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板塊學說是錯誤的學說嗎?

工科狗,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停留在高中地理水平。
聽說了這個說法感覺顛覆三觀,特來向諸位請教。

―――――――――――――――――――

我為什麼這麼提問:
一位知乎上的答主在回答問題時否定了板塊學說的正確性,並否認了聯合古陸的存在。也有地質學的優秀回答者贊了這個答案。
非地學專業出身的我不能判斷這個命題的真偽,特來求教。

――――――――――――――――――――
補充:烏龍問題,已解決。


最近見到好幾個類似的問題了,也見了一些反對者的理論。評論區討論不能貼圖,我乾脆單開一個回答好了。

板塊學說當然是不完美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它最初啟動的機制,地幔熱柱的具體成因,以及俯衝之後板塊的歸宿等等。但就目前來說,板塊是所有相關學說里,最不壞的一個。未來會不會有更好的學說來取代板塊學說?很有可能。但截止到今天,板塊仍然是主流。質疑它、挑戰它,完全沒問題,科學就是在質疑中前進的,但前提是你要有拿得出手的證據或者說得通的邏輯。掩耳盜鈴或者帶有強烈的預設偏見,而不顧一些基本事實地反對一個被公認的理論,那就沒法說了。

板塊學說的證據,像海底磁條帶、熱點火山鏈、化石分布、冰川遺迹等等都是老生常談的,網上有很多中文英文各種文的資料,以前開Live也講過,這裡就不再說了。這裡我就說一個相比之下,在知乎的討論中不常被提到(但在學術界十分常見)的證據: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REE)的分布。

為什麼我想說這個,是因為有一位樓主質疑板塊學說的一個重要論點就是,板塊構造只考慮了物理,沒考慮化學。那我們就來看看化學是怎麼支持板塊學說的。

首先簡單回顧一下板塊的基本原理以及岩石的誕生(這是超級精簡版,詳細的可以翻我以前的答案:地球上原本就有岩石嗎?各種岩石都是怎麼來的?):

在大洋中脊,海洋板塊向兩側移動,岩石圈下方壓強減弱,岩石熔點下降,形成岩漿。岩漿向上湧出,遇見海水冷卻成岩石,組成海洋地殼。(重點:海洋地殼一般是岩漿直接凝固而成的,這裡的岩漿來自岩石圈下方,地幔的頂層,是『正宗原裝』的岩漿)

在俯衝帶,海洋地殼俯衝到大陸地殼或其它海洋地殼的下方,受熱形成岩漿。岩漿向上入侵另一板塊,將另一板塊的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熔體,並向上流動,直到重新結晶,或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在冷卻過程中,這部分岩漿及熔體會分批結晶,形成岩石,組成大陸地殼。(重點:大陸地殼中的岩石,通常在形成時經歷過多次的熔融-冷卻的過程,形成它們的岩漿,是『二手貨』)

好了,現在我們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周期的57到71是鑭系元素,比正常的副族元素多了個4f軌道。它們的性質相似,因為最外層的兩個軌道(5d、6s)的電子排序都一樣,只是4f軌道不同。鑭系元素有個現象叫鑭系收縮,這一排元素,從La到Lu,原子半徑是逐漸變小的。於是就有了另一個現象:

靠左側(靠近La)的元素,原子半徑較大,在岩漿冷卻形成礦物的時候,它們不容易和其它的陽離子打成一片,融進礦物的晶體里,而是容易被孤立在剩下的岩漿里。而在礦物熔融的時候,比起其它陽離子,它們也容易被『踢出去』。這叫做Incompatible,可以理解為因多佔別人的位置而被排斥,『不合群』。相反,靠右側(靠近Lu)的元素,原子半徑較小,因此相對來說『人緣很好』,比起岩漿和熔體,它們更容易待在礦物晶體里,這叫做Compatible。

回到前面說的海洋地殼和大陸地殼的形成原理,再結合Incompatible和Compatible的特性,鑭系元素的分布就很有意思了。海洋地殼是地幔岩漿直接形成的,而大陸地殼的岩石在形成的過程中經過了反覆的熔融-再冷卻過程。於是,不合群的Incompatible鑭系元素,很多最終跑到了大陸地殼裡。如果太抽象,我們畫張示意圖:

這是原本的海洋地殼岩石,由地幔的岩漿直接形成,裡面有La和Lu,La是『不合群』的元素,Lu是『人緣好』的元素。現在我讓這塊岩石受熱融化一半:

由於La『不合群』,它們更容易被從固態的晶體里踢出去,因此進入熔融部分的La比Lu要多,留在剩餘岩石中的La比Lu要少。

之後,熔融的部分會再度冷卻凝結,這時候進入熔融的Lu因為『人緣好』,會率先找到別人搭夥,進入固態晶體:

剩下的熔體里,La的含量就會相對較多了。而這些剩下的熔體,最終也會緩慢凝結,或者形成火山噴出地表,它們形成的岩石就組成了大陸地殼。

因此,大陸地殼中所含的『不合群』鑭系元素(靠近La),要比海洋地殼的比例高。

這是根據板塊理論的模型,得出的理論上的鑭系元素分布。那麼實際上是怎樣的呢?

橫軸是從La到Lu的鑭系元素,縱軸(log比例)是根據原始地球(隕石)規格化之後的鑭系元素含量。其中,黑色線條代表的MORB是Mid Ocean Ridge Basalt,即在大洋中脊處形成的玄武岩。紅色線條代表大陸地殼上層的岩石。紅線和黑線對比,我們明顯發現紅線(大陸地殼)的La、Ce、Pr、Nd等『不合群』的鑭系元素含量更高,而黑線(海洋地殼)的Lu、Yb、Tm等『人緣好』的元素相對含量更高。完全符合板塊理論的推測。

那麼,請問板塊學說的反對者和質疑者們,是否有其它更靠譜的理論來解釋鑭系元素的這種分布規律呢?

本來打算就此打住了,突然又想到了一點。鑭系元素中的Nd和Sm之間有放射性同位素轉換關係,是一對比較典型的同位素分析測年組合,只不過它們的『保質期』比較短,只能用來分析一些短期的現象。但這麼多化學元素的同位素,肯定有壽命足夠長,可以用來分析上千萬年的現象的放射性同位素吧。的確有,最典型的就是銣(Rb,37號)和鍶(Sr,38號)的同位素組合。

怎麼用呢?海裡面不同地層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的化石,科學家採集這些化石,進行分析,就能得到相應年代海水中87Sr和86Sr的比例。86Sr是穩定的同位素,而87Sr是由87Rb經過β衰變後得來的。Rb和Sr相比,Rb屬於比較『不合群』的,而Sr屬於相對『人緣好』的。因此,Rb更容易進入大陸地殼中。

當地質活躍,造山活動劇烈的時期,更多的大陸地殼被生產出來,那麼進入地球表面的Rb也就更多了,相應地87Sr也會增加。大陸地殼經過風化之後,87Sr會進入海洋,因此海水中的87Sr/86Sr的值也會上升。如果我們能得到地球歷史上87Sr/86Sr這個值的走勢,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測,當87Sr/86Sr上升,說明在此之前不久(地質意義上的『不久』),地球處於地質活躍期。

下面是1999年的一篇經典論文中的圖,這篇論文的作者們(Veizer et al. ,以及他們手下的PhD們233)就是做的上述這件事:

橫軸是時間軸,從寒武紀到現在;縱軸就是87Sr/86Sr的值。我來標註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根據板塊學說而還原出來的地球歷史上的幾次重要的造山運動,都被87Sr/86Sr的值反映出來了,這又是一個板塊學說的旁證。

------分割線--------

回答 @江發世 幾個問題:

  1. 印度洋大洋中脊和印度板塊移動方向的問題:

A才是印度洋的大洋中脊,B並不是。印度懟亞洲也不是正北,而大致是箭頭所示方向,和大洋中脊的走勢並不矛盾。現在有理論是,原本印度和澳洲一起是印澳板塊,因為印度懟了亞洲,移動速度被減緩,因此印度和澳洲正在分裂成兩個獨立的板塊。至於大洋中脊的三點交匯處,和別處區別不大,都是因為地殼變薄,導致岩石圈下側岩石的壓強減弱,熔點下降,融化成岩漿,向上冒出,形成新的海洋地殼。

2. 大西洋波多黎各的海溝是咋回事兒。

中學課本為了簡化,說世界上的板塊分布是這樣的:

這麼看來,大西洋岸邊確實不該有海溝。然而實際上,板塊的數量遠遠不止這些。2003年UCLA的Peter Bird的論文畫出了好幾十個板塊,就算不考慮那些微型板塊,也應該是這樣的:

波多黎各的海溝就是北美版塊和加勒比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詳見: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大島集中在西北,小島集中在東南,請問這樣的地理形態是怎樣形成的?

3. 世界各地的海相地層的問題

所謂的『威爾遜循環』,並不止有從古生代開始的盤古大陸這麼一個循環。古生代之前,地球還有很長的歷史,盤古大陸之前還有羅迪尼亞大陸這個循環,再之前有哥倫比亞大陸的循環,再之前甚至還有。陸地的總面積當然不是一直不變的。從盤古大陸到現在,確實總面積變化不大,但之前的變化還是蠻大的。比如北美洲,大陸核心部分加拿大地盾(Canadian Shield)是最古老的,其實也就圖上這麼大:

在6億年前,北美洲形成穩定的克拉通,有下圖棕色那麼大:

而下圖中淺藍色的地區,歷史上長時間是淺海的碳酸鹽台地,叫『Great American Carbonate Bank』:

另外,就算在盤古大陸分裂之後,各地海陸變化也很頻繁,海侵海退經常發生,比如白堊紀北美大陸中間形成過的淺海:

這些都和板塊學說不矛盾。

知乎專欄:地球的那些事兒

微信公眾號 山中雜說 (ShanYeTalking)


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板塊構造取代了槽台論,引發地學革命,未來板塊構造也會被別的理論取代。

當然,要打倒一個理論,必須要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坐著瞎想肯定是不行的。將邏輯作用在證據上,才能有科學的結果。很多國內的科普文章,把科學解釋成英雄的靈光一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頓的蘋果。但是他們從沒想過,牛頓自身堅實的數理基礎,和他長期的對引力的思考。未來的地學革命,很可能也是從板塊構造的定性描述,進化到以地球動力學為基礎的數理描述上來。


怪我,我給那個答案點贊的目的是「奇文共賞之,奇人共掛之」。

這鍋我背了。

不過你的幽默感是不是也要再培養一哈……

還要對科學知識的敏感度是不是也要提升一哈……


能進教科書的科學理論,就算由於時代局限而存在錯誤或瑕疵也不會是歪理邪說…你怕是看了什麼偽科學的帖子吧…


可能是地理學裡偽科學、陰謀論太少了。我們生科的什麼偽科學沒見過?看到了不要說顛覆三觀,連眉毛都不抬一下的。


看bbc 《地球形成的故事》.第二集第三集,可以解決你的疑惑:地殼/板塊移動的動力來源、地殼如何移動,有什麼證據、以及誰在什麼時候發現的等等內容。

下面簡述一下:

1、地殼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分為幾大板塊。

2、板塊的起點在大洋中、稱為大洋中脊,這是地殼的裂縫,終點在板塊互相碰撞穿插的地方。

地幔從大洋中脊的裂縫裡面緩慢的擠出、像擠牙膏一樣,新的牙膏/岩漿冷卻後形成板塊新的part,同時將兩塊大陸推向相反的方向。這就是板塊移動的動力。

上圖中的裂縫就是大洋中脊。

下圖是海底地形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條明顯的裂縫一路綿延:

最重要的證據就是人們在60年代發現了沿著大洋中脊有岩漿湧出、而湧向兩邊的岩石對稱排列(圖中不是岩石本身、而是岩石磁性的反轉變化、黑白色表示磁場方向不同。它在大洋中脊兩端對稱,表示岩漿被向兩邊同時擠出。同時由於岩漿被擠出的速度有個範圍,所以條紋的寬度就代表了條紋持續的時間,而這說明地球磁場每隔一段時間翻轉一次(具體時間好像是50-60萬年)):

3、板塊在大洋中脊被向一個方向擠壓,必然導致該板塊會在另一端與另一個板塊碰撞,碰撞的結果就是形成山脈與地震。同時一個板塊插入到另一個板塊的下方(版塊相間的地方形成海溝)、進入地幔。最終形成來自地幔、也歸於地幔的完整循環。

4、另外、還有火山如何形成,為什麼內陸沒有火山等等內容。

(第二幅圖來自《地球自傳》第一集)

資源:

《地球形成的故事》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6471898

《地球自傳》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187788


科學研究基於證據,研究,數據,而不是什麼顛覆三觀就是錯的,聽起來很正確就是對的


不能說否定,只是每過一段時間就出現原有解說解決不了的問題,於是就要提出新的假說。從一開始人類認識地球的天圓地方、滄海桑田,到近代逐漸出現的槽台說、多旋迴構造運動假說、地窪學說(陳國達)、地質力學(李四光)、板塊構造學說,到現在都在做的大陸動力學,學科就是一步一步發展來的,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先進不先進之分,可能過幾年幾十年幾百年,大陸動力學也會被取代,甚至我們認識的很多物理化學定律都會被取代,像是人們認識原子的過程,從一開始的葡萄乾模型、西瓜模型,到太陽系模型、圈層模型,到現如今普遍接受的電子云模型,都是一次次的進步。


板塊學說只是假說,以後說不定會有更完善的理論,只是這個假說對目前的地質現象解釋得比較好,就算是以前的槽台學說現在也沒有被拋棄啊。有電子云理論之後難道電子軌道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冷戰期間,歐美主推板塊學說,前蘇聯主流是槽台學說,那時候國內也是槽台學說是主流。

冷戰結束後,板塊漂流成為了世界主流,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還是需要不斷研究,提出更為準確的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與事實不符,是錯誤的。

這門學說是現在地學的主流學說,受到眾多地學界人士的認可。這門學說的前身是大陸漂移學說,進一步發展為海底擴張學說,最後成為板塊構造學說。

1910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患病在床上,他發現掛在牆上的世界地圖,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地相對應,因此在他的腦海里就形成了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在地質時期里曾經是在一起的,大西洋是後來從這兩個大陸中間形成的,發生了大陸漂移。

後來,魏格納又從古生物上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在大西洋兩岸大陸相對應的一些位置,有相同的古生物群分布。在大陸漂移學說提出之前,有人提出陸橋學說來解釋這些古生物群相似或相同的現象。

除從大西洋兩岸陸地存在的古生物上獲得支持大陸漂移的證據外,魏格納又從大西洋兩岸陸地對應的地層岩石和地質構造上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從所搜集到的這些資料,對大陸漂移學說起到了一定的有利證明作用。

在古冰川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冰川資料,也有的學者用來證明大西洋兩岸的大陸曾經是連在一起的。

魏格納通過系統搜集地理、地層、構造、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等資料。於1915年發表了《海陸的起源》一書,從此大陸漂移學說就誕生了。

魏格納認為:地球上原來只有一個大陸叫做泛古陸,這個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前是連在一起的。下圖是魏格納的泛古陸漂移形成現在的陸海分布圖。

後來又有人提出和魏格納不同的見解,認為在原來的地球上存在兩個古老大陸,在北半球的叫做勞亞古陸,在南半球的叫做岡瓦納古陸,見下圖。

大陸漂移的方向,是向赤道和向西。向赤道的漂移是由於地球自轉時的離心作用而形成的。大陸向西漂移的作用力來源,魏格納認為是由於太陽和月亮的引力所產生的潮汐摩擦力引起的。地球的自轉速度由於潮汐摩擦而減緩,這種減緩對地球表層表現的最為明顯,從而使地球表層特別是高出海平面的大陸相對於由西向東自轉的地球有滯後的趨勢,因此產生大陸緩慢向西漂移。而地球物理學家對地球的自轉離心力計算出在45°緯度處最大,大約是重力的三百萬分之一,而且潮汐摩擦力也相當有限。所以地球物理學家認為上述兩種力太小,不足以推動大陸做這樣長距離的漂移。大陸漂移學說由此而逐漸消沉。

20世紀五十年代,古地磁學說開始興起。通過古地磁的研究,描繪出了古地磁極在地球上運行軌跡,下圖分別是根據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岩石測出的兩條磁極遷移軌跡。

古地磁學的研究,證明在地質歷史時期里,各大陸原來是連接在一起的。除非能證明地磁極移動不是由於大陸漂移形成的。

隨著海洋調查的深入和發展,對大洋底地形地貌和海底地質有了概括的了解。在大西洋海底中間部位存在一條縱貫南北的大西洋海脊;在印度洋存在一個呈「人」字形的大洋海脊;在太平洋的四周存在多條大洋海溝,在太平洋中間也存在大洋海脊和高原。

在大洋海脊上特別是大西洋海脊,存在一條海脊大裂谷,在大裂谷里熱流值高。在裂谷兩側呈對稱狀的沉積物年齡相離越遠越老。在大洋中脊上存在著平移斷層,板塊學者將這種斷層稱為大洋轉換斷層。

1961年迪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首先提出「海底擴張」這一觀點。該觀點認為,大西洋是從大西洋中脊向外擴張產生的。地幔岩漿在大洋中脊的裂谷中湧出,推動大洋向兩側擴張。

下圖是大洋盆地前緣俯衝到大陸下的示意圖。

1968年6月,勒皮雄在前人的工作基礎上,將全球共劃分為六大板塊(見下圖)。至此板塊構造學說已成型。板塊構造學說關於板塊驅動力來源同大陸漂移學說是不一樣的。板塊學說認為是地幔熱對流作用驅動板塊活動。大洋海底在大洋中脊處產生,然後向兩側擴張壯大,最後在碰到大陸板塊時俯衝到地幔軟流圈裡,在那裡熔融消亡。

板塊學說的問題與錯誤

問題與錯誤1:

所謂的古陸不存在

板塊學說關於古陸有兩種觀點:一是現在地球上的大陸原來在一起,叫做泛古陸,見圖5-9;二是現在地球上的大陸原來分為兩個大陸,在北半球的叫做勞亞古陸,在南半球的叫做岡瓦納古陸,見圖5-10。

後來發生了大陸漂移或海底擴張,形成了現在的大陸和海洋分布格局,如圖5-11、圖5-12所示。

通過上述各圖的對比,所謂的古陸從古生代到現在,就是大陸,其總體面積沒有變化,只是由大塊變成了小塊,位置移動了。

就中國大陸而言,野外地質調查證明,從古生代到中生代的不同地質時期,在不同的地區存在大量由海洋沉積形成的各類灰岩。板塊學說認定位於歐亞板塊之上的中國大陸從古生代到現在為古陸。

在世界各地各地質時期,都存在由海洋沉積形成的各類灰岩及海洋生物化石。

野外地質事實,證明板塊學說的觀點是錯誤的,所謂的古陸不存在。板塊學說的基礎既所謂的古陸不存在。

問題與錯誤2:

原來的地殼哪裡去了?

圖5-13是板塊學說繪製的板塊生長與消亡圖,大西洋和印度洋均向東西兩側擴張。在大西洋的南部,大西洋由中脊向東擴張3000多公里,因為大西洋寬度6000公里以上。印度洋向西擴張3000多公里。二者合計6000多公里,這原有的6000多公里寬地殼哪裡去了?

印度洋和太平洋向南擴張,使南極洲板塊移動到現在的南極位置,那麼原來的南極洲地殼那裡去了?

問題與錯誤3:

海脊擴張方向和板塊相撞方向矛盾,怎麼解釋?

圖5-14是大洋海脊分布與形態圖。

印度洋海脊為「入」字型,北部海脊為南北向,而且還有兩條次級南北向海脊並行分布,大洋由海脊向兩側擴張,即印度洋北部向東西向擴張。

那麼,印度洋板塊怎麼會向北與歐亞板塊相撞?怎麼會形成青藏高原隆起?

問題與錯誤4:

海底地形與海底擴張不吻合,怎麼解釋?

板塊學說的觀點是:大洋地殼是由大洋中脊向兩側擴張而形成的。已經形成的大洋海脊地形不會消失,隨著大洋海脊向兩側擴張而張開向兩側移動。以此理論,大洋洋底地形應全為海脊。

由圖5-14清楚標明大洋中脊位於大洋中心,中脊兩側是大洋盆地。大洋地形否定了板塊學說。

問題與錯誤5:

兩條大洋中脊相交處是怎麼擴張的?

大西洋中脊與印度洋中脊呈 「⊥」型連接,兩條大洋中脊向外擴張的方向是「對抗」的,如圖5-15,怎麼擴張?

在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呈「入」字型連接,兩條大洋中脊向外擴張的方向也是「對抗」的。

怎麼向外擴張?

問題與錯誤6:

地震的成因與震中分布矛盾,怎麼解釋?

板塊學說認為構造地震是由於板塊相撞時發生彈性回跳而形成的。可以用彈性鋼片變形試驗予以說明,如圖5-16。

當彈性鋼片兩端受力後發生彈性變形,積累彈性應變能量,當鋼片彎曲變形到達極限時,便會突然斷開,並且兩側的鋼片分別向彎曲變形的反方向迅速彈回,在彈回的過程中釋放原來所積累的能量併產生彈性波。

圖5-17是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圖,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南部大洋中脊是地震帶,而板塊學說確認這些大洋中脊為海底擴張誕生處,為張性。板塊學說的地震成因與震中分布同大洋中脊擴張是矛盾的。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地震,震中深度12公里。唐山距板塊學說所謂的西太平洋俯衝帶日本千島附近2000多公里,震中和日本千島剖面投影幾乎在一條水平線上,如圖5-19。太平洋板塊如何能俯衝到唐山地下?

問題與錯誤7:

在大西洋海底存在兩條海溝,怎麼解釋?

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溝:最深9219米,位於大西洋北部,波多黎各島北9218公里,長約1550公里,平均寬度120公里。   大西洋新赫布里底海溝:最深9174米,位於萬那杜島(新赫布里底島)與新喀里多尼亞島之間的珊瑚海邊緣。長約1200公里,平均寬度70公里。

板塊學說的觀點是大洋板塊由大洋中脊誕生,然後向兩側擴張增生,在海溝處俯衝到大陸板塊下消亡。

以大西洋中脊為界,將大西洋西部與北美洲、南美洲一同劃分為美洲板塊,那麼對於大西洋的兩條海溝如何解釋?

問題與錯誤8:

在兩條大洋中脊交匯處,怎麼對流?

板塊學說的版塊移動機制是熱對流,如圖5-20。

在一條大洋中脊可以畫出對流機製圖,那麼在兩條大洋中脊交匯處如何對流?圖5-21是大西洋與印度洋兩條中脊交匯圖

板塊學說解釋熱對流的熱能來源於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熱,問題是,這麼多的放射性元素是哪裡來的?現在發現的放射性元素礦床是含放射性元素高的岩石,該岩石是固體。另外,如果是放射性元素蛻變產生的熱量形成岩漿產生對流,蛻變所產生的元素就應該在岩漿里,從大洋中脊噴出的岩漿就應該含有這些蛻變元素。沒有見到相關報道。

問題與錯誤9:

將變形的陸地伸直,還能拼接到一起嗎?

圖5-22、圖5-23是青藏高原地層直立照片,圖5-24是青藏高原地層彎曲照片。

板塊學認為現在的各大陸形狀能拼接在一起,因此認為這些大陸曾經連在一起。各大陸地層發生了彎曲、傾斜甚至直立。如果將彎曲、傾斜甚至直立的地層伸直,各大陸形狀就變了,無法拼接到一起。

問題與錯誤10:

古生代前的海洋、大陸是怎麼形成的?

該學說認為在古生代前,地殼上的大陸是在一起的,後來發生板塊移動,在兩個板塊之間形成大洋中脊,大洋中脊向兩側擴張,形成大洋地殼。

問題是:

原來的大洋、大陸是怎麼形成的?

結論:

板塊學說的觀點與事實不符,是錯誤的。

上述觀點的英文譯本在美國出版的書中

另外,地震發生時產生橫波與縱波。橫波不能在液態與氣態物質中傳播,只能在固態物質中傳播。在地球深處2900公里既古登堡界面,地震橫波消失,據此推論那裡是液態的岩漿。在地殼下如果存在岩漿層,地震橫波就不能通過。


部分錯誤


反對反對板塊構造學說的答案。

敢於反對既存在的理論體系的人都對所要反對的理論體系了如指掌,知道其無法解釋的缺陷,且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支持。

且說說你提的幾個問題:

1、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也是有其證據存在的,只不過他的證據不充分,所以才會有後來魏格納遠去格陵蘭島而喪生。大陸漂移學說為學界提供了一個方向,之後才有海底擴張學說,此學說有充足證據證明其正確性。以此為基礎,逐漸發展成板塊構造學說,且上世紀地學界已經找到了充足證據證明魏格納所提大陸漂移學說的正確性,何來「假說」?

2、確實不能解決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問題,但是可以解釋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問題。(地學基基礎常識不複述。)

請問,哪種學術能解決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問題?

3、板塊的動力來源確實沒能確定,這也是其軟肋所在。地球的內部結構、物質的存在狀態、運動方式都沒有摸清,所以難以模擬地殼運動的動力源。這也是眾多學者努力的方向。

但這不足以證明本學說是錯誤的。

相對論也有缺陷,可仍然能指導衛星飛出太陽系。

4、什麼方法論?誰說的?

其實物理化學不分家。板塊運動是很宏觀的,一般只會分析其受力情況。而到了每一處,才會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岩性變化。

5、物理學上動力大於摩擦力就會發生運動。如何證明動力無法克服「阻力」?

6、7、沒看懂。

「地殼向上移動是必然的」??阻力不僅有空氣,還有萬有引力啊喂。

拿你舉的例子來說,炸藥爆炸會對四面八方都產生推動力。如果左右岩性密度不同,必然會引起位移。

板塊運動不僅僅是水平的,還可以是垂向的。

質疑本是好事,但那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思考之後的,不是出入門徑,看見不懂的問題,拍拍大腿就說這個學說出了問題。

比你聰明而努力的大有人在,他們尚且在為點亮這座科學大廈而窮經皓首,你…很有勇氣。

@guoyupeng


板塊構造學說應該是正確的學說,融合了之前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學說.就是關於板塊運動的驅動力問題,好像一直還沒有確定.其它的都有理有據.


一,板塊學說是定位在「假說」模式上,

二,在多年的檢驗過程中,板塊學說不能解決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問題,

三,板塊的動力來源至今沒有證據,

四,根據方法論,研究地質「形變」,必須從物理變化和化學這兩個角度出發,但板塊卻沒有遵循這一方法論,

五,假如板塊水平移動,板塊無法克服板塊邊緣的「阻力」。

六,地球屬於一個整體,左右難以自行移動,但地球的上下方向存在「空間」,地殼的上面是空間,阻力是空氣,那麼,地殼向上存在移動是必然,如果在地球5米深的地方放入「炸藥」,然後壓實,我們就給地球一個外力,那麼炸藥爆炸,形成推動力,這個力會炸開地殼,而不會讓地球內部的前後左右地質發生明顯的移動。

七,既然我們拿「炸藥」給了地球內部一個外力,但也不會讓地球的「板塊」明顯左右移動,那麼,採用其他的辦法,是否能讓地殼內的「板塊移動呢」,如果你能找出炸藥同類別所產生不同方式的「外力」來,能讓地殼運動起來,那麼,我為你鼓掌。如果你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讓板塊運動的「外力」,請你乖乖的放棄你持有的所謂「正確」的想法。

@雲舞空城  @高婷婷  @Jerry 


推薦閱讀:

地質史上是否有過幾乎全球都被海水淹沒的時代?
先有火山還是先有火山爆發?
現在有什麼東西可能是其他智慧生物留下來的?
地球的真實面貌是怎樣的?
新聞中常說的某城市「過度抽取地下水」,城市中對地下水的使用是怎樣的,有怎樣的大型工程?

TAG:地理學 | 地質學 | 地球板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