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學物理競賽的現在都過得如何呢?

如題,看到知乎上之前的一個問題:曾經學化學競賽的如今都過得如何?模仿已有之先例,提出這樣一個姊妹問題,想看看大家現在都在做哪些工作。
曾經學化學競賽的現在都過的如何?
曾經的數學競賽黨現在都在幹什麼?


我和物理競賽有關的歷史大概是
初三開始學競賽,高一決定學物理,高三物理競賽省一,保送生考試保送生物後來高考考回物理,大四申請美帝高能物理實驗phd,現在在cern做數據處理

物理競賽不是終點是起點,初三填表決定學物理競賽的那天大概沒想過今天會坐在cern的辦公室
對我來說物理大概就是愛著


不知道為啥有人邀請我……08年參加的競賽,感覺已經過去好久了。獲得金牌的感受也已經慢慢模糊。
本科學了物理。目前在讀 phd, 轉行做生物了。老闆以及組裡一大半的人都是物理出身……

對於物理,兩個字,愛過。但是,怎麼說呢,我更喜歡現在的 community.

競賽和科研差得太遠;而且競賽也並不是完全憑藉智商的遊戲,有很多的機緣巧合。只能說自己運氣不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一路走來,回想起來也能夠莞爾一笑。

我不願意讓自己的人生被一個競賽的經歷定性。更不願意認為自己人生的最高點就在於站在領獎台上的那一刻。用於證明自己的,永遠都應該是當下,不是嗎?

由於是保送進的本科,又是學物理,周圍基本都知道我拿過金牌。雖然我一直避免提起,但往往還會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別人往往會因為第一印象,就用一種「你是金牌」的眼神看我;期望,羨慕,亦或不屑,疏離——其實,都不是很舒服。

現在倒是好了很多。來美帝之後從沒和任何人提過自己的競賽經歷(想必人家也不會關心)。甚至很多人都未必知道我的本科畢業院校是中國的 top2. 所以,很好,我就是我,以一個普通的存在和人交流,沒有過多複雜的背景,沒有太多無端的心緒,反而很放鬆。

真情實感,沒有對太多人說起過,怕人說矯情。所以,還是匿了。


1999年第十六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北京市一等獎。多年之後還在混物理圈,從國外到國內,雖然沒有做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態,但是還是會繼續努力學習一個。高中參加物理競賽培訓可以說是我選擇物理作為事業的起點。

我初中物理很一般,中考進了一所北京很一般的學校。高一上學期隨大流進了一個奧賽的所謂「大班」,什麼人交點錢都可以報名的那種。上了幾次課就覺得這些題目比學校課上學的有意思太多了。還是同樣的那些原理,但是上了奧賽班才發現自己其實根本就沒有理解透徹,然而只要真的理解了,是一定可以解開題目的。這種自己既可能抓到又差一點就抓不到的感覺吸引著我(直到今天也還是這樣),讓我廢寢忘食在老師講之前就做了班上發的習題卷子。後來上了需要選拔考試的「小班」(然而再後來發現交足夠的錢也能上),越發覺得競賽題目做起來很有趣,就越做越起勁。

我們學校不是競賽傳統學校,沒有競賽輔導的老師,也沒什麼氛圍,很多年也沒有出過省一等獎。第一次參加北京市力學大賽考得不好,總結經驗就是題目做的還是少。在高二的那個寒假,我忘了是聽了誰的推薦把范曉輝的一本競賽書(忘了名字)全都做了一遍,每天20題。做完之後基本高中的物理課就不用聽了,專心按自己的計劃做競賽的書,大概做了《通向金牌之路》和所有往年的真題還有一部分《物理學難題集萃》。我不知道競賽傳統強校(比如人大附)是不是有校內專門的競賽輔導課,我自己的學校沒有,然而只要西城區有奧賽輔導就會去參加,其實對於那個時候自己的水平來說,已經學不到什麼了,只是去拿點卷子多做些題。

後來初賽和複賽的理論部分考得不錯,實驗考試之前的排名是可以進省隊的;然而由於幾乎沒有進行過任何實驗訓練,幾個很基礎的實驗做得一塌糊塗,電學實驗連電源都沒開就時間到了。最後總分得了第七名,當年的標準是前三進省隊,由於前一年北京隊季燾的強勢表現多獎勵了兩個名額變成前五進,我的競賽之路也就止步於此。第十六屆的決賽據說很坑,聽說是因為漏題了所以臨時換卷,很多題目不知所云,讓不少高手發揮失常,比如北京有個複賽理論139/140的人只拿了個三等獎回來。

不知道現在政策如何,當年只要進了冬令營都是可以保送北大清華,只是三等獎不能挑選專業。當年中二的我的理想就是可以在高三一開學就拿到保送,然後每天繼續上學去接受全校女生的崇拜(我們學校從來沒有過進冬令營的,其它科目競賽保送北清的也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想了快兩年,因此可以想像競賽失利對我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哭了好幾天。雖然失敗了,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我建立了很深的物理情結,覺得做物理題是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當然後來就知道其實做科研跟做題很不一樣),同時覺得除了北大物理系哪也不想去。我本來綜合成績也不差,高三努力了一年之後也還是考上了。

如果不是因為物理競賽,我多半不會走上現在這條路,因此它對我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北大同級的人里有很多都是競賽保送,他們中也還有很多人依然在學術圈子裡,比如在北大任教的李源和王垡,比如在哈佛大學系統生物學系任教的呂瑩(當年的金牌第一名);更多的人離開了學校,上街的、編程的,什麼都有(比如當年的另外兩名金牌宋均亮和陳曉升)。我自己的感覺是,競賽進北大的跟高考進北大的,多年後留在專業里的比例相仿。


那一年盛夏,心愿許得無限大

##15年3月12日##
=======
那段過往,從2012年夏末講起。我17歲。
=======

【因為問題問的是曾經物理競賽現在怎麼樣,所以物理競賽之前的就不寫了,從物理競賽之後,寫到今天。】

日記:(2012年)

9.16
剩5天,順天命,祈禱。加油,希望能夠保送清華!
9.17
4天,快要到了。祝福自己,清華,你好。
越來越近了,清華,
TSINGHUA,你好!
9.18
剩下三天了,嘿嘿,加油!一定要考進省隊,保送清華!
9.19
後天去濟南,22號馬上就要來了。希望神會眷顧我!清華大學2013級保送生
9.20
明天去濟南,後天考試。祈求神助。
剛才J校長和ZX來了,ZX和我說了幾句話。加油,必勝!
明天去濟南,快要來了,只能祈求天祝我。加油!我一定會保送!
9.21
6.03醒了,睡不著了,明天就要考試了,一定不要粗心,只要把會的全做對就能進省隊了。清華,我一步步向你走近,24日拿到一等獎證書和集訓通知的那一刻,即是今生我圓夢清華時。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班,我來了,你好!
到濟南了,明天這時候考試就快結束了,祝我好運!
9.12睡覺了,加油,明日必勝!清華,我來了!
9.22
6.09起床了,昨晚睡得還可以,今朝一戰,我必將成功!
清華,紫荊花,我所追求的,我為之付出的,必將獲得屬於我的回報!祈禱,天有情,不會傷害一個痴傻愛清華的人。

祈禱
清華,我來了!
9.23 11.17結束了
不要寫下這些了,要不每次都會經歷剜心的痛。自己默默地記在心中吧,默默地接受。心無淚,血已干。
9.26理想非實踐,一朝誤差終隨緣。物競本天擇,數載血汗卻歸塵。
物競已經結束了,有些懷念,畢竟陪伴了我兩年,我也為之奮鬥了兩年,最後得到的,是一個本不該屬於我的結果:僅僅是二等獎的一張證書,差5分一等獎。永遠記住這屬於物理的時光,我全力為之拼搏過,無悔!我收穫的,有如何面對挫折,如何經受打擊,如何走好以後的路,物競給了我太多太多,今生,註定清華數理基科的痴傻。THE CPHO Makes A MAN MAN.
9.23時,碰見FLY老師,他和我談了好多,說我優秀,物競給我的,遠不止一紙證書,得到的一切都注將成為人生路上不菲的財富。還有要我好好準備數學競賽,也不要有太大壓力。盡全力就好。9.24到家,給F老師發了個簡訊,如下:
F老師好,我是MYR,剛剛到家了,二等獎,差5分,已經無所謂了。明天開始準備數學競賽。謝謝前日老師和我說的話,我會記住,並且不懈拼搏!
人生精彩處,激流立潮頭。青春若無悔,拼搏不言敗。相信我的眼光,你是最好的。
謝謝老師。

知乎寫答案時加圖:

這是那次培訓時,馮老師出題,做出來的獎勵書。我是唯一一個得到獎勵的。做出的那個題是滑輪,我實在記不起原題了,也不能與大家分享了,抱歉。

9.26昨天下午開始來數學這邊,十一要去清北學堂,今天距離決賽18天,我還會全力拚上,青春拼搏,痴傻為清華。

昨天下午,WH和我說了好多,鼓勵我,也說我數學好,若努力,一定會成功!
昨晚碰到ZY老師,他說他都知道了,讓再數學全力一搏,謝謝老師!
今晚我去找ZX了,Z老師說了好多,也是鼓勵我的話,我哭了,老師們都對我好。Z老師說,老師不只是三年的老師,是一輩子的老師,嗯,我懂。他還說:不管我物競怎麼樣,我都是Z老師心中的頂尖高手。這之前,我從未知道我是Z老師心中的頂尖高手,我只是一個為了一個痴痴傻傻的清華夢,甘願付出一切的傻孩子。在清華懷抱里,我甘願只是一個傻孩子。我知道,我身後,有太多關注我的目光,謝謝所有關心我的人,摔倒後,我必須爬起來,信心重燃,再去全力拚搏,為了你們期待的眼光,更為了此世痴傻清華夢!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活著,就全力以赴,為清華拼搏不止!——MYR 2012.9.26 21.32於數學競賽輔導室

10.1
明天早上去濟南。前天下午,昨天,今天上午,青島二中的鄒明來講數論了。
今晚ZX又過去了一次。
10.3
中午和某人去圖書館。下午3.30下課,晚上沒課,和某3人去圖書館,呆到6.30才往回走。自然科學沒開,寫著10.1--10.3休息,我就從沒進去過。
10.4
今天中午和某人又去圖書館,自然科學館開了,第一次進去,裡面有高等數學的書,物理的也有,好多,圖書館真好。努力奮鬥,為了清華,為了夢想!
10.6
今天早晨上貼吧,看到基科班不像他原來說的那樣,也不像我想的那樣,現在是物理系的了,不再是數理雙修了。我該怎麼辦?或許選數學的可能更大吧。一直痴傻為清華,就是倒下,也要倒在拼上清華的路上!

10.6 19.27
立誓:我MYR,在數學聯賽之前,拼盡全力,只做一個純粹的人,為了清華,我願拼上一切。清華,此8日,我死也為你痴傻!
20.25自薦不可能通過初審——北大數院李偉固。

10.7 10.18剛才向李偉固教授要了個簽名,他這樣寫的:
祝你考上北大數院 李偉固
嘿嘿,加油,我會做一個純粹的人,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拼,我願付出一切去換取我想要的生活!
10.6 19.19到家了,吃過飯,我開始做卷子了,我全力拚過,今生無悔。
10.7
今天上午考試了,我一試79,有個要求值的題,我求的範圍,範圍的端點就是答案,對了6個填空,要不能對7個o&>_&

高三的日子
競賽前日結束了,現在還能祈禱一下,希望能夠拿一等獎,今年分數高,真不知道什麼結果。
昨天開始上教室學習了,也會慢慢習慣這種方式,保送的路幾乎已近盡頭,看來還是要走高考的路,高考會很公平,我真不知道物競為何只有一半的分數。
淚未乾,又一次踏上征途,又開始了,好吧,其實距離高考也不遠了,那才是屬於我的決戰,物競恥,終將雪!
昨天晚上ZX找我了,說的還是那些差不多的話,昨晚我把我競賽隨行日記給他了,今天晚上他又找我,還是差不多的話。
其實現在我也覺得有些消沉,有些渾噩,找不好前行的路,是的,高考結束之前,這句話我會永遠記住,即便忘記其它所有,就是倒下,也要朝著清華的方向。
我反思了一下,有夢想首先要自知,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少本事,這樣,目標,夢想才不是空話。這點我能做到,我相信我具備考上清華的實力,所以,她值得我忘乎所以,開始吧,儘快調整,踏上征程 。我也懂了,清華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能上,需要拼搏,需要毅力,需要一如既往的執著。好了,清華,痴傻的我,只為你執著!晚安,祝你睡個好覺。

10.23
剛剛看到某省的成績名次公布了。
我也不知道上次寫日記是什麼時候了。星期六,星期天考試了。我倒數第8
數學物理兩門在前面,剩下四門都是倒數。語文99,,數學147,英語115,物理110,化學76,生物61.
我好傷心,想放棄,想哭來。昨天出來的成績,昨晚ZX找數競的學生談話了,說了一些不算是鼓勵我們的話。出來之後我也不想哭,也不想放棄了。畢竟定下的誓言:就算倒下,也要朝著清華的方向。又怎麼能不戰自敗,我會盡全力,全力為清華拼搏!
前天晚上,收到清華學生 百度ID:..... 給我寄來的清華的明信片了,又給我增加了信心。清華,你等我。
還要寫些什麼呢? 每天再看北邊——清華的方向,我都含著淚。我甘心為你痴傻。
昨晚下樓吃飯的時候,ZY看我們都跑,說:稍慢點,別磕著。 他好可愛。珍惜已經擁有的,盡全力為清華拼搏。
還有,大概是 大前天,開通了360雲盤,資料就能備份了。好開心。
好了就先寫這些吧。
清華,我來了!

日記就只寫到這裡了,然後就是高三生活。哦,最後的結果,數學也是二等獎。至此,加上高二時的數物競賽的,我拿到了2個物理省二,兩個數學聯賽二等獎。

再講一個大家都聽過的故事,說什麼小時候,今天聽隔壁哥哥說清華好,於是我決定去清華,明天聽隔壁姐姐說北大好,我就糾結了,是去清華呢,還是去北大呢?
我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在心裡說,還好,我只想去清華。

這些是自己的書,除去好多書都送給了下一級物競的同學以及學校的書。照片上是我剩下的一些。我本來還打算到考試時,做的題從地上摞起來和我一樣高,後來慢慢發現好像太多了,就決定從桌上開始摞,最終,的確是跟我一樣高了。可是……

還有《物理學難題集萃》

我不是記憶的強者,需要背誦的東西都很吃力。精做過5遍難題集,再碰到題目都能默寫出解法了。

數學競賽離開教室時整理的書:

這些是學校的書,我的也一起扔進去了。最後一戰。

准考證倒是都留著。

對了,還有暑假前物理老師給我發的郵件:

YR:
我很希望你能在物理競賽上獲得成功,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你有自己的想法很好,但我還是擔心。我提幾點建議吧,採納與否是你的事,我想我得給你說到,盡到一個物理老師的責任。
第一,競賽是以中學所學知識為基礎的,你該注重基礎。
題目無論簡單還是複雜都能做對才是高手,這一點上,我覺得某人和某人值得你學習,他們倆基礎很牢,平時的測試或練習只要是做了的就是滿分或接近滿分。也許你要說,如果你做的話也會是滿分或接近滿分,誰知道呢,感覺你已經很久沒做物理基礎題了。說實話我不是很贊同你的戰略方針,有些過於極端,當然,敢於捨棄也是必須的,但捨棄別的可理解,學物理的人捨棄物理基礎總歸不太合適。
第二,人的精力有限,學會選擇。
同時學物理和數學競賽是很苦很累的一件事,是的你很聰明,但是萬一有和你一樣聰明的孩子只學了其中一科,你就明顯處於劣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許該適當的傾斜於其中一科更接近成功些,暑期的強化培訓是重點,勝負在此一搏,你得好好把握住其中一科,成功不是有個聰明的腦袋就能達到的,總得付出足夠。
第三,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你需要頂住各方面的壓力,包括我對你的期中考試評價,這是需要你反思的東西,不是讓你沮喪的東西,斟酌後定一個可行方案,最佳方案,然後儘力而為之,無論如何,只要是積極向上的,我一定支持你,但同時,你要做最壞的打算,那就是,萬一競賽失利,你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到時候看起來這兩年競賽方面的工夫白費了,到時候同學們心裡也許不再認同你的聰明,我怕你像個小孩子,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事實。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白白浪費的光陰,每一個經歷都將是你的閱歷,經驗或者教訓都是你的人生財富,整個山東省,高手如雲,競賽本身就是一件殘酷的事,你首先有輸得起的胸襟,才能贏得起所有。希望你贏!
第四,注意競賽的實驗部分。
你好好努力,憑你的頭腦和幹勁,我認為沒有意外的話,筆試應該問題不大,筆試之後的實驗是我們的弱點,具體你多請教Z老師,多看些相關資料。
還有,別孩子一樣的固執,得會變通,我覺得你拿出一個小時的時間研究期中考那個16題就是個孩子氣的舉動,明擺著捨棄了那9分也得先拿到另91分,次重點不分啊?還有啊考完試後就有同學告訴我說那個題數據肯定有問題,因為自由落體都到不了那個速度,這不就結了嗎?明擺著有問題,你還研究個什麼勁啊?唉!讓我鬱悶的是你們沒有一個人向監考老師提出這個問題的,學校沒有多餘卷給我,直到你們考完後才得到學生反饋。
嗯好了,不說了,平時想找你談談吧,看你做題忙成那樣都不忍心占你時間,先這樣吧,我所說的每一句都代表我個人觀點,建議給你,看看有用的就記在心裡,沒用的就丟垃圾桶里,無論怎樣我都會尊重你的選擇。
我,還有你Z老師,非常非常的希望你能如願成功!

順利!
H
2012年4月26日

我辜負了太多人的期許是吧。

如今已時過境遷滄海桑田,你已不是當初的少年。

競賽結束後,我回到教室,開始比別人晚2個月的高三。高二的時候,級部主任給了我我們教室對面教室的鑰匙,我可以在別人上課的時候自己去自習。整個高二,我只聽語文英語課。高三,也發生著同樣的事,我還有自己的教室,可以在數學物理課的時候自己去背語文和英語。

記得高二最後的考試,數學老師見我並不認真準備考試,把我叫出去用心良苦地跟我說了好多話,我就靜靜地聽著。等他說完轉身準備走的時候,我還是站在那不動。他:「咋?YR?還有什麼事?" 我就跟他講了我是怎麼想的。我說,我並不想好好準備期末考試了。我想準備競賽。老師你也知道沒有競賽的加分根本進不了清華。物理競賽我有信心進省隊,決賽進清華,這是第一條路,如果只有一等獎,那再加上數學的一等獎,兩個一等獎也足夠我進清華了。這是第二條路。即便是只有一個一等獎,那我參加保送生考試,這是第三條路。再不行,自主招生降分。這些都是以競賽為前提的。【年少的我,曾經無知地這麼想。】
我把我的想法說了,他點點頭說可以。允許我可以不好好準備期末考試。

高三,我說老師我數學課不上了,我得背語文和英語。他也說好。因為我偏科太嚴重了。

高二期末考試後,語文老師又來發了一張試卷(重點班,每個人都在努力),我做完後寫上:

因為那時候,我只是在等待競賽。還有一個暑假,我已經準備充分了。只等考試,只等保送。

物競的決賽在吉林。都跟老師說好了,考完決賽去爬長白山。

再回到高三。
渾渾噩噩地過著。

好朋友看不下去的時候給我寫的紙條:

是啊,他見過我努力時的樣子。而此番沉淪,我也無能為力。我也是血肉的存在,也懂什麼是痛。

直到自主招生。我們學校只有一個清華的校薦名額。我想要。校長說按高二以來的期中期末成績排名給第一名。當然這也是公平的。我只是想爭取。

風吹亮雪花吹白我們的頭髮

那天大雪。我拿著13條理由去校長辦公室。比如,自主招生只考數學物理,他的第一名數學物理沒有哪一門比我好,學校里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其中一門上比我好。

如你們所料,我沒有校薦名額。

那隻能自薦了。我問過一些知道的老師,我說4個數學物理的省二自薦能不能過清華的初審,還是省二前幾名。得到的答案是大概不行,因為跟學校有關係。我只是小學校里的。

我放棄了清華的自薦,華約里,科大是A志願,清華放到了B志願,據說,B志願是怎麼都不會給過的。北約也試一下吧,只寫了北大。我沒參加過面試,所以還報了山大,因為山大自招時間早,我可以去看看面試是什麼樣子,為清北的面試做點準備。

再然後的故事有些誰都不相信了。可是就這樣發生了。我的簡歷被投遞錯了。清華和科大是一家的,他倆簡歷大概通用,除了開頭寫的:清華(中國科大)大學招生辦你們好!。最終的投遞情況是只有清華收到了我的簡歷,而北大和科大沒有收到。查EMS說均遞妥。好吧。是郵遞員上門取件,拿回去寄的,我想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了,3份簡歷長得樣子是一樣的。遞錯了很正常,哪怕我媽媽還專門給每一份都夾了紙條寫明了地址,人家郵遞員是不會在意的。哦,還有為什麼不補寄,因為元旦,快遞停了。

原本我覺得可以自招時考科大的。畢竟A志願,畢竟4個二等獎,事實證明這些硬體是足夠的,有同學一個二等獎就過了初審。

原本我以為,有一等獎的都去考保送生考試了,二等獎的才考自招,只考數學物理,我有信心拿下清華最高檔的降分錄取。結果呢,結果我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山大的自招考試我去了。本來想打頭陣的練筆,竟成了我唯一有資格的考試。仍然戲劇性的,筆試成績高,我就拿到了最高檔的 過一本線錄取的資格,根本不讓我參加面試了。我苦笑。

繼續著高三。我是被幾乎所有老師放棄的學生。我是在重點班的,重點班是高三分的,按高二期末考試的成績我是進不了的,因為那時候我還有Buff 。高三時每次考試我都倒數5名之內,沒考過倒數第一。唯一一次考了全班(全校)第二名是自招前那一次,因為我要拿著成績去找校長。我證明我能。

謝謝我的物理老師,就是前面給我發郵件的那個親愛的老師。儘管高三我依舊不做物理作業。她整理了一份試題,自己粘起來給我,說這是全班錯題率70%以上的題,你沒時間做作業,就做這些題吧。

照片不清晰,大家也應該能看出每個題都是剪下後粘起來的痕迹。

最感謝我的化學老師。我最失落的時候還是他仍然相信我,一次次用心的鼓勵,常常哭著想自己無能,兩次競賽的失意也讓相信我的人失望。他對我整個高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哪怕我並沒有他眼中那般優秀,仍然得來不該屬於我的表揚和讚賞。

即便這樣。倒數第二排角落裡的我整天渾渾噩噩,我知道沒有競賽我去不了清華。那時候天真啊。沒有清華我還考什麼。沒有清華我還考什麼。。。。。

你的眼睛是我永生不會再遇的海

然後喜歡她,我不知道算不算談戀愛,因為我只是看她好看,趴在桌上沒事的時候就看她,偶爾還能看到她看我一眼。別人都不搭理我的啊。班裡的其他人都在努力學習,當然我也不吵他們,自己靜靜地呆在角落裡就是了,唯一的好朋友,班主任還不讓我跟他同桌了。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她很美,上課專註聽講的時候很美,穿運動鞋和短裙的時候露出白白的腿很美,她把頭髮紮成馬尾,空落落的脖子很美,她笑起來很美,她氣呼呼地用書打你的腦袋的時候很美。她坐在人群中,你仍舊能一眼發現她。
忽然她抬起頭,朝著你站的方向笑了一下。
然後你明白了,你這輩子算是有奔頭了。

每天的日子就變成了看她。她也同意了當我的女友。

她會列印一些文章給我看,有豆瓣的中青報的貼吧的各種各種。有一次是《跟我長跑十年的女友就要嫁人了》,我邊看邊哭,她用在我手裡畫了幾個圈去給我拿紙巾去了。那也是唯一一次接觸到她。上圖是她送我的書,書里兩張明信片。【發黃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聖誕卡】

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她身上有香味。花香那種,挺淡的,也不是花香。我也說不明白。她自己聞不到。

我們說好好好學習,考大學。

也的確這樣努力著,她語文很好,每次都給我講我錯的語文題。她數學也很好,她很聰明的。不過總是粗心錯題,還有就是她寫的步驟跳躍性太大了,有時候我都看不懂,難怪老師給她扣步驟分。我拿著她的語文英語筆記背。直到高考前,各次測驗,我的語文成績也是98-108,英語是120-135,總分大概620多一點吧(我是13年高考生,這不是高考成績)。

這是某一張我的語文考試試卷,她給我的分析和講解:

還有她專門整理給我看的英語筆記:

13年3月7號我的生日,她說我也過節日吧,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有女生節這回事。她送我的生日禮物是一句話:


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她曾在作文里寫過宮二的話:世上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我也好好學習了。

《賽德克·巴萊》中,
塔道問莫那:你明明知道這一戰一定會輸,為什麼還要打?
莫那說:為了快被遺忘的圖騰!

還有高考,我還有機會。近高考的時候,我每天課間做3套多理綜卷,把錯誤的題圈出來給她,她只做這些就好了。

我拿不完整的高三,拼別人三年。

然後高考。一切無恙。

這是高考最後一門基本能力結束時坐公交車回學校時座位上的報紙。.有種親切感。

又是夏天,還是6月的盛夏。

我的愛情並沒有你想像的善變
只是全都放在心裡邊
在我心裡你永遠是最美的夏天。

還沒出成績,我跟她說分手。我很喜歡她呀。不過我知道,我的成績,不會好。語文英語是本來的弱科,基本能力中的音樂美術我更是什麼都不知道。

高三這一年來發生的這麼多故事,我都不再相信我是天之驕子。還記得高二初的那次數學競賽預賽,我考了全市第一,考過了所有的高三學生。也因此敢在競賽的路上下賭注。賭下整個高中,一場拼搏。

生命是場華麗錯覺,時間是賊偷走一切。 七歲捉住那隻蟬,以為捉住了整個夏天; 十七歲吻過她的臉,以為和她能永遠。

這是林一堯故事她列印的原文,一共25頁,在我這的是奇數頁,在她那的是偶數頁。只不過,永遠不會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故事一開始挺有趣的,看著看著就哭了。


小孩子呀,總是哭著哭著就笑了,而我們長大啦,笑著笑著就哭了。

我放棄。願她一切都好。一定會有人對她好。

遙遠的路程昨日的夢,以及遠去的笑聲。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里,宮二和葉問的告別;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Pi和老虎的不告別。
他們這般,都是經歷了怎樣的不舍以及放下,我終於懂得。
還有呂欽揚、黎耀輝,還有玉嬌龍。

======================================================================

高考成績公布。比我平時的620高不少。不過清華早在自招填在B志願那一刻就註定了不屬於我。

======================================================================

至於山東大學的A級自招,也就是過一本線錄取。我沒使用。而是自己報的志願。

每個人都曾有過年少輕狂,以為十八歲就能把世界扛在肩上,理想很茁壯,現實很蒼涼,淚水中動搖信念,進退間幾近彷徨。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經意間成長,這是青春吸收了時間的營養,把骨骼變得堅硬如鋼。風雨中我和他們一樣,無悔向前方……


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

============================================================================================================================================


現在是數學系的大二學生。

大一的數學分析和線性代數還有常微分方程我早在高二就已學過,解析幾何也是高中數學最擅長的部分。大一下學期的物理裸考還能高分通過。不過大二上學期的物理考前還是複習了一下,2年多沒看有些都忘了。

/***這裡本來列出的是我現在學的課程,朋友讓我刪掉,因為只有我們這班用這書。**/自習累了的時候會翻翻算導和那本熟知的《演算法》。

清華校花,題圖紫荊,攝於清華。

今天,「清華」二字於我而言不過是國內某所高校的代名詞,和北大一樣,再沒有什麼區別。有評論說讓我研究生考清華,我可能不會了。大學裡我也在努力著,若是再以清華為目標,反而限制了自己。

有評論問我大學,我選了個數學不錯的大學,開學後參加選拔,幾輪筆試加幾輪面試之後通過了,進到類似清華學堂數理基科班的班級里。我的老師們水平挺高,我接受著不錯的數學教學。大學裡,沒有人知道我的曾經,我也不想讓其他人知道。

競賽結束時有朋友問我,如果讓你重新選擇,你會怎麼選?
我說,如果我知道結果的話,或許不會選擇物理競賽了。不過也因為物競的失敗,沒有了保送,我才有機會回到教室,認識她,有了這不到一年的回憶。為此,即便讓我重新選擇,我也願意再來一次,哪怕還是敗者。
這城市大到不會同時下雨,於是特別相信我們的相遇。 再一次相遇,我會緊緊抱著你,緊緊抱著你。

有朋友問我,你以後還會這樣執著么?
我說會吧。不過不知道還會有什麼值得我此般偏執了。

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在評論里發就可以,或者註明讓我聯繫你。


============================================================================================================================================


謝謝你聽我講故事呀。現在我都記不起這些事是發生在我的曾經。只是默默地存在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很喜歡一篇文章,也是她曾給我看過的,叫《長大後,我們都成了野比大雄》--中青報。挺不錯的,你也可以看看。

我不信教,但我相信虔誠。

In mathematics we fought for the slim chance of immortality, that our work would eventually outlive us after we passed away. And our existence as random molecules in the universe would have a purpose.

願你我一切安好。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他說你任何為人稱道的美麗
不及他第一次遇見你
時光苟延殘喘無可奈何
如果所有土地連在一起
走上一生只為擁抱你
南山南,北秋悲
南山有谷堆
南風喃,北海北
北海有墓碑

#找女朋友,有意留言,我會回復你。

#找工作,北京,數據崗位。數據抓取,數據分析。


有這麼個好機會,趕緊晒晒我平生最佳學術成就:1997年全國物理競賽,河北省第六名,很平淡的成績。但對於純粹單打獨鬥、無指導老師,主要靠教科書自學的窮縣野生選手來說,也算不小的驚喜了。我講講段子,順便幫大家回憶一下那個年代。

那幾年正是單科競賽的熱潮,貌似是競賽成績可以作為教育系統內部考評的硬指標。所以好一點的中學都有專門的競賽專業隊,有專門的帶隊老師單獨上課。富庶的地區還有教育局出面做跨校的培訓,相關的競賽書籍、配套的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教材一擺就是一屋子,獎勵標準可以列印一張A4紙。

不過這些玩意我統統沒有。那時燕山地帶的鐵礦還沒怎麼開發,只有旅遊業和少許工業的承德是個窮山區,又正值老國企破產高峰,下面的縣城就更別提了。我所在的平泉縣,連個體育場都修不起,還是配合長春地質學院建實習基地才修了個渣土足球場,其他設施可想而知。我讀的縣一中,廁所還是旱廁,餐廳不配凳子,全校師生站著吃飯,好多教室還要生爐子取暖。高考補習班的老師還配不齊呢,哪有資源搞什麼專科競賽?就算往年有過一個半個的人得到過好成績,也是十幾年前渺茫的記憶。所以,對物理競賽這種事,包括物理教研組在內的校方態度就是:年三十打個兔子,有他過年,沒他也過年。和省市重點中學的學科競賽水平差距正處於歷史最大值。

顯然不是這種兔子啦

我也不是什麼物理高手。只是初三暑假閑來無事,把姑姑家不知道多少年前的青年自學叢書看了一遍,尤其是數理化部分。然後高中時發現所有課程學無可學,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基本原理的展開。於是——無聊時就不聽講課了,繼續反覆讀教科書,研究每一句的微言大義。研究為什麼這裡說「往往」,那裡說「一般」。既然說了「一般如此」,那麼「不一般」的情況是什麼?到了最後,教科書的每一條注釋我都記得,因此需要查閱的書籍也很快超出了校圖書館和縣圖書館的範疇。幸而父母經常外出,外地親戚也多,我很快得到了對山區中學來說堪稱豐富的科普書籍和進階的競賽訓練用書。等到連續兩次物理考試考了滿分,物理老師再也不管我平時幹什麼了。

貌似去石家莊參賽之前,有一次初試和一次複試吧。複試結束,我和另外一個同學晉級,物理老師有點吃驚,但也沒當回事。只是宣布我們倆可以用晚自習時間讀自己的書,以及使用平時基本不用的物理實驗室。我大概用了一個月時間,挖掘了縣城一切能用的資源,投入了全部空餘時間,然後和那個同學一起出發——抱歉學校從未想過參加物理競賽需要帶隊老師,也沒這筆經費。我們倆到石家莊先是借住到親戚家,然後按照組委會安排住到河北師大,集中上課一周。

上課內容基本忘了,現在只記得一起參加集訓的同學不是來自各個大城市的王牌學校(比如石家莊二中、唐山一中),就是來自幾十年前就成為省級重點的老牌中學(如辛集中學),最差也是武邑中學這種富庶地區的名校。競爭對手從初賽開始就訓練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都有,而且多半有帶隊老師隨行,進行臨戰訓練。像承德這種地方,市區都沒出幾個選手,縣裡的幾乎沒有。我和我那個同學算是另類中的另類。不過我們和同宿舍的舍友關係很好,差不多20年後的今天還有聯繫。

考試結果出來,同宿舍成績最好的就是我們兩個縣城中學出來的。我河北省第六,他貌似是第十二。然後還有一場實驗,我基本理解了實驗意圖,可惜有個黑匣子式的電源接反了,搞出一次短路。賽後總成績貌似降到第七。其他的舍友基本都是20名之後,好像有個15名,我記不清了。

不過,半年後高考,王牌中學的綜合應試教育水平依然不是縣城中學能比的。同宿舍8人,其他六人基本都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綜合性一流大學。我估摸了一下自己的分數,先打算報哈工大,最後一刻改志願為同濟大學,,即我對自己的定位是各個領域內的一流大學。事實證明這個選擇很正確,我大概超過錄取線10分到了上海同濟。和我同行的那位同學比我高20分,報了清華未能錄取,第二年去了復旦大學。山區縣城中學的好手,靠自己衝刺幾個月或許能在單項取得一定優勢,但和中心城市重點中學比拼師資力量和綜合應試水平,我們還要差一個檔次。現代應試教育已經是個很完善的產業。游擊隊和正規軍對抗,勝一陣有可能,擺開了全面對抗,必敗。(同一個省比較,和各地分數線差異沒關係)

第六名的身份沒有改變我的人生軌跡。但這個考試結果對我的中學衝擊很大。理論成績出來的那天,我的物理老師帶著狂喜坐硬座火車趕到了石家莊,當然也只是圍觀我參加試驗賽而已。他是個善良的山區教師,但幫不上什麼忙。他在教我這一屆學生之前一直在鄉鎮高中教學,可能這是第一次來石家莊——在河北師大門口,他指著門口的大街對我說:「這省城就是省城啊,嘖嘖,幾十米寬的大街有幾十里」。可我明明記得那時的河北師大實際上已經是城鄉結合部(不要驚奇,2015年,上周我的小學班主任和女兒來北京,是她第一次見到200多公里外的這個都市)

回去之後,他很快加了工資,升為物理教研組長,現在也是全縣物理教學的老大,和我關係不錯。我的名字留在學校的宣傳欄上很多年。比我小十幾歲的妹妹讀高中時,還有人指著我的名字,問和她是什麼關係。放假回老家,我偶爾還會去給有興趣參加物理競賽的學弟學妹講講課。如果我在縣中學要辦點什麼小事兒,也總有人給我行個方便。中學50年校慶的時候,還有人專門打電話給我,讓我給母校發個賀電,讓母校得幾分面子。我於是跑到上海電報局,發了平生最後一封電報。

我還有幾個小學同學很早就轉學到承德市區讀書,中學比我低一屆(我小學少讀了一年),他們高二時也參加了物理競賽集訓。高考過後幾年,他們無意中說起:「參加集訓的時候,老師們說今年要重視物理競賽,去年平泉考的非常好,我們市裡的重點也得有個突破……」。我不由得起了嘚瑟之心:「這事兒有我一份呀!」。

當然,這一切和我後來的人生沒有任何直接關係,只有我中學兩任物理老師對我沒有學物理專業有點遺憾。我的物理水平永久地停留在讀讀科普書,向外行吹吹牛的水平上,偶爾技癢,會幫親戚家的中學生解幾道難題,相信將來也能和我的兒子討論幾個回合。大學讀了4年土木工程,之後我當設計員畫了幾年圖,跑到西部做了幾年失敗的小生意,現在又當網站編輯,甭說物理,就連土木工程本行都丟的差不多了。

要說物理競賽給我留下的影響,也不是完全沒有。首先想和大家分享的經驗是教科書的作用。山區學校缺乏輔導書和系統的物理科普書。我讀來讀去,得益最大的還是一套高中物理教科書。畢竟人教版的教科書在編寫時不僅動用了許多優秀教師的經驗,還讓許多真正的物理學大師參與撰寫、審查,的確是落後地區能得到的最好工具書和科普綱領(當然,和西方上百年的教材編寫能力相比,還有明顯差距,我建議中國學生應該看看同等水平的西方教材)。對於缺乏大師級著作的學生來說,教科書這是少數能超越應試教育的高度,還能幫你獲得高分的教育資料之一。前幾天有個問答:如何評價「老師被要求與學生一起考試同樣的試卷」的事件?裡面有些回答說的很客觀:

孫海平當然跑不過劉翔,退役多年的奧拉朱旺也沒法在實戰中教訓當打之年的NBA中鋒們,但人家有資格指導,因為人家確實能把你指導得更好。 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應該用學生的成績說話,而不是自己的成績。否則的話,直接聘請歷年高考狀元回來教書得了,幹嘛還要特意學四年師範、擔任助教、實習、工作、慢慢成長為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呢。

即大家都承認大多數高中教師在數理化邏輯領悟能力、計算能力、建模能力上是低於優秀學生的。這既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也是教育的一個問題所在。但教科書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這個缺點——讓一些遠遠超越中學教育水平的大師回頭來參加教科書的編寫,舉重若輕,恰似用萬噸水壓機來製造幾十噸的小部件。才能保證最大程度的精確、深入、直指基本邏輯,不糾結於具體的解題套路。考慮到歷史上牛頓在給出牛頓三定律的時候,數學、天文觀測、實驗數據處理水平已經遠遠超越了當前的中學乃至一般本科的課程,那麼請出大學教授、物理大師參與中學教材編纂、審查也是很恰當的行為。只有中學水平或是略高於中學水平的師範教育水平,的確是不能直接去編教科書,或是輕言超越教科書的。

許多地方的理科教育問題不是只有教科書,是那些省、市級師範畢業的教師根本講不透教科書,盲目地轉向那些針對具體問題的應考教材,實際上無法向學生傳授一套成體系的物理學觀念,結果越是加強訓練,越是把物理(化學 數學)教的支離破碎。學生只對具體的一系列結論和題型有了條件反射,但一旦要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就只能靠運氣了。

進一步說,社會應該大幅提高教師收入水平,以便於同步提高對教師的要求,讓畢業生中最優秀的那一部分樂於去師範院校,或是吸引一部分人才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相關專業拿到高學位後回頭來當中小學老師。這裡暫且不再展開這個宏大的話題。

我當時被迫從物理教科書出發建立自己的物理觀念。壞處是一切延伸出去的邏輯、結論都要自己思考,好處也是一切延伸出去的邏輯、衍生結論都要自己思考。畢竟世界上的知識是學不完的,建立嚴密的邏輯體系,養成從基本事實出發,推導複雜體系的能力,要比記住一系列定式要重要的多。我後來能在許多行業裝內行,能經常跨行業寫點內行看不上,外行讀了還有點意思的東西,的確和當年物理競賽的自我訓練有一定關係。像這個問題:你有哪些曾經自認偉大、能賺錢的創意,被發現已經被別人實現,或被證明不可行?裡面的大多數答案或許沒有經濟效益,但肯定對作者的思維進行了非常有效的訓練,

其他的影響么,也有。記得當年我考完給家裡打電話,父親很替我惋惜,因為前三五名多半會進國家集訓隊,不用高考就可以隨便選大學,第六七名一般進不了國家隊選拔,最多是推薦到河北工大這所天津的大學。那時候高考的錄取率還很低,估分錄取製造的隨機性還很大,和保送機會失之交臂的確很可惜。不過我完全不在乎,平心靜氣地回去準備高考,絲毫不心疼為此付出的幾個月時間。(河北考生要讀重點大學必須面對全國最低錄取率,因為河北省7千萬人,唯一的211大學河北工大在天津……省單科第六名依然只能讀第二檔次的大學,應該足以證明河北高考的殘酷性)

作為一個野路子出身的業餘選手,沒人指導,沒有專業訓練,全靠自己摸索,壓倒那麼多經過系統訓練的對手已經超出了我的考前預期。全省第六名的結果,足夠讓我確信努力一定就有回報——這個思考迴路雖然自幼就被反覆灌輸,但不經過一場從頭到尾都由你自己主導的競爭,任何人很難在潛意識裡相信這一點。每個人早晚要經歷這麼一次自我暗示,我很高興我在16歲就完成了這個小成就。至今我還保留著比賽獎品——直徑30公分的手錶(實為掛鐘)。這個獎品看起來超級傻,但不妨礙我看到它時就很開心。

同時,勝利(按我自己的定義)讓我相信大城市的素質教育、王牌中學的應試水平也就是那麼回事。只要給我足夠的時間,差距一定能抹平。我這個小縣城走出來的學生從此對世界多了幾分不仰視的自信,遇到機會的時候多了幾分全力一搏、大不了從頭再來的膽色。這在90年代那個地區差異、城鄉差異宛如天塹的前網路時代非常重要。前幾年看南非世界盃,朝鮮首戰巴西全力以赴毫不膽怯,88分鐘尚能進球,補時階段還在瘋狂進攻巴西的球門。最後雖以1:2落敗,也是雖敗猶榮。相信這場比賽對苦難的朝鮮民族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心理事件。以後不管這個國家出現什麼變革,朝鮮隊面對強敵死戰到底,而且取得一定戰果的精神都是他們的寶貴資產(朝鮮1966年打入世界盃八強當然也算),是這個國家重建秩序的心理之錨。我也感謝命運在16歲賜我這麼一份小小的自信。

王朔有一個總結:陳村在一篇短文里說,他最好的小說在他腦子裡,只是不曉得是不想,還是沒時間把它寫出來。史鐵生也在一篇小文里說過,每個人腦子裡都曾經很精彩,如果大家都把自己腦子裡想到過的東西都寫出來,那就有很多篇篇出色的文學作品。(大意,都是大意啊)……

謹以這段回憶紀念當年的小小成就,也紀念沉重的90年代。轉一段我自己的文章:比《平凡的世界》更平凡——路遙筆下的流星年華,向那些終生未到過大城市的鄉村教師們致敬。希望我那些雨天光腳上學,小學畢業就自行謀生的農村同學們能生活幸福。

為何20年後我要重讀《平凡的世界》?為何我依然會被30年前的配角故事打動?因為生活在21世紀的我,和路遙,和孫少平,和侯玉英同處一個時代。


六十多年來,中國工業化經濟一刻不停地飛速發展,誰也躲不開工業文明的衝擊。工業化大潮先沖跨了傳統中國社區,80年代開始的產業升級又把剛剛形成的第一代工業社會當成了衝擊目標。現在,輪到我這個80後開始懷舊,輪到90後以20世紀遺民自居了,工業經濟的增長還是沒有踩剎車的意思。中國依然在路上,中國社會和五十年前、三十年前一樣,還處於「過渡階段」,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孫少平生在今天,也會很快適應21世紀。


孫少平年輕時的社會問題,當年的發展動力,在今天依然存在,只是上了一個層次。「擴招」這個政策曾在70年代普及了中學教育,造就了孫少平一代對工業城市翹首而望的年輕人;現在則有每年700萬大學生湧出校門,向新時代的中產夢、創業夢奔跑,企望在遠高於人均工業產出的物質生活上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園。毫無疑問,其中大多數會碰壁,其中很多會消沉,但肯定這個時代也有孫少平和田曉霞擊碎一重又一重的障礙,為自己的青春找一個有尊嚴的安放之處。在2014年重新翻開《平凡的世界》,我絲毫讀不出過時之感。


從路遙為全書撰寫的後記來看,路遙實際上預見到了這部作品的生命力。只要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還在前進,只要新時代和舊社會結構的衝突還在繼續,只要年輕人的遺憾還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平凡的世界》就不會變成一本純粹的歷史小說。在此,我必須對路遙的洞察力和寫作水平表示敬意:


對於一個原本一無所有的農民的兒子,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是的,不滿足。我應該把一切進行得比現在更好。歷史,社會環境,尤其是個人的素養,都在局限人——不僅局限藝術作品中的人,首先局限它的創造者。所有人的生命歷程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都是一個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遺憾。遺撼,深深的遺撼。


唯一能自慰的是,我們曾真誠而充滿激情地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竭盡全力地勞動過,並不計代價地將自己的血汗獻給了不死的人類之樹。


在我們的世界發生激烈演變的大潮中。人類社會將以全然不同於以往的面貌進入另一世紀。我們生而逢時,不僅可以目睹一幕緊接一幕的大劇,也將不可避免地要在其間扮演某種屬於自己的角色……結論一目了然: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


——路遙

終 流星背後是夜色


讓我重新翻開這本書,不放過每一個配角生活細節的另一個原因,是我想重新看看我的童年,看看我熟悉的80年代。


我生於1981年,對80年代的記憶當然很清晰。我記得寒風呼嘯中溫暖的小城燈火,也記得茫茫雨幕中寂寞的山間村落;臨近午飯時,有線喇叭會播放《歌唱祖國》的交響樂;雪花飄舞,膠輪大車前的馬匹噴吐著霧氣和白霜;綠皮火車上有2毛錢一個的鬆軟麵包,球場邊的牆壁塗著模糊的「英明領袖華主席」大字……我還記得80年代的時候父親很瘦,母親一個人就能拉著小車去糧站買米面。夏天的時候,礦上的工人騎車幾十里來上班;冬天快到了,農民把田野里的玉米根都挖出來,敲掉泥土當柴燒……但那都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具體而不連續的白描片段,無法讓我通過回憶繪出一副全景畫。


所以我再次翻開路遙的小說,俯瞰上百個人物來來往往,看他們怎樣一年年度過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從中找到他們的愛恨好惡,看他們的現實生活與夢想。看著看著,80年代的生活邏輯線漸漸浮出書頁,把我記憶的片段串成項鏈,再編成寫滿故事的網。許多記憶中缺漏、混淆的地方也被合理的解釋補齊。今年我33歲,雖然還不知道我將要到什麼地方去,但我至少知道了我從哪裡來。這裡我必須再次向著史者路遙致敬。


非常遺憾,在我串起來的記憶中,沒有孫少平這樣的人物。但這也不奇怪。路遙以自己的部分人生當藍本,不知選取了多少年輕人的生活精粹來鑄造主角光環,才有了孫少平這個敢於向時代大潮中流擊水的主角。他是一代年輕人的典範,但不必所有人都像孫少平那樣生活。畢竟不論劇本怎麼寫,大多數出場人物總是要當配角的。


實際上,無數個配角的亮點恰好可以拼出孫少平的精彩人生。孫少安勤勞樸實,侯玉英真誠守信,田曉霞勇敢聰慧,孫蘭花善良執著,金波為朋友兩肋插刀,為愛情不惜代價……可以說世上本不存在孫少平,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像孫少平的一刻。


當我們像孫少平的時候,我們可以正面痛擊命運;但大多數時間,我們都被時代浪潮推著走。這還不算,我們僅有的一兩次勝利往往要用一生來補償。說起來這倒也合理:在滾滾而來的時代大潮中,命運本來掌管你的全部;現在你偶爾贏他一次,被冒犯的上司肯定會給你找一輩子麻煩。如此的生涯正似宇宙中的流星:在黑暗的空間中運行不知多久,忽然衝進大氣層,用短暫的燃燒放出所有光明,然後再變成黯淡的隕石或星塵。


夜空中不止有流星,還有永遠閃亮的恆星當主角,但最多、也最容易被忽視的色彩是黑色。黑色的背景中有無數的隕石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默默運行,等待著一生一次的閃光。人們描繪夜空的時候,往往只會畫下月亮的位置和星座的形狀,記下偶爾看到的流星,從不去想背景中無數的流星「預備隊」——唯有一個叫路遙的畫家在星空下坐了一整晚,然後用最細膩的筆法給整個背景塗上黑色。


這就是我寫這篇書評的終極原因。翻開書頁,孫少平依然讓我感動,但配角的故事倍加親切。總有一天,我生活的時代也會成為歷史,也會有人寫歷史小說描繪這個時代,甚至可能會有人寫「穿越」小說回到這個時代。到那時候,我希望他們也能像路遙那樣,寫出這個時代的配角群像,為我們的年代繪一副全景畫。畢竟,我這輩子的最高期望就是當一顆不後悔的流星。(完)


任沖昊 2014年 路遙忌日

最後轉一個視頻,只為了葛優那句「肝膽相照」的:【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歌聲響起的時候,萬般記憶湧向鍵盤。感謝大家聽我說陳年舊事。

視頻封面影視原聲《相知相愛 電影主題曲》視頻
相關回復:
在同濟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 馬前卒的回答


離開物理之後,我開始念法律~
曾經坐在我旁邊的X去了Cambridge,她拍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照片,在街邊幸運地與霍金先生不期而遇;其實我最羨慕的,還是她可以繼續呆在物理的世界裡
在日記里這樣寫:

那些與物理有關的回憶,我一直好好地收藏著:

有講義,運動學,力學,熱學,電路,磁場,電磁感應,相對論。。。有每部分的練習題,還有最後的整套衝刺卷~

搬新家的時候老媽執意要扔掉我的這堆「廢紙」,然後頑強地「抵制」啦~

每次看到這些,都會充滿開心和親切

把模擬題從第1套做到第17套,我們就要上戰場了哦

就是這兩本書,在我的高中生涯里展開一個全新的美好世界
~~~~~~~~~~~~~~~~~~~~~~~~~~~~~~~~~~~~~~~~~~~~~~~~~~~
謝謝所有閱讀答案的人,願意與我分享這段回憶;如果你跟我一樣,真誠地愛著物理,愛著它的美,我會很開心 : )
故事的終點,我沒有走進北大物理系。就像每個不那麼受幸運女神「垂青」的孩子,生活給我開了個小小的玩笑
2010級重慶南開中學「物理班」,有13個痴愛著物理的小孩和1個痴愛著物理的「大小孩」。那年教育部取消了競賽加分,學校和社會的重視程度一夜降低,學生們紛紛從競賽班退出,專心備戰高考,老師們也不再熱心競賽培訓。留下的,全都是真愛
松哥是我們的物理競賽教練,那個「大小孩」。他沉浸在物理世界裡的樣子,真像個正在遊戲的小孩。他開始在黑板上畫圖,列方程,求解,總是喜歡說,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啊。那時候的松哥,是我們眼中的神,他的粉筆自如地遊走在黑板上,好像與那些公式和模型有著天生的默契。加分制度改革以後,年級其他的物理老師都不再管我們。松哥一個人帶著這個班,當然這完全沒有問題,他是我見過最好的物理老師,省里頂級中學的頂級老師還是很靠譜的呢。最重要的在於,他懂得物理的美,並且深愛它
因為那些「遊戲」,我愛上了物理。那是怎樣的一種美呢,大概是找到某種方式來試圖描述這個世界,探尋這個世界的秘密吧。這個方式就是數學,松哥說過,數學是物理的符號。我喜歡建立某個模型來描述那些輕桿,小球和滑輪,以方程來解釋,來表達世界的某些東西。漂亮,乾淨,簡潔的經典理論呵
那時候,我們懷著夢想,奮不顧身,義無反顧
每天下午第二節課結束,到晚自習開始前,都是松哥的「遊戲」時間。他會在物理世界裡流連忘返,完全忘記了還有「下課」這種事情。直到晚自習鈴聲匆匆響起,大家才慌忙往各自教室跑去。他津津有味地「拖堂」時,有時我們會在下面偷笑,有時我們也會渾然不覺。那可是我的學生時代里,唯一不會反對的「拖堂時刻」呀
重慶的夏天超過40度的高溫,即使高三的學生也放了「高溫假」,諾大的校園只剩下我們13個人在教室里刷題。窗外的驕陽烤得屋裡像蒸籠。松哥給我們講解的時候,依然平和而沉醉,我們的臉上也漸漸有了那樣一種神情
開學幾周停課去衝刺競賽,被班裡的同學「怪異」地盯著。不能理解有人在爭分多秒的高三選擇去做這麼「無用」的事情。半夜兩三點的時候,書桌的檯燈依然亮著,和物理的約會在深夜裡依然溫馨。從來沒有那樣充滿激情地去追尋過某種事物,我跟小夥伴說,物理就是我的情人
那時候我的模擬成績基本是省一剛剛過線,也會憧憬保送北大物理系。對於喜歡物理的孩子,北大物理系不就是心中聖殿么

2009年9月19日,那天發生的事情,我大概永遠都不會忘記吧
我們進入考場之後,考試鈴聲響起,我們的試卷卻遲遲沒有送來。焦急地看著手錶上的指針轉過一圈又一圈,清楚地記得試捲髮到手中是開考半個小時以後。但是,草稿紙還是沒有來!!!這種難度的考試只靠心算的要求是不是略高啊~~~因為沒有草稿答題有些不順,心裡也慌,然後又是半個小時過去,草稿紙總算髮到了考生手中。那一刻,我覺得北大物理系已然離自己遠去~~~我們缺少的那些時間,並沒有在考試結束後延時補回(坊間盛傳當年是巴蜀中學坑了我們,因為當時只有我們這個考室發生了這種「奇葩」的意外情況,而整個南開的13個人都在這個考室;考慮到巴蜀和南開多年的競爭關係,所以大家都忍不住浮想聯翩)
因為無關加分,學校沒有就此事為我們爭取權利。松哥是個不爭名利的人,也沒有提出抗議,這種事情也不知道該向誰抗議,抗議又有用嗎。這個意外事件不了了之,當年南開的物理競賽成績受了很嚴重的影響,大神H雖然保送北大,卻沒有去成冬令營。該拿一等獎的都拿了二等,該拿二等的就二等也沒拿到~~~(少了這麼多時間成績不降檔才怪呢)
競賽結束的半年我幾乎每天都在哭,與省一的無緣,我錯過了進入北大物理系最好的機會。那時候情緒很激動,生活多殘忍啊,怎麼能以那樣一場意外斷送掉我的夢想呢。對於真正熱愛著物理的松哥和我們這群人,這個玩笑太不公平,太殘酷
其實後來也想了很多,也怪自己準備得不是十足的把握,模擬題每次都只是剛剛過線;就像大神H,這區區一個小時怎麼攔得住夢想呢。也怪自己面對失敗缺少繼續的勇氣,沒去成北大然後慢慢離開了物理;就像小夥伴X,她在劍橋校園裡談到當年只會一笑置之吧
慢慢地我忘記了結局的傷痛,物理競賽的時光,在我心裡柔軟而甜蜜

對啦,還沒有認真說說我現在在做什麼呢
比如這個

這個

還有這個

其實,我也很喜歡法律,但是


我決定拉低一下這個樓的平均檔次。

初中時我參加了物理奧賽,拿了國家級二等獎,在全省排名大約幾十名的樣子。學校在當周的升旗儀式上給我發了個筆記本。。

上高中後學了文科。大學會計輔修歷史。剛出來工作投身中國足球事業,現在賣上寫字樓了。。


不請自來,回答一下。
我是2008年秋季獲得的省一,與進省隊參加全國賽失之交臂,後來參加保送生考試後保送到清華的。轉眼六年多過去了,做物理競賽這件事情已經完全成為回憶,explicit的影響已經近乎於無。今天看到許多知友回答這個問題,勾起了這些記憶。也來翻翻箱底。

先直接回答問題,本科土木背景,目前在計算力學領域做博士生,安心做有限元相關研究。

我的母校是石家莊二中,高中的大半部分時間接受了母校「職業化」的競賽鍛煉。高中很充實但是非主流:微積分、普物學了不少,還看過一些理論力學;高中的化學生物基本不會多少,數學、英語過硬,語文是什麼?

跟許多知友表達的一致,在本科期間微積分、物理、理論力學等學科學習中都掌握絕對主動,有充分的時間夯實提升,依據興趣進一步探索。土木屬於力學類專業,物理競賽的基礎為我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學習也提供了一些方便。

要說惠澤至今或者難以忘懷的,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是做物理競賽時初生牛犢式的單純與熱血:很長一段時間,和二十幾個小夥伴一起,也不上課,大家在刷題之外也有一個簡單而執著的信念——學更多的物理(我自己還想藉此契機學一些數學)。自由的環境為學習熱情提供了保障,大家依照興趣與邏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有意思的是,當時我們依據學習側重點、思維習慣、學習狀態的不同,劃分出「武林派別」:強調物理圖像解讀的,是「氣宗」;喜歡學數學,強調數學在物理中的重要助攻作用的,是「劍宗」(我本人是劍宗團隊核心之一);沒有執念、不偏科、勤奮紮實的,是武林正統「少林寺」;刷題狂魔,「明教」;喜歡刷俄羅斯題目的,明教的」波斯總教」……現在看起來極度幼稚,但回想起來,在體力(那時候真心挺累的)與心態(扔下別的課扎入物競,主觀上沒有留後路)的雙重壓力下,居然有這個興緻自得其樂 ,更沉醉與此。現在每次想起都有所感慨。

其二,就我個人而言,在本科課程學習、研究生階段的知識補給等過程中,我的學習習慣內核與做物理競賽時相比沒有改變——強調自主,佔據絕對主動。相信多數有過真正意義上的競賽經歷的同胞都明白我的意思,毋庸多言。我本人可能還更極端一些,本科時候幾乎所有課程實際上是「自學的」,老師的講授對我的作用真心不是很大(所以課堂上很遊離,在另一個世界;此處沒有任何對老師講授質量的評價);當然了,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也是物理競賽訓練過程中養成的不良習慣,自己能鑽,但是通過「聽」獲取信息的效率很低、「聽」時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

先寫這麼多吧。


過得很不好,在知乎上被黑成文科生......


昨晚看到這個問題,掀起了好多回憶。
於是想回答一下正題,作為一個曾經水過物理競賽的醬油黨,現在,究竟過得怎麼樣?
謹以此流水賬紀念我的物理生涯和現在的實習歲月。

show time~
2016年1月21日,2℃,小雨
早晨6點15分起床。
6點50分在食堂吃完早飯趕地鐵。
7點40分到達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十四樓手術室。
7點55分換裝完畢來到底樓中心供應室。
8點整開始疊藍毛巾小包布。
大致是這樣的:

將五塊藍色的小毛巾放在綠色方巾內,裡面夾一片3M的化學指示帶,最後疊成長方體。
當我疊了一半的時候,發現還有這麼多……

於是,百無聊賴又無可奈何只好繼續加油,兩個小時後的成果大致是這樣的:

然而,這工廠女工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是開始包中單。形式與內容和上面大抵相同。
中午11點整,從底樓奔回14樓回手術室食堂用餐。
半小時後,準點回到底樓供應室。開始下午的工作。
剛開始是接著上午的打包裹。
然後老師帶著你去裝含環氧乙烷指示條的牽引條。由於這次想悄悄拿出手機拍一張被老師發現,所以沒有圖了。
後來做完這些工作後,老師叫我將3M指示條和繃帶用橡皮繩捆在一起。

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嗯,是真的很簡單。
很快,一個小時又過去了。箱子也慢慢滿了。

然後手就變成了這樣:

(其實這是才做一小會兒就出現的模樣,因為橡皮繩較緊每次放的時候都會把血液集中到甲床下面的一塊兒地方,於是只能換著法子用各種方式捆。哎呀,為什麼把手拍得這麼顯滄桑T.T)
下午3點30分,老師花了五分鐘告訴我供應室的常用消毒方法和手術物品的分類。
又做了點零零散散的事兒。
下午4點整,下班。
直到下班的那一刻,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我叫什麼名字,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對我說過一聲謝謝,也沒有任何個人或機構給我一分錢。
然而實習,還在繼續。

差不多是要在其中思考無數次人生以及為什麼在這個機械化時代,還有人要做如此這般的重複性純體力勞動。答案,大概不言自明。

我大學讀的專業,和物理學的關係,只是一個聲母的差別。然而物理學和護理學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真的有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何跳入這個坑的劇情這裡不必追思。繼續說現在的生活。

某天,因為畢業論文整理數據的事情和一個高中同學碰了個面,於是說到了高中學競賽的那段時光。同學問我當年是不是付出還蠻多的?但談到付出,該從何而言,我只能說「差不多是其他所有學物理競賽的女生努力的總和吧。」因為我清晰地記得,有那麼幾次考試,我一個人的成績會是她們四個人的總和,然而,我們五個人的成績總和也抵不過考第一名的男生的總和。事實就是很血淋淋的。

而我當年選擇物理競賽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初中的物理老師曾經暗地裡誇過我天賦異稟以及從小以來的我的學習對象也是學了物理競賽。

也曾興沖沖報名了中科大的實驗課,在高一的暑假擺弄那些我當時並不懂現在也全然忘記的儀器。
也曾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去廣州聽北大教授舒幼生的課,事後抱著《物理學難題集萃》慢慢啃。
也曾一次次檯燈伴破曉,無奈仍嫌尚早。
然而,終究是不夠努力,或者是沒有用更多的努力彌補自己的缺憾。

一年的時間,只是在複賽時進步了四分。戰績也只是停留在了省三。(謝謝媽咪找到的證書(^o^)/~

後來,一入醫門深似海。只是前段時間,年末總結賬單時,我開始哭窮又做起了家教。找到我的是一個高二的姑娘,要補習數學和物理。
趕緊讓家裡寄來了以前的教材和筆記本,於是在寒假前的那段時間,我都是白天做八小時護理,晚上做三小時物理。很充實,也很開心。

滿滿的都是回憶呢~

每一次做完家教,阿姨都會說很多聲謝謝,其實我也並不確定自己真的能幫到什麼,不過又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然而白天在醫院做的一切似乎會被很多患者看做理所因當。並且,兩次家教的收入和半年來在醫院裡大大小小二十多次夜班所有補貼的總和相當。醫院,你真的很摳門了啦!!

Anyway,曾奮力過的青春,總會在未來的歲月里讓你閃著光,哪怕那光閃得微弱。
以及,不管是十幾歲,還是二十幾歲,這都會是我們的黃金時代。
所以,儘管現在的實習很辛苦,下了班我又變回一條好漢,吼吼吼!
Carpe Diem.


1991年全國第一屆奧數全國二等。
1995-1996物理省一等,
1996順便拿了小口徑步槍市第三名,
1996忘做暑期課外作業,被老師處罰,一上午補兩個發明出來,結果一個省一等,一個省三等,
現在在當醫生,普通的一名醫生,小時候什麼獎都是玩,沒什麼意義的。

居然准考證還在


當年決賽理論考的特別爛,實驗考的特別好。最後拿了個中不溜的二等獎,五十幾名吧。

現在在做理論物理。

當年一起拿獎的人,現在大部分已經不做物理了。還在做的十個以下吧。

至於過得怎麼樣,自我感覺做的東西很有意義也很好玩。業餘時間也有各種愛好。就是兩點不爽,和老婆異地,將來不好找職位。


謝高中室友邀請。

本人不是物理競賽大佬,沒有獲得過可以擺上檯面的獎項,高中非常喜歡物理,現在也仍然對物理很有感情。

記得高一下學校有一個競賽的選拔考試,我就稀里糊塗地拿了物理組的第一,然後就去學物理了,高二考物理初賽,貌似是當時全市第二名,然後去考複賽,跪的不要不要的。高二升高三暑假包括開學後的一個月開始全力準備物理競賽,最後還是離省一差一點,同時也因此成績下降並失去了各種推薦、自招的機會。最後我是自薦北大自主招生,然後去考北約考試,物理最後一道大題我複習物理競賽時寫過,於是成功拿到了北大加分。

高考離北大線差了幾分,14年安徽省北大線比清華高了不少我記得。不過靠著自招加分還是到了北大,

到了信科,我大一躊躇著大二轉物院,於是選了物院的所有基礎課,舒幼生的力學,王稼君的電磁,這兩門課我學的都不錯,一門95,一門93。但是熱學血崩了。另一方面,自己對編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一結束我也沒有轉院,而是留在信科學了cs,可能我是被熱學給虐到了,也可能是感覺cs非常有意思吧,總之我從物理轉到了cs。

現在我大三,在做網路和資料庫方面research,前幾天剛和mentor剛投完vldb,這篇paper從構思到完稿花了我快半年時間,希望能有好結果吧。最近會做globecom還有icnp的短文,都是六頁,工作量小了不少。

說說之後的打算吧,大三暑假不出意外我應該會去耶魯一個老師那裡做一個系統方向的項目,當然如果能夠趕上nsdi那就最好不過了(這個難度可能會有點大了)。之後應該回去美帝讀phd,應該是網路和系統方向,希望能夠申請到好結果吧。


物理到cs,大致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所鍾愛的事業,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人生體驗吧。


不邀自來,這個問題完全激發我回答的慾望了,滿滿的都是回憶啊。
2007江蘇省物理競賽一等獎,沒有保送。拿完一等獎後有個南京大學自主招生的考試機會,也沒考上(還記得當時南大自主招生考試考數學、物理、英語三門,每門課都有一個最低分數線,我物理成績是最低分數線兩倍多,然後數學沒到線。。。)
其實當時對自己還是期許挺高的,物理拿到省一後對自己大學的定位基本就是南大浙大這一個層次,南大自主招生失利後也沒有考慮別的學校(其實當時還有東南的自主招生,結果答主當時根本看不上東南,就沒去考,現在想來,滿滿都是淚。。。),就一心準備高考了,結果高考失利,連東南的分數都沒夠,就只好默默地來到了我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了電氣工程(電力電子),碩士有保送去浙大的機會,結果因為懶(還有擔心去浙大選不到好導師),就在本校選了一個最好的導師讀了碩士,現在即將畢業,屈指一算,在我航一呆就是6年多。。。
回想其起當時的物理競賽,我非常感激能有那麼一段難忘的經歷,主要有以下幾點吧(工科學多了,語言就是枯燥乏味)。
1、學習新的東西時,總會尋求其物理本質,建立數學背後的物理圖像。這點是我搞物理競賽讓我受益最大的地方,我們高中競賽帶我們的物理老師水平很高,他和我們講物理的時候,總是和我們說:「你們看物理公式的時候不要老盯著公式,不要把物理當成數學來學,要想想背後的物理本質是什麼」,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受益至今,我研究生階段看paper的時候,很多paper公式都是推導的天花亂墜,但我總是會去思考其中的物理本質,本質找到了,一切都豁然開朗,公式推導什麼的都是細枝末節的事情了。
2、意識到了自己數學極差,在數學上沒有任何天賦。經常有人說,數學好的人物理不一定好,物理好的人數學一定好。我想說,答主就是一個硬生生的反例!(想想答主南大自主招生考試數學最低分數線都沒到,高考也死在數學上)。進了大學也是,對於能和實際物理結合得比較好的數學,比如微積分,拉普拉斯變換什麼的,答主學得風生水起。對於比較抽象的數學,比如說矩陣論,答主現在還是雲里霧裡。。。運用到工程上也是,在設計自動控制迴路的時候,還是最習慣運用經典控制的根軌跡和波特圖。對於現代控制理論(要用各種矩陣的),怎麼都覺得不舒服。說到底,答主還是抽象思維很差,只能理解和實際有明顯對應的數學,矩陣因為多是三維以上,和實際聯繫往往不那麼直觀,所以至今就理解不了。
但是早意識到自己的缺陷並非不好,我通過物理競賽,很早就發現了自己的抽象思維不行,所以在本科碩士的學習中就有意識地偏向實際工程(搞理論最終都是搞數學啊親),比如本科做各種電子設計比賽,碩士做各種項目等,現在看來,自己也成長的不錯。感謝物理競賽讓我很早發現了自己的缺陷,能夠揚長避短。
3、意識到人的潛力是無窮的。搞物理競賽高一學完高中三年的物理,高二基本學完大學普通物理,現在想想,真為那個時候學習能力驚嘆,相信每個搞物理競賽的人都深有體會吧,就不多說了,哈哈。

當然,更讓人懷念的是那一段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一起,單純努力奮鬥的時光~


沒靠譜教練,自學物競。拿了省獎,不能保送不能加分但是可以吹牛逼。
現在在英國讀Physics Astronomy
離物理越來越近的渣渣
上周成功成了中科院物理所的RA,開始了第一份和物理有關的實習。
沒放棄並開心著。
留坑後續更新,不知道能走多遠~
現在找我要簽名的,拿了諾獎會把你們加到感謝名單上。


@馬前卒 曬了,我也想曬。因為我們的經歷很類似。本人1997年山東物理競賽筆試1x名。具體我忘了。20年了。筆試+實驗總成績2x名。最後一等獎保送山大物理系(高二),沒去。當時想去老師不讓(指望我考清華?),爸媽就沒讓。

作為山溝溝出來完全自學。自學就只有一本書:什麼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連微積分基本都不會。筆試能看懂的幾道題都作對了。看不懂的題(基本都是電磁學)連名詞題意都完全不懂基本沒法做。這種成績能拿1x名我也算滿足。

有人如果能搞到那年的試題讓我重新看一遍,真是感激不盡。多年的夙願。想看看當年我沒做的題到底是什麼程度的難。

實驗我也實在沒辦法。最簡單的第一題我竟然不會稱質量。旁邊監考的山大研究生還笑我,被我看到了。確實不會,學校里只有托盤天平。做實驗這種東西對山溝溝來說基本是奢侈。

總成績勉強是一等獎尾巴(當時應該特等獎3人,參加國家級別比賽,一等獎30人,都應該能保送山大物理系)。

高考也沒給老師爭光,物理才141,數學142,都砸了。一流學校基本沒戲。乖乖報了山大電子工程。結果被挑去新加坡。當時山大推薦了40還是50人(新加坡再挑大概30個?)。推薦的人正好就有我,夾在我的錄取通知書里。我爸打電話問了南京親戚,他們二話不說,一個字,去。我就去了。

要先筆試一次腦筋急轉彎還是智力測試類似的數學題,不小心拿了第一。其實成績不公布,但是其他學生和某老師聊天的時候(本人山溝溝社交能力低下,不會主動找老師聊天),某老師說第一名叫xxx。我聽到了,才知道筆試最好。也沒啥興奮的因為山大肯定也不會把最好的學生推薦去新加坡。

面試基本抓瞎,英語能聽懂他們說什麼我說不出來,只好說漢語。但可能數學成績好,搞定了。

到了新加坡,學了半年數學+英語。數學考試在所有幾百個學生中(我們那屆有清華的,復旦的,中科大的,等等)是頭幾名的。其實我隨便做做然後給其他同學抄去了,因為監考其實不嚴,隨便考)。

英語就別說了,現在也不咋地,也就工作交流交流的水準。

然後繼續電子工程。第一年就是dean"s list,進入快捷碩士(4.5年本科+碩士課程)。後來發現實在喜歡編程,去選修了不少計算機系的課,把快捷碩士給退了。其實快捷碩士新加坡本地學生有獎學金的,我們木有,沒什麼動力繼續。頭1,2年成績還不錯,經常dean"s list。後2年天天和現在的老婆遠距離聊天,逃課。不過也總能拿A。拿不到distinction了。最後first class畢業也算有個交代。

畢業了繼續發揮本人社交能力不強,自我規劃能力不強,沒有遠見的特長,去計算機系繼續讀了個博士。

原計算機系的厲害的基本都金融銀行啥的去了。買房早結婚早都是贏得早。即使讀博的,厲害的也都盡量搞到美國去了。

博士畢業工作幾年就回國了(老婆要回來)。但工作幾年成績好像還不錯?老闆不想我走,就給我同樣工資讓我在國內家裡做。符合我宅男本質。在家裡當了幾年奶爸。網路創業過1,2次沒有什麼突破。目前創業,小外包。拿新加坡的活,來中國做。這樣。目前營收不是大富裕比在坡當工程師拿死工資還是強點。

現在基本是大學同學中還在搞技術的不多的幾個之一。

還有,現在的老婆是到新加坡後網路聊天認識的,就是被我高中物理競賽的經歷騙到了,崇拜我,才遠距離了n多年,我博士畢業後才結婚的。算是二代,但也不是巨富那種,一般富。岳父其實也是個傳奇,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八,智商也是相當高。

所以雖然我算開竅晚,不會交際,賺錢晚,房價高企,但我們目前不管做什麼事情其實並沒有太多後顧之憂。房子,創業失敗之類的都是小事情,創業也會得到一定支持。我遇到老婆算是幸運的。否則也就是拿著死工資的工程師慢慢升值加薪這樣。

嗯,花了一小時打字,還被老婆白了一眼。繼續工作了。

各位共勉之。


我參加過兩次物理競賽,一次是初中的,一次是高二。與現在的競賽班不同,我們當時參加物理競賽,只是物理老師選幾個物理成績好、有興趣的同學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訓練和做題。我們並沒有把競賽作為升學的主要途徑。能拿獎,很好,算是天上掉下的餡餅;拿不到獎,還是照樣考試升學。

初中時,我運氣不錯,通過了初賽,然後去省裡面參加複試。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只有14歲,頭一次離開家住在陌生的賓館裡,緊張而又興奮。不過很可惜,水平太差,只拿了三等獎。最後還是通過中考上的高中。上高中後,我們物理老師也在輔導物理競賽。記得我們班參加的同學很多,最終大概有七位同學獲得省里複試一等獎或二等獎,而我這次連複試的資格都沒有拿到。獲得一等獎的同學,有好幾位保送了,比如南開大學,人民大學,中科大。還有幾位同學參加高考,考上了清華等學校。

去清華的同學,學了機械工程,畢業後去了東京大學讀博士,現在在日本某研究所工作。
去人民大學的同學,學了計算機,後來念了碩士畢業,現在在騰訊工作。
去中科大的同學,學了物理,畢業後去美國,從物理轉統計,博士畢業後回國在某創業公司做技術總監兼合伙人,從事量化金融。
去南開大學的同學,選擇學習物理,後來在香港大學念了材料物理博士。澳大利亞做了博士後之後回國在IBM做程序員。

堅持到現在還在做物理研究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位物理競賽也沒有拿獎的同學。他武漢大學本科畢業後去清華大學念博士,現在在德國馬普所做博士後。我一直在西安交大念完博士,去中科大做了兩年博士後,現在在清華做助理研究員。比起那些中學奧賽金牌,然後一路名校畢業然後在名校做物理教授的同齡人,我們的成績顯然不算什麼,但是我們還是在物理學科研領域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做物理學研究,最重要的不是「天賦」,而是熱愛和堅持。要堅守你的熱愛,就不要太注重同輩壓力,不要把眼睛成天盯在那些所謂的「牛人」身上,用別人的長處來跟自己的短處比。做好你喜歡和擅長的研究,從中發現屬於你自己的樂趣,爭取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職位。


我小時候的理想是長大了當一名科學家。前些天我猛然發現,貌似我的理想已經實現了……

2003年物理競賽拿的省一等獎,參加北大的保送生招生考試,去了北大物理系。我們高中的物理競賽班我這一屆只有9個人(類似於興趣小組的形式),拿了五個省一等獎,最終去向是清華3,北大3,中科大、天大、西電各一。這九個人里,我是唯一一個本科繼續學物理的。

在北大物理系我不算學渣也算學弱,原因大概是:1,我不夠努力;2,我只靠力學一招走天下,熱光電磁相對薄弱一點。反正四年後也算順利畢業了,申到了美國(某非牛校)的PhD全獎offer,還,是,物,理,系。

我們04級畢業大概160人,出國的佔50%以上,但很多同學轉向了EE、CS等方向,可能主要原因是好就業,另一個原因是有興趣。我繼續選擇物理系,是因為我對EE、CS興趣不大,本科也沒有選修過這方面的課程,只能繼續學物理了……

在美國花了五年多拿到博士學位(經典力學的成績是班裡唯一的A+,呵呵),進的研究組搞的是半導體。現在還在同一個組裡做博後,研究方向一個是半導體材料,一個是應用半導體物理。

前天才從2015年APS(美國物理學會)的年會上回來,今年安排在了德州的聖安東尼奧。我的同學們我一個也沒遇到,當然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高中競賽班的9個人,目前的去向有:某知名諮詢公司、某知名投行、北京建築設計院、國家電網,美國某IT公司,還有博士在讀中的。

大學同學們的去向,也是五花八門。這裡只講一個最NB的:金牌兄(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這個小蝦米),本科就交換到了美國某牛校,畢業後進了華爾街,後來因為竊取商業機密,進了局子了。

我本來對生物的興趣最大,但高一的時候學校沒有生物競賽輔導,才選擇了物理。上了「賊船」十四年了……現在我把物理看作自己的工作,或者說養家糊口的手段。在物理之外,我真正的興趣愛好很廣泛,有些方向確實下了功夫,比如錢幣收藏、方言研究……到目前為止,我在知乎回答的問題裡面應該還沒有一條關於物理的,除了本題。這是因為,我在錢幣和方言方面的底氣,比我在物理上的底氣要更足一些。

以上。


智商不高選了物理專業,不但物理沒學好,還把情商學低了,被妹紙嫌棄,廢人一個了┑( ̄Д  ̄)┍
果斷匿


說起來我也是搞物理競賽的。

高二學了1年,列印了物理學難題集萃,翻翻看,沒看懂。主要看《靜力學》這本大學教材。看完之後,猶如獲得神助,據說理論筆試接近滿分,實驗掛掉1個,因為我不會用一種天平-那個天平直到我時間到了之後,我其實都沒把他的鎖打開。所以,從頭到尾,這個天平根本沒動;做對一個(電路黑箱子),最後全省排名20幾(似乎24,記不得了)。沒有進省隊(據說差3名,省隊估計21個),沒有冬令營。但是有一個省一等獎,加分20。也是我市幾年來唯一的一個。我還記得物理老師抽煙打星際笑嘻嘻的樣子,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教給我幾乎任何東西。

全校有一個清華保送名額。我放棄了(或者說,老師不給我。因為他覺得我用了就是浪費,詳情見下文),現在很慶幸,幸虧沒去,否則學基礎科學班出來,沒有過人天賦者絕壁腦殘。

話說到這裡,高中生的確是最腦殘的,你們知道當時我最遠大的目標是什麼嗎?是去北大念生物。還好我考砸了(謝天謝地!)。實際上,現在所有實現高中目標的人(比如去清華北大念沒人願意念基礎科學班的,去念生物的),其實過的都很,很,很,很不好。理科具有吸引幼稚頭腦的魔力,但對於幼稚的人來說,他就是一個大坑。以前我不理解為什麼有人要去學經濟學,去學管理學,都是智商太低的人被調劑過去的吧!現在我發現,我就是一個煞筆。世界大勢是計算機。。。。大家請跟我念,世界大勢是計算機。有錢人的孩子都出國念eecs了。想起來,我們這些3,4級市的高中生,為了競賽那啥啥,真是教人心寒。(還好我其實並沒有那啥啥)

但我高考才是最「屌」的,考前模擬考有一個全省第一(聯考,我市和全省各大高中一起)多少分呢,滿分是720分(說實話,記不得了),我699分(這個我記得),而高考清華分數線是750分里的660分左右。據說當年春節,長沙市公交車上都能聽到雅禮、師大的老師討論我的大名。但那之後每一次考試成績都在下滑;結果最後高考是考試成績最差的一次,差到什麼地步呢,就是,我錯了4道物理選擇題。什麼概念呢,一道題幾分呢?一共才幾道呢?要知道,我可是做物理競賽的。在網易上對答案的時候,我都快哭了。還有,生物最後一道大題全錯。理綜估計應該是210多分。最後卷面可能隨便抓個人都考得比我好吧。所以啊,考試這東西,都是命

怎麼說呢,我本來就不是競賽生,也從來不會想著只要去清華北大(我現在也覺得這樣的人太傻。。),但是,我當時似乎也就聽過清華北大,雖然不覺得我一定能去,但覺得去了肯定沒有意外。什麼意思呢,就是20分的送分,平時考試都是全市前10這樣(其實一般都是前三)。還有一次省聯考第一。班主任都怎麼說呢,都沒話可說,覺得一定清華了。

結果當年的確,全省狀元就在我們班(702)。我考成那樣,也就算了。
查分,全省2000。最後靠著加分踩著分數線去了浙大。(當年,浙大在我省分數線也是第三了。)

這有什麼可說的呢?

看到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答案,我很感動。才想起了往事。高考和競賽都代表不了什麼。你自己現在的追求才能改變你自己。

記住,千萬不要中二


推薦閱讀:

大學室友不過泛泛之交?
中國哪些大學的航天專業較強?
網上很紅的「(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費用全免好申請是真實可靠的嗎?教學質量如何呢?
大學的環保協會應該如何做才能真真正正的為世界環保做出貢獻?
你為什麼喜歡南京?

TAG:大學 | 科研 | 物理學 | 個人成長 | 物理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