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域吹填是一種什麼技術?
最近南海造島,這個技術貌似很牛逼。
觀察者網上14年有一篇專門講吹填技術的,以下是其中技術描述部分:
南沙礁盤周圍大多有面積廣大的淺灘,裡面最多的就是大量海沙,填海最有效率也是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將這些沙子利用起來,就地開採使用。如此多的海沙當然不能用抓鬥或者鏟子螞蟻搬家,而依賴於一種更有效率的作業方式——吹填。吹填一般是指用挖泥船挖泥後,通過管線把泥艙中的泥水混合物,排放到近海陸地,將近海淤泥填墊,排除淤泥中的水分,達到一定標高,使之具有可利用價值。為了加快在南海區域的填海速度,中國出動了大量工程船隻和機械參與施工,其規模甚至大到海軍專門改造了數艘登陸艦作為「施工隊」的生活保障船。而在這支船隊中,對填海工程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便是亞洲第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鯨」號。
(」天鯨「號)
(「天鯨」號船首的絞刀)
「天鯨」號由上海交通大學、德國VOSTA LMG公司聯合設計,招商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2008年4月28日開工,歷時21個月建成。該船長127米,寬23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自航絞吸挖泥船,配備多種當前國際最先進的疏浚設備,裝機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該船同時具有無限航區的航行能力和裝駁功能,可以在遠海靈活機動,適用於各種海況的大型疏浚工程。
在執行吹填作業時,該船能以每小時4500立方米的速度將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最遠6000米外,每天吹填的海沙達十多萬立方米。與此同時,該船裝備亞洲最強大的挖掘系統,絞刀功率達到4000千瓦,使其不會被礁盤上的珊瑚礁損壞而影響工作。
有了如此強勁的工程器械,中國在南沙的「暴力填海」體現出了極高的效率:與越南先修築圍堰,排空海水後再將國內運來的沙土倒入不同,「天鯨」號直接將海沙向淺灘吹填,沒有任何的圍堰設施,也不計較細小的漂散損失。
根據從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處綜合來的信息,從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間,「天鯨」號多次往返於南沙華陽礁、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和南薰礁之間,通過輪流作業提高效率,累計天數達193天。其中,2013年12月至今是「天鯨」號在南沙作業的高峰時段,他往來於五個礁盤之間,累計工作174天,按照每小時吹填海沙4500立方米計算,「天鯨」號在南沙五個島礁吹填了超過1000萬立方米的沙土和海水,大約相當於3個美國胡佛水壩消耗的混凝土。
與此同時,中國在西沙也在持續進行著規模不小的填海工程。今年2月,「天麒」號挖泥船與一艘20立方米抓鬥式挖泥船被拍攝到正在永興島港口進行疏浚。「天麒」號是亞洲最大的非自航式絞吸挖泥船,2008年4月在青島前進船廠建造,公稱生產量4500立方米/小時,排距6300米,其吹填能力甚至比「天鯨」號更強。該船抗風浪能力強,可挖掘粘土、密實砂土、碎石土和強風化岩,對於需要大量海沙卻不需要頻繁機動的永興島填海工程正是恰如其分。
(「天麒」號挖泥船)
謝邀請:
陸域吹填簡而言之就是用專門的機器把遠處海底的泥沙吹起來,噴射到需要填海造島的地方,慢慢形成陸地的過程。
大概就是這麼過程,我們使用的船隻叫做:自航式絞吸挖泥船-------天鯨號。
挖泥船( 有耙吸式、鉸吸式、鏈斗式、抓鬥式和鏟斗式等) 利用前面的大絞盤,在海底淤泥裡面一通亂攪,本來分的清楚明白的淤泥沙子變成泥水混合物,然後用一個很大的管子。。。很大很大,把人塞進去應該可以。。。。通過這個管子,把這些泥水混合物噴到某一個特定的地方,然後利用後期工序,把水排掉,排水的工藝也很複雜的,然而學藝不精,記不清楚了(⊙o⊙)…。。。。記得在一個吹填好的場地,正在後期排水,表面幹得快,看上去像巧克力,但是下面還是泥漿,扔一塊石頭下去,濺起一身泥。。。。
最近華東杯建模一直在南海吹沙填島
基本就是先圈個圈,然後在這個圈裡面使勁吹泥沙,差不多就是把泥沙從另外一個地方吹到你需要形成陸地的地方。
施工技術方面查下專業書籍即可。
其實這項工作和房地產是類似的,造地成本最多不超過400元/平米,政府轉手一賣1800元/平米。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越共十二大?
※如何評價美劇《末日孤艦》第三季?
※中國被圍堵的很嚴重了嗎?
※中國為什麼總是對內高壓,對外奴顏婢膝?是否是為了發展而犧牲尊嚴和領土完整?
※當初民國在南海劃的十一段線怎麼變成現在的九段線了?
TAG:中國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