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2月號的文章:《倭寇,一個王朝的謊言》中的觀點?

時間長了,但是這篇文章的見解還是很有趣的。鏈接放個新浪博客的,比官網上全一些倭寇,一個王朝的謊言?(摘選自2012.2「浙江專輯」下)_中國國家地理_新浪博客


所謂「倭寇」,當分為前期和後期。

前期的倭寇,主要發生在14.15世紀。當時日本處在南北朝到室町幕府的亂世當中,他們的主要目標也不是大明(給大明帶來困擾的其實是元末方國珍等人的殘部),而是朝鮮。
1392年,日本室町幕府下令取締海盜。(同年,李成桂接受禪位,建立朝鮮)
1418年,由於對馬島歉收,島上倭寇重操舊業,擄掠朝鮮南部。朝鮮太宗上王李芳遠力主征伐,焚掠對馬島,史稱「對馬征伐」(日本稱「應永外寇」)。雖不得大捷,也讓倭寇憚於鋒芒不敢輕動。

1443年,朝鮮和對馬方面達成協議,准許開「三浦」與之經商。倭寇遂逐漸減弱。

後期倭寇,主要發生在16世紀的中國東南沿海,也叫「嘉靖大倭寇」。
稱他們為「倭寇」,一個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們的根據地在日本——比如汪直的「宋國」。
說到後期倭寇,不得不說的一件事是寧波之亂。1523年,兩個在日本可以說數一數二的大名——大內氏和細川氏分別派出貿易使團,持堪合(許可證)來到寧波市舶司。(當時是嘉靖二年,大內氏拿先皇正德的堪合也就罷了,細川氏拿的是弘治堪合……「先先皇」的東西也敢拿來……)細川氏的「中介」宋素卿賄賂主管太監,使得晚到的細川氏反而先驗貨,處處優待。大內氏不滿,攻殺細川氏使臣,作亂於寧波。
事後,明朝議罷諸市舶司,僅留廣州一處。實際上,明朝政府在此處的應對是完全失當的。

明日貿易雖然後來重啟,但是大內家已經衰敗,加之海盜橫行,遂無人繼續。

雖然寧波之亂是嘉靖大倭寇的誘因,但是其根本原因在於原有貿易道路幾乎完全中斷,而越發嚴厲的「海禁」政策和武力打擊迫使大量以此為生的沿海百姓、商人轉變成海盜,大大加強了原有海盜的力量。
而同時代的日本處於戰國時代,巢穴設於日本的海盜集團也方便招募戰鬥力較強的日本人參與。然而「真倭」終究不佔多數,海盜中佔主力的,還是被稱作「假倭」的中國人。
(沒有哪個日本大名會拿海盜行為當買賣做,更別提什麼這是日本有組織的「侵略行為」……就算是日本國內的「專業」海賊眾,囿於船隻也大多只在日本近海行動。所以把嘉靖大倭寇看作日本政府/大名對中國的侵略,至少是輕率的。下面答主所引的文章,作者可謂完全不諳日情,連倭寇「和日本國王、名主有密切聯繫」這種話都可以說得出來。且不說日本天皇早已虛懸,單說倭寇和大名的關係,也沒有看到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

田中建夫在《日本歷史大事典》中,是這樣解釋「嘉靖大倭寇」的。

真正使得倭寇逐漸消弭的,是1567年「隆慶展海」,准許百姓出海貿易。後來雖然也有部分倭寇,但是都在明軍控制範圍內。1588年,豐臣秀吉頒布「海賊禁止令」,這可以算是後期倭寇的真正終結。

至於如何評價題主說的這篇文章……文章寫得很好,雖然說有些情緒化,但是無礙於對主旨的理解。如果題主對這個問題有進一步的興趣,推薦閱讀樊樹志《晚明史》的導論《全球化視野下的晚明》。


這麼說吧 這篇文章強調了海禁和後期倭寇之間的關係,意在糾正國內民族情緒影響下對倭寇的錯誤認識,這點我認為是很值得肯定的。
不過這文章想要說明和倭寇和日本人的關係不大,但恰恰缺失了日本國內的情況作為對照,我覺得有點遺憾。其實對照日本國內的情況,更能從側面說明海禁與倭寇之間的關係。

其實日本人占絕大多數的前期倭寇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伴隨著社會結構的激烈變化,前期倭寇的劇烈程度也會上升。日本的南北朝時代(14世紀上半葉-14世紀末)是新的社會階層「惡黨」崛起的時代,也是軍閥混戰的時代,不斷出現新舊軍閥武將和領主的更謝交替,正在此時,朝鮮和明收到的倭寇侵擾也是逐步增加的。當室町幕府達到極盛期(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社會穩定,日本室町幕府積極尋求對明建交,同時以鎮壓倭寇、營救被擄明人為條件換取勘合貿易的許可,此時我國東南沿海的倭寇活動也轉入了短暫的中衰期,倭寇活動強度明顯下降。

·後來,由於勘合貿易過頻且未按照預定規格進行,給明朝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明廷開始限制中日勘合貿易;日本方面也由於室町幕府權威衰落,自然也無力鎮壓倭寇,朝貢貿易對中方失去了外交意義;後勘合貿易也被大內、細川等大名把持,甚至後來搞出了爭貢之役之類的外交鬧劇,惡化了中日關係,最終朝貢貿易也停止了;而幕府權威喪失也導致了國內的社會環境動蕩,倭寇不僅死灰復燃,還有越演越烈之態。此時已經進入十六世紀上半葉了,人們所提到的嘉靖大倭亂也就是這個時代。經過了長期的抗倭戰爭之後,1566年俞大猷逐滅廣東倭寇,被認為是對倭寇的決定性勝利;隆慶開關在1567年左右,其後倭寇的侵擾的現象在中國沿海逐漸消弭,一般認為倭寇之患就此解除。

對照此時的日本,隆慶開關次年(1568)織田信長進入京都,這一段時間是日本戰國時代的高潮,日本社會的動蕩程度非常劇烈。十五年後,1582年本能寺之變,羽柴秀吉進行山崎·天王山合戰,開始統一戰爭;同時秀吉在山城國進行檢地,被認為是太閣檢地之始。秀吉的統一戰爭進行了大約10年,一直到平定九戶之亂(1591)結束,討伐、降伏了大量的大名,同時對大名進行了改易、移封等處分,產生了很多的浪人;同時在這十年里頒布太閣檢地、刀狩令、海賊禁止令、身份統制令等諸多法令,消滅了大批的非法武裝,剝奪了中世以來在地領主的生存空間。在萬曆朝鮮戰爭之後,德川幕府逐控制了整個日本,沿襲了豐臣政權的政策,實行兵農分離,同時為了強化自身權威而進行了戰爭(兩次大阪之陣,1614-1615)和多次對大名的改易。總體而言,日本在經歷著由中世向近世的轉變——這一過程可謂是日本特色封建制度的重構,要比南北朝時代的動亂有更深刻的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大封建主的兼并/統一戰爭、在地領主階層的消滅、戰國大名的消亡與近世領主的形成等過程,無不產生大量的無主武士;同時,刀狩、海賊禁止令等政策也讓很多在亂世佔山為王的地方武裝團體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兵農分離等近世化政策的約束之下,這些沒有出仕或是不被允許出仕的舊軍事貴族非法軍事團體在日本國內沒有合法的身份,只能以浪人身份遊盪(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在兩次大阪之陣中為何豐臣氏可以聚集起大量的浪人武士),出路要麼放棄武士身份作為農民進行勞作,要麼只能出走海外靠著經商和武力討生活

在當時的東南亞等地,日本的武裝商人團體還是頗有名聲的,有些甚至成在海外成立了僱傭兵團,混的比較好的可以參考山田長政(當然山田長政自己是個官二代,剛出海時還是公務員身份,不過但這不代表他手下的僱傭兵團都是善茬)。然而,從1566到1644,按照此文的統計,此時的中國東南沿海的,倭寇的侵擾每年0.62次,遠遠低於嘉靖年間——問題就在於,為何在國內拼殺正盛的年代倭寇那麼多,而到可在這樣一個更加多人走出海外當傭兵海盜的時代,日本的浪人們寧願選擇東南亞這樣的兵亂之地為他人賣命,不選擇地方更近更豐饒的中國來幹些無本買賣呢?同時我們可以看到,開禁後旅居日本的中國人並不少,這些中國人很多也是武裝商人/海盜出身(典型如鄭芝龍),同樣以日本為據點,完全可以做出與倭寇相仿的事情來——當然我們知道並沒有,這又是為什麼呢?我想唯一的解釋也只能是隨著海禁解除,在中國的進行劫掠暴行的必要被解除了,一樣賺錢,合法經商總比刀口舔血來的安心。

看到某些答主的回答確實讓我感到五味雜陳。在此我無意對後期倭寇中的日本人成分進行多少的考量,也不想討論其在後期倭寇中居於怎樣的地位。在我看來,依靠暴力劫掠手無寸鐵的平民,以殘忍的手段蹂躪屠戮無辜弱者,這種行為就是無法洗白的醜惡犯罪行為。無論犯下如此罪行其人是國人還是日本人,都同樣是歷史的罪人,絕對無法饒恕——這些罪惡不會因為施暴者是國人敗類而減輕,也不應因其為異族而加重,我想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但從更進一步來看,對於體量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在長達近兩百年的時間裡居然無法保證自己東南一隅的百姓有一個安全平穩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這簡直是一種悲劇、一種恥辱。然而,假如數百年後的我們做的,不是去探究這一悲劇的真正原因以求避免重蹈覆轍,反而要消費著這段苦難歷史為自己所認同那套民族主義優越感洗地背書的話,那麼我們的祖先經歷的這種恥辱和悲劇又有什麼意義呢?


多圖慎入
其實這篇文章的「見解」不新鮮,幾十年前就有了,只不過已經被證明是扯淡


阿拉伯人崛起,土耳其人突起,波斯帝國覆滅,遙遠的東方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的嚴重性,最終導致西域失手,西北貿易通道再也不能成為天朝窺探西方世界美人的窗口,正北、東北方這樣苦寒之地的「老娘們」吸引不了南方資本勢力的半點興趣;
海洋這個小妞向我們敞了敞衣襟,未見香肩,卻看見一條深邃的深邃的看不見底的溝,白花花的東西從溝里流淌出來,這情景足以讓南方資本勢力趨之若鶩,一面堂而皇之的要求大家(北方政治集團)正襟危坐,一面關起門來和這位美人私會。
這種不上檯面而又溫香甜膩的事情,導致土鱉既失去了西域,又沒有徹底抓住海洋,最終被人從東北角進來爆了菊。
——
純瞎寫,各位打人不打臉。


我覺得關於倭寇的研究已經算是汗牛充棟了,基本的資料大多都很普及,也產生了諸多經典的著述。目前來看,除了一些細節外,總括的結論差不多是同一方向(雖然不能說趨同)了。

這篇老文章大概也是秉承著目前的主要結論來的。

但是,這之前關於倭寇問題確是有一個 &<愛國主義鬥爭 - 資本主義萌芽&> 這樣一個可以說觀點針鋒相對的漫長過程,為什麼呢?——因為資料的記載在人看來就有相互對立之處,以至於能夠產生截然相對的結論。因而,如果文章只重點採用單方面記錄的說辭,大概可以認為是不足取的。


那麼對立之處在哪兒呢。這裡只列舉一些事實:

1、倭寇的發生從元末開始,而海禁政策是在洪武后期所定(且還涉及方、張餘黨);寇亂的範圍從朝鮮半島、遼東,一直向南轉移。而轉移的原因也是因為追剿。

2、關於「倭寇發」和「海禁嚴」的類似於「雞生蛋,蛋生雞」的相互問題,在倭寇開始到結束是反覆交替發生的。只是有一點確定:倭寇的起落 和 明朝中前期 和 海禁政策、和 日本戰國時期——四者時間上基本重合。

3、倭寇的組成,從一開始倭人的高比例到嘉靖興盛時期沿海中國人的高比例,有過變化。

4、曾經斷絕明日外交的室町幕府,爭貢之役背後的大內、細川氏等大名,扮演了什麼角色。他們與汪直等人相互利用,但對日本人來說究竟孰高孰低?

5、關於政府(中央/地方)-地方豪強-倭寇(/海盜)-小民的關係與相互作用。可以確定存在的有:

●地方豪強和倭寇之間有PY交易;

●倭寇有被地方豪強的欺詐——地方豪強有被倭寇的洗劫;

●小民有被倭寇掠奪驅使——小民有受地方豪強的壓榨,而主動攀附倭寇;

●官軍與海盜集團/倭寇有相互利用;

●政府有過豪強催逼下的主動的嚴飭與追剿——政府也有被豪強綁架過的綏靖與放縱;

…… ……

6、接著上一點,朱紈之死,以及嘉-隆之間的政治鬥爭(張經、湯克寬的處決)

7、人民。你可以找到簞食壺漿、主動帶路的場面,也可以發現烹煮嬰兒、以國人試毒的遭遇——它們是同時存在的。


在這潭深水裡,恐怕純的受害者只有一個——真正老實巴交的良民,比如我(們)。


最後,原始記載都來自於明人的記錄。而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的記載都可以找到以上的對立之處。這篇文章的標題,「一個王朝的謊言」——不知道明朝撒了什麼謊呢?……


這本書我有。
國家地理我是一直有訂閱的,看完以後我也翻閱了一部分相關資料,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純種的日本「倭寇」是有,但是不多,倭寇主力確實是海商。甚至還有官商勾結的。
事實上史料也有記載,有一本叫《籌海圖編》的書還專門劈了一塊寫汪直,牛逼的不行,堪稱東方基德,這人現在在日本還有銅像,西方有著名海盜,中國這邊海盜也不少。
其實當時繼續折騰下去,東南地區壓不住大財閥和商人發展,明朝繼續折騰下去,估計最後起義直接「光榮革命」都有可能,明朝內部也烽煙四起,老朱的棺材板早就壓不住了。
結果滿清入關,管的TM比明朝還嚴,加上糧食作物引入,老百姓造反慾望低了不少。
其實明朝後期當時圈地,土地兼并已經發展到極限了,再整下去一波波造反搞資本主義確實有可能,畢竟理論其實已經有不少了。


爭論主體性就像爭論抗日戰場上國軍共軍,而且從當地官員的角度來說。。
報剿滅倭寇那就是百官稱頌揚我國威的大好事。
報剿滅亂民,那是要各打50大板分分鐘被言官參一本貪官無道民不聊生的大壞事。
不是哪個朝代的鍋。
換是你做,難道不是這個道理?
腦袋上又沒有字,誰分得清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如果要分清,把頭髮剃了就行了。
從統計學來說,
當然是我朝歷來愛民如子。
怎麼可能民不聊生。
所以,殺的都是倭寇。


就算是大部分是中國「海商」不是日本人又如何,還是改變不了是這個事實?明朝海禁不對,那你「海商」殺人放火就對了?這種文章就是想搞點翻案的東西吸引眼球,其實類似文章改革開放後就出現過,無非想證明開放是對的,然後把海禁等政策批判一番。


傻逼的原因是,豐臣秀吉全面入侵中國,不然德川家康能上位?


哈哈哈……

好吧……

所謂倭寇,肯定在某一時間段指代日本海賊,不然你沒法解釋為何稱之為「倭寇」……既然稱之為「寇」,那麼其性質就顯明了——就他媽來搶的,不然叫你倭寇是幹啥啊,「寇」字啥意思老百姓還不清楚……

這篇文章最扯的是把反動性質的倭寇集團提高到了「民間海洋力量」的高度……他媽的就是賊,他哪來的民間力量?李自成也反政府,一堆人跟著闖王混呢,咱的這沿海居民咋就那麼恨「正義」的倭寇?政治覺悟不高?扯他媽的淡……沿海城縣組民團防倭寇也有記載,這倭寇壓根不是農業社會統治階級的對立者,而是整個農業社會的對立者,倭寇搶錢搶糧,破壞民生,影響政府稅收,不揍你揍誰?寫這文章的人估計就是想搞大新聞,跟批判岳飛是軍閥是差不多的,MDZZ……

很明顯後期倭寇我們能看見走私商人和沿海反動士紳的影子,但那就是壓制海上貿易了?你他媽那是走私!操!走私你還合理了?算了吧,就是海上貿易合法化那群人也搞走私。海貿利潤巨大,但還是需要大量資本支持的。走私商就是眼紅別人能買大船做生意而他們不能那才跟海賊聯手搶。本身就是反動派,走私利潤那麼高,搞個毛的正常貿易?按規矩玩走私的肯定干不過巨賈富商,那就只能搶了。那你都明搶了,政府不治你還叫政府?所以說雙嶼港遲早藥丸,這是走私商的集聚地,政府遲早收拾,不按規矩玩那就別他媽玩了,有多遠滾多遠。

明後期海貿得以繁榮,得益於隆慶開關。而隆慶開關底氣來於戚爺把沿海倭寇收拾得七七八八了,不然他敢開?


現在人編笑話都沒水平。
俞大猷率領少林武僧追殺一群倭寇,從松江連夜追殺至嘉興。終於將倭寇全部消滅。感情俞大猷殺的這些倭寇都是中國人。。。。

要看懂明朝的海禁有這麼困難嗎?

添加一點政治背景,明朝文官集團非君浪潮高漲。明人筆記多抹黑政府,就和現在主要民主國家的媒體以批判政府為博百姓名聲地位一樣,明朝也是這樣的社會風氣。明人筆記中多提到倭寇多國人而非倭人,往往帶有故意抹黑朝廷的因素。
地方士紳與政府的關係也頗為微妙,海禁與否只與官營壟斷經濟還是私營市場經濟有關,或者稱為走私貿易與合法納稅貿易的關係。而與閉關鎖國禁止貿易沒有任何關係。
即便隆慶開關後,明朝政府也多次頒布禁海令。

從數據來看,1500年前後,美洲白銀開始源源不斷的開進明朝,據大部分國內外貿易方面專家的數據分析,1500-1566大約從每年100萬兩遞增到每年170萬兩,1566以後到1600穩步遞增至200萬兩/年。可見這段時間的貿易總量總體維持平穩發展遞增,並未因為海禁還是開關,而影響到整體經濟貿易形勢。

所以海禁僅僅是朝廷,文官集團,地方財團,百姓利益之間的政治博弈,權力紛爭而已。注意,這些勢力從之前幾千年不對等的權威壟斷逐漸演變成平等的協商對話糾紛。這才是明朝中晚期社會轉型期資本主義萌芽的核心,從封建等級向民主平等的過度階段,民與官之間的權力關係正在發生激烈的轉變。


推薦閱讀:

海員們在海上有哪些需要嚴格遵守的禁忌?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評價清朝?
為什麼外國的古錢幣大部分沒有洞,中國多個朝代錢幣都有洞?
如何寫好八股文?
二戰時期,穆斯林國家都在做什麼?

TAG:明朝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戚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