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上最窮的國家都是自然生產力最高的赤道國家,而最富有的卻都在最寒冷貧瘠的地區?
窮國:南亞,東南亞各國,中非各國,中美各國
這些國家自然生產力最豐富,光是採摘各種植物的果實便可以賺錢,要是種植糧食一年三熟四熟都可以。這些地方種莊稼的人,干一年等於天朝北方農民干三、四年的產量。可依然這些國家至今吃飽飯都難。富國:北歐諸國(芬蘭丹麥挪威瑞士等等)、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都接近北極圈,如果說瑞士加拿大美國經濟核心仍然在較溫暖的地區,那麼丹麥挪威芬蘭冰島這幾個「率先實現共產主義」的國家則大部分都在極寒區域,一年中大半年無法耕作,養殖牲畜也難以生存,頂多捕魚,在工業全球化貿易形成前,可能吃飽飯都難。可現在卻是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先進的手工業(比如瑞士製表)是如何在溫飽問題有辦法解決前得到發展的?
貢獻一個分母答案(不嚴謹,個人直觀看法)。
我個人認為,這或許只是一個不會獲得實質意義的偽命題。儘管,它在許多經濟學教材與研究論文中都被提及。(這個LR留給別的分子答題者吧,我實在是懶,而且我直觀上對它持負面意見)
網上有許多圖,但是為了準確,採用world bank的data bank製圖如下(全球人均GDP分布):
The World Bank DataBank (可點擊鏈接進入選擇作圖並放大)
儘管由此圖來看,赤道國家確實比較窮,但是我認為這並不能說明任何具有代表性的結論。
其一,不僅是赤道國家比較窮。
事實上,所有在工業革命中後起步的國家,都比較窮。如果我們能用10世紀~16世紀的數據做圖,我相信直觀結論可能有所不同。
其二,赤道國家生產力發達?
如果工業革命之前,以農業時代而言,我相信從黃金之國秘魯到尼羅河到東南亞,部分赤道國家都是還算勉強富饒的。工業革命之後,赤道國家的生產力沒有任何優勢。
其三,赤道國家耕地多?
我覺得南亞和東南亞耕地相對較多比較明顯,非洲和中美真談不上耕地多。一處大荒原,一處熱帶雨林叢生,在生產力不發達的過去,跑進去分分鐘有生命危險。
其四,赤道國家氣候好?
降雨多、日照強,≠氣候好。氣候好=風調雨順。赤道國家普遍氣候災難多發。在過去平均生產力較低的年代,人們的風險管理能力實在有限,三年豐收也頂不住一年大水大旱,赤道國家還真沒什麼多利於長期農業發展的氣候。
其五,勞動積極性?
勞動積極性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我覺得確實存在的,甚至我認為世界上最勤勞的兩個國家,第二名是中國,第一名是日本。但是我並不認為赤道的生活環境要比北歐更舒適。誰能說雨林和沙漠比高地更適合生存,而且過熱對疾病衛生控制不利,而這是寒冷地區所有利的,打個比方就是原始人在北歐也擁有天然冰箱,而赤道國家居民卻不得不每天外出打獵,因為么有任何儲存可以依靠。在一個壞環境下的勞動積極性只能勉強維繫生存,很難擁有財富存量和技術進步。
其六,大陸政治的影響
我認為這個問題比較重要。就是具有大陸政治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中各具優勢。就好比中國儘管是工業化後發國家,但是這種模式是其它任何發展中國家所難以學習的。貧窮國家作為工業化後進地區,資本和勞動力的逐利效應會進一步加劇這種落後和結構不平衡,必須要有大陸政治文明基礎來進行引導和調配,使得資源資本和勞動力在分配上兼顧,甚至重點照顧國家安全與國計民生命脈產業。因此,缺乏大陸政治文明的國家,再怎麼實行「自由經濟和民主模式」,也很難跨越工業化發展緩慢的隘口。
其七,中國農村南方是否比北方更富裕?
如果僅僅看由農業生產獲得的可支配收入,人均收入來看南方的確比北方更富裕。而且即便是南方的土地,流轉的租金也比華北東北要高上一些。水源充沛兩季三季還是有幫助的。要不然古代歷朝也不會以南方為中華糧倉。
其八,氣候對經濟發展到底有多重要?
有一些做農業氣象研究的資料顯示,我國古代每次王朝更迭都伴隨著大旱大災,如果將氣候波動進行研究,發現朝代更迭與氣候緊密相關。也就是說,冥冥之中的「命數」可能真的是存在的。就好比崇禎這倒霉鬼,未經考證的書上說,他幾乎以布衣生活,每日工作時間堪比當代最辛苦的行業,無奈外侵還伴隨著國內連年多發的農業災害,真的是足夠倒霉(知乎上也有問題對此描述進行了反駁,可搜來看看)。但是我比較相信現有許多研究得出的結論,就是歷史上的重大交替確實與氣候的長周期有關聯。也就是說,我們現今太平盛世,只因為我們處於一個氣候長周期中開頭的好位置罷了。但是,鑒於工業化和生產力的極大發展,我們已經能夠在各種情況下實現跨期替代,風險管理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在這種條件下,氣候長周期可能不會再對歷史變遷帶來顯著影響(雖然也不是沒有影響)。
綜上所述,赤道地區在生存環境、資源環境與農業氣候上並不佔優勢。赤道國家為什麼窮是個沒有實質意義的偽命題。
在我看來,赤道地區的貧窮,跟其它貧窮地區的原因一樣:工業化落後。但是,不是每個國家都像我們一樣可以利用林毅夫所說的後發優勢。他們學不了,也學不來。不僅是勞動力和資源問題,更重要的可能還是政治文明問題。
我看到的比較靠譜的說法是:食物的存儲問題。在溫寒帶地區,食物可以比較容易儲存,比較容易形成財富觀念,進一步產生產權概念,這樣給經濟發展帶來了活力。而熱帶地區食物難以存儲,而且獲取容易,不易有財富和產權觀念。知道現在很多非洲人,對產權沒有概念,「你的就是我的」思想很盛行。即使在美國的黑人也大量繼承這種思想。好多美國電影都有這樣的情節,某黑人成了球星,收入不菲,他家的親戚就不工作了,在他家免費吃喝,對於他們來講沒有任何違和感。
這是地理決定論的一種,雖是一家之言,但也說明了一些道理。
這個問題太大了,我推薦題主閱讀一下《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你的問題
拋磚引玉說,在這些熱帶區域,正如你所說,只靠採摘業就可以存活,同時還缺乏可以馴養的大型偶蹄類動物和植物,因此農業就發展不起來,而農業這種高度組織化的活動的存在才會把人口聚集起來,進而發展出複雜的社會結構,以至於形成文明。同時這些熱帶國家因為緯度不同和地理上比較隔絕,別的地方先進的文明又很難傳過來。這個差距一步步累積起來,到後面就會越來越大了。
此外,像你提到的北歐國家,首先漁業的生產能力是非常高的,其次因為海岸線長的關係他們的貿易能力也非常發達,其實中世紀時期維京人的貿易網路都可以聯繫到伊斯蘭世界了。商業的出現對文明的推動和發展也是巨大的。這點你可以參考古代希臘的發展,作為一個多山地區農業也不是太好,但也變相促進了商業貿易的大發展。知乎名言 不問 是不是 就問為什麼 是耍流氓。
我覺得 GDP 和 緯度線的 相關性 是否成立有待商榷。
看過一個理論是說,寒冷地區環境惡劣,人為了生存,首先不得不勤勞,其次不得不多想辦法生存下去,所以大腦進化更深一步……
首先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都在亞洲,北歐加拿大阿拉斯加和中國東北西伯利亞蒙古比起來暖和多了。。
農作物延東西方向同緯度傳播,故而歐亞大陸上的文明交流更頻繁,文明進步速度也更快。
島嶼和南北跨度較大的大陸上則存在作物傳播上的困難,各文明間相對獨立,交流不頻繁。
地球是圓的,越是靠向兩極,其橫向交流的空間跨度也越低,地塊間的交流成本遠比世界地圖上展示出來的感覺小。
其實很簡單,primary sector和tertiary sector怎麼比啊。。。因為地理環境的不好所以才會想辦法去找別的路子賺錢,比如經商。瑞士在做鐘錶之前靠的是出口僱傭兵。
賈雷德·戴蒙德 的兩本書《槍炮、病菌與槍炮》和《崩潰》 從地理、生物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可以比較完整的回答樓主提出的問題。
我認為生存在高生產地區不比為了生存而勞碌,因為不需要多少勞作就可以生活的很舒適,自然就懶了。而生存在高寒地區要為了生存拚命打拚。
富有國離人口大國近,需求端保證經濟發展,又常氣候寒冷等因素下人口少,人均佔有就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現代工業吧
熱帶沒有空調和冰箱不適合人呆
炎熱讓人個頭矮小智商低,而近現代的發達依靠高科技,低智商自然無法高科技。
而寒冷帶來高大身材高智商,近代一萬年隨著文化的複雜化高寒高智商人種於是有了生存優勢而向南擴張,中國人就是祖先歷經高寒有了高智商,向南替換熱帶土著,佔據整個東亞的。
從生理角度,華人祖先歷經過漫長而嚴酷的高寒,相關論述在我的共享文章內,有興趣你可以看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武漢的氣候難以讓人接受?
※東非大裂谷是正在形成的板塊邊界嗎?
※史前的大規模地震、火山噴發還有遺迹可以追尋嗎?
※如中國近海大陸架乾涸,東亞眾河流河道將是何種形狀?
※有哪些悅耳動聽的中文地理名(包括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