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願意購買實體書卻不喜歡買電子書呢?

我一個朋友買了 kindle,只下免費的和網上找的資源,裝了多看也沒有在多看書城買書。我問他為啥捨得買幾百塊的書不捨得幾塊幾十塊的電子書,他說總感覺怪怪的。

後來我發現有不少人都是這樣的,不一定局限於kindle,比如我在看位元組社的時候一個朋友湊過來問我在看什麼,我給他介紹了一下之後,他看了眼標價,說「我絕對不會買的。」而他前兩天才一口氣買了5卷好幾百塊的冰與火之歌。
為什麼人們習慣實體消費而不願意去買更便宜的虛擬消費呢?

-------------

看過各位的回答之後,我想應該給這個問題加一個限定。代碼、專業類、畫報等書籍的確實體版優勢太大,但小說呢?例如@姜宇舟所提到的白先勇《孽子》,kindle 版售價是 14.8 元,比實體便宜一半,價格因素其實並不太大。

小說的排版和實體的差距並不明顯。綜合各位的答案,實體書有收藏,便於多本同時對比閱讀,便於批註,「可觸摸的成就感」等等優勢。

這兩天我對周圍朋友做了個小調查,覆蓋各種職業各種生活環境,綜合起來,學歷越高收入越高的人越能接受購買電子書,可見電子書的普及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這個在我周圍小範圍內得出的結論你們怎麼看呢?


之前還和一位喜歡用kindle閱讀的同事討論過這個問題,我本身比較喜歡閱讀紙質書,而那位同事卻覺得電子書攜帶方便,也可以做筆記什麼的,於是就這個話題還聊了許久。友心人作者珊爺曾在一篇文章中分享如下看法:

kindle unlimited 的服務,每個月的月費 12 元,能閱讀 4 萬多本電子書,這個廣告也讓一些人萌生入手一部 Kindle 的想法。除了價錢是否划算的問題以外,其實還需要關注電子閱讀的效果。

有很多心理學研究者對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的效果比較而做過實驗,Margolin 和 Kretszchmar 這兩位學者為首的研究成果發現兩者沒差別,但是還有更多的研究結果表明,長期閱讀屏幕上的文章會阻礙高層次的認知理解、元認知和回憶,也就是說長期的電子閱讀可能會對我們的高級思考功能造成負面影響。

這也讓我想起《娛樂至死》中尼爾·波茲曼對電視的看法,電視節目有一個非常一致的特點是自成一體,沒有前提條件。而現在讀者在電子屏幕上閱讀每篇文章之前都不必特意儲備知識。我們可以上一分鐘點開恐怖事件的信息,分享一個 Pray 到朋友圈,下一秒就將段子加上「哈哈哈哈」發給朋友。碎片化的閱讀讓我們的思考節奏也變得零碎。這可能也是更願意買實體書的人的感覺吧~

心理學研究者 Anne Mangen 和 Don Kuiken 嘗試讓學生們分別用紙質書和iPad閱讀同樣的小說和非小說文章。結果發現,在 iPad 上閱讀敘述性的文章,即使它在描繪「真實」的事,也會比閱讀非敘述性的紙質文章的更少敘述連貫性和轉化,因為他們無法抵抗 iPad 帶來的干擾。

但其實我們吸收知識、在腦中架構知識的結構其實靠的不只是視覺,前後翻頁、做筆記等的觸碰動作也能幫助我們通過物理空間感知來定位知識。例如我們經常尋找某個知識點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回憶是在左手邊還是右手邊,當時手指捏到的厚度等。而因為電子書無法做翻頁、筆記等的動作,所以實驗中的 iPad 讀者會在空間和時間上無法感知文字在整本書中的架構。從而削減閱讀效果。

雖然電子書閱讀效果不如紙質書,雖然你看的書不一定能值回票價,但我也同意那位同事說的,它有著便於攜帶的優點。尤其是要長期外出時,無法帶上很多本書。利用路上半小時時間讀 Kindle ,即使閱讀效果比紙質書打了 8 折,也總比完全玩半小時手機更好。

不過對於不喜歡買電子書的人來說,也許真的像樓上那位匿名用戶說的,認為電子書不是便宜不便宜的問題,而是覺得它不應該要花錢吧。

參考文獻:Mangen, A. amp; Kuiken, D. (2014) Lost in an iPad: Narrative engagement on paper and tablet

-----------------------------------------------

本文節選自在這個電子時代,如何閱讀才能讓我們受益良多?,點擊標題可閱讀全文。

友心人(yosumn),鼓勵批判性思考、有趣且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社區。


我讀書經常是不按頁碼順序看的。就翻著看。隨手一翻,翻到哪兒是哪兒。
除了長篇小說,大部分書都是這麼看的。

我讀書還有個習慣,是看到好玩兒的,覺得以後值得再讀的地方,就在那一頁的上邊折個角。
一般是折下頭的角記錄進度,折上頭的角記錄有趣的地方。
以後從書架上翻出一本書來,看折角多少,就知道這書是否有意思,是否值得再讀了。
而且,時間不多的話,只讀折角的部分就好了。

也有的時候,是手裡拿支筆,讀的時候想起什麼相關的東西就隨手記在書頁邊兒上了。
如果讀的是笑話書之類,是會在每一則覺得很有趣的條目前畫個符號、做個標記的。有的時候還好幾種符號並用,區分不同類型。

還有一些書,是需要前後對照著看的。
比如看一些文言的東西,要一邊看正文,一邊隨時翻看十幾頁之後的注釋。
頻繁在這兩頁之間切換。
(甚至還有一些時候,是需要幾本書同時攤開,放在桌子上對照著查看的。)

另外,近幾年買書的情況是,新書買的越來越少,各種二手書買的越來越多。
以後的新書恐怕大多會有個電子版,那些老書卻不一定。

以上這幾件事,對我,都是很大的樂趣。
而這幾件事,目前的kindle,還是滿足不了我的。

我看紙質書,最近也開始用kindle。但如果同一本書,有紙質和kindle兩個版本放在我面前,我還是會選擇紙質書的。
對我來說,kindle恐怕主要是用來看那些「很有可能不好看」、或「很有可能以後不會再看」的書的。
因為可能只有這兩種書才可以只買一個廉價的電子版本,看完就扔掉。


我倒是和大家看法都不同。我覺得原因可能在於電子書這種產品目前本身給消費者帶來迷惑,這種迷惑給消費造成了阻力。

工作的關係與這方面比較相關。最近聽到一些業內討論,覺得很有意思。比如,「為什麼圖書的定價是固定的,要印在書背後?為什麼同一本書,在一線大城市的機場買,和在三線小鎮的超市買,價格是一樣的?經營者為什麼沒有定價權?」

你很難想像這個看起來無比成熟而穩定的行業,資深從業者還會討論這樣最基本的產品定價話題。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實體書店行業本身都有很多信息上的反饋與溝通失當問題,這個行業傳統得不得了。跟著實體圖書行業走的電子書,自然也亂。

電子書的定價策略,我也覺得比較隨意。有些書比如經典文學買實體書30塊,買電子書1塊甚至免費。有些書有電子版,有些書沒有,但究竟有沒有,能找的渠道太多,也搞大不清楚。有些同步上市的新書和國外作者也談了電子書版權,因此售價幾乎與實體書持平。各個平台都有談未出版實體書的作者,他們的定價很多又是作者自己看著辦,提個建議就能說了算。當然,這背後自然有各種電子書出版渠道的百花齊放,這裡也不展開細說。

而價格又是一個很重要的、幫助消費者去獲得清晰產品印象的維度。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電子書這種新產品究竟涉及哪些產品?什麼樣的書有電子版?它們值多少錢?有沒有一個明確的定價參照體系?現在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當外界的信息模糊而混亂,迷惑的消費者往往就跟著自己了解的那部分走。比如:

  • 印象中「電子書都只賣1塊錢」的消費者可能就覺得「電子書根本不值得花錢」;
  • 印象中「很多實體書都沒有電子版,找起來太麻煩還不如買實體書」的消費者,就可能不想花時間去研究電子書(我的個人經驗是,目前也的確如此,很多我想找的書非但沒有正版資源,非正常渠道的資源也沒有,必須上淘寶找個人賣家買實體書);
  • 印象中「電子書都是網上寫手出的」消費者,就會覺得「買實體書更有格調嘛」。

你看,消費者有各種各樣的印象,而電子書行業並沒有給他們一個清晰印象來破除他們腦海里的各種印象。

不要小看消費者的這點固執。有時候,哪怕給消費者「場景」不同(這些場景有時可以巧妙暗示和塑造),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會大大不同。當他們形成了「刻板印象」,可能他們就真的會按自己習慣的路子去走。等到這個行業慢慢成熟,外界傳遞的信息慢慢強到「電子書現在豐富不貴找起來還省力氣」,他們可能就又會改變自己的消費行為。

當然這裡也有很多人談到實體書與kindle之間閱讀快感的區別,這個沒有數據,如果從我個人經驗來看,我覺得這對我的購買行為沒什麼影響,有些時間kindle的體驗反倒比實體書更好:

  • 純文字類書籍,我本人實體書和kindle都在用,感覺「閱讀快感」沒有任何區別。
  • 有些大部頭的書,比如冰與火之歌,我覺得kindle絕對好多了,因為不用隨身帶書。
  • 另一種kindle比實體書好用的場景是英文書,查生詞方便,還能自動記錄在生詞本里,看教材什麼的覺得最好了。

但是要拿著操作的,比如菜譜,一定買實體書。
那種撕一頁紙下來用帶磁鐵的定時器吸在冰箱上的感覺,實在很好呀。


1,看到國外一個研究報道,大意是說實體書給人感覺是整本內容在手,你要查看過的內容一下子可以翻很多頁。電子書給人感覺是一頁在手,哪怕你設置成兩頁模式、四頁模式。你要查看過的內容除了狠命地想出個檢索詞,否則只能「一頁一頁」翻。這個體驗對有紙本情節的人來說絕不相同。另外要做批註在書上寫寫劃劃,紙本有天頭地腳頁邊,電子書不能提供。
2,北大陳平原教授說看流行讀物用電子書,但看經典還是喜歡紙書。復旦陳尚君教授說,檢索會用到學術電子書,但差錯率在30%以上,所以要引用時會找紙書複核。
3,紙書的壽命比電子產品長。紙書印數越來越少,時間久了就是收藏品,電子閱讀器到更新換代時就是電子垃圾。紙書增值電子產品貶值。更何況電子軟體要隨著硬體更新,以前看到個新聞說,word新版已經打不開最初的word文檔了。


先上圖,教你怎麼打開一本新書。

我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我清楚地認識到我可能僅僅只是享受把書捧在手裡的感覺,而不是真正的喜歡讀書。在我看來,實體書是有生命的。每天要上弦的表才有味道,能捧在手裡把玩的實體書才有感情。因為我往裡面傾注心血了,就像對情人一樣。
可能因為父母受教育還不錯,家裡從小就有好多書,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外公當年受到的教育也相當不錯,六七十年代家裡就藏書,藏畫。我小時候家裡管得很嚴,常常不允許獨自出門,我只好翻這些書來打發時間,於是便對書產生了特殊的感情。
我喜歡書,kindle,pad我都有,但是真正遇到電子文件,我多數情況還是會打出來讀。因為潛意識裡就是「電子書」不是書,只是獲得信息的工具,不是閱讀工具。
我想真正喜歡書的人,在看到設計精美的書腰會捨不得扔,在看到不同版本的同一本書都會渴望擁有。原因很簡單,書籍裝幀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有人玩攝影,有人玩玉石,有人玩漆器,有人玩核桃。古人將書擬人化,將書分為書身、書口、書脊、封面、版心、天頭、地腳,如此精細,那麼為什麼我不能玩書?
實體書另外一個迷人的地方在於他有故事。譬如去古書攤淘到一本舊書,很自然的就會想到這本書曾經被誰擁有過,倘若再有批註就更有味道了。書的一借一還還能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承載感情於之上,別提多妙。
我如果以後有錢了,就開個圖書館,與大家分享。如果還是像現在一樣一貧如洗,就開個書店,假如忙了就僱人打理。自己有空了就裝作顧客去自己的書店裡轉一轉,我想我應該是十分享受的。至於盈利於否,我不在乎。


隨便找個例子,白先勇《孽子》,位元組社電子書是25元,豆瓣閱讀是18元,亞馬遜實體書是27元。
這個例子中電子書還稍微便宜點,你可以找到電子書比實體書還貴的例子。 這是原因一,電子書的價格沒有吸引力。

第二,電子書的排版問題。比如前幾天在豆瓣閱讀里看到這本:編寫可讀代碼的藝術,試讀了一下,代碼部分是完全沒辦法讀的。當然這可能是豆瓣閱讀製作此書的問題,因為有很多製作精美、排版優雅的電子書存在。對了,豆瓣此書賣25元。

第三,以題主提到的《冰與火之歌》為例,中文正版電子書能買到嗎?沒有,所以你的室友只能買實體書。


湊熱鬧自黑來了。
僅作爲各位答案的補充。

題主大概不清楚松鼠症患者面對電子書的感受。

首先,電子書獲得的渠道時間等成本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實在太低了。
其次,松鼠症患者面對一堆有貌似美味的電子資料簡直是毫無抗拒能力,你知道嗎?

通常我們下載電子書是這個樣子的:
「我去,這本書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啊,Down下來好了。」
「哇哈哈哈哈,聽說這本牛書已經很久了,終於讓我碰上了。」
「哎呀,我*%,居然還有這種書,下下來看看」
「小樣,這麼難找,還是被我找到了吧。」
「哎呦餵,這是哪個魂淡的網盤,居然存了這麼多好貨,都歸大爺我了。咩哈哈??」

但是我們面對電子書的時候是這樣子的:
「趕明兒再看好了,等我再下幾本書好好看。嗯,一定一定好好看。」
「我去,什麼時候這麼多了?這可怎麼看?」
「咦,等等,他居然有小王子四國語言版,我的雙語對照版弱爆了,我去找來看看」

這下你們明白了,我爲什麼搞這麼一個簽名「松鼠症是病,得治」。
因爲松鼠症患者的樂趣就在於「收集松籽儲存起來的過程」啊,親。
儲存下來的松子什麼的,誰知道那些是什麼東西啊,我的松籽庫早就進入清空重新入庫的狀態了嘛!

經常有帶著「再下載剁手」去搜索去下載的心情啊!

所以,電子書這種容易找到幾乎不需要成本(盜版)的東西,對於松鼠症患者來說簡直就是智慧果實一樣慘絕人寰傾國傾城的存在啊。

再一個所以,要讀書,要好好讀書,還是要買實體書啊,尤其是松鼠症患者一定要買實體書啊。

最後,作爲一個愛收集電子書的松鼠症患者,,,,,,還是要買台 Kindle 這麼高貴冷豔的設備來當我最新的松籽庫才配我們的苦心好嘛╮(╯_╰)╭


由於自己手頭有kindle,也喜歡買實體書,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簡單來說,就是我讀了實體書能向別人炫耀,電子書不行。
首先,實體書能擺在書架上,而電子書只能不管什麼書都只能放在kindle里。看完一本書,尤其是大部頭的,把它放在書架上展示,這種成就感是看完電子書默默關上kindle不能比擬的。
其次,實體書能滿足我收藏的癖好。電子書相比較而言存在感很弱,即使買了一堆也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當我買了一整套《德川家康》看完整齊碼在書架上的時候,我心裡就感覺我收藏了一堆寶藏。
然後,我有虛榮心。買了實體書擺在架子上展示出來,朋友來家能看到。如果書的品味不俗,朋友稱讚幾句,我心裡就會很爽。相反,裝在kindle里的電子書就只有自己知道了,沒法向朋友秀出來。
從上面引申出一個我目前買書的癖好:大部頭的或者嚴肅的、需要反覆認真讀的書籍,我偏向於買實體書;在kindle上買的,除了訂閱的如Time、The New Republic以外,時下流行的但沒什麼深度也沒必要反覆研讀的書籍我都盡量在kindle上買,讀完就過去了。
金錢的問題,雖然大部頭的書很貴,但是因為讀起來相對比較慢所以購買的頻率比較低(比如買了羅馬帝國衰亡史基本一個月不用再買這類書籍了),金錢總價其實不高;相反,kindle上的書雖然便宜但是讀起來快,買的頻率高很多,金錢總價算起來反而比買實體書高了。
當時,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點感受,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如何的。


反對interjc的答案
順便說一個以上答案沒有提到的關鍵一點。很多所謂電子商城的電子書無法確認其「正版」的合法性,我買實體書可以確認這筆錢肯定會使得出版社或作者受益,是他們能夠有動力繼續出好書,但電子書我不確定能達到以上的效果,這個跟蝦米網站一樣,音樂人通過蝦米的獲利基本為零,蝦米還總是宣稱自己是正版音樂的推動者,這.......
還有一點不願購買電子書的原因是喜歡的書都沒有電子書版本,我隨即查了幾本自己豆瓣購書單里的書,查了五本,一本電子書都沒有(豆瓣,多看,亞馬遜這三家都沒有),所以電子書的低質量也是我不願意選擇電子書的原因之一(看看亞馬遜的暢銷電子書,基本都是勵志類的,最討厭這種書了)

PS:在談一下電子書定價的問題,拿題主所舉的白先勇的《孽子》為例,亞馬遜電子書定價14.8,實體書定價23元,對於我們這種有版權觀念的人而言,只要你想看這本書那麼14.8元是肯定要付出的,我傾向於把它看作沉沒成本,在此基礎上只要加加8.2就能得到一本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書了,這簡直太值了!所以肯定要選實體書。
所以我認為更多人選擇實體書的原因恰恰是因為實體書更「便宜」!


答案:
書痴們大多數都是窮鬼,可是,竟像是有著花不完的銀子去不斷流地買書,雖然,他們總是在大部頭面前嚷嚷著囊中羞澀。一但狠下心來,又總能想到辦法變出錢來把他們贖回家。

所以,書痴是沒有消費準則的,不要苛求可憐的屯書症病人還那麼有原則了~
當然,實體書產生一種視覺記憶,我可以記得某條信息在書的哪個厚度位置,翻久了也會留下痕迹,可我記不住在ireader上進度條的那個百分比上。
---------------------------------------
世間秘寶,在在處處有神物護持。( 傅增湘《北宋本樂府詩集》跋)

有兩本書,合上尾頁時,一股『絕望』之感冒上來。一是《1984》,一是《嗜書癮君子》。前者哀嘆,後者叫絕——屯書症沒救啦!

書中列出了二十五道題的『病情』自測表不嫌麻煩,抄來幾條:
(√) 毫無來由的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里里外外猛嗅油墨紙張的氣味?(端到眼前,側對著光,看鉛印本每個字錯落的印痕——答主注)
(√) 家中成員曾『嚴重關切』過你買書、看書的癖好?
(√) 你已擬妥一套將書帶回家的完善對策,以規避另一半或家人的盤查?
(√) 當書店店員在架上遍尋不著某本書的時候,你也能找得出來?

如此種種,簡直可以列出個《不亦快哉三十三則》了!每一個問號映射到大腦里,想到的可不止自己身上的那副窘相,還有身邊書(病?)友們同樣的窘相,你們相視會心的無奈一笑:你看,我這一箱書只好先放在你這裡,再慢慢往家裡偷運哈。

「喂,您的訂單......」,「好的!」,於是,從錢包里摸出一兩張來,穿上寬大的外衣下樓,新寵藏到大衣里,潛入書房扒拉出個地方藏匿他們——這算是豚鼠們的日常中最有劇情的日子,並且被查賬時,往往伴隨著儘可能的『謊報金額』,使這種消費行為看起來沒有那麼瘋狂。

記得有位友人稱書為「妹子」,不過像此友這一類人,一定能數出『書具有而妹子不具有的優點』若干條來,不過,豚鼠們可是霸佔了不少妹子啊。之前看到有朋友做出這樣的發問:

有時候我買書完全是憑直覺,覺得裝幀不錯,買回來摸兩把,翻翻,就完事了......這算不算一種變態的佔有慾?以為佔有了身體,就只能有了靈魂,傳說中舊社會的地主惡霸就這樣。(微博@廣西師大出版社理想國)

我回復道:
除了佔有慾,其實還有一點怕「未來某天,見到一本錯過的書,已為天價,悔不當初」。就這麼點兒愛好,有的人的人生充滿著旅行(借書讀,讀很多,不屯),有的人只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發獃傻笑,無妨哪樣,都好。同時,豚鼠們也挺容易滿足的不是。

豚鼠們,不圖日常的種種豪奢,專心於一種專一的土豪行為。說書是精神糧食,豚鼠就是屯糧食啊,有什麼可厚非的呢?《癮君子》那書也是這麼辯解的,『搜集乃人類最原始的熱切本性』。

關於搜集,書店時代,總有一份四五頁長,不定期刪改添加,直到需要重新繕寫的書單在手邊。到了網店時代,就變成了慘不忍睹的收藏夾和購物車。更有哪不人道的購書單,簡直像是債務清單一樣。劃掉兩本,添上三本,再把一本提到第一行,在筆頭上下定了決心:『下次一定要買下她』!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書痴最不缺的就是癖與痴,而我們痴的,一點也不過分啊,豚(屯)鼠(書)們其實挺內向,和時人所重的「軒冕之類」比起來,願意並有能力「佔有」又能安心「佔有」的恐怕只有書了,不是么。

書店挺神奇的,豚鼠們在商店購物街里往往無法自處,簡直都不知道手腳要往哪裡擱了,不過在書堆里簡直舒服極了,更不會在乎書店裡有多亂,面對著案台上成堆的新書庫存書,只會感受到無法可治的親近感。書也是挺神奇的,猶記得第一次見到手稿本,第一次見到珂羅版時,第一次見到敦煌卷時那種快叫出來的衝動,好像,呃,你們把那種感覺叫『初戀』?

哦,不說實體書啊,你也抵擋不住那股書香是吧。好,電子書時代就沒有豚鼠症么,才不然,不然我那8T的網盤作何解釋呢,那麼,這恐怕可以作為一種旁證:豚鼠們就是簡簡單單對『書』的痴迷,與別的沒什麼關係。對於錢包的安排當然也沒那麼精細,畢竟衝動上了,什麼都馬馬虎虎了。(你們提到初戀,不也有腦袋不清醒的時候么,何況屯書這麼人畜無害的行為呢。)

要說這種痴迷是病,那不妨說說豚鼠們的併發症吧,書痴們往往還是半個裝修迷,因為無論多不懂設計,也都有著對自己書房的想像。但是,這個念頭往往都被溢出的書籍消滅掉了,當然,堆書牆的土豪患者不在此論。病入膏肓者往往還有保留和閱讀病友的病例(書目書話)的癥狀。豚鼠也有一些其他周邊併發症:初版本,毛邊本,編號本,簽名本,原版書,書籤控,書衣強迫症,腰封強迫症等等,不一而足。

小豚鼠們,往往不是社會上的強勢群體,有人說李白醉於酒,那杜甫則是醉於詩,千帆先生說《飲中八仙歌》醉的只有杜甫自己,我看,他是用詩把自己灌醉了。書痴呢,總是被書香灌醉,就是這麼點兒小嗜好嘛,他們往往也沒有別的害到別人的『不良嗜好』不是。


1、
因為它們的讀書時間大多集中在白天吧。

對於我這種讀書百分之九十都是在睡前的人,電子書夜讀的優勢更大一些。

捧著大部頭夜讀著實鍛煉臂力,一個不留神,掉到臉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的眼鏡鼻托啊扎到眼睛裡了疼疼疼疼疼!!!!!我英俊的鼻子啊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這種吧。

2、
買紙書的人更加可以忍耐買完書後配送,收取快遞的時間,或者是去實體書店挑選的時間。

電子書的話,敝人在亞馬遜上充了300塊的禮品卡。看中到買下不到五分鐘的時間。

鄙人看中一本書,就要立刻讀到,過一日興趣減半。

就是這麼霸道。

3、
以上討論的都是非學術書籍。那種需要反覆對照查看的書……電腦上還可以開兩個文檔,分別在不同的頁面。電子書就只能手機客戶端一個,閱讀器一個對照著看了…………

4、
喜愛紙書的人,會嫌棄電子書沒有那種「擁有」的感覺,覺得沒有實感。覺得沒有日月讀罷,左手半頁漸厚,右手半頁漸薄,直至最後封底時的「mission, complete!」 的成就感。或者說,電子書下方的進度條沒有辦法取代這種快感。

對於鄙人來說嘛。書讀完了就意味著要背下一本兒,負載的焦慮要遠遠大於讀書後的成就感。

5、
鄙人是典型的靈長類動物,手從來不老實,翻一翻某些書會有餅乾碎屑,或者是因為手汗導致的墨跡模糊,或者是浸泡過水後變得起起伏伏的痕迹,也曾多次因為「喝茶弄髒書」,自費新書賠給圖書館……

啊,實體書。喜歡讀的人,讀書習慣一定很好。


眾多知友回答過的理由我就不說了,比如@葛巾的回答一看就是個讀書人的回答,很靠譜
我說兩個:
1.紙質書的「收藏」屬性很重要,在「閱讀」這個層面上來看,紙質書可能並沒有決定性的優勢(忽略手感、情結等主觀因素),但紙質書是更有利於收藏的——這一點很多人會用電子書的「物理特性」去反駁,「永不磨損」啊、「幾乎不佔空間」啊、「數量不受限制」啊等等,但我認為,離開了人的習性去談「物理特性」是沒什麼意義的,我們可以問一下自己,2008年(僅僅5年前)的任何電子資料(傳到網路上的不算),有哪些我們保存到了現在?1998年的書,我們又有多少本留到了現在?
電子資料會隨著載體的變化或損壞或遺失(假如有一天你的kindle被淘汰了,有多少人會把裡面的電子書全轉移到新的閱讀器上?)而被遺棄或丟失,偏偏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還是最快的,我們無法想像會一直用同樣的載體;紙質書卻只有在當你有意扔掉它時才會消失,其他的例如燒毀、浸水這些小概率事件生活中又發生過多少次呢?
還有就是,紙質書是天生具有「存在感」的,一本紙質書被擺在書架上,它獨立地就有著存在感,但電子書的存在感是依附的,它在硬碟中時,是「不可見的」、「無法感知的」,我們只有打開某一種閱讀器時,它的存在感才會顯現。而在有收藏慾望的人來看,被收藏的物品唯有有體積、有重量、有存在感時,才有收藏價值——朋友來你家,你帶他到書房,指著一屋子書和某幾本已經不再版的得意藏書時的感覺,和你拿出一個硬碟對他說「這是我這些年陸陸續續下載的電子書」,是決然不同的

2.電子資料最重要的特點是除了「非實體」之外,就是「可複製性」,而正因這「可複製性」,電子書才顯得廉價而無趣,你看一部電子書無論多久,它也不會就此成為「你的電子書」,你擁有的一部電子書和別人擁有的這部作品是完全一樣的,但你卻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我的《三國演義》」,它留下了你的種種印記,它與別人的《三國》是不同的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竹簡-紙書與紙書-電子書的類比是不太恰當的,我不喜歡電子書的一個原因就是我不喜歡電子化,電子化在我看來有一種有點令人恐懼的共性和標準化(你不覺得在電子時代真正的個性在趨於消失嗎?電子時代人人都是有個性的,人人都有流水線出產的有模板的個性,我們的共性就是「我們有個性」;在電子化的過程中,一切不同都是可以被分解的——最終都是1和0排列的不同,但我認為人和人的不同到最後是無法分解的)。所以我不認為拿竹簡-紙書進行諷刺可以說明什麼

我其實也會讀電子書,一些類型文學和沒什麼必要保存但是又想看的小說(《冰與火之歌》這種)我有時會在itouch手機或者電腦上看,我認為值得保存的書則一定會買紙質書,站在我個人的非理性也非客觀的角度,我覺得以紙質書的形式去閱讀一部作品是對它的認可和尊重 - -


我也買了KINDLE,也買了IPAD,基本上還是在看紙書,題主說:」學歷越高收入越高的人越能接受購買電子書,「我覺得你的問題本身可能有點問題,我也很接受購買電子書啊,但是接受是一回事,我還是看紙書多……電子書是便宜,算是個補充吧,但是我喜歡紙書我就還是買紙書看咯,人活一輩子,就得給自己留點奢侈的事兒,電子書的優點被灌輸教育過很多遍了,我們都知道,也承認是方便,快捷,省錢,節省空間各種好處……,可我就是想給自己留點不圖「方便,快捷,省錢」的事兒,我就想干點只圖我喜歡,我高興的事兒,我就不想在這個事兒上省錢……我覺得力所能及範圍內,給自己留點兒這種小奢侈的叫生活,所有消費都只有省錢,方便……這些功能性目標了,就沒啥意思了,只能叫活著。


1、更多人沒kindle,這個問題問得就怪異
2、大多數買了kindle的基本也是愛看書之人,這類人一定以前就喜歡買實體書。
3、至於用kindle喜歡去找免費資源的,就不要過多從道德法律上去解讀。全球免費電子書資源的整理一定不是中國人做的。
4、老外更願意買電子書,因為國外不少圖書先出精裝,電子版和精裝同時發售又有便宜,所以就買了kindle版
5、實體書在隨意翻閱,隨手畫線以及閱讀體驗方面還是不可替代
6、很多時候買實體書也是對作者的支持,屬於情感反饋


1-排版硬傷,很多所謂知名在線電子書城的排版也不是那麼好。
2-電子版的試讀很雞肋。只能試讀給出的部分,但往往是封面,目錄,前言這些。實體書的話,我只要願意,可以在書店試讀完全部……
3-價格沒便宜幾塊錢。
4-書量不足。國內方便買到的只有熱門書。
5-其他答案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在書店裡面隨便逛,隨便翻看。通過這樣隨意瀏覽而不經意淘到好書的那種用戶體驗是電子購物不能比擬的。


很多原因前面人都說了 我不重複了

補充:
1/帶圖表的必須要跟書一起看 電子書有的做不到
2/電子書不能簽名
3/電子書不能放滿書架


目前,電子閱讀器無法取代紙書的眾多獨特的用戶體驗。


贊 @采銅 的這句:
「另外,對於一個書痴來說,他就像一個皇帝,他的書則是他的後宮,在他翻牌前,可以站在書架前眯起眼睛上下左右地掃視,快速巡視一遍他的妃子們,然後挑出當前感興趣的一位,這種快感是一塊小屏幕所無法給予的。」
上一張圖,我書房的一面牆,還有些書沒放進來,對愛書的人,只能說不多吧。


有kindle版的絕不買紙質。效果我覺得都差不多,主要圖個攜帶方便。


這個分書,有些特別喜歡的作家的,我就會挑他的實體書買。

圖文書、繪本,當然買實體的啦。

一些學慣用的書,因為要做筆記,實體書閱讀起來方便一些。可以用便利貼大量標記要點,查閱非常方便。
像這樣

另,也不是所有書都有電子版,有電子版的也未必是適合用手機、kindle 看的格式。

我是既買電子版,也買實體書。
經常搬家的人,還是看電子版比較好。
——
從編輯的角度說,人看紙質書會認真一些,編輯們現在審稿一般是預審在電腦上完成(因為需要調整架構),基本定下來後,三審三校都要在紙稿上完成。
紙上的問題都解決了,再統一在電子文件上改,發印廠的是轉曲的達到一定清晰度的PDF。
很多錯電腦上看不出,在紙上看就清楚了。

不算盜版的話,非常多的書是沒有電子版的,我當編輯這些年做的書,圖文的基本都沒有電子版。
做電子版,對編輯來說,還有一個很麻煩的地方在於結稿費,多長時間結、按什麼比例結、怎麼統計數量……和實體書不大一樣。有的社負責電子書的是單獨的部門,後續的情況,編輯本人都不清楚。


推薦閱讀:

有哪些精短(千字左右)故事集性質的書值得推薦?
有哪些介紹海洋魚類方面的書籍。?
有哪些十分驚艷的書值得推薦?
你是否曾經被一本書所改變與(或)感動?甚至被改變人生觀?
有哪些被翻譯毀了的好書?

TAG:閱讀 | 電子書 | 書籍 | 消費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