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本科生如何高效率學習國外大牛編的教材?

例如 生化的 Gene VII,物化的 Atkins

  • 1.要求憑藉此書快速構建起這門課的知識網路,不為應試,.冗長的名詞和圖表(將來隨手能查到)只做了解,以能掌握學科的核心概念、思路和方法,啟發自己為最終目的。
  • 2.就物理化學生物來說,竊以為國外教材普遍優於國內教材。
  • 3.分「是」、「否」已經學習過中文教材兩種情況。
  • 4.都說 idea 來源於 paper,那麼再去啃諾獎大牛寫的教材對於從事科研意義大么,你認為國外教材值得一讀的地方在哪?

瀉藥。
好書一看評分就知道了,大家推薦的基本就是好書,另外可以查查諸如MIT,Stanford上課都用什麼教材,這個一搜就有。

雖然很多人推薦我看《Gene VIII》,但是我始終沒有看完,沒想到兩三年光景《Gene X》都出來了。

至今完全啃完的一部書就是非常基礎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了,看這本書之前我用了將近一個月先把MIT的open course看了三遍(也是因為當時面試需要,三遍只包括部分比較難懂的課程),然後回頭看書,就會很輕鬆(或者基本沒必要看書)。講課者也就是書的作者之一是MIT的prof. Charles Leiserson。我仔細讀的兩個章節包括dynamic programming 和 NP-complete部分。因為課上說的內容不夠。從「高效」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更推薦大家去聽大牛們講課而不是看書。而「高效率地讀書」,我的感觸就是按部就班,打好基礎,課後習題一定要做,當然這是我對計算機和數學類的書的感覺,生物方面的知識我學的不精。

至於open course我看得就比較多了,包括《Financial Market》《Positive Psychology》在內的一系列科普課程,現在正在看的open course是《Introduction to Linear Algebra》,同時配套的也是一本大部頭的書,講課者也就是書的作者是MIT的prof. Gilbert Strang,他還寫了本書叫做《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這本書是沒有視頻的,可能需要啃一啃。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趕上了open course的普及,可以得到大拿們的真傳,自身提升的速度也非常明顯,不用再去死啃教材。

只說經驗,不做總結,不知道答得對不對題。


既然出現基因8了,那麼推測題主是學生物的或者化學類的?如果是這樣,國外大牛的書不一定適合你。經典教材講解確實詳細清晰,但是,內容龐雜也是不爭的事實。你如果只是打一個通識的基礎,沒必要啃大部頭經典教材。如果你想就某一專業深入研習,那麼,大部頭經典才是對你真正有用的。

針對你第一點要求,快速構建知識網路,不為應試,最快的方式,是大綱,以及根據大綱將知識點圖標化列出。其實這個要求反而是利用應試的方法去做最有效率,效果也非常突出。做到這一步,經典教材本身不是最好的,反而是經典教材配套的簡本+習題集。名詞圖表什麼的,經過這一步,根本輪不到將來查找什麼的,本身就能牢牢掌握。經過這步,核心概念能夠掌握,思路方法和啟發,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快速構建網路,說到底是應試。

在上述應試的基礎上,通讀經典教材本身,細化細節,甚至重複一些經典的實驗,對這門學科的思路和方法才會有所裨益。這個階段,一定量的習題訓練是必要的。作為基礎訓練的一部分,習題+實驗,是建立對這門學科的感性認識的基礎。這個階段可能會有一些啟發和想法,但是這些想法,大部分不成熟,需要進一步的磨練。

進入第三步,進入研究場所,跟著有經驗的研究人員學習研究過程,從選題立項開始一直到文章成文,或者做出了產品的原型。完整的經過這個階段,才可以說,你的第一個目的,100%的達成。

你的第二點,國外教材普遍優於國內教材,這句話印象流了。國外的教材裡面坑爹的也有不少(比如諾貝爾獎得主沃森的好幾本書,問題都很大,錯誤也很多,強烈鄙視),也會有某經典教材不入法眼的情況出現,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選擇經典教材,往往是比較明智的選擇,權威性和可信度,嚴謹性都能有所保證,同時,網上相關的資源很多,容易深入學習。

學習過中文教材,對於英文教材的學習,會是很好的幫助。國內的優秀教材,很多地方參考了國外的經典教材,可以對照著學習,這樣非常有好處。推薦對應的:國內沈同《生化》對應國外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國內北師大三大牛人編的《細胞生物學》對應國外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Bruce Alberts編)。

好的Idea源自哪裡?源自你的原來的知識構架+實驗的實踐認知+前沿信息的掌握(paper)+切實的需求

最後針對題主的最後一問。多快好省的路子,根本不存在,就算是偷懶的應試,也沒有多快好省的路子。


現在的學生資源是豐富了,急功近利的風氣也很重。我覺得90後要說跟80後相比非要打標籤說有什麼特點那就是前者比較現實和精明,非常早就懂得為自己考慮和打算;80後這方面意識產生得晚些,而且經常理想主義作怪。

如果你想「多快好省快速建立」什麼東西,讀外文書似乎不應該選Atkin這種大部頭。不止這個,你問的四個問題我都覺得莫名奇妙,槽點太多。

1. 關於「知識網路」
不要先驗的覺得知識有什麼網路所以你一直去檢驗「我的知識成網路了沒有」。學習的時候,或者寫書的時候,老師備課的時候,重點在於傳達概念。知識的網路不是在這門課內形成的。一門課的知識跟其他課的知識形成網路跟你上這門課的時間相隔好多年,而且有很多這種聯結本身就是一門研究生課程(例如你的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的知識形成「網路」是在你學理論有機化學的時候),肯定達不到你所要的「快速」。什麼是概念(concept)呢?我認為就是指在腦中建立正確和清晰的物理圖像,更新你原本的原始的自然觀。例如自由能的觀點,分子運動的觀點,你要意識到這只是一種觀點,完全可以不這麼看問題,但是物理化學這門學問偏好以這些觀點看待問題,導致一系列研究方法都跟這些觀點有關,課程和書本力圖傳達的就是這些。

2. 關於「快速」
不談網路,就談了解概念,想快是可以的,你應該選「Introduction to」(導論)或者「Essentials of」(基礎)開頭書,有時「Principles of」開頭的書也可能是簡單書(但有時可以是超級難的書),而不是一談物理化學就Atkin一談基因就Gene VIII。我當初要學genetics(不是genes),RH Tamarin的Principles of Genetics第六版,而且也不止看這一本書。我自己讀過就不敢小看,生物學的書哪怕是一本這麼薄的書也充滿了細節,更不要說厚書。當初看物理化學的時候更是看的中文書(韓德剛 高盤良),去圖收館番過幾次Atkin的書和胡英的第四版以確認幾個問題。Atkin的書你拿過紙版嗎?當時沒有第八版,圖書館的好像是第三版和第五版的樣子,部頭跟一個字典差不多,不是用來給人天天抱著去教室的。我當時還看過很多書,都不是名聲最響的厚書,而且經常是合上兩門課的書。例如細胞與分子生物學,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3rd, G Karp,解剖與生理,Essentials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 Martini and Bartholomew,這些書相當於把兩門課合上了,特別是解剖與生理,合上之後比較容易看到全貌。這也許才是「快速建立」什麼東西所需要的。而且這些書的部頭至少是合理地讓你能像美國校園青春劇那樣抱著書與眾帥哥有說有笑地翩翩然地從寢室走進教室並在路上對心儀的女孩使眼色的那種主,而不是nerd到抱一本Gene VIII加一本Atkin到處晃悠被走過的女生譏笑。

UPDATW:當然了,想到現在你們這代人是拿ipad去上課的,那就當我沒說過吧。

3. 國內教材
與其說國外教材優於,不如說國內教材少於國外教材。國外教材讀得不夠多才感覺都優秀,引進到中國的都不會差到哪兒去(以前是這樣,現在不知道了)。如果你論到Polymer,國外教材我所知道的差的占多數,來來去去就就是那幾本大家說好。只有像微積分、大學物理這種是人都要上的課,國外教材由於十分豐富市場競爭激烈而淘出了大量好的教材,而這些課往往又是我國受蘇聯模式影響比較重的課,傳統不一樣,你不習慣。國內的老教材哪怕譯自外文教材也多為蘇聯教材(但不乏經典!),新的有國人寫的教材首先數量不夠多,其次是國內教材市場不是一個很自由競爭的市場,很多學校是先收學生學費或書費然後統一發書,學生沒有自行選擇教材的自由,老師選擇教材也多跟風,跟風這詞很難聽但其好處是全國各大高校使用這本書教學的經驗比較豐富,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經驗都有,供自己借鑒。而且也由於中文教材少,你淘不出這麼多優秀的出來,往往也就只能用那一本。固體物理學除了黃昆還有嗎?

更多的情況是,本科教學安排的課時是沒辦法達到你要複習考研的那種學習深度的。往往課時限制使得任何一本教材你都嫌厚。只能挑那種不知道哪個二三線城市工學院出版的少學時教材來用。為什麼就不能幹脆沒教材呢?因為做老師的已經考慮到學生上課是不聽課的!如果一門課附上本教材,學生至少回去可以翻翻,連教材都沒有,不聽課的學生必掛。你說老師會指定一本外文教材期望不想聽課的學生回去翻嗎。學生可能對一門課接觸的唯一一本教材就是這本爛書,自然覺得中文沒有好教材了。

4. 關於科研

我讀本科的時候,大部分專業課都是我自己找的外文教材自學。因為感覺課程指定的(學校發的)中文教材太差。有的課老師是照著中文教材講的,有的課是老師按自己的內容講的。前一種課,如果不照著書來聽課,複習就悲劇了;後一種課,不聽課就悲劇了。可是我基本上都是上這門的課,我就自己看這門課的外文書。到期末,我從書中學到多少,就拿多少去考試,不管老師的重點。我這麼做沒掛過課,但成績當然是高不了的,都是六七十分。我這樣的成績GPA首先就達不到出國的標準,在校內也跟各種獎學金無緣。這就是代價。我當初這麼做的收穫,直到我現在從事科研工作了,才體現出來。如果我不做科研,而是去投入所謂的「職場」,那麼我的大學將是一坨翔。如果你要GPA想要獎學金想要出國,乖乖地按照遊戲規則玩。出國讀PhD的時候再捧著textbooks惡補吧。當然我能力低我就只能看到這種程度。確實有神人,又全獨立自學,又超高GPA,又這個又那個,不談那種情況。

科研的時候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要翻你以前看過的課,一種是要翻你沒學過的課。前一種情況很依賴於你當初是看的哪本書,不太管書好還是不好。例如我現在要翻高分子物理的東西(主要是給別人講解什麼問題的時候)都習慣用何曼君綠色的那本。事實上高分子物理外文教材我看得不少了,何曼君版也出新版了,但習慣改不了。所以,學生時代讀書選的書很重要。如果是後一種情況,我還是會首先選擇Introduction to、Essentials of或者Principles of這種書,不會去找那個領域中最著名的大部頭。因為我的目的是要獲得新的觀念,不在乎很完善的細節。所以,雖然我有Atkin的書、Genes VIII我也有電子版,但其實我實際因各種情況翻閱次數最多的書都是一些Introduction to的書。只有我真正研究的領域——流變學,我經常翻大部頭,而且幾乎現在能找到的流變學的書我都翻過,這是屬於第三種情況。

5. 關於應試教育
我覺得我從來就沒有應過試。我高中和初中學習的數理化,都是我真正相信了上面所說的東西,是在腦中建立了物理圖像的。而且我相信當年跟我一樣的學生不少,課下經常訂閱科幻世界,像個民科那樣一邊爭論那種伽利略時代就搞定了的物理問題一邊去飯堂打飯的,都不是應試教育的效果,只是他們學習的效果比較好成績也不差罷了。什麼是應試教育的人?那就是「脫離了應試教育」之後就不知道怎麼學習的人。試想,都不用應試了,還想要「多快好省」地啃Atkin,是要急幹嘛?現在很多高中生,包括很多本科生,不知道是給媒體宣傳的還是怎麼,深深地「心知肚明」自己的中學知識都是錯的、假的、片面的、節選的、「應試」的,無非是為了考大學。而他們之所以渴望大學,就是因為大學才有正確的、真的、「不應試」的全面的知識。這種刻板印象在學生當中之普遍,是我當了老師之後才吃驚的。所以就會產生問個正常的問題都要加一個「非應試」,似乎覺得以前高三的學習方法、心態、決心都要推倒重來。Sorry,學習就是要考試,就是要有老師出那麼幾題決定你該門課的成績。成績就是跟獎學金掛鉤,跟GPA掛鉤,跟你的前途掛鉤。你就是按老師步調聽課,做作業,劃書背重點才考高分。就算出來社會,仍然會有類似的東西纏著你。應付這些東西是伴隨一個現代社會人整個職業生涯的。並沒有一個為你的理想而設的標準,使得你只要放心地追逐你的理想,你的評價就自然也高。你只能相信這些標準多多少少反映實際情況,你如果實際好,你至少能及格。但是你想拼高分,你就不光只靠實際好。這是理想多一點和功利多一點的問題,「應試」這詞至少沒反映本質。


謝邀

本科時沒有讀過國外大部頭,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其實是很羨慕現在這些年輕人現在有這麼多資源可以獲取,這說明我們這十幾年還是有長足的進步的,哈哈~

Gene VIII久仰大名,如雷貫耳,沒有看過。。。但手頭上有 Atkins 的《物理化學》,就我自己的情況來說,如果想要「掌握學科的核心概念、思路和方法」,最有效率的莫過於在讀過一本好教材的基礎上做足夠多的習題。反正我認為不做題就掌握那些XX純粹是瞎扯淡,不靠譜,出去吹吹牛還行,談不上理解。我不知道有沒有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達到上面這些要求,如果有的話請告訴我。。

1 再返回頭來說物理化學吧,其實我認為國內很多物理化學教材是很不錯的,比如傅獻彩、韓德剛、范崇政等等,所謂快速構建,掌握核心這些教材都挺合適,當然要有配上習題集和答案,很久沒學過物化了,不知道最近有沒有好的習題集出來。另外,《物理化學》這門科目還有個學法,就是從熱力學開始,比如讀 Chandler 的「Introduction to modern statistical mechanics」 的前幾章入門,熱力學理解後基本上物理化學裡面就不應該存在太大困難了。另外,教材只是教材,幫助你去理解這門學科的框架、思路及熟悉必要的技巧的,把「啟發自己」也作為一條標準未免強人所難。另外作為被啟發的對象,自己總要有些積澱才能被啟發起來啊。。

2 贊同你說的物理、化學方面國外教材普遍優於國內教材,至少我讀過的是這樣。

3 個人感覺學過中文教材一般會有幫助,也就是正面的影響,即便那本中文教材真的很爛。因為爛書也是有爛的理由的,總有地方你會感覺不對勁,然後多想。。。然後某一天突然想通了或者看到某個地方有更好的描述就恍然大明白了。這是一條自虐的路,但有時候你不走彎路是根本理解不到那個深度

4 paper 是 paper,教材是教材,各司其職,雖然在某些時候他們功能上或許有些overlap,但還是有各自的工作範圍。還沒有開始或剛開始進行科研的學生總有怕漏掉某個重要的 idea 的擔心,或許會吧。但科研最重要的不是說有什麼idea,而是能不能、怎樣把某個 idea 實現。或許在這個圈子裡 (普通的)idea 是最不值錢的,過硬的執行力反而是短板。至於重要的 idea,應該不是讀幾本教材和幾篇paper就能得到的,除去個人資質、努力和經歷,運氣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我認為無論處於哪個階段,讀一本好的教材都是有幫助的,問題在於投入與產出相比值不值。另外做科研和寫書這是兩種工作,諾獎大牛寫書未必好,寫書好的科研成果未必牛,即便是牛人+好書,你能不能讀懂還是兩碼事。

5 最後一個問題,現在我應該算是脫離應試教育了,雖然當年有考試的時候也沒有真正為了考試去學某些東西。。
關於 多、快、好、省四字真言,很慚愧,我只能勉勉強強做到「好」,讀自己知道的最好(合適)的書,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理解。。。怎麼去讀書是一個很個人的事情,跟性格、知識架構、目的啥的都有關係,我說的只是我目前實踐起來最合適的一種。


生物不了解,Atkins的物化真心是好書,就拿這本書說事吧。

1. 這本書就適合靜下心慢慢看,好處就在於知識點詮釋得很清楚,條理明晰,打基礎極佳。「冗長的名詞和圖表將來能順手查到」這種想法……這本書里真沒有什麼不值得記入腦海的知識。這本書跟題主所說的「快速」的急功近利是完全相反的理念。讀paper快可以是美德,讀這種第一本的基礎教材都要快,那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

2. 國外教材普遍優於國內教材是事實,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基礎課,經典教材是久經考驗,在國外教材巨貴無比學生普遍收二手書的市場行情下,很多都再版多次…… 不要田忌賽馬好么-_-b

3. 如果一開始就決定學外文教材,完全沒有任何必要把中文版先念一遍。搞本中文版在手邊,當學外文教材的參考倒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已經學過了中文版的教材,把同樣內容的外文版再學一遍效率很低。不如去找其他的側重點不同的經典教材看。

4. 所謂ideas來源於paper,是因為大家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樣的ideas源自別人的成果,更源於自己的厚積薄發。你要能在一篇文章里,看出來作者本人都沒能發現的突破口和亮點,那就需要相當紮實的基礎和洞察力。就這個意義上說,讀這種書是這樣的基礎的第一步,更加不可能「快速」了。

另外說一下我個人對科研的理解:

如果有精力,書自然是讀得越多越好,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大學本科的時候,應該跟隨諸如Atkins的物化這樣系統的、詳細的、條理清晰的課程,紮實的打好學科基礎。你真的不需要學得特別深,更加不需要什麼書都看一遍。
因為PhD的課題非常窄,正如那張著名的圓圈頂出一個小凸點的漫畫一樣。PhD時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發現自己缺什麼知識再有針對性的看什麼書。而絕對不是說我在本科時候把能讀的書都讀一遍,建立一個牛逼哄哄的知識庫——這個想法很好,但你真的做不到。
簡單的說,你需要建立一個知識「索引」,而不是所謂的知識「網路」,這樣你才能在發現自己缺什麼知識的時候,精確的定位自己學習的方向和方法。同時,你還需要一個紮實的知識「土壤」,這就是對學科基礎知識的廣泛的理解和準確的把握,這樣你不管在哪個知識點上,都可以容易的種出點花花草草甚至參天大樹來。

對科研有興趣就早點進實驗室,跟教授多套套近乎,實驗室里很多事本科生都能幹的。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


很多回答已經指出不能總想著要走捷徑,我也非常同意這樣的看法。不過我回答這個問題是想專門進來說一下這個被大家所批評的「高效率」怎樣才能實現,因為顯然從頭看到尾這樣是讓人覺得很辛苦的,怎樣可以強迫自己很快但是又很深入地去學習一點有關的東西。我稍微說一點我的經驗。

我水平有限,題主的問題覆蓋面太廣。我在回答里只討論假設已經學過了國內的一些教材、甚至可能已經在學校初步學過了相應的課程的情況。這時假定已經對自己想要讀的書的基本內容已經有了一些了解,那麼建議按照以下步驟讀一本原版的教材:

  • 根據你自己的學習基礎,找到三四個可以既貫穿整本書(至少大半本書)、又充滿細節的好問題。以題主所說的《Gene》為例,「中心法則是什麼」這樣的問題不滿足「細節」的要求,換成「生物體在進行中心法則的各個環節的過程中常見的錯誤」這樣的題目會要好些;「RNA 聚合酶跟 DNA 結合過程」這樣的問題太細節,不能貫穿整本書,換成「各種蛋白質和大型分子機器在 DNA、RNA 上行走的速度」這樣的問題則會好一些,儘可能不要用書上現成的章節來作為自己接下來學習的問題,再例如「真核細胞的調控」就不如「真核細胞怎樣避免癌症發生」。
  • 想出這三四個問題,快速泛讀所有你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找到的書籍和資料,這個過程一定要快,因為一旦慢下來就不太可能完成了。在大概一兩天的時間裡,去圖書館找到你能找到的跟這個問題有關的資料,中文也好、英文也好、論文也好。列出其它書籍上所有討論到該問題的章節、相關的主題詞,掌握這些主題詞的英文。接下來根據所有的書籍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大致寫出一個大綱來,想像自己是老師,要給其他人講解這樣的一個問題,你會用怎樣的順序給大家講述這個問題。大綱用英文寫。
  • 根據自己寫好的大綱,對你想要探究的那個問題來寫一篇讀書報告(或者做成 ppt),這時候的主要參考書就是你要真正想要仔細閱讀的那本原版書,從中搜索到你大綱中所提到的那些問題所在的章節,並且仔細閱讀與你的主題有關的內容,凡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繼續查找書中相關的內容直至弄懂為止。
  • 寫讀書報告的時候還可以調整之前決定的大綱,因為很多問題可能一開始是想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一邊寫、一邊去想像自己在給別人講解相關的問題時,別人可能會提怎樣的問題。不過一般來說,現實可能往往是反過來的,讀書的時候可能自己還沒想到別人會提怎樣的問題,書上就已經在講實驗的對照組了。一旦發現書上寫的比自己想的要快,自己竟然沒能提出相關的問題,先撞牆一下,然後把那個對照組實驗所想要解決的問題給記下來,以後也學會用類似的方法來提問。在準備讀書報告的時候不斷這樣反覆操作,這樣才能「啟發自己」。如果發現自己提出的問題書上也找不到答案,則可以去 Google 上或者去其它書籍和論文里找答案。
  • 對三四個能夠覆蓋整本書大體內容的問題有了些了解,也就不算白讀了一本書。如果覺得這樣還不過癮,那麼就再提幾個問題,按照這樣的方式把書多讀幾遍。

我的建議是,白天照常實驗、上課。晚上快睡覺前讀一段。多準備幾本經典,想看哪個拿哪個,別貪多也別著急。這種經典教材基本都是侃侃而談,事無巨細,適合打基礎,但沒法突擊學習。


轉載:十天內掌握線性代數:驚人的超速學習實驗

剛在譯言看到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特意轉載過來讓更多的人分享。

  • 原文來源:calnewport.com
  • 原文標題:Mastering Linear Algebra in 10 Days: Astounding Experiments in Ultra-Learning
  • 原文地址:Mastering Linear Algebra in 10 Days: Astounding Experiments in Ultra-Learning
  • 譯者:MapleFlying
  • 譯言地址:譯言精選-十天內掌握線性代數:驚人的超速學習實驗

全文目錄

1 篇首語:挑戰MIT計算機課程

2 看我怎麼駕馭MIT計算機科學的課程(斯考特·楊)

2.1 為什麼臨時抱佛腳沒用?

2.2 你能加速理解嗎?

3 鑽研:你學得更快

3.1 第一階段:知識面覆蓋

3.2 第二階段:練習

3.3 第三階段:自省

4 費曼技巧

4.1 對付你完全摸不著頭腦的概念

4.2 對付各種過程

4.3 對付各種公式

4.4 對付需要記憶的內容

5 形成更深刻的直覺

5.1 類比、可視化、簡化

5.2 學得更快的策略

5.3 鑽研吧,即便你不是學生

1 篇首語:挑戰MIT計算機課程

最近,我的朋友斯考特·楊(Scott Young)成就了一個驚人的壯舉:他在一年之內,完成了傳說中的MIT計算機科學課程表的全部33門課,從線性代數到計算理論。最重要的是,他是自學的,觀看在線教程講座,並用實際的考試作自我評估。(到斯考特的FAQ頁面,看看他如何完成這個挑戰)

他證明了,讀完一門課程,大概只需要1.5個星期。我堅信,能快速掌握複雜信息,對成就卓越事業至關重要(有空看看我的新書和博客)。因此,我很自然地問起斯考特,讓他給我們分享他的學習奧秘。所幸他答應了。接下來是一份斯考特的詳細解說稿,深入剖析他的學習技巧(包括具體例子),展示他如何拿下這MIT挑戰。以下時間交給斯考特……

2 看我怎麼駕馭MIT計算機科學的課程(斯考特·楊)

我老想著學快一點,再快一點,並為此興奮不已。掌握那些重要的學問吧,專業知識與嫻熟技藝將是你的職業資本,幫你賺取金錢與享受生活。如果過得好是你的目標,學問能引你到嚮往之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儘管學得更快有很多好處,但大多數人並不願意學習「如何學習」。大概是因為我們不肯相信有這種好事,在我們看來,學習的速度只取決於好基因與天賦。確實總有些人身懷天賦本錢,但研究表明你的學習方法也很重要。更深層次的知識加工,與時而反覆的溫故知新,在某些情況下會加倍你的學習效率。是的,「刻意練習」方面的研究表明,沒有正確的方法,學習將永遠停滯。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學習策略,看看我如何在12個月內完成4年MIT計算機科學的課程。這套策略歷經33門課的錘鍊,試圖弄清楚學得更快的竅門,哪些方法有用,哪些沒用。

2.1 為什麼臨時抱佛腳沒用?

很多學生可能嘲笑我,妄想只花1年的時間學會4年的課程。畢竟,我總可以臨時抱佛腳,什麼都不懂還能順利通過考試,不是嗎? 很可惜,這個策略在MIT行不通。首先,MIT的考試苛求解決問題的技巧,還經常出些沒見過的題型。其次,MIT的課程講究循序漸進,就算你能死記硬背僥倖通過一次考試,同系列課程的第七課可能就跟不上了。除了死記硬背,我不得不另闢蹊徑,加速理解過程。

2.2 你能加速理解嗎?

「啊哈!」當我們終於想通了,都曾經這樣恍然大悟地歡呼過。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系統地思考。經典的學生求學之路,就是聽講座,讀書;如果還不懂,只好枯燥地做大量習題(題海)或重看筆記。沒有系統的方法,想更快地理解似乎是天方夜譚。畢竟,頓悟的心理機制,還全然不知。

更糟的是,理解本身,很難稱得上是一種開關。它像洋蔥的層層表皮,從最膚淺的領會到深層次的理解,逐層鞏固對科學革命的認知。給這樣的洋蔥剝皮,則是常人知之甚少、易被忽略的理解過程。

加速學習的第一步,就是揭秘這個過程。如何洞悉問題,加深你的理解,取決於兩個因素: 1、建立知識聯繫; 2、自我調試排錯。知識聯繫很重要,因為它們是了解一個想法的接入點。我曾糾結於傅里葉變換,直至我意識到它將壓強轉化為音高、或將輻射轉化為顏色。這些見解,常在你懂的和你不懂的之間建立聯繫。調試排錯也同樣重要,因為你常常犯錯,這些錯誤究根到底,還是知識殘缺,胸無成竹。貧瘠的理解,恰似一個錯漏百出的軟體程序。如果你能高效地自我調試,必將大大提速學習進程。建立準確的知識聯繫與調試排錯,就足夠形成了深刻的問題見解。而機械化技能與死記硬背,通常也只在你對問題的本質有了肯定的直覺以後,才有所裨益。

3 鑽研(The Drilldown Method):你學得更快

經年累月,我完善了一個方法,可以加速逐層增進理解的過程。這個方法至今已被我用於各科目的課題,包括數學、生物學、物理學、經濟學與工程學。只需些許修改,它對掌握實用技能也效果很好,比如編程、設計或語言。這個方法的基本結構是:知識面、練習、自省。我將解釋每個階段,讓你了解如何儘可能有效率地執行它們,同時給出詳細的例子,展示我是怎麼應用在實際課程的。

3.1 第一階段:知識面覆蓋

你不可能組織一場進攻,如果你連一張地形圖都沒有。因此,深入研習的第一步,就是對你需要學習的內容有個大致印象。若在課堂上,這意味著你要看講義或讀課本;若是自學,你可能要多讀幾本同主題的書,相互考證。

學生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認為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從很多方面來講,這個階段卻是效率最低的,因為你每單位時間的投入只換來了最少量的知識回報。我常常加速完成這個階段,很有好處,這樣,我就可以投入更多時間到後面兩個階段。

如果你在看課程講座的視頻,最好是調到1.5x或2x倍速快進。這很容易做到,只要你下載好視頻,然後使用播放器(如VLC)的「調速」功能。我用這法子兩天內看完了一學期的課程視頻。如果你在讀一本書,我建議你不要花時間去高亮文本。這樣只會讓你的知識理解停留在低層次,而從長遠來看,也使學習效率低下。更好的方法是,閱讀時只偶爾做做(稀疏的)筆記,或在讀過每個主要章節後寫一段落的總結。

這裡有個例子,是我上機器視覺這門課時的筆記。

3.2 第二階段:練習

做練習題,能極大地促進你的知識理解。但是,如果你不小心,可能會落入兩個效率陷阱: 1、沒有獲得即時的反饋:研究表明,如果你想更好地學習,你需要即時的反饋。因此,做題時最好是答案在手(天下我有),每做完一題就對答案,自我審查。沒有反饋或反饋遲來的練習,只會嚴重牽制學習效率;2、題海戰術:正如有人以為學習是始於教室終於教室,一些學生也認為大多數的知識理解產自練習題。是的,你總能通過題海戰術最終搭起知識框架,但過程緩慢、效率低下。

練習題,應該能凸顯你需要建立更好直覺的知識領域。一些技巧,比如我將會談到的費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對此則相當有效。對於非技術類學科,它更多的是要求你掌握概念而不是解決問題,所以,你常常只需要完成最少量的習題。對這些科目,你最好花更多的時間在第三階段,形成學科的洞察力。

3.3 第三階段:自省

知識面覆蓋,與做練習題,是為了讓你知道你還有什麼不懂。這並不像聽上去那麼容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難矣)。你以為你都懂了,其實不是,所以老犯錯;或者,你對某綜合性學科心裡沒底,但又看不確切還有哪裡不懂。

接下來的技巧,我稱之為「費曼技巧」,將幫助你查漏補缺,在求知路上走得更遠。當你能準確識別出你不懂的知識點時,這個技巧助你填補知識的缺口,尤其是那些最難以填補的巨大缺口。這個技巧還能兩用。即使你真的理解了某個想法,它也能讓你關聯更多的想法,於是,你可以繼續鑽研,深化理解。

4 費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

這個技巧的靈感,源於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在他的自傳里,他提到曾糾結於某篇艱深的研究論文。他的辦法是,仔細審閱這篇論文的輔助材料(supporting material),直到他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基礎、足以理解其中的艱深想法為止。

費曼技巧,亦同此理。對付一個知識枝節繁雜如髮絲、富有內涵的想法,應該分而化之,切成小知識塊,再逐個對付(遞歸),你最終能填補所有的知識缺口,否則,這些缺口將阻撓你理解這個想法。對此,請看這個簡短的教程視頻。

費曼技巧很簡單:1、拿張白紙;2、在白紙頂部寫上你想理解的某想法或某過程;3、用你自己的話解釋它,就像你在教給別人這個想法。最要緊的是,對一個想法分而化之,雖然可能重複解釋某些已經弄懂的知識點。但你最終會到達一個臨界點,無法再解釋清楚。那裡正是你需要填補的知識缺口。為了填補這個缺口,你可以查課本、問老師、或到互聯網搜尋答案。通常來說,一旦你精準地定義了你的不解或誤解,找到確切的答案則相對而言更輕鬆。

我已經使用過這個費曼技巧有數百次,確信它能應付各種各樣的學習情境。然而,由於學習情境各有特點,它需要靈活變通,似乎顯得難以入門,所以,我將嘗試舉些不同的例子。

4.1 對付你完全摸不著頭腦的概念

對此,我仍堅持使用費曼技巧,但翻開課本,找到解釋這個概念的章節。我先瀏覽一遍作者的解釋,然後仔細地摹仿它,並也試著用自己的思維詳述和闡明它。如此一來,當你不能用自己的話寫下任何解釋時,「引導式」費曼技巧很有用處。這裡有個例子,展示我如何理解攝影測量學。

4.2 對付各種過程

你也能通過費曼技巧去了解一個你需要用到的過程。審視所有的步驟,不光解釋每一步在幹什麼,還要清楚它是怎麼執行的。我常這樣理解數學的證明過程、化學的方程式、與生物學的糖酵解過程。這裡有個例子,展示我如何想到怎麼實現網格加速。

4.3 對付各種公式

公式,應該被理解,而不只是死記硬背。因此,當你看到一個公式,卻無法理解它的運作機理時,試著用費曼技巧分而化之。這裡有個例子,展示我如何理解傅里葉分析方程。

4.4 對付需要記憶的內容

費曼技巧,也可以幫你自查是否掌握非技術類學科那些博大精深的知識概念。對於某個主題,如果你能順利應用費曼技巧,而無需參考原始材料(講義、課本等),就證明你已經理解和記住它。這裡有個例子,展示我如何回憶起掠奪性定價(經濟學概念)。

5 形成更深刻的直覺(Deeper Intuition)

結合做習題,費曼技巧能幫你剝開知識理解的淺層表皮。但它也能幫你鑽研下去,走得更遠,不只是淺層的理解,而是形成深刻的知識直覺(敏銳的洞察力)。直觀地理解一個想法,並非易事。它看似有些許神秘,但這不是它的本相。一個想法的多數直覺,可作以下歸類:

5.1 類比、可視化、簡化

類比:你理解一個想法,是通過確認它與某個更易理解的想法之間的重要相似點;可視化:抽象概念也常成為有用的直覺,只要我們能在腦海為它們構築畫面(想像、構圖),即使這個畫面只是一個更大更多樣化想法的不完全表達;簡化: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曾說過,如果你不能給你的祖母解釋一樣東西,說明你還沒有完全理解它。簡化是一門藝術,它加強了基礎概念與複雜想法之間的思維聯繫。

你可以用費曼技巧去激發這些直覺。對於某個想法,一旦你有了大致的理解,下一步就是深入分析,看能不能用以上三種直覺來闡釋它。期間,就算是借用已有的意象喻義,也是情有可原的。例如,把複數放到二維空間里理解,很難稱得上是新穎的,但它能讓你很好地可視化這個概念(概念在腦海中構圖成型)。DNA複製,被想像成拉開一條單向拉鏈,這也不是一個完美的類比,但只要你心裡清楚其中的異同,它會變得有用。

5.2 學得更快的策略

在這篇文章里,我描述了學習的三個階段:知識面、練習、與自省。但這可能讓你誤解,錯以為它們總在不同的時期被各自執行,從不重疊或反覆。實際上,隨著不斷地深入理解知識,你可能會周而復始地經歷這些階段。你剛開始讀一個章節,只能有個大概的膚淺印象,但做過練習題和建立了直覺以後,你再回過來重新閱讀,又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溫故而知新)。

5.3 鑽研吧,即便你不是學生

這個過程不只是適用於學生,也同樣有助於學習複雜技能或積累某話題的專業知識。學習像編程或設計的技能,大多數人遵循前兩個階段。他們閱讀一本相關的基礎書籍,然後在一個項目里歷練。然而,你能運用費曼技巧更進一步,更好地鎖定與清晰表述你的深刻見解。積累某話題的專業知識,亦同此理;唯一的差別是,你在建立知識面以前,需要搜集一些學習材料,包括相關的研究文章、書籍等。無論如何,只要你弄清楚了想掌握的知識領域,你就鑽研下去,深入學習它。


從提問來看,你應該是在國內念本科。
這個想法有遠見,應該好好鼓勵一下。

來回答你的問題
1. 「快速、核心」 不知道你對經典書籍的看法是什麼
我覺得這類書倘若讀好,必然要花費不少精力。
快速、核心的讀法要求對該領域已經有不少了解,以溫故知新的態度或者尋求啟發的態度來讀的。

我對讀書的建議是盡量把知識結合實際,比如你是學生物物理的就將其應用到實驗中;
學計算機的就編出來,學經濟金融的就去投資實踐,intern什麼的都是很有幫助的。
教科書中的內容可以在實際中應用出各種花樣來,所以你有實踐後會發現實際的和教科書所講大有不同,只是靈魂的東西是一樣的;

2. 各學科的教科書普遍是國外教材優;他們的邏輯和結構一般都較好。

3. 學過中文書籍後還要把著眼點放在有些定義和術語的來源上,原版的會很自然。比如期貨一詞英文叫future,你讀原版教材很容易理解其源義;翻譯後的「期貨」略顯高深。

4.讀教材是為了系統學習一個已知領域
讀paper是為了研究一個尚在探索的領域,諸如了解研究方向,進展,和方法論。
這兩者區別很大,聯繫較小,並不是說你讀了諾獎獲得者寫的教科書就是在往精通他的研究領域上邁進了一步。

最後一點建議
你若悉心研究,需靜心研讀;
你若不想在學術界發展,更要注重結合實際,各種corp項目和intern會對你很有幫助


idea雖然來源於paper,但仍然需要對相關的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思考,所以當然需要學習一定的教材。其實到了真正做科研,做一個很細的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解決方法書上根本沒有,很有可能別人也沒有做過,怎麼辦?這個時候,就得先把相關類似的書本上的東西先搞明白了,而且很多問題還是能在教科書上找到原型的,只是具體的細節有差異,比如你做的尺度是納米層次的,書上的理論在討論時是宏觀的等等,然後再看類似的文章。我想這也是教科書對科研的啟發作用。我遇到過一個問題,涉及到化學勢,自由能壘,過渡態這些概念,哪一個不是書本上的,可是問題是研究的對象的尺度不一樣了,這個時候如果不去找書本好好理解,問題是沒法解決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科研時基本上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即遇到什麼不會的,只去查書本中相關的部分和章節,不會再抱著整本書從頭去看,當時也找過Atkins的物理化學的某些章節。


快速、系統、非應試?你的最優選項:英文維基。


親身經歷,源於上學期去台灣交換了半年,教材全英,讀的是資訊工程或者說軟體工程啦
第一次測試拿了30+分/100滿分....很緊張= = 於是決定每個星期有空就去認真看看書
這裡舉例用的是"Computer Networking""機率統計"教材

首先明確國外教材的好處
1.更新快 經常國外出到lv6了..,,國內翻譯到lv3.,,不夠新 跟不上主流腳步
2.全英文 多接觸名詞 有利於閱讀各種document,,讀it都懂的
3.有完整讀過一本全英教材的經驗 以後應付各種閱讀都不是問題了 因為他知識簡單 煩躁 需要耐心 讀的過程是一種積累

那我就提出建議好了
1.請堅持 有這樣的想法的人不在小數 讀完的人絕對不多 比如我 當時之所以那麼認真去讀...是因為麻麻說交換成績很重要啊,,不要去丟人啊,,分數不高咋拿獎學金啊,,第一次考試這麼差不好意思啊...於是我就決定了..尼瑪一定要看完 = =
2.老老實實在圖書館帶上電腦,,圖書館的氛圍之所以好,是因為你不好意思用手機之類的東西分神,,就是不好意思!!電腦是幫助你快速用字典查生詞,,,比如一開始我讀"網路工程"這本書,連protocol都不知道什麼意思...當然第一章查完之後,,不懂就寫下來,,到了後面就不用查了,,因為記住一輩子了...電腦的好處在於查詢比手機快多了,,所以你需要電腦的幫助,,可以使你讀書很流暢的繼續下去...
3.請做課後的練習,,特指數學類教材...曾經我覺得 課後的練習題嘖嘖嘖 不屑於做...那個學期因為很認真,,所以老老實實去做了,,,發現還蠻不錯的 看完全部內容 做做練習題 不懂找回對應的公式重新看到底是哪裡不懂,,艾瑪 一下子記得high認真= = 果然做人是不能眼高手低的,,需要有一個左右夾一下的過程,,才能更加牢固,,
4.學過沒學過中文教材都不是關鍵 你能確保能看著目錄理清一次思路嗎,,不怎麼能吧,..多讀有益,,畢竟大學就是為了讀書的 以後再也沒有空閑的時間了,,

再次互勉


膚淺的認為,最好的捷徑就是不走捷徑。老實讀那些大部頭,作者能寫出來,你也可以讀。讀之前,先挑一下,讀大家認為好的書。


我所學的2+2專業要求我們在國內的兩年學習英文教材並全英授課,專業為計算機科學。

1.國外的數學和計算機的教材,包括我們所修的一門普通物理學都是相當的大塊頭。要說快速建立對整本書的理解或者說是整個書所闡述的知識體系的理解我覺得不太容易。但是我所讀到的一些教材 (例如Kenneth H.Rosen 的離散數學及其應用)知識體系的邏輯性都比較強,甚至在prof.的指導下通讀一下目錄都有助於了解你將要學習的內容的框架,這也是我覺得最需要把握的一點。有時候我常常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個章節,為什麼在這裡出現?下面這些章節跟這個章節的關係是什麼?這個章節的內容在這個課程中佔據怎樣的重要性?這樣思考可以避免在細枝末節上花時間。國外的一些教材有個特點就是,它經常把讀者視作,呃,比較邏輯無能的人。簡而言之,廢話還是有不少,如果有時間的壓力,不如跳過那些。
2.關於教材的好壞我想不能一概而論。物理化學我不太了解,單就數學和計算機的教材來看,應該說參差不齊,但是通過影印版或者引進版進入到大陸市場的基本都是篩選過的教材,但是使用效果也是因人而異。比如我們上學期學的複變函數及應用(James Ward Brown)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實在有點反人類…… 可能是我自己不太適應這種好幾個章節都只用一個例子然後不斷需要你翻倒graphxxx去回看前面的例子的情況。當然,大多數經典教材還是絕對秒殺國內同內容的通用教材。推薦樓主諮詢一下老師,挑經典的看。
3.關於對照的中文教材。我個人在2年學習過程中基本沒有買中文教材作為對照,一來我覺得需要適應英文的思維,二來也覺得沒有必要因為英文的思維並不難懂,反倒是如果翻譯差勁會使人非常痛苦。但如果學過對應的中文教材可以有一些對照,做到心裡有數。但個人認為是否學過中文教材並無大礙。關鍵是,不能養成看了英文語句,進入大腦以後還需要翻譯出來的習慣,而是需要真正以英文的思路去了解作者的意圖。這個適應過程挺快的,只要讀者的英文有一定水準,而且,不要抵觸大片英文。
4.最值得讀的,我認為是,就像第一點說的,作者提到的以及自己梳理出來的內容之間的邏輯。具體到數學和計算機學科,我覺得老外的一些定理證明非常漂亮,儘管有時比較冗長。


垃圾海本的小朋友表示,在哪上大學都是國內高中的加強版。想讀研,對不起GPA research。想工作,intern 想幹嘛都得圍著GPA轉。但是你對學科的興趣必須有。否則你就是GPA下面的奴隸。
國內的書沒看過幾本,但是看過的那些,我的個人感覺是很多東西不知道怎麼來的,直接就一個公式上來。
當然很多國外的書廢話也很多。好的教材是你拿到手裡就覺得非常舒服,看的舒服的。能看進去就行,當然跟你現在學的東西要有對照。其實經典教材很多寫的很垃圾。圖靈獎的一個大神說過,書寫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書是第一本。差一點沒關係,只要內容到了就行。
公開課,其實個人覺得很浪費時間。有能力自己看書,公開課就沒多大意義。
課本不能代替paper。這個前輩們說的很清楚了。paper大多都是前沿,課本一般都是這個領域已經成為被證明的東西才會出書。英文的paper 的citation很重要,從一個能走到另外有關的一堆有用的paper。

另外 吐槽一下,追求快多全。每次這麼想的時候,都會鄙視一下自己。受興趣推動,才會快樂。競爭不競爭的,看自己心態。望與君共勉。


建議翻牆上google去搜國外大學的syllabus。然後按照syllabus上面一周一周的進度安排時間和內容。
教科書該讀的部分一定要讀,不然跳著讀,一知半解跟沒讀也沒什麼區別。但是一本教科書里並不是每一章都有用,每一章都重要,每一章對你來說都有意義。
我不是讀科學學科的,但是也上過類似的core. 我上過一些商科的和社會學科的課,教授本人就是教科書編寫者,即使他們也不會要求一本書我們每章都掌握。國外有些教科書是一本兩學期通用,學習順序上老師會做調整,因為有些章節合在一起學更直觀。一般教授的syllabus上都有書後習題作業,看一下哪些被留成作業就知道每一章節哪些是重點。但是習題要注意版本問題。


隨便說說,大牛的教材不太清楚,說說一般的
國外教材說的都很詳細,能很容易看懂,不像國內的教材有些地方說的非常晦澀,還有的把重要推論作為習題,我覺得可以在學國內教材的同時參考國外教材。


1L孫君答得很好了,說下自己的小小見解吧。
每個學科有每個學科的不同吧。應物、土木、數學、生物、地質、計算機等等各個國內教材相較於國外教材"新"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就本人所學地質而言,國外大學所用教材較於國內就開放的多,而非局限在特定的教材範圍內。國內無非就是「石油工業出版社」和「地資出版社」的一些老舊教材被"換個封面"罷了(內容、插圖稍微變動,但很少有新內容),我們老師也是在說國內教材停留在80、90年代的水平(我這裡指的是自己專業)。
所以,根據自己所學專業、所需知識的不同再看是否需要國外教材強化自己。

但是,專業知識的發展速度遠不是教材所能趕上的(國外亦然),這就要看你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熱愛程度、求知慾了。關注專業技術的發展情況,搜集新內容的文獻論文資料。
通過學習國外教材提高專業英語也是不錯的,前提是把國內所學掌握好,別丟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


把看評論的時間騰出來看會書你就想明白了


國外牛人的教材編的好多了,基本上不會出錯,邏輯也更嚴密。讀他們的教材,一旦思路對上了,會學得非常快的。


推薦閱讀:

從棉簽盒中取走一部分棉簽,為什麼剩餘的棉簽會以呈螺旋狀排列?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事情?
宇宙的模型猜想?
你見過最萌的植物長什麼樣?
新視野號攜帶冥王星發現者的骨灰飛過冥王星,科學界還有類似的舉措嗎?
如果地球上都是食草動物,那會怎麼樣?

TAG:教材 | 自然科學 | 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