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指的是牛身上的哪個部分?

如題


「牛腩」一詞是方言,常見於粵語,可能客家話和一些其他南方方言里也這麼叫。

香港資深食家唯靈先生認為:

「以前靠農為生,吃牛腩並不太流行,尤其是女人,不捨得吃一起工作的牛。早在戰前,上環九記已開始賣牛腩,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廣東人的牛腩滾,分清湯和潮州滷水,崩沙腩爽滑,清湯煮好;坑腩較粗糙,煲湯更佳。崩沙腩即是蝴蝶腩,我是順德人,叫蝴蝶做崩沙,所以崩沙正字應該是[蟲崩]?。牛腩始終是小食,難登宴席之桌。」

也許因為香港茶餐廳文化在北方漸漸流行,現在普通話也接受牛腩了。但國標GB/T 27643-2011「牛胴體及鮮肉分割」裡面是沒有這個詞的。

以香港對牛肉的分割標準為例。

牛腩大致可分為坑腩、爽腩、腩底、腩角和挽手腩,當中最普遍是坑腩。坑腩屬近腰肋骨的肉。除去肋骨後會出現一條條坑,所以稱為坑腩。其肉質韌性大,肥瘦相間,最適合用作燜或煲湯。牛腩外形呈橢圓形狀,肉塊扁平,其肉中有筋,肌肉間脂肪明顯。性溫,味甘咸。烹調方法主要為燜、燉、紅燒等。

香港中小企常用食物規格資料庫

但這些名詞仍然是俗稱,不同店家指代可能不完全相同,說明時我會配圖。

食典:九龍城做庖丁 崩沙腩清湯煮
蘋果日報被牆了,但這個鏈接里有許多有意思的內容。先貼一張圖

輝哥拿來一大幅牛肚腩,分別有 ①爽腩、 ②挽手腩、 ③坑腩、 ④崩沙腩。

下面這張圖是整頭牛,按歐洲或美洲的分割法分出來的肉名,不用仔細去看。因為很多情況下,說胸啊、腹啊,哪怕是英文名,不同國家的分割法都不一樣,最方便就是拿骨骼橫剖面來說明。

  • 坑腩,最普遍的一個部位。

坑腩是牛肋骨之間的肉,肉味較香濃,連著牛骨軟膏。

按描述,坑腩為牛胸前八支骨腩肉。

牛有13根肋骨,按照美國式的分割法,前5根的部分是brisket,6-12根是plate,13根及後面是flank。估計這裡的8根就是6-12這七根加不知道第5還是第13根肋骨的部位,即主體仍是plate。

這時要看一下橫截面。

牛的剖面圖

坑腩包括了
貼著肋骨的筋膜,以及
37 - Mm. intercostales externus et internus肋間外肌/內肌
如果厚一點,估計也會帶著脂肪和上部其他肌肉。

  • 崩沙腩

崩沙腩是牛的橫膈膜,筋膜連少少肉,肥瘦剛剛好。

橫隔膜在腔內,也就是肋骨裡邊,兩端連在肋骨,而不是整個貼著。而剛才提到的坑腩是在肋骨間和肋骨外面。

在上圖就是12 - M.diaphragma的部位。

  • 爽腩

又稱牛白腩,是一塊薄薄筋膜,煙煙韌韌,爽而脆。

爽腩的位置在站立的牛的腹部正下方,與坑腩連接。

  • 挽手腩,顧名思義就是筋膜連軟膏都有的部位,從第一張圖也可以看出來連接在爽腩和坑腩之間。

有圖指示的就這4個部位。另外幾個詞比如腩角,指代不是很清楚,有些看描述是挽手腩,有些是爽腩

===========================

但出了南方方言地區,估計從brisket,plate到flank,也就是整個牛胸腹部的肉,甚至包括chuck也就是肩部的某些部位,都可以叫做牛腩,因為反正做成紅燒或者咖喱味,也不一定能吃出來。


牛南邊的肉

好吧,開個玩笑。牛腩是個很神奇的肉,放在豬身上叫五花肉,放在人身上叫肚腩,所以放在牛身上就叫牛腩了。


一圖勝千言。。。


囔囔踹。


牛腩魚腩都是肚子的位置啦。


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鬆軟肌肉,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

非得一樓那麼麻煩么?一句話的事兒~


簡單點來說,就是牛肚子


再來說牛肉的各部位特點和等級,這個等級可以解釋為什麼淘寶有的牛排20多,有的牛排80多。

特級:裡脊
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再來說說各部位牛肉的差別

01 牛頸肉

肥瘦兼有,肉質干實,肉紋較亂。
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
牛肉丸不錯。

02 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咖喱牛肉。

03 上腦
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
煎、烤,涮牛肉火鍋

04 胸肉
在軟骨兩側,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並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後口
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

05 眼肉
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
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這塊肉味道也很不錯

_

06 外脊SIRLOIN(也稱西冷或沙朗)_

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我們常吃的西
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
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07 裡脊、菲力—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TENDERLION也就是一般
所稱的小里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
菲力牛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5成熟,已保
持肉的鮮嫩多汁

08 臀肉(也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
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適合垂直肉質纖維切絲或切片後爆炒。

09 牛腩
肥瘦相間,肉質稍韌。但肉味濃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喱。

10 腱子肉
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紅燒或鹵、醬牛肉

如果本文讓你覺得滿意,歡迎點贊。


「白肚皮」
嗯 我們江南地區是這樣說這個部位

如圖

侵刪


牛腩已經作為中國人對牛肉認知的代表部位,牛腩屬於牛腹肉,商超菜場常見的牛腩屬於牛腹肉去外面貼皮的肌肉組織,連接牛胸腹肋骨中間夾層的肌肉,因其肉質含較多筋皮,所以多用於燉煮食用。


肚腩指的是你的哪?


挨著牛皋那一塊兒…


看到你的問題,我突然想到上一個星期我們一模就考到牛腩的讀音了,是讀(niú nǎn)!!!嚶嚶嚶π_π我華麗麗地錯了。


傳統的廣府牛腩粉必須用坑腩才是正宗,吃起來香濃有嚼勁不油膩,其它位置的腩肉給不了這種口感。只有資深食貨才不會籠統地說牛腩是牛的肚腩。


我太喜歡知乎了。。。竟然這問題也有,哈哈哈


牛腩在我們那有個非常形象的叫法,「腹筋皮」


能用百度解決的問題就不要麻煩知乎


牛皮也挺好吃的,用微波爐簡單處理後,再拌大蒜加一些醬油,和牛肉湯,也可以加一些蘿蔔,就成一道美食了。


@牙牙不樂回答的最到位
那裡的筋頭巴腦可好吃了。

其實就是 肚囊皮 。

我們叫:囊囊踹 。


棒的


推薦閱讀:

食用牛肉可以緩解肌肉酸痛嗎?
牛肉怎麼炒才嫩?
中國普通家庭為什麼不像歐美家庭一樣大量食用牛肉?

TAG:烹飪 | 廚師 | 冷知識 | 牛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