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奇諾防線徹底完工(達拉第防線建成),會對二戰進程產生什麼影響?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怎樣的影響?

儘管馬奇諾防線不是未來的方向,但對當時納粹德國來說,也是難以逾越的障礙。
如果馬奇諾防線徹底完成(達拉第防線是馬奇諾防線的2.0加強版本,延長到法國比利時邊境最北端),能否徹底改變戰爭進程?(德軍佔領法國時間延長1年以上or法國勝利or雙方議和)
二戰進程的改變,會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什麼影響?(這是重點)
一個超級工程改變若干國家,民族的命運,想想就有些喪心病狂(*_*中二病又犯了)


謝謝邀請。

這是我第二次回答關於馬奇諾防線的問題。

馬奇諾防線有多牛逼? - 申銳的回答
在之前這個問題里對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涉獵了一部分【第一次在別的地方貼自己的答案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但完整的我自己的看法應該是:

如果馬奇諾防線修建完全並投入使用【我假設一個極端情況。即法國最終將防線修築貫通了整個法國東北—北方邊境。】,將會逼迫希特勒選擇其他的進攻方向。戰役時間不可避免地拉長,整體改變法國戰役的最終結果。


試想:英法聯軍在法國戰役中的潰敗和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直接原因,就是馬奇諾防線被德軍繞過失去了作用;法軍防禦體系遭到突破,地面戰局極端不利,且沒有有效應對措施的緣故。

假設德軍一開始就不能從陸上進攻法國,那麼剩下可以選擇的,只能是空中突破,和繞海登陸。

*馬奇諾防線的全面修建,則意味著德國將法國拉攏到自己陣營,對抗英國的戰略設想徹底失效。

馬奇諾防線是一戰的戰略思想產物,但伴隨著馬奇諾防線布置的,是法軍的裝甲機動部隊。且英法聯軍的坦克在某種程度上綜合數據優於當時納粹德國陸軍的主力坦克【一號、二號戰車】。
換言之,聯軍在陸軍作戰的能力上,與當時的納粹德國是可以一戰的。那麼德國在法國戰役中,便會喪失最關鍵的推進能力和迅速結束戰局扶植傀儡政府的目標。

戰局很可能演變為同盟國與軸心國兩大陣營在法國內陸展開對峙和互相攻防的場景。

波蘭軍隊相比德國軍隊而言,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但納粹德國在波蘭戰役後已經嘗到了閃擊戰的甜頭,所以閃擊戰理論的成果不會被改變。它對世界軍事史的貢獻依然不會變——即從步兵/火炮陣地戰、塹壕戰轉變為摩托化集團軍群突擊、陸空協同作戰。
只不過在面對全副武裝貫穿邊境的防線體系時,閃擊戰沒有什麼用處。因為德國面對的是法國陸軍+英國陸軍+英國皇家空軍。兩軍在防線兩端的態勢分布是均等的。軍力也不相上下。德國速勝法國變為不可能。歐洲大陸的潰敗局面也會停止在修建完成的馬奇諾防線之前。

(*反觀1940年法國戰役前德軍閃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的過程,這幾個國家也只是做了零星抵抗便或敗或降。德軍才有時間同聯軍在北方對壘。吸引並牽制著聯軍的主力部隊,從而讓倫德施泰特在阿登高原長驅直入。)

那麼,希特勒要想繼續一統歐洲的大夢,就必須找別的辦法瓦解法國,或通過海路將統治區域設法延伸到與西班牙接壤的地方。


在北大西洋和英吉利甚至挪威海域,德國海軍明顯不敵英國皇家海軍,甚至不敵法國海軍。
所以德國只能依靠和義大利的聯盟關係,在地中海調集兵力,越過意法邊境,借希臘等國家的領土作為中轉站和跳板,向北攻擊法國。

至於為什麼不攻擊蘇聯,是因為映照希特勒的戰略構想,在一統西歐大陸,確保德國西線安全之前,無法保證閃擊蘇聯能夠成功。反過來也一樣,如果對蘇聯不能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一舉擊潰。那麼就別想西進征服西歐大陸。

況且蘇德關係在1941年巴巴羅薩計劃發動前,都還算一種奇怪的融洽中。

===================================================================

由於希特勒對英法綏靖政策的掌握,西歐國家試圖讓「禍水東流」轉向蘇聯的努力終將失敗。在希特勒看來,與英法兩國的爭鬥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迅速征服歐洲,獲取重要的佔領區領土、脅從軍人口和英法兩國的海外殖民地以及戰略資源。從而有足夠的資源和準備時間調頭入侵蘇聯,將第三帝國的領土直接擴張到北冰洋和白令海峽。

所以在上述有關法國戰役和馬奇諾防線假設成立的情況下,納粹德國佔領北非法屬殖民地的進程將被減緩;德軍的戰略物資獲取將或多或少地遇到困難,甚至停滯。


而這就給了英國和法國非常寶貴的戰略緩衝時間。兩個老牌的工業強國,從巨大的壓力下喘過氣來,發動國內的戰爭機器,為徹底消滅納粹法西斯,及早結束戰爭為目的聯合起來。即使再不濟,也足夠讓德國人喝上滿滿一壺了。

一旦英法兩國在防禦過程中,徹底拋棄綏靖的幻想,轉而堅守法國和法國以西的大陸地區,作堅定反擊的意圖。那麼德國對蘇聯的戰事將長時間延後。甚至有可能不能成行。蘇聯將騰出手來鞏固東歐的政治現狀,然後視情況撕破和德國的條約,從東線蠶食軸心國佔領區。

再加上一直想要參戰卻苦無借口的美利堅,也有可能提前憑藉德國U艇無限制攻擊美國貨船為借口直接參戰。

歐戰也許提前就能結束。然後幾大老牌帝國主義聯手轉進太平洋收拾日本帝國。最後以最終勝利者的身份,攜手統領戰後世界。

當然,上面說的基本都是瞎想,沒有什麼根據。

==============================================================

對於世界軍事來說,馬奇諾防線的成功,只是讓戰役戰術理念的更新遲緩了一陣子。人們可能不會這麼早就意識到動也不能動的工事體系在陸空協同的機動部隊打擊面前如同沙雕城堡般脆弱。但他們也不會永遠墨守成規。
盟軍在對抗德國的戰爭中,逐步吃透了德軍的閃擊戰戰術,甚至在一些戰役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憑藉強大的空軍力量,讓德國人也吃了閃擊戰的苦頭。
那麼直到齊格菲防線的失敗【這是必然】,也最終會讓軍事指揮官和最高將領認識到:在一戰思維下的火炮裝甲要塞體系是不可取的。靈活機動的集團軍群突擊——陸空協同打擊目標——遠距離火力覆蓋【炸逼】才是發展的方向。

再次感謝邀請,才疏學淺,胡言亂語,還請題主見諒。


1:如果修到了,德軍不從阿登森林突破,不就行了
反正馬奇諾防線只要開了口子,就沒有意義了
事實上也開了口子,德軍也不是沒有能力開口子,德軍的戰前準備也是為了在防線開口子
試問當時的已知世界,如何抵擋由三個裝甲師組成的進攻先鋒,14天連續不斷的猛烈攻擊?
照樣是一個死

2:如果有效,繼續靜坐戰就行了,反正有效的話法國人也打不過來
軍事家就會繼續找方法,開點腦洞的話,用核武器打破也不是不可能

3:軍事是一個嚴重依靠經驗的領域,這句話沒錯
但是看吸收什麼經驗
法國人當時吸收的是塹壕戰進攻受挫的經驗
德國人吸收的是發展突破性作戰的經驗

普法戰爭的時候也是一樣
法國人吸收的是後膛槍作戰優勢的經驗
德國人吸收的是鐵路電報動員的經驗

有主要的經驗和次要的經驗,還有進步的經驗和退步的經驗


沒有直接戰例證明馬奇諾防線在正常情況下防禦能力如何,可以參考巴頓在梅斯被一萬多德軍憑藉一堆一戰前的要塞給擋住一段時間的例子,後來還是迂迴梅斯城區,坐等要塞區被困投降的,這還是各個堡壘按照一戰前的標準情況設計,大量設備已經無法使用的情況下。

但是這是類似於走著走著突然撞上了要塞群,如果是精心準備的話就要看具體情況了。在比利時的突破雖然成功但是不同要塞設施的弱點不一樣,不能完全套用。C集團軍群的後期突破也如此,當時法軍無論從士氣或是軍隊員額上都受到了很嚴重的削弱。

另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是一戰的烈日,在比利時第三師與要塞一起作戰的時候一度給予德軍沉重打擊,但是因為數量懸殊為了避免全軍覆滅第三師主力撤退後,12個要塞被專門準備的420毫米和305毫米炮一個個敲掉了。

換句話說防線隨好是用來配合部隊的,光憑藉要塞本身和要塞守備隊只是拖延時間而已,如果不急於拿下大不了拿重炮一個一個敲過去。敲幾個後面的也就沒有戰鬥意志了。烈日的最後兩個要塞就是主動投降而沒有輪到重炮敲掉。傷亡不會太大。但是如果非要在強攻敵人要塞加重兵集團的組合就坐等傷亡慘重之後被反擊了。


第一個問題。
A阿登森林不是法國的領土。。。在哪裡修築防線本身就不現實,同時也和綏靖的政治環境不符。
B馬其諾防線耗時耗力,法國將其繼續延長只會讓法國在30年代捉襟見肘的軍費更加緊張,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也有可能。沒有足夠數量的快速兵團,很難頂住新軍事體系下對築壘地域的進攻。
C其他回答用塞瓦斯托波爾進行類比不合適,塞防禦的成功是和城市防禦輻射區的概念分不開的。二戰時補給主要來源於鐵路(塞特殊,來源於海運),城市作為交通樞紐容易接受補給,同時本身交通網的發達和建築物的隱蔽也易於調動防禦力量。因此可以成功拖住德軍,達到防禦目的。而馬其諾的防禦覆蓋區,更類似於東線的東方防線那種,雖然東方防線沒有完全完成,不過從蘇軍當時突破的輕鬆來看。馬其諾這种放在平原,不卡河流(東方卡了第捏泊河),不佔山區的防線(古斯塔夫卡了義大利的山區),如果被強攻,作用也會有限。
第二個問題。
實際上築壘概念從來沒有過時和落伍,那種閃電戰宣告xxx的終結只不過是歷史暢銷書籍中的一種定性說法。二戰後期,蘇德雙方都使用築壘地域的思想來擠壓出更多的人力和技術裝備來加強突擊力量和進攻部隊。在城市和地形複雜區域建立築壘地域或者堡壘守衛師,用3000人達到9000人的防禦效果。

本質上在軍事行動中,全戰線的進攻就不存在。馬其諾作為一種防禦理論的產品,本身不應被詬病,本身的職能就是讓防禦方有時間積累起進攻的力量。被詬病的是法軍指揮層級的低效和無能。同樣佔據築壘地域,像古斯塔夫的德軍,沃坦防線的德軍,都是在防禦行動中積極採取攻勢,達到來防禦目的。這裡大膽下個判斷,即使法軍提前完成動員,也會在法國戰役中被德國人打崩。

歡迎交流,已經匿名,交流就不用怕得罪人了。


聽說過古斯塔夫嗎?
這玩意兒就是元首用來對付馬其諾防線的。
如果馬其諾防線真的夠長,很可能變成一場攻堅戰,當然也可以利用空降兵(詳情參考對比利時的要塞攻擊)
另外,也可以利用意呆利的海軍和西班牙的盟友關係(不是讓它直接參戰,讓其成為德軍爆英法菊花的基地)。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1940年5月,轄埃爾溫·馮·維茨萊本指揮的第一集團軍和弗里德里希·多爾曼(F.Dol-lman,1882—1944)指揮的第七集團軍,共17個師(內1個摩托化步兵師),集結在馬其諾防線正面,以佯攻牽製法軍,並協助保障德軍突擊集團的南翼。同年6月兵力增至24個師,以第一集團軍在薩爾布呂肯(Sarrebruek)以南突破馬其諾防線,與A集團軍群協同合圍近50萬法軍。
——正面肛德軍也不慫的~不過修到阿登森林的話估計傷亡要大不少了。


題主可以來一把鋼鐵雄心4,選法國。

打AI的時候,如果你利用政策把馬奇諾防線修好,那AI德軍會死上無數人。

但打聯機的時候,對手是德國的話,人家沒那麼蠢,會去攻別的國家,然後繞後從別處攻入你的境內。


英法與德國乾瞪眼,然後坐下來談判。但是美蘇要把英國弄下寶座,就會想法子破壞談判。美國可能會暗中援助德國頂牛,斯大林可能就真跟希特勒斬雞頭燒黃紙了。


德法邊境長度也不過400多公里,就已經讓法國入不敷出了。再修600多公里的法比邊境,我怕是法國要先破產。


推薦閱讀:

為什麼1945年的兩顆核彈沒有扔在東京?
作為核爆中心的廣島,70年後怎麼還能住人?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南京保衛戰有沒有成功可能?為什麼守城國軍突然一夜間崩潰了?
二戰有哪些飛機至今仍在使用?

TAG:世界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世界近代歷史 | 腦洞網路用語 | 平行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