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股東「留在桌子上的錢」?
11-29
為什麼說抑價發行下,老股東本擁有的財富轉移至新股東?老股東指哪些人?財富是如何轉移的?
說明一下,是「抑價」,不是「溢價」,這是兩個範疇。
公開發行股票的時候,抑價發行的情況很多。所謂抑價發行,是上市首日交易價格高於發行價,這個差價帶來的超額收益率就是「留在桌子上的錢」。
「留在桌子上的錢」很形象,這個無風險收益確實是原股東的損失,因為他本可以用更高的價格發行,募集到更多的錢,實際上這個差價被首日二級市場的交易者獲取了。但這一般都是原股東和投行故意「留在桌子上」的,一方面是確保股票發行成功(沒準還能多發點),另一方面你吃肉也給別人留點湯喝(自己碗里也不能空了)。中國的新股一直都有巨多的「留在桌子上的錢」,但這個錢恐怕不完全是故意留的了,備受詬病的新股發行制度和瘋狂投機把「留在桌子上的錢」變成「留在賭桌上的錢」了。
實際上,為了讓IPO順利發行,為了可以引入新的股東,對融資需求饑渴的公司會用盡一切手段,只要發行價不低於的預期底線,發多少都行。如果一家公司情況不好還迫切需要融資,讓渡出可能不只是錢,還包括控股權,不僅成交價低,老股東還有可能縮股迎接新股東到來,這時留在桌子上的錢是帶血的。
給@Sgt Pepper的答案配個圖,方便讀圖用戶理解。
看到很多人糾結抑價還是溢價。其實看看英文原文就清楚了。前者是IPO underpricing,後面一般說的是premium。前者是承銷商也就是投行和上市公司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故意為之,後者則是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被動產生的。
首先要說的是,我國不允許公司折價發行股票。
在折價發行下,股票面值與實際募集所得資本的差額,要衝減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夠沖減,則沖減盈餘公積。盈餘公積不夠沖減,則沖減未分配利潤。 這下看到了吧,一折價發行股票,名義上不但原來的股東掙不到錢(實際價格比面值低),還把本來應該屬於他們的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屬於所有者權益,也是歸股東所有)都給扣了!這一下子股東不是賠大發了么!市場不就亂了么!所以國家不允許折價發行股票。
推薦閱讀:
※紐交所特有的做市商制度將在此次 Twitter IPO 中發揮何等作用?
※傅盛在360期間做了什麼,讓他三年後離職直接成為經緯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