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匿名的用戶絕大部分說是體制問題,實名用戶絕大部分說是技術問題,為什麼呢?
不邀自答。沒有人說不是技術問題,哪怕工資開的再少,也沒人敢故意幹掉火箭的。歸零歸到你頭上,真當不會死人啊(好像確實不會...逃)。
然而為啥歸零是"雙五歸零",技術管理同時歸零呢?是因為技術問題必然有管理問題,管理問題必然反饋回技術上。這次2年5次事故,要說管理沒問題,我是不信的。
系統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看了有的回答我實在是忍不了了
就算不讓說也要說點什麼
否則外面真以為航天民工只想掙錢不干事了
在軟體工程裡面貌似有一個定律
好、快、省,三擇其二
但搞過航天的人都知道
在航天領域
這三項是必須全選的
型號必須100%成功
進度就是一個死節點
至於費用
探月工程那麼大的項目開銷也就夠修幾公里高速
發到普通工程師手裡的錢更是
鳳毛麟角中的鳳毛麟角
如果你是一個項目經理
遇到變態需求
進度非常緊張且上線日期不能改
領導不給足夠的人手
手底下團隊新手多
團隊人員流動大
給工程師的錢也少
還時不時有什麼保密啥的拖拖後腿
你有多少把握能保質保量按時正常上線
我還沒說上線之後出現bug沒法修改呢
我也還沒說如果出了bug大領導人會親自問候你呢
如果還有人認為這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
我也就真無話可說了
航天人這麼多年一直在這樣的處境下
發揚著人定勝天的精神
使出100%的努力
儘力的打破這條三擇其二的定律
所以大家才能看到神舟天宮一飛衝天
但是近些年
由於航天的待遇與外面太脫節
很多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不斷地流失
這種痛是外人無法感受的
這樣會導致極大的風險
就像稻草不斷地添加到駱駝的背上
這樣下去天知道以後會出現什麼
一眾匿名的呼籲
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一刻的發生
搞航天靠情懷
但只靠情懷是不能把衛星平安的送上軌道的
技術問題實際上就是體制問題的表現形式。
不是航天口的,苦逼科院搬磚出身。
科院的特點是人員流動特別快,招進來的年輕人沒經驗要人帶,這幾年基本上不能指望的。等幹了兩三年就跳走了。實際上科院就是個培訓中心。 這種模式出的活質量能好么?
然後上面還很高興,你看科院人口結構年輕化。。。
笑死。
就我自己來說,30之前不太看重錢,也沒什麼燒錢的愛好。現在兩個孩子四個老人,再上面還有五個八九十的長者。老爺子九十多了還要自己拎煤上樓做飯,前幾天剛摔了一跤 肺炎了。沒錢不行啊。。
現在網上接點ps圖片做做賺賺外快,畢竟這工資也就這樣了。
至於軍工精神....我只能說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中航工業搬磚狗一枚,具體保密。
不患寡而患不均
現在的情況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類似
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經濟水平飛速發展,而體制內的人們如果沒有灰色收入,副業...經濟狀況遠遠落後投入經濟商圈的人。
而現如今,朋友圈這一利器,嚴重刺傷體制內埋頭苦幹的員工內心。
從上學學這專業開始,一直到步入工作崗位。老師,領導一直強調,軍工精神,為國奉獻。
嗯,工資比全省最低工資高1000元,比全省平均年收入少3w。
打開朋友圈,一起畢業的搞銷售的買車了,賣保險的買車了,只要沒幹本專業的都快有房了。
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
單位里,有能力的都跳槽了,剩下的都是一天天混吃等死的。
我也想為國效力,默默奉獻。
改個不合理設計,幾個領導相互推諉不肯簽字。
通知哪個單位缺人,我去幫忙,結果我一人幹活,後面四個打麻將。
物質沒辦法滿足我,精神上也沒法滿足我。
我很快也要成為混吃等死那一部分人。古語有云,不患寡而換不均。現在各行各業都羨慕CS、互聯網、金融行業工資高。
個人是非常鼓勵,其他行業中有能力的,去轉CS、互聯網、金融行業拿高工資的。
等到大家都往CS、互聯網、金融行業等高薪行業轉,人才供大於求的時候,這些行業的工資水平就慢慢拉到其他行業的平均水平了。
到時候,比如,航天的一看跟互聯網、金融的工資待遇都一樣了,心理就平衡了。
這時就不會再埋怨,我高考考了多高分,最後從事航天,憑啥我工資待遇少了。
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好處,通過競爭,平衡供需關係,影響商品價格。
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最開始是要離職或者已經離職的航空航天從業者在吐槽。現在我再看這個問題,總是發現有人出來批評這些吐槽的人,要麼說吐槽者本身學習差,不能玩金融只能幹航空航天,居然還敢抱怨,要麼說吐槽者應該踏實點,掙得已經可以了,不能得隴望蜀,還有人講國家發展,階級流動,儘是些聽不懂的詞,店內外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呃,我想你們可能誤會了,吐槽的人雖然是搞航空航天的,可他們都是普通人,甭管是C9畢業還是二本出來,真正能有大格局來思考整個航空工業,航天工業的,太少了。我們吐槽,簡單說就是我們覺得不爽了。吐槽的人離開航空航天,可能是因為錢少,可能是因為看不慣辦公室鬥爭,可能是要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但是沒有誰存心要給航空航天潑髒水,把自己曾經效力過的單位說的一無是處,我們並不光彩。我們打心裡都希望這個行業能更有效率,更出成果,更關心普通員工,不要總用奉獻的大道理忽悠人,僅此而已。
上大學那會都是紅褲衩,江寧頭上飛過的直升機編隊和我們一起上課下課,可是工作了看著工資卡上那每月2200塊錢,生生變成了白褲衩。我們能怎麼辦,不想混吃等死就要跑啊。真心話,很多朋友沒在航空航天企業干過,不知道裡邊有哪些辛酸,所以別輕易給吐槽的人扣上逃跑的標籤,互相理解吧。
恰恰說明,匿名用戶是航天圈的人,
體制外的說體制問題,大部分犯不著匿名。
體制內的不匿名,等著上司喊你做思想工作吶!
三代航天人,說啥體制,就是待遇太差唄。不匿名,天天除了會喊無私奉獻還能幹嘛?奉獻了兩代還要奉獻第三代?
說點不一樣的吧。其實搞科研的都知道,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哪怕你考慮了一切情況,也未必能避免。美蘇的航天史上都留下了烈士的鮮血,我國目前還沒有,但是大家也一定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體制有問題么?有。工資太低留不住人才,任務太重不考慮實際情況,時間太緊不夠全面測試…這都是必須直面的現實。
技術有問題么?既然火箭掉了,那一定也有,具體就不說了,我不是航天從業者。
但是這次火箭發射失敗和這些問題並沒有直接關係!就像之前無數次火箭發射成功並不能說明體制和技術已經毫無問題,是一個道理。
中國人的思維總是喜歡給每一個失敗製造一口黑鍋,然後一定要找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背上,我覺得特別不合理。科研是創新性的工作,和其他任何工作都不一樣,做的基本都是前無古人的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最困難的工作。科研中一定會出現失敗,每個科研成果都是建立在大量失敗上的,失敗也是重要的經驗。如果怕失敗而不敢嘗試,或者因為背黑鍋而阻斷了人才的科研之路,如同因噎廢食。
容得下失敗的單位,才能做出成果。容得下失敗的國家,才有更光明的未來。希望大家不要給航天從業人員太大壓力,他們也是人,和我們一樣普普通通的人。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吸取這次失敗的教訓。預祝下一次火箭發射成功!
內部人士解釋一下,有體制問題,有技術問題,但是不需要過度解讀。
首先,航天器件要求cast認證,這個很多優秀的產品並不一定能過。因為禁運和標準不一致,並且單獨為航天設計器件成本又不划算,航天嘛,用得少,沒有量的支撐成本下不來。
其次,各個航天院所都有採購目錄,你產品再好,進不了目錄也是扯犢子,不讓用,這裡面有多大的尋租空間你自己想。
最後,真正的難題或者系統都是由剛畢業的孩子在做,這些人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沒有在大公司工作的先例,很多方法都不正規,不完善,但是沒有人能帶,因為老師傅也是土路子,老外都用模擬軟體N年,我們還在用手調,跟著感覺走。
最大的難題還是晶元,晶元這塊設計能力真的很需要積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成的,而且各個代工廠還不允許接國防用的產品。
你們真的以為發展軍火是很容易的事呢?
美帝怎麼會允許嗎隨隨便便用全球資源發展武器。
就現在這個情況,航天單位要想進去沒點關係都不行,別看待遇低,各個都是關係戶,沒關係根本進不來。
領導年輕化,部門主管30出頭,員工普遍26-27,30以上的寥寥無幾。都跑了,往金融跳槽了。
一個剛畢業的銀行員工收入比這十年的還多,而且航天單位特點就是學歷高,博士多,都是優秀的人才,就因為專業的問題拿不到高薪,一有機會馬上就跑了。
我們這還是二線城市,就業難度大,北上廣跑起來不要太容易。
待遇不行,還非常累,周六必定上班,周日偶爾上班,關係戶都是在機關,輕鬆寫意,還能升處長,一個處總共5個人,民工部門800人,也是一個處長,哪輩子能升。
我們這研究員都留不住,帶著一個團隊跳槽,一年進20個人能跑15個。
當然這只是現狀,產品有問題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無缺的,測試不到位唄,大眾自燃,翼虎斷軸,高田氣囊,奧迪燒機油,都是用了多少的東西還出問題呢,何況每次航天產品都不一樣,每次都是新的,做出問題也是難免的,不需要過度解讀。我來湊湊熱鬧。
大環境。個人感覺大概12年互聯網開始大爆發,是一個重要分界點。在這之前,北京能拿戶口、稍低工資、可能分房、學區還好等優勢,留住了不少人。在這之後,互聯網市場火爆薪資狂漲,房子暴漲,在院所已無優勢。加上反腐,反了很多福利,一下子就和市場拉開了。老婆孩子餓的嗷嗷叫啊。
航天體制。隨著多年發展,越來越官僚是必然。也有各種改革改進,我難以評估其優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違反人性必然會反彈。體制內的很清楚,和最火的互聯網比,其實有些人職位和工資是不低的,有些人是極低的。國企嘛,常常不是按照技術能力分配的,而這個行業還恰恰需要技術積累。守著舊體系修來補去,誰也不想大動作。誰改革誰擔風險不是。大家掙得少不說,還有越來越多的破事,越改越多的不公。上邊不想給福利,也不想容忍官僚低下的效率,也不想像華為一樣花錢買命,也不想讓人跑出去掙大錢,哪有這等好事。所以大家都跑了。領導越來越嚴厲卡人不讓走。死結。
航天市場。國家表面鼓勵航天但實際不鼓勵撥款了,經濟形勢也不好,國家安全也事情多,顧不上。很多單位活少了,自然人跑得多。行業不景氣。
綜合下來,現狀就是小年輕一堆當奴隸,30以上上一波幹活的主力跑了,40、50以上等退休了。就是一大堆苦逼幹活的+兩大堆吹牛逼的組合隊伍。技術積累和人才有斷層了。
那麼這次是技術問題呢還是體制問題呢?其實就是有經驗跑太多了,工程積累萎縮了,工程時間還因之前的成功更急功近利了,年輕人只能說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您要是再不滿意,我們只能引咎滾蛋了。時間太趕了,技術真不熟啊。至於是體制還是中國經濟歷史進程導致了這個質變,我覺得很複雜。任何組織方式要適應新形勢不是。
怎麼辦?不怎麼辦,牽扯利益太多,不遇到事改不了。大家不要過分擔心,摔摔更健康,自然會有改革。改不好,接著摔嘛。就算不改,留下一堆混日子的,慢慢干也會有些成果的。
所限層次不高視野不廣,權當參考。
你們有沒有想過,其實更可能是IT,金融行業收入虛高?
這兩個行業的普遍高收入可真不是自然而然的。凡是覺得體制沒問題的都是外行。
說是「技術管理雙歸零」,但是管理歸零是技術領導歸零,而非行政管理歸零。體制的穩定性比你們想像的還要大。
學聰明了
因為每次說體制問題就是搞不定
然後沒幾天boom一傢伙成功了,然後被打臉,然後爸爸國的舊賬也被翻出來了。
騙一波贊而已,體制問題容易說也容易被打臉,但短期內吸贊能力強。
說技術說不好容易當場打臉,但寫得好才能有贊。
前者低風險低投入短回報
後者高風險高投入長回報
很顯然,投資前者的人當然更希望匿名,這就好像很多所謂操盤手是一樣的
至於體制問題這玩意兒
媽蛋這是最複雜的好嗎
知乎上說體制問題的連體制是啥都不知道
知乎上知道體制是啥的則根本沒打算在知乎上說,不是因為危險,而是沒人看得懂和有耐心看下去。那就成了低風險高投入無回報了,人家又不是索尼,不幹這種傻逼事兒。
還有,不要老提這種問題
到時候回頭來瞎雞巴說你傻逼的還是那些匿名的。
此題目最能體現體制問題
寬於待己,嚴於律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這個問題下說錢不少,待遇不低,體制不差的那些人,先不說他們根本不夠資格去搞航天,就算讓他們去搞,他們也是絕計不會去的。
其實不光是錢的問題。
政治壓倒一切完全無視正常科學規律的管理作風,毛時代遺留下來的把人當蛆蟲愚弄的思想工作,照搬軍工產業導致完全偏離重點的保密制度……如果真的要補償這些損失的話,航天業的收入應該遠遠高於市場上其他同水平的工作才對。
那些動不動就扯第一代航天人奉獻精神的,你們怎麼不看看當時中國航天的實際水平?中國第一顆衛星上天的時候,美國人已經在月球上了!如果你覺得一直給美國當孫子也沒問題的話,確實沒必要改善待遇。對,蘇聯的航天水平高,可是蘇聯沒有市場化,當時航天人的待遇在蘇聯國內是頂尖的。說白了,中國第一代航天人出輝煌成就的時候,他們的待遇水平在國內也是頂尖的,而中國航天的沉淪,恰好是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時代。
我國軍工的問題和航天的問題其實是一模一樣的,都是把人騙進去,然後就拿大帽子威脅人。可笑的是,騙人進去的話和威脅人的話是同時出現的,以後招到的人智力恐怕堪憂。
航天待遇低,醫生待遇低,科研待遇低,基層公務員待遇也低。啥待遇高?說白了,不考慮灰色收入,事業單位明面的收入就那樣。
這是由社轉資的後遺症,你們吃財政的怎麼比得過資本主義的增長,跟中國這十幾年高速發展一對比,自然一個個待遇都低。
無論承不承認,現在航天類研究所確實存在很嚴重的問題:年輕人干兩三年,有了戶口,就走了。一些進去的女生,覺得裡面壓力小清閑會留下來,還有一些年齡大的,有的真幹活,不過長年處於這種體制,我說的幹活也干不多少,有的混日子每天都是混上班下班。。。。這就是我看到的現狀。。。。
2017.8.3更新一下,
突發消息,以後實行6+1,就是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多加一個小時上班,因為最近航天事故比較多,要質量整頓。問題是,發射成功和我們沒有關係,失敗了就有關係了??
更新一下:2017.07.06公交車上。
昨天開會,我們組共8個人,然後向上上級領導彙報工作,組長說這個項目,小A 你說說吧!那個項目小B 你說說吧,XXX 項目小A 你說說,XXXX 項目小B 你說說吧……一直到第n個項目,領導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問,你們這個組幾個人,組長很自豪的說8個人。上上級領導又問,8個人就小A 和小B 幹活是嗎???
呵呵呵
。回頭我想了想,好像真正幹活的還真是他倆。其實我也是一個,我乾的活也好多的。,我跟著小A 干,小A 是帶我師父!!!
1998 年3月18日,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為引入競爭,將航天工業總公司再次改組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1999年7月正式成立,形成了今天的航天格局。兩大集團粗略概括而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負責把人送上「藍天」,是提供大型運載火箭、飛船等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負責把敵人送上「西天」,是導彈武器裝備的大戶。
中國航天機構經過幾次頻繁變遷,現行體制與當年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相比變化很大,形成了比較分散的局面。國內涉及航天事務卻又彼此沒有清晰隸屬關係的單位有好多家,比如工信部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很多人誤解它是全中國航天工程的領導機構)、工信部國防科工局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中國探月工程實際領導單位)、解放軍原總裝備部(中國載人航天實際領導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科院部分研究所……形成了比較分散的局面。
根據國外航天機構的經驗與教訓,太集中容易出現集權專斷,立項隨意,而太分散則難形成合力,容易出現推諉扯皮,形成一些事情誰都可以不負責、誰都負不了責的現象。
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勝敗乃兵家常事,中國航天工作人員已經很努力了,我們這些圈外人說他們「拿錢不盡心工作」,這合適嗎?中國航天雖然其最早歷史略可追溯到民國時期,但中國航天誕生的最正式標誌還是1956年10月8日,發展到現在,體制和技術是有點問題,只有匿名才敢說體制問題,不然上級那不好交代,技術,中國的量子衛星技術可以算是世界領先水平,在其他方面隨著經後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資料:網路
推薦閱讀:
※怎麼看中國在西沙部署導彈?
※假設中菲在談判中,杜特爾特願意正式放棄菲律賓對黃岩島的主權領土要求,那中國應為此付出什麼作為交換?
※「天河二號」成為最快超級電腦,真能彰顯競爭力嗎?
※如何看待5月26日BBC報道美軍艦接近中國人造島嶼?
※如何看待印尼宣布將邀請日本聯合在南海抓扣中國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