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為什麼會使人感到興奮或悲傷?


假如我們參加一個婚禮,當新郎和新娘站在他們的家人和親友,過往甜蜜的日子浮現在眼前,發出充滿希望和愛的宣言,如果此時響起的音樂是西遊記主題曲,大家還會留下幸福的淚水么。又假如當Jack慢慢消失在冰冷的北大西洋海水中,將生存的希望留給Rose,此時影院里響起的不是「My heart will go on」而是"Let it go",你會不會怒而退票。

如果把音樂看做一種複雜而有序的聲音信號,人體內似乎存在感知這種信號的方式。而我們欣賞音樂的方式與我們的人種差異,教育程度,年齡大小無關,就好像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那到底這些信號是如何和人的情緒聯繫起來的呢?

  • 音樂應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包括諸多元素,到底是哪個或是哪些元素會在大腦哪些部位產生刺激?
  • 為什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會對不同的音樂形式感知有偏好?比如有人鍾情古典音樂,卻對流行音樂不為所動。有人偏好Jazz或Rap,而另外的更喜歡Rock Roll。
  • 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感知音樂的機制?這種信號反饋機制是先天還是需要後天習得?
  • 音樂的不同元素是如何轉變成大腦的神經信號,併產生情緒反應的?

音樂的感知
音樂是一種有組織的聲音,由諸多元素組成,包括音調,節奏,節拍,音色,旋律,響度,混響以及輪廓和空間位置等。往往這些元素不是單獨表現,而是以融合形式表現出來。

經歷成千上萬年的進化,人的聽覺系統可以將外界所有的聲音進行分組。大腦默認聽到的聲音來自於一個聲源,並通過一種類似於似然演算法解析這個聲音是否來自同一個聲源。而且這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即便一個沒有受到專業的音樂訓練的人也能分辨出兩種同時演奏的樂器聲音。而當不同的樂器同時演奏一個音符的時候,大腦卻無法分辨。因為聽覺系統對時間間隔很敏感,最低的分辨極限大約幾毫秒。然而因為泛音的存在,我們依然能夠分辨不同的樂器。

相較於對時間的敏感度,聽覺系統對空間的感覺可以說很遲鈍,我們很難分辨單音節的音調高低,但是我們對一個音節相對於鄰近的音節的高低變化卻很敏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管按什麼調起,都能夠完整的把生日歌唱出來。而且這也是為什麼大合唱的領唱人很重要了,起音準才能讓後面的跟唱的人不跑調。

人的大腦按功能可以分為四瓣:額葉,顳葉,頂葉,枕葉和小腦。簡單來說額葉負責感知各種外界的信號,顳葉負責聽覺和記憶,頂葉參與運動和空間感知,枕葉與視覺相關,小腦作為大腦最保守的區域,與情緒和運動相關[1]。

由於音樂是融合了各種元素的整體,起初人們認為大腦處理音樂是簡單的單核處理。然而後來才發現對音樂的處理比想像中要複雜,涉及到大腦幾乎所有的區域和神經系統。而且是採用特徵提取功能整合方式處理音樂:

  1. 首先大腦具備一套完善的音樂元素分析機制,將一段音樂信號還原成最基本的元素,然後將這些基本的信號呈遞給大腦不同的區域,由不同的神經系統並行處理,互不干擾,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處理過程;
  2. 這些基本的感知系統處理不同元素是一種低級的加工過程,大腦會收集所有反饋的信息,進行高級的分析,整合後才能形成對音樂完整的理解。
  3. 音樂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大腦提取這些信號進行初級分析的同時,高級處理部分也會獲得源源不斷的信息,整合得到的前一秒的信息會不斷被更新,並且預測接下來會是什麼[1]。

大腦感知音樂信號是通過聽覺通路(皮層下耳蝸核——腦幹——小腦——聽覺皮層)實現。對於一段熟悉的音樂,還會涉及到大腦的記憶系統,包括海馬左邊區域和額葉下皮層,而對於一段未知的旋律,則會激活海馬右邊區域。當我們跟隨音樂的節奏打拍子或只是在心中默念,還會涉及到小腦的定時迴路。而演奏音樂,不管是任何樂器,演唱或是指揮,會激活額葉和頂葉的運動皮層區域和感覺皮層區。閱讀樂譜則會激活視覺皮層區。理解或回憶歌詞的時候則會激活顳葉和頂葉的語言中樞[1]。

聽覺皮層(Auditory cortex)是大腦處理音樂的核心,位於側裂的上顳平面。音樂的很多元素的處理都是在這一區域。感受音調從高到低的神經元在聽覺皮層,而且音調的處理有層級關係,前額皮層和丘腦判斷音調,顳橫回感受固定的音調,次級聽覺皮層的後部感受音調高度,前部感受音調集合。音色的感知主要是激活大腦的感覺皮層區和小腦的感知區域,包括顳上回和顳橫回。音程輪廓主要是在聽覺皮層顳上回和顳上回前側。節奏的感知也是具有層級性,會激活大腦感知皮層區和軀體運動皮層相關區域,基底神經節和小腦,影響皮層下情緒相關的區域活動。對於更複雜的和弦,則會激活杏仁核,壓後皮質區,腦幹和小腦[1-3]。

文化還是自然?
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音樂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的自然屬性。迄今為止人類社會誕生了無數種的音樂形式,並且無獨有偶這些音樂都具有共同的「內在核心屬性」,並且一直保持不變。這種音樂的「自然屬性」是我們在發育早期對音樂認知的一種能力,與「語言習得機制」一樣,稱為「音樂習得機制」,但是特定的音樂學習還需要後天的培養。

有人則認為音樂是文化性的,可變的,很難用一般的科學術語解釋的,是已知的人類社會中與音樂相關的一切普遍性為。但是這裡的「音樂」並不僅僅是聲音,而是記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與音樂活動相關的聲音。想要了解這種「音樂」,必須長期浸淫在這樣的文化中,而且要嘗試著感受各種樂器以及特定行為所傳達的意義。這是人類很長一段時間內所遵循的模式,直到最近幾百年隨著音樂成為商品化聽覺的消耗品,這種音樂本身和人的社會活動之間的關聯才逐漸淡化。但是不可否認,音樂和人類活動的不可分割的特性也賦予了音樂的時代和文化特徵。不管是與死者交流還是他人建立社交關係,音樂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儘管這些「音樂」沒有明確的意義,但是卻是至關重要的[4]。

音樂的意義不僅源於社會背景不同,同時對音樂認知也可以追溯到個體與個體差異。和語言類似,音調和節奏是音樂最基本的「語法」,通常這也是區別特定文化背景下不同音樂類型的重要標誌。現代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Noam Chomsky認為我們在出生時就具備理解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的內在能力,但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里,那些不必要的神經迴路會被削弱甚至放棄,而那種特定語言的感知機制則會被加強。音樂也是如此,在特定文化內音樂環境下形成的音樂認知系統會逐漸降低對外來音樂結構感知的敏感度,在出生後的一年內大腦的神經元快速的生長,聽覺系統就已經建立起來。經過童年,我們熟悉的或是經常使用的神經迴路會得到加強,而其他的則會被削弱[5]。而正是這個時候,是我們對音樂的喜好建立的拐點。這也許就是我們成年以後建立對音樂喜好,被什麼樣的音樂所感動以及音樂是如何打動我們的根本原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成年以後我們就喪失了對其他音樂形式的感知系統,就像電腦一樣使用二進位作為基本語言一樣,音樂感知的基本功能是一樣的,只是剛出生時候大腦的內存比較大,讀寫速度快。成年後需要更加頻繁的刺激才能建立起新的音樂形式的感知系統。

幻覺和期望
音樂的神秘之處是大腦可以將這些特定的聲音信號轉化成經驗的情緒反應。那麼大腦又是如何知道呢?如果音樂被認為是大腦將一種情緒錯覺強加到一串特定結構和序列的聲音上。大腦將音樂和現實生活中的其他元素整合到神經代碼裡面,作曲家儘管不知道神經代碼是如何工作的,但是卻知道如何使用不同的音色搭配和音符長段,音調高低,音量大小的改變(」幻覺「)來傳達人類快樂,悲傷,驚喜,恐懼等許多不同的情感的經驗(」期望「)。

那麼,作曲家是如何製造我們聽覺的「幻覺」呢?大腦的認知來自一連串的神經元活動並最後合併形成的一個瞬時的影像,這種感官的直覺很多時候給我們一種誤導。大多數我們聽到是聲音都是支離破碎的,就像遠古時候我們聽到躲藏在樹林背後的老虎的低吟,草叢裡獅子的嘶吼的聲音都是殘缺不全的聲音,而且受到環境干擾。我們的感知系統能夠恢復丟失的信息,幫助我們在威脅來臨的情況下迅速作出決策。感知系統在無意識情況下將將破碎的信息填滿,並呈現出來。作曲家正是利用了這個漏洞欺騙了聽覺系統,一段旋律即使是其他的旋律打斷了,聽覺系統還是能把這段旋律填滿。比如鋼琴和低音提琴最低音頻率大概在30赫茲左右,實際上他們是無法發出那麼低頻的聲音的,我們的聽覺系統會自動補充,製造出低音的效果。比如 Eagles』 的這首「One of These Nights」蝦米音樂播放器 的前奏巧妙地利用貝斯的單音和吉他滑弦的結合給人造成一種低音滑動的錯覺。現代的錄音和麥克風技術也善於利用這個把戲,巧妙地利用人工混響讓聲音聽起來充滿立體感。

音樂造成的最大的幻覺還是而通過對單個的音符和旋律的改變達到對整個作品的結構和形式的期望的變化。操縱聽眾的期望成了音樂的核心,西方古典音樂中最常用的手段是假終止式,一個終止式旋律往往帶著一個結束曲子的期望,而作者往往在最後使用一個意想不到的音符來影響聽眾的情緒,告訴他們還沒結束呢。以歡樂頌為例:
mi - mi - fa - sol - sol - fa - me - re - do - do -re - mi - mi - re - re
mi - mi - fa - sol - sol - fa - me - re - do - do -re - mi - re - do - do
貝多芬在第一小節的開始和結尾巧妙的使用一個非常規的音符違反了我們的預期來達到效果,以mi而不是do起,然後逐步上升,然後下降到do,但此時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上升到開始的mi,然後又開始下降,我們以為又會降到do,而他卻停在了re。第二小節,前面重複第一小節,到最後在停在了do,才滿足大家的期望。

為什麼有的音樂可以撫慰人心,而有的音樂令人緊張不安?儘管大多數情況下不同的聲音,我們有不同的解讀,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點:突然,短,響亮的聲音對許多動物來說是一種報警信號,例如我們知道汽車短處尖銳的鳴笛意味著危險。而一些舒緩,悠長,安靜的聲音表達一種平靜,至少是中性的狀態。這是進化埋藏在我們基因里的對外界環境的經驗的情緒反應。作曲者通過操縱期望將這些經驗的情緒添加到音樂中。海頓著名的「Surprise Symphony」以柔和的小提琴為主題,伴隨短促的撥弦聲,這種矛盾給人一種平靜的環境中潛伏著危機的感覺。

情緒的機制
音樂激發情緒產生的神經機制的主要是來源功能神經影像學和病變的研究,大多採用PET(Positron Emission Eomography)或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當然因為實驗個體的差異和實驗思路的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不過從已知的研究中也能窺的一些端倪。音樂可以激發所有的邊緣和旁邊緣大腦結構(limbic and paralimbic brain structures),邊緣結構包括杏仁核(Am),伏隔核(NAc)和海馬(Hipp),旁邊緣大腦結構包括前扣帶回(ACC)眼窩前額皮質(OFC)和海馬回(PH)和顳極(Temp P)(下圖)。其中杏仁核是邊緣和旁邊緣大腦結構的中心,是情緒喚起,維持和終止的樞紐,可惜我們對他的功能還沒有完全了解。

其中伏隔核是大腦獎勵機制的中心,激活的伏隔核會影響腹側被蓋區(VTA)和下丘腦(hypothalamus)區域,釋放多巴胺,讓人感到快樂,形成一個「獎賞迴路」(reward circuit)。就像我們贏了一場賭博,或是藥物上癮釋放多巴胺一樣,讓人覺得快樂[6, 7]。

有的研究認為小腦也參與音樂的情緒反應[6],因為小腦和杏仁核之間有豐富的神經元鏈接,而且小腦空間感知和運動相關,運動和音樂之間的很重要的一個紐帶就是時序,這也許就是我們為什麼聽到MJ的音樂時,會不自主的跟著節拍起舞,釋放自己的情緒。

於是,當我們聽到貝多芬的歡樂頌時候:
mi - mi - fa - sol - sol - fa - me - re - do - do -re - mi - mi - re - re
mi - mi - fa - sol - sol - fa - me - re - do - do -re - mi - re - do - do
re - re - mi - do - re - mi - fa - mi - do - re - mi - fa - mi - re - do - re - sol
mi - mi - fa - sol - sol - fa - me - re - do - do -re - mi - re - do - do

  1. 聲音通過空氣震動傳到鼓膜,鼓膜將信號傳遞給耳蝸的毛細胞,鏈接神經突出的毛細胞將振動信號轉化為不同頻率神經信號,神經信號然後經由腦幹傳遞到聽覺皮層。
  2. 然後在聽覺皮層對音樂的各個元素進行初步的分析:前額皮層和顳橫回告訴你裡面有哪些頻率的聲音,然後顳葉的其他部分包括顳上回和顳上溝告訴我們這裡面有哪幾種音色,海馬體在回憶里搜索這些音色對應什麼樣的樂器,顳葉和頂葉的語言中樞會將這些樂器對應的文字呈現出來,呈現在我們腦海里的是鋼琴還是小提琴。
  3. 這些還只是最基本的處理,接下來額葉皮質和布羅德曼區44和47將音樂的結構解析出來,外側小腦和小腦蚓部把節奏分析出來。
  4. 最後,通過邊緣和旁邊緣大腦結構,與情緒相關的額葉、小腦、杏仁核和伏隔核會受到激發,釋放多巴胺,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

-

Refs

  1.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The Science of a Human Obsession. Daniel J. Levitin
  2. Current Advances in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Music. Daniel J. Levitin and Anna K. Tirovolas
  3. Large-scale brain networks emerge from dynamic processing of musical timbre, key and rhythm. Vinoo Alluri
  4. Music, cognition, culture and evolu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5. Music and early language acquisition. Anthony Brandt, Molly Gebrian and L.Robert Slevc
  6. The rewards of music listening: Response andphysiological connectivity of the mesolimbic system. Menon, V. and Levitin, D.J.
  7. Towards a neural basis of music-evoked emotions. Stefan Koelsch

看了一圈同類答案,由各路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大牛所貢獻的高贊答案都好精彩~這邊情況剛好相反,算是對音樂略有了解吧,剛邁入音樂與情緒研究這個大坑,也略讀了幾篇論文,感覺可以部分解答這裡的問題,也請輕拍QAQ


有數個答案都提到了Helmholtz的研究,沒錯,就是Helmholtz自由能所指的那位熱力學大牛~ Helmholtz (1885) 的專著《On The Sensations of Tone》從音樂聲學的角度闡述了人類感知「和諧」的一些共性,算是開山之作,值得一讀。但因為年代久遠,沒有過多深入到更主觀的「情緒」方面,而且可以推敲的地方不少(比如他的樂音「粗糙度」理論不能解釋為何粗糙度高的和弦不合期望等),這裡不作展開~


--------------------------------------------------------------------------------------


Bowling et al. (2010) 對於音樂與講話的感情方面有個很有趣的研究。作者採集了兩種不同感情的英語念白,第一種內容與感情樂觀、激昂,稱為excited態,另一種內容與感情消極、沉重,被稱為angry…不對,subdued態。將這些念白看作旋律並分析音程關係,可得出以下結果:

同時,作者也收集了西方古典音樂與芬蘭民歌並進行旋律的音程關係分析,結果如下:

(其中tonic interval指的是每一個旋律音與主音之間的音程關係,melodic interval指的是每一個旋律音與前一個旋律音的音程關係)


在這樣的分析之後,作者得出的結論是,excited的念白中大三度音程,遠比subdued的念白中要多,這與大調音樂(主音與三音之間為大三度)較為明快、小調音樂較為憂鬱這種現象間有著統計學意義的相關性。


Bowling在其博士論文 (2012) 中給出了更多數據,其中包括兩種感情基調的語言以及大小調音樂中的基音頻率比對,這兩者之間依然顯示出強相關性:

換句話說,大調與小調音樂的色彩差異,很可能是因為這些音樂的音程關係與人類講話時excited / subdued感情所帶的音程關係較為類似~


--------------------------------------------------------------------------------------


Bowling et al. 在隨後 (2012) 的研究中進一步將西方音樂/英語獨白與印度南部Carnatic音樂/泰米爾語進行對比。結果如下:

根據上面兩組數據,能夠很清楚地發現這樣的現象:


1. 英語與泰米爾語的念白里,excited的念白音程關係都比subdued的念白音程關係更大。


2. 將Carnatic以不同感情基調(稱之為Ragas)分類,可明顯得出subdued的Ragas小三度音程遠比大三度要多,而excited的Raga大三度音程遠比小三度多,這與西方大小調音樂及感情基調情況一致。


3. 同為subdued念白,但泰米爾語的平均音程跨度比英語更小;而同為subdued/小調音樂,Carnatic的平均音程關係也比西方音樂要小。


上述三點充分說明了,音樂所表現的感情基調是跨文化存在的,而不同地區的音樂旋律特徵也與該處的語言文化息息相關。


--------------------------------------------------------------------------------------


Han et al. (2011) 所做的研究與聲調/非聲調語言有關。該研究選取了三種非聲調語言(美式英語、法語與德語)與三種聲調語言(漢語/普通話,越南語與泰語)以及其相對應的民間音樂作為對比,得出以下結果:

音樂上,聲調語言的音樂普遍比非聲調語言的音樂有更大幅度的音調變化,而聲調語言本身比起非聲調語言也有著更大幅度的音調變化。

(上面的圖表橫坐標為「音分」,100音分即為一個半音也即小二度)


非音調語言里的語句中,大二度以下的音程關係要比音調語言多,大二度以上的音程關係比音調語言少;而非音調語言/音調語言文化中的音樂也大致符合以上規律。


--------------------------------------------------------------------------------------


上述的討論,並不能完全解釋音樂中「感情」的本質,也無法說明這種「感情」主要來自先天還是後天因素。但足以說明的是,至少音樂所能表達的「感情」,部分來自於人類語言的語調所蘊含的感情特徵。而音樂的旋律特徵也受到了其所在區域的語言文化影響,而這些影響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為「後天影響」。反過來想,上面的結論可能也說明了,音樂有著跨文化的共通性,但作為他者,若不了解所屬文化,有時也可能難以理解某種文化的音樂所表露出的感情特徵。


Bowling et al. (2010) 的結尾部分所做的概括比我的闡述精準得多…現直接引用原文並附上渣翻譯,暫且作為本文段(如果以後不作更新的話)的結尾吧~

In most aspects of music—e.g., intensity, tempo, and rhythm—the emotional quality of a melody is conveyed at least in part by physical imitation in music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y a given emotion is expressed in human behavior.

在音樂的大多數方面,諸如緊張度、拍子與節奏等,對音樂旋律所表達的情緒,至少部分是通過物理模仿人類行為中的特定情感來實現的。


--------------------------------------------------------------------------------------

參考文獻:


先附上相關文獻的度盤下載鏈接: http://pan.baidu.com/s/1eSI9HSI 密碼: vf3q


Bowling, D.L., 2012.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emotion in musical tonal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Duke University).


Bowling, D.L., Gill, K., Choi, J.D., Prinz, J. and Purves, D., 2010. Major and minor music compared to excited and subdued speech.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27(1), pp.491-503.


Bowling, D.L., Sundararajan, J., Han, S.E. and Purves, D., 2012. Expression of emotion in Eastern and Western music mirrors vocalization. PLoS One, 7(3), p.e31942.


Han, S.E., Sundararajan, J., Bowling, D.L., Lake, J. and Purves, D., 2011. Co-variation of tonality in the music and speech of different cultures. PLoS One, 6(5), p.e20160.


Helmholtz, H. 1885 . Lehre von den tonempfindungen (On the Sensations of Tone), 4th ed., translated by A. J. Ellis Dover, New York.


在啃朱光潛先生的西方美學史,突然想起在知乎上看過這個問題於是搬上來。
這裡在古希臘的背景上從音樂的產生的角度很簡單的解釋了這個問題,古希臘也許是相對而言很接近藝術的起源的時期了,從這個時期來說音樂最初的產生應該還是有一定參考性的。
廢話說完,上圖。

這裡是在分析亞里士多德對於美學的理解的部分。
亞里士多德說「音樂是最富有摹仿性的藝術。」在關於「音樂為什麼能表現道德品質」的話題中他給出的回答是:「因為節奏與樂調是些運動的,而人的動作也是些運動的。」
在整個古希臘哲學中,我們如今所說的藝術(美術音樂戲劇文學等)由藝術家對現實的摹仿而產生的。所以朱老在對原著的解讀中說「音樂的運動形式是直接摹仿人的動作(包括內心情緒活動)的活動形式。」而且在各種藝術形式中「音樂反映人的心情是最直接的,它打動人的心情也是最直接的。」


音樂是開啟記憶的鑰匙


因為人經歷的多了,會變得感性,而音樂會引起人的共鳴。


多圖預警~~~~

從一個同學那看到的圖,覺得挺有意思,kiang了過來~音樂跟我們產生共鳴後,給我們無形的力量,接下來就開始帶動我們的騷動的小情緒~


大家都知道,音樂是什麼;你會說,小天,你是開玩笑嗎?說我們不懂欣賞音樂,你就是想寫個文章吸引我們眼球點進來騙取一些閱讀量是吧。我淡淡一笑,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我從來不靠音樂來做任何營銷篇章,只是今天我想給大家闡述一下,什麼叫音樂。

我相信,大家網上一搜,就立刻能知道音樂的釋義,我在此引用百科一句話,「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這句話,概括了音樂,也是音樂的精髓。很多人都懂這個道理,大家會說,我最近聽到某首歌曲,聽了之後,深受感動,忍不住滴下淚水,這就是音樂所要表達作曲者和演唱者的內心情感而引起的共鳴。我們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或多或少有一些經歷相似的地方,比如:吃喝玩樂、賺錢、愛情、旅行等等,這就使得我們聆聽音樂時,能夠和創造這個音樂的人得到相同的情感共鳴。可正是因為音樂的隨處可聽,沒有任何門檻,導致了人們的鑒賞能力容易受自己所在群體圈子的影響,迫使許多音樂人為了接地氣,創造出了頗為低俗的商業音樂。

說到這裡,也許你會開始罵我,說小天你這不廢話嗎?我喜歡聽就行,難道還要講究俗不俗?當然,喜歡聽俗的歌是你的自由,不過這不是我要跟你辯駁的,今天我寫這篇文章,其實為的是帶領你們學會真正地鑒賞音樂。

先給大家科普一個知識,音樂主要分為「器樂「和「聲樂」;聲樂,大自然給予了人類一個能說話的嘴巴,嘴巴可以哼出調調還能順帶歌詞,這其是也是一種最偉大的器樂;器樂,顧名思義就是樂器彈奏出來的音樂,因為有了人類,人類有大腦有四肢,為了在無聊的生活中,能夠充滿歡樂,便發明了各種能發出不同聲音的樂器。我們所聽的流行音樂或叫大眾音樂,就是器樂和聲樂的結合。


重點來了,什麼是流行音樂?英文名:PopularMusic;其實翻譯過來也可以叫大眾音樂;目前大家所能經常聽到的音樂,都叫大眾音樂,這裡除了古典音樂。作為音樂愛好者,應該知道,世界的音樂分為很多種曲風/流派,而大部分人只知道音樂就叫音樂,不會去深究如何欣賞音樂;其實音樂,是需要被欣賞的,需要我們用我們的聽力去鑒賞,哪些好哪些壞,就像文章或視頻一樣,如果你不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那在你面前的東西會影響你的品味、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就好比以前我們只看對錯,現在只看利弊,對錯永遠是一個層面的問題,而利弊,就是兩個層面的問題,我們做很多事,即使錯了也要去做,最經典的一句話叫「美麗的謊言」。


說到這裡,你就會問我,那應該怎樣去正確地鑒賞音樂呢?我有一句經典的話,從以前到現在到未來都是這麼說,「藝術(音樂)的靈魂來源於生活,所有以商業利益為目的去創作的藝術(音樂)都是垃圾」,這就是我的觀點,也可以說是一個最起碼的標準。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話,說有很多歌能流行起來甚至變成經典的音樂,這些是垃圾嗎?我不會說是或不是,還得具體看那首歌的創作背景,因為唱的人不能代表創作的人,就像張學友一樣,他是歌神,這點我不否認,因為他確實能把別人創作的東西情感唱到位,歌不在於唱的人是誰,而在於歌曲的創作初衷;

跑題了,我繼續說如何鑒賞,不過又得給大家科普一下音樂的分類;首先,音樂分為純音樂和歌曲兩大類;純音樂有古典曲和現代曲,而歌曲就是有加入人聲的音樂;音樂表現的形式有很多種,有一種樂器的獨奏,有幾種樂器的合奏,還有現在的電子音樂,就是完全靠數字音頻製作而成的,目前我們所能聽到大部分流行的音樂都是一個混合體。再說說音樂的曲風/流派,這個會受你的性格影響而選擇不同。音樂曲風基本分為幾個大類,流行(pop)、搖滾(Rock)、嘻哈(Hip-Hop)、爵士(Jazz)、民謠(Folk)、民族(中國)、鄉村(Country-美國)、布魯斯(Blues-美國)、古典(Classical Music)拉丁(南美洲)、非洲、印度,其中由搖滾派生的有,重金屬(Metal)、朋克(Punk)、英倫搖滾(Britpop)、後搖(Post-Rock)、硬搖(Hard-Rock),由嘻哈派生的有,雷鬼(Reggae)、節奏布魯斯(RB)、說唱(Rap)、浩室(House);以上這些分類是比較流行也比較大眾化,比較容易分辨的音樂,其實分類還能非常細,但是如果不是搞音樂編曲專業的基本分辨不太出來,如果你聽音樂的時候,能將這些分類分辨清楚,已經是非常高級的聽眾了。


我繼續說,為什麼得給你們講曲風,因為這些區分代表人的性格,三觀以及生活方式,如果你傾向於喜歡聽流行,那說明你是一個比較不願意被社會淘汰的人,想跟上潮流;如果你傾向於喜歡聽搖滾,說明你是一個不畏任何事的人,敢於跟任何事抗爭的人;如果你喜歡聽嘻哈,則說明你是一個自我的人,就喜歡自由自在,我行我素,不在意別人怎麼看的人;如果你喜歡爵士,這是個很高雅的音樂,你是一個有品味的人,充滿靈感的人;如果你喜歡聽民謠,則是一個喜歡安靜生活,感受大自然的人;如果你喜歡民族,中國的音樂,只能說你是一個深愛中華傳統的人,有古風韻味的人;如果你喜歡聽鄉村,大部分都是美國人,這是他們本土的鄉土音樂,清新自然;如果你喜歡聽布魯斯,估計你是黑人的後裔,比較哀怨悲傷吧;如果你喜歡聽古典,說明你是一個嚴肅刻板的人,遵循任何規則,內心保守的人;如果你喜歡聽拉丁,就是個熱情洋溢的人,一般跳恰恰舞的或南美洲的人比較喜歡;如果你喜歡非洲音樂,估計是喜歡他的節奏,節奏感比較強的人;如果你喜歡印度音樂,可能你跟印度有緣,哈哈;如果你喜歡聽輕音樂,那你就是個感性的人。

美國曾經有個研究表明,聽莫扎特的音樂會變得更加聰明,有助於提高記憶力;而例如像世界三大禁曲,它會使你變得很難受,讓你產生一種抑鬱的感受,精神疲憊;這就是音樂所能給出的能量,所以說,音樂的創作至關緊要,對於聽的人,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說到這,就可以說音樂鑒賞的重點了,聽歌分為好不好聽,美不美,你喜不喜歡,這個聽歌的標準;鑒賞的標準就是,是否能引起共鳴,是否能讓耳朵舒適,是否低俗,有些音樂甚至能讓人有聯覺,聯想到一個夢幻的地方;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的流程呢?因為現在音樂都變成快速食品一樣,大家只圖快,不再用心去製作,甚至出現低賤粗俗的商業音樂,而很多人都因為生活節奏快的原因,已經很少有人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音樂,或者跟著某種曲風的音樂做出某種相應的欣賞狀態;當我們的鑒賞能力提升之後,音樂的製作水平也會根據市場作出相應的提高,也許某天你會聽到跳廣場舞的大媽是跳電音舞曲呢。


此外,音樂的表現形式有樂隊,獨奏曲、協奏曲、交響曲;如果你平時聽音樂靠的是耳機和音箱的話,那除非你的設備非常好,才能聽到更好的音質,不然聽到的只是音樂帶給聽覺上的感受;真正聽音樂,最好是在現場感受那種樂器發出來的聲音,當架子鼓的敲打聲在你的胸口重擊時,當貝斯的低音讓你的身體有沉重的共鳴,當鋼琴琴鍵發出的聲音在你腦海迴響時,這才是音樂真正的美。

如果你想擴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了解更多文化與藝術,我就是帶領你們去開路的人。

文章作者,來自微信公眾號:今天我發現。


我所認為的音樂,應該是各種樂器產生的人能夠感知的音波組成的樂曲。我相信,人的耳膜能夠接收這些音波,音波的種類與強弱能夠引起大腦思維區的共鳴。
音樂作為一種特殊聲波,是人們心理活動的產物,是一種藝術。它擅長表現人的情感和情緒。音樂比其它任何藝術對人的情緒、情感影響更為迅速、強烈。不同感情色彩的音樂,會使聽眾產生或喜或悲的情感活動。音樂本身所具備的感情的感染力,遠遠超過任何形式的藝術和語言。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覺得藝人王雪霏寫的《顏色音樂》這本書里的一段話更能解釋:

對於大多數聽音樂的人(非專業搞音樂的人)來說,不同音樂情緒的產生最根本是由不同的聲音決定的。聲音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種性質,它們分別由聲波的頻率振幅和波形決定。根據我們的經驗可以知道,在一定範圍之內頻率越高,感覺越緊張;頻率越低,感覺越鬆弛,再低就會覺得沉悶。在一定範圍內,振幅越大感覺越強越激動;振幅越小感覺越弱越平靜。每一種樂器有它們不同的音色(聲波的波形),這由樂器的質地結構等有關,不同的音色也會引起不同的情緒,二胡柔美中有韌性,貝司深沉中含穩重。然而每一首樂曲都是不同音符的組合,於是每一首樂曲的情緒,就通過各個音符的聲音,和聲,速度,旋律的構成來表達。
音樂情緒,也是情緒,它反映音樂或與之有關的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係。雖然音樂情緒比較特別是以音樂感覺(聲波刺激聽覺感受器,通過纖毛的擺動轉化為動作電位以神經衝動的形式傳至大腦)為基礎,但是同其他情緒一樣音樂情緒與需要、生理狀態、和行為狀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於是音樂情緒就會影響到其他情緒,如果正確運用就會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


我常常對我的學生說:藝術家是什麼?藝術家其實是群有鑰匙的人。這群人有常人沒有的天賦和能量,能夠把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情緒和情感純粹而強烈的表達。所以,藝術在你我心中,只是有人拿鑰匙打開了那扇門而已。這就是藝術的價值,也是藝術家的價值。


不敢說專業的。其實在我看來,是因為當聽到某種音樂時,如果你對它有了解,那麼就會自發想像到大眾對它的普遍印象,或者聯想到有關於音樂的自己的故事,以及故事裡自己的情緒,比如婚禮時放西遊記的歌,難以幸福落淚,是因為西遊記的形象,以及音樂在西遊記中演奏的時機,在你腦中是有認知的,與婚禮氣氛不符,所以才會有不合適的感覺。而當第一次聽某首沒有歌詞的音樂時,你的感覺就可能不確定了。


首先,音樂的創作是由人內心發出的靈感,它被賦予了創作人的思想、感情和靈魂。
其次,聽歌的人在不同時間背景環境下大腦會自動對當時的場景進行刻錄,等到下次再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就是成為了開啟以前那段記憶的鑰匙。
最後,給曲子配上最合適的歌詞,會使整個歌曲更加鮮活靈動。
總之,曲子是內在的靈魂,歌詞普通外表輪廓。它們彷彿都是一個個的生命體。


通感


感同身受


說點自己的看法 不專業勿噴
音樂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一種藝術
它雖然從日常生活中誕生 但它的本質是人的創造能力與想像能力的體現
雖然既能讓人歡樂也能讓人悲傷 但音樂的根本始終是樂觀與充滿希望的(即使是死亡金屬等極端黑暗的音樂 也是用來歌頌某種人類心中認為永恆的事物 比如說死亡)
所以 音樂的根本用途是抒發內心的情感(包括信仰與憎恨) 從心理學和生物學來解釋這個為什麼完全沒有必要 而且自認為有褻瀆上帝給予人類的創造力之嫌
根本就沒有為什麼 因為這本就是人類將它創造出來的最根本動機 而質疑天性 其實是很幼稚的一件事情

補充一點排名第一的答案回答了問題嗎?那麼多人贊的是什麼?


腦補


因為大腦感知有兩個過程,接受信息和主觀分析


歌本身不會讓人興奮或悲傷,情緒變化是因為聽歌人所處的狀態和心境吧。同一首歌不同狀態的人聽,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新年快樂》,闔家團圓的人聽了很歡樂,離家獨自過春節的人聽了會悲傷。


音樂裡面旋律,節奏,樂器等等因素刺激大腦,使大腦聯想到種種畫面,由畫面帶動情緒。


去聽聽後搖就會明白了 遠比高興悲傷來得深刻吧。。


音樂里唱著自己的故事


推薦閱讀:

電磁輻射是否有害只和頻率和強度有關嗎?是否說明生活中的無線電波都不必擔心?紫外線有害的原理是什麼?
為什麼深海里的魚都長得那麼特別?
如果文明誕生於海洋,會有怎樣的發展軌跡?
宇宙中產生生命的機率是多少?能根據這個概率估算宇宙中存在多少地外文明嗎?
包菜是如何進化成今天這樣的?

TAG:情感 | 認知科學 | 生物學 | 神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