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深海里的魚都長得那麼特別?


深海沒有光線,皮膚的顏色就無所謂保護色了;
既然無法依靠視力來定位,那麼對於速度沒有要求,身體就沒必要流線型;
深海食物稀少,能覓食的機會很少,那麼就要盡量抓住每一次機會,所以慢慢的嘴巴越來越大,牙齒越來越長,一擊必殺。


和你們這些少爺不同,我們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坂田銀時


深海生物們最近使用觸波振動在海水中發布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陸地上的生物都長得那麼丑?

在收到的超聲波回復里,獲得認同率最高的一個答案是」因為他們長得太丑啦,只能呆在陸地!


難看只是我們的個人感覺,任何生物的形態都是為了生存下去,用生命累積的最美的狀態


進化論說,生物進化過程中努力強化有用的功能,弱化無用的功能。

深海基本無光線,所以生物眼睛基本完全退化,以鮮艷的顏色震懾警示的,求偶的,都沒有用處,無異於錦衣夜行,所以漸漸退化,變成趨於和環境色保持一致。因此深海流行暗色調。

深海地域廣、環境雜,有利於生物多樣性。小範圍雜交,大範圍隔離,生物各自進化得只適合某特定環境,即使是同一類生物也會呈現各式各樣的形貌。

結合@簡單 的答案,海底重壓影響了生物形體。

所以,深海生物大多是灰不拉即的形狀怪異的。無所謂好看難看,其實它們都是剛好適應其所在環境的進化競賽中的勝利者。


壓力那麼大,黑燈瞎火努力活著很難了,你還要我們長得好看...觀眾老爺太難伺候了


實際大小也很「特別」


真正的深海魚很少。
深海環境惡劣,食物極其匱乏,為了獲得這些極其稀少的食物和適應環境,一些魚進化方向與生活於淺海的魚完全不同。
捕食者較少,一般不太需要流線型體型以減少阻力。
這麼黑其實什麼顏色不重要了(我猜的)
見慣了淺海的魚和淡水魚,看見這些深海的魚,肯定覺得奇怪,
生存環境決定很多東西

它們還覺得我們奇怪呢。


深海里的魚也會在他們的知乎上問:陸地上的人,怎麼長的那麼難看。


深海記憶|對於未知的探索,我們是不會停止的!

環繞著夏威夷的幽深且暗黑的海底世界實際上充滿了多彩的珊瑚、魚類及其它古怪的生物。

近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NOAA)的一隊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為期69天的探險考察,名為「Hohonu Moana」(夏威夷語,意為「深海」)。他們的目標是為了探索夏威夷群島中最偏遠的、尚未被探索的水域。


他們所拍攝的照片和視頻里呈現出一派壯麗之景。

科學家們使用可在船隻上遠程操控的工具,在夏威夷群島西北部的帕帕哈瑙莫誇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的內部和周邊水域進行了探索。同時,他們還探索了太平洋偏遠島嶼國家海洋保護區的約翰斯頓環礁及夏威夷群島座頭鯨國家海洋保護區。

Holly Bamford說道:「這些區域代表了地球上的最後一些原始海洋生態系統。」

最妙的是,這項到九月底為止的探索是現場直播的,公眾可以共同享受這一奇妙世界的探索過程。

「深海」任務的目標包括鑒別並描繪脆弱的海洋棲息地,收集中太平洋海底山的複雜地理歷史的信息。研究人員表示,鑒於這些區域的偏遠性、生物多樣性、以及它們從未被探索過,所以人們必定可以見到許多現代科學中聞所未聞的新景象和新動物。


好吧,讓我們來見識一些「深海」任務中所拍攝的照片吧。

海綿被成千上萬的小海葵所覆蓋,它們同時也是蛇尾類(紅色)、海百合類(黃色)、筐蛇尾(棕色)的家園。

兩千米深處的蘑菇珊瑚。

正進食海竹珊瑚的海星背面。

巨大而壯觀的跟蹤海綿。

高密度的珊瑚群。

一千米深處的紫色櫛水母。

鼠尾鱈科深海魚,它生活在1,814米的深海。

一株長滿了菟海葵的珊瑚,還有海蛇尾與其生活在一起。這種珊瑚在商業上並不多見。

六放海綿綱(又稱玻璃海綿)正在閉合,其共生體海葵在其組織內生長。

ROV深海探索者。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時尚旅遊M站:時尚旅遊
時尚旅遊微信公眾號:trendstraveler


反正深海那麼黑,大家誰也看不見誰,時間長了大家就隨便長長了。。。


因為你未曾生活在深海,所以你不能以你的眼光評判美醜!


如果有那麼一片漆黑的巨大水壓的海底,數億年間進化出具有跟人類同等水平審美情趣的物種,他們一定覺得人類丑得一嗶。


因為深海里沒有陽光,別人看不到,所以難看點沒關係。


因為彼此都看不見,所以都選擇了隨意長模式


尼瑪!!你天天頂筒純凈水在臉上,正常給俺看下!!!


因為很少露臉,所以不要需要好看。


宅的那麼深,長得好看有什麼用呢?給誰看呢?


子非魚,安知魚之美?


因為壓力太大了


推薦閱讀:

如果文明誕生於海洋,會有怎樣的發展軌跡?
宇宙中產生生命的機率是多少?能根據這個概率估算宇宙中存在多少地外文明嗎?
包菜是如何進化成今天這樣的?
生物系的學生都有哪些口頭禪?
「直覺」的大腦運行機制可能是什麼樣的?

TAG:進化 | 生物學 | 魚類 | 動物行為 | 深海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