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什麼時候才出現氘?

本問題改編自俄亥俄州立大學「天體物理數量級估計(http://www.astronomy.ohio-state.edu/~dhw/Oom/questions.html)」討論課,原題為「How old was the universe when deuterium formed?」


宇宙誕生時空間被壓縮在極小的範圍內,物質與能量的密度極高,以至於強相互作用力無法將內能極高的強子綁定;即中子和質子無法參與核聚變。

需要等到宇宙逐漸冷卻至允許發生核聚變的溫度。

宇宙年齡 t 與溫度 T 的平方成反比,由Friedmann方程表示:

t = 1.32(kT/ MeV)?2

這是一道算術題,即只要求出符合核聚變的溫度,便得到宇宙什麼時候出現氘。

中子與質子聚變成氘的公式為:

n + p → D + γ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氘的結合能(BE, Binding Energy)為公式左邊的質量減去公式右邊的質量,光子的質量忽略不計

△m = m(n) + m(p) - m(D)
= 1.007825u + 1.008665u - 2.01410178u = 0.002388u

BE = △mc2 = 2.224 MeV

這時不要naive的認為可以直接把BE代入到Friedmann方程中的kT。
此階段宇宙中光子和強子的比例為 η = 2x10?:1,指數分布的光子輻射會使原公式的逆反應發生,即 D + γ → n + p,因此實際的 kT 明顯小於BE。kT應為 BE/ ln(η) = 0.104 MeV

最後代入Friedmann方程,得到 t = 122.4 s

————————————————————————

k為玻爾茲曼常數,=1.3806505(24) × 10?23 J/K
其物理意義是:粒子的平均動能隨溫度T變化的係數。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得出宇宙第122秒生成氘時的溫度為 0.104MeV/k = 1.2 x10? 開爾文

同樣的思路可以求得其他亞原子結構的最早出現時間。不要覺得這些結論沒什麼卵用,因為核合成阻止了自由中子的衰變,決定了宇宙中各元素分布的比例(丰度)。如果題主問的是什麼時候出現完整的氘原子而不是氘原子核。只要把BE換成13.6eV即可(第一軌道電子的能量),宇宙約為10萬歲。


一般認為,宇宙的原初核合成(primordial nucleosynthesis)發生於大爆炸後10秒到2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Ref:Big Bang nucleosynthesis)。在原初核合成的過程中,誕生了氫(Hydrogen)、氦-4(Helium-4)和少量的氘(Deuterium)、氦-3(Helium-3)和鋰-7(Lithium-7)這些輕元素(更重的元素產生於恆星的核區聚變和超新星爆發)。

在宇宙誕生之初,重子物質都以自由質子和自由中子的形式存在。隨著溫度下降,中子和質子反應產生氘核,氘核再和中子反應生成氦-3、氦-4、鋰等較重元素,但是考慮到氘核結合能較小,而此時光子數目遠遠大於重子數目,因此氘核極易被高能光子破壞,氘的丰度增加緩慢,直到溫度降到約0.05MeV之下(此時宇宙大概就是幾分鐘的年齡),氘才開始明顯地有積累,更重的核才得以慢慢增多。(Ref:《現代天體物理(上)》陸埮主編 1.2 大爆炸宇宙學 by 陳學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綜上所述,氘的出現在大爆炸後原初核合成的早期。


氘只能在大爆炸中可以出現。大爆炸是元素產生的鼎盛時期,因為高溫是元素產生的必備條件。而壓力大小,則決定著生成元素的質量大小。因此在大爆炸中,只有壓力最小的最外層,能夠生成氫;而氘只能在瞬間高壓下形成;形成氦的壓力與時間稍有增長。於是大爆炸由表及裡,生成的元素質量在遞增;允許生成元素的時間也在遞增。

可作如下斷言,在高溫的太陽中心,至今還在不斷產生著,我們人類的元素周期表所沒有的,以及在地球無法產生的,大質量元素與大質量放射性同位素。


推薦閱讀:

黑洞中奇點形成要花多長時間?
近些年人類是否在外太空探索上進展過於緩慢?
如何看待2022年的超新星爆發?
太陽繞銀河系中心轉,那麼地球也是繞著它轉的,那麼這種在自轉與繞太陽公轉之外的轉動是怎樣的形式和狀態?
目前能觀測到的宇宙中體積最大的單個天體是什麼?

TAG:宇宙學 | 天文學 | 天體物理學 | 核物理 | Astr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