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初有那麼多讀書人懷念蒙元,為什麼朱元璋以推翻蒙元為任,卻「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後奉元朝為正統?

為什麼明初有那麼多讀書人懷念蒙元,為什麼朱元璋以推翻蒙元為任,卻在「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後奉元朝為正統?


反對最高票答案。
什麼華夷之辨都是虛的,利益才是實打實的。
那些懷念蒙元的士人,絕大部分都是地方豪族出身。蒙元政府一直奉行草原本位主義,對漢地的統治殘暴而粗獷,比起地方治理,統治階層的蒙古大爺們更願痛痛快快享受,好多連漢語都說不利索,稅收什麼的都是承包出去的,這就使地方出現了許多政治權力真空。這些地方豪族以為朝廷效勞的名義代理了許多政府功能,自然多了很多上下其手的機會,依靠官府恫嚇壓榨百姓,裹脅百姓對抗官府,在地方政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等於這塊地我承包下來了,只要向官府交足了錢,其他事情老子說了算。
朱元璋建立了一套比元朝嚴密得多的行政體系,把好多以前是地方豪族把持的權力重新收歸官府,等於剁掉了他們干預地方的咸豬手,稀釋了他們的權勢,所以難免懷念在前朝時只要打點好蒙古老爺和官府,就能在自己地盤上為所欲為的寬鬆政治氛圍呢。
話說回來,好多地主和黑幫自己他們的後代不也都在懷念美好的民國時代嗎?


「那麼多」是多少?幾十?幾百?幾千?佔總人口比例多少?占知識階層比例是多少?沒有可靠數據,羅列幾個人,就當成似乎明初讀書人多數懷念元朝的證據,這種誤導模式水平夠低。把少數懷念蒙元的漢人特別冠以「讀書人」之名也很詭異,蒙元搞「九儒十丐」,還特別抬出「讀書人」名號,就是想宣稱中國人犯賤吧。相對泛而不實的所謂「讀書人」概念,漢奸、偽官、劣紳才是這些人更準確的身分定位。


把蒙元當正統嗎?口說無憑,還是看朱元璋對中外公開發布的文告吧:


朱元璋賜高麗國書:

元非我類入主中國百有餘年,天厭其昏淫,亦用殞絕其命。華夏潑亂十有八年,當群雄初起時,朕為淮右布衣,暴兵忽起,誤入其中。見其無成,憂懼弗寧,荷天地眷,授以文武,東渡江左,習養民之道十有四年。其間西平漢主陳友諒;東縛吳張士誠;南平閩粵,戡定八蕃;北逐胡君肅清華夏復我中國之舊疆。」

朱元璋賜日本國書:

「上帝好生,惡不仁者。向我中國自趙宋失馭,北夷入而據之,播胡俗以腥膻,中土華風不竟。凡百有年,孰不與憤? 自辛卯以來,中原擾攘,彼倭來寇山東,不過乘胡元之衰耳!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

粵自古昔,帝王居中國而治四夷,歷代相承,咸由斯道,惟彼元君,本漠北胡夷竊主中國,今已百年,污壞彝倫,綱常失序,由是英俊起兵,與胡相較,幾二十年。朕荷上天祖宗之佑,百神效靈,諸將用命,收海內之群雄,復前代之疆宇,即皇帝位,已三年矣。」

朱元璋賜占城國書:

「曩者我中國為胡人竊據百年,遂使夷狄布滿四方廢我中國之彝倫。朕是以起兵討之,垂二十年芟夷既平,朕主中國天下方安,恐四夷未知故遣使以報。」

朱元璋賜爪哇國書:中國正統胡人竊據百有餘年,綱常既隳,冠履倒置,朕是以起兵討之。垂二十年海內悉定,朕奉天命已主中國,恐遐邇未聞故專使報王知之。」

朱元璋頒行天下振興文教詔書:

「自胡元入主中國夷狄腥膻污染華夏,學校廢馳,人紀蕩然。加以兵亂以來,人習鬥爭,鮮知禮義。今朕一統天下,復我中國先王之治宜大振華風,以興治教。」

胡元入主中國,蔑棄禮義,彝倫攸斁,天實厭之,以喪其師。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復先王之舊。雖起自布衣,實承古先帝王之統。」

最完整反映明朝滅元的民族革命立場,也是最著名的《諭中原檄》,雖然是六百年多年前的文字,但意思清楚,表達明確,沒有歪曲的空間。在白紙黑字面前,那些誣衊中國古代沒有民族國家意識,明朝承認蒙元的「合法性」等歷史虛無論都只能暴露其一派胡言的面目。

「 檄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酖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義者,御世之大防。其所為如彼,豈可為訓於天下後世哉!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台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

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方今河、洛、關、陝,雖有數雄,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為美稱,假元號以濟私,恃有眾以要君,憑陵跋扈,遙制朝權,此河洛之徒也;或眾少力微,阻兵據險,賄誘名爵,志在養力,以俟釁隙,此關陝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為名,乃得兵權。及妖人已滅,兵權已得,志驕氣盈,無復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為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為眾所推,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勢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湖湘漢沔,兩淮徐邳,皆入版圖,奄及南方,盡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慮民人未知,反為我讎,絜家北走,陷溺猶深,故先諭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

如蒙古、色目,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如果說這是明朝開國之際的立場,那麼我們看在洪武二十一年,藍玉遠征蒙古的捕魚兒海大捷後,晚年朱元璋的態度:

「上覽表,顧謂群臣曰:『戎狄之禍中國,其來久矣。歷觀前代,受其罷弊,遭其困辱,深有可恥。今朔漠一清,豈獨國家無北顧之憂,實天下生民之福也。』群臣咸頓首稱賀,遂遣使齎敕書勞玉等曰:

『周秦御胡,上策無聞;漢唐征伐,功多衛、李。及宋遭遼、金之窘,將士疲於鋒鏑,黎庶困於漕運。以致終宋之世,神器弄於夷狄之手,腥膻之風污濁九州,遂使彝倫攸斁,衣冠禮樂,日就陵夷。朕用是奮起布衣,拯生民於水火,驅胡虜於沙漠。與民更始,已有年矣。近胡虜聚眾,復立王庭,意圖不靖。朕當耆年,及今弗翦,恐為後患。於是命爾等率十餘萬眾北征,去年夏,游騎至金山之左,爾玉親拘納哈出來降。今茲復能躬擐甲胄,驅馳草野,沖冒風露,穿地取飲,禁火潛行,越黑山而徑趨,追蹄蹤而深入,直抵穹廬。胡主棄璽遠遁,諸王駙馬、六宮后妃、部落人民悉皆歸附。雖漢之衛青,唐之李靖,何以過之。今遣通政使茹瑺、前望江縣主簿宋麟齎敕往勞,悉朕至懷。」——《明太祖實錄》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

這個問題很簡單,朱元璋起義時把蒙元當成外族,可以號召廣大漢族同胞,增強實力。建立明朝時把元當成正統,是可以名正言順的接管元的疆土。

再來答第一個問題。


其實中國古時候,是沒有什麼民族主義的,一直到滿清的時候,清朝漢人的民族意識還是十分淡薄。

包括民族這個詞,也是近代從西方翻譯過來的。

現在的中國的民族主義,其實就是從古代的「華夷之辨"延伸出來的,有人說」華夷之辨"就是民族主義,這個是不正確的,華夷之辨和民族主義還是有很遠距離。

所以現在有的人看見「中華民族」四個字,會莫名的激動,我就覺得有一些彆扭。

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和傳統里,是沒有民族主義這個概念的,只有歐洲那些民族國家比如日耳曼人的德國,對民族這個執著才是正常的。

中國文人講究的是「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這才是我們的傳統, 畢竟中華5000年, 傳承靠的是文明,不是血統。這點可以參照史記中豫讓、荊軻的故事。

所以明初有很多文人懷念蒙元,這是非常正常、符合中國傳統的。

最後講一下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稍不留神就會傷到自己,一般不到國家危亡的時候,是不太會拿出來用的。

我個人是不喜歡民族主義這個概念的。


提問者是歷史欽定者

這樣的人在知乎很多

沒有什麼太多的資料和數據表明大家都懷念大元

鐵笛道人這批文人只是少數也沒有代表性

要這麼說,現在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清"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中國歷史上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皇室對於宗教興趣濃厚,極力推崇伊斯蘭教與藏傳佛教乃至景教,對中華文化則採取與西亞文化並重的模式進行發展。在政治上,政府大量使用來自西亞的色目人,降低契丹人、漢人儒者的地位,壓制南人。

雖然元朝前期沒有舉辦科舉,但對儒家文化有著應有的尊重,並且將儒家推廣至邊遠地區,元朝創建了24400所各級官學,使全國平均每2600人即擁有一所學校的政績,創造了「書院之設,莫盛於元」的歷史記錄。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顯貴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反而有機會迅速的抬頭並普及。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你作為一個漢人,不用擔心有戰爭(地基本都被蒙古老爺平完了,你連當兵的權利都沒有。),也不用擔心吃不飽飯(這群蒙古人也不管你儒家是不是宗教,反正和尚有廟你也有文廟,他們拜佛,你們拜孔子,一樣!你們每月和其他宗教徒一樣有俸祿),還能插手政治(千百年來,中國一直是處長治國,蒙古老爺吃肉就好,活都交給手下的吏辦),而且言論自由(你隨便罵,想罵誰罵誰,反正他們也聽不懂,上面唱竇娥冤,下面蒙古人跟著叫好……)


看中國王朝史,你會發現,傳統知識分子們,對「暴秦」的反感與厭惡,遠大於「五胡」、「蒙元」這些異族。

一個異族統治者,如果能「尊孔孟、重倫常、禮士人」,則就可以被尊為「北國堯舜」、「中國之主」,並得到知識分子全部的忠貞與讚頌。


偽命題,鑒定完畢


傳統思維
象徵著儒家文化傳統正宗、世世代代享受朝廷恩寵的天下第一家族:曲阜孔氏家族,卻總是一點氣節都沒有,立即見風使舵,背主求榮,轉向新的主人。
元朝如此,清朝也是如此。
孔氏家族是中國族譜最完整的家族,自孔子在公元前551年出生後,歷經2500年,孔氏家族一直長盛不衰屹立不倒,完全不受朝代更替的影響。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開創了儒學,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學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學說歷兩千年,孔子的成就與地位自然不用多說,西漢以後很多朝代對孔子有很多追封,如西漢漢平帝劉衎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元宏稱孔子為「文聖尼父」,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西夏仁宗曾頒布詔令「尊孔子為文宣帝」,元成宗為孔子加銜「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陬邑,為陬邑大夫。叔梁紇與原配施氏連生了9個女兒,叔梁紇在72歲時娶了18歲的顏征在,生孔丘仲尼。為得子,叔梁紇曾在尼丘山上求拜,故給孔子取名丘,字仲尼。孔子以後七代單傳,直到孔子的第八代孫孔謙時,孔謙生三子孔騰、孔樹、孔鮒,孔氏家族才開始開枝散葉。漢高祖十二年,劉邦封孔子九代孫孔騰為奉祀君,自此孔子的嫡子長孫便有了世襲的爵位,從漢高祖皇帝劉邦之後的近一千年時間裡,封號雖屢經變化,但是對孔子嫡系長子長孫不是封侯就是封公。公元1055年,宋仁宗趙禎改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嫡長孫孔宗願為衍聖公,從此後世孔子嫡系長子長孫一直沿襲此封號。1935年,民國政府取消衍聖公稱號,改封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長孫,襲封三十一代衍聖公孔德成,成為末代衍聖公,首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從孔子第四十三代孫文宣公孔仁玉開始,歷任文宣公和衍聖公皆兼曲阜縣令。衍聖公明清時期為正一品官階,列為文臣之首,享有較大的特權,其居住的孔府,是全國僅次於明清皇宮的最大府第。歷朝歷代,無論風雨怎樣變換,孔氏家族皆屹立不倒,無論是漢族政權還是中國少數民族政權,對孔氏家族皆尊崇備至,曲阜孔氏家族受歷代帝王追封賜禮,譜系井然,世受封爵。中國歷史上王侯將相來來往往此起彼伏,只有曲阜衍聖公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個經久不衰、世代騰黃、地位顯赫的特殊公爵,孔府實乃中國歷史上的天下第一家。
第四十八代衍聖公孔端友開始,由於宋金元三朝並起紛爭,使得孔子後裔冊封出現了南宗和北宗。北宋滅亡以後,宋欽宗九子趙構渡江於臨安建立了南宋政權,孔端友率領部分族人隨高宗南遷,在浙江衢州建立孔府孔廟,是為南宗。宋廷南遷後,劉豫建立了偽齊政權,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為衍聖公,主持曲阜孔廟祀事。公元1139年,金熙宗繼封孔璠為衍聖公,是為北宗。南宋和金對立期間,南北各有一個衍聖公,稱為二宗並立時期。公元1295年,元成宗因孔之全長子孔治主持祀事三十餘年有功而奉詔襲封衍聖公,結束了長達一百多年的雙宗並立。元仁宗延佑二年,孔氏族人上書皇帝,說孔治之子孔思誠是庶支,仁宗皇帝派大臣元明善調查,並親取孔氏族譜查考,確定宗子繼承人應該是孔思晦。元仁宗於延佑三年罷黜孔思誠而以孔思晦襲封衍聖公,並授階為中議大夫,列正四品,至此,衍聖公的繼承才結束了宋金元三朝時混亂的局面。

內孔外孔
周時除孔子孔姓外,還有衛國孔姓、陳國孔姓、鄭國孔姓等。公元442 年,南北朝劉宋文帝詔令蠲免孔景等五戶的課役,專司林墓洒掃。孔景等本不姓孔,因隨主改姓,稱洒掃戶。
五代後梁乾化間,公元913 年,孔景後人孔末乘時不綱,欲冒聖裔,潛通亂民殘滅曲阜孔氏,並弒四十二代宗子孔光嗣。那時孔光嗣的兒子孔仁玉出生才九個月,幸好其母張氏抱回外祖家,幸免於難。
後至公元930 年(後唐明宗長興元年),魯人將孔末奪爵之事告於官。朝廷殺孔末,孔仁玉襲爵,被朝廷授予縣主薄,後封文宣公,後來的二十派六十戶皆仁玉一人之後,所以稱為中興祖。然孔末之孫仍屢冒聖裔,而屢被清除。而孔仁玉的外祖家則成為孔家的世代恩親,世稱張姥姥。
傳說將張氏訛為保姆,純屬民間演義。
南宗北宗
南宗的世系
據《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志》一書載:
孔氏南宗世系由四十八代衍聖公孔端友開始,第四十九代孫孔玠,字錫老,端友弟端操子,過繼於端友為嗣。
第五十代孔搢,字季紳,玠子。
五十一代孔文遠,字紹先,搢子。
五十二代孔萬春,字耆年,文遠子。
五十三代孔洙,字思魯,一字景清,號存齋。萬春子。元至元十九年(1282)世祖忽必烈議立孔子後,眾臣皆以寓衢者為大宗。遂召衍聖公孔洙赴闕,欲令其載爵回曲阜主持奉祀。孔洙以先世廟墓在衢,不忍離去,毅然讓爵於曲阜宗弟孔治,並以母老為由,乞求南還。世祖贊曰:「寧違榮而不違道,真聖人後也。」拜孔洙為承務郎、國子監祭酒兼提舉浙東學校,給俸養廉,並予護持林廟璽書。正宗之罷封自此始。
第五十四世孫孔思許,先名公許,字與道。孔洙無子,以孔傳(即孔若古)六世孫孔津長子思許為嗣。
五十五世孫孔克忠,先名宏,字信夫,一字獻夫。思許亦無子,以兄思栗子克忠為嗣。五十六世孫孔希路,又作希輅,原名希魯,字士正,克忠子。五十七世孫孔議,字明伯, 希路子。
五十八世孫孔公誠,字貴文,議子。
五十九世孫孔彥繩,字朝武,公誠子。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衢州知府沈傑奏請朝廷,授南宗派五十九代孔彥繩為將仕郎,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奉衢州先聖廟祀。是為孔氏南宗再次受襲封之始。關於五經博士一職,「家廟志」一書是這樣介紹的:「雖然明武宗封賜南宗嫡長裔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一職,但官秩僅正八品,與明代正二品的衍聖公地位相差太遠」。《孔子世家譜》為孔氏家族總譜。孔子世家譜以其延時之長,纂輯之廣被譽譜牒之冠。同時各支派各有自己的支譜。各支支譜需要報衍聖公府審核備案。

重回北宗

元元貞元年(1295),北宗五十三代孔治襲封衍聖公,正式為全族宗子,傳五十四代思晦,再傳五十五代克堅、五十六代希學,希學為大宗戶始祖,爵位一直傳至七十七代孔德成。

南宗與曲阜衍聖公的關係

大宗主衍聖公對衢州翰林博士擁有絕對的管轄權。衢州翰林博士必須隨時將情況報明衍聖公府。

清代對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有嚴格的規定,將應襲者的親供與里鄰、親族甘結,附上應襲者三代履歷由西安縣逐級轉呈,經衍聖公批示,呈請吏、禮部選任。吏、禮部批准後,經予文憑,咨文衍聖公府,轉發至翰林公署。衢州翰林博士接到文憑後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到任,延期不得超過一個月,並將到任時間上報衍聖公府,轉報吏、禮部。民國二年北洋政府頒布《崇聖典例》保留衍聖公爵位,改衢州世襲五經博士為世職「南宗奉祀官」,奉祀官的承襲由衍聖公咨文「地方行政長官呈明內務部核准」,承襲過程中仍需族長、各支房長及鄰右出具甘結,附上應襲者三代履歷相關宗圖,印花稅洋一元,付衍聖公府掌書廳監印等手續費30 元,一併呈衍聖公府,再由衍聖公府將相關文件及印花稅交由山東省長轉呈內務部。待內務部批准後,發給任命執照,經山東省長交衍聖公府,再札付南宗奉祀官收悉。

現存孔氏南宗《欽定孔氏家規》是明正德元年(1506)衢州知府沈傑制定,並上奏朝廷欽准刊行。

第一條:遵制典。要求孔氏南宗子孫嚴守本分,遵崇制典,不得覬覦北宗衍聖公之職。為恐後世南北兩派子孫「互相嫌隙,妄起爭端」,因此嚴立規戒,「行令在衢子孫永遵制典,恪守祖風」,「有違者以不忠不孝論,審之重典,永不敘錄」。第七條:責報本。規定「南渡孔氏子孫,每十年一赴闕里,謁拜聖祖家廟,祭掃山林……就令會同南北宗譜,開保歷代子孫名諱,居曲阜縣者書引於前,居衢州府者書引於後……且以見我國家一統文明之化普及南北……」。以上資料與曲阜存檔案相符,如曲阜所存南譜記載「世祖皇帝及時宰之意謂洙當襲爵無疑洙乃以子非親出而又志欲回南,上章力辭而行」「津子公許改名思許繼洙後

不過,不管怎麼說,元朝和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民族壓迫和民族不平等,但那畢竟是中華民族內部的事情,是人民內部矛盾。孔氏家族的投靠新主,尚有可以理解之處。但抗日戰爭期間,孔氏家族的所作所為,就只有令人齒冷了。
根據中華書局所編《孔府檔案選編》,可以知道孔聖人的後代、以衍聖公為代表的孔家人,是如何在抗日戰爭期間苟活的。
1938年,曲阜淪陷,孔令煜、孔德成立即宴請日軍侵華頭目田嵨、久保添、沖田、鯰川、漆谷、奈良等人,以加強「中日友善」。
此後,孔令煜立即和汪偽政府打得火熱。他為汪偽政府站台,在紀念孔子誕生時,居然於電台公開發布《復興東方文化擊滅宿敵英美完成大東亞聖戰》,要隆重舉行國祭,並大肆鼓吹中日友善,文中說:「友邦日本,……既著先鞭,我國當策後效,以與共存共榮。」「適值參戰朝廷之時,定能與友邦聯為一體」。
1942年5月31日,經汪精衛日偽政府批准,恢復了禮孔典禮,大漢奸、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親到曲阜祭孔,並稱「惟先師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定六經,師表萬世。茲來闕里,瞻仰宮牆,敬薦馨香。」1943年3月,汪偽政權成立三周年,孔令煜馬上予以電賀,稱汪精衛「遵引國父遺教,收回各租界及治外法權,國際地位從此增高,得與世界列強齊驅並駕,旋轉乾坤之功,實為從前所未有。」

可以說,孔聖人衍聖公於天崩地裂之時,不死不隱不走,居然風光無限地當上了大漢奸,實在是丟了孔夫子的臉。
如果再把視角拉開,數千年來,歷代衍聖公都是深受國恩,卻並沒有培養出一個忠臣義士,鼎革之季,非但從無抗節之舉,反而總是立即主動獻表迎降。
在他們的眼中,才不會有什麼家國情懷,打得響的,永遠只會是他們個人的小算盤。


1、明初有讀書人懷念蒙元,但沒有那麼多,這是提問者常用的一種春秋筆法,沒有出處沒有數據隨意瞎說

2、朱元璋哪裡有承認元朝為正統?出處為何?原創研究?我只知道朱元璋認為蒙元能入主中國是天命所歸,轉一句 《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民人檄》:「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一、「元以寬失天下」,所謂寬不是對老百姓輕徭薄賦而是對官僚地主不加限制,任其兼并盤剝,文化上也是放任自流。到了明朝朱元璋一切收緊、以蒙治國,他們懷念元朝光輝歲月自然毫不奇怪

二、自由的人才會強調自我意識,奴隸是不談尊嚴的只會不斷向主人獻媚,最容易反抗的永遠是新征服者而不是「家生子」,他們已經覺得自己跟主人就是一家,而且主人壓迫剝削自己是理所應當的。對於民族也一樣,一個已經被徹底征服的民族,民族意識也是最弱的

三、古代的正統概念和現在的所謂中國的概念並不相同,正統只是在分裂割據的時候才有討論的必要,猶如確定被爭搶的某物理論上的主人。而元朝已經完全消滅了所有競爭者,一切討論都是無效的。人家已經是唯一的主人,你承認或不承認,他就在哪裡,嘿咻……嘿咻~~四、一點疑問,知乎上討論元清是不是中國到底有什麼意義?自己的房子家產被人霸佔,自己全家在別人的鞭錘下做奴隸,旁人可以不必理會是否易主照舊禮尚往來
你自己難道還要自我安慰:他穿我家的衣服用我家的店面,最厲害的啊——大門口的牌匾都沒有換。他根本就是我們家的嘛~~


我記得元朝的社會排位是:八娼九儒十丐…嗯,也就是臭老九的來源。
那麼,一個讀書人,他的地位介於性工作者與乞丐之間,是有多賤才會去懷念?
宋時是有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說法。從與天子降格到市井底層。是有多受虐傾向才懷念?
但凡一個弱勢群體,會有受益者,但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受欺壓者。他們讀書,讀到慷慨激昂處,做何感想?
所以,第一個空想不成立。
朱元璋推翻元朝過程:是因為他家人餓死了——他不想餓死去了皇覺寺——他在化緣期間認識了江湖豪傑——豪傑起義,拉他入伙——他不得不加入——慢慢壯大。
推翻元朝對朱元璋來說是因緣際會,他一開始就沒想過。後來就是號召口號。至於你說什麼認元朝為正統,那是不是要把北元接回北京來?
所以,第二個空想不成立。


強答。

明朝基本算是承襲了元朝的政治制度,君權得到了加強。

至於說明朝的文官可以限制君權,那是中後期的事,你讓哪個文官去限制下明成祖試試,那就呵呵了。

每一朝的開國皇帝都是牛逼之極的人,尤其是漢、明和本朝,都是在亂世之中橫掃天下建立的大一統政權,搞死的各種牛逼敵人那是數都數不過來。

推翻蒙元當然需要政治名義,恢復中華再也恰當不過了。

至於元朝是繁華盛世,還是民生多艱,不在此討論。但是揭竿而起向來是成功率極低的嘗試,特別是農民起義,如果不是政權當局已經積重難返,民心盡失,斷不會群豪蜂起,改朝換代。

明朝為什麼要奉元為正統,朱元璋這麼說:

自宋祚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首先,要正名,為自己正名。

明的江山來自於元,元不正則明不正。

其次,要絕了宋復辟的可能。

如果元朝不是正統,那是不是宋朝還存在呢?

如果存在,那他朱元璋是不是就是宋朝的臣子?

會不會冒出七八個宋朝皇族呢?

所以朱元璋要告訴天下人——宋朝,早就亡國了。


至於某些人所謂名正言順的接受元朝的疆土,純屬無稽之談。

那時候只要你有能力打得下,天下都是你的,哪還需要名正言順?

元朝的鐵騎打到多瑙河,你經過歐洲人同意么?


至於懷念不懷念,未必是真懷念。

很多人懷念四十年前,懷念八十年前,懷念三百年前,懷念一千年前,真讓他們過那些時代的日子,活不過三天的。

這些所謂懷念美好的過去的人,都是慫逼。

何以見得?

古代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些人首先就犯了三綱五常,若是真活在那些年代,早拉出去砍頭了。

不過這也是常態,林子大了什麼鳥沒有。

人吶,還是要向前看的。


元朝在江南的統治方式是籠絡江南的地主士大夫階級,給予經濟,法律等特權,特權利益這個東西如果享受過了,容易上癮和貪婪,所以元朝的江南百姓過的最慘,朱元璋的父母說不定就死於這些人之手,而那些士大夫野性打開之後再也難壓抑自己的慾望了,以娶蒙古人為榮,穿蒙古服侍為傲,其實已經從地主階級演變成奴隸主階級。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大批文人隨元朝北竄,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怕被清算,二是留戀這些特權


所謂元代知識份子地位低下,「九儒十丐」之說,恐怕是關於元朝的諸多謠言之中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甚至堂而皇之登入歷史教科書之列。那麼,此種說法是否符合事實?元代儒士地位究竟如何?
  所謂「九儒十丐」之說,出自兩位南宋遺民之著作,一為謝枋得之《謝疊山集》卷二《送方伯載歸三山序》,一為鄭思肖之《心史》中《大義敘略》。要辨析此說正偽,便當考其人其文。
  謝枋得(1226-1289),南宋末官員、字君實、號疊山,曾率軍抗擊元兵。宋亡之後,流落建寧,元廷多次徵召,均堅辭不仕。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福建行省參政魏天佑將其強送大都,謝枋得遂絕粒殉節。
  鄭思肖(1241-1318或1238-1315),南宋諸生,原名不詳。宋亡後因心懷故國,改名思肖(肖者趙也)。其人「坐必南向,聞北音而走,誓不與朔客交往」(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畫蘭不畫土,謂「土地盡為番人奪矣」。
  以此二人生平來看,謝鄭二人均有明顯的反元情緒,其著述亦有明顯矮化甚至歪曲元朝的傾向。且二人均死於元初,無從得知元代中後期社會實際情況。當然,僅憑作者立場,亦不能證其說法必偽。但分析二人著述,其可疑甚至違背史實之處卻絕非一兩處。
  首先來看《謝疊山集》中之說法:謝枋得並未說「九儒十丐」乃是元代定製。相反,他說「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之說,乃是「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的戲謔之語。
  而鄭思肖之《心史》,則更為可疑。此書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仲冬八日為人從吳中承天寺井中所得,發現時,其書藏於密封鐵匣,外裹白堊,沉於水中,開啟之後「楮墨猶新」。如書中所載屬實,乃沉於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至發現之時,已歷365年。以一鐵匣沉於水中近400年而完好無損,殊為詭異。且書中所載之事,多有謬誤荒唐之處,如袁枚就曾指出:「(《心史》)所載元世祖剖割文天祥,食其心肺,又好食孕婦腹中小兒,語太荒悖,殊不足信。」故如談遷、徐乾學、袁枚等人,均認為其書為明末偽造。
  當然,僅考其出處,還並不足以證其謬誤,還需要其他材料來加以印證。那麼,按元代制度,儒士真實地位如何呢?
  首先,我們來看元代的戶籍制度。元代政府依照職業和社會職能不同,將全國居民劃為了若干戶別,《元史》中稱為諸色戶計。元代文獻中比較常見的戶計有:軍、
  站、民、匠、儒、醫卜、陰陽、僧、道、也里可溫(基督教神職人員)、答失蠻(回教神職人員)、斡脫(高利貸經營商)、商賈、灶(鹽業)、船、弓手、急遞鋪、打捕鷹房等。因此,所謂的分全國為十等人之說,本身就毫無根據,站不住腳。
權利與義務
其次,不同的戶計,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如軍戶的義務就是當兵,站戶的義務就是維持國家驛站系統(元代稱站赤)。而儒戶的義務,則是保障每戶至少要有一人讀書,隨時準備在國家考選吏員時候參加考試,以備徵召。在權利方面,由於儒戶是屬於「勞心者」範疇,因此,儒戶在元代是不需要負擔一般人民所需要負擔的各種勞役差發,除此以外,儒戶還可以豁免丁稅,四頃以內的土地亦不需要繳納地稅,而且所有在籍儒士均可以獲得政府提供的廩給,而在學校就讀的生員,亦由學校提供每日兩餐(《廟學典禮》)。此等待遇,遠超於其他戶
  計。
  再者,從政治地位來看,儒士之地位亦非其他戶計所能比擬。按《元史·百官志》之中對於官員銓選制度的記載來看,元代的官員選拔主要有三條途徑:1、怯薛(即宮廷宿衛);2、吏進;3、科舉。其中,怯薛來源主要是元朝建國時所確立的九十五戶「大根腳」家族子弟,約佔元代官員總數的十分之一,此處不論。元代科舉始於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終於元惠宗(即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1366年),共計五十一年,其中有六年因奸相伯顏擅權中斷(1336-1342),科舉持續時間共四十五年,開科十六次,共取士一千二百人左右。其中,漢人和南人(亦即儒戶所屬族群)約600多人,人數殊少,亦不足論。因此,真正作為元代官員銓選,特別是中下級官員銓選的主要渠道,則是吏進,這也是元代官員銓選制度中最具特色的的一點。
  中國歷代,特別是自隋唐以降,官、吏分野,吏員,也就是各級政府機關中的辦事人員要想擢升為官,難比登天。唯元朝例外,元代受蒙古人實用主義之影響,中原傳統觀念拘束較少,官、吏界限並不如其他朝代那樣明顯。因此,元代大量官員是從吏員中擢升。而且,元代的吏員地位亦較之其他朝代更高,某些政府機構的吏員最
  高可有六、七品之品級。
  元代前期雖長期未開科舉,然而通過吏進之門,仕途並未向儒士阻塞。相反,元代一直將以儒為吏作為既定國策之一,並長期執行。如世祖時,就發布政令:「定令儒生願試吏郡縣者,優庸之。」仁宗時,「有召,省掾用儒士擢入」,「仁宗懲吏,百司胥吏聽儒生為」。元人陶安亦有論述:「朝廷以吏術治天下。中土之才積功簿有致位宰相者。時人翕然尚吏。雖門第之高華,儒流之英雄,皆樂趨焉。」
  另外,還要特別說明一點的是,元代前期雖然未開科舉,但吏員選拔同樣是採取考試選拔的制度,如果再加上官、吏之間比較順暢的流動環節,元代的官僚制度實際上較其他朝代更加類似於近現代的公務員制度,此亦元代政治制度之中蔚為可觀的閃光點。[1]
總結 聽語音
從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元代的儒士非但社會地位並不低下,實際上無論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地位都遠較其他戶計更為優越。而且,當然,由於民族等級制度,以及講求「根腳」大小的問題存在。終元之世,高級官員一直為開國之初的「九十五千戶」所壟斷。然而,所謂「九儒十丐」之說,亦實屬荒謬不經之言。


覺得蒙元噁心的投海了


題主拿不存在的事來問我們為什麼。很可笑


奴性使然,對比一下,焚書坑儒秦始皇坑殺儒生四百多人,被罵了兩千多年的暴君;大興文字獄動輒抄家滅族的康熙乾隆,被吹成千古一帝。可不可笑?可不可悲?


為什麼起義之前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起義之後是「五族共和」,這不一樣嗎?


第一個問題,似乎懷念的不多。


你咋知道的?


我覺得現在的民族主義是近代才傳到中國的,以前是以尊王襄夷來區別華夏和蠻夷,並不是以什麼人群或種族來區分,王朝正統並不是那個人種或民族才可以,而是誰的拳頭硬誰才是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明末重臣楊嗣昌?
如何評價《萬曆十五年》?
為什麼項羽不過烏江被視為千古英雄,而崇禎自縊於煤山卻無英雄之名?
假如朱允炆不實行削藩,朱棣是不是就不會奪皇位了?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許多人分分揭竿而起,可是為什麼後來又說反清復明?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明太祖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