見不到狗了」。

  相對於普遍喜歡狗的少數民族,漢族的中國傳統文化從來沒有給狗一個像樣的地位。
一句話,只要把狗字放在前面,味道就完全變了。在沒有少數民族和西方人那種對狗的文化意識的情況下,不只是藏獒,其他中國犬種都很難保護。多年前大理雲龍縣一個山地白族地區,那裡的白族更接近彝族,喜歡打獵。「在那裡,他們用自己的標準把獵狗分成一、二、三等。誰家有一隻頭等狗,這家人的地位也很高。在有點類似原始共產主義的生態中,打到獵物之後,內臟首先給頭等狗吃。回來村裡各家平均分配獵物,頭等狗和人一樣也能分到單獨的一份。山區對於什麼是頭等狗有一套自己的傳統標準:尾巴卷,頭要大,要會爬樹會游泳……當時村裡有一家人有頭等狗,在村裡很有地位。後來一次打獵那隻狗被豹子咬死了,這家男主人從此萎靡不振,整天喝酒,整個家庭也江河日下,最後成了村裡最窮的一家。這充分說明了當地狗和人的夥伴關係,在農耕民族中狗沒有這麼高的地位。」

  《三字經》,「犬守業,雞司晨」,「馬牛羊,雞犬逐,此六畜,人所飼」,肯定了狗的作用。西方人眼中,狗與人的感情沒有其他動物可以相提並論。中國古代狗被納入六畜,但沒有給狗一個人類夥伴的地位。最讓外國人不理解的就是吃狗肉。「過去沒人知道藏獒值錢的時候,好多去西藏的漢人還用藏獒肉做肉包子吃,個大肉多啊。外國人死活不能理解,這麼名貴的東西,你做成肉包子值幾個錢啊?你看少數民族,蒙古人、西藏人、滿族人,都不吃狗,除了朝鮮族。以前老百姓真正吃狗的人很少,他們覺得狗通人性,很少有人吃,就這些年開始大規模地殺狗,什麼『花江狗肉』不就是很有名嗎?我覺得所謂的菜/土狗(中華田園犬)才真正是中國農業社會時與人相依相伴的夥伴。

「中國人所謂的菜狗(土狗的泛稱,也有稱為柴狗、中華田園犬),其實樣子很可愛。被日本人引種過去後,人家在制定標準培育,就成了名犬。(註:與對日本的態度無關。只對狗)我們這方面的研究太少,注意力不在上面。這方面公安部做得很好。為了減少大量使用的警犬、緝私犬等工作犬進口,公安部在雲南昆明建立了警犬基地,用德國牧羊犬和當地犬種定向培育出被稱為昆明犬的工作犬。在奔跑速度、耐力、壽命等多項指標上超過了德國牧羊犬,是國內繁育優良犬類新品種的唯一成功範例。我們國家這麼多狩獵民族,擁有很多優秀的犬種,只是沒有做好保護工作。」「應當成立一個機構,比如可以到西藏當地問老人過去怎麼養藏獒,或者你去外國追尋京巴的血緣譜系……我們國家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動物保護法,至少我們現在不要吃狗肉了吧?」
  對於中國本土犬的發展,幾乎所有被採訪的專家都強調,中國人需要制定出自己本土犬種的標準。他們現在正與昆明動物研究所合作。「我們去各地採集狗的血樣給他們分析,研究西藏犬種的基因優勢。中國這麼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文化和自然的多樣性這麼豐富,一定要有自己知名的犬類品種。」但指出,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為此政府應該起到組織作用,把政府內和民間的研究者聯合起來,同時需要一個權威的官方機構對進行的調查和研究認可。否則作為犬類基因最為豐富的中國,還將繼續面臨只有10種被國際認可的名犬的尷尬局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家高德儀教授說,1945年一個英國人在有關犬類的著作中還記載了在山東梁山一帶有一種被稱為山東細犬的賽跑類獵犬比較獨特。另一種被記錄的還有蒙古獒。「書里描寫的這種高大的蒙古護衛犬他多年前在內蒙古曾見過,是一種土黃色的大型犬,與藏獒並不相同,但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了。」談到被認為是狗中極品的袖犬,高德儀卻表示很難認定確實存在過這樣一種犬種。「這東西現在幾乎沒有人見過。有的品種的狗生下來也非常小,加上過去中國人穿的衣服袖袍大,以現在的袖子怎麼能放得進去?更何況這種據說偶爾一見的小狗是不是狗中的侏儒?因為如果要稱其為一個品種,從科學上說要有穩定的遺傳基因和一定數量的種群。如果僅僅是偶爾出現幾隻,很難說這就是一個品種。」
  「還是那個英國人,他在當時發現四川重慶有一種當地獵犬,他稱為川東獵犬。這也是一個比較有特點的中國本土犬類。」高德儀說。然而在那之後至今數十年了,中國至今沒有哪個機構和個人能夠像這個英國人一樣,把中國自己本土的犬種調查清楚,更不用說制定出標準並進行基因分析和認定了。
  國內到底該由哪個機構來主持這項工作呢?高德儀認為,這個政府機構應該是農業部。「自古中國狗就列為六畜之首。犬類雖然沒有正式文件說是由農業部管理,但實際上很多方面是由農業部在監管。」高德儀說,中國至今沒有組織專家對犬類品種做過認真詳細的調查,而民間犬類專家和愛好者們做的某些調查也沒有被批准認可。「如果我們民間自行認證而沒有國家認可,現在肯定是不行的。更何況國內有名的犬類專家並不多。誰能說自己是犬類專家?」高德儀笑著說,「我可以說我對狗有些了解,但我不能說自己是犬類專家,我只能說是研究動物的。」
經常奔走青藏高原的張帆先生告訴記者,近十年來他親眼目睹藏獒迅速退化,情況實在是太嚴重了。
張帆先生是雲南昆明地理所的副所長,他同時也幫助香港「中國探險學會」保護藏獒。張帆說,學會的宗旨是做中國邊遠地區文化和自然的保護工作,探險只是保護的過程。根據這個宗旨,學會在項目選擇上主要是文化和自然結合的課題。藏獒的保護正好同時具備這兩點。張帆所說的退化,最主要表現就是體型變得瘦小。「藏獒有一些基本特徵,比如頭大肩高,背高最少60厘米以上,大點七八十厘米。隨著西藏和內地交通的日益便捷,很多內地狗進去把藏獒血統混了,50厘米以下的藏獒現在很多了。不但如此,好的藏獒許多都被賣到內地。對藏獒的這種處境,張帆說普通藏民並沒有太多意識。
  除體型上的退化,精神上的就更嚴重了。張帆說,傳統藏獒對陌生人極具警惕性,如有生人通常會猛撲過來,現在很多狗最多叫兩聲也就不理你了。他認為這與藏獒本身功能價值的喪失有關。「過去藏獒是很好的護衛犬,就是看家狗,現在也不大需要了。」香港「中國探險學會」在雲南德欽梅里雪山附近建立了一個藏獒培育基地,之所以選擇德欽,是因為那裡海拔高,這對於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帶的藏獒發育非常重要。從1991年開始,張帆每年都要去青藏高原各地,搜尋優良藏獒,有時候一年甚至多達三次。「過去青藏高原狼多。1991年我第一次去西藏的時候,早上走出帳篷,幾隻狼就在不遠處。1998、1999年偶爾在野外還能碰到,與狼相遇的時候,狼倒先嚇跑了。狼沒有了,藏獒對藏民的重要性也在降低,藏獒品種也隨之退化。」
  張帆說,作為一個古老的中國犬種,藏獒從來沒有被人為提純過。目前美國養犬俱樂部(AKC:American Kennel Club)制定了一個藏獒標準的討論稿,其中一些標準與中國傳統認定上的標準差別很大。比如美國人不認可白色的藏獒,而張帆表示他就親眼見過強壯的灰白色藏獒。蘆荻甚至認為,白色藏獒是藏獒中的極品。張帆認為AKC「過於武斷」。「儘管AKC有經驗有技術,但是這個標準沒有考慮到藏獒作為一個品種的多樣性。青藏高原那麼大,不同地域內連藏族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完全一樣,狗與人類同時進化發展,同樣也具有多樣性。不但在體形上具備多樣性,具體到嘴、眼、唇都不一樣。青海的藏獒和西藏的藏獒就有區別。阿爾金山和可可西里連成一片,那裡的藏獒比較相似,體型高大,頭嘴都大;青海靠近四川和甘肅的這一塊的藏獒有一種雄氣,非常壯實威猛。迪慶一帶的藏獒多是黑金色,個子大,額頭突出。」
  現在遍地開花的藏獒養殖基地能夠挽救藏獒的命運嗎?張帆說,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區繁育藏獒在體型和性情上都有非常明顯的差別。「北京、河北夏天熱,藏獒的身體本來是適應當地稀薄的空氣和高海拔高寒條件的,到了北京、河北,藏獒的長毛成了累贅,我看到很多藏獒懶洋洋的,根本不想動。昆明荷花市場就有一隻大藏獒,熱得直流口水,整天一動不動,也就成了一隻大哈巴狗。」
  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藏獒保護項目,是希望將搜尋到的優良藏獒繁育到一定數量種群後,再返回西藏設立藏獒保護區放養。從2004年開始建設,基地目前共有15隻藏獒,近年就會有小狗出生。德欽雖然海拔較高,但距離內地太近,放養的範圍也有限,原生態環境也不夠,並不具備設立保護區的條件。他們設想和西藏自治區政府合作,選定一個地區,可以是州、縣,作為藏獒保護區。將該地區的雜種狗清除後,同時通過立法禁止外地犬種進入,再把基地的優良藏獒免費送給保護區內藏民餵養。這樣經過5到10年後,在當地形成較為純正的原生態藏獒種群。對於藏民是否會將藏獒再次賣掉的質疑,張帆說,成立保護區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必須要當地政府介入,否則非政府組織沒有能力保證這一點。」

我也很喜歡狗,最初家裡的幾隻狗都是土狗,很可愛。也很乖。可惜資金不夠,自己都養不活了,怎麼還能照顧得了狗狗。每次見到街上的流浪狗都很難過,希望它們能被收留。我周圍的人大部分都吃狗肉,我覺得很殘忍,自己從來不吃,到目前為止,吃過一塊,還是被人騙說不是說狗肉的情況下吃的。
狗肉又稱「香肉」,據說是不虔誠的和尚偷吃的肉種,普通人一般都知道這個傳說,一說到吃到狗肉都是津津樂道的,我們正統的傳統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的確是沒有給狗一個合理的地位,古人云「蒼天不仁,以萬物為*狗」。但是咱們的農耕文化較傳統文化好些,大部分農民對狗還是挺好的,農村哪家那戶不養個狗,看家護院的,一般都不會吃自己養的狗。

其實中華田園犬有很多種,不過國內一直沒有人做統計和分類的工作。80年代全國打狗運動使得國內很多很多犬種都近於消失,開禁之後外來犬種入侵也使得本地犬種的血統和特徵大幅變化。現在山東細犬已經近於滅絕,大荔灣沙皮也只剩下100餘只,藏狗因為近年來的炒作,總體數量提高了很多,雖然品質下降了很多。但至少數量比過去多了很多。下司犬現在也只能在一些邊遠山區才能看到。袖狗,早就已經絕種了。
說起來真讓人心痛。

首先,血淋淋的事實糊臉——「中華田園犬」不是一個犬的品種。
要說出這句話並不容易,因為太多人認為中華田園犬是一個品種了,甚至有些人在詢問獸醫「我家狗是什麼品種」時,獸醫都會回答「中華田園犬」。當然,這個回答也沒啥錯,請容本官慢慢解釋。
首先,本官要假設這是一個品種,然後去查品種科普的資料,發現:
某百科「中華田園犬」詞條中,並沒有出現該「品種」的英文名稱。
前往中國犬業協會(CKU)官網的論壇,品種介紹頁面,未發現中華田園犬詞條。

在英文世界裡,該「品種」的英文可能是chinese rural dog。
在美國養犬俱樂部(AKC),世界畜犬聯盟(FCI)官網查詢chinese rural dog,也均未發現相關詞條。

AKC中顯示的是中華冠毛犬和沙皮犬的詞條

FCI中也沒有中華田園犬的詞條
那麼,真正被國際認可的中國犬種都有哪些呢?其。實。非。常。多。以下均為國際認可的中國犬種:
松獅犬(CHOW CHOW)

八哥犬(PUG)

中華冠毛犬(CHINESE CRESTED)

西藏獒(TIBETANMASTIFF)(這個鏈接總出錯,想看的歡迎去後台回復「藏獒」)

西藏獚(TIBETAN SPANIEL)

西藏綆(TIBETAN TERRIER)

西施犬(SHIH TZU)

沙皮犬(SHARPEI)

拉薩犬(LHASAAPSO)

北京犬(PEKINGESE)
那這麼說,「中華田園犬」難道是一個虛構的存在?並不是!中華田園犬雖然不是一個特定的犬種,但它可以算是原產於中國的一類犬的總稱。
與其他犬相同,最初的中華田園犬也是由狼馴化而來的。但是長久以來,在中國,並沒有人為這種犬命名,它們只是被稱作家犬,作為伴侶犬與人類生活在一起。中國田園犬這個名字,是為了與日本秋田犬區別開而出現的。最初的中華田園犬分為三個品系:北方品系,江浙品系,兩廣品系。這三個品系的犬在是否垂耳、毛色、體型等方面有所區別。

小土狗不萌?誰說的!


確實算。我不說笑,我個人很希望中國可以有專業機構、愛狗人士、政府一起支持推廣咱中國的好狗種。


在中華田園犬眼中,外國人和中國人沒差別


生活在中國的都可以叫中國犬,對了,你聽說過法國犬英國犬沒?中華田園犬是雜交狗,並不是中國特有的,而是世界都有啊,只不過外國人喜歡純種狗,所以雜交狗少一點,以前的中國人不講究血統,所以雜交狗多一點,但是中國也是有品種狗的,如果你叫人家養的狗為土狗是沒問題的,但是真不叫什麼中華田園犬,根本沒這個種類啊,中國所有狗無論純種雜交都可以這麼叫。


推薦閱讀:

男朋友遺棄了生病的狗狗 實在心塞 該怎麼辦?
該不該將在外流浪的貓狗收養?
是否建議把9個月大的狗狗關在籠子里呢?
遇到極具攻擊性的狗,怎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TAG: | 國外 | 中華田園犬(土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