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穆斯林國家都在做什麼?

在目前大家普遍認為的最不安寧的地區,二戰時期他們在做什麼?
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約旦沒有戰場?
是因為那時候石油的重要性還沒有顯示出來么?


謝問。
石油的重要性早已顯現。


伊朗:那時,伊朗實力很弱,於是被英國和蘇聯摁倒在地揍了個半死,國王遭到了放逐。第二年,一個叫美國的傢伙闖了進來,美國表示我們沒那麼野蠻,我們是來做生意的。如果你願意把石油給我我就願意帶你愉快地玩耍,如果你不願意那我只能像蘇聯一樣對你了。伊朗新王買買提說好的,於是美國就把蘇聯攆跑了。伊朗搖身一變,軍力強大到主動擔任起了波斯灣地區人道以及非人道主義警察。事實證明美國的做法是很聰明的。

伊拉克:一戰時英國就撲倒了伊拉克,二戰時雖然聲稱獨立,但依舊被英國霸道地控制著。伊拉克很生氣,決心有朝一日乾死英國。終於,伊拉克等來了機會,1941年4月3日,巴格達郊區,某哈發動了兵變,與德軍配合,想要把駐伊英軍攆跑。結果被鎮壓了。鎮壓它的還不是英軍嫡系,而是第十印度師。然後來助攻的德軍居然也被英軍弄挺屍了,史稱第二次不列顛之戰。此戰意義重大,因為雖然英國很不要臉,但德國危害更大。這倆貨不是來保衛伊拉克人民安全的,也是來喝石油的。後來伊拉克為了表明立場,堅決鬥爭,揚言與德國死磕到底,結果一個兵都沒派。

阿富汗:別人的二戰亂鬨哄,唯有阿富汗平穩發展。國王買買提·查希爾查受過教育,思想開明,執政從1933年到1973年,推進改革,讓女性也獲得受教育的權利,得到了擁戴。年輕男孩和女孩也能自由交往,可以穿西式服裝。

1979年蘇聯抓住阿富汗猛捅,阿富汗在經歷了五六十年代的超級黃金時代,陷入了長久的動蕩之中。

約旦:約旦其實是原屬巴勒斯坦,後來被以英國為課代表的國際聯盟分成了東西兩塊。西邊兒的還叫巴勒斯坦,東邊兒的改叫外約旦。二戰時英國忙於撕逼,損失慘重,打那以後沒精力再搞約旦,約旦就獨立了。

沙烏地阿拉伯:1938年,沙特發現了地底下有石油,二戰時一直在一邊看戲。這邊想要石油,我賣給他。那邊也想要,我也賣給他。我就是個賣油的,你們誰缺油了就來找我買。沙特牌石油,買一斤送半斤,物美價廉,歡迎來買。

土耳其:一戰時挨過揍,二戰時死活不表態。跟英、法關係好,但法國讓德國佔了,我還是中立吧。德國佔了巴爾幹半島,土耳其趕緊跑過來要跟德國簽和平友好的協議,表示我絕對不會反納粹,不僅不反對,我還暗中支持你。你要礦石,我給你鉻礦石,你要軍需,我給你軍需。美國就不高興了,說土耳其你怎麼這樣呢?你不是中立國嗎?土耳其說我是中立國,你買鉻么?盟國就生氣了,你不能再賣給德國鉻了!土耳其說好的好的,但沒行動。直到盟軍把德國從巴爾幹半島攆跑,眼看著德國不行了,土耳其才宣布德國的所作所為真是罪大惡極,他土耳其要跟德國勢不兩立。

以下省略一萬字。

總的來說,二戰時期,伊斯蘭國家多半受制於人,既然受制於人,也就無所謂參戰不參戰了。總之,他們出兵要你出人,你就得出人,不然還能咋地?不參戰的,基本都在搞貿易,生怕因為親近一方,會被另一方報復。
石油的來源呢?
自產、進口和繳獲。
所以,盟軍一直致力於切斷德軍和日軍的石油和軍需供應,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石油在現代戰爭中很重要,但這也恰恰意味著每個集團都要找一個資源產出國作為存儲倉,而他們會極力庇護這個國家或地區,使之免受戰爭困擾。而另一方,則會盡全力封鎖敵對國供應線路,或者爭取作為敵國後倉的國家站到自己這邊來。

================
聲明:複製型轉載必須在開頭寫明作者豆子,必須附上原地址。長圖形式的微博轉載必須在微博字文上@豆子和他的朋友們 (必須艾特上,中間不得故意空一格)任何做成長圖的轉載形式都不得將本聲明刪除後發布。


埃及首相阿里·馬希爾親義大利,但在英國坦克出現在他的首相府門前時就屈服了;作為報復,埃及人將隆美爾和穆巴拉克的塑像並肩放在阿拉曼紀念館的門口,而壓根沒有蒙哥馬利什麼事。直到二戰結束五十年後唐師曾去撒哈拉沙漠採訪時當地的貝都因牧人仍然在用德語高呼「前進!」這是當初從他們的非洲軍兄弟那裡學來的。
伊拉克首相拉希德·阿里也想投奔軸心國,派軍隊去攻佔英國機場,英軍措手不及無法迅速集結地面部隊,於是就用沒有彈藥的飛機對伊拉克軍隊進行俯衝,這就嚇得伊拉克人抱頭鼠竄,只好向德國主子求援,但是德國傘兵在攻佔克里特時傷亡巨大,一時抽不出人來。守衛機場的少量英軍最終等到了從科威特趕來的增援部隊,當伊拉克的軍用機場被佔領時,剛剛有一架德國運輸機降落。
敘利亞和黎巴嫩的維希法國軍隊曾想抵抗,但是最終被英軍和自由法國的軍隊給鎮壓了,同樣是因為缺乏德軍支援,用丘吉爾的話說:要是德國唯一的傘兵師沒有在克里特受損,那隻要每個國家空投一個營就能在整個中東燃起熊熊大火。
約旦當時叫外約旦,屬於大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處於英國控制之下,但整體情緒仍是親德反英的,耶路撒冷大穆夫提曾到南斯拉夫幫助德國人招募波斯尼亞穆斯林建立了黨衛軍聖刀師。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當然意料之中的組成志願軍幫助盟國在阿拉曼痛扁軸心國。當然猶太人也藏著小心眼,就是趁機掌握軍事技術,為戰後和穆斯林的爭鬥做準備。約旦國王阿卜杜拉雖然在英國顧問的幫助下建立了精銳的阿拉伯軍團,但他同樣是為戰後做準備。
摩洛哥當時處於法國殖民統治下,但是摩洛哥統治者仍然延續了他們一戰時就同德國結成的友誼。盟軍在北非登陸後,曾要求法國殖民當局停止迫害猶太人政策,但被法國總督達爾朗斷然拒絕,理由就是那會得罪他們的穆斯林盟友。
伊朗的禮薩大帝拒絕交出德國顧問,結果被英蘇聯合瓜分。禮薩被流放到模里西斯,最終老死非洲。北邊的德國顧問都被送去西伯利亞砍木頭,南邊的都被送到澳大利亞去放羊。
阿富汗當時在德國的支持下剛剛建立初步的工業基礎,但是在英蘇兩國的壓力下,尤其是兩名德國「科學家」在印度邊境被擊斃後,年輕的阿富汗國王查希爾.沙阿被迫將軸心國僑民全部驅逐出境。
對了還有土耳其,土耳其雖然親德但因為一戰的教訓一直忍著沒有參戰。有一回德國大使巴本到伊斯坦布爾的集市上去時,突然有一個人在離他十幾步的地方被炸的粉身碎骨。原來蘇聯人派了個刺客來暗殺他以挑撥德土關係。他們事先交給那個土耳其人一個盒子騙他說是煙幕彈,等他刺殺成功後立即按盒子上的按鈕逃脫,但是那個膽小鬼開槍前就先把按鈕給按了。
具體內容可看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當時伊斯蘭國家在幹嘛?當時基本沒有獨立的伊斯蘭國家,絕大多數都還處於殖民地狀態,所以嘛都沒幹
但是公平公正的說,北非殖民地的穆斯林們英勇參戰,尤其是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法國殖民地的穆斯林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為盟軍在北非戰場的勝利和法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埃及雖然保持中立,但是為英軍提供了港口,交通,物資多方面支持,間接導致埃及之後被德國侵略
中東地區的伊斯蘭國家則完全不同,沙特一直保持看戲狀態,與雙方都有貿易。伊拉克和伊朗國內武裝都有投德傾向但被火速剿滅。土耳其則是表面中立暗中支援納粹德國,直到二戰最後才對德宣戰,也因此成為了二戰戰勝國中唯一一個沒有出動過軍事力量,沒有直接由戰爭導致的人員傷亡的國家。更牛的是幾年之后土耳其就加入了北約……


中東地區的戰略地位比當時的石油意義更重要。但是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地區還不是國家,只是作為殖民地或附屬國。不過他們還是直接或間接參與了二戰,比如著名的北非戰場。二戰給中東各國帶來了重大影響,既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貢獻同時又藉機為民族解放運動埋下伏筆。同時也由於二戰,使得美國在中東地區有了重大影響力。


對外:大部分在接收歐洲難民(不自主的),有一些製造局部動亂;
對內:追求民族獨立,反帝反封建算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吧。


二戰以前英法已經全面主宰中東,中東是兩個帝國重要的原料與市場。二戰期間軸心國從未打到中東,除了德國和義大利在北非的軍事行動給予英屬埃及不小壓力。以及德軍推進到俄羅斯本土引發穿越高加索山進入中東的擔憂。

因為英法在戰場上耗費巨大,連帶在中東幾個託管地讓步自治權以換取在戰爭中人力與物資的支持。二戰後英法國力不行,相繼撤出中東。


聖戰!


推薦閱讀:

如果你穿越到1853年定都南京的洪秀全身上,怎樣做能幹掉清朝?
如何評價徐小疼的電子書《北京1643》?
官紳們萬貫的家財是以國家存在為基礎,那為何明朝將亡時他們也不肯出錢救國?
知乎上的文科類問答質量如何?
明朝有兩京,北京和南京。甲申年時為什麼崇禎皇帝不南遷?

TAG:歷史 | 軍事 | 穆斯林Muslim | 世界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