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歷史上光速是否恆定不變?
11-29
自宇宙大爆炸以來,真空中光速是否是個恆定值,還是會變化。如果不變,是不是有什麼更基礎的規律限制了光速變化,謝謝
真空中的光速本身是個定義值而不是測量值, 當然是不變的.
應該說凡是有量綱量, 說它變不變都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它的數值是依賴量綱的.
當然這一定不是題主的本意. 題主可以搜索一下"精細結構常數", 也許有驚喜.
約翰?巴羅寫過一本書,叫《大自然的常數——從開端到終點》,詳細論述了我們所在的宇宙的精細結構常數從發現到測量的歷史,也探討了這些常數有可能曾經發生過緩慢的變化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可以看一下。
我很喜歡讀他的書,每一本都能帶來美好的閱讀感受,也對科技的發現永懷驚嘆之心。
介質中的光速就改變了。
好了,親。不和你開玩笑了,問題要設置仔細哦~&<-----------------------------------------------------正經的分隔線-------------------------------------------------------------&>
真空中光速不變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個首要定義,這個沒有任何道理可言,事實上源自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有點類似數學中的「公理」,而非「定理」。然而狹義相對論只在慣性系中有效,現實中,由於引力的作用,理想的慣性系幾乎不可能存在,也就意味著真空光速不可能是恆常,這也是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適用性的重大差別。
只是由於宇宙各處真空光速差異導致的物理變化極其細微,能夠觀測到的現象較少,更難以影響人類通常在極小時空尺度(相對於宇宙尺度)下的生活,所以我們通常把真空光速設為常數處理,大部分應用中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而光速改變比較典型的例子都是在大時空尺度或大級別引力事件下生效的,例如引力透鏡,再例如去年引力波的觀測。引力波觀測正是利用了引力波導致時空在兩個垂直維度上的細微改變,進而導致光速差異,利用邁克爾遜干涉原理才成功實現了探測。
話說邁克爾遜干涉儀最初就是被用來證明光在以太中傳播各向速度不同這個現象的。引力波的發現也算讓邁克爾遜含笑九泉了~~~
最後,目前的物理體系下,光速是由麥克斯韋方程組推算出來的,而麥克斯韋方程是由一些更基本的物理常量比如真空介電常數、電荷常量等在數學形式上描述電磁波物理特性的方程組。這也可以理解為光速是我們這個宇宙的一些基本常量設定的結果。
還是回到最開始的話題,「常量」「公理」都是根據一定的現象而主觀認定的,是經過大量事實檢驗其正確的。一旦有新的物理事實與之前的體系不相容,要麼用新的理論修正,要麼就需要修改其中的關鍵常量或公理設定,這也是很正常的。
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看到天體東升西落,認定地球是宇宙中心,設立了地心說這個公理體系。直到有一天,人們發現諸多天體運行與這個體系相悖,直到哥白尼站出來說,太陽是宇宙中心,舊的公理推翻,新的體系建立。到了今天,小學生都知道太陽也並非宇宙中心,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小星球而已。
物理世界的公理體系,都是為了描述這個客觀世界而構建,不斷假設、推論、驗證、修正,再由假設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是個逼近真理的過程,沒有任何東西是一成不變的。
別把三體往科普里塞,謝謝。
去了解一下折射率是什麼,就知道了。
光是光,速是速,光速就是一個常量,這就相當於g等於9.8牛每㎏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小文章,提到過最新的研究表明光速會隨著宇宙的進程改變,但具體的細節我記不清了,原文也找不到了
不過,確實是有一個叫做VSL(Variation Speed of Lingt)理論,在論述光速的可變性,而且已經有了不錯的進展,推薦題主去搜一搜。
....歸零者?
我從玄學領域來瞎掰掰。
光是人類的感知工具,也就是認知世界的工具;
光速不變,是因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感知方式的不變;
在真空中,管你其他如何,我的感知能力不會有變化的,這就是光速不變的玄學意義。
在空氣和水中,光速是不同的,因為在這兩個環境下,人的感知方式和能力是不一樣的,對否?
在真空和空氣,也有微小的不一致,光速也不一致;
光速為什麼不可超越呢?
人的感知認知能力怎麼會超越呢,會突變呢?
或者說,超越了你的感知世界,也就不屬於人類所能發現的世界,還有意義嗎?哈哈。
推薦閱讀:
※宇宙有多空曠?
※宇宙是什麼?
※是不是隨便改變一個物理常數, 整個物理的大廈就會完全不一樣?
※為什麼手機秒針會往回彈了幾次?
※既然在超過3維以上的世界裡面,時間的概念已經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了,那科學家說宇宙誕生多少億年還有意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