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清朝?


你可以把清朝看成白堊紀末期的恐龍,進化得無比專業,充分適應環境,但反過來就是因為進化得過,喪失了多樣性,一旦環境發生改變就滅亡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談談清王朝的定位問題。許多皇漢反對清朝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認為清朝不是中國的封建王朝,而是外來的殖民政權。

對這個觀點,我是堅決反對的。我認為清朝就是純翠的中國封建王朝——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首先,把清朝入關和日本侵華做對比就完全不對。清朝的建立者是建州女真,他們和明朝之間的關係與日本同中國之間的關係截然不同。建州女真是明朝東北的羈縻軍事單位,建州這個名字就來源於明朝,是明朝冊封的建州衛。早在永樂元年就已設立,初期由努爾干都司管理,後由遼東都指揮使司接掌。有明200餘年,建州三衛一直聽從明朝調遣,其首領繼承也要由明朝認可。建州三衛的性質其實和西南地區的土司差不多,只不過後者由布政司管理,前者由都司管理。而明朝對於1616年努爾哈赤反抗的處理方式也完全是按照處理雲南土司楊應龍的方式進行的,區別是一個成功,一個失敗。相比之下,日本就純粹是外國了,他們從來沒有接受過明朝的冊封,天皇和將軍的繼承也不需要中國認可,甚至極少同中國發生聯繫,與建州女真不可相比。所以,建州女真起兵造反完全是由明朝建州右衛指揮使,龍虎將軍努爾哈赤率領本部族軍民發動的邊疆少數民族叛亂,這種由歸附朝廷的邊疆少數民族發動的叛亂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唐朝的安史之亂在某種程度上與建州女真之亂很相似。這也是後來的滿族為什麼能迅速適應中原漢地的主要原因——他們本來就是在明朝體制內混的,因此對中原地區的政治制度、文化傳統、社會形態一點都不陌生,可以做到無縫對接。
剩下的內容明天再說
-----------------------------------------------------------

昨天談了清朝的性質問題,今天來具體談談清朝的統治。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清朝實行的並非滿漢分至,而是旗民分治。這個旗就是八旗,它是由滿洲、蒙古、漢軍三部分組成,其中以滿洲地位最高。這個地位最高的「滿洲」實際上也是一個創造出來的概念,它的版權屬於皇太極。愛新覺羅家族起家的時候,聽命於他們的只有建州女真,後來經過多年征戰,他們征服了海西女真,還俘虜了大量的遼東土著漢民和其它許多東北少數民族。民族成份這麼複雜,是很不利於內部團結的。於是皇太極就乾脆創造出了一個「滿洲」的概念,1635年,他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漢、蒙古、朝鮮、呼爾哈、索倫等多個民族納入同一族名之下,滿族自此形成。(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價,這個「滿洲」,其實和我們今天講的「中華民族」很相似。)也就是說,滿洲這個所謂的統治民族從一開始就是個大雜燴。加上後來編成的蒙古、漢軍八旗,我們便可得出結論:這個所謂八旗制度從本質上說,是一個跨民族的統治集團。而清朝建立後,為了維護統治集團或曰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才採取了嚴格的旗民分治制度。這些旗人在國家內部享受許多特權,而這個特權的代價就是讓他們都成了愛新覺羅家族的奴才,所以清朝旗人(包括年羹堯這樣的漢軍旗人)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固然有顯示他們和皇帝的親近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確實是皇帝的奴才。說到這,清朝解決宦官問題的原因也就出來了。所謂宦官,就是天子家奴。清朝有一個更龐大、更忠心、更得力、更尊貴的奴才群體,何必用宦官呢?其實曹雪芹家族從事的工作,在明朝,就是宦官乾的。

說到清朝的貢獻,毫無疑問,就是開疆拓土了。說道開疆拓土,我們首先得感謝一個人,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而是噶爾丹。沒錯,我下面要談的就是請准戰爭了。清朝擴張得來的領土,除了東北部分地區外,其餘均與準噶爾有關。

我們來看一組地圖(所有圖片均來自清朝和準噶爾汗國對峙局勢圖(清朝版圖的變化,真實的)

這是清軍入關前夕的地圖,注意準噶爾。

這是康熙皇帝剛繼位時的地圖

這是三藩之亂

這是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收復台灣,擊敗沙俄後的情形。我們可以看到,此時整個新疆、外蒙,及西藏部分地區都已被準噶爾人佔領。與我們一般的印象不同,準噶爾人絕不是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小部落,他們是一個強大的帝國,被西方人成為最後的游牧帝國。此時的準噶爾人實力強大,他們的領袖噶爾丹也是野心勃勃,企圖重建成吉思汗的偉業。清朝方面,康熙皇帝也不是敗給的。於是兩大帝國不可避免的碰撞在一起。戰爭是由準噶爾挑起的,他們先進攻了內蒙,康熙御駕親征。

康熙的反擊取得了勝利,這一輪較量中,準噶爾人戰敗,噶爾丹隨後死於內亂。通過這場戰爭,清朝控制了外蒙。但準噶爾人並沒有被打老實,他們繼續擴張,在失去外蒙後,佔領了西藏。

準噶爾人的行動再次引起了清朝的警惕,雍正時期,清朝平定了青海,隨後又進軍西藏,趕走了這裡的準噶爾人,1727年設駐藏大臣,將西藏納入版圖。到了乾隆時期,準噶爾人只剩下新疆和中亞部分地去了,他們的最後時刻到來了。

1755年,乾隆正式滅亡準噶爾,持續了70多年的清准戰爭以清朝的大獲全勝告終。通過這場戰爭,清朝獲得了外蒙、青海、西藏、新疆,以及中亞部分地區,領土面積擴大一倍以上,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國版圖的形態。可以說,在領土擴張方面,清朝的貢獻確實非常大。
------------------------------------------------------------------------------------

說完了清朝的優點,下面再來談談清朝的問題。

清朝的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統治集團的少數民族身份。清朝雖然不是外來殖民政權,但它的確是少數民族政權。這個少數民族的身份給它帶來了許多優勢——比如清朝對邊疆地區的統治就和其自身的少數民族身份有密切關係,但更多的是劣勢。

從政治上看,清朝是以少御多,依靠少數旗人統治人口為其百倍以上的漢人,這使得清政府不得不將大量精力用於防範漢人。他們雖然通過維護科舉制度籠絡了漢人中的士紳階層,但對普通漢人百姓卻無能為力,有清一代,民間各種抗清活動絡繹不絕,清政府始終不能完全將之消除。到了晚清時期,這些民間反清組織和革命黨人結合在一起,最終埋葬了清王朝。

在軍事上,清朝採取了八旗軍加綠營軍的體制。這個體制是清軍入關以後逐漸形成的。清軍入關時,大批的明軍投降清軍,後者將前者收編後,授予綠旗,就成了清軍中的綠營。在清軍消滅農民軍和南明的作戰中,綠營發揮了重要作用,因而成為同八旗軍一致的國家經制兵。但清朝始終將八旗軍視為根本依靠,而將綠營作為八旗軍的輔助力量。為了防止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威脅他們的統治,他們對綠營採取了大量的限制措施,造成綠營建制散亂,部署分散,兵將分離,相互掣肘等諸多弊端。如果八旗軍真能承擔重任,那綠營的這些毛病還沒什麼。但問題是,自清軍入關後,八旗軍在優渥的物質待遇下,迅速的腐化墮落。到了三藩之亂的時候,八旗軍已不堪用,清政府只得依靠綠營來平叛。到了這個時候,綠營實際上已經成為國家的主力武裝,但出於對漢人的不信任,清政府並未採取有效措施來提升綠營的戰鬥力,相反,他們採取更多的措施來削弱、壓制綠營。比如裝備方面,清朝的火器相對於明朝是有一定進步的。但他們製造的火器中,比較精良的御制火器只發給八旗軍用,綠營只能用粗劣的局制、廠制火器。鴉片戰爭中清軍的表現就是這種軍事體制弊端集中體現。絕大部分參戰的清軍綠營部隊都是從各地臨時抽調組建的,這個營100,那個汛50,歷經千辛萬苦趕到集結地,然後在一個不認識的將官帶領下,手持粗劣的武器殺上戰場。這樣的部隊對付幾個造反的農民或許還有勝算,但面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兵將相識的英國遠征軍時,除了潰敗,還有別的選擇嗎?至於本該承擔主要責任的八旗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就很值得玩味了。青州八旗的表現還可以,可鎮江八旗卻在英軍兵臨城下之際大肆屠殺城內的漢人,理由是清理「漢奸」,啥是漢奸呢?根據都統海齡大人的標準,長相奸詐的漢人即為「漢奸」。這種令人髮指的行為將清朝統治集團內心深處不可告人想法暴露了出來,到底還是防漢第一。
再談談寄生階層。明朝的寄生階層是朱明皇室,要說朱元璋對自己的子孫是真好,一旦封王,就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往。親王的世子繼承親王爵位,其它兒子則封郡王。整個明王朝共封了286位藩王,這些藩王不僅消耗了大量的國家財政收入,還佔據了大量的土地,明朝最後滅亡,有他們一份功勞。清朝的寄生階層就是旗人了。清朝規定,旗人由國家供養,也就是大夥常說的鐵杆莊稼。因為清朝的主力軍是八旗軍,所以這筆錢本來算作軍費的一部分(明朝藩王最開始也是負擔鎮守地方的軍事任務)。但由於八旗後來已毫無戰鬥力,旗人成了走雞斗狗的社會閑雜人員,這筆錢也就是失去的軍費的意義。到了清朝末年,國家在各方面都缺錢,但每年還要支付2000多萬兩白銀的旗祿來養活這些廢物。
----------------------------------------------------------------------------------------

今天最後說幾句晚清領土的問題。清朝和其它幾個封建王朝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直到滅亡,仍然維持了比較大的領土面積。其它封建王朝往往在中期就失去了對邊疆地區的控制。最典型的是唐朝,在鼎盛時期,它的領土面積也很大,但這在安史之亂後,邊疆地區就基本都喪失了。明朝也一樣,它的領土最大時包括了東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西藏,青海,新疆中東部地區,內蒙古河套平原。但永樂以後,明廷邊疆政策趨於保守,主動放棄了河套平原,東北方向退守遼河平原,嘉靖時期喪失了新疆,後期對西藏、青海的統治也名存實亡了。到了明末,只剩下18省漢地了(兩京即河北、江蘇、安徽,甘肅鎮即為甘肅省,湖廣即為湖南、湖北)。清朝到了滅亡的時候,仍然保留了西藏、青海、內外蒙、新疆、東三省。這是清朝的一大貢獻,當然了,我不是吹捧清朝的,我是來探討原因的。

我認為,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晚清所遭遇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西方入侵,給清朝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以及永遠洗不清的恥辱——首都兩次被攻佔,統治者倉皇逃竄,割地賠款無數,以至於我們現在說到清政府總要在前面加上"腐敗無能"四個字。但這個大變局其實也給清政府帶來了許多好處,比如邊疆地區。眾所周知,中國邊疆地區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層出不窮的游牧民族。這些游牧民族趕不走,殺不盡,漢族政府或許可以一時打敗他們,但只要自身稍微衰落,他們就又會冒出來,這是為什麼漢族政權總是強大時能控制邊疆,衰落時失去邊疆的原因。那麼說到這,我們就奇怪了,清朝衰落時,邊疆少數民族幹嗎去了?答案是他們也衰落了。

游牧民族衰落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火器時代的來臨,自火器廣泛用于軍事以後,游牧民族最大的兩樣優勢騎兵和弓箭就不那麼靈了。其實這個趨勢從明朝就出現了,明朝前期克制蒙古騎兵的量大法寶就是火銃和長矛,當然還包括當時還比較強大的明軍騎兵。到了中後期,隨著火繩槍、弗朗機、紅夷大炮的列裝,成吉思汗時代無敵於天下的蒙古騎兵就徹底淪為游擊隊了。到了明清戰爭時期,蒙古人就只能在明清兩邊選邊站隊了。第二點,就是沙俄東侵。自公元1578年,明萬曆6年起,沙俄開始越過烏拉爾山,向遙遠的東方前進。1598年滅西伯利亞汗國,崇禎九年(1636年)抵達鄂霍次克海,征服西伯利亞全境。沙俄的這次萬里大躍進將游牧民族的迴旋空間全部佔領。過去游牧民族要是打不過漢族軍隊的話,可以向中亞和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迴避,待漢族軍隊撤退後,再回來。可以說上千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賦予了游牧民族巨大的戰略迴旋空間。同時,西伯利亞也是許多北方少數民族的發源地,比如建州女真,沙俄佔領了西伯利亞等於佔了他們的老巢。沙俄對東方的入侵,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戰略壓力,日後也是他們從我們身上割下了最多的肉。但客觀的說,沙俄入侵也在很大程度上幫我們解決了幾千年來一直難以解決的問題。自此以後,游牧民族就只能在俄羅斯帝國和中華帝國力量的邊緣地帶苟延殘喘了。某種程度上,他們成了沙俄和中國的緩衝。所以,儘管清末中國的力量已經極度衰弱,但邊疆地區卻仍然留在了中國體制內(最起碼是法理上),因為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更加衰弱。


1644年他們入關為日後中國電視劇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清朝是中國2000年秦政的總結,他幾乎解決了歷史給前朝提出的幾乎所有命題,外戚,宦官,割據,邊患,立儲。美洲作物的引進使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也解決了。這些問題的解決,有的是因為吸取前朝經驗教訓,有的是外來種族自帶的種族天賦,有的是因為西方科技發展,地理大發現對中國的影響。但是,工業革命後,人類爆炸式發展,所有歐洲外君主專制國家都SB了。至少面對列強,清比奧斯曼玩的好,政策也比明靈活務實。
老有人說我在給滿清洗地,認為我說滿清好,我不知道你們咋看出來的,我說他回答了歷史提出的命題,是說他總結前朝經驗,利用自身和時代特點避開所有前朝覆滅的原因,但是這些原因他不是沒遇上啊,藩王內亂,有,農民起義有,外族入侵,西方那種文明的不算,但是野蠻如日俄和邊疆那種少數民族的也有啊,但是他早期修鍊的皮厚血長的MT特性救了他,我好像是說了不少清朝的優點,但是這些有點和老百姓半點關係沒有,不過是為了給愛新覺羅家續命,但是趙宋李唐朱明哪個不是呢?滿清既不比前朝好也不比前朝壞,但是他的終結方式,自己的選擇也好,迫不得已也罷,我才疏學淺,不能討論,不管怎麼說,都是中國人的大幸,雖然這筆紅利在之後又都陪進去了。。。


鑒於網上謠傳甚廣的關於「尼布楚條約」清朝割讓給俄羅斯貝加爾湖及西伯利亞地區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信息,在這裡新加一片我以前寫過的關於清帝國中亞戰略的文章,希望大家對清代能有更深一步了解和理性的認識。

正文:
《清帝國的大棋局》

談到清朝,對於不了解歷史的人來說,清朝就是愚昧落後、喪權辱國的代名詞,辮子、閉關鎖國、軟弱、不平等條約,這是人們對他的基本印象,彷彿這個極盛時期疆域達到1300萬平方公里的帝國從來就是一無是處。。。。。


中國最孤行專斷的帝國時期是在清時代,具體地說是在清朝的早期。到了18世紀,中國又一次成為一個完全合格的帝國。。。。。在中國的全盛時期,中國在全球沒有可以與之相匹敵的國家,這是指沒有其他大國能夠向中國的帝國地位挑戰,甚至如果中國想進一步擴張的話,也不會有任何其他大國能抵擋中國的擴張。

————摘自《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布熱津斯基(地緣戰略學家、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美國國家戰略重要智囊)

背景局勢(參見上圖):明朝末期,明帝國疆域只有中國本部(不包括台灣)、遼東的一小部分,共約300萬平方公里,且仍處於不斷萎縮狀態。在東北,滿洲人的後金汗國開始崛起,成為明帝國最大的外患。北方及西北的蒙古部落分成三大部分:漠南蒙古(今內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今外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今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其中漠西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准格爾部逐漸強盛、稱雄中亞。四部另一部土爾扈特部迫於准格爾部的壓力,西遷至俄羅斯伏爾加河流域。


十七世紀中葉,俄國已完成對西伯利亞的征服,並於1666年派遣一支哥薩克探險隊進入黑龍江流域,築雅克薩城,試圖征服滿洲,此時的清朝雖然對俄國的進犯憂心忡忡,但軍事戰略的重心是對關內的征服,無暇北顧。直到平定三番、收服台灣,國內局勢趨於穩定後,康熙才決定武力清除黑龍江流域的俄國勢力。1685年彭春將軍率10000陸軍、5000水軍,攜200門火炮,從齊齊哈爾進軍,將雅克薩城摧毀,驅趕了俄國人。但不久俄國人又趁清朝退兵之際,再次潛入黑龍江流域,重築雅克薩城。清軍再次對其進行圍剿,圍攻持續了一年,就在俄國人即將全軍覆沒時,清軍竟然主動撤軍,並為城內的俄國軍人提供寄養(如果不提供寄養,他們就餓死了),因為此時的康熙皇帝希望用撤軍的行為,來對俄國釋放善意,以此爭取俄國不同厄魯特蒙古結盟。當時的清朝,疆域包括:滿洲、漠南蒙古(今內蒙古)、中國本部行省、台灣、甘肅東部。而喀爾喀蒙古(今外蒙古)尚未臣服清朝,西北的西藏、青海、甘肅西部及今天的新疆都由厄魯特蒙古諸部控制。


大棋局開始

第一步棋:

1689年,清俄兩國在尼布楚進行邊界談判,清朝代表是一等公索額圖。康熙皇帝為了向俄國釋放善意,防止俄國與准葛爾結盟,臨行前對索額圖表示清朝可將尼布楚讓給俄國,並以額爾古納河為兩國邊界。但在談判中,俄國代表堅持俄清邊界應以黑龍江為界,雙方僵持不下,談判瀕臨破裂。此時清朝在邊境集結了10000人的軍隊,外加90艘戰艦,威脅要動武,而俄軍只有1500人,最終俄國妥協,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規定以外興安嶺及額爾古納河為兩國邊界。

清朝以將尼布楚城及93000平方英里的土地讓與俄國為代價,換取了滿洲邊界的鞏固和俄國在清朝和准葛爾之間保持中立。從此,清帝國對西北及中亞持續近百年的偉大征服戰爭拉開了序幕。


第一步棋效果:在解決了北方的俄國問題後,康熙開始集中力量對付葛爾丹(漠西厄魯特蒙古准葛爾汗國)。1696年,清准雙方在今外蒙古的昭莫多展開決戰,葛爾丹兵敗自殺。清朝逐控制了喀爾喀蒙古(今外蒙古)及哈密地區。

第二步棋:

1712年,康熙皇帝派遣圖裡琛出使俄國,但目的地不是聖彼得堡,而是位於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部。出使土爾扈特部的目的表面上是圖裡琛轉達康熙對土爾扈特部向清朝納貢的讚揚,實際上是清朝為防止同為厄魯特蒙古的土爾扈特與准葛爾兩部結盟。在圖裡琛經過西伯利亞時,俄國西伯利亞總督進行了熱情接待。


第二步棋效果:在使俄國保持中立後,清朝通過與西方的土爾扈特部的溝通,切斷了准葛爾汗國向西面尋求援助的通道,從而為乾隆時代最終征服准葛爾汗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720年,清朝與准葛爾為控制西藏(西藏為喇嘛教聖地,所以控制西藏,就可以收服蒙古諸部)發生戰爭,清軍分兵三路,第一路由喀爾喀蒙古出發,進天山北麓攻打准葛爾汗國本土,以牽制准葛爾,使其無法增援西藏駐軍。第二路、第三路分別由西寧、四川進軍西藏,是年西藏併入清帝國版圖。


第三步棋:

1721年,新皇帝雍正命圖裡琛與俄國簽訂《恰克圖條約》,條約確定了喀爾喀蒙古(今外蒙古)與西伯利亞的邊界,同時在恰克圖和尼布楚設立邊貿據點。


第三步棋效果:清朝以將貝加爾湖區域的40000平方英里土地讓與俄國為代價,明確劃定了外蒙古與西伯利亞的邊界,並將邊界的貿易限制在恰克圖與尼布楚兩地,從而將俄國與喀爾喀蒙古徹底隔離開來,鞏固了控制時間不長的外蒙古,同時也消除了俄國援助准葛爾或與之結盟的借口。

1723年,青海和碩特部(厄魯特蒙古之一)宣布背叛同清朝名義上的宗主關係,切斷了通往西藏的道路,同時與准葛爾結盟。雍正皇帝命年羹堯、岳鍾琪率軍征討,1724年,青海正式併入清帝國版圖。


至此從西藏到青海,到哈密,再到外蒙古,清帝國經過近四十年,康熙、雍正兩朝皇帝的精心布局,已經完成了對中亞准葛爾汗國的戰略大包圍。

(《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清代的東亞-----175頁)

在鞏固了北方與俄國相鄰的西伯利亞與滿洲、外蒙古的邊界,並完成了從西藏到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到外蒙古的對準葛爾的戰略包圍後,接下來清帝國在外交戰略上開始發力。


第四步棋:

1729年,雍正皇帝派遣以托時為首的使團出使莫斯科,名義是祝賀俄國新沙皇加冕。俄國用三十一響禮炮熱烈歡迎了清帝國使團,並在克林姆林宮予以接見。托時隨後向俄國元老院呈遞了一份國書,國書中要求俄國在清朝征討准葛爾汗國時保持中立,同時如果清軍在追剿准葛爾人時無意跨越俄國邊界,不要採取敵對態度;給予清軍追剿逃入俄國境內的准葛爾軍隊的特權;俄國應嚴格管制俄國境內的厄魯特部族,防止給清軍圍剿准葛爾時製造麻煩。作為回報,清帝國願意將部分攻佔的准葛爾土地劃給俄羅斯帝國。


最後,俄皇表示真誠的希望與清帝國保持和平關係,並同意了國書中的大部分要求。1732年,清朝的第二批使團抵達聖彼得堡,再次向俄皇表達了同樣的要求。俄羅斯為了迎接兩批清朝使團,花費巨大,宮廷支出共計近五萬盧布。

(1721年,俄國從莫斯科遷都新京:聖彼得堡)


第四步棋效果:通過與沙皇的直接接觸,使俄羅斯明確的表明了在清准之間的中立立場,而不再是之前《尼布楚》和《恰克圖》條約時的模稜兩可的態度。同時令俄國給予了清朝大量的政策性支持,令清朝可以毫無顧忌的展開對準葛爾汗國的征服。國書中的要求,即使在今天看來,都是一項非常縝密的外交戰略。


第五步棋:

就在托時準備從莫斯科回國時,托時向俄方提出,希望可以安排清朝使團出使土耳其,目的是想尋求土耳其對清朝統治其所屬穆斯林的支持。但最後俄方沒有明確答覆,出使土耳其計劃最終未能成行。

出使土耳其的計劃,顯示出了清帝國從來沒有打算只是單單降服天山北麓的那些不聽話的准葛爾人,准葛爾只不過是大清帝國中亞征服大戰略的一部分而已。(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清軍在征服准葛爾後,直接跨越天山,南下掃蕩了整個塔里木盆地)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當時伊斯蘭世界疆域最遼闊、國力最強盛(雖然相比歐洲國家,已經開始衰落)、在穆斯林中影響力最大的伊斯蘭帝國。中國西北地區生活著大量的穆斯林居民,清帝國在征服了這些地區後,面對的是一個既不同於滿、蒙、藏的薩滿—喇嘛教文化,也與漢人的儒家文化完全迥然的陌生的伊斯蘭文化。所以清朝急需一套如何統治和管理穆斯林的方法。尤其是中亞的穆斯林,其與土耳其在血緣上更加接近,都屬於泛突厥民族。所以清朝認為獲得土耳其的支持很重要。

而俄國沒有安排清朝時團出使土耳其的原因,通過對當時俄國的周邊態勢的分析,可得出兩點結論:

1、由於俄土戰爭的關係,俄土兩國關係緊張。

2、俄國擔心清朝時團出使土耳其成功後,一旦東方的清帝國與西方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建立同盟關係,聯手夾攻俄國,那後果不堪設想(好比二戰時的蘇聯與德國、日本的戰略態勢)。

出使俄國和土耳其是清帝國中亞大戰略的組成部分。戰略計劃之完備,是我們今天人們所常常忽略的。

———————————————————————————————————————————

從清朝這五步棋中,我們可以看出清朝的整體戰略構想:

先以《尼布楚條約》穩定滿洲的邊界——之後出使土爾扈特部,使准葛爾失去後備援助的可能——《恰克圖條約》鞏固外蒙古的邊界——控制西藏、青海、哈密及外蒙古,完成對準葛爾汗國的戰略包圍——派使團出使俄國,令俄國承諾保持中立——順道出使土耳其,以獲得土耳其對其統治穆斯林的支持——最後對西域的徹底征服。

雍正皇帝從1731年開始,對準葛爾發動了一系列征戰均不成功,最終在光顯寺之戰取得勝利,此戰准葛爾元氣大傷,從此再也沒有能力主動進攻清朝,而清朝也發現此時自己尚不具備完全吃掉准葛爾汗國的實力,於是雙方展開談判,最終以阿爾泰山為清准兩國邊界,達成和解。

一場對準葛爾的最後征服即將展開,不過要等到下一任皇帝——乾隆的時代。(待續)


側記:

俄國願意在清朝與准葛爾之間保持中立或是變相與清朝結盟的原因:

1、通過在黑龍江流域與清軍發生的幾次軍事衝突(雅克薩之戰)及《尼布楚條約》的談判,俄國發現自己還沒有實力在遠東戰勝清帝國。

2、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俄國在歐洲一直受大北方戰爭、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和俄土戰爭的困擾,無力東顧。所以與清朝修好、鞏固在亞洲與清帝國的邊界,是俄國最好的選擇。

1696年,第二次俄土戰爭進行中,彼得一世遠征亞速。同年,清軍在昭莫多擊敗葛爾丹,清朝控制了喀爾喀蒙古(今外蒙古)及哈密地區。

1720年,俄國在大北方戰爭中佔領芬蘭。清軍擊敗准葛爾軍,控制西藏。1724年,征服青海。

1733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爆發。1732年,清軍於外蒙古顯光寺之戰消滅准葛爾汗國精銳部隊。

1735年,第四次俄土戰爭爆發。

3、征服中亞是俄國既定的擴張戰略,但十七世紀准葛爾部的崛起,無疑是俄國日後在中亞擴張的最大障礙,所以俄國不希望看到在中亞有一個強大、統一的准葛爾汗國。(歷史也證明了,當清帝國征服了准葛爾汗國後,蔥嶺以西只剩下希瓦、布哈拉、浩罕等一些實力有限的小國和哈薩克等游牧部族,為俄國征服中亞掃清了最大的障礙,而當俄國完成對中亞的大體征服後,清帝國也衰落了。。。。。當然這是後話,即使是當時的俄國人也想不到十九世紀後的境況)

(明朝末期,漠西厄魯特蒙古准葛爾部在中亞崛起,明時稱「瓦拉」,西方稱「卡爾梅克」)

參考資料:

1、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2、費正清《劍橋中國史—晚清卷(上)》

3、王致來《中亞史》

4、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

5、柏楊《中國人史綱》

6、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

7、Peter.C.Perdue《西征:大清帝國對中亞的征服》

8、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

(下面三幅畫,為清軍與准葛爾交戰圖)

清帝國的大棋局 - 李秋水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本貼正文———————————————————————————————————————————

首先,評價清朝,我們一定要明白,清朝是一個標準的古典帝國,所以要用一個古典王朝的標準去評價他。任何以近代或同時代西方的標準去苛責清代,都是臭無賴,耍流氓!

明清之際,西亞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南亞次大陸有莫卧兒帝國,他們比位於東亞的中國離西方更近,接觸的更早,但也沒有轉型成功,最終橫跨歐亞非的奧斯曼帝國成了今天的三流土雞國,印度成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最後變成今天開掛的三哥。所以近代化轉型是世界性的大難題。放眼全球也只有日本算是成功的,但無論在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民族結構,和城市化人口比例上,日本改革的難度都不能同以上國家相比。(千萬別站在今天的角度唧唧歪歪改革怎麼怎麼不成功,好像讓你穿越回去,你比乾隆、光緒、李鴻章強多少一樣。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哪是那麼好弄的,不同數量級的文明體系,好比地球人遇到外星文明,你一句話就能變成外星人的水平?站在今天的歷史頂點去苛責前人,這樣並不可取)

清帝國入關後,用了近一百年時間陸續征服了除漢人本部行省以外的准部(天山北麓),回部(天山南麓六城地區),西藏,青海,喀爾喀蒙古(外蒙古),這些土地在明朝時代都不是中國領土,康熙時代將台灣第一次納入中國版圖,奠定了現代中國的雛形。

(明朝前期版圖,明初大將徐達率軍沿松花江北上進行掃蕩,在東北設立大量衛所,最遠的是黑龍江入海口的奴兒干都司,但維持時間很短暫,衛所和都司也都是受封給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名號,沒明軍真正把守,西北的哈密衛所也是短暫駐守,隨即退入甘肅嘉峪關內。明朝中期,長城以北的衛所也大量廢弛,退守長城以內)

在此之前,台灣從沒有納入中國版圖。歷史書上,三國時代,孫權派軍隊到台灣,是為了劫掠原住民人口,以充實吳國,而元代也只是在澎湖列島設立澎湖巡檢司,和台灣島沒關係,明朝時代,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陸續抵達台灣島,對部分地區進行統治,和大陸沒啥關係。

新疆也只是在兩漢和唐朝時代短暫統治過。明朝初期僅僅在哈密短暫設哈密衛,後回撤至嘉峪關。終明一代,也和新疆沒啥關係。

(明朝中後期疆域實際只有500—300萬平方公里,而且呈逐步萎縮趨勢,中亞的准格爾汗國開始崛起,沙俄開始越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憑明朝的軍力,呵呵。。。。。)

外蒙古地區,唐朝時代設立過安北督護府和北庭都護府,但只是形式上的冊封。清帝國第一次徹底解決了蒙古對中原的威脅,使長城成為擺設(簡單來說就是冊封蒙古各部王公,通過和親及少年蒙古王公子弟在北京皇宮學習生活,以培養對大清皇室的向心力,各部落有自己的領地,嚴禁彼此進入對方的領地,不得隨意遷徙,即使出現自然災害,也得在得到大皇帝的許可下才可以遷徙,這樣從根源上就切斷了一家做大的可能,歷史上傑出的首領逐步統一蒙古成為中原威脅的可能不復存在。同時大力傳播喇嘛教,大量蒙古青年當喇嘛,加上從西方陸路傳來的梅毒的流行,蒙古人口日漸凋零,再也無力與中央分庭抗禮)和俄羅斯帝國簽訂《恰克圖條約》穩定了外蒙古邊界。

西藏青海地區也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納入中央版圖,在西寧設西寧大臣,在西藏設駐藏大臣。再此之前,西藏在元代只是名義上的宣政院轄地。明朝所謂的朵甘都司,烏斯藏都司只是對個別邊境地方的土司的名義上的封賞,代表不了整個西藏地區(官方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里的明朝疆域,是有現代目的,你懂的)

(康熙時代的清朝版圖,平定了三番,降服了台灣鄭家,借准格爾入侵喀爾喀蒙古之機,兼并了外蒙古和哈密地區,到雍正時期,兼并青海、西藏)

東北地區徹底穩固的成為中國領土,直到今天已經成了純漢區。

鼎盛時期的清帝國,面積130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級大帝國,和西方的俄羅斯帝國聯合剮分了中亞地區,將活躍在內亞地區的游牧民族徹底逐出歷史舞台,是近代世界史的重大歷史事件

(到了乾隆時代,完成對中亞的最後征服,征尼泊爾、征緬甸、征越南,乾隆爺兒實乃近代中國的國父啊)

有清一代,清代皇宮的後宮費用和太監數量一直保持在一個極低的數量(和明朝相比),具體數據可查學術資料,不羅列。歷代皇帝均受過良好嚴格的教育,個個勤政,總體都沒幹過什麼出格的事兒,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在民族政策上,與同屬異族統治的元代蒙古人相比,手法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沒有嚴重的民族歧視(和元代的四等人政策,色目人管理漢人,時斷時續的科舉制度相比),滿清入關初期,就馬上開科舉,網羅北方人才入朝輔佐朝廷,同時將大量山東科舉人才遷移至遼東,幫忙管理當地政務,相對於蒙古人,滿人的眼光根本不是一個智商級層,同時積極接受先進的漢族文化(通婚之類的不能算,少數民族保持自己民族不被同化的觀念肯定是有的),從地方到中央內閣,除了重要崗位外,並不嚴重排斥漢人。入關後的滿清皇帝漢學造詣都很高,後期更是嚴重漢化(溥儀的英文老師庄士敦在其回憶錄里說,溥儀等滿族皇族子弟平時很討厭上滿語課,因為平時說的都是漢語用的漢字,就好比我小的時候極度討厭英語課一樣)

清朝時代,長期處於和平時期,同時引進了南美的大量高產作物,人口暴增,乾隆時代達到三億,三藩之亂後一直到太平天國前的長時間內,沒有全國範圍內的戰亂,對於老百姓而言,和從前相比這是個好時代,國泰民安,吃得飽肚子,不擔心被亂兵隨意屠殺。

至於大家熱衷談論的文字獄,我想,對於人口占絕大多數又普遍是文盲的老百姓而言,對於生活沒什麼影響。有人說文字獄遏制了華夏的思想,阻礙了中國的發展。遏制什麼思想呢?民主?人權?共和?三權分立?言論自由?反正我在明朝知識分子的主流社會裡,也沒看出有這個萌芽和認同。
至於科學技術,忽視自然科學,不是清代的傳統,而是中華文化自古以來的就這德行。而沒有近代西方的科學理論基礎,生產力沒有本質性的提升,明末蘇杭那一帶的資本主義萌芽、紡織作坊能獨立演化出工業革命么?
所謂的明朝火器發達,如果沒有科學體系的支撐,再怎麼改進,也只不過是三眼火銃和十眼火銃,大佛郎機和小佛郎機的區別而已!

利益相關:生長於白山黑水,生活於蘇滬閩浙,熱愛海派文化的漢人。愛喝咖啡,愛吃列巴,也愛擼串兒時生吃大蒜。有感於一群來自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從龍入關」,百多年的東征西討,北至西伯利亞荒原,南抵緬甸安南熱帶叢林,西達中亞伊斯蘭突厥世界,建立疆域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帝國的傳奇!

推薦書目:
《洪業:清朝開國史》
《劍橋中國晚清史上、下》
《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

《中國近代史》(徐中約版,內地譯名:中國的奮鬥:中國近代史,有刪減)


大清立國三百年,無漢唐之和親,無後晉之割地,無兩宋之歲幣。
孝庄慈禧,親王攝政。
叔嫂協力,皇族同心。
政治昌明,對外開放。
三年知府,十萬雪銀。
滿漢一家,揚州十日。
五族親善,嘉定三屠。
續辮斷髮,大國威儀。
四庫全書,保留古籍。
天工開物,通行民間。
聖祖武功,捕兔三百。
高宗文才,作詩四萬。
嘉慶白蓮,道光補丁。
與民為善,六下江南。
內整吏治,外爭國權。
炮驚外夷,馬爾嘎尼。
咸豐北狩,太后西寧。
謀臣良將,琦善奕山。
鐵騎衝鋒,僧格林沁。
八旗健兒,驍勇無敵。
血戰英侖,牛津條約。
圓明園中,圍殲英法。
北洋水師,雄霸東亞。
黃海之濱,蕩平倭寇。
庚子年間,剿滅八國。
凡爾賽宮,掃穴犁庭!
歐亞大地,仰慕天朝。
西洋諸國,納貢稱臣。
日俄英法,德美奧意。
萬里來朝,肯求內附。
同光盛世,立憲新政。
保全民命,甘心退位。
張勳復辟,人心所向。
中華內外,莫不希冀。
不廢一卒,收復滿洲。
移宮奉天,威震寰宇。
東洋匍匐,獻女請降。
御駕親征,西伯利亞。
回師中原,君臨華夏。
宣統聖主,千古一帝。
天照大神,佑我大清!


『『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我來談點不一樣的東西吧,個人看法。
在古史研究上,顧頡剛有一門學說叫做歷史層累說。。其實放在王朝史上來說,也有層層堆疊的因素,不能脫離時代來談歷史。
1 清朝統治者始終有防備心理,天生的保守與謹慎。
以邊疆民族入主中原,面對的是紛雜的形勢和人口諸多的漢族等其他族群,不安全感和警覺性幾乎是天然的。在政事上審慎深沉,帝王又很有警覺性。

再滿洲舊族,其命名如漢人者,上深厭之,曾諄降旨,不許盜襲漢人惡習。曾有「漢人以鈕鈷祿氏為郎者蓋鄙之為狼」之諭,言雖激切,亦深恐忘本故也。

《嘯亭雜錄》卷1。 這個上,是乾隆帝。

即是力求封建帝制的極盛,審慎又嚴謹,但統治者又始終不自信,不自然。清王朝不能不說是老辣,但這種老辣的手腕和機心用在和準噶爾的戰爭中是一種樣子,用在興起文字獄以文字苛責,禁毀許多作品,嚴厲抹殺其他部族的抗爭心上又是一個樣子。
一體兩面,一刀雙刃。

2 清王朝的統治階層,雖然也分親疏遠近,但它的統治集團事實上雜糅的已經不僅僅是建州女真了。以統治階層來算,還是吸收了很多人的。
於帝王本身來講,康熙帝的母系佟佳氏本來是漢族,但他們的定位確是和朝中的漢臣分開的。滿洲的出現,本來就是穩定人心,把一張餅活大。
這點在王老師的答案裡面也有所描述,旗民分治。努爾哈赤時期的政策,在皇太極登位後有所變化,這時候的滿洲概念的出爐和漢軍八旗的地位抬升,其實是拉攏了不同的民族和勢力,來凝聚實力。這只是早期時候的現象。
清王朝畢竟是封建王朝,很多士紳已經化成了他統治階層的一員。單純用狹隘的民族觀來說清,並不全面。
清軍南下,南明衰亡的過程,其實也是地主士紳慢慢分流的過程。封建下的傳統,官與民的地位不一,士紳與小民的地位不一。所謂王朝盛衰,各個政治集團爭取的首選自然是豪民士紳地主。而宗族地主和軍閥的人口控制,在亂世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所說清前期的壓迫如何,殘酷如何,但當時還是清朝贏了,這固然也有投靠過去的私兵軍閥的作用,豪強們的押寶一目了然。而大局穩定之後,這些地方上的豪民就更以新朝下的順民自居了,他們的利益在某種程度和新朝捆縛在了一起。至於庶民,誰在乎。
如萬曆朝首輔王錫爵的家族,王錫爵的孫子王時敏隱居歸順,王時敏是著名的畫家。王時敏的幾個兒子多入仕清朝,最出名者當屬那個在康熙立嗣問題上發聲,到雍正時候還被嫉恨的文淵閣大學士王掞。所謂忠義節氣,有人想不開,就有人想得開。有人要做孤臣義士,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自然就有更多的人願意融入新朝的統治階層,再當忠臣。
難道古代進士庶吉士讀過的儒學經典,明清之交的夷夏觀念不比我們深刻?

本朝父子宰相
  王弇州載明代門族之盛,按本朝父子調梅以濟昇平之盛者,指不勝屈。如阿文端公蘭泰之子為傅文恭公明安,阿文勤公克敦子為文成公桂,張文端公英子為文和公廷玉,劉文正公統勛子為文清公墉。

  馬文穆公齊之侄為傅文忠公恆,其子為福文襄公康安。高文良公斌之侄為文端公晉,其子為參政公書麟,皆父子宰相。

惟溫文簡公達孫為相國福,其子今相國伯勒保,尹文恪公泰子為文端公繼善,其孫為今相國慶桂,皆三代持衡,為昇平良佐,實古今所未見也。
嘯亭雜錄。 文中第一段所言,滿漢宰相在當時都放在一切算了。

封建制下的王朝,既有民族之分,也有士農工商之分,豪民和庶民之分。能讓一個人背叛所有的,大概就只有利益了。為了自己的階級而選擇與新朝合流的,這些士紳心中也很清楚。他們本來就是官人,是享受到了特權的人。如果清朝能確保他們這些人的權益,自然就有人要趨之若鶩侍奉『『聖主』』。談到這裡,難免又夾雜到階級論的東西。因為身份的定位,王朝治下,自然有擁護,反對兩種不同的聲音。比王朝還要綿長的宗族,可不少見。

將軍陣前死,大夫笑九幽。
悠悠泉下隱,兒孫皆簪纓。

明清畢竟都是封建王朝,當時依舊是帝制。為何說很多東西談論無用,時光倒回去幾百年,合流和歸附還是正常現象,有人還是會作出自己的選擇。有人在意的是榮辱,有人在意的是身份地位。


個人感悟(其實是指點江山,自我吹比一波。):
大抵除了大談民族隔閡之外,階級與時代的差距倒是讓許多人忘了。舊的時代畢竟是舊的時代,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是一個很大的變局。如果純以今人的三觀來看,很多事情不太明白也正常。畢竟我們還算能吃上飯,吃的好壞而已。能讀上書,讀的遠近深淺而已。
但百年前,千年前,甚至說幾十年前,大地都還籠罩在飢餓的陰影之下。明清漢唐,鄉土宗族的羈絆又有誰能脫離呢,就像是時代大潮下的一滴水,再超脫又能如何超脫?。即使到了現在,宗族宗祠那老一套還陰魂不散,似乎又要在鄉村捲土重來了。
拋開封建來談封建,拋開農業文明來以工業文明下的現在去凌於古人,可能本來就是一種錯覺和不公正吧。
想明白就好了,還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吧。

ps;未完待續,有時間了再寫。
這裡是知乎,不是站隊處,我就談一下我的看法,開噴的直接拉黑。


寧為友邦,不與家奴的朝代竟然還有這麼多人吹捧,我也是無語了。來點乾貨,順便反駁下李秋水童鞋的觀點。

修改:周末太忙啦,先給大家補充幾張圖娛樂娛樂。
~~~~~~~~~~~~~~~~~~~~~~~~~~~~~~~~~~~~~~~~~~~~~~~~~~~~~~~~~~~~~~~~~~~~
一、「評價清朝,我們一定要明白,清朝是一個標準的中世紀帝國」。
1、中世紀是西歐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間段,即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東羅馬帝國滅亡這段時間,約公元476年~1453年,在東亞差不多就是甲申之變時期。清朝的時間跨度是大約1644-1911年,還將他歸位中世紀國家,是想為他的落後找借口么,未免有點太牽強。
2、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強盛王朝,導致西歐大陸上軍閥割據,戰爭頻繁(看看中2全面戰爭的國家列表就知道了),科技和生產力停滯不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故被稱為「黑暗時代」。so,李童鞋說清朝是中世紀帝國,莫非是高級黑?

2015年2月2號更~~~
(既然評論區有幾位童鞋對此有質疑,那我就更新下。
1、正如某些童鞋所言,中世紀這個時間段「只是針對歐洲」的,所以本人不明白贊數最高的那個童鞋,將此作為他觀點開頭的緣由和出發點,畢竟一個文章的開頭很重要,不僅能帶動全文,而且能抓住讀者,即古人說的「鳳頭、豬肚、豹尾」。
2、既然他選擇此作為開頭,那麼就按照歐洲界定的時間段來。1453年是他們中世紀的結點,而我大清朝自此直到1911年長達兩百多年的時間裡,一直仍處於這個時間段,是不是很榮耀?還是想將此作為遮羞布,可以將滿清的一切過失歸責於「我們是中世紀國家,不要對我有過高要求嘛。「是嗎?
3、還有,個人認為,「從政府架構,經濟組成,意識形態來說」,清朝更應該界定為封建主義國家吧,為啥要說成中世紀國家?畢竟,封建國家的認定標準才是不分東西歐,橫跨歐亞大陸的,但是這麼一來,是不是就不能找到合適的遮羞布了呢?
4、再退一步,滿清即使是中世紀國家的話,那麼橫向比較總可以了吧。你們口中的大清,跟俄羅斯公國、法蘭西王國、西班牙王國(萊昂王朝)等比起來如何?好像沒有什麼突出閃關點吧。他們還都是1000年左右的國家。
5、不過嘛,中世紀被稱為黑暗時代,你們說滿清統治是黑暗時代,這個我還是非常同意的))


二、康熙時代的清朝版圖,平定了三番,降服了台灣鄭家,借准格爾入侵喀爾喀蒙古之機,兼并了外蒙古和哈密地區,到雍正時期,兼并青海、西藏...............」即版圖問題。
1、分辨一個地區是否納入一國版圖無非就兩個標準,一是佔領的時間長短,二是統治的有效與否。李童鞋認為西藏、新疆等疆域是清朝的彩禮,其理論依據就是之前的統治只是形式上冊封,或者佔領時間短。先看新疆,上圖:

(1)、此為唐朝的安北都護府,即李童鞋說的「只是形式上的冊封」。
貞觀三年(629年),唐朝十餘萬大軍兵分六路北擊突厥,頡利可汗被俘,大唐北部的疆域向陰山以北地區延伸了300公里,整個漠南地區都併入了大唐的版圖。公元646年,唐軍驅逐了漠北的突厥薛延陀部落,佔領漠北。757年,改稱鎮北都護府,784年,廢除。所以該疆域佔領時間為155年,並且是攻佔而非冊封。

(2)、此為安西都護府,統轄安西四鎮,知名度較高。自十四年(640年)起,到790年止,共存在約150年,四鎮之一的于闐陷落於貞元六年(790年)。該疆域唐朝都是有駐軍的,安西軍戰鬥力較強,赫赫有名的陌刀隊即源於此。
PS:唐朝有六大都護府城,皆有駐軍,不一一上圖分析了。

2、再看西藏。李童鞋說「清朝在西藏設駐藏大臣,元代的宣政院、明朝的朵甘都司只是對個別邊境地方的土司的名義上的封賞,代表不了整個西藏地區。」
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的事務機關,也直接統領吐蕃的政務和軍事,下設同知、副使、參議、僉院等各二人,皆是由朝廷選派的官員出任。

3、台灣。不多說了,國姓爺表示不服氣,施琅表示很歡喜。
~~~~~~~~~~~~~~~~~~~~~~~~~~~~~~~~~~~~~~~~~~~~~~~~~~~~~~~~~~~~~~~
先說到這,下列提綱,有時間再補充。下班嘍~~~~~~~~~~~~~~~

三、清代皇宮的後宮費用和太監數量一直保持在一個極低的數量」。

(2月3日更,今天抽空把這個坑稍微填一下吧~~~~~~
論太監數量,滿粉們無非就是拿這個對比說事,說什麼「明亡之際太監從宮中逃走和轟走的達到七萬,在清代受到了嚴格的人數限制,在清代宮廷內外服役的宦官共計2000餘人,而康熙年間僅僅700餘人」等等,好一個鮮明的對比!且聽我分析:
(1)先不論明朝太監有十萬的出處,明清的紫禁城,南北960米,東西753米,總面積為722880平方米,那麼除以十萬人,人均佔地面積只有7.2平米(這還不算宮女),好嘛,這麼多人,別說住了,就是站著紫荊城都可以變成會場了,還能算皇家宮殿?
(2)估計有人會質疑了,不是還有東廠、西廠,還有南京皇宮嗎?
誠然,太監分為內廷宦官+東西內行廠宦官+外派宦官。東廠、西廠、內廠,也不過少數太監主事,具體辦事的是錦衣衛和御馬四衛的軍士,該不會有人認為辦事的也是太監吧。外派宦官,比如監軍、礦監都是臨時的,能有多少人?南京宮殿最多就一個鎮守太監,沒有二十四衙門的編製,能有多少人?所以太監十萬什麼的就是一個笑話,不過具體多少人數答主也不清楚。

反觀大清,好嘛,就幾千人,
(1)滿清有太監的有以下幾處:北京紫禁城的太監,圓明園三園的太監,承德避暑山莊的太監,盛京的太監等,一共才幾千人?
(2)再看看滿清皇帝的日常膳食管理機構,即御膳房的編製。「御膳房設官員及廚役等三百七十多人,御茶房及清茶房一百二十多人,兩處還有太監一百五、六十人。」,御茶房和清茶房都有太監這麼多了,不用說御膳房了,更不用說整個紫禁城了吧。對了,滿粉們不是很推崇閻崇年嘛,具體人數你們也可以翻翻他寫的《大故宮》這本書啊。還有,除了太監數量,滿粉們估計是肯定不會提每年入宮擔任雜役的「蘇拉」尚有上萬人次吧。
(3)除皇宮外,明朝只有親王、郡王可以使用太監,清朝則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部分鎮國公等都可以使用太監。

總結:話說,這個還需要總結嗎,大清太監人數很少的,就是這樣呵呵。
)))))
宮廷開銷就不需要再這樣列舉了吧)))))

四、「引進了南美的大量高產作物,人口暴增

1、不僅僅有南美的食物吧,還有這個新增高產作物,攜帶方便。
大乾隆年間,征討回部維吾爾族人,因糧道斷絕三月,清軍便想出這個辦法解決危機:「惟拒守日久,糧日乏,僅瘦駝羸馬亦將盡,各兵每乘間出掠回人(維吾爾人)充食。或有夫婦同擄至者,殺其夫,即令其妻煮之,夜則薦枕席。明日夫肉盡,又殺此婦以食,被殺者皆默然無聲,聽烹割而已。。。。」
這句話出自清趙翼的《檐曝雜記》
2、關於人口的暴增,樓主之前有張圖,待我好好找找,順便仔細驗證下,免得被無理質疑。
對了,樓主想起來了,有一個可以作為佐證。
各位童鞋可以去看下曾德昭寫的《大中國志》一書,他是耶穌會士,1613到中國,1636返回,對當時處於明朝末期的中國應該比較了解。這本書上記錄的明朝依然在各方面都令人讚歎,其中有這樣的記載,「如果我們查看總戶籍簿,其中只登錄納稅人口,而不記載婦女兒童、太監、文武教師,共有5805萬5180人」,注意,是不包括婦女兒童等等的,大家自己估算吧。

五、」文字獄「我要吐血了。

(更新:這個我都不想說了,你如果是滿族,對此認可尚可以理解,畢竟是統治的方式。如果你是漢族,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六、」科學技術「

1、大明鄭和寶船(1421) VS 哥倫布的聖瑪麗亞號(1492)
(1)目前在南京寶船廠遺址公園有1比1的模型,是按照當年鄭和船隊中的中號寶船設計建造
的,長63.25米、船寬13.8米,6桅8帆,排水量約1300噸。
(2)聖瑪利亞號重130噸。
PS:幸好有1比1船體模型在,不然滿粉們又要質疑了。還有,這個圖只是開胃小菜,也無意僅用一張圖來證明什麼,估計滿粉們立馬要說航海技術是明朝自己毀滅什麼的。

2、明朝《軍器圖鋻》里說「敵夷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到了大清朝,卻出現了八里橋這樣的慘劇,徹底被外國的火器碾壓。算了,為了避免又出現滿粉們的無端質疑,本人還是上圖好了,雖然很卡很麻煩。

3、其它科學技術方面就更多了(待補充)

2月3日更~~~~~~~
(對於某些人的胡攪蠻纏,我也是無語了,複製粘貼一些貼吧裡面的文字圖片,卻標榜成是史學專著,真是笑掉大牙~~~~~~

送你一張圖片:

PS:
既然說到科學技術中的火器,那麼答主就再分析下,供大家參考,對了我的論據可不是史學專著,網上找的資料,勿噴:
1、明朝
明朝記載了火器製法及部隊編製的書籍有《神器譜》、《武備志》、《火攻摯要》、《軍器圖說》
《兵錄》等,火器專家如趙世禎、孫元化、畢懋康等,下面看看明朝火器的研發經過,立國時火器的應用就不發了,明史裡面都有記載,徐達、沐英都是火器高手~~~~~~~
(1)大明正德七年(1512),明軍繳獲三艘海盜艦船,得到了「佛郎機」火器,明朝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創製出佛郎機銃,又稱為「神機炮」,並批量生產;
(2)大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軍在收復雙嶼戰鬥中,俘獲了一些日本人及鐵炮,馬憲、李槐等人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稱之為「鳥銃」。《武備志》說:「後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3)大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魯密國派遣使者到中國進貢火繩槍,趙世禎在此基礎上進行試製,於1598年成功研發出比鳥銃射程更遠的火繩槍,即為「魯密銃」,同時還研製出「掣電銃」和「迅雷銃」。

總結:由此可見明朝對火器的重視程度,對火器新技術是不斷學習、改進的,如仿照佛郎機銃裝上準星、照門,在火器研製方面與西方相差並不大。


————可以參考《16—17世紀西方火器技術向中國的轉移》,尹曉冬著,


滿清統治期間,歐洲火炮技術迅速發展:
(1)、17世紀以後,法國人發明了燧發槍;
(2)、瑞典人創造了定量裝填,預示著定裝槍彈的出現;
(3)、1776年,英國人又將直線形膛線改成螺旋形,射程到達了200米之多。

在這個時間段內,滿清處於騎射乃滿洲根本的考慮,不重視、或者說不敢去研發火器,前期鳥銃也只是配發給他的乾兒子漢八旗。因此才與歐洲漸漸拉開了差距。估計滿粉會拿出1840年以後滿清仿製的火器來說事,我想說的是,這有可比性嗎?你要重視火器,你早幹嘛去了,非要等到外國人打到你首都京師、喪權辱國、失地千里以後才想起?
))))


又更:加了一篇關於慈禧的文章在最後,以及很多圖片。
更:加了部分文章,添了幾張圖片

謝腰。

這種問題真的很水哎,話題太大,角度立場方法不同,結果都不一樣。一如你的問題描述中的"我覺得",你覺得揀了個便宜吧,我覺得沒有,然後引來一群人戰個痛快,好無聊哦。

吐槽完畢,既然你問了我還是得說兩句,好在你的立論是"我覺得"清朝揀了個大便宜,我就針對這一點談幾句吧。

我覺的一個"揀"字清楚地描摹了您對於清朝入關的態度。這其中有沒有運氣的因素呢?當然有,然而正如天時地利人和,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歷史畢竟沒有假設,只有結果。

而這個"便宜",說到底是自賤其價的結果,若是真有那麼金貴,也不至於淪落。所以不妨看看它被撿走前,是怎樣一步步被糟蹋的吧。

大明朝走到崇禎年間,洪武以來的各種弊病已經積重難返,土地兼并為歷朝最甚,貧者無立錐之地,流民浪跡九州,成為了叛軍的材料。

落後的財政制度導致了嚴重的財務危機,稅收槓桿挑動流民天下反。鉅賈地主利用對貨幣的控制權與稅收制度的弊病,從中漁利,以至國用虧空,民生疾苦,回天乏術。

不僅如此,君主猜疑乖戾,用人無方,使得中樞人心喪盡,地方將兵自重,此等作為,一步步地把國家仍給了別人,又怎怪得了別人"撿"起來呢?

清朝入關以後,一步步把這"便宜"打造成中國歷史上第二強大的帝國。這等功業不是一句"你覺得"沒有作為就可以抹煞的。

有句老話叫做"清承明制"。此言不虛,然而為何清朝沒有重蹈覆轍呢?這就不得不提清代的作為了。

明制走到末年,已然發生了許多變化,然而礙於祖制。沒有一件改革做的徹底,沒有一個問題真正得以解決。

這就留待清朝來完成了。滿人是虛心的,沒有洪武帝復古的狂想,他們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將明朝出現的各項制度改革推行十八省,從我們熟知的攤丁入畝,包稅改革,改土歸流,到不為人熟悉的制度創新,如救荒政策,廢除賤籍,火耗歸公,養廉銀等。每一步都切實地推動著傳統中國社會的前進,而這更是清朝之所以強盛的根本保證。

除了在傳統漢人王朝制度路徑上的繼承與發揚,滿洲因素亦是確保清朝強盛不可或缺的部分。眾所周知,清朝早期並非君主毒菜政體,而是貴族制。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存在,杜絕了國家繫於一人之身的風險,高層群策也降低了決策失誤的可能。八旗的存在不僅在政治上杜絕了傳統漢地政治存在的弊病,同時在軍事上完成了兵農分離,達成了軍隊職業化的變革。而這更是清代開疆拓土的前提,及至乾隆帝,漢人王朝不曾統治過的新疆西藏蒙古都納入了帝國的版圖,現代中國的領土基本成型,十全老人實乃現代中國之祖父也。

化身「文殊菩薩」的乾隆帝

尤其是對於漢地之外的蒙藏回,清朝能夠穩固地統治不僅依託了軍事實力,更關鍵在於其與漢地不同的世界觀與溝通能力。滿人並不拘泥於僵硬的"華夷觀念",也不熱衷於對領民搞價值輸出的"教化"。面對蒙古和西藏,滿人就聊聊藏傳佛教,大家精神家園在印度云云,這使得蒙藏滿之間的世界觀中沒有鴻溝,增進了相互的認同感。針對蒙古人,滿人則以大汗的身份用草原的遊戲規則來分化與統治蒙古,草原的世界觀甚至延展到俄羅斯,為清俄的平等外交提供了平台。而這些都是秉承尊卑名分的漢地王朝無法做到的。清朝的統治者從來都不僅僅以"皇帝"的面孔自居,他們是廣袤內亞的大汗,雪域高原的活佛,滿洲內部的旗主。而這種多樣性正使得清朝成為名副其實的帝國。

如果將漢地王朝君臨"天下"的理念變為了現實都不算"作為",又該叫做什麼呢?

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對文化專制進行批評,一定會有人對剃髮易法進行批判,一定又會有人對割地賠款進行苛責。這些都是事實,沒有一個王朝能夠盡善盡美,正如任何成就功業的人,不可能貞若處子,冰清玉潔,完美的英雄和時代存在於想像中,存在於神話中,但在歷史中,沒有它們的蹤影。

請冷靜地想想,跨入二十世紀的時候,世界上有幾個國家能夠保全自己,不被帝國主義揀了"便宜"?中國歷史上又有幾個朝代經歷了捻軍太平天國同治變亂三聯擊後力挽狂瀾?從洋務運動到立憲改革,以清朝終結古代而跨入現代,實乃中國幸甚。對於今人而言,這無疑是它最大的作為。

---------------------------------------------------
把評論區關於馬噶爾尼跪不跪的回復提上來,這場外交風波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有些匪夷所思,以致於成為詬病清朝錯失「近代化」的一條罪名。這個回復可以解答一些評價標準的問題。我們總西化拿現代標準去評價一個古代帝國,剝離了歷史背景看問題,只能徒增困惑而已。

為什麼要讓馬噶爾尼下跪?

因為清國的外交禮節和英國的外交禮節不同。

指責清國拘泥於華夷觀念,完全是我們這些接受了西方文明的」精神歐洲人「們才會做出的荒謬控訴,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西方文明大一統的時代,我們早已認同了現代/西方價值觀,立場改變了,評價基準自然如是。可是歷史不能脫離時代來看,清國有什麼理由放棄自己的外交尊嚴,而遵循歐洲的禮節呢?換個角度來看,不如說是馬噶爾尼拘泥於帝國主義的觀念。

英國人要從外交規則開始挑戰東方的秩序,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統治世界的能力,西方世界的規則自然也隨著他們的擴張與其他文化圈的禮節發生了碰撞,僅此而已。更何況,要下跪的禮節不止是中國有,在亞洲大陸非常普遍。世界被統合成一種模式之前,類似的外交衝突並不鮮見,所以根本上升不到華夷觀的問題,更多反應的是不同文化圈實力消長的問題。

清使覲見俄國女皇安娜·伊凡諾芙娜

清國使者和俄國使者當年也就外交禮節做出過爭論,不過結果是俄國人服軟,清使托時,德新赴俄覲見沙皇行依舊行使清國禮節,只行郡王禮,一跪三叩,而俄使見清帝則是三跪九叩,你不覺得這其實是這兩位清使的行為和馬噶爾尼很像么?其實這就是俄國在遠東地區實力遜於清國的具體反應。

1666年荷蘭Pieter van Hoorn使團筆下的康熙皇帝

英國人則不同,他們並不像俄國一樣和清朝已經交涉過很多次,互知根底。何況根據草原文明的規則,清俄互相都稱大汗,世界觀有共同之處,英國人則根本是陌生的。他們從水路而來,自然會被當做朝貢國,因循幾千年來的」封貢體系「來處理了。

然而英國人心裡對「朝貢國「以及朝貢體系這一套早就瞭然,他們很清楚這意味著雙方的定位是如何的,因為17世紀清荷同盟的時候,荷蘭人就完全按照清國禮節走的,犧牲了自己的外交規則,卻最終卻沒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其實也是荷蘭在東亞勢力衰弱的體現。

但英國人不願意重蹈覆轍,也不會去屈尊去妥協東方的秩序。因為當時的大英帝國正處於極盛,控制了大半個世界的英國有實力去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和秩序的。對於英國的實力,乾隆帝心中也是有耳聞的,因為在印度和西藏邊界早已經有了關於英國人活動的消息。乾隆帝絕對不是很多傳言描述的那樣,對西方一無所知,他非常了解英國在印度的活動與東印度公司的事情,知道它面對的不是荷蘭或是不值一提的傢伙。

馬噶爾尼單膝下跪其實也象徵著清國的妥協,被迫打破了自己的外交規則。然而最終雙方都為自己的妥協而感到不悅,這才引出來嘉慶帝時期的更為嚴重的外交風波。此時的英國藉助工業革命實力倍增,阿美士德使團自然亦不再需要向亞洲的帝國俯首了。

所以歸根結底,跪與不跪,固然是觀念與規則的碰撞,更是實力強弱的表現。

--------------------------------------------------------------------------------------------------

老佛爺的見識與清末改革的成敗。
@jo jo

回了太長,我就放進正文了。

要說老佛爺有沒有見識,我肯定會說有。

慈禧肯定是有見識的,否則清末根本搞不來洋務,也走不到憲政那一步,甚至可能早就在太平天國就完蛋了。不過這種見識不可能突破時代和身份的局限性。僅僅從個人的層面來看,她並不是一個保守的老太太。然而我覺得這個設問並不是單純地討論她個人,背後隱含的其實是對她在清末改革中扮演的角色進行的評價。若如此,則這又是難以回答的問題了。

這是個矛盾的角色。一方面,她深諳宮廷里的權術的奧秘,找到了帝國法統的漏洞,繼而掌握了實權。面臨改革,她維繫著保守派與革新派兩邊的平衡,用帝國時代的老把戲導演著新時代木偶劇,使得清朝可以蹣跚地前行,緩慢地走向現代,而不又至於土崩瓦解。這種微妙的平衡至關重要,畢竟,在帝國主義如狼似虎的時代,如果裂了,那基本就全完蛋了,參考炮黨時代的戰國無雙。

而另一方面,由於她所處的位置和她的身份很尷尬,使得革新不可能真正地突破她的權力邊界。因為她的統治本身是不合法的,她本身是沒有權威性的。沒有法統保障的權力也是沒有任何保障的,只能依靠權術與暴力,而非認同與習慣,這種境況使得狠抓權力對她而言顯得更加重要。

她的權力根基在於遙控皇帝,同時利用派系傾軋來樹立個人權威,保證自己權力的穩固。而政治改革無論是照著古代的法子正本,還是照著現代的路子西法,她最後都要失掉統治的根基。所以她在清末改革中的形象其實是很矛盾的,一會兒支持政改,一會兒又不支持。她的行為與對近代化的態度無關,那只是她對權力的態度而已。

支持近代化與否,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強化她手中的權力。康黨要搞掉她以解決權力二元化的問題,這種事兒其實放哪個專制國家都是不會被容忍的,可惜權力鬥爭最終牽連了政治改革的進程,雖然康黨基本都在扯淡。而日俄戰爭以後,政改呼聲一回來,她自己反而順應潮流把改革真正落實了,這才是值得玩味的地方。

當然,根本原因也是自己的權力根基被拆的也差不多了。煽動義和團玩兒砸了以後,外國對她的態度幾乎是完全否定,多年樹立的個人權威受到嚴重打擊。而東南互保也展現了基層控制力的喪失,因此保住自己權力的最好辦法,就是順應潮流,而她也這麼做了,這也許正是她見識的所在,識時務者為俊傑,畢竟沒有倔到最後掛樹燈。

評價她對改革的影響,一定要面臨的是怎麼評價清末改革面臨的困難。評價就一定涉及到立場的問題,是站在大一統的帝國思維來看問題呢?還是站在民族國家的角度來審視呢?

接著有意思的事情就來了,後人在評價改革的問題時,往往就總在大一統和帝國解體兩種立場上換來換去,雖然後者是不被明示的。因此站在不同立場來看,同一個人物得到的評價往往是矛盾的。這種矛盾性在李鴻章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以大一統的角度來看,李鴻章不吼啊,把北洋當私兵打敗仗割台灣,還要放棄新疆搞海防,勾結俄國收黑錢簽賣滿洲,非常不吼啊,分分鐘要把鍋家裂成幾瓣兒啊,左宗棠吃番薯保新疆這樣才吼啊,清末改革形勢一片昏暗啊,國家分分鐘藥丸,一割命土崩瓦解,外蒙也沒了,非常不吼啊,繼而可以引出對炮黨的鄙視。然而站在帝國解體派的角度來看,李鴻章吼啊,東南自保吼啊,義和團北方煞筆活該啊,南方精華區沒被糟蹋吼啊,鄉紳吼啊,資政院吼啊,連省自治吼啊,哪怕搞出來弗蘭共和國也很吼啊,清末改革形勢一片大好啊,結果一割命全完蛋啊,繼而可以引出對炮黨的鄙視。

當然,更多的情況是,一面哀嘆帝國面臨解體的悲運,一面又褒揚對近代化改革的成績,而沒有看清楚二者之間的聯繫,最後用最簡單的理由解決這複雜的問題,化作一句「都是滿洲人的錯~「,繼而引出對炮黨的褒揚。

其實無論怎麼看,清末改革是註定要失敗的,帝國體制的路徑選擇已經決定了歷史裡路。再加上前述的的權力二元化的局面,一里一表兩頭卡死,使得一切改革都必將陷入無法自洽的窘境。

權力二元化問題,同時代的鄰國日本其實也面臨著。既幕府與天皇,權力與權威的分裂。但由於日本不是帝國,這使得它面臨的改革困難要小很多,它不需要去糾結於是否維繫大一統的問題。幹掉幕府以後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搞改革了,而不會擔心日本會不會裂成四瓣的問題。

清國則不然,太后是維繫帝國體制的那根鉉,又是沒有合法性的實權者。因此,假如改革的目的是維繫帝國體制,就要顧忌蒙古王公,八旗貴族與漢族官僚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則不能幹掉老佛爺;但是改革又必須要解決權力二元化的問題,否則改革舉措就會因為法統問題而充滿分裂與鬥爭,可改革者們往往又都想在保存帝國的完整性的前提下,解決這一問題,於是形成了一個死循環。所以在這箇舊的政治框架內,矛盾是根本無法解決的,何況造成權力二元化的漏洞本身也是帝國體制自身的問題,除非打破帝國體制,既解體,要麼就是無解。但是在帝國主義的時代,這麼做的結果本身也是葬送改革的可能,清國畢竟沒有凱末爾,這也使得大多數改革者成為了小心的改良派,所以清朝面臨的問題其實根本是無解的。

這種隱藏在人物和事件背後的邏輯可能才是評價歷史人物真正的入口,畢竟,人永遠是環境中的人,背後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左右他們。然而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看不到這一點,繼而造成了從片面的立場出發評價的傾向,又或者乾脆擰巴在一起。

評價慈禧的時候也是一樣,立場決定了基準,而擰巴的立場也就意味著曖昧的基準,也就無法得到恰當的評價。你說老佛爺有見識沒有?我只能說作為一個個人,有。

然而這種見識面對帝國不可解的結構矛盾時,也就無足輕重了。正如談論潘長江和姚明誰跳起來能摸的到月亮一樣。這是完美風暴中的一條破船,無論是裱糊將還是喬治克魯尼,沉沒的命運都無法挽回,無論是跳船自盡還是浪里搏殺,下場並無區別。

無論怎麼改,帝國的崩潰都會到來,一如民國後遲來的解體。然而大一統的思想穿越千年,不曾寂滅,一次又一次地指引著後人重複著歷史的韻腳。而老佛爺的見識,好似影帝面對CNN採訪時的侃侃而談,有沒有,已無足輕重。

-----------------------------------------------------------------------------

上回為了回答@jo jo 桑提到了慈禧的見識問題,寫了許多,不過意猶未盡,想再稍微寫寫

不過文字太過枯燥,我們不妨從圖像入手吧。

正如這個回答的正文中提到的乾隆帝唐卡,以及為人熟知的漢裝行樂圖。這些作品並不僅僅是皇帝的晏居娛樂,更是利用圖像來塑造權威的一種手段。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伴隨著大眾傳媒的崛起,圖像也被賦予了特殊的力量,成為了左右大眾政治傾向的重要渠道。

伴隨著義和團變亂,一場圍繞著中國形象而展開的宣傳戰也在這一領域展開。西方的諷刺畫家與政治漫畫家們的創作直觀地將「黃禍」這一概念展現給了大眾,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人的中國觀。自那時起,西人筆下曾經快樂而文雅的中國人,轉變成 了眯縫眼,三縷胡,小辮子,一臉猥瑣的野蠻形象,這種變化影響至今,以致於最終凝結出一個經久不衰的反派角色Fu manchu(傅滿洲)。(1) 即便對中國的偏見逐漸消褪的當代,這種形象的一些特徵依然時隱時現。

"Imagine a person, tall, lean and feline, high-shouldered, with a brow like Shakespeare and a face like Satan, ... one giant intellect, with all the resources of science past and present ... Imagine that awful being, and you have a mental picture of Dr. Fu-Manchu, the yellow peril incarnate in one man."
The Insidious Dr. Fu Manchu

在20世紀初這場的輿論戰中,慈禧太后作為中國的象徵以及「拳亂」的禍首,不可避免地被醜化與歪曲。由於當時尚沒有任何有關西太后的圖像資料傳世,西方人筆下的慈禧充滿了怪誕與獵奇的東方想像。今時今日,讀來頗為有趣。

身著「鳳冠霞帔」的「慈禧」

不過就當時而言,這些漫畫的威力並不亞於八國聯軍的堅船利炮,它們撕破了清國作為「高貴的野蠻人」最後的尊嚴,國際形象一落千丈;這又給了帝國主義掠奪中國利權提供了正當性,畢竟殘忍排外的「野蠻人」是需要「文明人」來開化的,誰又能對這樣一個殘暴的女人統治下的「野蠻」國家產生半分好感呢?

面對自己一手造成的困境,慈禧也開始有意識地扭轉這一糟糕的局面。而切入點就是她自己,一場利用畫像與照片推進的外交活動開始醞釀。

「拳亂」之後,清國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陷入僵局。而此時北京各國公使夫人與各王府公主格格間的「家庭外交」成了重要的交流管道。在這種仰仗個人友誼的非正常外交中,美國公使夫人康格(Sarah Pike Conger)扮演了最為重要的角色。也正是由她開始,開啟了清國外交的破冰之旅。

"Do you think the Empress is sincere in her profession of friendship?」 I asked.
"If you could meet her and she should take your hand and look in your eye and speak to you as she has to me, you would think her sincere" was the answer.
"A man"s first impression of a woman as deep as the Empress is not worth much," I said.
"I would rather trust a woman"s intuition of the woman.」
「What does that tell you?"
"I cannot think otherwise than that she is sincere.「

—A conversation with Sarah Pike Conger
from
Friendly China (1949) by Bailey Willis

慈禧太后與康格夫人

親身經歷了義和團運動的康格夫人,本來是最有資格仇視清國與慈禧太后的人,不過她卻選擇了寬容與同情,繼而走上了幫助清國的道路,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她與慈禧太后的個人關係。

慈禧迴鑾之後,熱衷於在宮中招待公使夫人,以期改善與各國的關係。康格又是這些夫人中最受慈禧重視的人。她一生九次覲見慈禧,與慈禧太后惺惺相惜。為了改善清國的形象,她不斷在報紙上刊文,向世人展現一個她眼中真正的慈禧太后與清國。(9)

...我常常對新聞界的評論感到遺憾,因為它們經常誤導他人。如果給我個機會,我會很樂意和您的朋友談談我所接觸過的中國人性格中的不同側面。
---1902年5月10日《致慕懋德教士》(8)

1904年在美國召開的「聖路易斯安娜世界博覽會」為清國與慈禧提供了重建形象的契機。1902年美國多次邀請清國參與兩年後的博覽會,其中最重要的請求便是希望慈禧太后本人能夠親臨美國,以改變美國人對她的認識。而慈禧太后抓住了這次機會,與以往看西洋廟會的心境不同,她異常重視這次博覽會,從各省劃撥庫銀75萬兩以茲籌備,這也是中國首次以官方名義參加世博會;然而慈禧本人以年事已高為由,婉拒了出席的邀請,委派溥倫代為出席。而康格夫人則建議應該利用這次機會展現太后真正的形象。

...數月來,我一直對各類報刊對太后恐怖地、不公正地醜化憤慨不已,並且越來越強烈地希望世人能多了解真實面貌。
---1903年6月20日《致愛女勞拉》(8)

繪製一幅肖像在博覽會上展出,將打消各種小報漫畫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贏得民眾的好感。慈禧太后起初對此感到驚訝,這樣的事情畢竟沒有在清國乃至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統治者的御容始終要保持神秘感,是不能輕易示眾的。

維多利亞女王與慈禧太后

面對這種文化差異,康格夫人不斷地把外文雜誌與新聞帶入宮中,向慈禧宣傳西方君主畫像的傳統,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尤其是舉了維多利亞女王的例子。最終,慈禧接受了這個建議。並有意識地利用這張畫像作為改善國際關係的手段。(2)(3)

...太后回頭對我說,我這段時間對她這幅肖像一直很有興趣,希望我會感到滿意。太后甚至說,她打算把這幅肖像送到美國聖路易斯博覽會,然後把她轉贈給美利堅合眾國政府。」

---1904年4月9日《致妹妹》(8)

完成這張畫像的作者也非常值得一提。她也是一個女人,而且唯一位和慈禧有過長時間接觸的外國人:凱瑟琳·卡爾(Katharine Carl),宮內人稱「柯姑娘」。

凱瑟琳·卡爾(Katharine Carl)

凱瑟琳·卡爾與慈禧相處了九個月,從她的回憶當中來看,這段經歷對她而言無疑是美好的。她深深地被慈禧太后的魅力所折服,以致於在她的回憶錄中,溢美之辭充盈其中,超出了我們一般人的想像。

她真是太有趣、太迷人了。她是不可窮盡的,身上總有一些新的東西可供研究,真可謂永恆的女性的具體化身。她又是孩子又是女強人。她進朝會大殿,花三小時處理國家大事,然後或近或遠地走走,對最最簡單的娛樂有孩子般的興趣。她坐在御座房裡跟她的女官們聊些雞毛蒜皮的事,這時裝在黃緞盒裡的公文到來,太監屈膝呈上,於是她的臉上立即嚴肅、專註起來,於是她皺起眉頭變成了政治家。過一會兒,經考慮,她就此公文下達了相應的旨意,於是再次成為女人,將關注投向了她的花、她的服裝、她的珠寶首飾。(10)

縱觀回憶錄,她筆下慈禧太后的形象很符合依靠個人權威統治的獨裁者:富有親和力而幽默,但又不容別人質疑自己的權威。而更為重要的是,柯姑娘筆下的慈禧,揭示了作為女人的另一面。對於肖像畫,慈禧多次強調柯姑娘要畫年輕點,不要畫出來皺紋,愛美的天性表露無疑。書中還提到慈禧是是一個狂熱香水收集者,手制肥皂愛好者。如此看來,卸下權力的包袱時,權傾天下的慈禧與一般的女生也沒有什麼兩樣。

同樣,圍繞肖像畫這件事,亦展現出宮廷與古代政治的複雜性,即便是權傾天下如慈禧太后,也不能撼動一些頑固的傳統,哪怕只是小小的改變。

那些愉快的日子裡我遇到的美中不足的事,並不限於畫畫的時間研究作品的機會太少.隨著肖像的進展,我發現自己連續不斷地與中國傳統的繪畫觀念形成衝突.他們希望細部越詳細越好,不想要陰影.如果只考慮太后一個人的話,她很有鑒賞力,人也開放,最後總會給我更多自由;但她也不得不遵守傳統,在繪製中國帝後的肖像時,根本無法想入非非.傳統和成規必須不折不扣地得遵循才行. (10)

柯姑娘為慈禧繪製了多幅畫像,而相比較於為了展出而準備的作品,慈禧似乎更喜歡柯姑娘為她量身定製的私人肖像。

這幅肖像被極為成功地拍攝了下來,太后認為自己對這幅比對送往聖路易斯的那幅喜歡多了。她說這幅畫會讓我「出名」的。(10)

在美國展出的慈禧畫像

畫像任務最終圓滿完成,儘管以西方繪畫的觀點看來,送往世博會的肖像並不出眾,但康格夫人則相信這幅作品將會幫助美國人認識一個「真正的中國」。畫像運抵美國之後,在博覽會的美術館中舉行了盛大的揭幕式。畫像並沒有放在中國館中,而是在「正廳」美國館內展覽,足見美國政府的重視。

這次展出第一次向世人展露了皇太后的真容,一時間觀者雲集。世博會後,依照慈禧太后的意願,畫像被贈與美國政府,這是慈禧贈與美國的第一件官方贈品。1905年2月18日,時任總統羅斯福在白宮內主持了移交典禮,通過贈與慈禧太后的畫像,清國表達了對美國的善意,羅斯福總統亦對這畫像在清美關係中起到的作用給與肯定。(3)

然而這次展覽對民眾究竟起到了多大的影響呢?我尚且無法給出評價。至少在次年羅斯福女兒訪問清國時,紐約時報在報道中使用的插圖依舊是身穿鳳冠霞帔,樣貌醜陋的錯誤肖相。

有關羅斯福女兒訪華的報道


但是自此開始,清廷意識到了圖像的在政治中獨特的作用,從隱去形象來塑造神秘感,到利用自身形象去影響大眾,找到了展現君主權威的新方法。從依靠神秘主義獲取權威,到施加個人魅力影響臣民,君主從神聖的象徵開始轉型成為一種公眾形象,這本身就是政治向現代轉型的一個表現。

在這次博覽會召開不久,清廷便允許(或默許)國內書局刊印皇帝與太后的照片,正式地將這種新的統治技術應用在這古老的帝國之中。(11)

先例建立起來了,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君主的丰采這一觀念被接受了,繪製太后的首幅肖像並未帶來中國人預言的可怕後果,傳統的偏見被克服了。當太后看到將肖像攝製成照片多麼快,照片的效果又是多麼好,就決定要讓攝影師為她自己照一次。但她並不是個僅僅滿足於試一次的人。(10)

柯姑娘的回憶錄最後如此寫到。幾乎與畫像同時,照片也成為了清廷外交的新手段。

贈與羅斯福總統的的照片

同樣是1904年,還有一幅太后的巨幅照片隨著畫像抵達美國。不過這張照片並非用作公眾展覽,而是作為私人禮物贈與了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總統。

時間回到1902年,一張來自俄國沙皇的全家福引起了慈禧的興趣。次年,她便召懂得照相術的勛齡入宮,為其七十壽誕拍攝了許多照片。然而如果事情僅僅停止在這個節點上,這充其量只是權勢者的有一項消遣罷了。

也許是從沙皇的照片得到了啟發,亦可能是康格夫人的建議,作為建立良好私人關係的手段,慈禧向美國的羅斯福總統贈送了一張大尺寸的全身照。

同年11月,正值慈禧的七十大壽,利用這一機會,她向各國公使贈送了自己的照片。照片的贈送被清廷視為重要的外交儀式,規格非常之高。這點從羅斯福女兒訪華的回憶中可見一斑。

「第二天早上兩個大臣來到公使館,將太后送的一隻小黑狗給了我。當天下午又送來了她的照片。這是張非常不錯的照片,確實很像『老佛爺』。我在那時就這樣覺得,現在再看,還是能鮮明地回憶出在頤和園的那天。一隊騎兵沿著街道喀嗒喀嗒地跑到公使館,護著一把御用黃椅,椅子上只有這張照片。照片用普通的西洋鍍金框裱著,但外面和襯裡都是御用的黃色錦緞,兩個大臣比送哈巴狗來的大臣官階要高很多。」

Crowded Hours.Alice Roosevelt Longworth

愛麗絲抵達天津

愛麗絲前往紫禁城

Alice Roosevelt Longworth

1905年,羅斯福總統的愛女愛麗絲(Alice Roosevelt Longworth )隨著美國政府的外交團隊開始了她的亞洲之旅。被稱為「美國公主」的愛麗絲名噪一時,她的每一次出訪都備受關注。這次東方之行也不例外。年輕而富有魅力的美國姑娘,即將與垂暮而殘暴的慈禧太后會面,本身就帶有濃厚的象徵意義。

然而她到來的時機並不好,時值美國歧視華工的《中美會訂華工條約》到期,清朝請求另立新約,遭到美國拒絕,以致於在廣州掀起了一場排美風潮,歡迎愛麗絲到來的卻是一張醜化她本人的排美漫畫。

"龜仔抬美人"

不過在北京,愛麗絲受到了慈禧太后的禮遇,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她不僅親自同她握手,像朋友一樣與她交談。尤其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慈禧面怒斥了作為翻譯的伍廷芳,嚇得他跪地不起。(5)

慈禧試圖通過照片與羅斯福家族建立起私人關係,含有專制君主對現代政治的想像:希望通過對最高統治者施加影響,繼而影響國家關係。不過很難說她的行動帶來了多少實際效果。

羅斯福寫給女兒信件中的漫畫(13)

從寫給即將出發去美國的女兒的信中,老羅斯福隨手塗鴉也許可以反映一部分他的看法。在這張小畫下面,老羅斯福寫到:「和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皇太后一起抽大煙。」這段話很顯然是一種幽默的表達,所謂「朋友」也許只是對呼麻「道友」的一種形容而已。而用來調侃的「大煙槍」依舊符合當時對中國的一般印象。

作為禮品的私人照片在羅斯福的回憶錄中從來沒有被提起過,直到2009年才被重新發現。而在羅斯福女兒的印象中,她是極富個人魅力的,的同時也充滿了不可質疑的權威的。相比於慈禧贈送的照片,被愛麗絲命名為「Manchu」的這隻哈巴狗似乎更受關注(6)。這或許才是慈禧對美外交中最大的勝利吧。

至於有些文章認為慈禧太后的照片舉措促成了老羅斯福總統有關庚款留學的提案,就近乎無稽之談了。

如果從結果來看,慈禧的肖像外交很難說卓有成效。其最大意義是釋放了變革的信號。慈禧太后作為一個沒有受到過良好教育宮廷婦人,擔當不了近代化改革的重任,而同時作為一個手握重權的統治者,她的態度卻能夠左右前進歷史的方向。她對西方外交禮儀的接納,既是破除自身政治傳統的範例,亦是走向現代化的嘗試。西風吹進了紫禁城,1904年是一切變革的起點,慈禧的畫像與照片暗示著一場維新運動即將到來。

歷史人物永遠是複雜而多面的,只有上帝才能夠洞悉其中的真相。作為凡人的我們,能夠認識到人的複雜性,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最後用康格夫人對慈禧的評價作為本文的結語:

太后對她的國家的認識深刻,她時常給我談起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並對此十分感激。儘管經過各種激進的主張,面臨過各種危波激流,她仍巋然不動。歷史會記錄下這一切,這也會得到全世界的公認。(8)

47年來,這個精明強幹的女人一直位於大清帝國權力的頂端,受到眾多男性強有力的支持。在這塊女性沒有多少社會地位的土地上,她的成就讓她的能力和才幹更加耀眼。(8)

  1.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Identity, Power, Policy Oliver Turner
  2. Domestic Diplomacy: Empress Dowager Cixi, Sarah Pike Conger, and the Chinese Butler Who Brought Them Together . Grant Hayter-Menzies
  3. The Empress and Mrs. Conger: The Uncommon Friendship of Two Women and Two Worlds, p243 . Grant Hayter-Menzies
  4. lbid , PP.247-248
  5. Alice: Alice Roosevelt Longworth, from White House Princess to Washington Power Broker . Stacy A. Cordery
  6. First Dogs: American Presidents and Their Best Friends Brooke Janis .Roy Rowan
  7. Theodore Roosevelt: An Autobiography,Theodore Roosevelt
  8. 《北京信札——特別是關於慈禧太后和中國婦女》 薩拉康格
  9. 《 薩拉康格:&<北京信札&>研究》芮俊傑
  10. 《紫苑黃昏——一個美國女畫師眼中的西太后》 凱瑟琳卡爾
  11. 《照相與清末民初政治》葛濤
  12. The Empress Dowager And the Camera:Photogtaphing Cixi,1903-1904,David Hogge
  13. Longworth, Alice Roosevelt, 1884-1980. Family papers, 1878-1918. MS Am 1541.9
    (64-111). Theodore Roosevelt Collection, Houghton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
  14.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大清對今日中國的領土範圍有巨大貢獻,大清的戰爭紀錄實際上非常光明磊落,大清真正的黑點是其糟糕的人權記錄
==================================================
大清帝國由於侵略成性,殺伐太重,導致今天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都不敢宣揚大清早年的戰功——怕影響民族和諧。結果很多人誤以為大清是宋朝那樣的積貧積弱的朝代,這是不對的。實際上大清相當能打,其實比漢唐還能打。大清的黑點是人權記錄,根本不是戰爭記錄。恰恰相反,大清在武功上貢獻巨大,奠定了今天中國的領土版圖的基礎
大清即便滅亡前夕割地賠款,但是大清直到滅亡前夕,領土面積都不低於康熙年代的水平,割完地照樣給中華民國留下了1200萬領土。結果南北因為分贓不均,袁世凱和孫中山兩派人馬自己內鬥掐起來了。

大清帝國的武功之一。 北伐沙俄。
尼布楚條約根本不是什麼割地的條約(沙俄早在明末就開始滲透東北亞,當時黑龍江流域的實際控制權本來就不在中國手裡)而是大清與沙俄爭奪黑龍江流域的條約。
大清為了北伐沙俄,史書記載康熙準備了4萬多人的後勤隊伍來支援幾千人的北伐部隊。把沙俄在黑龍江流域的殖民地定居點一一拔除。
經過此次戰鬥,中國政府的實際控制線從松花江流域直接外推到外興安嶺。


大清帝國的武功之二,西侵蒙古。
大清打贏沙俄之後,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小富即安,中俄兩國迅速議和,來騰出手來對付准格爾帝國————位於西北的蒙古族的帝國。
准格爾帝國是一個蒙古族治下的,非常強盛的政教合一的帝國。藏傳佛教是該國的國教
最強盛的時候,准格爾就像波蘭一樣,拳打沙俄,腳踢大清,稱雄中亞,領土範圍最大的時候包括今天的新疆+青海+西藏。康熙初年該國更是一度侵略到河北,並在張家口一代殲滅8萬八旗軍。險些重蹈成吉思汗入關的覆轍。

大清帝國和准格爾帝國前後打了100多年,上演了一曲就像蘇聯衛國戰爭一樣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歷史。
河北張家口,就是斯大林格勒! 大清帝國從張家口開始一路逆推,經過曠日持久的戰爭,歷經康雍乾三朝,我大清的人民軍隊一路所向披靡,先後解放青海、西藏和外蒙,終於攻入了準噶爾帝國老巢,直取首都,准格爾帝國的反動統治宣告滅亡。從此天下海內一統。

為了永遠解決西北邊患,大清對準格爾戰俘和准格爾平民進行了大屠殺。所以今天的新疆,雖然地名都是蒙古地名,但是沒幾個蒙古族。如果大清沒有在全盛時期趁機消滅准格爾,那麼今天的西北,很可能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要居民的,橫跨外蒙古+新疆+西藏的信奉喇嘛教的政教合一的獨立國家。

大清帝國的武功之三,收復台灣。
台灣雖然一直有華人華僑活動,但是之前一直像南洋諸島一樣只是化外之地,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中央帝國的一個省,就是在清朝。
(明朝期間,福建省政府的轄地只包含澎湖)


大清帝國的武功之四,對尼泊爾自衛反擊戰。
由於印度被英國奴役,老虎不在家,猴子稱大王。尼泊爾一度成為南亞次大陸的強權國家。一度威脅中國對於西藏的主權。
經過偉大領袖乾隆帝的精心策劃,大清帝國開始了對尼泊爾的自衛反擊戰。大清軍隊爬雪山,過草地,克服了後勤上難以想像的困難,翻越喜馬拉雅山攻入尼泊爾境內,大敗裝備有英國武器的尼泊爾軍隊,尼泊爾舉國宣布歸順。
位於尼泊爾南方的英殖民當局,作為圍觀群眾,看的嚇出一脊背冷汗。對於大清帝國軍隊的翻越喜馬拉雅山也要砸爛泥全家的英勇頑強和高超戰鬥力留有極為深刻的印象。這就是為什麼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議會投票,開戰與否居然投票投了個1:1出來。 因為東印度公司的英國人幾十年前親眼見過大清軍隊暴揍尼泊爾。印象太深了。(大清暴揍尼泊爾是1792年,鴉片戰爭是1840年,沒隔多少年) 所以非常非常猶豫。結果打起來才發現才幾十年沒見,怎麼中國軍隊突然倒退到這麼不經打了

大清帝國的武功之五。鎮壓太平天國邪教作亂。
1850年,中國爆發了2000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
可惜遇到的對手是2000年歷史上最強盛的封建帝國,大清。
大清在東亞,那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雖然打不過英國法國這樣的外星文明,但是收拾你農民起義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大清當時雙線作戰,一邊打著第二次鴉片戰爭,一邊打著太平天國。 一邊攘外一邊安內。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可是大清雖然小輸二鴉,不過依然取得了鎮壓太平軍的勝利。2000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有啥大不了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一邊被英法聯軍欺負一邊都能擺平你。

大清帝國的武功之六。左宗棠收復新疆
當時,海軍和陸軍搶經費,海防和塞防孰重孰輕,在朝廷里抄了個底朝天。
這個時候,左宗棠出來了:當年新疆地區的准格爾汗國動武,打到河北張家口這才幾年啊?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
慈禧不是個好的改革家,但是作為政客可不傻,不過朝廷沒錢。 咋辦?
左宗棠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弄了是一千多萬還是八百多萬兩銀子我記不清了,反正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東拼西湊弄到了錢,西征!
西征勝利了,處在阿古柏反動統治之下的新疆各族人民,迎來了第二次解放!又可以梳辮子了!(好高興啊又吃成長快樂了)

關鍵是這左宗棠有個外號叫柳痴,一邊打仗一邊種樹(奇怪的愛好)唐代詩人王之渙對西北的描寫是慷慨悲涼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結果到了左宗棠這裡,變成了「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真是可驚可嘆啊

大清帝國的武功之七。一鴉二鴉馬關辛丑大戰外星文明。
這幾個是大清打的敗仗。 但是當時什麼英國法國在清朝面前,太強大了,跟外星文明差不多了。大清末年一年軍費1億量白銀左右,大概相當於2000萬英鎊。約為同時期奧匈帝國和德國之類的歐洲中等國家的一半,勉勉強強養活一隻北洋艦隊。不過比中華民國連艦隊都養不起還是來的強太多了。可以這麼說,1840年之後的大清,經濟實力蓬勃發展,軍工廠和重工業突飛猛進,依然是盛世,大清立國280年都是盛世,從來沒有衰落過,不信去看清朝是中國最悲劇的朝代嗎? - 紙糊的回答
==
後記:雖然大清帝國的人權記錄很差,什麼揚州10日嘉定3屠准格爾滅族之類的。但是武功真的沒得黑啊,換成別的朝代,估計戰爭紀錄還不如大清呢。全文完。
所以如果真黑大清,我建議清黑們寫一篇《大清的人權記錄》,而不是去黑大清的戰爭史。大清打了敗仗還剩1200萬呢。。

割地賠款,甚至送女人和親是不好聽,丟面子的事情,割地賠款也代表了某種程度的實力。

南宋給對金割地賠款是因為金實在沒有徹底滅亡宋的能力,金努力過,但失敗了。南宋後期倒是想對蒙古割地賠款,蒙古理你不?

六國對秦國割地求和,因為彼時彼刻秦沒有滅亡六國的能力,而當秦可以并吞六國的時候,你和嬴政去談談割地賠款事宜,他理你不?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割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省賠款議和。等換了希特勒,法國和波蘭還想給希特勒割地賠款呢,希特勒理你嗎?

中華民國確實不用割地賠款,也不用送女人去和親,因為人家直接來你家裡搶了。。。你知道當年南京多少含苞待放的處女中學生被可惡的日本鬼子兵糟蹋嗎?


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清朝的優點,乾貨充足,理性討論,我這個人是很不愛吵架的。
一、文化與思想繁榮、燦爛
可惜某人上次(張獻忠血洗四川是否屬實? - 荊光裕的回答)因為我的乾貨心裡很受傷,把我給屏蔽了,本來想@他的

然後我們看一看黑暗的明朝與開明的清朝之間的對比
《明清兩朝的禁書與思想專制》 作者李璇

明清兩朝禁書數量對比表

明清兩朝禁書諭令數目對比表

明清兩朝禁書事件對比表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清朝的禁書,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次數上,都遠遠大於明朝。其中,違礙書籍的數量是明朝的約29. 2倍,科舉時文是明朝的約27. 2倍,劇本小說是明朝10. 2倍,妖書是明朝的約8倍,禁書總數為明朝的約12. 6倍。明朝的統治時間為278年,清朝自天聰年間開始禁書,到道光年間,共224年,比明朝還要少50多年,而其禁書的數量卻比明朝多了不止十倍。雖然這只是一個概數,但卻能很直觀地反映出明清兩朝在禁書數量上的巨大差距。
為了能夠讓人有一目了然的印象,筆者現將明清兩朝禁書次數的情況繪成了兩個曲線圖,如下:

通過以上兩個圖表,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禁書在明朝基本上是處於平穩發展的趨勢。只是在明初和明末出現了兩個小小的高潮。而到了清朝,則處於逐步攀升的趨勢,尤其是乾嘉年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到了道光年間,雖然有所下降,但總的禁書次數和年平均次數仍要高於明朝禁書的最高峰。由此可見,清朝皇帝對於禁書的查繳要比明朝重視得多,他們更加經常地運用行政手段來組織禁書工作,以達到思想專制的目的。
一、禁書手段實施程度的差異
清朝與明朝的禁書手段最大的差別並不在於手段種類的多寡,而在於手段實施情況與效果的差異。明朝的禁書一般都是朝廷頒發諭令,而實際上卻往往並不能將其有效實施。明朝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毀時文,而嘉靖年間的南京翰林院孔目何良俊卻依然慨嘆:「夫用傳注以剿取科第,此猶三十年前事也。今時學者,但要讀過經書,更讀舊文字千篇,則取青紫如俯拾地芥矣。夫讀千篇舊文,即取青紫,便可榮身顯親,揚名當世。而體認聖經之人,窮年白首,飢凍老死,迄無所成。……則五經四書可盡廢矣。」屢次下令禁毀時文的結果卻是「五經四書可盡廢矣」,由此可見明朝政府是否在真正認真地圍剿時文。另外,隆慶年間給事中李貴和上言禁毀陳建所纂的《皇明資治通紀》,以其「熒惑眾聽,減否時賢,若不禁絕,為國是害非淺」,於是「上從之」。但這次「始命焚毀」之後,卻「海內之傳誦如故也」。甚至到了萬曆年間,「復有重刻行世者,其精工數倍於前」。明朝政府對於小說戲劇也屢次下令禁毀,而到了末年,其情況卻是「小說盲詞,……層見疊出,愚夫誦之,幾與正史並行。……」由此可見,明朝政府禁書,除了專案查繳的文字獄之外,一般都是政府空下諭令,並沒有什麼有效實施的手段和顯著的效果。
與明朝比起來,清朝皇帝在查繳禁書的工作中可謂盡職盡責,極其認真。乾隆三十四年,查禁錢謙益《初學》、《有學》二集,「今偶閱其面頁,所刻初學集,則有本府藏板字樣,有學集。則有金匾山房訂正、及金間書林敬白字樣。是初學集書板,原系伊家所藏,縱其後裔凋零,而其書現在印行,其板自無殘缺,轉售收存,諒不出江蘇地面,無難蹤跡跟尋。至有學集,則鐫自蘇州書肆,自更易於物色。但恐因有查禁之旨,書賈等轉視為奇貨,乘間私行刷印密藏,希圖射利,尤不可不早杜其源。高晉此時現駐蘇城,著傳諭令其將二書原板、即速查出。」乾隆皇帝查繳禁書的細心實在是令人佩服,連禁書的版本與藏書之地及流傳之地都要親自查看過問,督促官員迅速查繳。有這樣的皇帝,其屬下官員還有誰敢不盡心竭力地賣力查繳呢。又乾隆四十六年對尹嘉銼一案禁書的查繳,在將尹嘉銼抄家問斬,將其所著禁書銷毀之後,乾隆皇帝又下旨說:「尹嘉拴悖謬書籍既多,其原籍親族戚友,必有存留之本。著傳諭袁守侗,明切曉諭,令其將書籍板片悉行呈出,毋任隱匿,一併解京銷毀。至尹嘉拴,曾任山東山西甘肅司道,其平日任所必有刊刻流傳之處。並著傳諭該督撫等詳悉訪查,如有書籍板片即行解京銷毀。倘查辦不實致有隱漏,別經發覺必將原辦之該督撫等治罪。」皇帝在查繳禁書時連罪者的親友及曾經為官之地都一一想到,可見清朝對於禁書查繳之嚴密,及皇帝對待查繳工作的不遺餘力。
除此之外,清朝的皇帝對於禁書,尤其是違礙之書,幾乎每本都要親自審閱,簽出其違礙之處。雍正年間,世宗皇帝逐條批駁呂留良的觀點,還為此專門著成了《大義覺迷錄》一書。又如乾隆二十年三月的胡中藻《堅磨生集》案,乾隆皇帝一一簽出了其違礙之處:「且至稱蒙古為胡兒」,「題曰堅磨生詩鈔。堅磨出自魯論,孔子所稱磨涅,乃指佛胖而言,胡中藻以此自號,是誠何心」,「又曰又降一世夏秋冬」,「又曰一把心腸論濁清。加濁字於國號之上,是何肺腑」。等等簽出之處,筆者在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這種例子見於清朝禁書的各個案件,幾乎每個案件都是由皇帝親自過問批審的。
另外清朝皇帝一般都命令官員限期收繳禁書,隨時彙報收繳情況,並將禁書解京一併銷毀。如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查繳違礙書籍諭令:「……著通諭各督撫,以接奉此旨之日為始,予限年,實力查繳,並再明白宣諭,凡收藏違礙悖逆之書,俱各及早呈繳,仍免治罪。至二年限滿。即毋庸再查,如限滿後,仍有隱匿存留,違礙悖逆之書,一經發覺,必將收藏者,從重治罪,不能復邀寬典。且惟於承辦之督撫是問。」又乾隆五十八年禁科舉時文,「令督撫等認真查禁。陸續收繳。三年匯奏一次。並將查出刪本解京銷毀。」如此限期嚴辦,即使有那種想要敷衍搪塞,將禁書之事不了了之的官員也不得不認真辦理。
綜上所迷,清朝相對於明朝來說,不僅在禁書手段的種類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而且在實施過程中也遠比明朝要認真嚴密。可見清朝對於禁書的查繳更加重視。
二、對禁書本身處置的差異
首先,從兩朝政府對於禁書的處置方法來比較,通過前文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明朝政府對於書籍本身的處置有收官、銷毀禁書、追毀板籍三種措施,而清朝政府則只有後面的兩項。這主要是因為在明朝,將禁書收官這種處置措施是針對天文禁書所採用的。而在清朝,隨著天文書籍的解禁,這種處置措施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另外,從兩朝政府對於禁書處置的嚴密程度來比較,明朝皇帝遠遠落後於清朝。這一點從兩朝政府對於禁書板籍的處置便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明朝政府對於禁書的板籍基本上很少過問,只是對於嚴重妨礙了國家尊嚴或者威脅到了統治地位的禁書,才在諭令中下明令追毀其板籍,如對《會定見行律》和《水滸傳》的禁毀。而對於那些泛濫成災的時文與小說,連書籍本身都禁之不絕,對於板片,明朝政府更是懶得理會,只是對那些唾手可得,易於搜繳的板籍,才連同禁書一併禁毀。在清朝,所有已經刊刻成冊、存在板籍的禁書,都要被嚴格地搜繳出其全部的板籍,連同禁書一併銷毀。清朝的禁書比明朝多了何止十倍,各種名目的時文和小說也比明朝更加泛濫,但清朝的皇帝卻不像明朝的皇帝那樣疏於理會、聽之任之,而是在禁書的同時不遺餘力地大力查繳其板片。務必要做到斬草除根、消滅凈盡。不僅如此,清朝的皇帝還十分細心地留心各種禁書的版本和流傳之地,務須要將所有版本的板片,和其可能流傳之地的所有板片都一併查收銷毀。這從乾隆皇帝對於錢謙益和尹嘉拴二人禁書查毀的例子中便可以看出。
三、對於禁書相關之人處置的差異
從兩朝對於禁書內容的分類來看,明清兩代相同種類的禁書有:違礙書籍、科舉時文、劇本小說、妖書四種。其中對於科舉時文和劇本小說的處置一般都是針對書籍本身,而並不牽連相關之人。因此,在這一回目中,筆者主要比較一下兩朝對於違礙書籍和妖書相關之人的處置。
首先,對於違礙書籍相關之人的處置,在明朝,最重的刑罰是處死,最輕的刑罰為置之不問。其中永樂年間的禁書案例都是因人廢書,被處死及連坐的文人既不是因
為禁書,也不是因為文字獄,而是因為效忠建文帝。禁書只是對其處罰的連帶結果。在這裡,筆者暫且不將這此案例算在對於禁書的相關處置之內。
除去上述靖難之役禁書的案例,明朝共禁毀違礙書籍36次,其中相關之人被處死的案例有23件,大約佔63.8%,因為違礙書籍而連坐的案例筆者目前還沒有發現。清朝禁毀違礙書籍的案例到道光年間共有103件,其中相關之人被處死的有50件,大約佔48.5%;連坐家屬的有32件,大約佔31%.(清朝連坐家屬的刑罰一般為男性家屬處斬,女性家屬給功臣為奴);官員因為查禁違礙之書不力而受到牽連的有9件,大約佔9%,其中有三起案件牽連的官員被處死。

由上表可以看出,對於違礙書籍相關之人判處死刑的處置,明朝所佔的比例相對於清朝較大,但這23件處死的案例中,有二十件發生在洪武年間,是太祖皇帝羅織文字獄大肆屠殺文人的結果。在以後由明朝統治的200多年間所發生的寥寥可數的十幾件禁書案中,只有三個案例的相關之人被判處了死刑。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杖責、流放,甚至無罪釋放。另外,明朝沒有因為違礙書籍而連坐家人的案例,更沒有牽連辦案官員。而在清朝,連坐的案件是比較普遍的,並且,皇帝還常常遷怒於辦事不利的官員。
以上,我們只是從數字上理性地感受了一下二者的區別,下面筆者將通過具體的案例讓大家更為感性地認識到清朝對於禁書相關人員處罰的嚴酷性。
清朝有很多違礙書籍的案例是因為著書或獻書之人神志不清,患有瘋癲之症而引起的。通常情況下,正常人是不會和瘋子一般見識的,但是在清朝,瘋人著書或獻書卻能掀起大獄。如乾隆十八年丁文彬獻書案,主犯丁文彬原系一個神智錯亂的瘋子,卻被判為凌遲處死,其兄侄三人被判斬監候,十五歲以下的兩個侄子給付功臣家為奴。
另外還有蔡、徐二人,只因為看過丁文彬所著「逆書」,就被判杖責,並革去功名。與此相類似的另外五個瘋人獻書案中,只有兩人倖免於死,被判處杖責和流放,其他三人都或被凌遲,或被斬首。
另外,清朝禁書案牽連人數之廣,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如康熙年間的明史案中,牽連70多人,其中有很多只是因為買書或賣書便送了性命,更有一個「朱姓者」,只是賣書者的鄰居,因為書賈正好外出,買書之人「坐其家少侍,及書賈返,朱為判其價」,由此就被「偕其妻發極邊」,即使這樣,還是因為他已經年逾七十而被輕判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乾隆四十四年,智天豹《本朝萬年書》案,趙五隻因租賃房子給智天豹,就被杖責八十。乾隆四十七年卓長齡詩集案中,其子卓天柱本系目盲,根本看不到任何悖逆之書,卻也被「從輕」判處斬監候。由此可見,在清朝,只要和禁書沾上一點點關係的人,都可能招來殺頭流放之禍。
更加離譜的是,即使是和禁書沒有一點點關係的人,也會受到無辜的牽連。雍正四年的查嗣庭日記案,除了處置查嗣庭一家外,竟因為「浙江士子,未必不因此效尤」,而「將浙江人鄉會試停止」。因為一本禁書,而牽連一省的文人士子,刑罰之重,牽連之廣可見矣。乾隆二十年胡中藻案件中,大學士等也曾議奏照查嗣庭案例停止江西省鄉會試,幸好乾隆皇帝及時認識到了乃父的過激行為,說道:「因胡中藻一人,而阻通省士子上進之階,聯心實有所不忍,所奏不必行」,但他同時也下詔說「嗣後如再有此等悖逆之案。不但暫停數科。必當大示義正。以挽頹風。該省士民其共知所做。」由此看來,乾隆皇帝對於停止鄉會試之事也並非全然「不忍」。
而在明朝,逃民塗仁用所上詩詞同樣的「語涉妖妄」,只被判處發戍遼東鐵嶺衛,並不牽連任何家屬或官員。而吏部尚書王公恕,作《大司馬三原王公傳》,有所違礙,孝宗皇帝只是命其「燒毀板籍」而己,並不下罪本人。倒是王恕反而埋怨起皇帝來了,竟然因此而賭氣「乞致仕」而去。這種情況在清朝是實在難以想像的。
另外《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八百十八中明文規定:「……嗣後有舉首詩文書札悖逆譏刺者,務令承審各官細心推詳,如其語言文義顯有悖逆之跡者,仍照律擬罪,
遇赦不準援免。」這就將違礙罪名與謀反大逆相等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得到寬免。而明代的《大明律》中卻從來沒有相關規定。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認識到明清兩朝對於違礙書籍相關之人處置的差異。雖然明朝被判處死案件的比例較大,但卻幾乎都發生在明朝初年,這與洪武皇帝對於文人的偏見有著直接的關係。明朝的禁書案件沒有連坐家屬的處置,而清朝在處死主犯的同時往往連坐家屬及辦案官員,甚至是不相干之人。處罰之重,牽連人數之廣,是明朝遠遠無法比擬的。
通過比較對於違礙書籍和妖書的相關之人的處置,我們可以看出,清朝對於禁書相關之人的處置較明朝來講要嚴厲得多。這主要表現在對當事者的刑罰要遠為嚴厲,並且常常牽連無辜之人,甚至連瘋子也不放過。而且對於妖書和違礙書籍的相關人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予以寬免。
通過對於明清兩朝禁書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清朝的禁書要遠較明朝嚴厲。在規模上,清朝的禁書無論在數量上還是次數上都遠勝於明朝,其禁書總數是明朝的12.6倍,頒布禁書諭令的次數則是明朝的4倍。清朝的禁書手段也更加全面,逐戶查繳、頒布禁書書目、設立書局收書,這些在清朝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明朝根本沒有被運用起來。明朝的皇帝往往都是空下諭旨,甚至聽憑禁書泛濫。清朝政府對於禁書的查繳也更加徹底,基本上每個案件都由皇帝親自過問,甚至連禁書的各個版本和其可能的流傳之地都要一一責令官員嚴格查禁,而對於禁書的板籍也和禁書一樣務必要做到銷毀凈盡。清朝對於禁書相關之人的處置,也遠較明朝嚴厲,其刑罰更重,連坐更加普遍,甚至常常牽連無辜之人,而且對於有所違礙和造妖言的罪名,等同謀反大逆之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給予寬免。由此可見,清朝的禁書無論是從規模上,手段上,還是處置上,都遠較明朝嚴厲。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則是兩個朝代思想專制的差異。
禁書的影響
第一,加強了兩個朝代的思想文化專制
禁書,作為思想專制的主要手段和表現形式,其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暴力方式來加強皇權與思想專制。明清兩朝,莫不如此。一般來講,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裡,禁書事件往往集中於重大的歷史轉折時期,諸如明初建國和清入關以後。這也都是為了樹立皇權權威,使剛剛被征服的臣民在行動上和思想上都達到完全的順服。尤其是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入中原的王朝,更加企圖從肉體上和思想上消滅一切敵對勢力,徹底泯滅漢民族的反抗精神。於是禁書事件無時不在,文字獄也從單純地針對文人學者而進一步地擴及到了民間。清朝統治者的做法確實奏效,「乾嘉之學的興盛,正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知識分子的悲哀。民眾的思想完全被禁錮在程朱理學的糟粕裡面去了」,「讀書人只能鑽進故紙堆而苟全於一錐之地」。再也沒有出現明末百家爭鳴的局面,更沒有敢於站出來向理學挑戰的「瘋子」。整個大清王朝,從大臣到平民,莫不成為了俯首帖耳的奴才。
第二,毀滅了優秀的古代文化典籍。
縱觀我過古代禁書史,從秦朝直至清朝,封建統治者所禁毀的書籍,絕大多數都是優秀的文化典籍。這些書籍,除了少數的幸運者被保存了下來之外,絕大多數都被淹沒在了一次又一次的禁書事件當中。特別是在清朝,《四庫全書》的修著工作其實也就是一次大規模的禁書運動。在這次禁書中遭到銷毀的圖書有近3000種,幾乎與收進《四庫全書》的圖書等量齊觀。更何況在乾隆皇帝三令五申地下令收繳違礙書籍之時,更不知道有多少私人藏書家為了免於刑戮而自毀圖書,這種情況下被毀的書籍更是難以統計的。由此可見,中國古代文化由於禁書而遭到的創傷是我們根本無法估算的。
第三,阻礙了十七世紀以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
十七世紀以前的宋元明時代,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天文、地理、冶金、農藝、醫藥、航海、造紙、印刷等各個領域,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到了明代末期,中國社會起伏動蕩,新舊思想鬥爭激烈,以泰州學派為代表的一批具有民主主義精神的思想家脫穎而出。與此同時,西方的科學文化也在迅速傳入,中國的知識分子,以徐光啟、宋應星等人為代表,吸納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並注釋和介紹了大量西方科技書籍,為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國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隨著滿洲貴族的入關和中西「禮儀之爭」的發起,天主教在清朝遭到了嚴厲的禁止,西方人的活動也緊緊被限制在京城範圍之內,為皇族的娛樂和奢侈生活服務。雖然清王朝並沒有明令禁止西方科技書籍,但隨著天主教經典的禁毀和對西方人活動的限制,西方科技書籍的流通也相應受到了壓制。再加上考據學的興起,中國的廣大知識分子轉而埋頭於古籍當中,一心沉迷於繁瑣的整理和考證工作。這樣一來,中國的科學技術,從十七世紀以前的領先地位從此一落千丈,停滯不前,遠遠落後於歐洲各國,從而也導致了中國近代以來落後挨打的局面。

我們來看看大搞文字獄的明太祖

二、民族政策平等我來邀請一下這位精神科醫生 @李秋水

以下是秋水同學原話:

在民族政策上,與同屬異族統治的元代蒙古人相比,手法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沒有嚴重的民族歧視(和元代的四等人政策,色目人管理漢人,時斷時續的科舉制度相比),滿清入關初期,就馬上開科舉,網羅北方人才入朝輔佐朝廷,同時將大量山東科舉人才遷移至遼東,幫忙管理當地政務,相對於蒙古人,滿人的眼光根本不是一個智商級層,同時積極接受先進的漢族文化(通婚之類的不能算,少數民族保持自己民族不被同化的觀念肯定是有的),從地方到中央內閣,除了重要崗位外,並不嚴重排斥漢人。入關後的滿清皇帝漢學造詣都很高,後期更是嚴重漢化(溥儀的英文老師庄士敦在其回憶錄里說,溥儀等滿族皇族子弟平時很討厭上滿語課,因為平時說的都是漢語用的漢字,就好比我小的時候極度討厭英語課一樣)

三、政治制度先進兼論文化與思想的先進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感謝 @馬元林提供原文,省得我手打了)

第五講 清代
一、制度與法術
  我們講政治制度,有一些確實是制度,有一些則只能叫做事件或法術。制度指政而言,法術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說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於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術則出之於私,因此沒有一定恰好的節限。所謂方法與權術,二者之間,當然又不能仔細分。而且一個制度之成立,也當然有許多複雜關係,總不免夾帶有當時一些私意的。要說建立一制度,而絕對地大公無私,不僅古代歷史未之有,就是將來的歷史,要說一個國家建立某項制度,而絕無人事關係,絕無私心夾雜,恐怕這希望也還遠。不過公私之間該有分量的輕重。現在再說中國歷代政治制度究竟是出於公的多呢?還是出於私的多?究竟法術的意義重呢?還是制度的意義重?論漢代,西漢可說是制度,東漢則多半出於光武的私心。論唐代,確實可說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則有許多隻算是一種法術。明代,有許多只能說它是一些事,不能說它是一些制。尤其是清代,可說全沒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據著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們許多的私心。這種私心,可說是一種「部族政權」的私心。一切有滿洲部族的私心處罰,所以全只有法術,更不見制度。

二、清代的部族政權
  西方人講政治,一定先要講主權。他們的政治思想,很多是建立在主權觀念上。所以西方有神權、王權、民權的分法,到現在便是國家主權在民眾。中國講政治,一向不討論主權在哪裡。譬如說明代的政治主權在哪裡?這種思想,中國很少見。中國人講政治,一向看重在職責。只論政府該做些什麼事?它的責任該是些什麼?它盡了職沒有?而並不講主權在哪裡。主權的背後,則是一種自由意志。譬如這一隻茶杯,若說主權屬於我,便是我可自由使用此茶杯。這是權利,非道義。若不論主權而論職責,職責所在,應有儘力踐行之道義,便無所謂自由。這是雙方政治思想上一絕大的歧義。現在我們不妨照西方人的思路來略一講述中國歷史上的政治主權究竟在哪裡。我們依照歷史現實看,像中國這樣大的一個國家,它的政治主權,不可能操在一個人手裡。若有一個人把這主權操在手,因國家太大了,他難得掌握住。故掌握政權者,一定得是集體的。譬如西方吧!神權有宗教團體支持。王權有一般貴族支持。俄國的沙皇,有許多貴族家庭擁護。法國大革命以前,也有很多貴族在支持其皇權。所以皇權政治,或者把此權分掌在貴族,或者把此權分掌在軍人,我們可以說,一種是貴族政權,一種是軍人政權,而往往這兩者間又不容易區分。因為貴族大半都是軍人,軍人掌權,也就成為貴族了。今天共產黨批評西方民主政治是資產階級的政權,當然英美社會上有許多工商大資本家都在擁護這政權。而共產黨自身則稱為無產階級專政。以上所說,神權皇權資產階級乃及無產階級,只要說到政權,則全是集體來掌握。可是我們中國歷史從漢代起,就不能叫皇權,因皇帝一個人不可能掌握一個國家的大權。也不能說它是貴族政權,因自漢代起,已沒有顯然的貴族。說是軍人政權嗎?我們也看不出漢政府以下,是由軍人掌握的。說是資產階級的政權嗎?中國一向沒有資產階級。所以若說政權,則中國應該是一種士人政權,政府大權都掌握在士——讀書人手裡,從漢到明都如此。而在考試製度下,讀書人跑入政府,也有種種規定。在制度規定上,是絕沒有世襲特權的。因此中國社會上的讀書人,士,只是一種流品,而不成為階級。現在再問中國政治何以特地會發展出這一種制度來,把政權交付給一輩讀書人,士,而存心防止貴族軍人與富人窮人的一切專政呢?這便該進一步說到中國的政治理想之重職責而不重主權之一點上。此屬政治思想的範圍,但制度與思想實為一體之兩面,故附帶在此述及了。
  現在再說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傳統,雖說是一種士人政權,也不能無變態。在中國整部歷史中,除士人政權外,常有一種特殊的政權,我此刻則稱之為部族政權。所謂部族政權者,便是把政權掌握在某一個部族的手裡,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異族政權了。譬如蒙古人滿洲人跑進中國,也不是元清兩代每一個皇帝個人能掌握整個政權的。在此兩代,其政權之後面,有蒙古滿洲全體部族在擁護此政權。於是蒙古人滿洲人便是此一政權中之特殊階級或特殊分子了。此種政權,我們則稱之為部族政權。不論蒙古也好,滿洲也好。他們都想拿一個部族來控制政府,掌握政權。這種政權,當然是私心的,所以這一種政權下之一切措施,便不好算是政治制度,而只好算是一種法術,一種控制此政權之手段。若說從來中國的讀書人便全懷私心,要由他們來控制整個國家,這些話便無根據。因為讀書人在社會上並不是一個顯然的集團,像滿洲人蒙古人般。毋寧可說是在政治制度下來獎勵讀書人,扶植讀書人,而非社會上有一種特定的讀書人來攘竊政權而存心把持它。只從東漢末年起,讀書人形成門第,此後魏晉南北朝,我們也可說這時期是一種門第政權,當時的政權差不多全操在大門第手裡。但在當時,實也沒有特許門第來控制政權的制度。在當時制度上,則仍只是要把政權託付給讀書人。但在社會情勢下,則讀書人全出於門第,因此門第在政治上便佔了權。此乃一種社會趨勢,政治積習,而當時制度卻也沒有特地用心用力來矯正它,如此而已。一到唐代,公開考試,把政權再開放,於是門第推翻,仍回復到士人政權的舊傳統。今天我們則要講全民政權,國家主權應在全體民眾,這也可說是我們的理想。但若要真待全體民眾集合起來掌握政權,這事還是不可能。這裡面仍不免或以資產階級為中心,或以知識分子為中心,或再有別的新方法,來代表著全民。如共產黨主張有無產階級專政,即其中之一例。若真要由全體民眾來掌握政權,這僅是一理論。今天西方民主國家的政權,說他們是代表全民的,則中國歷史上的讀書人,也何嘗不可說是代表著全民。讀聖賢書,講修齊治平之道,由國家加以考試,量才錄用,此輩讀書人的意見,就可以代表全民,這是中國的理論。此刻西方則必待大家選舉,中國人則用一種公開的考試製度,這是方法的不同。雙方的理想,何嘗不同在想法挑選出可以代表全體民眾的人來組織政府掌握政權呢?若照此說法,則中國歷史上的政權,早就開放了,所以中國人一向便不討論政府主權該何屬。西方政府的開放政權來得遲,因此他們老是在爭執政權該不在你們而該在我們,該不在皇室而該在民眾,這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上偏重主權論之所由來。中國歷史里的傳統政權,據我上面歷次所講,早已不在皇帝了。皇帝個人,並不能掌握政權,僅至明代廢了宰相以後,皇帝在政府的權是特別的重了。但也並不是在當時政治制度里,把整個主權交付給皇帝,皇帝也並不能說國家屬於我。中國皇帝向來沒有講過「朕即國家」這句話,即是明清兩代的皇帝也都不敢講。單只是皇帝代替了宰相,那仍是制度上的改變,不是理論上的翻新。只有部族政權,才始是把另一批人來代替讀書人,那便是元代的蒙古人與清代的滿洲人,他們才是是當時政權的實際掌握人。但在表面上,則單說清代一代,仍然像是士人政權,仍然說政權該交付與讀書人。這是中國傳統的政治理論,滿洲人也了解,並不曾正式反對這理論。他們只在此理論之下,另用一種法術,把滿洲部族來凌駕中國讀書人。若說他們是專制,則該是部族專制,而仍非皇帝專制。我們明白得這一點,才可來講清代的制度。

三、清代部族政權下的政府
清代中央政府
  上面說到清代政治,和中國傳統政治不同,因它背後有一批特別擁護皇帝的,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就是滿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國元首,他該獲到全國民眾之擁護,不該在全國民眾里另有一批專門擁護此政權的。這樣的政權,便是私政權,基礎便不穩固。清代政權,始終要袒護滿洲人,須滿洲人在後擁護,才能控制牢固,這便是這一政權之私心。在這種私心下,他就需要一種法術。所以我們說,清代政治,制度的意義少,而法術的意義多。明代廢了宰相,清代便把此制度沿襲下來,還是用內閣大學士掌理國政,這對於滿洲人是一種方便。因為廢了宰相是利於皇帝專制的。而皇帝則顯然是滿洲人。
清代的軍機處
  到雍正時,又在內閣之外另添一軍機處。清宮裡的文華殿、武英殿,這是內閣學士辦事的地方。雍正又在三大殿背後,另設一個軍機處,這就是所謂的南書房,這只是一所很小的屋子。最初皇帝為要保持軍事機密,有許多事不經內閣,徑由南書房軍機處發出。後來變成習慣,政府實際重要政令,都在軍機處,不再在內閣。顧名思義,內閣還像是文治,而軍機處則明明是一種軍事統治的名稱。既然最高法令均屬於軍機,當然只能說它是軍事統治了。不過軍機處的軍機大臣,也是由內閣大臣里挑選出來的,在內閣大臣里挑幾個出來到南書房協同皇帝辦事,如是,皇帝可以不再到文華殿武英殿商量政事,而只在軍機處秘議。所以實際上清代的軍機處,也就等於如明朝般,皇帝不出宮來辦事,只在裡面找幾個私人商量。不過清代皇帝比較地聰明,他們鑒於明代太監當權而招亡國之禍的覆轍,所以不在裡面找太監,而向外面調大臣。但從制度講,二者間還是一樣。太監也罷,軍機大臣也罷,反正都只算是皇帝的私人秘書,算不得朝廷的大臣。我們上次講,張居正第一不應有權徑下政府最高的命令;第二不應要人報皇帝的公事也報他一份。一個首長和其秘書,只算是同一個機關。張居正要人家把公事一份送皇帝,一份送內閣,這便是不合理。倘使張居正正名定義是宰相,那些公文又只要送宰相,不須再送到皇帝。所以從制度論,張居正的辦法終是講不通。清代軍機處向六部尚書大臣及各省督撫直接下命令,這些發出的命令還是皇帝的。因為政府最高出命權屬於皇帝,軍機處不過是皇帝御用的秘書,實實在在只是皇帝的一個「南書房」。
  清代政府發布最高命令的手續,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稱上諭,上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明發上諭,一種是寄信上諭。明發上諭都是比較不關緊要的事,譬如皇帝出外巡幸,上陵,經筵,救荒,以及中央政府尚書,侍郎,地方政府總兵知府以上的升降,以及曉諭中外諸事,都由內閣擬好,皇帝看過,再由內閣交到六部,這是中國向來的慣例。寄信上諭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軍機處寄給受命令的人。譬如給江蘇巡撫的上諭,直接寄給巡撫,旁人誰也不知道。或者要交給吏部尚書的,也是直接寄信給吏部尚書,此外無人得知的。開始時,或因軍事機密,才用這辦法,後來凡是緊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諭發出了。這種上諭,由軍機處擬給皇帝看,皇帝看過以後,封來蓋起一個印,這個印叫「辦理軍機處」,這是說辦理軍機的地方。什麼人在那裡辦理呢?這當然是皇帝了。這個印一蓋,誰也不能看。譬如是有關經濟財政問題的,送給江蘇巡撫,連戶部大臣也不能看。若是有關軍事的,送給兩廣總督,兵部尚書也不能看。在辦理軍機處的人,就叫軍機大臣,名義上是大臣,照制度法理講,並不是大臣,因為他是皇帝御用的,而不是政府的正式最高行政首長啊。這種上諭封好,辦理軍機處的印蓋了,就交給兵部尚書,兵部尚書並不能拆看,只要他加一個封袋,直接發給受命令的人。如是則一切事情,全國中外各長官,都直接向皇帝發生關係,其他旁人全都不知道。這不是全國政治,都變成秘密不再公開了!秘密政治這當然只能說是一種法術,而不能說是一種制度呀!
  直到現在,還有傳刻的雍正硃批上諭,這在清代政治上是一種了不得的聖旨。雍正是有名能專制的。他的上一代是康熙。在中國歷史上,康熙也算是一個好皇帝,至於雍正便太專制了。我們現在看他的硃批上諭,就可以看出清代皇帝是如何般統治中國的。在當時,全國各地地方長官一切活動他都知道,大概全國各地,都有他私派的特務人員的。因此許多人的私生活,連家人父子親戚的瑣碎事,都瞞不過他。一切奏章,他都詳細批。他雖精明,同時又獨裁,但他有他的精力,他有他的聰明,中外事,無論大小,旁人還不知道,他已經知道了。從前做皇帝,外面送給皇帝的公事,先送到六部,皇帝拿出來的公事,六部也一定得先看。因為政治該公開,而六部尚書是全國的行政首長呀。這在明代還是如此的。那時大官的任用還有廷推,小官的任用則只經過吏部。事關教育,則一定要經禮部的。不能說皇帝私下決定了,不再給政府行政長官預聞就可辦。這絕不能說是一種制度,也不能說它是習慣法,只該說它是法術。為什麼?因為這是純粹出之於私心的。而私心則絕不能形成出制度。
  由這一點看來,清代比明代更獨裁。明代還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來當宰相。宰相廢了,而宰相的職權則由皇帝兼。只是宰相做錯了,須負責。皇帝做錯了,可以不負責。除此一分別以外,明代制度還是和過去大體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這限度。我們曾講過,唐宋諸代的詔敕,宰相一定要蓋章,沒有宰相的章,就不成為詔書。為什麼皇帝下詔書一定要宰相蓋章呢?這就是一種制度了。為什麼皇帝的詔書不能給旁人看,而要直接送出呢?這就是一種法術了。這裡的分別很簡單,換句話說:一個是公的,有理由的,一個是私的,沒有理由的。清代那種私心的政治,又怎樣能做得下去呢?這就因為皇帝背後有全部滿洲人撐腰。一個皇帝要獨裁,他背後定要有一部分人強力支持他,他才能真獨裁。任何一個獨裁者,都有擁護他獨裁的一個特定的集團。我們此刻說皇帝獨裁,我們也要看是哪個力量在幫助他獨裁,擁護他獨裁。中國歷史從秦以後,歷代皇帝的背後就沒有這樣一個固定的力量。貴族吧,軍人吧,資產階級把,都沒有。若說皇帝利用讀書人,讀書人在擁護皇帝,可是讀書人擁護皇帝比較是公的。因為讀書人不是皇帝的私勢力。而且讀書人也不是一個固定的集團。中國歷史上只有元和清,皇帝後面有整批蒙古人和滿洲人幫忙。其他各代,大體說,是全國的讀書人——有全國民眾中間受過教育經過考試的人來幫政府忙,這不能說是不公道。有人認為這便是「封建社會」了,這真是胡說。讀書人不就是封建。反過來說,皇帝或政府,存心培植讀書人,也並不是私心。並不如元清兩代,存心扶護蒙古人和滿洲人。這種政治當然是私心的。因為其是私心的,所以一切表現都不成為制度,而只是法術。
清代的六部尚書
  清代的六部尚書,也沿襲明制。可是明代六部尚書的權相當大,尤其是吏兵兩部。全國用人調兵,都歸這兩部管。皇帝上諭下頒,要經六部,全國事情上去,也要經六部,兵部尚書還有權下命令給督撫。清代的六部,權就小得多。六部尚書已經不能對下直接發命令,六部尚書已經不成其為行政之首長。更不同的是六部尚書侍郎對皇帝皆得單獨上奏這一點。照理講,兵部尚書對於全國一切軍事,他該負責計劃,軍隊他可以下令調動,侍郎只是他副手,事權該由首長負責。現在兵部尚書也只能對皇帝上一個條陳而止,而且尚書可以單獨上奏,侍郎也可以單獨上奏,這樣一來,尚書就管不著侍郎。從前的六部,每部一尚書,一侍郎,本來是正副長官。清代則要滿漢分開,有一個中國尚書,一定還要有一個滿洲尚書。有兩個中國侍郎,一定還要有兩個滿洲侍郎。於是一部就有了六個長官,六部長官就有三十六個。每個人都可以單獨向皇帝講話,一部之中,中國尚書不曉得滿洲尚書講些什麼話,還有四個副的,也是誰也不知道誰在扯了誰的腿。皇帝寄信上諭頒給某一人,裡面講些什麼事,又是誰也不知道。請問尚書六部,還能做些什麼事呢?六部不能做事,全國事情當然就更集中到皇帝。在明代,每部還有一批給事中,雖是小官,皇帝下來的公事,他們還可表示反對的意見。他們這些反對,表面上縱使不是在反對皇帝的上諭而是在反對六部長官。可是上諭一定要到六部,猶如唐代發命令的是宰相,給事中照法理言,也只在反對宰相,不在反對皇帝呀!明代的命令既由皇帝發,可是皇帝上諭,送尚書六部,六部就各有給事中,他們要反對,實際上也就等於在反對皇帝了。直到明代快亡國,內部流寇張獻忠、李自成猖獗作亂,外面滿洲人要打進關來,皇帝主張先平流寇再打滿洲人,此即所謂先安內,後攘外。這本也不錯。商之兵部,兵部尚書也無異議。但被給事中們知道了,他們群起反對,皇帝無奈何,把兵部尚書撤了。有人說,明代亡國救亡在這些處。政策總難貫徹,發言盈庭,如何叫國家渡過這危險。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許多事也很少沒人反對的。大總統或內閣總理,幸有政黨大部分人在背後擁護,然而有許多事也還行不下。中國以前沒有政黨,政事一切公開,大家可以發言。臨到國家危機之際,外交問題,軍事問題,有時絕對需秘密,甚至有時也需要獨裁。近代也有人感覺到英美民主政治,有些時實在是緩不濟急,危急臨頭,不免要吃虧。但就常數平均,秘密政治,獨裁政治,總是利不敵害。民主政治,公開政治,總是害不勝利。中國傳統政治,若說憑技術,也已有兩千年的經驗,但有它可寶貴的地方。最可寶貴處,就是在公開。一切事情都是公開的。因有一制度存在,一切憑制度處置。要不公開也不可能。清代皇帝下來的上諭不必經六部,六部不能徑下命令到全國,尚書、侍郎都可單獨上奏,又沒有給事中封駁權,給事中的官名是有的,但已經台諫合一,失其本職了。就政治常理言,一個機關代表一整體。譬如兵部,應該由兵部尚書代表負責,兵部侍郎是副主官,一正一副,副主官當然只是輔佐正主官,不能說兵部尚書這樣講,兵部侍郎又那樣講,變成只有個人而沒有了機關。譬如財政部長代表著財政部,財政部次長對於財政上的意見當然要向部長貢獻,不該直接向行政院長申述。這道理很簡單。所以說清代那些措施,只是法術,不能說它是制度。
  清代六部尚書、侍郎都可單獨向皇帝講話,上面已說過。然而除此以外,不論什麼人,又都不許向皇帝講話。翰林院是一個很負清望的機關,翰林院有編修、檢討等員,照理是清望之官,雖無政治實權,而地位則很高,向來他們是可以向政府講話的。到了清代,也不準「專折言事」。地方官呢?只有總督、巡撫、藩台(布政使)、臬台(按察使)可以直接向政府講話,道及以下的府、縣,都不能專折言事了。比起明代來,布衣也可直接向皇帝講話,這相差就太遠了。
  清代這些規定,若說是制度,這些制度只是要人家不過問政治。試問除了私心外,還有什麼是這項制度的含義呢?而且清制又不許民間有公開發言權。當時府學縣學都有明倫堂,清廷在每個明倫堂里都置有一塊石碑,這塊碑不是豎栽而是橫躺的,故叫做卧碑。卧碑上鐫有幾條禁令。第一,生員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結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這三條禁令,恰好是近代西方人所要爭取的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和出版自由,所謂三大自由了。東西雙方的現代史,在這上,有一個恰正相反的對比。講起來,真值得我們內心的慚愧。卧碑立於順治五年。有名的金聖嘆,就為犯了卧碑禁令而殺頭了。因為當時考試官貪污,一些生員跑到明倫堂向孔子靈位哭叫,就犯了言事結社的禁令。我們從這些地方看,就可看出清制之存心。明代是特別獎勵大家發言,公開發言的。也不僅明制如是,歷代都如是。只有清代才不許人講話。這成什麼制度呢?這只是滿洲部族政權便利他們統治中國的一些無理的法術。
  中國歷史上官吏任用,向來都歸吏部管。五品以下,吏部有權可以用。五品以上,吏部開名字給宰相,由上面來決定。明朝廢了宰相,大臣改為廷推,由九卿、七卿公議決定。但吏部尚書的意見,是受大家尊重的。小官任用,則權仍在吏部。清代大官,由皇帝特簡,吏部不知道,也不用什麼廷推了。下面小官,不能一概由皇帝簡任,還歸吏部銓敘,這還算是中國歷史上直傳下來的一種法規,清代皇帝也沒有廢得了。但由吏部銓敘分發的人,清代必須有引見,必待皇帝見了面以後,才得正式去上任。這無非表示全國用人之權,都在皇帝受理。照清代,任何樣的小官,皇帝都引見。這不是皇帝看重這些官,卻是清朝皇帝拿這項制度來教訓中國人,告訴社會上:這是皇帝的權。你不見到皇帝面,芝麻大的官,你也休想做。這當然也只能說它是法術,而不是制度。因為這些制度都是私心的。私心的制度,即便是法術。法術是專講手段,不論意義的。若說法術有意義,則只是些私意義。
清代地方政府
  在明代,布政使是最高地方首長。總督、巡撫非常設,有時派出,事完撤銷。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常設有總督與巡撫,布政使成為其下屬,總督、巡撫就變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長了。這種制度,還是一種軍事統制。如是則地方行政從縣到府,而道,而省,已經四級。從知縣到知府,到道員,到布政使,上面還有總督、巡撫,就變成為五級。可是真到軍事時期,總督、巡撫仍不能作主,還要由中央另派人,如經略大臣、參贊大臣之類,這是皇帝特簡的官。總督、巡撫仍不過承轉命令。總之,清代不許地方官有真正的權柄。
  滿洲軍隊稱八旗兵,為國家武力主幹,全國各軍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駐防。下面的綠營,說是中國軍隊,實際上率領綠營的將領還都是滿洲人。這兩種軍隊,餉給是顯分高下的。各省總督、巡撫,差不多在原則上也只用滿洲人。中國人做到總督、巡撫封疆大吏的,雖也有,卻不多。至於中國人帶滿洲兵做大將軍的,二百多年間,只有一個岳鍾麟。到了太平天國之役,滿洲人自己實在沒辦法,曾左胡李,替滿洲人再造中興,從此封疆大吏,才始大部分轉到中國人手裡。然而甲午戰爭失敗前後,封疆大吏,又都啟用滿洲人,中國人又轉居少數了。這可以說明清代政治,完全是一種軍事統制,而這種軍事統制,又完全是一種部族統制,因為兵權是該完全歸於這個部族的。
清代的各禁區
  在這種私制度之下,最壞的還是他們自己心虛,要替自己留一個退步。這個退步,就留在關東三省。清政府把關東三省劃成禁地,不許中國人出關。我們已講過:滿洲人是吉林長白山外松花江畔很小的一個小部族,滿洲並不就是東三省。遼河東西兩岸,秦以前就是中國的土地。戰國時代屬於燕。秦始皇築萬里長城,東邊直到大同江。無論如何,清代奉天一省,兩千年前,早就是中國的。兩千年來,也一向是中國的。清代把它划出去,做他們的禁地,不許中國人出關。直到光緒末年,河北、山東人才可以出關開墾。當時的台灣,也劃為禁地。因為台灣由鄭成功經營以後,還不斷有人造反,因此不許福建人私渡。這是為了管理不易,和關東三省的留作退步者不同。以上兩個禁地外,第三個禁地是今天的察哈爾和綏遠。這也是中國地方,清朝又把它劃成為禁地,不許添住一戶家,也不許多墾一畝地。因為這些地方接近蒙古,他們的目的,要把蒙古人和漢人隔開,不使相接觸。這也到了光緒末年才開禁。第四個禁地是新疆。因此地土壤肥沃,尚未開闢,他們要留作滿洲人的衣食之地,希望滿洲人能到那裡去,故不許中國人前往。直到左宗棠平定回亂以後,禁令始弛,漢人才能隨便去新疆。因於滿洲人這些私心的法術,在中國境內無端划出許多處禁地,形成許多特殊區域。所以這些地方,有的是荒落了,有的則開發的特別遲。而中國人也認為所謂中國者,則只是當時的本部十八省。其實就傳統歷史範圍言,則全不是這回事。

四、部族政權下之考試製度
  再說到清代的考試製度。若說考試製度是一種愚民政策,清代是當之無愧的。晚清末年,鄒容在《革命軍》書里說:「滿洲人在中國,不過十八行省中最小一部分,而其官於朝者,則以最小部分敵十八行省而有餘。今試以京官滿漢缺額觀之。自大學士侍郎尚書滿漢而缺平列外,如內閣,則滿學士六,漢學士四,滿蒙侍讀學士六,漢軍漢侍讀學士二。滿侍讀十二,漢侍讀二,滿蒙中書九十四,漢中書三十。又如六部衙門,則滿郎中員外主事缺額約四百名,吏部三十餘,戶部百餘,禮部三十餘,兵部四十,刑部七十餘,工部八十餘。其餘各部堂主事皆滿人,無一漢人。而漢郎中員外主事缺額不過一百六十二名。每季縉紳錄中,於職官總目下,只標出漢郎中員外主事若干人,而渾滿缺於不言,殆有不能明示天下之隱衷。是六部滿缺司員,是漢缺司員而三倍,筆帖式尚不在此數。而各省府道實缺,又多由六部司員外放。何怪滿人之為道府者布滿國中。若理藩院衙門,則自尚書侍郎迄主事司庫,皆滿人任之,無一漢人錯其間。其餘掌院學士、宗人府、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國子監、鸞儀衙門諸缺額,未暇細數。要之滿缺多於漢缺,無一得附平等之義者。」鄒容這一番話,真描出了清代部族政權之實相。中國考試製度之用意,本在開放政權,選拔真才,來分配於政府各部門。現在清代的部族政權,既絕無意於把政權開放,則考試只成為羈縻牢籠之一術。換言之,只讓漢人們也嘗到一些甜頭,開放政權之一角落,作為一種妥協之條件而止。鄒容也說:「至於科舉清要之選,雖漢人居十之七八,然主事則多額外,翰林則益清貧,補缺難於登天,開坊類於超海。不過設法虛縻之,戢其異心。又多設各省主考學政及州縣教育等職,俾以無用之人,治無用之事而已。即幸而億萬人中,有竟登至大學尚書侍郎之位者,又皆頭白齒落,垂老氣盡,分餘瀝於滿人之手。然定例,漢人必由翰林出身,始堪一拜,而滿人則無論出身如何,均能資兼文武,位裁將相,其中蓋有深意存焉」。鄒容這一說法,也說盡了考試製度在部族政權下所能占之地位。試問漢唐宋明歷代的選舉與考試,是否也在劉姓政權李姓政權等之餘瀝下,許這輩選舉與考試的合格人酌量分嘗其一杯羹的呢?縱使漢唐宋明諸朝,也各有宗室外戚宦官等擅權用事的糊塗賬,然此只是一時的人事腐敗,卻非制度本身上有此一分別。可見每一制度,不當專就此制度之本身論,而該就此制度於政府其餘各項制度之相互關係中來看此制度所能發生之功效與其實際的影響。因此元清兩代部族政權之考試製度,決不該與中國傳統政治下之考試製度同類相視,這已不須再分說。在鄒容以前,如道咸時代龔自珍諸人,也已早看到滿族政權之居心。只因那時尚不許漢人們公開抨擊,因此如龔自珍輩,只有連帶指摘中國歷史上歷代的考試製度,說它僅只是帝皇私心,在羈縻玩弄。這在我們知人論世,究該是分別論之的。

五、清代的統制政策
  再說滿洲人跑進中國,他是先打下了蒙古,才到中國的。因此他對蒙古和西藏,卻特別懷柔。尤其對蒙古人,更是刻意拉攏。至於朝鮮,則因他們一向很忠誠於明室,所以滿洲人對朝鮮人很歧視。蒙古人多封貝子、貝勒、親王之類,成為滿洲之親族。當時是滿洲人第一,蒙古人第二,在下始輪到中國人。滿清皇帝又特別信奉喇嘛教,像北平雍和宮,便是喇嘛廟。這是他們想借宗教來羈縻蒙古與西藏。宗教在滿洲人運用下,也成為一種法術了。所以他們儘管可以同時信崇孔子又禮拜喇嘛。這都不是信仰,也都是法術。他們要統治中國,唯恐自己力量不夠,再拉上蒙古,蒙古原先也曾打進中國的。所以滿洲人優待他們像親兄弟般。同時又禁止他們和中國人通商。他統制這些地方,特設一個理藩院,略如現在的外交部。理藩院是不用漢人的,理藩院管理院務的是滿洲人,下面有蒙古人,滿矇混合,卻不許中國人預聞。他這種存心,現在講來,十足是一個帝國主義者。帝國主義這名詞原起於西方,中國則向來沒有。由秦漢到明代,中國向不成為一帝國。帝國必然有他的征服地,征服地不蒙本國政府平等的統治。譬如英國在香港,以前在印度,都是派總督,法國在安南也是派總督,對這些征服地另外管理。這才叫帝國主義。美國人不願菲律賓加入聯邦,但亦不願派總督去統治,因派總督就變成為帝國了。香港印度的總督,名義上由英王派,不由內閣派。它本國的政治是民主的,但其殖民地則是附屬於帝國,不許有民主。若美國在菲律賓亦派總督去管理,是不是美國大總統就要等於英國的皇帝呢?這違背美國立國的精神。美國人不肯這樣做,又不願菲律賓加入聯邦,才讓他獨立。這就因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規模,有一個國家的體制,有其立國精神與傳統歷史,不能隨便改。美國人儘管看重東方的商業,但他只可想旁的方法,不能派一總督來管理菲律賓,而把他們開國以來全部歷史精神推翻了。所以今天蘇維埃說美國帝國主義,其實是名實不相符。但若說英國對香港是一種帝國主義,這是百辯難逃的。因他把全國家分成了兩部分,一部是本國,一部是征服地。這才始得叫帝國。清代有所謂本部十八省,外邊又有藩屬,故說它像西方的帝國,但細辯又不同。因清人待蒙古,比待中國本部的人還要好,蒙古人得封親王,中國人是沒有的。英國人斷不能待香港人比待他本國的人好,可見就算清代也是帝國,還是東西巧妙不同的。我們現在的毛病,就在喜歡隨便使用別人家的現成名詞,而這些名詞的確實解釋,我們又多不了解。西方人稱中國為大清帝國,又稱康熙為大帝,西方有帝國,有所謂大帝,中國則從來就沒有這樣的制度,和這樣的思想。而我們卻喜歡稱大漢帝國乃及秦始皇大帝了。在正名觀念下,這些都該謹慎辨別的。
  滿洲人到中國,他們的一切政策,是拿滿洲部族來控制中國人。又再拉攏懷柔蒙藏來挾制漢人。這都在上面講過了。現在再講他們對待漢人的辦法。他們到中國來,中國人當然要反抗,反抗的領導者,當然是知識分子。於是他們開科取士,承襲了中國考試製度,表示開放政權,中國讀書人依然得官做,許你們參加政治,並許做政府里最高的官。但實際上則另有一套辦法防制你。如每一衙門滿漢夾用,外省督、撫,則多用滿人,少用漢人等。這樣還不夠,滿洲人最高明的政策,是存心壓迫中國知識分子,而討好下層民眾,來分解中國社會之抵抗力。他們一面在懷柔藩屬,壓迫中國。一面在羈縻中國知識分子來減輕抵抗。又一面是壓迫知識分子而討好下層民眾。這樣三方面用心,可謂是很周到的。康熙、雍正,也都是很能幹的皇帝,經他們統治,中國無言論自由,也沒有結社出版自由,而還不斷有十分可怕的文字獄。種種壓迫,而知識分子無法違抗。同時正因為他們還懂得討好民眾。清代有所謂地丁攤糧的辦法,只收田租,不再要丁口稅。這是他們自己誇許所謂仁政的。在康熙五十年,當時全國人口統計,共二千四百六十二萬口,從這年起,清廷下詔永不加丁賦——即人口稅,而人口則還是調查,五年一編審,但丁賦永不再加了。實際上,這一規定,並算不得是仁政。因從中國歷史講,兩稅制度,早把丁稅攤運入地租,後來還要農民服差役,或者出免疫錢,這是後來的不對。王荊公制定了免疫錢,過些時,人民又要當差了,所以明朝才又提出一條鞭法來,再拿差役歸入於地租。滿洲人跑進中國,一切都照明制,田賦額也照萬曆年間的則例徵收,那麼差役已經攤在田租里,而此下還是照樣要差役。到了康熙時,再來一次地丁合一,這還是照著中國歷史的惰性在演進,朝三暮四,最多恢復了明代萬曆時舊額,其實非此而不能。這哪好算得是仁政?何況地丁合一後,實際上賦稅還是在增加。所以這一辦法,很快就失其討好民眾的作用。而且就基本說,人口稅加進地稅,將來人口愈增,就形成人民對國家不負責。直到現在,中國一般人民,除非有田地房屋,否則對國家就像不要負什麼責任似的,這實在也不算是好制度。總之清代在制度上,實在也沒有幾項值得我們今天之再稱道。

六、民眾的反抗運動
  我常說,歷史上沒有歷久不壞的制度。何況是法術,僅憑私心,臨時造作,哪能長久?清代人想討好民眾,這打算並不壞。但他們又存心壓迫知識分子。他們只需要有服服貼貼的官,不許有正正大大的人。結果造成了政治上的奴性、平庸、敷衍、腐敗、沒精神。政治腐敗了,縱想討好民眾,民眾也得不到實惠。到乾隆時,滿族官僚日愈放肆,政治加速腐敗,那時中國知識分子的反抗意識已消沉,但下層民眾所受的痛苦卻積漸忍不住了。於是民變四起,屢仆屢興。最有名的就是所謂川楚教匪,滿洲朝廷費了很大氣力才把它壓平。但病根依然存在,一些也沒有減。所以此後滿清政府即使不遇到中西交通,沒有西洋勢力侵入,不久也仍得要垮台。
  嘉慶年間,一次次變亂不停,以後又激出太平天國。由今看來,大家同情太平天國,認為它是民族革命,這話自不錯,但實際也不盡然。至少他們太不懂政治,他們佔了南京十多年,幾乎絲毫沒有在制度上建樹。他們比較象樣的是軍制,但始終未覺悟到水師之重要。他們對下層民眾,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淺一些的社會主義,大抵他們是有此想法的,但說到政治就太低了。第一論國名,便是不祥之兆,哪裡有正式建立一個國家而號稱天國的呢?這是他們對西方耶教一種淺陋的知識之暴露。再加上太平二字,東漢黃巾之亂,信奉的是太平道。他們的下意識,似乎受此影響,國號太平天國,早可預示他們之失敗。這樣一個國名,便太違背了歷史傳統。正因為這一集團里,太沒有讀書人,這是滿清政權存心分開中國知識分子和下層民眾之成功。辛亥革命,國號中華民國,這因革命黨里有了讀書人,所以不同了。而且洪楊一出來就稱天王、東王、南王、西王、北王、翼王,那些名號,只能在通俗演義里有,哪能成為一種正式的制度?他們自南京內鬨以後,楊秀清殺了,還是有許多人繼續稱王,而名號更荒唐了。蕭朝貴的兒子成為幼西王,洪仁發、洪仁達又稱王長兄、王次兄。就是滿洲人初進中國,也沒有這樣表現得粗陋與幼稚。正因滿洲人初興,便能用中國知識分子,而洪楊集團則不能。他們又到處焚毀孔廟,孔子的書被稱為妖書,他們想把民族傳統文化完全推翻,即使當時沒有曾國藩、左宗棠,洪楊還是要失敗。諸王以下,又有天官丞相,這些官名,真太可笑了。哪裡有全不讀書,把自己國家以往歷史傳統全部推翻,只抄襲一些外洋宗教粗跡,天父天兄,一派胡言,便能成了事?我們不必縱論其他之一切,但看他們那些國名官名,就知其必然會失敗。若太平天國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國歷史失敗了。當時的洪楊,並不是推不翻滿清,但他們同時又要推翻中國全部歷史,所以他們只可有失敗。近代的中國人,正也在想把中國全部歷史推翻了,所以更多對太平天國抱同情。但話要說回來,太平天國史失敗了,而滿清政權,也就從此逐漸轉移到中國人手裡。中國人出任封疆大吏的也多了,軍隊變成湘軍與淮軍,便逼出滿清政府以後之變法。

七、變法與革命
  現在我們將講到太平天國滅亡後的變法和革命。當時主張革命的是孫中山,主張變法的是康有為。康有為的理論,也不能說他全不對。他說一個國家只要能立憲,皇帝有無是無關緊要的。當時英國有皇帝,德國、日本、義大利也都有皇帝,我們不必定要革命廢皇帝,我們盡可一意推行憲法,讓滿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但康有為只知道皇帝無害於立憲,卻不知道滿清皇帝的後面是一個部族政權在撐腰。部族政權是決不容有所謂立憲的。孫中山先生主張革命,一定要推翻皇帝,康有為的變法就變成了保皇,似乎又像非要皇帝不可了。康有為實在沒有看清楚,他以為只要光緒皇帝聽他話,變法就變得成,這是他的大錯誤。這個錯誤也就是錯誤在他沒有像西洋人般懂得政治上的所謂主權的觀念。他不懂得當時的中國政治,是滿洲部族主權的政治。掌握主權的是滿洲人,哪裡是像他所謂的皇帝專制呢?他誤認為中國傳統政治只是皇帝專制,故而以為只要皇帝聽我話,便可由皇帝專制一變而為皇帝立憲。後來康梁失敗了,梁啟超曾慨然說:兩千年中國歷史只是沒有正式的革命。他這句話也不錯。但他不知道在中國傳統政治下,實不需要革命。而在他們當時,則真非革命不可啊。不革命,便無法推翻滿清的部族政權。梁啟超也如康有為,誤把中國秦漢以來的傳統政治看成為帝王專制,帝王專制只是一種政治制度,所以只要變法,改革此制度即夠。他不曉得在他當時,這一制度之後面,還有一個力量在擁護,在支持。不是皇帝一人就可以專制,皇帝背後有他們的部族——滿洲人在擁護這皇帝,才始能專制。現在光緒皇帝既跳不出滿洲人的這一圈,如何能改革這制度?若要把滿洲部族這集團打破了,就非革命不可。說到政府背後擁有的一個力量,這便是今天共產黨所講的立場和背景。至於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權,無論漢、唐、宋、明,卻並無私權力,私立場,私背景,它的立場背景便是全國人民,便是全社會。所以遇到政治腐敗,只要換一批人,把制度腐敗了的略略修改,就仍可繼續下。於是中國歷史上便只有造反,而更無革命了。任何一朝代,既沒有一種私的力量在支撐,它腐敗了,天下便亂。而實無一個阻礙我們撥亂返治的真力量。現在則有此一個力量在阻礙我們非把此力量打倒不可。這個非打倒不可的情勢,就逼成了革命。所以唐、宋興起不能稱為是革命,只是人事變動,最多只能稱為是變法。可是清代末年,就非革命不可了。他這兩百多年的政權,和漢唐宋明不同。套西方的話頭,可以說當時一切主權在滿洲人。打倒滿洲人,就是打倒這政治上的一種特權。我們不能說漢代的一切主權在劉家,唐代的一切主權在李家。中國傳統政治,自漢以來,很少這種特權之存在。這我在上面講述漢唐政治制度時,已詳細分析證明過。現在則政權落到一個特殊集團的手裡,這便是滿洲部族。若我們把政治主權和政治制度分開說,就形成了兩派主張,一派是康有為,他主張要變法,不要革命,他是看了制度沒有看主權。另一派是章太炎,他主張只需革命,不需變法,他是看了主權沒有看制度。在這兩派中間,孫中山先生認為是非革命不可的,而革命之後還得要變法。變法的最要點,則是把皇位傳襲徹底廢除了,根本不要一皇帝。他參照中西古今的制度,想來創建一個新制度。當然康有為、章太炎不脫是單純的書生之見,孫中山先生是一個大政治家,他有書生的修養,對政治和社會也有深刻的觀察,他認識中國,也認識西方,所以他的革命理論也不同。
以後滿清是推翻了,不過連我們中國的全部歷史文化也同樣推翻了。這因當時人誤認為滿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來的中國舊傳統。又誤認為此種制度可以一言蔽之曰帝王的專制。於是因對滿清政權之不滿意,而影響到對全部歷史傳統文化不滿意。但若全部傳統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對其國家以往傳統之一種共尊共信之心也沒有了。一個國家的政治,到底還脫離不了權。而政治權之穩固,一定要依賴於一種為社會大眾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權。那個權推翻了,別個權一時樹立不起來,一切政治也就不能再建設。所以孫中山先生主張革命之後先要有一個心理建設,這是看來很正確的。譬如我們講考試製度,這當然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一個傳統極悠久的制度,而且此制度之背後,有其最大的一種精神在支撐。但孫中山先生重新提出這一制度來,就不免要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因為清代以後,考試製度在中國人精神上的共尊共信的信念也早已打破了。我們今天要重建考試製度,已經不是單講制度的問題,而還得要從心理上先從頭建設起。換言之,要施行此制度,即先要對此制度有信心。即如在清代兩百幾十年,哪一天鄉試,哪一天會試,從來也沒有變更過一天。這就因全國人對此制度,有一個共尊共信心,所以幾百年來連一天的日期也都不搖動。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壓迫,而是社會上有一種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當知一切政治,一切制度都如此。現在我們則對於政治上的一切制度,好像拿一種試驗的態度來應付,而對此制度並沒有進入共尊共信之境,空憑一個理論來且試一下,這問題就大了。甚至其他國家一兩個月的新東西,或是幾個人的新理論,我們也高興拿來隨便試,隨便用。試問哪裡有無歷史因襲的政治,無傳統沿革的制度,而可以真箇建立得起來的?我們硬說中國歷史要不得,中國社會須徹底地改造,把政治制度和革命推翻的口號混淆在一起。我們並不根據歷史事實,而空嚷要打倒。其實這問題已轉了身,已不是某種政治與制度該打倒,某種社會與經濟該改造,而是全部文化該廢棄了。可見思想理論,講這一部分的,都會牽涉到別一部分。未經多方面考慮,未經長時期證驗,是無法就下定論的。
·政治制度史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總論
  上面講了五次,我想再對中國歷代政治,說一點簡單的看法:從秦到清兩千年,我們對以往的傳統政治,至少不能很簡單地說它是專制政治了。我們平心從歷史客觀方面講,這兩千年,在政治上,當然有很多很可寶貴的經驗,但也有很多的流弊。以前曾不斷地修改,以後自然仍非不斷地修改不可。從這兩千年的歷史中,我們可以對以往傳統政治,找出幾條大趨勢。在此我只想專舉我們認為一些不好的趨勢,再一陳述。至於好的地方,我們且暫略不講了:
  第一: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權的傾向。這從某一方面講是好的,一個國家該要有一個凝固的中央。政治進步,政權自然集中,任何國家都走這條路。開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統一集中。然而自漢迄唐,就已有過於集權之勢。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權,結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直到今天,成為中國政治上極大一問題。這問題孫中山先生也提到,對於新的縣政,我們該如何建設,舊的省區制度,又該如何改進,實在值得我們再細來研究。當知中國政治上的中央集權,地方沒落,已經有它顯著的歷史趨勢,而且為期已不短。地方官一天天沒有地位,地方政治也一天天沒有起色,全部政治歸屬到中央,這不是一好現象。固然民國以來數十年的中央始終沒有能達成圓滿穩固的統一,國家統一是我們政治上應該絕對爭取的。但如何使國家統一而不要太偏於中央集權,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進,這是我們值得努力之第一事。
  第二:可以說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治,已造成了社會各階層一天天地趨向於平等。中國傳統政治上節制資本的政策,從漢到清,都沿襲著。其他關於廢除一切特權的措施,除卻如元清兩代的部族政權是例外,也可說是始終一貫看重的。因此封建社會很早就推翻了。東漢以下的大門第,也在晚唐時期沒落了。中國社會自宋以下,就造成了一個平鋪的社會。封建貴族公爵伯爵之類早就廢去,官吏不能世襲,政權普遍公開,考試合條件的,誰也可以入仕途。這種平鋪的社會,也有其毛病。平鋪了就不見有力量。這件事在近代中國,曾有兩個人講到過:一個是顧亭林。他是明末清初人,他想革命排滿,但他深感社會沒有力量,無可憑藉。他曾跑到山西,看見一個裴村,全村都是姓裴的,他們祖先在唐代是大門第,做過好幾任宰相,直到明末,還是幾百幾千家聚族而居。他看見這樣的村莊,他認為社會要封建才得有力量。外面敵人來了,縱使中央政府垮台,社會還可以到處起來反抗。但他所講的封建,卻並不是要特權,只是要分權。中央早把權分給與地方,中央垮了,地方還可有辦法。這是顧亭林的苦心。再一位是孫中山先生。他要革命,他跑到外國,只結合一些知識分子,這是不夠力量的。他看見中國社會有許多幫會和秘密結社,他認為這是中國社會一力量,可以利用。這種幫會組織,自然不能說它是封建,也不是資本主義。當知只要有組織,便可有力量。我們看西方,一個大工廠,幾千幾萬人,有的政黨便盡量挑撥利用,鬧起事來,一罷工就可發生大影響。因為是一個組織,所以是一個力量了。中國近代社會卻找不出這些力量來。人都是平鋪的,散漫的,於是我們就只能利用到學生罷課,上街遊行,隨便一集合,就是幾百幾千人,這也就算是力量了。西方由封建主義的社會進到資本主義的社會,不過是由大地主變成大廠家,對於群眾,還是能一把抓。在此一把抓之下,卻形成起力量來。中國傳統政治,向來就注意節制資本,封建勢力打倒了,沒有資本集中,於是社會成為一種平鋪的社會。若要講平等,中國人最平等。若要講自由,中國人也最自由。孫中山先生看此情形再透徹沒有了。然而正因為太過平等自由了,就不能有力量。平等了裡面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該誰來管政治呢?政府終是高高在上的。社會平等,什麼人該爬上來當官掌權呢?中國傳統政治,規定只許讀書人可以出來問政,讀書人經過考試合格就可做官。讀書人大都來自農村,他縱做了官,他的兒孫未必仍做官,於是別的家庭又起來了,窮苦發奮的人又出了頭,這辦法是好的。不過積久了,讀書人愈來愈多,做官人也愈來愈多,因為政權是開放的,社會上聰明才智之士都想去走做官這條路,工商業就被人看不起。西方社會就不同,起先根本不讓你做官,實際縱使封建貴族,也沒有所謂官。於是社會上聰明才智之人都去經營工商業,待他們自己有了力量,才結合著爭政權。這就形成了今天的西方社會。中國很早就獎勵讀書人,所謂學而優則仕,聰明人都讀書,讀了書就想做官去,所以使中國政治表現出一種臃腫的毛病。好像一個人身上無用的脂肪太多了,變肥胖了,這不是件好事。但這現象,直到今天,還是扭轉不過來。
  第三:長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這種情形下的知識分子,至多也只能維持上三代。起先是一個勤耕苦讀的人出來問世,以至飛黃騰達,而他的下一代,很快就變成紈絝子弟了。於是有另一個家庭里勤耕苦讀的人物,又再昂起頭來。我們只看宋明兩代的宰相,多數是貧寒出身,平地拔起的。然而天下太平,皇帝可以兩三百年世襲著,做宰相的人,前十年還在窮鄉茅檐下讀書,但皇帝已是有著七八世九十世的傳統了。相形之下,皇帝的地位和尊嚴,自然一天天提高。皇室的權,總是逐步升,政府的權,總是逐步將。這也是中國傳統政治上的大毛病。雖說此後這一毛病可以沒有了,但讀歷史的仍該知道這回事,才能對中國以往政治有一種比較合理的認識。
  第四:是中國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個制度出了毛病,再訂一個制度來防制它,於是有些卻變成了病上加病。制度愈繁密,人才愈束縛。這一趨勢,卻使中國政治有後不如前之感。由歷史事實平心客觀地看,中國政治,實在一向是偏重於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則比較偏重在人治在事實化。何以呢?因為他們一切政制,均決定於選舉,選舉出來的多數黨,就可決定一切了。法制隨多數意見而決定,而變動,故說它重人、重事實。我們的傳統政治,往往一個制度經歷幾百年老不變,這當然只說是法治,是制度化。法治之下,人才就受束縛了。所以明末的黃梨洲要慨然說:「有治人,無治法。」這因一向制度太繁密,故使他太不看重法,太看重人,而要提出此主張。但尚法並非即算是專制,而中國歷史上平地拔出的人愈後愈多,而自由展布之才,卻愈後愈少了。此後的我們,如果不能把這種傳統積習束縛人的繁文瑣法解放開,政治亦就很難有表現。剛才我們講,中國社會上想從政做官的人太多了,但又再加上這些法令制度的繁密,來重重束縛他,這就是中國政治沒有起色的根源。
  今天我們的政治,已經走上一新路,似乎以前歷史上的往事,可以一切不問了。其實這觀念還是錯誤的。傳統政治的積弊,雖是歷史,同時也還是現實。外貌變了,實質仍未變,如何能不仔細研究呢?正如我們誤認了以往政治傳統一切該打倒,而且也真的一切被打倒了。同時我們對一切傳統和習慣,也失去了共尊共信心。幾千年的皇帝打倒了,政治變了新花樣,但無論如何,不得不先求國家之統一。要求統一,便要中央集權。但中央威信如何能建立,這就成為辛亥以來政治上一個大問題。我們若拿不出一個為全國人民共尊共信的東西來,這工作自會感覺到困難。而且建立中央,同時又須顧及地方,這不是更困難了嗎?
  上面我們說過,中國社會早已是一個平等的社會,所以在這個社會裡的一切力量都平鋪散漫,很難得運用。因其是平鋪的,散漫的,因此也無組織,不凝固。然而我們面對著同一事實,卻往往講兩樣的話。一方面說我們是封建社會,一方面又說我們是一盤散沙。不知既是封建,就不會像散沙。既說是一盤散沙,就證明其非封建。但我們的將來,要是不走上西方資本主義的路,那麼我們又如何來運用我們將來的新政,使社會再有一個新的共尊共信之點而向此中心再度凝結呢?這又是今天政治上極重要的一件事。
  現在皇室是推倒了,皇帝是沒有了,我們只說政治的主權在民眾,現在是民權時代了。可是就實際言,中國四億五千萬人民,哪能立地真來操縱這政權呢?孫中山先生說:此四億五千萬人都是劉阿斗,這話再正確沒有,因此他主張在政治上的權和能要分開。孫先生不是讀死書的人,他這幾句話,並不由任何西方抄襲來,他真是深識遠慮,確有他所見。政府是該屬於民眾的,但不是,也不能,定要全體民眾直接來掌握此政權。理論上,國家政權當然在民眾,該以民眾大家的意見為意見。但民眾意見,終是句空話。如何來表達出此民眾的意見呢?今天中國多數民眾,尚依賴政府來注意教和領導,他們哪有辦法來過問政治?然而一個國家總要有一個不可動搖的中心,即如目前的日本,他們把歷史上的傳統中心皇帝尊嚴搖動了,急切間社會也會發生搖動的,他們拿什麼東西來填補,來維繫?這在他們也將成為一問題。中國也會碰到這問題的,而且早已碰到了。
  我將最後申說著一點。中國之將來,如何把社會政治上種種制度來簡化,使人才能自由發展,這是最關緊要的。但這不是推倒一切便可以成功。重要的不在推倒,在建立,我們說,我們要建立法治,現在我們的文書制度,層次之多,承轉之繁,使人一跑進這圈套,就無法得轉身。再加上民主二字,好像什麼事都待集體商量過,於是文書遞轉以外再加上開會忙。照目前情形,只要開會和遞轉文書,已夠使每一個人在政治上不能表現出才能。我們天天說我們的法不夠,其實不夠的不在法,而在才。這也不是我們之無才,乃是我們的才,不能在我們的法里真有所表現。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人才,也總有一個時代的法制。人才無可表現,於是有大亂。若專要法制來束縛人,使人人不獲盡其才,則必將會釀亂。我們現在將如何酌采西方的新潮流,如何拿自己以前的舊經驗,來替自己打開一出路,來創新法,運新才,這當然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政治確實是一件麻煩事,就近代歷史看,算只有英國政治支撐了幾百年,此外都是幾十年一百年就垮台了。我們不能專看別人家,樣樣向人學。人家的法規制度,同樣不能有利而無弊。但人家各自在創製,在立法,他們覺悟到有了毛病,還可改。我們則一意模仿抄襲,就更沒有所謂覺悟了。英國的政治比較能持久,然而我們是大陸國,廣土眾民,他們是島國,國小民寡,我們又怎能全盤學他呢?美國由英國分出,已不全學英國。法國政治傳統也較久,但此刻已不行。此外像德國、義大利、日本,我們竟可說他們還沒有可靠的政治經驗。若我們更大膽說一句,也可說整個西方人在政治經驗上都比較還短淺。能講這句話的只有中國人。中國政治比西方先進步,這是歷史事實,不是民族誇大。這句話也只有孫中山先生曾說過。今天我們要反對中國自己傳統,想要抹殺我們自己兩千年歷史,但歷史已然成為歷史了,如何能一筆抹殺呢?別人家自有別人家的歷史,我們又如何能將自己橫插進別人家的歷史傳統呢?這又牽涉到整個文化問題了。縱論及此,便見是非常複雜了。我不敢在這裡空談理論,只能講歷史。當前英國哲人羅素曾說過:講哲學,至少有一個功用:即在減輕人一點武斷。我想講歷史,更可叫人不武斷。因事情太複雜,利弊得失,歷久始見,都擺開在歷史上。知道歷史,便可知道裡面有很多的問題。一切事不是痛痛快快一句話講得完。歷史終是客觀事實,歷史沒有不對的,不對的是在我們不注重歷史,不把歷史作參考。至少我們講人文科學方面的一切,是不該不懂歷史的。政治也是人文科學中一門,我們回頭把以前歷史經過,再看一道,總還不是要不得。

我再分享一些乾貨文字獄_免費高速下載

四、對外開放與海外貿易的發達

@李有希同學以高中歷史知識能侃侃而談這麼多,吾輩甚是佩服

直接搬運為什麼清朝會閉關鎖國? - 荊光裕的回答

五、百姓生活水平很高

以下是 @李秋水 同學的原話:

清朝時代,長期處於和平時期,同時引進了南美的大量高產作物,人口暴增,乾隆時代達到三億,三藩之亂後一直到太平天國前的長時間內,沒有全國範圍內的戰亂,對於老百姓而言,和從前相比這是個好時代,國泰民安,吃得飽肚子,不擔心被亂兵隨意屠殺。

六、科技大發展
以下是 @李秋水同學原話:

至於科學技術,忽視自然科學,不是清代的傳統,而是中華文化自古以來的就這德行。而沒有近代西方的科學理論基礎,生產力沒有本質性的提升,明末蘇杭那一帶的資本主義萌芽、紡織作坊能獨立演化出工業革命么?
所謂的明朝火器發達,如果沒有科學體系的支撐,再怎麼改進,也只不過是三眼火銃和十眼火銃,大佛郎機和小佛郎機的區別而已!

奇器圖說.四庫全書子部.文淵閣手抄本.pdf_免費高速下載
中國地圖學史 (美)余定國著.pdf_免費高速下載
中國火器落後於西方的時間節點及原因初探 李婷婷 朱亞宗.pdf_免費高速下載
明代火器法律制度演進研究 劉曉斌.pdf_免費高速下載
從_西法神機_與
明朝火器發展.rar_免費高速下載
中國軍事通史.rar_免費高速下載
[世界火器史].王兆春.掃描版.PDF_免費高速下載
《中國科學技術》作者:徐飛,柯資能.pdf_免費高速下載
論明朝中後期火器技術進步對軍事訓練的影響.pdf_免費高速下載
[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氣象).李約瑟.掃描版.pdf_免費高速下載
我相信李秋水和我們大家一樣都是愛讀書的好孩子。
然後看清朝對科學技術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七、極大開拓了中國的疆土,奠定了現在的領土,是中國的驕傲
以下是 @李有希同學原話:

而這更是清代開疆拓土的前提,及至乾隆帝,漢人王朝不曾統治過的新疆西藏蒙古都納入了帝國的版圖,現代中國的領土基本成型,十全老人實乃現代中國之祖父也。
尤其是對於漢地之外的蒙藏回,清朝能夠穩固地統治不僅依託了軍事實力,更關鍵在於其與漢地不同的世界觀與溝通能力。滿人並不拘泥於僵硬的"華夷觀念",也不熱衷於對領民搞價值輸出的"教化"。面對蒙古和西藏,滿人就聊聊藏傳佛教,大家精神家園在印度云云,這使得蒙藏滿之間的世界觀中沒有鴻溝,增進了相互的認同感。針對蒙古人,滿人則以大汗的身份用草原的遊戲規則來分化與統治蒙古,草原的世界觀甚至延展到俄羅斯,為清俄的平等外交提供了平台。而這些都是秉承尊卑名分的漢地王朝無法做到的。清朝的統治者從來都不僅僅以"皇帝"的面孔自居,他們是廣袤內亞的大汗,雪域高原的活佛,滿洲內部的旗主。而這種多樣性正使得清朝成為名副其實的帝國。

@李秋水 同學更是利用教科書地圖精闢地說明:

清帝國入關後,用了近一百年時間陸續征服了除漢人本部行省以外的准部(天山北麓),回部(天山南麓六城地區),西藏,青海,喀爾喀蒙古(外蒙古),這些土地在明朝時代都不是中國領土,康熙時代將台灣第一次納入中國版圖,奠定了現代中國的雛形。
(明朝前期版圖,明初大將徐達率軍沿松花江北上進行掃蕩,在東北設立大量衛所,最遠的是黑龍江入海口的奴兒干都司,但維持時間很短暫,衛所和都司也都是受封給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名號,沒明軍真正把守,西北的哈密衛所也是短暫駐守,隨即退入甘肅嘉峪關內。明朝中期,長城以北的衛所也大量廢弛,退守長城以內)

在此之前,台灣從沒有納入中國版圖。歷史書上,三國時代,孫權派軍隊到台灣,是為了劫掠原住民人口,以充實吳國,而元代也只是在澎湖列島設立澎湖巡檢司,和台灣島沒關係,明朝時代,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陸續抵達台灣島,對部分地區進行統治,和大陸沒啥關係。

新疆也只是在兩漢和唐朝時代短暫統治過。明朝初期僅僅在哈密短暫設哈密衛,後回撤至嘉峪關。終明一代,也和新疆沒啥關係。

(明朝中後期疆域實際只有500—300萬平方公里,而且呈逐步萎縮趨勢,中亞的准格爾汗國開始崛起,沙俄開始越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憑明朝的軍力,呵呵。。。。。)

外蒙古地區,唐朝時代設立過安北督護府和北庭都護府,但只是形式上的冊封。清帝國第一次徹底解決了蒙古對中原的威脅,使長城成為擺設(簡單來說就是冊封蒙古各部王公,通過和親及少年蒙古王公子弟在北京皇宮學習生活,以培養對大清皇室的向心力,各部落有自己的領地,嚴禁彼此進入對方的領地,不得隨意遷徙,即使出現自然災害,也得在得到大皇帝的許可下才可以遷徙,這樣從根源上就切斷了一家做大的可能,歷史上傑出的首領逐步統一蒙古成為中原威脅的可能不復存在。同時大力傳播喇嘛教,大量蒙古青年當喇嘛,加上從西方陸路傳來的梅毒的流行,蒙古人口日漸凋零,再也無力與中央分庭抗禮)和俄羅斯帝國簽訂《恰克圖條約》穩定了外蒙古邊界。

西藏青海地區也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納入中央版圖,在西寧設西寧大臣,在西藏設駐藏大臣。再此之前,西藏在元代只是名義上的宣政院轄地。明朝所謂的朵甘都司,烏斯藏都司只是對個別邊境地方的土司的名義上的封賞,代表不了整個西藏地區(官方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里的明朝疆域,是有現代目的,你懂的)
東北地區徹底穩固的成為中國領土,直到今天已經成了純漢區。

鼎盛時期的清帝國,面積130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級大帝國,和西方的俄羅斯帝國聯合剮分了中亞地區,將活躍在內亞地區的游牧民族徹底逐出歷史舞台,是近代世界史的重大歷史事件
(到了乾隆時代,完成對中亞的最後征服,征尼泊爾、征緬甸、征越南,乾隆爺兒實乃近代中國的國父啊)

打破「自古以來」思維定勢,開拓國家地緣戰略新思維
痛批「版圖中國論」,恢復「文化中國」
滿清政權的性質:談談滿洲人的「中國人認同問題」
古人有民族意識嗎?中國古代是否是民族國家
窮途末路的民族國家理論
「鴉片戰爭」、「辛亥革命」與「多元一體」,近代以來「中國觀」的演變及前景
中國領土疆界的法理性是二戰的勝利果實,而非追溯到「元、清之自古以來」(有刪節)
為什麼說元清不是中國
與豆瓣葛兆光小組交流:深入解析清朝無法奠定中國版圖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葛兆光
國民國家與民族問題--關於中國近代以來民族問題的歷史思考
再觀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清朝奠定今天中國的疆域版圖」就是一句屁話,中國的疆界版圖只來自抗戰中十八省軍民的血汗
否認清朝,就失去了領土邊界的根據了嗎?兼轉述「釣魚島」的法理問題
一道閃電推薦:「民族團結教材」推出後的偏差與風波
習近平: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轉載)
汪榮祖: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
中國歷史上子虛烏有的「大漢族主義」
「滿漢之爭」實辨
中國是每個中國人的中國,不能曲解為56民族的中國
「康乾盛世」不可效仿,清代模式解決不了西藏問題

八、關於偉大清朝的一點雜談

為了更好地了解清朝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王朝、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反對蝗旱極端民族主義,建議拓展閱讀:
批判滿清樹立正確歷史觀、民族觀文集總目錄

一道閃電民本主義文集
一道閃電策論集
好,相信清朝的偉大與輝煌各位已經很全面地了解了。最後,我再送 @李秋水@李有希 @張凱(金融搬磚) @浪涯踏青 等(排名不分先後)我大清的忠誠子民一幅對聯作為對他們為我了解歷史、樹立正確歷史觀、批判蝗旱極端民族主義作出巨大幫助的感謝:

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


下聯:孝悌忠信禮義廉


橫批:大清萬歲


曾任美國歷史學會會長的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漢學家魏斐德在他的《洪業:清朝開國史》中,這樣評價清朝的強大與落後的原因:

在清朝統治之下,中國比其他任何國家 都更快地擺脫了17世紀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令歐洲君主羨慕的是,在多爾袞、順治帝和康熙帝奠定的牢固基礎上,清朝統治者建起了一個疆域遼闊、文化燦爛的強大帝國。在此後的近兩個世紀中,中國的版圖幾乎比明朝的領土擴大了一倍。因而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再沒有真正的對手能夠向清朝的統治挑戰。


然而,大清統治的和平卻在另一方面付出了代價。由於在18世紀席捲歐洲大陸的戰爭中,雙方的兵力幾乎相等,因此參戰國不得不大力改進其軍事技術,並對其專制政體進行合理化改革。中國則缺乏 競爭對手,故除了為征服相對落後的亞洲內陸人民、抵禦哥薩克的侵擾、及維持對東南亞和朝鮮的宗主權所需要的軍事實力外,沒有改進其軍事技術的強烈願望。並且,儘管清朝於18世紀建立了軍機處,從而導致了清廷最高層權力的又一次集中,但雍正時期的財政改革卻沒能堅持幾年,這些改革本來也許會為清政府提供日後在同西方的鬥爭中為更有效地徵收人頭稅所需要的財政手段。這不僅是因為缺乏有力的對手迫使清政府為了在國際競爭中生存下去而進行體制改革;而且是因為清初統治者在運用相當進步但屬傳統類型的制度與技術以恢復政治穩定的過程中,獲得了徹底的成功。權力高度集中,而未得到徹底的合理化改革;君主的權威提高了,官僚政治的積極作用卻下降了。

1835年,對中國的形象仍在某種程度上進行學者式讚美的托克維爾寫道:遊客告訴我們,中國人安寧但不幸福,有工業但不進步,穩定但不強大,有物質性的秩序但無公共道德。由於這些,社會的發展還算不錯,但不是很好。我想,當中國向歐洲人開 放之時,他們會發現那是世界上中央集權制的最佳模式。那些最後用武力敲開了中國大門的歐洲人發現,清朝的統治不像托克維爾所認為的那麼好。權力仍然高度集中,但行政管理網路的末端已開始同官僚系統的指揮中心脫節。甚至更糟的是,整個系統已放棄了它在清朝初年曾經有過的彈性。

而可悲的是,正是17世紀清朝重建統治秩序的成功,使之在19世紀強大的外來干涉再次出現之時,難以作出制度上的選擇。在清朝滅亡的最後時刻,整個政治結構也隨之崩潰了。清朝的洪業終於被耗盡,帝國的秩序已無法恢復了。


有些不學無術的小朋友就愛百度兩句網文來巴拉巴拉清朝文字獄,來點乾貨討論再說


節選自 《近代的初曙,18世紀中國觀念變遷與社會發展》一書 (高翔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注意哦,對當時知識界的學術爭論,清廷基本上採取不介入的政策

再來看看我已經資本主義萌芽,內閣三權分立,君主立憲的大萌


補兩張圖,不評價。。清粉素質堪憂。

不知道這位兄台自稱滿洲人,是否是指滿族的意思?難道我批評清朝傷害了你的民族感情?自稱滿洲人,是不是支持偽滿洲國?
滿清不得人心就是因為得國太巧,殺人太甚,法統不正,國運必不久。我國領土由二戰奠定。沒有抗日戰爭的勝利,連十八省都保不住。領土問題不能是給滿清貼金的依據。


講一個洋人的觀點:

來自於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耶魯大學教授Peter Perdue(中文名濮德培,據說他招博士生的要求有一條就是會滿語,不知真假)。

17、18世紀,在蒙古高原和新疆、青海,崛起了一個信奉黃教的蒙古族組建的帝國:准葛爾汗國。大清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與俄羅斯帝國左右夾擊,夾碎了這個龐大的內亞帝國。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大清還順帶著征服了黃教的精神勝地西藏,中國的實際版圖也因此增加了一倍。這場規模浩大的西征,與西歐的大航海(及其後續美國西進運動)、俄羅斯的東擴一樣,奠定了當今世界的權力格局。

具體請參考Perdue的China marches west。他的這個觀點是「新清史」的代表,十分反動,需要鑒別和批判,因為背後隱藏著對於今日中國版圖合法性及「中華民族愛好和平」這一說法的質疑。但是他們的論證是很嚴密、很符合學術規範的。他們還有一點讓我國學者很難企及,就是他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熟練掌握滿語文獻的基礎之上的。雖然李治亭教授和汪榮祖教授這樣的權威人士都說新清史是大垃圾,但是苦於不諳滿語,不熟悉他們治學的路數,因此總是反駁不到點子上。我國史學界對西洋的這幫反動資產階級學術權威是很頭疼的。

我不懂滿語,不懂歷史學,單從政治現實的角度來看,這種觀點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大家想像一下,如果准葛爾汗國依然存在,中國的西部邊疆會是什麼樣的。你可能要說今日中國的版圖是人民解放軍奠定的,這也沒有錯,但是清朝的西進運動起碼大大降低了解放軍統一全國的成本。


對清的最好評價,與蒙古帝國類似:蒙古帝國達到了歷史上游牧民族的頂峰,解開了地球OL的若干成就。

而清帝國達到了中國王朝史上的頂峰。在中期以前基本解決了外戚,宦官,藩鎮,黨閥,起義等王朝問題。

但是我問你,你是願意做鳳凰尾巴還是願意做腌熟了的雞頭?

清的成就頂多也就跟明等封建王朝比比了,不要同西方開化國家,甚至也不如奧斯曼。針對有人特意提出的三流土雞國,我不推薦看什麼大部頭,我推薦一些奧斯曼帝國時土耳其人寫的回憶錄,散文。

有人喜歡嚷嚷,憑什麼跟西方比,俺們就跟明朝比!

您愛怎麼比怎麼比,一個起跑線上起的跑,你不跟西方比跟誰比?

對了,我們的起跑線還或許略早一點。

底下就是口誅筆伐了,願意看的看看,不願意看的也別拉倒,還是建議看看。

這種問題實在懶得答,因為知乎迥異於其他網站(不包括滿遺論壇和滿洲國官網)。說清朝這個好那個好的大有人在。其中有的是真正的滿遺,有為了尋求政治正確的,更多是標榜不與主流一個思路的。

我當然不認為黃漢是對的,但中國目前確實如此。

吶,現在的中國隨著國力的提升,民族主義抬頭,貶滿清褒漢明確實漸成主流。而且清朝還正好趕上了中華民族最屈辱的時候,而且最關鍵的是電視上還在二三十年的演來演去奴才阿瑪的辮子戲,觀眾們(主要是男性)都膈應齁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出來反反冒進的某些人上知乎了(反反冒進典故不知道的可以搜一下),找各種爭議話題了,發現政治歷史類了,覺得自己表露出與平頭老百姓觀點不同的時刻到了,這種人嘴角不經意的上揚了,這種人開始敲鍵盤了,這種人開始滿世界,哦不,是滿網路的找清朝疆域圖了,傳好圖又開始滿網路的找明朝疆域圖了!

對,就找那種最小的,不帶附庸國的,不帶各種衛所都司的。

清朝與現代中國是有功的,這我不存疑。但是他們那種清完爆明,文字獄哪朝沒有的思想不敢苟同。

吶,還有滿不在乎哥:至於文字獄,殺幾個書生,對老百姓生活沒啥影響。」


底下還有32個贊哦。

這種文風的答案在本問題中大把大把,我只能說釣魚成功,這些人我趕緊屏蔽掉。

省著哪天文革再起時,這種人把對老百姓生活沒啥影響的我殺掉

對了,我還是匿名了,因為在好些答案里我匿了之後評論里,僅僅因為我匿名就罵我的人很多。而我遂了他們願,瞬間解除匿名後,頓時就沒人氣了。
所以為了我能看到各種有意思的評論和各種罵人方法,我還是選擇匿了~


中國的近現代屈辱史,這個鍋是誰的?

閉關鎖國的本質就是在和整個世界賽跑,結果是因為落後而被無情的淘汰掉。

滿清統治階級的罪惡沒有被清算。
給了那些人所謂體面的下台的結果就是和日本人合作搞了個滿洲國。

粘貼我的另一個回答
吹捧滿清者,主要是領土繼承論和滿清盛世論兩個。
此外還有一些諸如比爛論、民族歧視論、歷史命運論、封建社會論和轉移話題。


錯過近代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最大變革,直接後果就是近現代中國的屈辱史。並間接影響中國未來數百年國運,才是滿清最大的過錯!
~~~
至於土地問題在核彈爆炸之前真心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強大了哪塊土地都是自古以來的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
不然,屈辱的近現代史和不平等條約就是最好的例子。
被欺辱,被淘汰。
===========================================
背離歷史,脫離事實。
白人在全球的殖民運動在乎你所謂的歷史合法性不?
俄羅斯的擴張是依靠你所謂的歷史合法性不?
還是你認為中國那些被侵佔被殖民的土地沒有歷史合法性?
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世界談歷史合法性,呵呵~
看來那些被不平等條約侵佔的幾百萬土地和美洲原住民死的只剩下一些混血兒不影響你的「領土歷史合法性論」。
你的歷史合法論在槍炮面前屁不是。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
古代有城下之盟,現代也有不平等條約。

ps
為了給滿清洗白,你連中國那些不平等條約都忘了。
==========================================
原來你是漢族呀,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
1)未工業革命之前搶東北和蒙古,俄國搶不過中國(不管是移民還是戰爭)。
理由:地理距離造成雙方戰爭運輸和後勤的差異。
別說是三百年前的俄羅斯還窩在烏克蘭就是現在俄羅斯的主要人口也是聚集在歐洲那邊,至於遠東地區的人口還是在西伯利亞鐵路修建起來後才在鐵路沿線和外東北的幾個城市慢慢發展起來的。
可問題是在我所設定的1700年有西伯利亞鐵路嗎?
俄羅斯可是和那些地方隔了個西伯利亞,古代的運輸限制和後勤能力就決定俄羅斯搶不過中國。
距離本是中國最大的優勢,可惜滿清統治階級防漢人甚於防異族。[img=1308762892]2)明之後是一個漢族政權,而不是滿清這個異族政權。
別的我不敢說,但對漢族的民族奴役不會有,對漢族的民族大屠殺不會有,閉關鎖國不會有,對漢族的打壓限制不會有。
我不認為那樣的中國在見到更先進的文明會不知道學習。
3)你的那些言論讓我懷疑你的民族很正常,說實話到現在我依然認為「你說你是漢族」是在說謊,,抱歉~~

PS
建議你就不要光在別人評論區宣傳「大清朝有功論」了。
也別亂扣帽子說別人水平低,喊著打誰的臉,扯什麼明粉皇漢的。
自己寫個答案,說說為什麼沒有受滿清統治的中國搶不過俄羅斯?
~~~
你在某知友的評論區,指責別人水平低,無腦皇漢明粉,大喊著要打別人的臉,,對你這樣的人我若不拉黑,對不起拉黑項功能。
=======================================
新中國的土地是繼承中華民國。
何況東北、蒙古、西藏、新疆這些地方又不是沒鬧過獨立。結果是中華民國和新中國的軍人給打下來的,這些土地是中國的戰利品。
所以不要說的那些土地像是滿清白送的一樣。
~~~~~~
滿清時的中國疆域面積確實很大,這是事實。
但這其中有大部分是繼承自明朝,還有一部分確實是滿清統治時期被劃入中國疆域里的,但這些就全是滿族的功勞了?
事實上,打下那些土地絕大多數軍人是漢人,這點可以從清初和清末時的滿族總人口知道(相比漢人,滿族少得可憐的人口數量),,倒是今天滿族1000W人口中有多少是為了少數民族優待而滿人的,又有多少是那些包衣的後代。
~~~~~~
領土擴張的本質是人的擴張。
在這點滿清不單無功反而有大過,因為幾乎整個滿清統治的260多年中都是在禁止漢人向外東北、內蒙、新疆等地方墾荒移民的(走西口闖關東~),同時又有遷界令禁止漢人下海。
讓沙俄搶走了遠東地區大片土地倒是其次,最大的惡果是整個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改變了東西方世界的千年格局,造成東方落後西方現狀。
還間接造成今天中國那幾個地方的不穩定,,如果那些地方生活著大量的漢人,就不會有今天的這個鬧獨立那個鬧獨立的情況岀現。
試想一下,若那些被不平等條約侵佔的土地上都生活著數百萬到數千萬的漢人,那麼其他國家除了大規模的屠殺之外,就基本不可能拿走那些土地!
~~~
人口一多自然就需要擴張,更何況對近現代的工業發展而言,農業社會的那些不毛之地大多地下儲藏著巨量的礦產。
~~~
長城之外的土地對農業社會的中國確實沒什麼用(除了留一些土地做防禦緩衝區,其他的確實是雞肋),但對跟上西方世界腳步開始工業化的中國就不存在不適合耕種、運輸困難、生存環境惡劣這些問題,那些地下埋藏著大量礦產的蠻荒之地中國會不需要?
若滿清沒有閉關鎖國,而是主動與世界聯繫,跟上西方世界前進的腳步,不說超越西方,只要不太落後就可以。
那樣的中國就能憑藉中國巨大的體量稱雄世界,獨霸亞洲(實際上就是沙俄的發展道路)。
~~~
反倒是滿清做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又拒絕融入漢民族(沒有入華夏則華夏,還試圖以夷變華),天然充滿危機感。
害怕漢人,所以就禁止漢人向外移民,一方面閉關鎖國在思想上奴化漢人,另一方面用蒙古、新疆和西藏制衡漢人來維持統治,,東北更是滿人的自留地。
若是一個漢人朝代,別的不敢說,禁止漢人向外移民這種東西是不會岀現。
~~~~~~
有人認為蒙元滿清能控制長城以外的土地就是大功績,卻不想想中國的長城是用來幹嘛的?
~~~~~~
某些人口中的康乾盛世,不過紅薯土豆和玉米罷了。
與其感謝滿清皇帝的功勞,還不如感謝西方殖民者,因為是他們把這些高產穩產的糧食作物從美洲傳播到全世界的,人家才是正主。
~~~
那三種高產糧食在明末就有,只不過是到了清中期才普及開來。
因為那三種高產糧食中國人口爆炸性增長是必然(不管新朝代是漢人皇帝還是滿人皇帝,白人都送給了他一個盛世)。
~~~
突破因水稻種植區域和產量的限制,人口達到4億,但也形成一個更大規模的饑荒危機。
又因為耕地有限,新增加的糧食產岀很快就被新增人口給抵消掉了,並把人口總數維持新水平上。
這也是為何清中期民眾生活普遍不錯,到了晚清時期民眾生活品質又下降的原因(當然土地兼并、頻繁戰亂和列強經濟衝擊也是重要原因)。
~~~
那些吹噓滿清盛世是滿清皇帝功績的傢伙,呵呵。


ps
滿清相比明朝,其對蒙藏的民族制衡政策和永不加賦的稅賦比明朝好,這是事實。
~~~
但寧與友邦不與家奴,也是事實。

==================================0802更新
有部分答案說今天中國疆域中有西藏、東北和內蒙是滿清的功勞,那我就貼幾張明朝疆域圖。
至於新疆,中國有歷史上的安西督護府。[img=-1766827370][img=-981762735][img=-224236683]======================================0802更新[img=-1139646693]虧你說的岀來,用明朝後期疆域對比滿清前期。
古典中國各朝代的疆域一直都是變化的,強盛時疆域擴大,衰弱時疆域縮小。 ~~~
沒想到,你為了吹噓「滿清領土有功論」,居然拿前一個朝代衰弱時期的疆域對比後一個朝代強盛時期的疆域。
~~~
要比較,也應該拿兩個朝代最強盛時期比較。
拿明永樂時期的疆域和清乾隆時期疆域對比,再參考一下今天中國的領土地圖。就知道你說的話中有多少水份。

ps
自稱為漢人的你和你的一些言論。
~~~
只能證明知乎,確實能發現更大的世界。


@李有希
回復略長,另起一答。

既然大問題是「如何評價清朝」,那麼就從這裡入手,與您交流一下。

首先,既然要對一個國家進行評價,那麼必須把它與同時代其他國家相比較,將

它與歷史上大致疆域內存在政權相比較,然後以我們現代的眼光來觀察,才能按

照自身的立場對其作出相對正確的評價。說白了,評價清朝就必須看看同時期的

英法俄等強國,也要看看清朝定都以後與明朝制度相比較的優劣(這裡的優劣,

是指對整個中國社會來說,促進或阻礙其發展,即是更進步或者野蠻)。

首先,從制度上來說,清王朝或者叫做滿清王朝因為自身政治文化的落後,被迫

幾乎全盤繼承明王朝的政治制度(注意「被迫」和「幾乎」)。為什麼這麼講,

先釐清「滿族」這樣一個概念,它實際上是女真人皇太極在繼承了其父奴爾哈赤

建立後金政權後為鞏固其政權而創造的一個政治名詞,因為當時的「滿洲」包括

生活在中國東北包括外興安嶺內外的漁獵經濟區域的各個民族。不僅包括在現代

中國版圖內的民族,甚至包括外蒙和俄羅斯境內的一些民族在內。所以在歷史上

的「滿族」「滿洲族」和現代我們生活中的滿族同胞不是一回事,研究歷史時需

要注意不能混淆。後金政權實行的八旗制度實際同宋金時期的猛安謀克制差不多

,都是軍農合一的制度,它與其落後的社會生產的實際情況相適應,所以無論對

金或者是後金的軍事征服都起到很大作用。但適用於小國寡民的制度對於疆域遼

闊、人口眾多、且生產方式發達、自身具有穩固文化制度的大國來講,落後不止

一星半點。清對明的勝利可以簡單表述為「上升時期的奴隸制政權對沒落時期的

封建制政權的勝利」(不太願意用「封建」這個詞,太容易產生歧義,因為中國

的「封建」與歐洲大不相同,此不細表)。如同蒙古對宋的征服一樣,野蠻戰勝

了文明(制度上相對征服者進步)。但是,因為統治民族的人口數量太少,與占

人口絕對優勢的漢民族相比「百不有一」。這種擔憂貫穿滿清王朝的始終,所以

在政治制度上體現為對被征服地區民族的提防和猜忌,在這一點上,清和元是一

致的。清王朝與明朝一樣,政權基本上只能到達縣一級(這是由科技決定的,無

關其他),但從中央到地方的控制是很嚴密的,基本上主官都是由滿族擔任,為

防止本民族被同化,「旗民分治」,「滿漢不得通婚」,人為地製造政治隔閡。

「以漢治漢」「滿漢官異制」,用熟悉漢民族社會生活的漢人擔任治民官,滿族

人掌握軍事力量。雖然不像蒙古人公然地將漢民族打入賤民階層,但這些制度在

實際中起到非常消極的作用,全面壓制了占絕對優勢民族對政治的參與,固化了

階層。有十分力氣,九分都用在對漢民族的提防上,一旦遭逢較大的變故,不被

狠狠打臉倒是奇怪了。譬如太平天國,如果是傳統的改朝換代,而非建立地上天

國,成功的可能性或許會更大一些吧。更遑論遭遇「三千年之大變」。

其次,從經濟形態上來看,清王朝實際上可以以1861洋務運動為界粗分為前後兩

個時期。前期清王朝與蒙古人的征服類似,對中原王朝的社會生產破壞非常嚴重

,數十年的混戰摧毀了原有的社會結構,造成大量人民死亡(有數量爭端,具體

請自行查詢),也直接造成大量科技湮滅(工匠死亡、典籍和實物被破壞)。至

於所謂的「康乾盛世」,付之一笑便罷,做不得真。試想一下,一萬畝土地由一

萬人來耕作,溫飽都不能自足;『突然遭逢大變,現在萬中餘一,有足夠的土地

耕作,至少溫飽是可以解決了如果這就叫做「盛世」,那麼標準也太低了。實際

上清王朝的情況如同歷代中原王朝類似,戰爭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使得國家可以

重新授田,這對恢復生產來講,是自然而然的,並非是出於統治者的恩賜。清王

朝前期在農業、手工業、商業的成就上相對明王朝而言,並沒有明顯的進步,對

外貿易萎縮,知道被「堅船巨炮」打開大門才不得不面對全新的世界貿易體系。

有人提到,清王朝生產總值佔世界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這並不是太值得注意的

地方。因為清王朝的生產總值是靠巨大的人口數量支撐,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是明後期引進的高產作物的推廣種植。實際上這種農業國生產的資源絕大多數都

被自身消耗掉了,相比較與之同時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帝國來說,數百萬產業工

人對於政權的意義要勝過上億農夫。順便說一句,在明朝發展迅速的採礦業在清

朝被康熙帝禁止,因為開礦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擔心造反。

再次,從文化科技和社會生活上來看,這一方面被人詬病尤其多。譬如,滿清入

關初期實施的「剃髮令」,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愚蠢政策,激起

各民族尤其是漢民族人民的強烈反對。雖然在清王朝的血腥鎮壓下被強力推行下

去,但文化上的羞辱感在清王朝政權搖搖欲墜之時以更猛烈的形式爆發,在這一

點上,不能苛求被壓迫者。直到中華民國成立,新政權要求民眾剪去象徵被征服

的辮子時,有不少民眾不想剪辮子,不因為對清王朝的留戀,說到底,不過是怕

還鄉團殺回來罷了。剃髮,易衣冠,是清王朝為消滅各民族的民族意識,鞏固自

身統治的行為,這與之前滿清對於主體民族提防仇視的政策一脈相承。從清王朝

前幾代統治者的言語中可以看出,滿清貴族集團並不認為自身是古典中國治下的

一部分,直到清王朝末期還有叫囂「保中國不保大清」,「寧給外人,不予家奴

」,既然整個統治集團都是這樣的思維,那麼在社會生活中也就絕對不可能有民

族間的和諧共處。一直到乾隆皇帝統治時期,還有相當數量的反對者以「反清復

明」為口號也可見一斑。包括埋葬清王朝的辛亥個民的口號不也是「排滿」?因

為政治軍事上的極大優勢,本身文化極為落後的滿清貴族集團對漢文化是有著天

然的自卑感,前期幾任統治者對自然科學的熱愛未嘗不是以新易舊,不想在文化

優勢的主體民族面前露怯罷了。有人經常會把文字獄放到明清一起提,實際上這

種說法是很不對的。明太祖朱元璋統治期間的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以及郭

恆案,前兩件是政治案件,主要針對功勛大臣,後兩件是經濟案件,為整頓吏治

。而典型的康雍乾三代文字獄則是滿清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對各民族知識

分子進行的文化迫害。「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明代開始對中國

傳統科技文化進行總結的大時代在清王朝統治者手中戛然而止。官員從書面上查

犯忌字句邀為己功,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只能埋頭於故字紙中,最終造成「

萬馬齊喑」的後果。無自由之精神,更談不上科技的進步。如清王朝初期有個叫

戴梓的人發明了「連珠火銃」,但是他的遭遇是被康熙帝發配到東北充軍,至死

未能回鄉。前文說過,滿清統治者只是把自然科學當作是一門新奇的玩意來炫耀

,真正對於國計民生有用的東西卻往往會出於對自身統治考慮的原因而置之高閣

。馬克思曾經說過「火藥將騎士階層炸的粉碎」,康熙皇帝對火槍火炮的威力絕

對沒有輕視,恰恰相反,正是這種對火器威力的重視才使得滿清統治者竭力封鎖

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夷氛聞記》記載參贊大臣楊芳還用馬桶對付英國遠征軍

的火槍火炮。甚至在義和團運動(庚子拳亂)時期還有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剛

毅向慈禧太后鼓吹「神功護體」「刀槍不入」等等,這樣的統治手段不僅愚弄民

眾,即便是滿清統治集團自身也愈加顢頇愚頑。

綜上所言,清王朝對中國歷史影響甚大且深遠,甚至可以說流毒甚深,總體來講

是瑕中有瑜。

ps:乾隆帝和慈禧太后,您可以欣賞他們的亮點,但整體來講,遠遠達不到被肯

定的程度。

完。


專註坑漢兩百年,一下回到創世前。


說什麼滿清奠定版圖的,沒有解放軍,中國能有個屁版圖!
還有,東北在滿清時代是不准許移民的!那些漢人大部分是張大帥用火車拉過去的!如果不是漢人佔據多數,東北能穩定?
看看西域,要不是生產建設兵團,早就他媽丟了好么!
再說吐蕃大和尚造反,要不是打敗了印度,佔領了喜馬拉雅山山口,結果誰知道呢!


單看清代滿漢關係,我身為一個漢族,實在是無法對清朝產生好感。
康乾期間由於滿清皇帝「努力吸收漢人文化」,並實行「以滿馭漢,以漢制漢」的策略,在朝廷內部實行一些滿漢表面上看似平等的政策,如清朝官制各部院尚書,侍郎,督察員都御使等滿漢各一。如此種種使得滿漢矛盾有所緩和,但是這些所謂明君依舊對漢人嚴防死守,絕不肯賦予大權。表面上實施種種聯合滿漢,不分彼此的政策,而實際上始終在內心鄙視漢人,加強對漢人的控制。 綜清一代,滿族統治者從未給與漢人與滿人同樣的地位,對於漢人始終嚴防死守。滿漢矛盾始終存在,由清初的激烈到康雍乾時期的漸漸溫和,最後清末在此逐漸激化。滿漢矛盾始終貫穿清朝始終。拋棄個人感情,清朝或許有可取之處,但這可取之處,也是維護當時滿族統治階級的利益。從個人感情,民族感情來說,我不認可清朝。與其跪舔這個王朝,還不如跪舔二戰時期的日本,人家日本可是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領土更大,實力也比清朝更強,反正你也不在乎自己民族是不是會被淪為奴隸,即便是做日本人的狗,對那些奴才來講,也沒什麼嘛。
(我聲明一下我的回答針對的是清代而不是現代,我提倡民族平等,不論是滿族還是其他民族。我的回答也沒有罵任何現在的滿族同胞,只是在單純的在闡述歷史,所以請不要給我扣上「大漢主義」或者是「破壞民族團結」的帽子,謝謝)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外國的古錢幣大部分沒有洞,中國多個朝代錢幣都有洞?
如何寫好八股文?
二戰時期,穆斯林國家都在做什麼?
如果你穿越到1853年定都南京的洪秀全身上,怎樣做能幹掉清朝?
如何評價徐小疼的電子書《北京1643》?

TAG:歷史 | 清朝 | 滿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