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事物這些問題的終極答案是什麼?

相關信息補充:
電影《銀河系漫遊指南》中曾出現過這個問題,原文為「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下面相關回答中出現的「42」也是出自於此。
本題回答不限於此,僅此補充。


碰巧我們老師前幾天上課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次全球性的哲學會議上,集聚了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哲學家們。會議開到一半的時候,出現了一位天使。天使說上帝派我來回答你們一個問題,任何問題。你們有一天的時間來思考要問什麼問題,到明天的這個時候我會來回答。


哲學家們於是湊在一起討論什麼問題能使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解決儘可能多的。有人說可以問某個長久以來一直在爭議的具體的哲學問題;有人說應該實際一點,問諸如:如何實現世界和平或者如何解決飢餓的問題。但沒有一個問題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最後有人提議說我們可以問,我們應該問的最好的問題的答案是什麼?(what is the answer to the best question that we should ask?)聽起來好像不錯。


但有人跳出來反駁說,萬一天使回答:是,或者42,之類的怎麼辦?!

然後有人說我們可以問:什麼是我們應該問的最好的問題以及它的答案是什麼?(what is the best question that we should ask and what is the answer to it?)

--但這不就是兩個問題了?不行不行。


這個時候邏輯學家說,我們可以問:what is the sequence of the best question that we should ask followed by its answer? (我們應該問的最好的問題和它的答案的順序是什麼?)


於是第二天哲學家們向天使提出了這個問題。天使說,the answer to that question is: the sequence of the best question you should ask followed by its answer.(問題的答案是:你們應該問的最好的問題接著它的答案。)


說完天使就消失了。


=。=


我們老師講這個故事當然不是為了回應題主的問題。我在這裡將這個故事也不是為了黑邏輯學。而是想說,當我們在問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事物這些問題的終極答案的時候,其實我們連終極的問題是什麼都不清楚。即便我們能夠提出一些看似終極的問題,這個或這些問題具不具有合理性?即便我們能問出具有合理性的終極問題,這個(或這些)問題就一定具有終極的答案嗎?


沒有人知道。


我也曾在重度中二期的時候為這樣的問題深深著迷著。甚至可以說,正是出於對於這樣的問題的好奇與困惑,我選擇了哲學,並且滿(天)腔(真)熱(單)情(蠢)以為自己在向著真理的大道上馳騁的。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啊摔!

一般沒有人討論這樣的問題啊摔!

上課都是非常細化的非常technical(專業的、技術的)內容啊!並且還有以康德為首的一幫哲學家悲觀地鼓吹我們永遠都不能知道啊摔!康德還算好的,還有一幫人直接宣布根本就沒有終極啊摔!

幸好我意志堅定,沒有被悲觀派徹底說(洗)服(腦),還偶爾會在課餘偷偷摸摸想想這個問題。

但是越想越是細思恐極啊,越是覺得離終極是那麼遠。。。那麼遠。。。(無限循環)

雅蠛蝶!

咳。所以在有這樣的認識下,要回答題主的問題,需要先來設想一下(在我有限的少得可憐的知識中),如果存在終極問題以及終極的答案的話,它們大概會是什麼樣,或者說,我們預期它們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我覺得,如果我們知道了這個終極答案,我們就能知道關於這個宇宙從開始到結束所有的事(如果它有開始有結束的話)。上至銀河系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寒武紀大爆發的原因是什麼,肯尼迪是誰殺死的,下至晚上是吃小籠包還是灌湯包,明天線性代數考試標準答案是什麼,女神到底喜不喜歡你兒子究竟是不是隔壁老王的,都會知道。


0.0

現有的科學中最有希望達到這個目標的就是物理了。具體原因請參考能否把化學反應看成是微觀上物理變化的結果? - 與光同塵的回答。一定要看呀,不看的話就沒法繼續愉快地玩耍了喲--那個答案其實就是這個答案的一部分呀,為了答這個題才去答那個題的(沒錯,答主一直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但只是一般的物理理論也是不夠的。

因為,somehow(不知怎的),我們還期望這個終極答案是簡單的--由幾個簡單的公式,像F=ma這樣的,就能知道很多。所以能夠滿足條件的還需要是一個大統一的物理理論,而不是好多個互不相容的,適用於不同情況的物理理論。

但(很多人認為)只是物理理論還是不夠的。

1.0
如果物理主義和還原論是正確的,為了知道化學的生物的心理學的經濟學的等等其他學科的內容,這個終極答案至少還需要提供一套運演算法則,從而可以由物理理論推出化學的生物的心理學的經濟學的等等其他學科。

2.1
但是很多人認為還原論是錯誤的,即便物理主義是正確的。那麼即便化學的生物的心理學的經濟學的等等其他學科的理論再簡潔,這個終極答案也會很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

2.2
這還沒有完,有一堆人還認為光有自然科學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無法由「事實」知道「價值」,由「是什麼」知道「應該做什麼」。即便知道了女神不喜歡你,也不知道究竟應該一夫一妻呢還是後宮成群好呢;即便知道了面前這籠灌湯包是隔壁老王的,也不知道究竟應該是吃掉它呢還是吃掉它呢(沒錯,到現在還是木有吃到早茶,怨念〒▽〒)。也就是說,我們無法由終極的物理理論推出道德呀,美呀,人生意義呀什麼的。我們還是不知道該如何生活。

3.0
還有一撮人認為連物理主義都是錯誤的。人類的意識(mind)並不屬於物理世界,因此無法被物理/神經科學所刻畫或由物理/神經科學推出心理學。甚至有可能,關於我們的意識沒有任何系統的規律可以描繪、預測它。這會導致一切與人相關的,比如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都沒有較為嚴格的規律,因而也無法作出有效的預測。更別說知道該如何生活了。除非意識有遵循完全不同於物理世界的規律,並且還有另外一套關於意識與物質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規律。

4.0
然後還有懷疑論。
如果我們通過經驗所認識到的物理世界並不是獨立於人存在的世界的真實面貌的話,以上提到的所有知識不過是幻想,或是錯誤的——我們大概還會期望終極答案會告訴我們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而現在只能說,
——鬼知道什麼樣的。

(以上問題的分類還可以參考哲學是什麼? - 與光同塵的回答)

5.0
即便還原論和物理主義都是正確的,並且我們能夠由事實推出價值,並且我們認識到的物理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還是有個問題是物理理論回答不了的:
Why is there any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為什麼有這個世界還不是一無所有?)這個問題還有各種其他的問法:
Why does the universe exist?(為什麼宇宙存在?)
Why is there a universe at all?(為什麼會有個宇宙?)相對於現在這個存在的宇宙,還有可能,什麼都沒有啊。
Why does this universe exist? (為什麼是這個宇宙存在?)這個世界有無數個其他可能的樣子啊。
Why is the universe as it is?(為什麼宇宙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其他的樣子?)

無論宇宙是有開端的,還是沒有開端的(它就一直在那),物理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宇宙有開端,物理可以告訴我們它是如何開始的,但無法告訴我們它為什麼開始,或是它為什麼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始而不是其他什麼方式。物理只是描述宇宙是什麼樣的,而不是為什麼宇宙是這樣的(the way the universe is, but not why the universe is the way it is)。物理可以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自然法則是什麼,但不能告訴我們為什麼世界會有自然法則,或自然法則為什麼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除非......


——如果有什麼所謂的終極問題,這個就是了吧。

有的人會覺得這樣的問題根本就沒有意義(meaningless),或是這樣的問題does not even make any sense(額,完全木有道理),因為物理無法回答它,因為我們現在無法回答它。我無法說服他們。我甚至懷疑他們是真心覺得這樣的問題沒有意義還是在自我(欺)安(欺)慰(人)。

至於問題的答案?沒有人知道。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所知道的太少太少。

之前看到知乎上有哲學的小夥伴說哲學並不研究宇宙的終極真理什麼的,我覺得還是研究的,只不過離目標太遠,到現在連鋪墊工作都還沒做完。(可惜哲學史並不是高票所說的那樣,硬傷太多Orz。。。

QAQ

好幾次問問題,老師都說:這是一個很深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有一次我終於忍不住問,一直不知道的話不會很難受...很焦慮嗎?

老師說:

焦慮啊。怎麼不焦慮。尤其等你到我這個年紀的時候,知道自己此生都不會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焦慮更甚。

無論是在早上起來的時候,還是在深夜睡去的時候,無時無刻不在焦慮著。

焦慮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正是這樣的焦慮促使我不斷探尋,並且賦予我人生以意義。

之後跟朋友聊起為什麼會學哲學,我興奮地說了半天,說到人生說到焦慮說到一切問題的終極。朋友非常犀利地看了我一眼,問:

哦?那你為什麼沒有男朋友?

我:因為焦慮啊...因為blablabla......(被打斷

朋友:行,別扯了。千言萬語都不如知乎終極定律:因為丑。

我:......不是啊,你看這個焦慮才是.....

朋友:因為丑。

我:......

朋友:丑。

我:……QAQ


吐槽完畢,現在開始扯淡。


「Perhaps I』m old and tired, but the chances of finding out what』s actually going on are so absurdly remote that the only thing to do is say, "hang the sense of it" and keep yourself busy.」

也許我已經老了,並且身心疲憊,而知道真相的機會遠得荒繆--也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將其擱置一邊,使自己忙碌起來。


休謨小機靈也說,既然理性無法告訴我們答案,自然天性使我免於愁苦,於是該喝酒喝酒,該打球打球,該扯淡扯淡,還能和小夥伴愉快玩耍,書呀紙呀也都燒了吧;過三四個小時再回來,這漫無邊際的思考看起來是如此冰冷,如此疏離,如此荒繆,以至於再也無法進行下去。

也許,最渺小的也是最宏大的,最卑微的也是最神聖的。
也許,在追求終極的旅途上,一個人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前進一點點。
至少,一點點我就滿足了。

「這位小兄弟,我看你骨骼清奇,本性純潔,我這裡有幾本神功秘籍,你拿去修鍊吧,以後主持人類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就要落在你自己身上了。」


所有的事情還得從「42」說起。

那時候地球還年輕,文明停留在B-3階段,文字也剛出現不久。而與此同時,我們的星球已經到達了Y-45階段,在我們星球上所有的公民都已經到達了」普蘭尼特層次「的最高級別,也就是地球上所說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最高層。

也就是在這時候,我們製造了超級電腦"DeepThought",製造它的原因非常簡單,我們希望它公正、客觀、嚴禁地回答一個問題:「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在它運算了750個地球年後給出的答案簡單的令我們難以置信:42。(750個地球年相當於我們星球的3天,可見其計算量之大。)


結果顯然讓我們無法接受,但我們沒有放棄,於是"DeepThought"建議說,可以給一個處於啟蒙階段的星球注入基本的文明,然後讓其自然發展,通過模擬演化,最終得出答案。處於B-3階段的地球剛好符合這個要求。(這個事情,被後來的地球人歪曲了點,拍攝了一部叫《銀河系漫遊指南》的電影。)


當然為了盡量不破壞樣本質量,每一次的注入量我們都有所控制。第一次注入的這兩個板塊的時候,按照地球紀年應該是公元前5000年。然後,在經過了4天之後(地球年1000年),地球上的人類根據自己對自然的觀察,竟然衍生出了神話故事,記得最早的名稱應該是叫做《吉爾伽美什史詩》,他們認為自己所無法解釋的事情是由於神明造成的,而這些樣本提煉出來的針對「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的回答就是:為神明服務。


我們顯然不滿意這個結果,並示意"DeepThought"加大文明的注入,以便更快得到結果。

8天之後(地球時間公元前2000年),人類根據《吉爾伽美什史詩》的內容衍生創造出了各種宗教,猶太教的彌賽亞、希臘的宙斯眾神、中國的三皇都是出現在這個時候。但是漸漸的開始有一些的變化,人類發現自己跟神明之間有了某種溝通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時候人可以變成神來主宰自己的生活。


經過這10多天的觀察,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不能讓全部人類平均水平提高,而是應該將注入的文明集中在某些人的身上,否則這個進化過程太慢了。所以過了6天(地球時間公元前500年),我們選中了幾個人:依次是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歐幾里得。並直接在注入的意識中,讓他們畢生尋求「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我們甚至為了更快地幫助他們找到答案,將老子安排管理國家圖書館,讓釋迦牟尼出生為王子身份。


這一次的收穫比較迅速,老子是最早給出答卷的:滅慾望,行上善,而後順其自然,該怎麼過怎麼過。而整個中國地區,將這個思想完整得延續了下去,讓我們頓時感覺在中國地區的無力感。後來,老子還把這一套思想跟釋迦牟尼談了談,釋迦牟尼聽了以後覺得人生變化莫測世事無常,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只有滅了慾望才能證得正果,於是拋下了妻兒又開創宗教去了,這個在後來被地球上的人類訛傳為「老子化胡」。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我們星球的公民在得知這個結果的時候,都挺無法理解的。我們提出要尋求「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結果他們應對的方式就是「放下去追求這個答案的慾望,順其自然」


通過老子跟釋迦牟尼,我們得出一致的結論:不能讓他們生活太安逸了,否則就容易沒有了慾望,就會去迴避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我們打算將地區繼續向西方移動,於是我們將蘇格拉底安排在了一個希臘城邦中的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里。歷史證明我們是明智的。

為了補償給蘇格拉底環境不足,我們給他個人灌輸了最基本的邏輯學:歸納法和演繹學。可能是這個東西有點超時代,那個年代的人邏輯都一塌糊塗,所以蘇格拉底在那時候的地球上並不受人歡迎,最後還被360人投票給投死了。但是他算是給出我們最滿意的結果:把人們重新拉回到這個問題上,「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而不是訴諸於神明或者直接忽略問題。


另我們意外的是蘇格拉底的一位學生柏拉圖,在蘇格拉底死後創辦了柏拉圖學院來專門研討這個問題,我們為了維持這個學院的存在做了巨大的努力(在不直接改變人類的基礎上讓其傳承了近4天時間)。我們將最後一個選中的人物安排在了這個學院,他就是歐幾里得(公元前325年),不過遺憾的是,因為超越時代太多,他的影響力要再很多天以後才逐漸顯示出來。總之,令我們欣慰的是:人類終於開始正式得對待這個問題了。


好景不長,只過了兩天(地球時間公元元年),令我們鬱悶的是宗教的苗頭又起來了,人們又放棄了自己尋求答案的慾望,轉而求助他們認為全能的上帝了。因為耶穌的出現(這個不是我們安排的人物),基督教從猶太教中單獨發展了出來,並且經由保羅的傳播,從猶太人種族擴展到了其他種族。更為鬱結的是,基督教徒開始用哲學的武器來修改《聖經》的內容,讓這個宗教從邏輯上更加無懈可擊。比如,有個叫奧古斯丁的人類把「自由」的概念引入,去說明了上帝為什麼允許惡的存在。


我們雖然之前說過盡量不影響人類自主進程,但是眼看著一起又回到從頭,我們不得已在一天後(地球時間公元245年)安排了戴克里先的出現,由他發布禁令:禁止基督教的發展。只是無奈,戴克里先分而治之的想法,最後讓君士坦丁給奪了權,並在313年頒布了《米蘭赦令》,保護鼓勵基督教的發展。最後甚至在392年,由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而又過了一天(地球時間公元570年),穆罕默德的出現,又出基督教中延伸出了伊斯蘭教,統一了阿拉伯地區的宗教信仰。


然後才又過2天,基督教就跟伊斯蘭教的人打了起來,整整打了一整天(十字軍東征,公元1096年-1291年)。大家都忙著打戰,也沒人這些地球人就沒有人繼續思考「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打完之後,過了一天(公元1483年),一個叫馬丁·路德的人在日耳曼民族中創立了新教,宣布與天主教對立,而加爾文則把這個新教傳播到日耳曼之外的種族中去了,於是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宗教。


所以我們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地步,從黃河到恆河到地中海最後都被宗教統治了。這時候,我們全體公民開了一個會討論如何解決宗教對人類思想統治的問題。很顯然,照著目前的形勢看下去,宗教有逐漸增多的跡象,為什麼人類不願意自己去思考,而是要訴諸於宗教的信仰呢。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因為人類沒有構建起來嚴謹的邏輯思維的科學體系。


於是,我們一致想到了7天前(公元前3世紀)的歐幾里得的幾何學。


所以,在接下來的1天多時間中(1500-1800),地球上瞬間多了很多優秀的數學家,還由數學家延伸出來很多物理學家、生物學家,由他們構成了地球上現代科學體系。

首先出來的是笛卡爾(公元1596年),在建立笛卡爾坐標以後,他開始運用歐幾里得的思維體系來思考「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不過他的方式有點奇怪,他認為要思考這個問題首先需要解決一個情況:確定的已知條件是什麼。他的結論是「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不完整,那麼完整的就是上帝」。所以你看,我們苦心經營了一個科學環境,結果又是被上帝給結束了。

萊布尼茨(公元1646年),那個發現微積分的數學家認為將物質無限細分下去,細分到不能再細分的就是上帝。

斯賓諾莎(公元1632年)也一樣,發布了《按集合順序證明的倫理學》,只是他對「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的答案是:宇宙本身就是上帝,就是答案。上帝存在於宇宙萬物之中,上帝通過自然法則統治一切。


數學家看來是沒救了,他們的做法就是構架一個基礎,並把這個基礎稱之為上帝,真是無聊至極。


於是我們打算激進一點,讓人類意識到上帝是不存在的。但這個過程很困難,就好像大人跟小孩說:「如果你睡著了,聖誕老人就會把禮物放在你的襪子裡面;但是如果你沒有睡著,就收不到禮物」,所以你永遠無法醒著親眼看到聖誕老人。我們的做法簡單粗暴,我們只安排2個人:牛頓、達爾文。


首先是牛頓(公元1643年),我們想著,如果牛頓揭示了力學三定律以後,人類就不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被上帝控制的了,從而放棄信仰。誰知道牛頓自己還給上帝預留了「第一推力」的地位,但更沒想到的是「機械論」跟「決定論」的盛行:「如果一切都是被符合機械運動的話,那麼人的思考也是被決定的,那麼進而一切都是被決定的。」。

其次是達爾文(公元1809年),我們原以為,達爾文揭示了生物進化過程,人類就不會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他們,從而放棄信仰。但後來基督教統一了說法:人類在進化到智人的最後一刻,上帝給人類灌輸進了靈魂。

進化論跟機械論,對「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的提煉回答就是事情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人類無力改變,就是要「順其自然」。在那一剎那,我們突然覺得中國的老子似乎很有先見之明。


這個期間,我們也注意到一個細節,宗教在某種程度上在促進著科學。除了上面提到的達爾文、牛頓都是基督徒外,我們知道萬有引力定律將人類的文明階層上升到E-7階段,但是牛頓是基於開普勒三定律的基礎上才發現的,而開普勒當初研究天文,只是為了印證世界是按照上帝設立的完美曲線運行的。他一直認為太陽是聖父,恆星時聖子,以太是聖靈。

這真是一個令我們哭笑不得的事實。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就在科學基礎迅速構建起來的時候,人類又開始懷疑起「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的問題本身了。

一個叫休謨(公元1711),直接將我們灌輸的「歸納法」「演繹法」上升了一個文明檔次,總而言之,他否認了因果律的嚴格存在。休謨認為人類無法判定自己所處世界的真實性,他最著名的論斷就是:人類不知道明天的太陽是否還會照常升起。休謨認為感知是來自於經驗的,而有些問題是超出經驗的範疇的,科學上的因果關係,人類也無法得知在下一次是否依舊成立。所以,在回答「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方面,他的結論是lif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都不一定是真實的,哪有什麼真正的答案。


隨後是康德(公元1724年)順承了這個思維,認為人類是通過「先天認識機制」來認識「物自體」的,而物自體的本身是無法認知的。人們看到的都是經歷過同樣的「先天認識機制」來感受「物自體」的。其實,康德是提出了一個基本的設想,有些事物人類無法真正了解,有些事物我們是可以把握的,把人類不能真正了解把握的事物列為「物自體」。這個很像你們人類一個經典的想像實驗:三維空間在二維空間的投影,投影的方式成為「先天認識機制」,三維空間就是「物自體」,而二維生物感受到的就是「表象」。其實你們生活的宇宙何嘗不是如此,是一個11維空間在三維空間的投影。而且即便在這個三維的空間中,你們所能感受到的音頻、光頻也是何其有限。也許是因為如此,康德也認為「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是無法回答的,因為人類甚至不能感知這個真實的物自體世界,更別提答案了。


那個經常被人當做悲觀主義代言人的叔本華(1788年),在康德的基礎上認為「物自體」是可以被認知的,那就是「人的慾望」,他稱之為「生命意志」。他認為人類只是「生命意志」作用下工具,並且人類的慾望難以被滿足,所以人類就是在「生命意志」的不斷促使下的奴隸,人生簡直遜斃了。(哎,你是說我們星球公民對終極問題的強烈慾望么)。所以,「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叔本華的結論也是「禁慾」,這個跟8天前(地球時間2000年前)的老子不是一樣的么。


有時候,人類的對問題的迴避智慧真是令我們不可思議。比如黑格爾(公元1770年),他覺得人類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世界會在人類控制之外自己超前發展。他的邏輯是就是:世界是變化的,但是世界越變越好(世界變化有序是黑格爾率先提出的),所以世界的本質就是不斷變好,而主宰這種變化的被他稱作是「絕對精神」,無論人類如何反應,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人類只是隨波逐流的工具罷了。所以黑格爾認為「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對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答案就是「在絕對精神下向前變得更好」;而the answer to life,他也覺得人類只是工具,但人類這個工具壓根就沒有什麼資格來談意義;

雖然黑格爾沒直接說「絕對精神」跟上帝的關係,但是,這無非又是把一個問題的源頭交給了一個未知的莫名的力量。哲學思考的結果跟宗教總是只有一步之遙。


真是無聊的一天啊,我們對目前的科學無法幫助人類回答這個問題感到沮喪。


晚間的時候,我們意外收集到了一個叫祁克果(公元1813年)給出的答卷:真理是主觀的,而不是大眾統一的,每個人都要選擇自己相信的真理去過好自己的一生,而人們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則是依靠於自己的信仰。

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也許我們的問題「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中不應該是「the answer」而應該是「Answers」,是否我們一開始問題就出錯了?我們打算飯後一起開會討論這個話題。


開會之前,我們又收到了一份來自尼采(公元1844年)的回答,他某種程度算是叔本華的學生,畢竟是受了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影響。他將叔本華的「生命意志」更改為「權力意志」,在這個基礎上創造了「超人理論」。他將人類的道德分為兩種,一種是奴隸道德,另一種是貴族道德,對於前者強調同情、仁慈、謙卑等等限制強者的能力;對於後者強調的是競爭、進取、獨立、強大等等鼓勵人們變成強者,後者這種道德即為「權力意志」。人類在「權利意志」下會越變越強,而不是像叔本華說的那樣成為「生命意志」的奴隸。這個很像地球上著名的說法「半杯水在悲觀人的眼中是只有半杯,而在樂觀的人眼中還有半杯」(這個說法我們星球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解讀出來,因為在我們星球公民的眼中,那只是水資源位置的重新變更罷了」)

在我們看來,尼采至少沒有逃避這個問題,他提煉出來對待真理的態度就是:真理是流動變化的,而人們總結出來的真理是固定的,所以都是錯誤的。所以我們所總結出來的「真理」也好、「錯誤」也好,都不是嚴格意義上存在的,二者的唯一區別就是「真理」有用,而「錯誤」無用甚至有害。所以,結合祁克果的觀點,可以總結出來:「人們可以根據實用性來決定自己的真理觀」,所以對「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怎麼回答對人有用就怎麼回答,就好像奴隸道德觀下的人類選擇謙卑,貴族道德觀下的人選擇競爭一樣。「上帝已死,」尼采說道,「基督徒不過只是一群信奉奴隸道德的人虛構出來的用來聯合弱者、並保護弱者的強者罷了」


我們在那次的會議上都有點沮喪,因為我們覺得尼采跟祁克果可能說對了,或許不存在一個固定的答案,而是根據這個答案是否對我們有用來決定是否選擇。「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可以是任何東西,因為只要它對我們有利即可,如果對我們不利,那我們拿來又有什麼用。DeepThought在會議上說道:「42,根據目前的統計,我們星球的不同真理觀有42種。」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先前對人類的宗教有極大的誤解,因為這42種真理觀在人類眼中看來不就是42種宗教么,只是因為我們星球沒有以組織的形式存在罷了,真理觀與宗教原來也只是一線之隔!同時,根據是否有用來進行選擇,不就是人類稱之為「科學」的東西么?


我們都想到要終結這一次的實驗,最後發言的時候,問DeepThought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沒有的話就直接宣布實驗的結束了。


「如果您願意,可以將這近1個月來的觀察到的所有的人類思考結果進行數據邏輯化,然後按照嚴格的邏輯推理方式給出一個人類的終極答案。這樣,可以盡量避免人類主觀性的參與。」DeepThought說道。

「好吧,總得有邏輯性的記錄留檔才好」

「申請需要在生命、哲學、物理三個領域中,各選擇一個人類賦予特殊的邏輯能力,來協助計算」

「全體批准,執行」


雖然大家都同意了這個想法,但顯然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激情了,我們對最終能有別的答案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花了幾乎1個月的時間得到了一個我們無法反駁的結論,我們都顯得有些沮喪。


不久,我們收到邏輯報告:

人類語言無法邏輯化,所有的真理構建符合上次會議的結論:真理只是相對有用的結論。


伯格森(1859年)認為科學對生命的描述是分裂的,比如我們會描述性格、描述外形、描述智商,當時一切的描述都是片面的屬性,而人是整體的,所以所有對生命的描述都是旁觀的,不全面不準確的。另外,生命是變化的,而理性的描述是靜止的,所以生命無法描述。


羅素(公元1872年)跟他的學生維特根斯坦(公元1889年)畢生嘗試把語言按照嚴格的邏輯規則進行重新的定義後發現,大部分的哲學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偽問題,要麼違反種種邏輯規則,要麼無法用經驗證明。原本就是主觀的語言甚至無法準確地描述客觀的世界,所以整個哲學都是主觀的。


愛因斯坦(公元1879)的相對論讓人類意識到高斯(公元1777)、羅巴切夫斯基(公元1792)發現的非歐式幾何存在的意義。即更改「完美的歐式幾何」第五條公理「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和,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後也可以建立一套完全不同的幾何體系。所以,歐式幾何只是眾多幾何中對人類最有用的一種幾何罷了。


所以,「宗教」不過是「哲學」的一種選擇結果,而根據是否有用來進行選擇的過程,也就是人類所謂的「科學」。


以上,就是整個的實驗描述了。


後來我們收到更新的消息,人類已經邁入了G-7階段,並開始想利用弦理論來統一所有的物理學,只是那些物理學家們不知道,其實人類已經在無意之間給出了這個事情的結論:就好像人類生命體的多樣性無法被統一精確描述的一樣,每一個側面其實都有專屬的描述方式,無法統一,人類疊加空間維數的方法,無非就是徒增了諸多條件與計算量。


我們更欣慰的消息是得知地球上,有兩個分別叫薩特(1905)和加繆(1913)的人,他們已經開始教導人類承認世界的荒謬性,但是怎麼想這個世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去過好自己的想要的生活。


好了,先到這裡,我要去看《銀河系夢想實踐者》的真人秀節目了。


微信公眾號:最近商業洞察(推薦不務正業的人關注,你會因此心安理得)

希望能有幫助。
Lonely Planet (planet Lonely).
2014年3月29日


1. 起初是無限的混沌和虛空
2. 然後經歷了不知道多少億億億……年,你可以後面加無數個0,都不能表達這個長度,因為時間在此根本毫無意義。這個時間段幾乎接近無限又是一瞬間,因為還沒有任何觀察者,時間再長再短都沒有意義。
3. 經歷了無限的時間,也就是一霎那之間,混沌突然間組合出一個智能。
4. 智能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5. 智能開始思考,宇宙在一瞬間被智能創造出來。
6. 智能開始浸入和體驗這個世界。人類誕生了。

===========
在所有的一切之前,什麼都沒有,連時間、空間、物質連虛空都沒有,是絕對的空無。
只有這樣的解釋是比較合理的。

以上僅供參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變化

而且由於變化,沒有一個定性定量且封閉自洽的邏輯體系來描述客觀世界,能描述這個世界的,只有它本身的存在。不過,智慧生命(比如我們人類)可以通過實驗和理論不斷逼近地大致獲得世界的描述方式,當然,由於智慧生命本身不是無限開放的全能存在,所以其描述世界的方式必然有局限性。

感興趣可以搜索「哥德爾不完備定律」、「量子漲落」和「強人擇原理」


我們不能思考非邏輯的問題,否則我們只能非邏輯地思考——維特根斯坦


其實吧,答案真的很簡單,只不過這麼多年沒有人嘗試解答一下。宇宙的奧秘是42,靈魂的重量是21,當兩個靈魂緊密結合在一起,全世界,全宇宙的一切問題與答案都不重要了


生命的靈光與色彩

  物質有光與色彩,反物質也有光與色彩,萬物皆有情,萬物皆有靈。

  生命是有靈性的一種反物質結構,一切的光和色彩都是由其結構造成的。

  生命體有靈光,非生命體也有靈光,生命體的靈光是自發的,非生命體的靈光體現的是靈源之光。

  物質的光與色彩靠視覺體驗,反物質的光與色彩靠靈覺體驗。

  生命力越強,色彩越濃,光芒越強烈;生命力越弱,色彩越淡,光芒越微弱。

  生命的靈光是有色彩的,這個色彩由其生命的反物質結構決定。

  生命是有層次的,不同的生命層次體現相同的靈光卻表現不同的色彩。

  靈光的強弱只體現生命體的盛衰,不體現生命體的品質,而靈光的色彩體現生命體的品質卻不體現生命體的強弱。

  人有渾人、俗人、凡人、賢人、仙人之分,仙人中包括了所謂的聖人、至人、真人,其實,仙人中也包括了妖和魔。這種分類主要的不是根據生命體的外部特徵,而是根據生命體的內涵品質。這就像鑽石、紅寶石、藍寶石、貓眼石、橄欖石、月光石、海藍寶石、電氣石、紫晶石等等一樣,都是石頭,但結構和品質不一樣。

  人人都有靈光,渾人、俗人、凡人、賢人的靈光微弱,聖人、至人、真人、妖魔的靈光強茂。普通人靈光的色彩平淡,非凡人靈光的色彩濃厚。

  一般來講,普通大眾的靈光只是光芒微弱的白色,一團霧氣那樣,賢人呈現微弱的彩色,且色彩常常變化不定,隨著結構的完美和品質的純凈,生命體的靈光逐漸顯示固定的色彩,聖人、至人、真人呈現的是紅光黃光紫光,妖類呈現藍光綠光,魔類呈現黑光,佛(包括天仙)呈現七色光芒。

  因為靈光屬於反物質,所以靠眼睛是看不見的,必須具備佛眼才能看見。

  一般來講,祥瑞之光屬天堂生命品質,灰暗之光屬地獄生命品質。

  雖然我們看不見靈光及其色彩,但可以感覺。在待人接物時,在讀他人文章時,若感覺清新、開朗、明麗、賞心、溫暖、愉悅、振奮、安全,那麼,這個人的靈光是祥瑞的;若感覺難受、壓抑、沉重、灰心、煩躁、消極、沉悶、不安,那麼,這個人的靈光是灰暗的。
  要使自己生命的靈光呈現祥瑞之光,必須要讓生命的反物質結構完美,越完美,越祥瑞,完美的程度自己可以感覺,若我們的意識是有序明澈的,彩色光就會顯露出來,若意識是混亂的,就呈現不出光彩來。這個道理從普通鐵和磁鐵的性質得到啟發,普通鐵體現不出極性來,而磁鐵卻體現出了極性,二者的差異在於一個的分子排列是無序的,另一個的分子排列是有序的。

  當然也可以從環境中獲得啟發,我們隨便進入幾個商店,有些商店乾淨整潔,亮麗明快,進入其中感覺舒暢;有些商店雜亂無章,灰暗陰沉,進入其中頓覺壓抑難受。人生命的反物質結構就像商店一樣,有人的生命結構就像青山綠水,眼光明媚;有的人的生命結構就像窮山惡水,乖戾莫名,所以,不同的結構呈現不同的靈光和色彩。

  我們抬頭仰望,只見藍天白雲,卻看不見其中蘊藏著無限的自然風光,這是因為我們的靈覺視力太弱,意識沒有進入反物質世界。站在戈壁灘或沙漠中,放眼望去,我們能看到什麼?絕大多數的人看到的就是遼闊的荒漠,而有些人能看見地表上面熱流涌動的壯觀景象,有些人甚至能看見海市蜃樓景觀。

  長期專註某個事物或現象,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願人人都有祥瑞的靈光,願人人都能看到彩色的靈光。


宇宙概述  

1、宇宙就是秩序  

  宇宙以秩序而存在,以總能量為零而保持相對穩定。

2、宇宙的定義  

  正負能量之和為零的空間叫宇宙。或者說,物質與反物質相對制衡共處的空間叫宇宙。

3、宇宙的形狀及結構  

  宇宙分大宇宙和小宇宙,無邊無際的叫大宇宙,有邊有際的稱為小宇宙,大宇宙由數目浩瀚的小宇宙組成。

  圓周率=3.141592653589......是大宇宙的表證,是無限不循環無終止遼闊永恆的。

  小宇宙是大宇宙中相對封閉、自成體系的星系組合空間,猶如一條大河中有無數旋渦,每一個旋渦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旋轉空間,又猶如一個窩裡有很多雞蛋,每一個蛋自成一個封閉空間。

  我們賴依生存的地球就在一個小宇宙內,我們暫且把這個小宇宙稱為地球宇宙,以別於其他小宇宙。

  地球宇宙的形狀是飛碟式太極橢圓體,外緣被一層厚厚的高能"雲"團護圍著,這層高能"雲"團是地球宇宙的外殼,它同時又象是一台電動機的定子,是一個旋轉形磁場,推動著地球宇宙內的所有星系這些"轉子"在作反時針旋轉。

  地球宇宙的結構是由陰陽兩個相互嚙合的大旋構成的橢圓形旋轉體,恰如象中國道家的太極圖,不同的是太極圖是圓形,而地球宇宙內的天體是太極橢圓形。我們把這個太極橢圓體稱為法旋系,在這個法旋系內有近三千個旋河系,每一個旋河系自成一個"旋系"在旋轉,一個旋河系內有近三千個銀河系,一個銀河系內又有近三千個太陽系。

  每一個星體、星系的旋轉速度看似恆定,實際上是不斷變化的,每個星體當它處於短軸線上時,其旋轉速度達到最大值,離短軸線越遠,速度越慢,到達長軸兩極時會有短暫的停頓,停頓之時,星體上一切有形生命將全部死亡,靈體進入太極橢圓體的陰極,這就叫一劫。過了長軸線以後,靈體又脫離太極橢圓體的陰極,進入陽極以有形生命出現。所有星體、星系由於質量不同,在長軸線上停留的時間長短不一樣,所以將會重新排列組合,比如地球在下一圈有可能成為象火星一樣的荒漠,而火星有可能象地球一樣,充滿生機。

  星體與星體之間、星系與星系之間的空間距離也是不斷變化的,越靠近短軸,相互間的距離變得越大,宇宙似乎在膨脹,越靠近長軸,相互間的空間距離越來越小,似乎宇宙在縮小。

  銀河系正在向短軸線"漂"去。

  地球宇宙分正宇宙和負宇宙。

4、正宇宙  

  物質世界就是正宇宙。

  凡物質的、有形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見的、嗅得到的、感覺得到的、儀器能測得到的均屬於正宇宙範疇,暗物質、暗能量也屬於正宇宙範疇。

  比如,房子、桌子、植物、動物、人之肉體、風雲雷電、聲音、味道、分子、原子、電子、離子、質子、中子、核子、介子、超子、變子、反粒子、光線、引力、磁力、紅外線、紫外線、陰極射線、陽極射線、超聲波、次聲波、生物波、高低頻振蕩引起的噪音、放射性元素鐳、鈾、鈈、鈁放射出的擴散性物質、萬有引力等屬於正宇宙範疇。

  以基本粒子形態存在於宇宙中的所有東西都是物質。

  物質世界是科學能解釋、並將能解釋的世界。

  科學能解釋的範圍都屬於物質範疇。科學不能解釋的範圍都屬於人們否定的"迷信"範疇。

  當科學開始解釋物質世界範圍外的東西時,就不叫科學,叫反科學,或稱超科學。

  一切的宗教及所謂的"迷信"都是反科學的超科學。

5、負宇宙  

  反物質世界就是負宇宙。

  凡超物質的、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聽不見、測不到、感覺不到,卻對物質世界起作用的均屬於負宇宙範疇。

  比如,萬有斥力、時間、空間、精神、意識、思維、靈魂(生命靈體)屬反物質;信念、"道"、規律、秩序、咒語、佛法屬反物質;天使、神鬼佛魔及其他一切無形生命屬反物質;夢中的情景、靈感的發源地、心靈感應的橋樑、思維感測的通道、天堂地獄、真主--佛祖耶和華上帝及他居住的地方--清涼界、神活動的地方--天界、肉體死亡後靈體前往的極樂界等等屬負宇宙範疇。

  道家講的"虛幻不虛幻,真實不真實,""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的東西屬負宇宙。

  不以基本粒子形態存在於宇宙中的所有能量及能量集合體都是反物質。

  正宇宙屬科學能解釋的範圍,好理解。負宇宙是截止目前人們能朦朦朧朧感覺到,但科學又無法解釋的範圍,較難理解。

  負宇宙就是反物質世界,負宇宙是物質的本源,物質世界是反物質世界的反映,是負宇宙的表像。物質世界的一切始終處於運動變化之中,有生有滅,而負宇宙的一切處於相對永恆的存在狀態中。

6、宇宙的法則--對立統一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對而存,是對立統一的,就象陰陽、正負、男女、雌雄、前後、內外、表裡、高低、上下、剛柔、虛實、榮辱、順逆、動靜、尊卑、貴賤、強弱、貧富、功過、禍福、得失、前進後退、增加減少、白天黑夜、過去未來、有形無形、生死存亡等等一樣,均是相對而存,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

  對立統一是宇宙實質的表象,但卻是宇宙存在的一大法則。

  有正就有負;有萬有引力,就有萬有斥力;有物質,就有反物質;有粒子,就有反粒子;有光子,就有反光子;有能量,就有負能量;有左旋、就有右旋;有人間,就有仙界。

  只要找著了白,就可以找到黑;有雌的地方,一定能找到雄;有生的地方,就一定有死;有肉體,必然有靈魂;有天堂,必然有地獄;有法,肯定有非法;混亂的地方,肯定有清靜;整個社會心浮氣躁的時候,一定會出現一批賢明的人才;整個社會和平安寧的時候,必然有一股力量在蠢蠢欲動;當整個人類棄神背道而面臨大災大難的時候,一定會出現神佛的使者來度化人類;動的太厲害了,必然會出現靜;靜的時間長了,必然會發生動......

7、宇宙的運動  

  大宇宙的運動是由"太極"能量團核心部位的結構啟動並維護運行的,也就是說,是由上帝的意識啟動並維護運行的。具體到地球所處的小宇宙,是由地球宇宙的外殼這個旋轉磁場帶動運行的。

  宇宙中有兩股性質相反的能量,象作用與反作用力一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總和為零。

  這兩股力量是維護宇宙有序運行、保持相對穩定、相對制衡的"法力",二者相加,總能量為零。若其中一股的能量稍大一點的時候,宇宙就會瞬間消失。

  比如萬有引力與萬有斥力,由於大小相等,運動方向相反,總能量相抵為零,才有了太陽系、銀河系、旋河系、法旋系的有序而系統的運行。若只有萬有引力,而無萬有斥力,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運動就會變成直線運動,並以超光速聚合在一起,宇宙就會在瞬間消失;假如只有萬有斥力,而無萬有引力,宇宙中將不存在天體的旋轉運動,地球就不會繞著太陽旋轉,所有天體的運動也都將會變成直線運動,將以超光速迅速膨脹,最終會燃燒消亡,宇宙也會消失。

  在人類社會中,科學與"迷信"也是大小相等、相互排斥、總量為零的能量。沒有科學,就沒有"迷信",沒有"迷信",就沒有科學,這兩種力量始終是相互制約、並駕齊驅的,科學越發展,"迷信"的活動能力越強,因為科學將會證實"迷信"並非是"迷信",而是一種超科學;而"迷信"勢力越大,科學就會越發展,因為"迷信"將導致科學所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大。

  科學和"迷信"是對立統一的,科學無法消滅"迷信","迷信"也無法消滅科學。

  正宇宙左旋,負宇宙右旋。

8、認識宇宙對我們人生的價值  

  正確地認識宇宙會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宇宙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當我們逐漸認識了負宇宙的時候,大千世界就沒有多少奧秘了,我們就會知曉自己的過去未來,就能理解佛和佛法,"道"和"道法",就可以理解耶穌,就可以認識上帝,就可以平靜的面對死亡,正確地對待人生的苦難。尤其當我們修行修鍊到一定程度,看到千年界、萬年界、極樂界的時候,恰如貧窮落後地方的人們突然通過電視看到發達國家的情景一樣,就會嚮往,就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了,就能發現《生命禪院》的價值和奧妙了。

  你或許認為幾十萬光年之外的萬年界太遙遠了,其實只是一步之遙。幾百年前的人們認為從南非好望角到達美國舊金山是很遠的距離,而今天的人們知道其實不過兩天的航程,通過電話、電腦網路瞬間可達。做夢時,人的靈體脫離肉體後,瞬間可到很遙遠的地方去探親訪友、也可沿著時間負軸去與死去的親友見面。對於靈體而言,時間和空間的長短距離幾乎是不存在的,只要我們成就了仙的靈體,超越時空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唾手可得的。

  宇宙就是我們的家園,地球只是家園中的一個點,是一個臨時"旅店"。


有序。


生命比你想的要短得多,宇宙中有生命的歷史只是宇宙的一瞬都不算,絕大部分時間,宇宙都只是一片死寂,從這點上來說,你在這裡,還能思考這個問題,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宇宙比你想像的要大的多,宇宙有多大?你無法想像得大。宇宙始於爆炸,終於熱寂。一切我們所能想起經歷的文明、科技、生活、道德,在宇宙尺度,空間上微不足道,連塵埃都算不上,時間上更是轉瞬即逝,什麼都留不下。

而人類知道自己的渺小,慢慢開始科學地認識生命和宇宙,也僅僅不過幾百年時間,最快的知識增長也就在近幾十年時間,你又是很幸運的。

什麼是一切?唯心地說,你所感受的一切與實際的「一切事物」差別太大,其實你所能知道的一切只是你短短几十年生命里的那點所見、所讀、所感受的而已,你所不知道的要比你知道的多的多。而你所知道的也會隨著大腦的衰老忘卻,隨著你的死亡帶走,不會留下一絲痕迹。

從某種程度上說,生命和宇宙似乎都在我們的小小大腦的思考之中,在卷帙浩繁的群書里,在複雜的物理數學公式內。然而,放長放遠了看,實際上,「You are nothing」。

所以別想太多,別束縛太多,活在當下。你在這裡,已是奇蹟。


我給大家分享兩個版本的答案。

意識流版:宇宙其實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只不過時間太久遠了,經過100多億年的時空,我們忘了當初創造它的方法和目的了。

現在的一切修行,覺醒,思考,實踐,發明,創造,學習,進化,科技,藝術,哲學,愛情,繁衍,生存都是為了有一天,我們能夠再次想起來。

凡所有相全是虛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產生回憶,連接那100多億年前的原始記憶。

人類的意識和宇宙的意識是同頻共振的,本是一體。
回憶是我們賦予宇宙的意義,更是宇宙賦予我們的浪漫。

你以為你是在前行,那不過只是回憶,向前走,等於向後退,通往終點的路,其實是進入了剛剛開始的樣子。

以終為始,終歸於道。
以死為生,不生不死。

朝愛夜懼,愛是永恆,是完結,是重生。

愛就是回憶,人生的意義就是回憶,永恆的回憶。


神話版:在地球還沒誕生的時候,神就存在了。但是神覺得在這個黑黢黢的宇宙裡面挺無聊的,所以就創造了地球,但是地球就跟個荒漠一樣也沒什麼意思,所以他創造了河流、湖泊、高山、大海、動物、植物。他每創造一個事物,只是需要打一個響指就解決了,所以創造到最後,他覺得創造這件事對他來說來的太無聊。
畢竟就像我們人類一樣,一旦什麼慾望你能夠不費摧毀之力一下就滿足,那就會覺得很無聊。
而且慾望就是這樣,一旦滿足就是無聊,你就會繼續追尋下一個。
但是神,根本就不需要追尋下一個,他只需要一個響指,所有的想要的東西統統立馬創造在他眼前。
這樣的日子讓他長年累月百無聊賴,最後到了奇點爆發的137億年的時候,他做出一個重大決定。

他決定讓自己忘掉自己的力量,甚至忘掉自己是神,忘掉自己所有的記憶。然後把自己分解成無數個小分身,這個小分身到現在為止已經有70億個了。這無數個小分身就是我們人類,但是人類忘了自己以前是神,他們只能按部就班照規矩辦事。

但是總有一小部分人,他們好像回憶起了自己以前就是一個神,所以他們不斷地創造,不斷地推動世界的進步。
比如老子、孔子、耶穌、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萊伯尼次、達芬奇、達爾文、貝多芬還有很多帝王將相等等,他們都喚醒了之前記憶,他們知道自己誰,於是乎他們,就是這一小撮人類推動了整個世界的前進。
才有了我們現在五彩斑斕的世界。

當你回憶起神的力量的時候,你就會擁有創造力。
每一個人其實都是神的碎片,只不過大部分人都忘了罷了。
每一個人都是失憶的神的碎片。


42


是愛!


首先你得認清你尋找這個終極問題答案的目的是什麼?別跟我說沒有任何目的!那是沒有意識到而已!人做每件事情都是有目的的,有的是為了滿足自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有些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有些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有些是出於潛意識深處的需求。

清楚了目的才能知道對於你而言終極問題到底是什麼?而只有找到了正確的問題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目的1 為了活得更幸福
那麼宇宙中所有問題的終極答案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看看愛因斯坦寫給他最愛的女兒的信吧:
Dear Lieserl:
當我發表相對論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能理解。而我今天所要傳達的更與這個世界的誤解和偏見格格不入。
我希望你能好好保存好這些信件,幾年、幾十年,直到社會進化到能夠接受我下面將要解釋的觀點。
有一種無窮無盡的能量源,迄今為止科學都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是一種統治其他所有的宇宙運行現象卻不被我們認知的力量。
這種偉大的力量叫「愛」。
當科學家們苦苦尋找一個未知的宇宙大一統理論的時候,他們卻忽略了這種無形卻又強大的力量:
愛是光明,它點亮了那些給予和獲取的人們。
愛是引力,因為它讓人們彼此吸引。
愛是能量,它產生最美好的東西,並讓人們不被他們盲目的自私而壓制。
愛能綻放,愛能昭示。為了愛,我們生存和死亡。
愛是上帝,上帝就是愛。
這種能量詮釋著萬物,同時也給予生命的意義。
這個變數我們無視了太久。
因為愛是宇宙中唯一的人類至今還無法隨意駕馭的能量,所以我們害怕愛。
為了解釋它,我用最著名的方程式E=mc2做了簡單的替代。
如果大家能夠接受這個能量來治癒世界,那麼愛乘以光速的平方,我們就得到這個結論:愛是最偉大的力量,因為它是無限的。
在人類無法控制和使用其他宇宙中與我們對抗的力量之後,我們迫不及待地需要另一種能量來滋養我們。
如果我們想讓人類的宗族得以生存,如果我們想要找到生命的意義,如果我們想要拯救世界和每一個居住在地球上的生靈,那麼,愛將是唯一的答案!
也許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愛的炸藥——一種強大的武器去摧毀那些讓星球毀滅的仇恨,自私,貪慾。
但在我們每一個獨立的個體裡面,都帶著細微卻等待釋放出強大能量的「愛」的發電機。
當我們學會給予和獲取這種宇宙能量的時候,親愛的Lieserl,我們就得承認愛能降服一切,愛能超越任何一個存在,因為愛就是生命的精髓。
我深深後悔沒能表達出我內心深處的東西,這讓我一生都在為你而受到鞭撻。或許,現在道歉太遲了,但正如「時間」也是相對的一樣,我想告訴你:我愛你,謝謝你讓我找到了終極的答案!
Your father,
Albert


福,是偎依在媽媽溫暖懷抱里的溫馨;幸福,是依靠在戀人寬闊肩膀上的甜蜜;幸福,是撫摸兒女細嫩皮膚的慈愛;幸福,是注視父母滄桑面龐的敬意。幸福,是朋
友間真誠的祝福、關心和幫助。幸福就是親情愛情友情,幸福就是愛的付出和體驗!《2012》電影中,那個作惡不少的富豪為了自己的兩個孩子能登上船不惜犧
牲了自己的生命!

目的2 為了對知識的尋求
知識是什麼?知識就是在頭腦里形成一個概念並和其他已知概念建立聯繫,並能在理論或實踐中得到驗證的集合。

們從小到大學了很多知識,那都是人類數千年來積累的成果,每一個定律每一個指標都有著其特殊的淵源,其背後都有著一個歷盡千辛萬苦探索或歪打正著偶然發現
的故事,就跟我們的日常生活一樣,家裡的每一件物品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產流通曆程,並由自己挑選而來。這個世界的一切似乎都有著固定的程式,我們只需按部
就班就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少年時忙於學習,畢業時忙於找工作,成年後忙於工作家庭生活,但在某個夜晚的清閑時刻,我們倚靠在陽台上,看著浩瀚無垠的星
空,偶然不經意間可能會感覺到自身甚至人類的渺小,一些所謂虛無縹緲的問題會出現,比如習慣性的三連問出現了。
一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是誰?
當我們看某些代入感強的電影小說時,會隨著其中人物的悲慘身世坎坷遭遇苦盡甘來而唏噓感動不已,那一刻,我們忘了我們自己。我們所謂的自我真的只是這個肉
身大腦所自然產生的意識嗎?還是靈魂所激發的?靈魂會隨著肉身的寂滅而消失殆盡嗎?這些問題科學、國學和各個宗教都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而每個人也憑藉著
自己的因緣際會而有著不同的感悟。
我從哪裡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父母,夫妻對拜。老一輩人告訴我們,我們和萬物一樣都是由天地所化生,我們的家族始於哪朝哪代的先祖,由父母生育養育成人,然後
和愛人組建家庭生兒育女延續後代,這就他們告訴我們的答案,很多人年老時都葉落歸根熱衷修族譜即源於此。不過按照進化論,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成,再往前的
祖先只是海洋中的一些低級單細胞生物了,而最簡單的生命本身也不過是由無機質到有機質再逐步演變而來。
我要到哪裡去?人生的結局不外乎死亡,當我
們面臨死亡時,到時候還會記得眼前的煩惱嗎?在我們一生中,會因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經歷各種各樣的事而喜怒哀樂,
會為每個時期不同的夢想而忙碌而奔波,在此過程中善與惡在不斷的碰撞,會有堅持、堅定與堅強,亦會有矛盾、迷茫與脆弱,我們真的會成為年少時最痛恨的那種
人嗎?到老時又會不會後悔呢?這個也不會有什麼正確答案,只要你想過這個問題並按照自己的想法過完了自己獨特的一生,這就足夠了。最怕的就是事事人云亦云
隨波逐流。

二 宇宙是怎麼出現的?又將變成什麼樣子?
仰望天空,群星燦爛,天體運行,有條不紊——是誰主宰著這浩瀚無垠的宇宙?
環視大地,百花盛開,萬物生長,欣欣向榮—一又是誰創造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宇宙浩淼,整個太陽系都只是其中的一粒微塵,人類更顯得渺小,所以想要正確的認識宇宙確實很困難,但一切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看看我們人類真的正在逐步加深對宇宙的認識,我們不要「朝聞道,夕死可矣!」,而是要盡己所能將其沉澱積累傳播出去。


「答案」、「問題」都是人類自身認知體系里的概念,而宇宙並非為這些概念所設計和存在的。因此我認為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


說個我個人的觀點,關於人類的終極意義

我覺得人類的終極意義就是帶領全人類,達到類似於佛陀,神仙,上帝的境界


只有人類都達到了這個境界,才有討論下一步的可能性,雖然這也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終極,但可以當成一個階段性的終極,重要的是,從現有科學技術角度講,是可以達到的。

技術進步在一些領域非常沒效率的事,人類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技術已經成熟了,但是沒人去整合,穿越小說里有大量的例子。

現代社會,這種情況更嚴重,因為最近200年的科技發展過快,導致過多的技術成熟,因為多,所以必然有太多沒有得到整合。

而想讓人類達到佛陀的境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靈魂和肉體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這可以分開成兩個問題,1是真正科學的認識靈魂,或者有人覺得靈魂不存在,那也要科學的證明靈魂不存在,那就是真正科學的認識意識。2就是保證肉體的可持續性,其中包括克隆肉體。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首先要解決,靈魂和肉體的關係,當然一般理解是伴生關係,但這個伴生關係是何時以何種方式產生的,需要科學認證。

簡單說,就是如果一個人出生的同時,就被賦予了靈魂,那條件是什麼,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克隆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的問題,比如現在的克隆動物,如果說羊也有靈魂,那克隆出的綿羊多利,就已經和之前的母體沒什麼關係了,而是兩個肉體dna相同,但靈魂不同的獨立個體。

所以如果靈魂真實存在,那即便克隆人,也沒有什麼道德人倫上的問題,因為本來就是2個靈魂。

當然我這個說法,是建立在靈魂存在的前提上,只要靈魂存在,想長生不老,只要奪舍就可以了,奪一個克隆出的自己肉體的舍,包括說奪舍有干天和,其實我覺得,更可能是靈魂對不同肉體的適應性有差別,也就是說,不同的肉體對同一靈魂很可能有排斥反應,而這種排斥反應就被理解成上干天和了。那奪自己的克隆體,自然不會有什麼排斥反應,也就無所謂上干天和。(阿凡達說的其實就是這麼回事,就是把靈魂導入到一個製造好的肉體里,因為有排斥反應,所以哥哥死了,只能找弟弟來做)

那說到這,比較重要的一環,就是確定有沒有可能克隆出沒有靈魂的肉體,這個因為資料不全,我也無法確定,但有一個諮詢,克隆綿羊多利的時候,失敗了147次,如果這147次里有哪種克隆出植物羊的情況,那我們是否可以認為當時克隆出了沒有靈魂的肉體呢?
-----------------------------
下面說說靈魂

這個世界上對靈魂研究最深的是宗教,而很多宗教里都有各種法術或者魔法,那我們就要認證這些法術是否真實,我不認為有一群人,幾千年就為了唬人才編出一套自成體系的東西,還一代一代傳承,傳銷也沒這個威力,除非信宗教的都是傻叉,但這顯然和事實不符。

那如果法術是真實存在的,哪怕只是很微不足道的小法術。他就必然符合科學規律

我不認為這個宇宙中,只有銀河系的太陽系的地球上的中國的法術是不符合宇宙基本規律的,太看得起法術了吧~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從什麼角度去切入解釋

如果綜合佛道的解釋,那這個世界上有一樣和人類最接近的東西,就是----電腦

電腦比所有動物更接近人類

如果把肉體比作硬體,那大腦就是cpu,心臟就是電源,視覺就是顯示器,聽覺就是音效卡,語音輸入就更好理解了,當然把視覺當掃描儀也成,硬碟也有大腦的功能,wifi就是心電感應。

而靈魂就是軟體,按照道家三魂七魄的理解,就是人這台電腦,需要裝入三個主操作系統,7個驅動程序。每個人都有一些基本的認知,就相當於xp,然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天賦和愛好,比如a喜歡畫畫,那就相當於他的電腦里裝了一個ps,個性的區別就是每台電腦中個性軟體的區別。至於圖片庫,圖書,文字,音樂,視頻,就是記憶。

當人死之後,這台電腦就相當於被格式化了,當然有沒格式化乾淨的,還有頑固病毒留存的,就變成了有些人帶有前生記憶。

而一些道士和尚,可以恢復前世記憶,就相當於恢復格式化之前的硬碟資料,貌似挺貴的。

說這麼多,我的意思就是,我們只要放下歧視,獵奇的心理,科學的去對待法術,正視法術的存在,然後再進行試驗就可以了。而試驗所遵從的原則,就可以以電腦和人之間的關係進行推演和類比。當然這是需要想像力的。

但是現在沒有人做這方面的工作,其實想設計幾個試驗,是不難的。但不能只是簡單的設計實驗,而應該從原理上下功夫,符咒的真實意義是什麼,系統的去研究。
----------------------------------------
假設,我們弄明白了靈魂和肉體的關係,人類如願以償可以長生不老了

那在最開始的一萬年里,99.99%的人,會選擇自殺,劉德華唱愛你一萬年,真讓你愛一萬年,有幾個人能做到?讓你在父母膝前1萬年,有幾個人能做到?所以無論成仙成佛,都要先做到無欲無求,這是先決條件,否則早晚崩潰。

所以,第二個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將人的靈魂上傳,這隻能在徹底明白靈魂和肉體的關係之後才能做到。

然後在設計無數個世界,讓上傳的靈魂去經歷,去感悟,當一個人帶著明悟的心態,經歷幾世,甚至十幾世悲歡離合,滄海桑田之後,精神境界的提升就是個必然。

哪怕是在遊戲里,只要這個遊戲做的足夠真實,估計這個規模的世界設計,就得等量子計算機了。

而這種境界提升,是很可能直接量變到質變的,包括各種所謂神通。

佛祖,上帝,神仙都不能讓所有人都做到這點,所以只是留下傳承,有心有毅力有智慧的少數人才能做到,但科技,可以把條件無限放寬,讓絕大多數人都能做到。

而當大部分人類都達到了這個境界,那以後人類會如何,就不是現在可以預知的了。

--------------------------
人類早晚要接觸地外文明的,我不認為以地球人現在的精神境界有被地外文明接受的可能,地球人的思想境界,如果整體看,就是個有暴力傾向的熊孩子,所以真想融入宇宙大家庭,先得提升自己才行。


有一個無所不在的上天浩愛的力量照看著一切。


宇宙的熵在升高,有序度在降低,像平衡鵬那無邊無際的黑翅膀,向存在的一切壓下來,壓下來。可是低熵體不一樣,低熵體的熵還在降低,有序度還在上升,像漆黑海面上升起的磷火,這就是意義,最高層的意義

-- 《三體》

這是回答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只回答了問題的一部分,其他樓上樓下補充。


生命禪院》是本屆人類最後課程 ,你要找的終極答案都在這裡面。


生命

生命是有靈性的一種反物質結構。
生命是1+1=1。生命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無形靈體,另一部分是有形物體。無形靈體主要指意識、思維、精神、靈感、心念等,我們統稱為靈魂。有形物體主要指靈魂所依附的軀體,比如人的肉體。

生命的起源

首先,請大家再讀一讀《禪院文集》中的《上帝篇》,如果不讀這本書,要理解生命的起源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認識了上帝這個最高級生命,擺正了上帝在宇宙中的地位,我們才能清晰地理解生命的起源。

除化生和濕生的生命外,地球上的所有物種都是一種一種地設計創造出來的,而不是進化來的,就象地球上我們使用的所有現代化工具那樣,都是一個個由人設計創造出來的,雖然獨輪車、自行車、農用架子車、馬車、小轎車、卡車都有相似形,但都需要由人來進一步設計製造,馬車永遠是馬車,不會自行進化成卡車,蝸牛永遠是蝸牛,不會自行進化成耕牛,猴子永遠是猴子,不會自行進化成人。

生命的八大特徵

生命的本質是有靈性的反物質結構,要使生命有活力,有表現,這個反物質結構必須要藉助能量,裝載在具體的物質結構中。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來看生命的特徵。

生命有八大特徵(就地球上看到的生命而言):有形狀、有意識、有靈性、有活力、有誕生、有新陳代謝、有死亡、有轉化。


宇宙

正負能量之和為零的空間叫宇宙。或者說,物質與反物質相對制衡共處的空間叫宇宙。

宇宙以秩序而存在,以總能量為零而保持相對穩定。


宇宙大爆炸中的奇點之論不是宇宙誕生的真相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假說,宇宙不是靠大爆炸而誕生和形成的,對此,我在反常思維篇中已有論述,所以,史蒂芬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所論的宇宙大爆炸中的奇點之論不是宇宙誕生的真相,奇點是不存在的。

宇宙的起源

凡在時間範圍內的所有物體,包括天體宇宙,都有一個起源,都有一個誕生的時間和發展的過程,宇宙也不例外。宇宙誕生的時間和宇宙的終結時間就象是圓周率和黃金比率值一樣,是個神秘莫測的數,不是我的智慧能夠達到的,因為我的智慧與上帝的智慧相比,就象是滴水與海洋之比,相差十萬八千里的一百次方,我僅就我在靜心靜意狀態下認識到的宇宙誕生的過程簡要敘述如下:

當我探求宇宙中哪些東西是永恆的時候,當我思索《聖經》中所講的生命的復活的時候,當我默想佛教講「人生如夢,四大皆空」的時候,當我追溯《道德經》中講的「道」的來源的時候,當我問自己為什麼來到人間,又為什麼而存在,將來要去哪兒的時候,我知道了宇宙誕生的過程,但當我因自己發現了宇宙的一個奧妙,自我感覺良好之時,突然意識到宇宙誕生的過程已經被人(龍的祖先)在六千多年前解釋清楚了,就象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當他千辛萬苦終於攀上頂峰,卻發現有人已經在頂峰上留下了足跡,所以,我不敢妄稱我是第一個知曉宇宙誕生的人,我僅對賢仙們的智慧補充一些細節。

從河圖、洛書到《易經》和《黃帝內經》,告知我們,宇宙誕生的過程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宇宙萬象。

宇宙的形狀及結構

宇宙分大宇宙和小宇宙,無邊無際的叫大宇宙,有邊有際的稱為小宇宙,大宇宙由數目浩瀚的小宇宙組成。

圓周率=3.141592653589……是大宇宙的表證,是無限不循環無終止遼闊永恆的。

小宇宙是大宇宙中相對封閉、自成體系的星系組合空間,猶如一條大河中有無數旋渦,每一個旋渦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旋轉空間,又猶如一個窩裡有很多雞蛋,每一個蛋自成一個封閉空間。

地球宇宙

我們賴依生存的地球就在一個小宇宙內,我們暫且把這個小宇宙稱為地球宇宙,以別於其他小宇宙。

地球宇宙的形狀是飛碟式太極橢圓體,外緣被一層厚厚的高能「雲」團護圍著,這層高能「雲」團是地球宇宙的外殼,它同時又象是一台電動機的定子,是一個旋轉形磁場,推動著地球宇宙內的所有星系這些「轉子」在作反時針旋轉。

地球宇宙的結構是由陰陽兩個相互嚙合的大旋構成的橢圓形旋轉體,恰如象中國道家的太極圖,不同的是太極圖是圓形,而地球宇宙內的天體是太極橢圓形。我們把這個太極橢圓體稱為法旋系,在這個法旋系內有近三千個旋河系,每一個旋河系自成一個「旋系」在旋轉,一個旋河系內有近三千個銀河系,一個銀河系內又有近三千個太陽系。

每一個星體、星系的旋轉速度看似恆定,實際上是不斷變化的,每個星體當它處於短軸線上時,其旋轉速度達到最大值,離短軸線越遠,速度越慢,到達長軸兩極時會有短暫的停頓,停頓之時,星體上一切有形生命將全部死亡,靈體進入太極橢圓體的陰極,這就叫一劫。過了長軸線以後,靈體又脫離太極橢圓體的陰極,進入陽極以有形生命出現。所有星體、星系由於質量不同,在長軸線上停留的時間長短不一樣,所以將會重新排列組合,比如地球在下一圈有可能成為象火星一樣的荒漠,而火星有可能象地球一樣,充滿生機。

星體與星體之間、星系與星系之間的空間距離也是不斷變化的,越靠近短軸,相互間的距離變得越大,宇宙似乎在膨脹,越靠近長軸,相互間的空間距離越來越小,似乎宇宙在縮小。

銀河系正在向短軸線「漂」去。

地球宇宙分正宇宙和負宇宙

正宇宙 物質世界就是正宇宙。

凡物質的、有形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見的、嗅得到的、感覺得到的、儀器能測得到的均屬於正宇宙範疇,暗物質、暗能量也屬於正宇宙範疇。

比如,房子、桌子、植物、動物、人之肉體、風雲雷電、聲音、味道、分子、原子、電子、離子、質子、中子、核子、介子、超子、變子、反粒子、光線、引力、磁力、紅外線、紫外線、陰極射線、陽極射線、超聲波、次聲波、生物波、高低頻振蕩引起的噪音、放射性元素鐳、鈾、鈈、鈁放射出的擴散性物質、萬有引力等屬於正宇宙範疇。

以基本粒子形態存在於宇宙中的所有東西都是物質。

物質世界是科學能解釋、並將能解釋的世界。

科學能解釋的範圍都屬於物質範疇。科學不能解釋的範圍都屬於人們否定的「迷信」範疇。

當科學開始解釋物質世界範圍外的東西時,就不叫科學,叫反科學,或稱超科學。

一切的宗教及所謂的「迷信」都是反科學的超科學。

負宇宙 反物質世界就是負宇宙。

凡超物質的、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聽不見、測不到、感覺不到,卻對物質世界起作用的均屬於負宇宙範疇。

比如,萬有斥力、時間、空間、精神、意識、思維、靈魂(生命靈體)屬反物質;信念、「道」、規律、秩序、咒語、佛法屬反物質;天使、神鬼佛魔及其他一切無形生命屬反物質;夢中的情景、靈感的發源地、心靈感應的橋樑、思維感測的通道、天堂地獄、真主——佛祖耶和華上帝及他居住的地方——清涼界、神活動的地方——天界、肉體死亡後靈體前往的極樂界等等屬負宇宙範疇。

道家講的「虛幻不虛幻,真實不真實,」「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的東西屬負宇宙。

不以基本粒子形態存在於宇宙中的所有能量及能量集合體都是反物質。

正宇宙屬科學能解釋的範圍,好理解。負宇宙是截止目前人們能朦朦朧朧感覺到,但科學又無法解釋的範圍,較難理解。

負宇宙就是反物質世界,負宇宙是物質的本源,物質世界是反物質世界的反映,是負宇宙的表像。物質世界的一切始終處於運動變化之中,有生有滅,而負宇宙的一切處於相對永恆的存在狀態中。

宇宙的法則——對立統一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對而存,是對立統一的,就象陰陽、正負、男女、雌雄、前後、內外、表裡、高低、上下、剛柔、虛實、榮辱、順逆、動靜、尊卑、貴賤、強弱、貧富、功過、禍福、得失、前進後退、增加減少、白天黑夜、過去未來、有形無形、生死存亡等等一樣,均是相對而存,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

對立統一是宇宙實質的表象,但卻是宇宙存在的一大法則。

有正就有負;有萬有引力,就有萬有斥力;有物質,就有反物質;有粒子,就有反粒子;有光子,就有反光子;有能量,就有負能量;有左旋、就有右旋;有人間,就有仙界。

只要找著了白,就可以找到黑;有雌的地方,一定能找到雄;有生的地方,就一定有死;有肉體,必然有靈魂;有天堂,必然有地獄;有法,肯定有非法;混亂的地方,肯定有清靜;整個社會心浮氣躁的時候,一定會出現一批賢明的人才;整個社會和平安寧的時候,必然有一股力量在蠢蠢欲動;當整個人類棄神背道而面臨大災大難的時候,一定會出現神佛的使者來度化人類;動的太厲害了,必然會出現靜;靜的時間長了,必然會發生動......

宇宙的運動

大宇宙的運動是由「太極」能量團核心部位的結構啟動並維護運行的,也就是說,是由上帝的意識啟動並維護運行的。具體到地球所處的小宇宙,是由地球宇宙的外殼這個旋轉磁場帶動運行的。

宇宙中有兩股性質相反的能量,象作用與反作用力一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總和為零。

這兩股力量是維護宇宙有序運行、保持相對穩定、相對制衡的「法力」,二者相加,總能量為零。若其中一股的能量稍大一點的時候,宇宙就會瞬間消失。

比如萬有引力與萬有斥力,由於大小相等,運動方向相反,總能量相抵為零,才有了太陽系、銀河系、旋河系、法旋系的有序而系統的運行。若只有萬有引力,而無萬有斥力,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運動就會變成直線運動,並以超光速聚合在一起,宇宙就會在瞬間消失;假如只有萬有斥力,而無萬有引力,宇宙中將不存在天體的旋轉運動,地球就不會繞著太陽旋轉,所有天體的運動也都將會變成直線運動,將以超光速迅速膨脹,最終會燃燒消亡,宇宙也會消失。

在人類社會中,科學與「迷信」也是大小相等、相互排斥、總量為零的能量。沒有科學,就沒有「迷信」,沒有「迷信」,就沒有科學,這兩種力量始終是相互制約、並駕齊驅的,科學越發展,「迷信」的活動能力越強,因為科學將會證實「迷信」並非是「迷信」,而是一種超科學;而「迷信」勢力越大,科學就會越發展,因為「迷信」將導致科學所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大。

科學和「迷信」是對立統一的,科學無法消滅「迷信」,「迷信」也無法消滅科學。

正宇宙左旋,負宇宙右旋。

認識宇宙對我們人生的價值

正確地認識宇宙會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宇宙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當我們逐漸認識了負宇宙的時候,大千世界就沒有多少奧秘了,我們就會知曉自己的過去未來,就能理解佛和佛法,「道」和「道法」,就可以理解耶穌,就可以認識上帝,就可以平靜的面對死亡,正確地對待人生的苦難。尤其當我們修行修鍊到一定程度,看到千年界、萬年界、極樂界的時候,恰如貧窮落後地方的人們突然通過電視看到發達國家的情景一樣,就會嚮往,就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了,就能發現《生命禪院》的價值和奧妙了。

你或許認為幾十萬光年之外的萬年界太遙遠了,其實只是一步之遙。幾百年前的人們認為從南非好望角到達美國舊金山是很遠的距離,而今天的人們知道其實不過兩天的航程,通過電話、電腦網路瞬間可達。做夢時,人的靈體脫離肉體後,瞬間可到很遙遠的地方去探親訪友、也可沿著時間負軸去與死去的親友見面。對於靈體而言,時間和空間的長短距離幾乎是不存在的,只要我們成就了仙的靈體,超越時空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唾手可得的。

宇宙就是我們的家園,地球只是家園中的一個點,是一個臨時「旅店」。


形而上的問題,你應該先去把從古代的中西哲人,到近現代的中西哲人的著作結合起來,相互解釋一下。看看以後再拿去解釋一下,你這輩子看過的,你欣賞和鄙視的,喜歡和厭惡的各種論調,收穫也許更多。不用你倒背如流引經據典,只要大致理解了就行了。


舉個例子吧,如果你知道,【理髮師悖論】,理解他的數學含義,你就會明白【一切】和【終極】這兩個詞本身就是矛盾的,何況還有其他問題。


宇宙的真理與它的誤差之間大約差了100000000000000個我們已知的一切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外星人一定需要氧氣和水?
太陽可否看作地球上高等生物存亡的倒計時?
如果我們抓住了一個外星人,我們該如何從其身上搜集各種信息?
探測地外生命的存在為何要以地球生命的形成條件為基準?
年齡25+,今早發現臉上長皺紋了,想到了自己會死去,被死亡的念頭折磨著,有些難過?

TAG:哲學 | 生命 | 意義 | 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