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要遷都北京?


看完了目前其他所有的答案,覺得大家答的都有道理,我在此再補充一下。

1.遷都的想法在太祖朱元璋時期產生。

朱元璋黃袍加身定都應天后,覺得南京不是中國的中心,地理位置偏於東南,而北方尚有蒙古人騷動,於是他就想到了「兩京制」,打算令遷新都。「兩京制」起源於西周,西周定都鎬(西安),周公姬旦於洛邑建新城,後東周平王遷都洛邑,「兩京制」由此產生。

當時,朱元璋與群臣討論的遷都地點有四個鳳陽、關中、洛陽、開封。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提出另擇地建都問題,由朝中大臣商議。就是這次「定都會議」,決定在並非富庶之地的淮西平原上,朱元璋的老家臨濠(鳳陽)興建中都,遷都於此。歷時6年,於洪武八年(1375年),中都已成規模,當年四月朱元璋前往中都視察,因風水問題放棄遷都。後因開封飽經戰亂破敗不堪也放棄了遷都於此的想法。

回到南京,群臣建議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北京,遷都於此。朱元璋考慮到控制北方的因素同意了,遂定大都為京師。然而朱元璋一次都沒有去過北京,大概是覺得元朝滅於北京不詳,洪武十一年(1378年)罷北京,定南京為「京師」。同時將三個兒子,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先後封為藩王鎮守北方,是為「北方三藩」。
然而,南京皇宮是填湖所建。建成之後,由於地表下沉,逐漸形成南高北低的態勢,這在風水來看,非常不好。於是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派遣太子朱標考察關中地區,關中,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系富庶之地,史稱「八百里秦川」。在這裡定都,才是真正的「中國」。而且,關中是中國最典型的以西安為代表的黃河流域都城文化所在,也是中華民族的起興之鄉,炎帝、黃帝曾族居於此。當年劉邦與項羽爭天下時,相羽稱王關中,劉邦為此懷恨在心。所以,視劉邦為革命偶像的朱元璋,最看好這片風水寶地。他打算等朱標考察完之後,就為遷都關中作準備。然而第二年朱標病逝,這沉重打擊了朱元璋,令其不願再勞師動眾地更換京師。洪武朝再無人提遷都之事。

2.靖難之役使朱棣失去南方民心

明成祖朱棣從出身之始就註定了這輩子只能當個藩王,沒有純正血統的他即便是在太子和二兄死後也沒有成為太子的機會。「靖難之役」是叔叔造侄子的反,和玄武門之變無異。為了鞏固地位,朱棣打下南京城後對建文帝的大臣進行殘酷的屠殺,不光其本人親族被屠戮,就連其朋友門生甚至是同鄉之人都難逃一死,是謂「瓜蔓抄」(瓜蔓抄_百度百科),同時大獎「靖難」功臣。這樣的屠殺與封賞雖然震懾了建文帝朝人,同時失去了南方士族的擁戴。畢竟不是合法的繼承人,加上建文帝消失了,朱棣也深感周圍時刻充斥著危險的氛圍。加上常年在北平生活,不適應南京的生活,在南方也不像建文帝這樣的「大明星」一樣人氣那麼高,建文帝一回來,自己隨時有完蛋的風險。同時北方蒙古還不老實,這一切的一切都迫使朱棣儘早決定遷都,回到熟悉的北方。

3.朱棣尚武,遷都北京有利威懾蒙古

朱棣尚武,這一點其他答案也都提到了,但是朱棣是多尚武呢?

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派大將朱能出征安南(今越南),滅胡氏,改安南為安南布政司。
朱棣放棄太祖戰略防禦戰術,變守為攻,主動打擊蒙古,分別與永樂八年(1410年),十二年(1414年),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五次出征漠北,打的蒙古人不敢進犯。最後於永樂二十二年駕崩於榆木川的行軍大營里。

因此,朱棣遷都北京是為了方便打蒙古人和進行威懾。

也許看到這裡你會質疑了,那朱元璋時期為什麼不威懾呢?

其實,朱元璋時期也採用了威懾手段。正如我在1.中說提到的,朱元璋當時在北方設立三藩,由三個兒子鎮守。兩次率師北征中,朱棣招降蒙古太尉乃兒不花,並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這讓朱元璋覺得自己的兒子很厲害,根本不需要依靠那些開國功臣了,於是他就展開了代號為「烹狗」的清洗運動,逐一清理開國元勛。
朱元璋對北方的威懾成就了藩王朱棣,不但使他得到了磨練,掌握了重兵,還幫他解決了那些難纏的老傢伙。
到了朱棣登基的時候,朱棣自然明白自己是怎麼起家的,肯定不會再允許同姓的藩王掌握重兵,更不允許外姓異族坐鎮邊塞,於是,「我行我上」就趨動這位戎馬皇帝親自守國門了。

4.北平的戰略意義

為了威懾北方蒙古,朱棣有三個戰略地點可以選,這三個地點分別是之前朱元璋所設立的北方三藩晉陝京。山西和陝西兩地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山西大同自古就是戰略要地(從歷史地理角度看古代大同的戰略地位),而陝西關中更是自楚漢之爭之時便是戰略要地。北平當時的情況與兩地相似
然而,朱棣最終選擇了北平定都,主要原因是因為北平安全
黃佐(明)在《革除遺事》中這樣寫當時的北方形勢:

關陝百二山河,昔人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其民悍勇,西鄰吐蕃.......山西表裡山河,地產良馬,其民剛壯,所謂山西出將者也,北近胡虜。

翻譯一下就是,關中陝西地區雖然地理位置險要,但是靠近吐蕃;山西地區雖然盛產良馬,但是靠近胡虜。因此,戰事一發,兩地多有受到攻擊的風險。
而北平當時就安全的多,當時遼東一帶還沒有敵人,加上北平其位於華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環山,俯瞰中原,號為形勝。後徐達攻下大都後,填景山做屏障。因此,三地來說,北平最適合做京師。

其次便是因為朱棣常年鎮守,深得民心,熟悉本地情況。

5.抑制南人,平衡南北雙方實力

這一點 @Andrew 也提到了,明初的政壇幾乎全為南方人把持,江左(浙江)江右(江西)輪番上台,著名的南北榜案(南北榜案_百度百科)就說明了當時南人在官場的猖獗。朱棣打進南京是殺了不少的人,但是朝堂之上還有很多的南方派系官僚, 如果長此居於南方,必然導致派系勢力的做大,因此遷都北平,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打擊南方派的氣焰,平衡派系勢力。

6.迷信思想

朱棣起源北平,龍脈所在之地。
其實這點不能說是遷都北京的因素,因為是朱棣先有遷都的想法在先,然後風水之說才迎合而現。


首先,北京是朱棣起家之地。經營那麼多年,總是比反對他的大本營——南京要呆的舒服。其次呢,朱元璋時期因為不信任大臣,所以封兒子為王,出鎮守邊。結果,藩王勢力坐大,靖難之役,朱棣當上了皇帝。之後朱棣肯定不能再依靠藩王了,但是北方蒙古仍是明朝的主要威脅,於是朱棣遷都北京,天子守邊。


其實完全可以個人感情來說。在一個地方住久了... :)

朱元璋在位時,因南京地基下沉,已有意向遷都北京,
祭光祿寺灶神文 可考。
朱棣得位不正,以叔伐侄,世多疑義,破城之後血流成河。以金陵為都未免不穩。
得位前常年鎮北,深知邊患。起兵又借寧王三衛,想來感觸更多。是以,塞王守邊的王以後沒有了,就變作天子戌邊。


三點。
1,北京是朱棣大本營,這是最重要一點。
2,明朝的對外政策一直有那麼幾句話:不割地,不納貢,不稱臣,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臣死國難。
3,從風水堪輿說,南京是中國有史以來風水最好的城市,沒有之一。虎踞龍盤,成四象之勢,三國諸葛有言: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但如前面幾位仁兄所言,南京地勢下沉,不宜大動土木,且以一個武將的角度去看,相對於北方軍事重地北京,易攻難守的南京確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在全國的視野來看,東北是生門,正南是死門。

PS:從中立角度而言,個人感覺朱棣起兵更像是被逼無奈之舉。惠帝即位後不許藩王回京奔喪在先,半年內連削四王,逼死湘王在後。實在談不上溫良恭儉。


摺疊吧

很疑惑,為什麼對於朱棣遷都的很多答案都有 「天子守國門」 這一條呢?我們不要倒果為因!明朝後期的皇帝看起來確是 「天子守國門」,但在 朱棣時期 所謂的 「天子守國門」 不是很荒謬的么?朱棣不進攻我們的少數民族同胞,台吉們都要燒高香了!經過漢人多年的武裝抗爭和老朱家的鐵血殺戮,作為老鐵的官N代台吉們早就沒有再入中原恢復蒙元的野心啦。

個人認為,朱棣遷都北京的原因在於地緣政治、軍事威懾、經濟控制、文化環境等方面。

北京的西北方向是遼闊的南北蒙草原或高原、東北方向是遼吉黑熱。當時能威脅朱棣後人統治的外部勢力,就是瓦剌和韃靼——南邊的猴子反覆叛亂,對大明王朝只是撓痒痒,不能算作威脅力量——因此遷都北京導致重兵集團北移可以壓縮潛在敵人的生存空間!北京相對南京,距離東北更近,更利於明朝的有效控制。發展好東北,在戰略上形成了一個對蒙人的C型包圍圈!甚至在蒙古更北之處的奴兒干司在一定條件下也可加入對蒙作戰。因此,朱棣的積極國防政策如果貫徹得力可以完全確立大明王朝在東北亞地區的單極領導地位,從而對該地區產生更大的政治影響。

遷都北京的客觀條件是隋煬帝的歷史貢獻——大運河!物資北調,其實遷移的不只是運河上的糧食,更是人力物力財力的北上,能提高各階層人民對於朱棣系的向心力凝聚力。要知道,遷都不是皇帝一個人去,跟著去的還有極多的士人、官宦、工匠、商人、富紳、勛貴等等。從而在經濟上控制蒙人、支持東北,更是將南北經濟比重改變了——至少不再像建國之初那樣失衡——中央在財政上就會對地方有更大話語權。由於朱元璋的個人知識背景限制,導致了明王朝木有正確的中央財政預算決算的弊病,加上政權只是延伸到縣級單位與鄉紳共治的局面,加上南人士大夫的消極影響,使得朱棣需要將政治中心前往北京以加強統治力度。

朝堂上南人勢力太大,特別是江西和浙江。遷都北京可以削弱南人的勢力,加強北人的影響,從而平衡國內各方力量,加強朱明王朝的統治。封建制度,其實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必然要一打一拉,加上科舉等選材手段,在北京這個朱棣的大本營,天時地利人和全佔了,天下英雄盡在股掌。


  1. 軍事角度,靖難之役後,南方相對北方較為穩固,北邊蒙古實力還是不小的。整個中國北部是政權問題的滋生地。
  2. 地域問題,中國有幾塊地區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山東(燕趙)民風彪悍,利在漁鹽,唐初定就是讓曾在山東為官的魏徵前去招撫散兵游勇、閩粵蜀地(歷代問題不斷)、北漠,從匈奴、突厥、女真、蒙古、後金。所以歷代皇帝選擇在長安定都。這是地域上的需求。但是後來地域被破壞了。
  3. 大運河的修建給了北京作為帝都的後天決定性支持。在沒有綠皮火車的古代,運輸是一件巨大地問題。歷代宰輔都很頭疼。大運河在南北貫通的漕運上給中國發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皮日休說:至今千里賴通波。漕運在經濟上支持了北京城作為首都的第一條件。如果沒有大運河,南方發達地區的賦稅要運到北方成本是要陡增的。
  4. 北京城的基建工作。在朱棣當燕王那些年已經經營的很好了。沒理由離開老巢。
  5. 南京城雖然有長江天塹,但是如果北方一旦風雲變幻,對自己而言同樣也是天塹。

他的地盤,他自己住著放心,不用擔心身邊的人不熟,有他愛吃的烤羊腿(你們別拖我自己走)和他愛打的蒙古人(他真的很愛打仗)


上面的答案多多少少都有些道理,不過嘛,依然是「彼書生之見,烏足以達英雄之略哉」,這個問題上我贊成毛佩琦老師的看法,你們這些現實的理由,小看了朱棣, 「北窮沙漠,南極溟海,東西抵日出日沒之處,凡舟車可至者,無所不屆」 ,要建設這樣條件的帝國,南京顯然不如北京天然有優越性


1南方經濟已經發展起來了,而當時北方屢遭戰亂,如果把首都放在北方可以發展北方經濟

2當時最噁心明朝的還是蒙古。如果首都在北京,那麼參照地圖,對防禦北方和出兵北方比較有利。

3南京不是個好守的都城。兵法上南京是個絕地。有山有長江有平原。安慶一失手,南京被打掉是閉著眼睛有的。北京就不同了。

4他自己北方長大,那邊生活比較習慣,據說他還喜歡吃泡菜,不知道真的假的。


燕王朱棣:我的地盤我做主


南京的夏天太熱!!!!!


北方有強敵,派人守北京,尾大不掉,搞不好再來一次靖難之役。還不如自己個兒鎮守北京呢


很簡單,因為朱棣是篡位,他造反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他是駐守北方保衛國家的蕃王,是國家的看門狗,如果朝廷削了他,國家就失去屏障,等他由燕王成了皇帝之後,他自然也要進行削藩防止別的蕃王有樣學樣,可一旦朱棣也削藩就說明當年建文朝廷削你燕王的藩是正確的,所以他別無選擇,只能遷都北京,我皇帝親自來當這條看門狗,這樣你們就沒話說了吧


一、朱棣是燕王,那片地兒是朱棣的封地。
二、三、四、......風水:
唐代著名風水師楊益

燕山最高,象天市,蓋北平之正結,其龍發崑崙之中脈,綿亘數千里……以入中國為燕雲,復東行數百里起天壽山,乃落平洋,方廣千餘里。遼東遼西兩枝,黃河前繞,鴨綠後纏,而陰山、恆山、太行山諸山與海中諸島相應,近則灤河、潮河、桑乾河、易水並無名小水,夾身數源,界限分明。以地理之***之,其龍勢之長,垣局之美,於龍大盡,山水大會,帶黃河、天壽,鴨綠纏其後,碣石鑰其門,最合風水法度。以形勝論,燕薊內跨中原,外挾朔漠,真天下都會。形勝甲天下,依山帶海,有金湯之固。」 宋代朱熹也說過:「冀都是正天地中間,好個大風水。山脈從雲中發來,雲中正高脊處,自脊以西之水則西流於龍門西河,自脊以東之水則東流入海。前面黃河環繞,右畔華山聳立為虎。自華來至中原為嵩山,是為前案。遂過去為泰山,聳於左,是為龍。淮南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諸山及五嶺又為第三、四重案,正調比也。

北京位於太行山與燕山交匯處,華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環山,由太行山、軍都山形成半圓形屏障。北京南面有大河,來自黃土高原的桑乾河與來自蒙古高原的洋河會合成永定河。永定河洶湧澎湃,穿行於深山老林之間,至京西陡然衝出山谷,在京南小平原伸展流淌,造就了北京小平原形同蛛網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山川襟帶之間,北京城溫潤豐饒,土肥人美,遂成天府。這樣的地形,用風水術語來說,是「藏風聚氣之地」。

總結:其實金陵城同樣有不錯的風水,應該不會遜於北京太多,於是乎參照「一、」北京是朱棣的封地,相當於第二故鄉吧。


轉載: 在時間上,北征恰恰是隨著營建北京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展開,以及工程開工日近而發生的。永樂五年徐皇后病故,朱棣藉機把皇家陵寢遷至北京,派官員和命理家擇"吉壤",永樂七年結果出來了,朱棣去北京驗收,竟就此留下不走,而第二年,他便發動第一次北征。這絕非時間上的巧合,明顯是緊湊弈出的有連貫性的兩手---陵址安置在昌平,顯示了他遷都北京的決心;而以北京為基地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則意在增加北京的政治軍事分量,同時使他得以在相當一段時間裡以北京為中心,來削弱南京的意義。遷都北京還不是他的底牌,遷都隱含了他另一個處心積慮的目的,即改變洪武時代以幾大"塞王"負責北部邊防的布局,將後者遷往內地,然後自己來填補塞王內遷所造成的邊防空虛,此系旨在釋塞王兵權、消除權力隱患的苦心經營的一手。而為了顯示塞王內遷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損傷,他必須大張旗鼓地一次又一次搞"御駕親征",宣傳其"戰果",以證明其決策的正確。朱棣"五齣漠北,三犁虜庭",從其過程看,明顯不必要,並帶有刻意而為的痕迹;換成今天的話來講,基本屬於為遷都北京和削藩這兩大目的而服務的政治"作秀"。


1、北邊的蒙古太嘚瑟了!

朱棣不高興了,為何北邊沒人管邊防?事實上,在朱允炆時期,守護北邊的藩王正是朱棣和他的兄弟朱權。而朱棣在南京當上了皇上,北邊便無人值守了。其他的人也信不過,而自己的軍隊北上一次太遙遠,直接搬了得了!

2、生活習慣。

朱棣雖然生在南方,但是從20多歲開始一直在北方生活了20年。已經習慣了北方的氣候,特別是飲食!朱棣非常喜歡朝鮮食品,還特意留一個朝鮮大廚在身邊給自己做飯呢。顯然,朱棣是個吃貨!


朱棣遷都北京確實主要是回去補來自北方的主要威脅在他南下奪取帝位後,出現的防衛真空。

也正是「天子守國」,才導致大明在江南半壁完好,仍可支持大量的錢、糧、兵時,滅亡了。
終明一朝,最大的威脅始終來自於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旦游牧民族發起攻擊,長城關口被破,立馬就能殺到北京城下。所以,基本上北京經常被突襲
也先這麼玩過……
皇太極也這麼玩過……
日軍也這麼玩過……(p.s:民國如果把國都定在北京,7.7事變時「中央政府連撤離都無法實現」直接被一鍋端,近現代史估計也會大不同了)
毛太祖和蘇聯對著乾的時候,一看北京的位置就心虛,甚至做好了一部分中央機關、學校等提前準備了撤出路線和準備。
鄧世祖敲打越南的時候,主力卻是在瀋陽、北京等地嚴陣以待。


1 朱棣沒當皇帝前,大本營就在北京,念舊
2 地理位置,北京在軍事上優於當時應天
3 朱棣是武將,當了皇帝後,一心想著北征,北京可比南京要方便多了。
而且當時好像迷信:宋朝之類的首都,都是越往南就敗得越快,怕子孫後代耽溺於南京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朱棣在北方居住多年,早已經習慣了北方的飲食起居,朱棣在南京的幾年裡,無時無刻不想念北方一覽無餘的廣袤疆域,朱棣骨子裡就是一個將軍,南京的小巧溫柔留不住不適合朱棣。此外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南方比較安定平穩,北方蒙古騎兵連年進犯,無寧日可言,穩定住北方邊境才能保住南方水米財富之鄉的發展,虎踞北方,控制全國才是上上策。另外也就是朱棣畢竟是搶來的皇位,不想呆在南京這個地方。


不懂歷史,只說地勢。
東方南方是海,以前沒有海上入侵。
西南方是高原高山,天然屏障。
而北方平原草原外族入侵多,如果首都在南方,北方由別人把守,不放心,也不用心。
如果首都建在平原草原不易防守,而北京有山圍著。


推薦閱讀: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否是一個被史書所抹黑的皇帝?
東林黨在明朝滅亡後結局如何?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溫體仁?
為什麼感覺「明朝科技發達,清朝滅明之後科技反而退步」了?
有哪些《明朝那些事兒》沒有寫但是實際很重要的事情?

TAG:北京 | 明朝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明成祖朱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