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經有哪些大城市遭遇過霧霾污染?他們是怎麼治理的?
來源: 《群眾》 作者: 白陽 王亞宏 尤朝暉
英國曾是世界工業革命的先驅,現在又是全球生態文明的領跑者,其間有30年舉國上下整治環境污染探索生態文明特別是倫敦治理霧靄的做法和經驗,可供江蘇各地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參考。
制定專門法案
上世紀50年代,倫敦霧靄重重釀成災難。因為該市冬季多使用燃煤採暖,煤炭燃燒產生的粉塵、有毒氣體和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積,引發了連續數日的大霧天氣,整座城市瀰漫著濃烈的臭味。人們走在街頭,甚至低頭看不見自己的雙腳。許多倫敦市民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高發,僅1952年12月上中旬就有12000多人死於呼吸系統疾病。
在付出生命的代價後,英國人痛下決心整治環境。1956年催生了首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案》。這一法案規定城鎮使用無煙燃料,推廣電和天然氣,冬季採取集中供暖,發電廠和重工業設施被遷至郊外等。1974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從空氣到土地和水域的保護條款,並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條款。相繼頒布的法令嚴格執行成為「霧都」獲得新生的保證。
擴建綠地是倫敦依法治污改善環境的重要手段。倫敦雖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綠化面積達24平方米,城市外圍還建有大型環形綠化帶。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市中心,也仍舊保留著海德公園以及詹姆斯公園等大片綠地。
倫敦的巴特西發電站曾是英國最大的發電站,被認為是工業時代的象徵,巔峰時期每周燒煤一萬噸,每天消耗泰晤士河河水155萬立方米。1989年,巴特西發電站正式關停,以減少污染。
2007年2月,時任倫敦市長利文斯通宣布環保規劃,計劃在20年內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0%,把倫敦建成全球最環保的城市。根據規劃,約750萬倫敦市民將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換用節能燈泡。在節能和環保方面表現出色的企業和政府機構被授予綠色獎章。
發展綠色產業
英國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並積極倡導低碳經濟的國家,倫敦在低碳城市建設方面更是起到了領跑者的作用。2007年,倫敦頒布《氣候變化行動綱要》,設定減碳目標,以1990年為基準,到2025年要減排60%。為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倫敦把部分目光集中在智能電網建設上。
倫敦是英國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也是耗電量最大的城市,有效利用電能對倫敦實現減排目標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11年,在英國電監會的推動下,英國電力公司聯合高科技企業和高校,發起總投資達3000萬英鎊的「低碳倫敦」實驗項目。該項目的主要研究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增加電力來源,提高電能使用效率,這涉及到分散式供電系統的應用以及智能電錶的普及;二是電力供應交通,即促進電動汽車發展;三是電力供應熱能,即推廣熱泵。
分散式供電主要是相對於傳統的集中式供電而言,是指將發電系統以小規模、分散式的方式置於用戶附近。這種供電方式燃料較為多樣環保,同時可以減緩中心電網的壓力,提高供電的安全性和靈活性。項目還負責為倫敦的低碳社區和企業園安裝6500個試用智能電錶,其運行情況將決定是否在全英推行。智能電錶可以發送家庭和企業的實時用電量和用氣量信息,便於錯峰用電並可以進行遠程監控。同時配合安裝試用的還有高效使用電能製冷制熱的熱泵。另外,項目還將在倫敦市為電動車安裝630個充電點,並對50輛已投入使用的電動車進行監測,以確定未來電動車發展的進一步計劃。
低碳技術是項目推進的主要挑戰之一,目前項目組正在大力推進相關技術的研發,熱泵、電動車技術都處在攻堅階段。
建設低碳城市
英國政府認識到,城市大氣污染問題既與燃料結構有關,也是人口、交通、工業高度集聚的結果,需要綜合治理,其中產業轉型是關鍵。為此,英國不再單純依賴製造業,而是大力發展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
按照英國政府的計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要佔15%的份額,40%的電力將來自綠色能源——既包括對依賴煤炭的火電站進行「綠色改造」,也包括發展風電等綠色能源。到時英國溫室氣體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
政府還制定了推廣太陽能的計劃,補貼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作為一個島國,英國還充分利用海上風能,其海上風電站的裝機容量位居世界前列。
為了綠色發展,英國政府宣布對所有房屋節能程度進行「綠色評級」,以提高房屋能源利用率和減少排放。並要求從2016年開始,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須是「零排放」,此類環保住宅將享受免繳印花稅的政策優惠。
現在,節能已成為英國人的生活時尚。英國零售業巨頭樂購率先建設了一批「零碳」超市,通過自備生物質發電機、建築節能、循環利用雨水等方式打造新興購物環境。倫敦南部的「貝丁頓零碳社區」是上海世博會零碳館的原型,其建築、生活等許多方面的領先設計已成為標杆。
2012年,綠色經濟產業成長為英國為數不多的經濟增長領域之一。從今年開始,到2015年,每年的增長率將超過4%。綠色行業將創造40萬個工作崗位,而且這一數字還將不斷上升,再過5—7年,綠色行業從業者將有120萬人。
限制私車出行
隨著汽車工業的大發展,汽車尾氣排放所產生的光化學污染越來越嚴重。
倫敦市政府對此採取的措施是,限制私家車入城。自2003年2月起,倫敦市政府規定,對周一至周五早7點至晚6點半進入市中心約2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機動車,每天徵收5英鎊的「交通擁堵費」,由此獲得的收入完全用於改善倫敦公交系統。此後收費區域不斷擴大,收費標準也提高到目前的8英鎊。隨後,倫敦市還公布了更為嚴厲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車進入倫敦。
目前,每天進入塞車收費區域的車輛數目減少了60000輛,廢氣排放降低了12%。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開車上班,而是紛紛選擇乘坐公共汽車和地鐵,使公交運營收入增加了兩成。更重要的是,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公交車的可靠性。人們在路途上花費的時間顯著減少,出行時間縮短了14%。
空氣污染這一話題對巴黎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然而去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的一段時間卻是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冬季污染高峰。從11月30日至12月17日,這次法蘭西島大區的污染高峰持續了18天,其中有11天出現了污染物指標超過通報或警戒限度的情況(有10天PM10超標,1天二氧化氮超標),而12月1日PM10的日均值達到了146μg/m3,幾乎是警戒限度(80μg/m3)的兩倍。這場由反氣旋影響下的污染高峰並未像往年的春季污染高峰一樣使能見度顯著下降,但據大區醫療機構的統計,從11月30日至12月7日的一周內,因呼吸疾病而前往兒科急診的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
△ 12月6日,霧霾中的埃菲爾鐵塔(來源:http://www.telegraph.co.uk)
為了緩解污染高峰,巴黎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巴黎及近郊22個城鎮實施汽車單雙號限行、法蘭西島公共交通系統免費、主幹道限速、經過卡車必須繞行等等。從1997年第一次實行單雙號限行以來,這一措施在巴黎至今實行過九天,其中六天都在今年12月。
△ 巴黎及近郊每年實施單雙號限行的天數
2014年3月的市級選舉(élections municipales)前,一直不願惹惱法蘭西島大區駕車人的社會黨政府直到污染高峰持續一周後才決定實施單雙號限行。在該決定實施的一天中,車流量減少了18%,顆粒物污染因此減少了6%,二氧化氮含量降低了10%,在高峰期這一效果更佳明顯。
對大部分在巴黎或近郊居住並工作的居民來說,發達的地鐵系統使得他們對汽車的依賴並不高。而維護生活環境中的空氣質量往往是他們的首要考慮。
巴黎市政府在2007年推出了公租自行車系統Vélib』,又在2011年開全球之先,推出了公租電動汽車系統Autolib』(《如何在浪漫法蘭西優雅地租車約會》)。而今年展開的塞納河右岸河岸車道的人行道改造更是進一步強化了巴黎市政府「反汽車」的形象:這段建成於汽車正在法國全面普及的60年代的市內快速通道將從此對汽車說不,被改造為人行道,將來還可能會修通無軌電車。
△ 2016年12月6日車流量與平時的對比:黑色曲線為當日車流量,藍色為平均流量,從綠到紅為車流量水平的不同級別,橫軸為時間。
對於目前的局面,政府也提出了新的辦法。法國政府從今年初開始推行對每輛汽車尾氣排放水平進行認定的「空氣質量認證」貼紙(vignette Crit"Air),12月初的污染高峰期間,政府做出決定:這一認證貼紙從明年起將在巴黎等幾個大城市強制推行。在未來的污染高峰期,各地的督察署便可以根據汽車的污染水平制定限行措施。這比具有一定盲目性的單雙號限行自然更加有效。而巴黎市的措施更為積極:從今年7月1日起,所有1997年以前上牌的汽車在周一至周五早8點到晚8點間將禁止在巴黎行駛。這一措施大約涉及全城10%左右的汽車。同時,巴黎還宣布將在2020年前徹底禁止柴油車。
△ 四種等級的「空氣質量認證」(Crit"Air)標籤
世 界 說
宋 邁 克
發自 法國 巴黎
剛好看到環境投資聯盟發了一篇文章:
英國
教訓: 1952年倫敦遭遇「霧都劫難」隨著19世紀上半葉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英國進入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階段,隨之而來的是工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直線上升的煤炭消耗量。19世紀末,英國經常出現毒霧事件。而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52年12月5日至10日這6天當中。當時,倫敦許多市民感到呼吸困難、眼睛疼痛,並伴有咳嗽癥狀。醫院接收的呼吸系統及眼部疾病患者數量激增。可怕的是這些病人當中有許多人並沒有因為接受治療而獲得康復。據記載,6天當中倫敦市因空氣污染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數達4000人。更為可怕的是接下來的兩個月里有近1萬人因相關疾病失去生命,傷者更是不計其數。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倫敦毒霧事件」。
經驗:
倫敦成功摘掉「霧都」的帽子,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經驗是政府部門重視環境保護,以加大投入和加強立法方式不斷改善和規範污染空氣的生產、生活方式。1956年英國政府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環境保護的法律文件。該法案規定,倫敦市區內設定「煙塵控制區」,區內工廠不允許燃煤,以煤為燃料的電廠等企業必須搬離市區,市民也不準燒煤取暖。與此同時,政府加大投入改善燃煤質量,即便是在郊區的燃煤企業生產用煤也要達標,居民生活取暖改為統一採用天然氣。其次,英國政府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系統,鼓勵市民綠色出行。以倫敦市區的地鐵系統為例,自1856年倫敦市首條地鐵線開建至今,倫敦地鐵站的數目已超過273個,站間距離平均為1.5公里,站與站之間步行可以方便到達。倫敦地鐵線路總長達400公里,並且地鐵線均延伸至市郊,住在郊區的居民乘坐地鐵出行非常方便。這一方面鼓勵倫敦百姓採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另一方面提高了群眾搬離市區居住的積極性,有效降低了市區人口密度,對空氣污染物擴散非常有利。除此之外,自2003年開始,倫敦市對於私家車進入市中心徵收擁堵稅,停車要繳納高昂的停車費,私家車還要加裝尾氣凈化裝置。 今日倫敦美景另外,倫敦市擴大綠化面積,大力推行綠色能源。倫敦市面積為1500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名副其實的寸土寸金,但倫敦市綠化率達到1/3,綠色植物對空氣中污染物的吸收起到了顯著作用。即便是在空氣質量已經不錯的今天,倫敦市仍然積極推進能源升級換代,近期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佔到15%的份額,40%的電力來自綠色能源,溫室氣體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
美國
教訓:1943年洛杉磯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初期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市。光化學煙霧是大量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與空氣中其他成份起化學作用而產生的。這種煙霧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劑,滯留市區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洛杉磯市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於大氣污染和高溫,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餘人,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癥狀。直到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還被稱為「美國的煙霧城」。
經驗:
二戰後,美國洛杉磯等多個城市曾相繼陷入空氣污染中,瀰漫在空氣中的污染物被稱為「殺人塵」,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在採訪過程中,美國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告訴記者,「雲開霧散」需多管齊下,科學標準、立法保障、政府監督……一個都不能少。
美國環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將PM2.5作為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並在2006年對標準進行了完善 實現對全國環境空氣質量24小時監測,並在政府官網上公布當天PM2.5監控結果和次日的預報數據。民眾還可以下載手機應用,隨時查詢自己所在地的空氣總體狀況(空氣質量指數)、實時狀況、PM2.5值和臭氧監測數據等。 根據美國「清潔空氣法案」,美環保署把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區分為「不達標」、「達標」、「無法分類」3種,PM2.5數據是其中最重要環境空氣指標之一。此外,環保署還對臭氧層、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氣中主要污染物進行監測。 美國環保署已經針對發電站、汽車等微小顆粒物排放源發布了規範和指導,其中包括對公共汽車和輕型卡車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排放;對柴油發動機執行多層次的廢氣排放標準,要求發動機生產商製造符合先進排放控制標準的產品,從而使廢氣排放減少90%以上。 美國公民可以對PM2.5的標準監控程序進行監督,根據公布的全年監測統計和日常監測數據,參與所在州的環保機構舉行的公共聽證會。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11月10日發表題為《中國霧霾:提高能源效率能阻止「空氣末日」嗎?》的文章,作者為克萊 斯特蘭傑。文章指出,在上世紀80年代,洛杉磯盆地的空氣質量是美國最糟糕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咎於數以百萬計的私家車和四面環山對煙霧的阻隔效應。文章稱,如今,通過實施嚴格的車輛尾氣排放標準和強制性煙霧監測,洛杉磯的空氣質量有了極大改善。洛杉磯的空氣污染「紅色預警」天數在1975年高達200天,到2010年已減少到只有3天,而該市私家車數量同期增加了近兩倍。
日本
教訓: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同樣也未能避免空氣污染,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更是成為了世界環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1955年以來,日本四日市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污染城市空氣。1961年全市工廠粉塵、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達13萬噸。500米厚的煙霧中飄浮著多種有毒氣體和有毒金屬粉塵。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大氣污染公害事件受害人數驟然激增,特別是在東京。東京還出現了新增發病的患者,以及此前因某種原因未能受到認定的患者無法接受任何救濟的嚴重事態。
經驗:
日本環境省制定PM2.5標準與一場官司密不可分。633名1996年至2006年間東京大氣污染公害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東京都政府、首都高速道路公團以及豐田汽車等8家汽車公司提起訴訟。2007年8月8日,原被告雙方達成和解,要求政府就設定針對PM2.5環境標準進行討論。日本環境省2009年9月9日公布了PM2.5環境標準,規定PM2.5的「年平均值在15微克/立方米以下,日平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日本環境省設有大氣污染物質廣域監視系統,對包括PM2.5在內的各種大氣污染物質進行監測,將相關數據匯總分析通過網站24小時發布。日本2012年2月24日首次公布了PM2.5標準設定之後日本全國的測定結果(2010年度)。該結果顯示,在日本全國46個測量局中有34個測量局的PM2.5年平均濃度超過環境省制定的標準。
東京大氣污染訴訟案推動了地方政府對PM2.5的立法。2000年12月東京都制定相關條例,規定達不到PM2.5排放標準的柴油機汽車禁止在東京都內行駛。2002年12月首都圈7都縣市首腦會議上決定加強合作,促使儘快安裝減少PM2.5排放的過濾器裝置,設置了「柴油機汽車對策推進本部」。如今,首都圈已經發展為9都縣市藍天網路組織,定期在高速公路入口及休息區進行相關檢查。大多數的汽車企業在生產設計柴油機汽車的時候就加裝過濾器,越來越多的舊車也開始安裝過濾器。
德國
教訓: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曾面臨相對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尤其是以煤鐵重工業著稱的魯爾區。經過數十年持之以恆的治理,德國已經基本解決這一問題。
經驗:
大力發展新能源車 用技術手段限制排放
相對於其他發達國家採用政策監督管理解決問題,德國人更願意研發技術,從工業產品入手,解決污染。德國聯邦政府積極促進能源轉型,促進清潔能源的開發,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如今市場上常見的新能源車多來自德國技術。並開展跨國合作。 當然政策法規也不可少,德國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主要有三大戰略:首先是制定空氣質量標準,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及污染防治方案;其次是用技術等手段限制污染物排放,包括關停污染源;三是完善監管機制,針對具體污染物給出排放上限。與此同時,德國聯邦政府還積極促進能源轉型,促進清潔能源的開發,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制定長短期減排措施
德國聯邦環境局發言人介紹,如果空氣出現嚴重污染,須立即採取行動。首先,對某類車輛實施禁行,或者在污染嚴重區域禁止所有車輛行駛。第二,就是要限制或關停大型鍋爐和工業設備。此外,關閉城市內的建築工地也有助緩解污染。在火爐中燃燒木頭、焚燒垃圾等行為一定要注意避免。
除上述短期解決措施外,若想儘快減少霧霾天氣帶來的污染,城市內還需一些長期措施,以提高空氣質量。
義大利
教訓:米蘭在西歐地區屬於污染較嚴重地區,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陸續採取治理措施以來,米蘭空氣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苯、二氧化氮、總粉塵等污染物濃度都顯著下降。目前車輛尾氣排放以及揚塵是米蘭空氣污染主要源頭,也是當前治理的主要著力方向。經驗:為「多爭取一片藍天」,米蘭市政府採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其重點是控制汽車尾氣排放和集中供暖。
經驗:
米蘭地處義大利波河平原腹地,人口密集,周圍工業及農業生產活動頻繁。此外,米蘭上空類似「厚毯子」的逆溫層厚度達300米,更加不利於煙霧的消散。因此早在十多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曾把米蘭列為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之一。
在米蘭,差不多兩個人就擁有一輛汽車。為控制汽車尾氣排放,當地政府在市中心增設交通管控區,加收交通擁堵費,以抑制車輛進城需求。據統計,這項政策實施後管控區內車輛減少了30%,外圍地區車輛使用量也減少了7%,市區碳排放量也大幅下降。
另外,米蘭市政府還通過每年數次的周日無車日活動,積極引導民眾使用公共交通設施,幫助市民培養「治理污染人人有責」的意識。
取暖方面,米蘭市則增加集中供暖面積。當局還定期檢查供暖設備能耗使用情況,以採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效。
美國 賓夕法尼亞州 匹茲堡市(賓夕法尼亞州第二大城市)
1880年代,匹茲堡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大的鋼鐵基地。一直到1940年代,這一個城市的鋼鐵產出就能佔全美的2/3。鍊鋼產生的廢氣讓匹茲堡常年被煙霧籠罩。這裡有幾張圖大家可以體會一下:What Pittsburgh Looked Like When It Decided It Had a Pollution Problem
注意有幾張圖下面標註了拍攝的時間。很多上午9點10點的照片天空都是一片灰暗,甚至汽車都開著大燈。這比現在的北京要嚴重的多了吧?
匹茲堡從1950年代開始治理污染。基本思路是關閉污染嚴重的企業(主要是鋼鐵企業),扶持醫療、教育、金融行業。這些行業到今天已經在匹茲堡的經濟中佔主導地位了。
雖然已經治理了這麼多年,但是匹茲堡的空氣質量我認為還是遠不如那些沒有被污染過的地方。最近幾年也經常有「匹茲堡和LA是全美空氣最差的兩個城市」的論調出現。雖然說是「先發展後治理」,但是要治理到污染之前的樣子,我覺得真的很難很難,或者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
以下引用自:閆睿穎:匹茲堡空氣治理對中國的啟示
匹茲堡治霾經驗—政府,立法,公民參與與技術支持
同樣是面對怨聲載道的民眾,在匹茲堡首先行動起來的是市政府。1941年時任市長設立了消除煙霧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企業和民間領袖,報紙編輯,公共衛生部部長,教育委員會理事。工業界,政界及教育文化界等多方聯動,為根治空氣污染問題建言獻策。
與此同時,市政府啟動「匹茲堡復興計劃」,關閉環境污染的企業,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並重點扶植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醫療和服務業,將匹茲堡經濟由單一的鋼鐵工業向多樣化轉型。1986年,美國鋼鐵公司設在匹茲堡的工廠關閉,該工廠曾經的鋼鐵產量約佔全美的1/3。曾經是城市地標建築的美國鋼鐵大廈,2008年也改旗易主,成為匹茲堡醫療中心的總部。
美國聯邦政府對環保問題也愈加重視。1955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了第一部空氣污染法《空氣污染控制法》,明確地方政府對空氣污染治理負有主要責任。1963年出台了對美國的空氣污染和霧霾防治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清潔空氣法》,指出空氣污染是跨地區的全國性問題,啟動空氣污染治理撥款,並設定了空氣質量標準。在經過多年的修正之後,該法最終成為世界空氣污染法的標杆。國家層面的環保立法為匹茲堡出台相關法律法規,設立評價和懲罰機制提供了法律依據。
個人和民間非政府組織在政府推進空氣質量法規上也起到關鍵作用。匹茲堡市民俱樂部和婦女選民聯盟聯合對社區居民宣傳空氣污染的危害,並遊說煤炭運營商協會減少煙煤的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清潔空氣法》修正案規定了公民訴訟條款,任何個人以及聯邦政府的任何代表處、部門、機構、官員、代表或僱員均可對違反環保法律的行為提起訴訟。這一法規為發揮公民力量,達成社會共識,打破立法、執法都在權力集團內部運行的傳統路徑依賴提供保障。
匹茲堡的學術機構積極為空氣污染防治提供技術支持。其中,卡內基梅隆大學得到政府資助對空氣污染進行田野研究,分析空氣污染物構成,並評估新型治理措施。在綠色建築的循環利用上,匹茲堡也頗具經驗。老城區新修沒有採取大拆大建,取而代之的是對其進行翻新,並將拆除的建築材料回收利用。這裡也是全美擁有綠色認證建築數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包括世界上第一座有綠色認證的會議中心。
現如今匹茲堡已全面轉型,支柱產業由原來的鋼鐵工業變為醫療,金融和教育為主導的多元化產業結構。20世紀90年代起,環境治理標準更加嚴格,環境保護寫入經濟發展規劃。匹茲堡不僅逐漸摘掉了「煙霧之城」的帽子,還在2008年經濟危機襲擊美國的時候抵抗住了消極影響,成為全美少數幾個經濟增長率和就業率沒有因危機而減少的城市之一。
中國的城市如今重複著匹茲堡「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霧霾壓城局面的扭轉不能僅靠決心。產業轉型,全國聯動,法律支持,公民參與以及技術創新是匹茲堡對如何回歸綠色城市給出的答案。正如安德森教授在他的社交網站上的感嘆,相信北京會有和匹茲堡一樣的轉變,但是那並不容易。
洛杉磯是如何戰勝霧霾的
(圖)1958年,洛杉磯。連續3 天霧霾之後,一位女士正擦拭不斷流淚的眼睛。她準備呼吸一瓶由城外採集的新鮮空氣。瓶身上寫著「如水晶般透明的空氣」。
1943年7月26日清晨,當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從睡夢中醒來,眼前的景象讓他們以為受到了日本人化學武器的攻擊:空氣中瀰漫著淺藍色的濃霧,走在路上的人們聞到了刺鼻的氣味,很多人把汽車停在路旁擦拭不斷流淚的眼睛。政府很快出來闢謠,這不是日本人的毒氣,而是大氣中生成了某種不明的有毒物質。
這是洛杉磯有史以來第一次遭受到霧霾的攻擊,這裡的居民們以為這只是偶然的天氣現象,他們不知道他們面對的將是一場長達半個世紀的霧霾戰爭。
奇普·雅各布(Chip Jacobs)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洛杉磯人。他告訴《中國企業家》記者,從童年時代開始,他的記憶里就不斷出現霧蒙蒙的天空以及空氣中瀰漫著的刺鼻氣味。此後的幾十年他見證了這座城市的人們在霧霾中掙扎和抗爭最終勝利的全過程。2008年,通過數年的資料搜集和採訪,他出版了《霧霾之城——洛杉磯霧霾史》一書,在書中他記載了這一段生動的歷史。
在1943年那次突如其來的霧霾之後,情況變得越來越糟,出現霧霾的天數越來越頻繁,居民中開始出現恐慌。洛杉磯市長弗徹·布朗(Fetcher Bowron)信誓旦旦地宣稱四個月內一定永久消除霧霾。很快政府關閉了市內一家化工廠,他們認定化工廠排出的丁二烯是污染源。但之後霧霾並沒有緩解;此後政府又宣布全市30萬焚燒爐是罪魁禍首,居民們被禁止在後院使用焚燒爐焚燒垃圾。可是這些措施出台後霧霾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頻繁了。政府立刻失語了。在那些霧霾嚴重的日子裡,學校停課,工廠停工,人們湧向醫院接受治療。醫生們普遍懷疑霧霾是這些疾病的根源。
普通市民怨聲載道,卻也無能為力。而身處洛杉磯的好萊塢明星們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當時一個演員想出了一個「霧霾罐頭」的點子,並設計了一段廣告詞:「這個罐頭裡裝著好萊塢影星們使用的有毒空氣。你有敵人嗎?有的話省下買刀的錢,把這個罐頭送給他吧——眾多好萊塢影星力薦。」這種罐頭標價35美分,在遊客眾多的商店裡出售。
(圖)1950年代,一位洛杉磯居民正在啟動他的汽車。洛杉磯環保部門表示有85%的霧霾來自汽車尾氣。
最先站出來的是洛杉磯當地最大的媒體《洛杉磯時報》,他們僱用了一個空氣污染專家就霧霾展開調查,專家得出的結論是空氣中的大部分污染物來自汽車尾氣中沒有燃燒完全的汽油,只有一小部分來自工廠的廢氣以及焚燒爐。這一結論很快受到了反駁。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福特公司的工程師宣稱汽車尾氣會立刻消散在大氣中不可能製造霧霾。
可他們沒有想到一名住在洛杉磯的科學家通過實驗揭示了真相。
加州理工學院的荷蘭科學家阿里·哈根斯米特(Arie Haagen-Smit)通過分析空氣中的成分發現,霧霾的罪魁禍首實際上是汽車尾氣。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氣中後,在陽光紫外線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含劇毒的光化學煙霧。
當時的情況是,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讓洛杉磯及其周邊變得空前繁榮,大量工廠和人口的湧入讓這座城市成為全美汽車數量最多的地區。洛杉磯在1940年代就擁有250萬輛汽車,每天大約消耗1100噸汽油。
「這是洛杉磯人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給他們帶來威脅的霧霾就出自自己心愛的汽車裡,他們每個人自己就是污染源。」雅各布說。
哈根斯米特研究結果公布後,政府並沒有採取行動,只是建議居民儘可能地少用汽車出行來減少尾氣排放。
1955年9月洛杉磯發生了最嚴重的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兩天內因呼吸系統衰竭死亡的65歲以上的老人達400多人。這時政府才開始意識到霧霾的嚴重性。加州州長奈特(Goodwin J. Knight)於是指派一名專家巴克曼(Arnold O. Beckman)成立一個委員會負責空氣治理。
在經過一系列調查後,巴克曼的委員會提出了六條建議,其中包括放緩重污染行業的增長,建立高效公交系統,逐步淘汰使用柴油車等。在此後的幾年,洛杉磯政府開始著手解決污染問題,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成果有限,這一情況直到1970年《清潔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的出台才改變。
「1970年的《清潔空氣法案》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這之前洛杉磯的監管者在面對全國性的汽車和石油巨頭時往往有心無力,但《清潔空氣法》的出台標誌著全國範圍內污染標準的制定成為可能。」雅各布說。
實際上《清潔空氣法案》的出台並非一帆風順。美國國會最早在1967就通過了最早的《清潔空氣法案》。這部法案的主要內容是擴展了聯邦政府在環保方面的職能,但沒有制定檢測標準和強制措施,最終它被證明是一部失敗的法案。
到了1960年代末,隨著美國民權和反戰運動的高漲,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開始關注環境問題。1970年4月22日這一天,2000萬民眾在全美各地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呼籲保護環境。這一草根行動最終直達國會山,立法機構開始意識到環境保護的迫切性。後來這一天被美國政府定為「地球日」。
民眾的努力促成了1970年《清潔空氣法》修正案。這部新的法律在後來的環境保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新《清潔空氣法》將大氣污染物分為基準空氣污染物和有害空氣污染物兩類,並第一次界定了空氣污染物的組成。在法律草擬過程中,洛杉磯在整治環境污染方面的眾多經驗被拿來參考。同一年國會還授權政府組建了環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來負責監督法案的實施。
上世紀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氣凈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的發明從技術上解決了汽油燃燒不完全的問題。於是監管者依照新的法律,規定所有汽車上必須裝上這種凈化器。政府的新規馬上遭到了汽車製造商的激烈抗議,他們一開始抨擊這種裝置在技術上不可能實現,而後又抱怨成本太高。他們的抗議導致這個法令一度中止,一直到1975年所有的汽車才實現全部安裝凈化器。此舉被認為是治理洛杉磯霧霾的關鍵。
與此同時政府敦促石油公司必須在成品油中減少烯烴的含量,這種物質被認為是造成光化學污染的主要物質;加州的環保機構還提倡和開發了用甲醇和天然氣代替汽油的新技術,因為這些燃料的尾氣排放量只有汽油的一半。儘管甲醇因為價格原因沒有成為汽油的替代品,但這些措施第一次讓石油公司感受到了威脅,促使他們去開發更加清潔的汽油。
通過長達十餘年的努力,洛杉磯的空氣開始慢慢轉好。根據環保部門的統計,洛杉磯一級污染警報(非常不健康)的天數從1977年的121天下降到1989的54天,而到了1999年這個數字已經降為了0。藍天白雲重新出現在洛杉磯的上空,城區的人們大部分時候都可以清楚地看到70公里外的巴迪山(Mt. Baldy),而做客洛杉磯道奇球場(Dodger Stadium)的客隊球員也不再需要氧氣罐完成比賽。
「治理霧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洛杉磯從1943年第一次霧霾的出現到1970年《清潔空氣法案》的出台經歷了整整27年。在這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來自汽車公司,來自石油公司,此外還有政府和立法者的不作為,」雅各布說,「如果你回過頭去看,你會發現真正推動這項事業的是那些普通的民眾,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洛杉磯時報》,沒有哈根斯米特,沒有『地球日』上的示威群眾,我們今天肯定還會生活在霧霾當中。」
今天雅各布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依然居住在洛杉磯,作為一名環境專家,他還非常關心目前中國的霧霾危機。
「現在的中國局部地區和幾十年前的洛杉磯非常相似。人們應該儘快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勇敢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霧霾之城》Smogtown:The Lung-Burning History of Pollution in Los Angeles一書由Overlook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本文部分資料摘自書中)
【史鑒】洛杉磯是這樣戰勝霧霾的
其實,大氣污染從來就不只是一國一地的個案,而是很多國家在發展過程當中都會遇到的問題。1966年感恩節,黑色的霧霾籠罩紐約市長達一周,每一天平均因為霧霾死亡的人數超過20人。可見,黑色「殺人霧」,空氣可以殺人這些話,並非危言聳聽。現階段的中國也一樣,遇到問題不可怕,關鍵在於,我們需要正視它,有了前車之鑒,可以更快找到解決辦法消滅「敵人」。
我們如何治理它?需要多久?有哪些可行性措施?從政府到百姓,我們到底能為緩解「霧霾危機」身體力行地做些什麼?帶著這些問題,我走訪了美國當年親身經歷霧霾治理的專家、民眾,希望能夠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示。
紐約法學院教授兼環保律師Ross Sandler告訴我,紐約當時的霧霾問題主要是由兩方面造成的,「一個是市區範圍內的能源生產,主要是紐約市內為城市供電的發電廠;第二個方面,就是汽車。」
當年的紐約,城市供電主要依靠燒煤,除此之外,由於當時紐約的市政還沒有派出垃圾車,人們還會在自己所在的公寓樓道里燃燒垃圾,這也讓當時城市的空氣雪上加霜。愈發嚴峻的霧霾問題開始引起整個紐約地區恐慌的同時,從政府、公益組織到民眾,也開始採取一系列行動,聯合對抗這場「霧霾危機」。
1. 政府-
首先,紐約市政府自己作出了很多努力,當即下令禁止燃煤和高硫油。由於污染是通過風傳播的,所以這一舉措也必須得到國家的響應,在全國範圍內治理。
隨後,《清潔空氣法》法案的出台,對於美國治理空氣污染和霧霾步步推進,具有程碑式的意義。1970年,美國頒布的《清潔空氣法》設立了具有強制效力的空氣質量指標體系,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制定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包括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以及粉塵顆粒物的含量;第二個就是針對機動車,設置全國通用的每公里尾氣排放量標準。
比起中國,美國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車輪上的國家,車多而且車流量巨大。為了解決汽車尾氣排放問題,紐約市長Ed Koch首次僱用了一位資深環保律師,作為城市的交通顧問,專門治理因交通而引起的空氣污染問題,這個人就是Ross Sandler。
在Ross看來,「任何關於汽車的規劃,如果不涉及到改造汽車本身,那麼最重要的就是要減少汽車行駛的公里數。如果你減少了減少汽車行駛的公里數,你就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如果你告訴人們,你們在這不能開車,或者那裡是限行的,這在政策上是不可能的。儘管我們嘗試了很多種方式去減少汽車行駛的公里數,但是除了一個之外,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這個唯一的方案,就是「密度問題」。如果城市沒有很寬的路,就沒有開車的空間了,這樣的話就會有很汽車的里程數就會減小。紐約的人口密度很大,你不可能把所有車都放到紐約來,但是如果在一個沒有人想去的城市,這招不一定會管用,但是在紐約,人人都想來,如果不能開車,人們就會想用別的方式來紐約,比如通過公共交通。」
現在,乘坐公共交通不僅成為紐約客們,更成為紐約遊客們出行的必備交通工具。
空氣法案雖然有一定效用,但法律難免存在灰色地帶,這家監管也會有死角,這個時候就需要個人發揮力量,千萬不要小看個人的力量,在紐約或者說全美的這場對抗霧霾的鬥爭當中,個人,以及個人發起的環保組織,成為推動治理的中堅力量。
2. 公民-
David Schoenbrod教授,也是Ross在紐約法學院的同事,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他曾經是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的一個年輕律師,這個協會主要的責任就是通過起訴政府來保護環境。
現在,人們都知道汽油無鉛化這一舉措,對於空氣清潔多麼重要!但是你也許不知道,這一舉措最早來源於美國,而David就是這一舉措的最早提出者。「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把鉛從汽油中去除出去,因為這涉及到當時全美國的含鉛汽油問題,去除汽油中的鉛拯救了成千上萬的兒童,鉛不僅害人,而且還會嚴重降低兒童的智商,當時,有成千上萬的兒童,智商已經跌到了70以下,是永久性的腦損傷。所以,美國首先去除汽油中的鉛,也帶來了全世界的去除含鉛汽油的運動。」
除了像David這種環保組織中的專業人士,當年也不乏關注環保的普通市民,採取溫和的方式,加入對抗霧霾的大軍。最具代表性的就要算是自行車團體。1990年,紐約市政府突然關閉了我背後,這個紐約市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Queens Boro Bridge上唯一的一條自行車車道,希望能夠全面向機動車開放,來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這一舉措迅速引起了自行車團體的不滿,他們也馬上做出了行動。為此,一佳非常幸運得找到了當年的代表之一Charles,告訴我們當年事情經過。
Charles告訴我們,當年他們與警察堅持不懈的頑強鬥爭,換來的並只增加了一條自行車道,他們更是為了以此來鼓勵更多人騎自行車,減少車輛帶來的的空氣污染。「相比25年前,現在每天騎自行車的人比原來多了4倍。有的時候我看著這些孩子會想,也許他們中有些人是我的孩子,通過我的努力,讓他們在騎車的時候更加安全,但是,一個人的努力是起不到變化的,必須通過很多人有組織,成規模,有目的的去共同努力,把這種努力集中在一起,才會產生變化。」
從禁煤到城市規劃,幾經變化,紐約市殘留下了許多廢棄的工廠、電廠,如何處置這些它們,變廢為寶,實現再利用?
3. 商業活動-
在對抗霧霾的鬥爭當中,除了來自政府和公民的努力之外,其實商業活動的變化也是重要的推動力之一。
我採訪到了一個提供整個紐約50%電力的工廠,一位工人向我們坦言道,「這個工廠較以前相比變化很大,自從我們買下這個電廠,現在基本上是天然氣和燃料的結合,也就是90%的天然氣,現在,很多時候已經可以做到100%的天然氣了。因為天然氣的確更加經濟,同時也是操作起來最清潔的能源。
除了一些工廠被技術革新,繼續在投入使用,另外一部分則華麗轉身成為紐約重要的藝術商業區,比如來紐約你一定要去的曼哈頓切爾西區。在上世紀60 、70年代的時候,這裡聚集了各種像奧利奧餅乾廠,各種肉類加工廠的廠房區。而現在,已然變成了著名的畫廊區,各大奢侈品牌的工作室,同時還建立了各種新樓盤,房價直逼上東區。
從紐約當年霧霾治理的整個過程來看,它是漸進式的,剛柔並濟。對於新企業,設定指標嚴格管理,達不到就不會審批,舊企業則不管。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舊的廠子它不能升級,一升級你就要滿足環境標準,就得上新的東西,所以有的舊廠也就被動得優勝略汰了。
有了政府的監管,以及公益組織和民眾的呼籲和監督,經過半個世紀的時間,美國的污染已經下降了70%。在2013年,紐約市長布隆伯格還向紐約市民宣布,就在2013年,紐約的空氣質量已經達到了五十年來的最好水平。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也沒有就此被拖後腿,50年的時間當中,經濟總量翻了兩倍。
要知道,清潔的空氣不是逛逛商店就能隨便買來的東西,對抗霧霾是我們所有人使命。經濟發展、人口密集,這都不應該成為霧霾頑疾久治不愈的借口。事實證明,治理環境與經濟發展並不衝突。人口稠密、車流熙攘的紐約當年能做到,我們今天也一定能做到。願這一天早日到來。
美國的治理方法是給中國送去了67000家工廠和1000萬個工作崗位,但是沒有把控制污染的工作送過去
來就地取材,半專業的作者說說自己所在的德國。當少不了德國的魯爾區。
關於歷史背景就不再多說,無外乎二戰之後蘇聯在東德北德部分地區撤廠,迫於重建壓力,刺激了德國當地其他類型重工業/化工行業的發展。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使得城市居民外遷造成suburbanisation遺棄原本居住的地方等等,這是作者這半年Architectural Analysis跟進的IBA Saxony-Anhalt 2010的研究。
但言歸正傳。
想必諸位還記得生物書上的飛蛾變異的例子。絕好地指出了魯爾區粉塵污染對於進化的影響。
魯爾區的六七十年代也經歷過同樣的污染。經歷工業排放除硫除硝等各種手段,經曆數十年終於到達現在的標準。有興趣可以參加下面這篇文章。
根除霧霾非一日之勞——德國50年清潔空氣經驗介紹
此外,德國也通過許多景觀規劃的手段對這些近乎被「原住民」拋棄的地區進行改造。IBA(德國國際建築展)Emscher Park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一位同學媽媽來自杜伊斯堡,據他的形容是當時所有的居民都想要逃離這個地方。而經過許久的規劃綠化,讓這個地區又重新獲得了綠色和一片生機,或者說商機。詳情見這些資料和IBA Emscher Park的主頁。http://www.mai-nrw.de/IBA-Emscher-Park.7.0.html
不久前朋友問回國吸霾的作者看來到底應該怎樣治理,我羅列了一串當時能想到的,朋友覺得自己一下子就想不出來這麼多,頓時覺得治理有望了。
火電廠多裝過濾 工廠多裝過濾
少用火電多用其他能源
高級用煤不是燒
小汽車提高排放標準
多種樹/造林且護林
但我想說,大道理誰都說得容易。重點在於技術貫徹應用,大政策支不支持。事實上比如電力,風電空轉,太陽能空產不能回電網,生產的太陽能版都給震驚世界的德國拜仁來用的話,產能也不好被別的代替。此外創新的技術有沒有用,有沒有偷工減料,安裝細節等等都是問題。
另外最近研究表示氣候變化可能加重中國的污染,我想說...作為趴在這些污染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交叉學科研究上的作者,真心希望國內有一個乾淨自由的學術環境,早日回到北京的懷抱為治理付出一分努力。中國大陸多個大城市出現了霧霾,目前的主要處理方式是口罩
而提高油品質量由於相關部門的考慮尚未開展
看到有環保局長因被市民狀告治理不力而被免職 其實也挺無奈的 鄙人愚見 環保意識的培養 國家政策傾向有很大的作用 上個世紀八大公害之一的倫敦煙霧事件直接死了有4000多人 之後陸陸續續死了有8000多人 最近學環境大氣學 看到一個世界慈善組織的一份調查 調查了100個大型城市 環境質量最差是印度的馬德里 中國最差是天津 但是最差20個中有16個是中國的城市 而大名鼎鼎的「霧都」位列97 (排名越靠後環境質量越好) 這份調查是2001年的依稀如此吧 那麼倫敦怎麼做到 前面已有童鞋提到了 而我們能做什麼 加大宣傳 推動新技術 另外就是節能減排咯等等 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畢竟這也是發展必經之路 但我們千萬不能無知無畏導致一些悲劇重演 中國環境人 任重道遠
這一
其他國家對於霧霾治理的經驗的確很重要,但也不得不看到中國複雜的國情,必須更針對性的給出解決方案。
首先,治理霧霾簡單來說就是找到污染源,然後控制污染源。但實際操作起來,卻要看污染源本身對國家經濟的貢獻,對人民生活成本的影響,對就業環境及國情穩定性的影響。
中國的污染源成分可能更加複雜,鋼廠、煤廠、電廠,汽車尾氣、再生產業等等,直接影響築業、房地產、能源、汽車等產業,間接影響更為廣泛的產業鏈,所以控制污染,短期內國家GDP必然受損,作為政府,需要在短期及長期利益中平衡。
除了對經濟的影響,對民眾生活及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也是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對於中國人口眾多但大量勞動者聚集在第二產業的國情,很多污染的源頭企業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而它們在提供就業上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直接影響國家的安定團結。在控制污染的同時,儘可能讓這些企業還有活路,不至於讓大量的廠子因為污染的高成本而倒閉,是中國要保持穩定國情的重要底線。
基於這些分析,治理霧霾的第一個關鍵任務是,國內自研出可應用於企業的環保技術。技術越好使用成本越低,對經濟和民眾生活的衝擊就會越低。看美國的經驗,之前推行的環保法案因為缺失企業可承擔且可執行的環保措施,十幾年來沒有進展。直到有了環保的新技術,整個環保法案才能夠有效推行。所以,從根本的解決上看,中國必然不能從國外引入先進技術(肯定被宰),而要推動自研低成本高效率的技術方案,讓企業好實施,用得起。
其次,制定發布並執行嚴厲的環保措施。方向是全面的環保,我們不能因為當下有霾就治霾,等到水污染了再治理,必須防患於未然。但實際推出政策的時候可以分步走,基於現實經濟和技術水平,逐步推行。對於霧霾成因的污染源給出嚴厲的環保措施要求,並且必須要貫徹執行。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很多企業有環保措施,但是沒人查的時候不用,晚上不用,能偷排就偷排。根源不是執法力度不夠,而是企業的競爭市場有價格戰,利益驅使。你不用我用,賣同樣的價格我的利潤就比你低,如何取得競爭優勢。如果大家都用,整個市場在某個產品的價格就會上升,買方是否願意買單?所以執行的關鍵是建立新的市場平衡,淘汰不入流的競爭對手,優化整個市場。之前可能會有人說,憑什麼你的環保成本讓使用產品的人(民眾)來承擔,這不合理,現在至少大家不會這麼說。比起活著,多花點錢算什麼,環境本身已經影響了民眾對這些產品提價的心理預期,當然如果上升的幅度不高,整個市場的優化速度會很快,立竿見影出效果。
最後,給政府提幾個建議。
1、再複雜的問題也能縷出頭緒,剝絲抽繭找到最關鍵的因素。認真分析研究每一個方案的優劣,制定短期或長期的方向,從能在經濟和效果取得最佳平衡的方案開始,一點點踏踏實實的走下去;
2、從政府內部,設立單獨具有高度許可權的環保組織,有使命感有能力的團隊,專註的解決和協調因環保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給予足夠的資源投入。
3、在執行解決方案的同時,及時的發聲,告訴民眾解決的思路和步驟、排期,控制恐慌情緒,讓大家看到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期望,哪怕是十年甚至20年後,但只要每年有進步,大家就覺著有希望,就會減少高端腦力的流失;
4、請民眾一起加入到解決方案中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目前好的是大家對於解決霧霾的心理基礎是一致的,但切實的解決方案對每一個人的衝擊都不同,有的只是提升生活成本,有的也許是失業等等。儘可能讓大家從內心都相信政府,願意作出適當的犧牲以換取下一代的健康。
中國在今天已經有了這麼多前人的經驗,國人的能力和素質也在不斷提升,技術和資金能力也在國際上站穩腳跟,比之前的那些國家在治理污染的時候自身素質並不差。唯一難的是中國人口眾多,相對資源還比較緊缺的國情。成為發達國家,環保是我們必須要邁過去的一個關鍵,加油。
倫敦,北京,成都重慶
五六十年代的倫敦,當時也堪稱「霧都」
十年之前的東京就這樣,後來花錢造系統
形式不同,叫法不同而已。
除了霧霾以外,酸雨,粉塵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其實以前很多地方都有霧霾,不過那會沒有「霾」一說而已。
倫敦的那個我沒見過,貌似90年代中葉的時候了,相信大家也沒見過。我說下我見過的吧。
2010年冬天我在米國,沒錯,就是米國,途中從弗林特開車去底特律,中間路過一個叫白河(White Lake)的地方,遇到了這種情況,天空一片灰黃,跟二師兄在天空做法一樣,嗓子連同整個呼吸道都在抗議,具體表現為嗓子開始疼,人一點精神都沒有,同行的米國人員告訴我們,這是由於這個季節風大,當地廢棄礦床和裸露的植被使得粉塵飛揚,還有一大堆別的原因,然後善意地建議我們這個時候少出門。。。現在想起來,這不就是霾嗎?不過成因不同而已,僅此而已。
小時候去重慶(我祖籍重慶),那個時候重慶還沒有從四川分離,要承擔四川大部分的財政任務,但是自己的建設確實很差,根本沒有今天看到的各種高大上的道路設施,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工廠,記憶中不但有霧霾,還遇到過酸雨,是真正的酸雨,下過一次以後,鐵門上立刻立竿見影地能看到明顯的銹跡。。。
多說無益,希望老天作美多吹風吧,也希望政府加快治理過程吧。
霧霾的主要成因:
1、燃燒生物化石,如燒煤
2、工地揚塵
3、車輛排放
4、其他
1、2、3通過限制即可或多或少的減輕霧霾,但請別誤會,這僅僅只是治標不治本。
當一個國家從國家層面只注重工業發展,不注重環境保護;只設置GDP指標,不細化治污考核指標;只注重眼前短期利益,不考慮長期可持續性發展(比如建大壩、亂砍亂伐),霧霾永無寧日!倫敦霧
洛杉磯光
我們可以徵稅啊,車輛排污費提高10倍,堵車費提高10倍,開徵環境治理稅,這樣就不會有霧霾啦。
歷史上大城市的霧霾:
北京地處我國的北方,氣候乾燥,尤其是冬季漫長,且北距沙漠不過200多公里,很容易出現霧霾天氣,史稱「霾災」、「雨霾」、「風霾」、「土雨」等。《北京氣象志》、《北京災害史》、《元史》、《明實錄》和《清實錄》等史料中多有記載。
目前對其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元朝。據《元史》記載:元天曆二年(1329年)3月,由於前年冬天沒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氣異常乾燥,導致「雨土,霾」,「天昏而難見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1340年)臘月,「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城)門隱於風霾間」,「風霾蔽都城數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禮部焚香祭天,祈神靈驅風霾而散。」由此可見,元代史籍中所記述大都城的這兩次「霾災」,持續時間較長,能見度很低。
到了明代,有關「霾災」的記載逐漸增多。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明憲宗實錄》記載:「今年自春徂夏,天氣寒慘,風霾陰翳……近一二日來,黃霧蔽日,晝夜不見星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連日狂風大作,塵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師陰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後陰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運舒緩,京師官倉存米告急。」弘治十年(1497年),禮部奏:「京師去冬恆燠無雪……今春狂風陰霾」。「西直門外霾塵積聚,難見路人,官軍半掩城門,以遮霾塵。」萬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師風霾。閏二月壬戌,京師風霾,四月癸亥,大學士張四維等言:『風霾陡作,黃沙蔽天。』」「五日不見西山之蹤,有饑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類似記錄明代北京地區「霾災」的多達數十次。
關於治理:
明清兩代,帝王遇有「霾災」出現時,多遣文武群臣齋戒三日,並禁天下屠宰,或派文武官員到天壇祭天,以求天神驅散風霾,並降甘霖。
來源:古代北京遇「霾災」:明清派官員祭天禁屠宰
島國?當被選召的孩子們打敗了吸血魔獸?
推薦閱讀:
※「海洋死區」有辦法逆轉嗎?
※關起房窗(不考慮室內污染源),就能將外界霧霾阻絕於門外嗎?
※網路上流傳的關於霧霾中包含鈾污染的文章可信嗎?
※AQI(空氣質量指數)為什麼有中美兩種標準?差距大嗎?
※為什麼不能採用向平流層直接排放臭氧的方式來填補臭氧層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