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垃圾共和國」的新聞是真實的嗎?是真實消息還是網友惡搞?太平洋塑料垃圾污染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https://mp.weixin.qq.com/s/vQYe9oxFyfzYT6NiCLq84Q
【本回答共3931字,預計閱讀時間7-10分鐘,圖片19張,視頻1個,大約24MB,請盡量連接WIFI。10月3日添加了一些食鹽部分的補充。大過節的添堵了,抱歉】
第一個問題:新聞是真實的。
第二個問題:建國這個行為確實應該算作惡搞。但是個不錯的惡搞,這個惡搞不以搞笑為目的,而是為了喚起大眾對海洋漂浮污染的重視。
重點來說說第三個問題:海洋漂浮污染是不是這麼嚴重?
很嚴重,但是嚴重的程度和許多媒體宣傳的重點不一樣。
這些媒體在介紹太平洋垃圾帶的時候,往往會把它描述成「一片海洋中的新大陸」 「垃圾堆成的島嶼」,佐以「兩個德克薩斯州那麼大」 「法國那麼大」 「5個英國那麼大」 「100個上海那麼大」之類的形象描述——哦,這取決於發這些文章的是哪國媒體——然後還會配發這樣的圖片:
其實這張圖是福島海嘯後 在陸地上 拍攝的照片。雖然這些福島海嘯垃圾有相當一部分會被捲入大洋,雖然一些沿海城市的海岸線上的確會有和上圖這麼密集的漂浮垃圾,但真正的大洋垃圾帶,不太會是這個樣子。
因為風啊、熱鹽效應等等原因,海洋並非一潭死水,而是有許多洋流涌動。垃圾入海之後,就會被洋流裹挾,有的沒多久就沉了,變成了海底垃圾;還有一些——比如塑料製品、油污之類的很難沉下去,就會被洋流帶入大洋腹地。
洋流不是朝著一個方向一往直前的,它們會形成大的環流,而在環流內部,又會因為地形、溫度、風之類的限制,生成小的環流。下面這個視頻就是洋流的一個模擬,可以看到洋流的運動軌跡非常複雜。
視頻來自維基百科
在我們毗鄰的北太平洋腹地,就有一個大的環流——北太平洋環流。在海流推動下,許多漂浮垃圾最終不可避免的被捲入了這個大環流,並且很難擺脫。這其中,有大約8成是來自周邊國家的陸地垃圾——我們可以想像,北太平洋周邊是一超多強、經濟最為活躍的地方,這裡的垃圾排放量非常巨大;還有2成,來自船隻拋棄物。日積月累,這個大環流里的漂浮垃圾就量變到了比較恐怖的程度。
但是,由於在海中漂浮的過程不斷分散,一些大塊垃圾又不斷分解破裂,北太平洋環流中的垃圾,並不是像福島那張圖片里那樣的成片、成堆,而是以零零散散的狀態,覆蓋了大概有2個德克薩斯州那麼大的海域:
表面看起來,這片海域依舊蔚藍,但其實這裡就進入太平洋垃圾帶了
終於,出現了一個洗衣液瓶子
然後是一個塑料筐
還有比較大的塑料管子
再或者更大的廢棄漁網
從空中看,我們會發現更多,但總的來說,距離媒體所描繪的「垃圾島」、「垃圾大陸」還相差不少。你或許要大罵媒體標題黨,罵他們危言聳聽:這看起來哪有那麼嚴重?不就是幾個瓶子幾塊破漁網,撈起來不就得了?
你錯了,事實上這比媒體宣傳的還要嚴重。
如果這些垃圾真的是彙集成了一個大陸或者大的島嶼,那反倒好清理了,但現在它們是分散在一片極大的海面上,清理難度反而更大。更要命的是,這些塑料製品,被海浪拍打,陽光炙烤,雖然它們可能不是那麼容易降解,但塑料會老化、會破碎。一旦它們破碎成為10mm以下的碎片,它們就擁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微型塑料,這東西,用一般的網都篩不上來。而且它們數量驚人:僅僅漂浮在海面上的,就達到了每平方公里1.3-1.8萬塊。海面之下漂浮著的,就沒法統計了。
密網篩出來的微型塑料
那麼就放任它們不管,等待歲月撫平一切,不可以嗎?
恐怕是不行的,因為海洋漂浮垃圾的危害已經開始凸顯,直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漂浮垃圾對海洋生物有纏繞的危害。目前發現幾乎絕大多數的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都有被海洋漂浮垃圾纏繞造成傷害的記錄(而對魚類的相關研究比較少),比較典型的比如加州海豹、各類鯨、海龜和崖海鴉。有些生物被纏繞後導致死亡,有的則發生畸變——比如一些海龜和海豹被塑料環纏繞,脖子和殼扭曲變形:
漂浮垃圾還會被海洋生物誤食。信天翁和海龜是這一危害的典型受害者,有的信天翁體內發現了30多種不同塑料製品的碎片,而海龜則會把透明的塑料袋誤認為水母吞下。
漂浮垃圾還被一些物種當做了竹筏,成了生物入侵的一個新途徑。目前的研究發現,一種原產於巴西的苔蘚蟲,通過塑料碎片來到了佛羅里達;一種原產於委內瑞拉的牡蠣,現在來到了百慕大。實際上,在許多海洋漂浮垃圾上,都發現了這些搭便車的危險乘客。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就是有人會說:海龜海豹關我什麼事,我就是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沒問題,那我們就說說海洋漂浮垃圾和我們的直接關係。
和海龜、海鳥一樣,魚類也會吞食微型塑料碎片,有的經濟魚群因此發育緩慢、魚卵孵化率下降,直接導致減產。有些微塑料,會隨著海產貿易來到我們餐桌上。
我們在吃魚的時候,會把內臟摘掉,可能就可以避開這些塑料顆粒的危害了。那麼,還有一些濾食性的貝類,它們會吸入並富集更多更細小的塑料微粒,根據相關的研究,歐洲的一些消費者每年通過食用貝類吃下去的塑料微粒達到了1萬多粒,這又該如何逃避呢?
當然,你也可以不吃貝類。可是食鹽總要吃的吧?近些年來的研究發現,超市賣的食鹽里已經出現了塑料微顆粒的身影。我國的食鹽一般是來自海水製鹽、鹽湖、鹽井這幾類,通過滷水的日晒、機械烘乾,造成氯化鈉結晶,在經過一定的粉碎得到食鹽。那麼以海水製鹽為例,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如果足夠小的話,就會被晶體包裹進去,很難被發現——在老版食用鹽國標中,規定了精製鹽的粒度標準是0.15-0.85毫米,這個大小已經足以包裹一些塑料微粒,而在新標準中,則取消了粒度標準,改為均勻度(RSD),那麼製鹽企業因為包裝、生產、甚至消費者使用習慣的需求,就可能會生產粒度更大的食鹽,塑料微粒藏身於這些更大的鹽粒中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根據華東師範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中國市面上15種食鹽里都發現了塑料微顆粒,多的達到了每公斤食鹽里有681粒。
甚至內陸地區的井鹽都發現了塑料微顆粒(不過相對於海鹽來說要少很多)。鹽井製鹽是通過開採地下滷水為材料製作食鹽,地下滷水中怎麼混進去的塑料顆粒,還沒有一切明確的研究,只能猜測是一些塑料顆粒通過地下水污染了滷水礦。
而如果按照國際衛生組織的5g每天的食鹽攝入標準,那麼我們每年通過食鹽攝入的塑料微粒數量應該是1243粒,但是我國人均食鹽攝入量是嚴重超過這個推薦標準的,根據2016年的統計至少是人均每天9.1g,那麼攝入的塑料微粒的數量就會大幅升高達到2262粒。
而我猜測我們食用的食鹽里所含的塑料微粒數量,應該還會再高於2262這個數字。因為根據華東師範大學的論文,他們在實驗過程中有一個去除食鹽表面塑料微粒的步驟,顯然,這是為了消除一些空氣中塑料微粒沾染所帶來的數據偏差的考慮,但我們使用的食鹽里,這些吸附在食鹽表面的、來自於空氣的塑料微粒,也會被我們吃進去。
我注意到評論區里有朋友提到,塑料微粒吃到人體內有什麼危害還不確定。但是不確定,不等於沒有危害,只是我們還不知道會造成什麼危害。我想起來當初華東師大這篇文論發布之後,許多「專家」發文說不用擔心,而不用擔心的理由是——「歐洲人吃的塑料微粒更多呢」——這他媽什麼邏輯?
那麼我們不吃中國沿海的食鹽、不吃北太平洋垃圾帶出產的海鮮,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場災難了呢?
很不幸的,現在地球上已經沒有一片海洋足夠乾淨。像北太平洋這樣成規模的垃圾帶,至少還出現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太平洋。而還沒有發現明顯垃圾帶的北冰洋,卻在浮冰中發現了非常可觀的塑料微粒。即便是遠離人類社會的南極周邊,也採集到了大量的塑料微粒,根據估算,每立方公里至少有28萬枚——幾乎和北太平洋垃圾帶相當。我們吃的許多水產,比如近海養殖的大多數魚類貝類,它們所生長的環境里的塑料污染甚至會更高於大洋腹地中的垃圾帶。即便是一些遠洋捕撈的魚類,也難以逃避這個問題。而食鹽這個層面,中美歐澳印這些主要的食鹽生產國,周邊的塑料微粒污染哪個也不輕。
那麼,我們還有補救的機會嗎?
對於已經碎化的塑料微粒來說,目前可能沒什麼好的辦法了,這玩意兒現在被譽為海洋中的PM2.5。而一些的大塊塑料,或許我們還可以趁著它們造成更大的危害(比如導致野生動物死亡,比如它們破碎成更多更小的塑料碎片)之前趕緊清理掉,比如荷蘭現在正在搞的一種海洋垃圾收集器,通過固定的巨大浮壩,把大塊垃圾聚堆然後運回岸上處理。
荷蘭人Boyan Slat提出的一種垃圾收集壩設想,通過彎曲的兩臂聚攏垃圾,然後由船隻運回岸上處理
但更大的問題是,如果不能從源頭遏制,那麼這一切都是0。
我注意到,評論區有些朋友在關注,是誰扔了這些塑料?我覺得很不解,這個問題的答案還不明顯嗎?不就是我們自己嗎?
我們自己站起來看看身邊,這一天當中我們每個人會使用和丟棄多少一次性塑料垃圾呢?是,你可能不生活在沿海城市,也可能生活在沿海城市但沒有直接往海里扔過垃圾,但你使用過的垃圾都去哪了呢?被填埋後分解然後隨著雨水衝到河流、再流入大海?或者被一場大風直接刮跑?這不都是我們直接和間接造成的塑料危害嗎?
甚至你的尼龍衣物,你用的化妝品、牙膏,都會造成塑料污染。 @Jing Zhang 之前的一個回答里提到:你洗一件人工纖維製成的衣服就會排放 1900個人工塑料纖維,你的牙膏和化妝品里還有許多塑料磨砂材料,不都是通過下水道流入到排污管道、然後經過河流最終匯入海洋里去了嗎?
當然,我能理解這種個人的責任逃避,因為哪怕是從國家層面來講,尚且都還在推諉扯皮,這幾年就鬧了好幾次,日本說自己 附近的垃圾是韓國來的,要韓國掏錢;韓國說這其實是中國來的,要中國掏錢。
可問題是,逃避能解決什麼問題?
我記得是08年左右,我們國內頒布了限塑令,可不到十年過去,現在又是什麼局面了呢?我們現在去超市都還拿著布袋子而不用塑料購物袋嗎?我們一天吃好幾頓外賣,他們的包裝又是什麼做的?
沒錯,我們依然在大量的使用塑料製品,這些塑料製品極大的豐富和便利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對這樣的生活向來熱愛。這些塑料垃圾,也對我們有著深沉的愛,它總會跨越千山萬水,回到我們身邊,甚至回到我們身體里來。更何況,海洋的塑料污染,還只是一小部分呢,你以為陸地上會更少嗎?現在連蜂蜜里都發現了塑料微粒了……
現實就是這麼慘烈又赤裸。我們自己闖的禍,總是要還的。
誰也別想跑,你也逃避不了。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T 5461-2016 食用鹽》
《GB 2721-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鹽》
《Microplastic Pollution in Table Salts from China》施華宏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 on Shorelines Woldwide: Sources and Sinks》
《世界海洋環境中的塑料污染現狀分析及治理建議》廖琴
《中日韓關於海洋垃圾處理的國際糾紛問題研究》李玫
我記得某年科幻世界上就有個小說(N年前的),裡面寫的是未來老鼠在垃圾大陸上建立文明么內容。
名字應該是人類的遺產,裡面就有提到過垃圾大陸。
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垃圾大陸也被稱為「太平洋垃圾渦旋」,除了我們所知道的七個大陸,在太平洋最人跡罕至的「無風帶」的地方,又有一個「新大陸」正在生成——這個「新大陸」完全是由垃圾堆起來的,人們把它稱為「第八大陸」。位於北緯35°到42°之間,夏威夷群島的東北方向,距離加利福尼亞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
這個「垃圾大陸」的名字應該叫做「太平洋垃圾渦旋」,位於北緯35°到42°之間,夏威夷群島的東北方向,距離加利福尼亞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屬於「無風帶」。
所謂「無風帶」,它的形成和地球受熱不均有關:赤道附近,陽光直射,地面空氣受熱膨脹,變輕上升。大約上升到8000米以後,向南北兩極方向流動。這種向南北運行的大氣,在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下,逐漸改變方向:向北的偏向東北,向南的偏向東南。這種偏向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到南北緯 30°~35°上空,差不多都變成了西風,不再向前推進。而赤道附近的空氣又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於是大量的空氣都擁擠在南北緯30°~35°上空,使地面氣壓升高,形成了南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這裡缺雲少雨,風也很少。古代的航海家曾經給這裡取名叫「馬緯度」,因為當他們的帆船駛到這個區域的時候不得不花費漫長的時間以等候順風的到來,以至於船上的馬兒因為缺少草料而死去,不得不拋到大海里。因為這個原因,遠洋船隻一般都不會經過這裡,甚至連漁民也很少來,因為這裡的魚也非常少。
然而,12年前,一個名叫查爾斯·摩爾的美國船長為了抄近路,駕船從這裡穿過,然後他驚訝地發現,他的船居然駛進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堆」里。 「我目光所及全部都是垃圾。瓶蓋、包裝袋、充氣排球……更多的是塑料碎片,它們漂浮在船的四周……我完全找不到一點兒乾淨的地方。」
摩爾船長用了一周時間才從這個巨大的「垃圾堆」里「突圍」而出。回到美國後,他根據從這個「垃圾堆」帶回的樣本,監測出當地某些地方塑料垃圾顆粒的含量竟是海洋浮游生物的6倍。他初步估算,這片海域上至少漂浮著300萬噸的塑料垃圾。然後他沮喪地對媒體表示:「就算耗盡國家的財力,也不一定能將這裡的塑料垃圾清理乾淨。」
解密:垃圾為何集結大洋深處?
摩爾船長的發現引起了各國環保人士和科研人員的關注。在12年後的今天,有專家表示,這個垃圾帶的面積已經增長了一倍。垃圾總量估計已經超過 700萬噸,每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有330萬件大大小小的塑料片。最嚴重的地方,海底堆積的垃圾厚度已經達到30米。有媒體將它命名為「第八大陸」。
這麼多的洋面垃圾,卻是來自幾千公里之外的人類的世界。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每年世界會產出超過2億6千萬噸的塑料垃圾,它們當中大多數是一次性的,其中90%~95%都沒有得到回收,大部分都被人類隨意丟棄了——有的被掩埋在土地里、有的散布在郊外的垃圾場、有的掛在鐵路沿線的樹梢枝頭、有的被直接傾倒入海……它們散布在地球的每個角落,但是最後它們會被雨水或大風吹刷,然後悄無聲息地流走:「最後的終點,是海洋。」
按照常理,在廣袤的太平洋中,有一股股洋流按照特定的路線和方向流動,人類廢棄的塑料垃圾經過一番漂泊旅程,終將回到陸地上——可是為什麼這麼多的垃圾在這個人跡罕至的海域聚集不散?
想解釋這個問題並不難。你可以拿一杯茶來做實驗:順時針轉動手裡的杯子,然後可以看到茶葉大都聚集到了杯子的中央。就如龍捲風的最中央位置總是會擁有一種奇異的寧靜,就彷彿是洋流環繞下的「垃圾大陸」。事實上,這個垃圾大陸的位置,恰恰是被北太平洋中一個巨大的環流——北太平洋環流環繞在中央。
我們不難看出,這個環流是一個由北赤道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構成的順時針環形系統。根據這個環流的走向,我們可以復原這些漂浮著的塑料垃圾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比如它可能是一支在舊金山海岸被廢棄的牙刷,一開始,它會隨著加利福尼亞寒流一路向南,到了墨西哥一帶,再借著北赤道暖流流向亞洲,一直到達日本海域,然後它會遇上黑潮,轉而向東,匯入北太平洋暖流,經過夏威夷,最終到達「垃圾大陸」,整個旅程大概需要耗時幾年。
當然,如果它是在亞洲沿海一帶被丟棄的話,那麼旅程的時間將會大大縮短,抵達「新大陸」的時間只用一年就夠了。伍德林預測,在這片海域中來自亞洲的塑料垃圾佔到50%,而且「垃圾大陸」還有向亞洲沿海蔓延的趨勢,「這讓人非常擔憂。」
更加讓人擔憂的是,這個「垃圾大陸」並不是大洋之中唯一的一個。
地球上一共有5個類似的洋流渦旋,從理論上,它們都會存在海洋垃圾聚集的情況:「比如我們知道南半球的洋流渦旋的流速更強,因此垃圾聚集的會更集中一些。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那裡究竟有多少垃圾,不過考慮到北美和亞洲一帶的人口更為集中,所以南太平洋的垃圾也許會比北太平洋少一些。但是無論如何,塑料垃圾一旦產生了就不會消失,所以,近半個世紀以來被南太平洋周邊地區的人們丟棄的垃圾,也會是個極為可觀的數字,明年我們或許會去那裡看一看。」「總之,這個世界上已沒有凈土,就連最為人跡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類的痕迹。」伍德林無奈地對記者說,令人擔憂的是,人類的海洋資源是否有朝一日會被這些「痕迹」徹底破壞。
另外轉載來自於豆瓣上的科幻小說《人類的遺產》
一、拉比利亞
這是「卡利姆多」號科學考察船進入大西洋的第十二天。
幾天來,白瀾吃盡了暈船的苦頭,所幸今天早上還算風平浪靜。今天是個好天氣,天空萬里無雲。她靠在船頭的欄杆上眺望大海,突然注意到
海天相接的地方有一道纖細的白線,筆直如刀,切開上下對映的波濤和蒼穹。
「啊哈,我們就快到了。」華裔美籍海洋科學家瑞文·李走到白瀾的身邊,放下他手中的望遠鏡,朝著天邊那條白線做了一個誇張得近乎滑稽
的「請看」手勢:「女士,歡迎來到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世界上有七大洲:南、北亞美利加、亞細亞、歐羅巴、澳大利亞、阿非利加、南極洲
。而您眼前的就是世界上第八大洲:拉比利亞[1]!」
白瀾被他逗得笑了起來:「第八大洲?我們要研究的這個垃圾漩渦真的有那麼大么?」她問,「我是說,像非洲大陸一樣大?」
李聳了聳肩:「您不常研究巨大的東西,是吧。」
「我的專長是嚙齒類動物,到現在為止我的研究對象都不會超過一米長,雖然浦森的地鐵里偶爾可以看到一人高的老鼠,穿西裝打領帶還夾著
公文包。」
李大笑起來:「好吧,白瀾女士,您現在面對的是一塊大約相當於四分之三美國領土大小的海域,在這塊海域上漂浮著的就是我的研究對象。
世界上二十分之一的垃圾彙集於此,西裝、領帶……這裡應有盡有,甚至也有公文包和老鼠。」
白瀾揚起眉毛,四分之三美國領土大小——並沒有她想像的那麼大,然而也相當可觀。她低頭望著海面,一些垃圾正順著海流匯入那片海域,
一隻白色塑料碗在浪尖起伏,彷彿一隻沒有瞳仁的眼睛。
下午三點,「卡利姆多」號進入了垃圾漂浮相對集中的海域。數不清的垃圾從船邊漂過。皮鞋、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看不出顏色的塑料布、
塑料杯、漁網和塑料熒光誘餌、紙箱、船殼上剝落的塑料裝飾品、芭比娃娃、塑料鴨子和小狗……垃圾在海面上彷彿無窮無盡地鋪開去,科考
船的船首從它們中間駛過,在垃圾中間留下一道裂痕。瑞文·李讓他的研究生把測深器放下去,從不同的深度取出水樣。
「水面上覆蓋著大約一米厚的垃圾。」他說。
白瀾揚起了眉毛。想像一下吧,在四分之三的美國領土上覆蓋一米厚的塑料垃圾[2]……她打了個哆嗦,從那位年輕人手裡接過水樣。放眼望去
,沒有盡頭的垃圾糾結成一片灰白斑駁的「地面」,隨著它們下面的波濤緩緩起伏。
突然間,一隻老鼠進入了她的視線。那隻灰色的小東西跳到一塊比較大的泡沫塑料包裝板上,驚恐地回頭看了一眼科考船,又飛快地跳到另一
塊塑料上,不料那是一個「陷阱」,它一下子踩空,扎到了水裡。
「哎呀!」白瀾脫口而出。
然而幾秒鐘後,老鼠又在不遠處的另一塊塑料板上現身了,只見它用力抖掉身上的水珠,然後滿不在乎地跑開了。
「好吧……」盯著那隻老鼠遠去的方向,至少她現在確信:自己作為一名嚙齒類動物行為學教授,在這裡肯定有事可作。
「您在看什麼?」一個年輕研究生好奇地探過頭來。
「老鼠。」
「老鼠?真的?老鼠會游泳?」
「嗯。」
「可是這種地方,它們吃什麼?」
白瀾揚起了眉毛,望著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一次性餐具和翻白的死魚,她確信自己還看到了半塊被水泡得黏糊糊的麵包。
「我不知道……也許它們吃我們扔下的垃圾,也許吃魚,也許……吃塑料。」
「噢。」年輕人露出牙齒,「真酷。」
科考船行進的速度越來越慢,大塊的垃圾糾結在一起,船員們不得不用長竿將它們從舵或者船邊推開去。到第二天早上,放下去的取樣器已經
無法接觸到水面,而垃圾也變得越來越堅實。
「我甚至可以在這些該死的垃圾上下錨!」船長抱怨著攤開手,向科學家們:這艘船無法繼續前進了。
由瑞文·李帶頭,大家放下一隻小救生艇想繼續探路,誰知這艘救生艇落在垃圾上的時候,居然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垃圾板結成的龐大固
體塊浮沉了兩下,卻並沒有裂開。
「噢,媽的……」船長咬牙切齒地看著小艇開裂的船底,指著一名船員:「大衛,你,下去看一下!」
那名年輕船員穿好救生衣,攀著繩梯滑下船舷,他落在堅實的地面上,小心地鬆開手裡的繩子……
他用力踩了一下。
又跳了兩跳。
「船長!」他抬起頭來把手攏成喇叭,「這些見鬼的垃圾上面完全可以走人了,就跟他娘的北冰洋浮冰一樣!」
白瀾看著眼前這一幕,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真有趣。」她對瑞文·李說,「你怎麼不先告訴我一下?」
瑞文·李聳了聳肩:「只有親眼見到才能感受。當我向人們提起北大西洋垃圾旋渦的時候,他們都以為只不過是一些垃圾碎塊,像泡沫一樣漂
浮在海面上。以前——大約二十年前的確是這樣。然而可降解塑料出現之後,每年有幾十萬噸可降解塑料垃圾和其他垃圾一起,順著海流從陸
地來到這裡,它們分解成具有黏著性的物質,並和那些無法分解的塑料彼此粘附在一起,形成這種巨大的垃圾板塊。現在,整個垃圾旋渦已經
形成了幾百個這樣的板塊,它們彼此碰撞或者黏著,就像一個個漂浮在海面上的浮島。而且由於北大西洋無風帶的環流效應,它們在這片海域
只進不出,結果就越來越多。」
科學家們開了個短會,自動分成三個小隊,一個小隊留守「卡利姆多」號,監測天氣並和其他小隊保持聯繫。另外兩個小隊穿上救生衣,分頭
步行深入這片巨大的海上垃圾場。
「把你的手杖橫著拿。」白瀾對身邊一名女研究生說,「在這裡的行動一定要小心,你腳下的垃圾可能和浮冰一樣脆弱。如果你掉進洞里被海
流捲走的話,是沒有機會浮到垃圾板塊上面透氣的。」
「那我就當它們是浮冰好了。」女研究生皺起了鼻子,「不過浮冰可不會這麼臭。」
「臭是正常的。」白瀾笑了笑,走在隊伍中間。海風帶來垃圾的惡臭氣味,這是分解的塑料餐具、腐爛的魚、被拋棄在海上的食物和廢棄物的
氣味,如果把整個人類文明看作一隻巨大的動物,那麼這片海域就是它十年排泄物的集合。
我們吃掉樹林、山峰、煤炭、石油,然後排泄出我們腳下的這些垃圾。就好像古老傳說里那條巨大的惡魔鯨魚,它吞下一座豐饒的小島,然後
排泄出一片不毛之地。
李帶著這支小隊朝東北方繞了一個大圈。當他們回到船上的時候,發現第二小隊的隊員正在激烈地爭吵:
「我早就說應該帶上一條橡皮艇!我們錯過了它,也許明天這個板塊就飄走了!」
「從我個人的角度,我一點都不介意你游過去淹死在垃圾里,但是,我是隊長,保證你們的安全這他媽的是我的職責!明天你盡可以帶上你的
橡皮艇去找你的香格里拉,但是今天我命令你休息!」
「請問,發生了什麼事?」瑞文·李彬彬有禮地問。
第二小隊的隊長、海洋環境學家拉比洛夫斯基轉過頭來,脫髮的頭頂又紅又亮,「這個傢伙!」他的手指像步槍一樣指著同他爭吵的瘦高個意
大利人,「這個傢伙拒絕返回營地,我們幾乎是把他拖回來的!」
「你沒有說到重點!」義大利人、海洋植物學家西卡咆哮起來,「我們發現了很重要的東西,就在和我們相隔二十米海水的另一個板塊上,我
對著上帝的鬍子發誓,那兒有一大片陸生植物!」
當天晚上他們開了一個長達三個小時、不斷爭吵的會,然而大家最後終於達成一致:帶上兩隻橡皮艇和一個星期的補給,前往那個有植物生長
的垃圾板塊開展研究。畢竟這是一個全新的、建立在人類拋棄的垃圾基礎上的小型生物圈,沒有人願意放棄研究它的機會。
事實上,考察隊只用一天時間就找到了那個板塊,它並沒有飄出很遠。李在筆記本上添了一筆:板塊之間的相對移動速度較慢。
蔥蘢的綠意令白瀾吃了一驚。她注意到腳下踏著的垃圾已經無法分辨出其模樣,它們中有一部分已經降解,無疑也為這些植物提供了充足的養
料。她試圖從腦海中翻出許久以前儲存的植物學知識,但是,腳旁這些雜草似乎都不在她的記憶里。西卡倒是興奮得要命,不停嘀嘀咕咕地地
給這些植物進行著分類。
「這裡簡直就是一塊自然保護區!」西卡說著,「但是太奇妙了,你能想像一種大洋洲的單子葉植物和一種俄羅斯苔原灌木共同長在一個油漆
桶里么?這些種子經由世界各個地方的河流或航船在這裡落了戶,然後——在一片垃圾上形成了全新的共生體系!」
大家都很興奮,紛紛開始了手頭的工作,白瀾在附近轉了一圈,沒有找到老鼠或其他小型嚙齒類動物活動的跡象,感到有點失望。
「喵~」一聲尖銳的貓叫嚇了她一跳,一隻雜色花斑的貓躥進了垃圾深處。這讓她結結實實吃了一驚。看來除了老鼠以外,這龐大的垃圾島嶼
上還有其他哺乳動物存在。她好奇地循著貓消失的方向找過去,卻一無所獲。
天色漸漸暗下來,考察隊搭起帳篷,小心地點起煤油爐。他們身處的「大地」是數不清的塑料垃圾,每一塊都是易燃物品。白瀾就著煤油爐打
開一罐午餐肉,眼角卻突然掃到了一簇隱隱的火光。
她猛地抬起頭來。
「怎麼了?」李好奇地問。
「火光。」她啞聲說,「我看到了火光!」
「不是鏡子反射吧?」
「不,絕對不是!」她斬釘截鐵地說,指向火光閃爍的方向。考察隊里其他的人也朝著那個方向看過去。
「的確是火光。很微弱……」俄羅斯人舉起瞭望遠鏡,「和我們的煤油爐差不多,不像是野火,更像是篝火。看不清楚邊上有沒有人。」
「有火就可能有人。」李皺起眉頭,「今天太晚了,明天,明天我們朝那個方向前進。」
第二天,科考隊員們分成兩個小隊朝著昨晚看到火光的地方包抄過去,他們發現了一片似乎有人耕種過的玉米,稀稀落落地生長在垃圾中間。
在這片垃圾和玉米附近有一艘船的殘骸,船頭朝天,從堆積如山的塑料袋中戳出來。一條明顯是人踩出來的小路,從船舷邊延伸到玉米「地」
里。他們逆著小路摸進船艙,看到一具已經死去多時的人類屍骨。
「骨骼發黑。」李嘟囔了一句,「重金屬中毒。」
白瀾嘆了口氣,她幾乎可以想像這個人是怎麼死的:他遭遇了一次船隻失事,漂浮到這個島上,他有玉米種子,他播種,他收穫。他覺得自己
可以像魯賓遜一樣活下去——然而垃圾中沉積的重金屬、鉛、汞、鎘……在種下去的玉米富集起來,被這個可憐的人吃了下去……
這個人無疑已經死了很久,那麼,昨晚是誰點起了篝火?白瀾抬頭望著李,他的臉上也同樣露出疑惑的神色。
突然,外面傳來了一片叫喊聲,其中還夾雜著驚恐的哭聲。白瀾連忙跟著李跑出去,發現所有人都表現得異常驚恐。
「發生什麼事了?」李問。
「這他媽的是『北冰洋』號!李,『北冰洋』號!」俄羅斯人聲嘶力竭地喊著,臉上的肌肉顫抖著,就像要掉下來一樣。
白瀾耳朵里「轟」的一聲,彷彿連聲音都不是自己的了:「你說的是那艘——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客輪?三年前失蹤的那艘船?」
「沒錯兒!」俄羅斯人指著船上的銘牌,「看看這兒!這麼大的字!我們快點離開,如果反應堆已經泄漏的話,鬼才知道我們吃了多少拉德[3]
的輻射量!」
考察隊員們匆匆忙忙地開始收拾東西,白瀾提著自己的裝備,走進玉米地打算再搜集一些標本,突然,她停下了腳步。
在前方那片垃圾的陰影里,有一團靜悄悄燃燒的火焰,她看到一隻老鼠用前爪抓起塑料放在火堆里,為火焰提供燃料,另一隻老鼠用尾巴卷著
木枝伸進火里,當木枝開始燃燒,它小心翼翼地舉起這一簇細小的火,朝著遠處的洞口跑去。
白瀾屏住了呼吸,她研究了一輩子的老鼠,卻從未見過它們表現出這樣的……智慧。她意識到,那就是她昨天夜裡看到的篝火,它並非出自人
類之手。
她咬住嘴唇,放輕腳步,一點一點向後退著離開了這裡。沒有驚動任何一隻老鼠。
船啟航了,白瀾回望著這片北大西洋最大的垃圾地獄、人類百分之三十塑料製品的最終歸宿,或者,對於那些生活在上面的住民而言,它確實
堪稱這個世界的第八大洲:拉比利亞。
「怎麼了,在想什麼?」李走過來,把手搭在她的手上。
「李。」她突然說,「你小的時候在哪裡生活?」
「舊金山的唐人街,怎麼了?」
「我在浦森東港附近長大,那裡離亞洲第一大都市浦森只有兩個小時的車程。但是我們那裡沒有旅遊項目,也沒有工廠,只有六個非常非常巨
大的垃圾填埋場,每天卡車排著長龍把垃圾倒在那些地方,而我和我的妹妹從小就生長在那裡,我們在垃圾場揀廢品去賣。他們什麼都扔,報
紙、衣服、剩飯菜、塑料袋……每到颳風的時候,滿天都是塑料袋,就好像下大雪一樣。有兩條小河流過垃圾場旁邊,一條臭得可以熏死人,
另一條的水裡常年泛著黑色,我們那裡的人都很容易生病,而我直到十四歲去浦森市區,才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街道是沒有任何垃圾的。」
「哦上帝啊,聽起來真糟糕,不過,你為什麼要說這些?」李迷惑地問。
白瀾苦澀地一笑:「我只是想說服我自己:我作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在白瀾的餘生中,她再也沒有回到這裡,考察隊的報告曾一度被遞交上去,但是最終因為清除這些垃圾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毫無利潤可言,那
份報告被束之高閣。
無論是在報告中還是其他任何時候,白瀾都不曾提起那些會使用火的老鼠。她把這個秘密一直帶進了墳墓。就像她期望的那樣,那簇微弱的火
苗自始至終都靜靜地、溫暖地在無數垃圾中間跳動。
它在人類抵達之前拉比利亞就已經開始燃燒,而在整個人類文明徹底拋棄地球之後,依舊不曾熄滅。
二、火
阿鐵小心地用前爪捧起一團輕土[4]添進火里,火焰立刻吞掉那塊輕土,畢畢剝剝地燃燒得更旺了。阿鐵恭恭敬敬地拜了兩拜,祈禱火神保佑它
在這個季度找到的妻子[5]生下的健康孩子多過畸形兒。一個妻子每次可以生六個孩子,如果能有四個正常的,他就心滿意足了。
他小心翼翼地用尾巴捲起一根木枝。木頭是神聖的,不僅因為它非常稀少,還因為即使是火神,也只能從一頭慢慢吃掉木頭,而無法像吃掉輕
土那樣一口吞食。他把木枝湊在火上點燃了,然後慢慢走回自己的洞穴,舉起尾巴,點燃通風口下方的一團輕土。
白尾,他的妻子正卧在一團蓬鬆柔軟的纖維上,膨大的腹部非常美麗。她的身體散發出孕婦獨有的美妙氣味,令阿鐵心醉神迷。他舔了舔她的
鬍鬚,而她回報以迷人的低語:
「今天晚上有一個火神祭會,你會去為我們的孩子祈福么?」她柔聲問。
「會的。」阿鐵堅定地回答。
太陽落下,圓月升起。大地開始在潮水的轟鳴聲中搖蕩。高高堆起的輕土頂端,篝火在熊熊燃燒。阿鐵和部落里的其他人一起走出洞穴,在篝
火旁起舞歌唱。
火是神聖的,火賜予我們溫暖,火賜予我們熟食,火為我們驅趕可怕的「喵嗚」,火是神靈。火是神聖的。
就在祭司開始唱歌的那一刻,天空中忽然傳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阿鐵尖叫著趴在地上,四肢著地,驚恐不已。當他鼓起勇氣抬頭望天時,他看到了流星。
那不是平日里從天穹上落下來的流星,而是逆衝上天的流星,無數道淺藍色的光從天海相接之處射出來,沖向天穹的盡頭。一道接著一道,那
些光芒編織成一道光幕,一條光的河流,彷彿無窮無盡,永無止息。在這些光芒的前面是無數顆閃亮的星星,它們異常眩目,彷彿凝固的火。
這樣的奇景不知道持續了多久。隨著那些星星漸漸黯淡了,天穹上只留下一個閃亮的方陣,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祭司終於回過神來,他宣布這是火神的顯靈。阿鐵震驚不已地完成了儀式,回到洞里發現白尾已經生下了他的孩子。
六個,全都是畸形。
阿鐵悲傷地看著這些孩子短小的前爪和分成三叉的尾巴,他很想按照慣例咬死這些畸形的孩子,但是這一次不能,他不可以。
「這些孩子是在火神的榮光下出生的。」他溫柔地挨個舔著孩子們的額頭,「我將養育他們,每一個都要活下去。」
人類銀河系紀年元年,阿鐵的孩子們出生了。他的部落此時尚沒有紀年,阿鐵也不可能知道,他所見證的流星是最後一批人類離開地球時乘坐
飛船的尾焰。他更不可能知道,他那些出生在「北冰洋號」泄漏的核反應堆上的畸形孩子,為他繁衍了近百億的子孫後代。
他們稱自己為拉比特人。
三、大 地
短爪白木把尾巴浸到海水裡,感覺告訴他:溫度仍舊在上升。
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暗自想著,一瘸一拐地朝著王宮走去。
長尾家族的王宮由幾萬根來自拉比利亞大陸各地的木枝搭建而成,高貴而又富麗堂皇。和短爪家族那用泥土堆起來的洞穴簡直是天壤之別。但
是,短爪白木走進王宮的時候,心裡沒有半點恐懼或自卑之感,反而有幾分洋洋自得。
我知道國王也不知道的事情。他對自己說。
長尾家族的現任國王長尾巨樹接見了他,雙方都很客氣,然而短爪白木完全可以讀得出國王的輕蔑。短爪家族的血統不純正是盡人皆知的,他
們是火神詛咒之下的畸形兒的後代,他們的前爪短小無力,他們的尾巴分叉有如蛇的舌頭。而長尾家族乃是血統最純正的一族。
「陛下,我必須向您報告:海水的溫度在持續上升。」
「這有什麼關係么?」長尾巨樹冷淡地問,「氣候在變好,收成在增加,我很樂意溫度再升高一點,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冬天播種和收割糧食了
。」
「不,陛下,這並不是一件好事。」短爪白木盡量畢恭畢敬地回答,「如果您恩准,我可以為您演示一下。」
「你又想耍什麼把戲?」國王的身體散發出威脅的氣味,尾巴豎得筆直。
「只是一個小試驗,陛下。」
「好吧。」
在短爪白木的指示下,兩名僕人準備了一口由重土[6]製成的大鍋,鍋下燒起火來,將水倒進去,短爪白木掏出幾塊輕土放在水裡,它們立刻浮
在了水面上。
「你到底要我看什麼?」國王問。
「請稍等,陛下。」
很快,鍋里的水沸騰起來,而輕土開始軟化,變成一攤柔軟的半流體狀物質,隨著沸騰的水上下翻滾。
「陛下,您看,如果海水溫度繼續上升的話,很快,所有的輕土都會被融化掉的。而我們的土地里,有八分之五是輕土,我們腳下的大地很快
會融化,而我們會掉進海里。」
「大地會融化?」國王抱著肚子狂笑起來,「哈哈哈,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笑的笑話!對了,『八分之五』是什麼意思?」
「八分之五,陛下,就是假設將這片大陸分成八等份,那麼其中的五份……」短爪白木突然停住了話頭,因為國王身上散發出的暴怒氣味即使
在三尺之外也可以聞得一清二楚。
「什麼?你是說你想把我的國家分裂成八份么,短爪?」國王冷森森地問。
「陛下……」短爪的話被國王揮動尾巴的冷酷動作打斷了。
「你,和你的全家,整個家族,統統放逐!」
在拉比特人的詞典里,「放逐」的含義就是給你一艘用輕土製成的船,隨波漂流。絕大多數短爪家族的成員都死於漂流途中。
「我們完了。」白木的兒子發出哀鳴,「我們能去哪兒?」
短爪白木沒有說話,但是他身上散發出堅定的氣味,讓所有心存動搖的人都不敢對他有半點質疑。
已經記不得過去了多少個白天和夜晚,遠遠地,他們前方出現了一片陸地的影子。
「哦,不,我們又漂流回來了。」一個女人哭了起來,「如果長尾王知道我們違反放逐令又跑回來了,他會立刻殺死我們的!」
船上的短爪族人陷入了一片恐慌和絕望,然而這恐慌遠遠沒有之後的恐懼來得巨大。
他們意識到這是一塊新的土地。
「它是死的!」短爪白木驚恐地感受著腳下的地面,發現儘管波浪和潮汐起伏、這片大地竟然沒有絲毫搖動,這是死氣沉沉、了無生氣的地面
……他掬起一把沙子放在火上,誰知火不僅沒有像吞噬了輕土一樣燃燒起來,反而立刻熄滅了。
「這是死亡之地!是傳說中死者才會到的地方,我們死了嗎?」白木的妻子嚎啕著,她散發出強烈的恐懼和絕望氣味,籠罩了這艘船和其上的
所有旅客。「快回去!還來得及,快離開這裡!」
「不。」短爪白木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聞到了淡水和草的氣息,我們要前進,不能後退。」
於是,這隻小小的、散發著疲憊和恐懼氣息的隊伍繼續向前,他們走過沙灘,走過河口,爬上河岸……
在拉比特人的歷史中,他們第一次見到了北美洲海岸的莽莽森林。
「諸神啊……」短爪白木喃喃地自言自語。他小心地伸出前爪碰觸眼前的樹木,這是木頭,他立刻做出判斷。
然而這是怎樣的木頭啊!它超越了他所見過的最高的灌木和玉米,超越了他所能想像的巨大,這樣一株樹木可以搭建八個長尾國王的宮殿,放
眼所及,這片土地上有四八、六八……不……比八個八[7]還要多的樹木。它們可以燃起輕土永遠無法燃起的熊熊火焰,而樹木下面的灌木里,
美味的果子正散發出甜甜的馨香。
他高舉前爪,豎直尾巴:「我的族人們啊!這乃是諸神應許我們的大地!」
四、凜 冬
這是一場海底火山爆發——在地球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無數次,未來還將發生無數次。只不過這一次,它發生在拉比利亞大陸,或者說,北大
西洋無風帶垃圾旋渦的正下方。
隨著岩漿噴薄而出,海水被加熱到沸騰,轉眼這些水蒸氣又一次被加熱到近千度。它們猛烈地從海底噴射出來,將由垃圾構成的板塊擊成碎片
。海水灌入有岩漿流出的斷層空洞,被加熱後的空洞體積驟然膨脹數千倍,引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
海面上所有的一切,數萬年來一直堆積在此的塑料袋、易拉罐、油漆桶、皮鞋、文件夾、一次性餐具、漁網和塑料熒光誘餌、紙箱、貓糧罐頭
……以及原本修築在它們之上的拉比特人長尾家族的王宮,一起統統被扯碎、點燃、融化。熊熊大火在這片「大陸」上燃燒起來。滾滾濃煙和
火山灰一起直衝天空。
這場大火燃燒了整整三個月,整個大西洋垃圾旋渦被付之一炬。而其上的拉比特人絕大多數都已經死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逃出來,登上短爪
家族的領地,並將這個可怕的故事一代代流傳下去。
五個月後,火山爆發終於告一段落。
這場大火摧毀了人類在這個星球上最後的痕迹。在陸地上,自然早已進化出了分解塑料的細菌,人類的城市只剩下叢林深處一點鋼筋水泥的廢
墟。而在海洋中,由於海水的保護作用而一直安然無恙的拉比利亞垃圾旋渦,如今只剩下半個芭比娃娃的頭顱,和一隻中國塑料鴨一起並排埋
在厚厚的灰燼深處。
這就是盤古的子孫和耶和華的子民在這個星球上留下的最後一點東西。
凜冬漫漫,不見盡頭。
短爪家族並不知道這漫漫寒冬和他們的故園有何關係,濃雲遮蔽了天空,灌木枯萎,荒草萋萋。原本早該到來的春季卻遲遲不肯露面。於是,
短爪白木決定帶著族人遷徙。
他們艱難地走在霜凍的大地上,天空中不停地落下塑料垃圾燃燒後的塵埃,它們帶著大量的重金屬物質,在地面上薄薄地覆蓋了一層,最終被
植物和動物吸收到身體里。
短爪白木對此一無所知,生長在拉比利亞大陸上的他們,對重金屬早已經進化出了強大的抵抗能力。然而這一次,他們呼吸的塵埃中不僅有重
金屬,還有大量的來自「北冰洋」號殘骸的輻射塵。
在對抗嚴冬的過程中,短爪族人找回了他們祖先的本能,他們開始在地下挖掘洞穴,築巢繁衍,培植蘑菇,甚至養殖蚯蚓和螻蛄。他們學會了
在地面上或者地面下生火,學會了使用對他們而言幾乎是無窮無盡的木材。
他們的洞穴越挖越多,越挖越長,如果神靈有一雙眼睛從天上注視大地,他將看到無數星星點點的火光燃燒在美洲、歐洲、亞洲……每一點火
光旁都有一個洞穴,每一個洞穴里都有無數閃光的眼睛。他們沐浴在輻射塵里,飛快地成長、變異、進化。
五、傳 說
這是一片蔥鬱的森林,陽光從樹葉間透下來,在地上映出點點光斑。纖細筆直的陸地走道和飛行導引索表明,地下有一個龐大的城市。然而在
地面上卻一片寧靜。
兩個時高時低的聲音由遠而近:
「別傻了,伊丹,拉比利亞大陸只是一個傳說!」一個男聲說。
「傳說總歸是有事實基礎的!」那個纖細的女聲堅持著自己的意見。
「有一些有,有一些沒有!把你那本書給我,它到處都是漏洞!」
一陣紙頁摩擦的細碎聲音後,那個得意的男聲高了起來:「你看,它說拉比利亞大陸的天空中,『星星的方位在不停地變化』,怎麼可能有這
種事情嘛!又不是打轉的船!還有這句:『它是神賜予的大陸,掬起一捧土,便可點燃一簇火』,你見過拿泥巴點火的事兒么?伊丹,這些東
西都是在胡說八道!」
沉默。
森林裡瀰漫著憤怒的氣味。
「你是個白痴,列特。」女聲低沉冰冷,「你就是那種『閉上眼睛,就當石頭不存在』的白痴。我和你沒什麼好說的了。」
一陣稀里嘩啦的聲響之後,一位年輕的女學生高高翹著尾巴,怒氣沖沖地跑過一條走道,跳進一扇地板門。
列特是個白痴!
伊丹氣呼呼地想著,飛快地跑向自己的洞窟。
是啊,沒人見過拉比利亞大陸。衛星早就證實:地球上只有六塊大陸,而且地質學家也證明在相應記載的年代,沒有板塊的劇烈運動……
但是,她真的相信拉比利亞大陸是存在的。
她跑回家,一頭扎在床上,哭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隨後,她用尾巴捲起那本被她翻得毛了邊的《拉比利亞大陸》傳說,翻開書頁,低聲朗
讀起來:
拉比利亞大陸[8]乃是神賜予的土地,你掬起一捧土,便可點燃一簇火。它是動蕩之地,生息之地,這世間所有的男男女女都來自於這塊大陸。
它的天空中群星不停旋轉,日新月異。在它之下是海神的居所。
……
然而那一日,海神與火之神大怒了。他們手拉著手,將火焰和巨浪降臨在拉比利亞大陸之上,於是,火焰從大地深處噴射出來,天空被火焰點
燃,大地被烈火融化……
……
吾等生息繁衍之地被神靈的憤怒撕扯成八塊碎片,一塊變成煙塵升上天空,一塊化作污水融入海洋,五塊化作塵埃落向大地,只有最後一塊沉
沒在海神的居所之外,重重的波濤深處,和吾等先祖的骸骨一起,從那一日起長眠到永遠……
作者後記:寫完這個文之後給朋友看。朋友看完之後冒出一句話:我懷疑亞特蘭蒂斯大陸的傳說就是這麼來的。
天地良心……我絕對只是寫了一塊垃圾大陸而已……
拉比利亞大陸在上,請證明我的清白吧……
--------------------------------------------------------------------------------
[1] 作者註:「拉比利亞」是一個生造詞,是仿照「澳大利亞」的英文拼寫Australia 生造出來的「Rubbilia」 。詞根為「rubbish」,意為
垃圾。而這個詞的意思是「垃圾大陸」。是瑞文·李對這片垃圾的諷刺命名。
[2] 作者註:到此為止的敘述中並無任何幻想成分,就在您閱讀這行字的時候,那個四分之三美國大小的垃圾漩渦的的確確毫無疑問地就漂浮
在北大西洋里。如果您清楚北大西洋無風帶的位置,您甚至可以利用google earth 看到它。
[3] 作者註:拉德即rad,輻射吸收劑量單位。
[4]作者註: 拉比利亞大陸上的拉比特人(rubbiter)把塑料稱之為輕土。因為他們就生活在這塊由塑料垃圾構成的大地上。
[5] 作者註:在阿鐵那個年代,拉比特人每一個季度會重組一次家庭,而在冬季則組成更大的聚落。
[6] 作者註:「重土」是指拉比特人從垃圾、船殼中挖出的金屬片。相當稀少。平民一般只能烤食。
[7] 作者註:拉比特人的雙手都只有四個手指,故為八進位計數。
[8] 作者註:事實上「拉比特人」和「拉比利亞大陸」是人類的說法,而非「鼠人」的發音,為了便於敘述而沿用下來。
一切問題都是利益問題,要想解決污染問題,得讓治理污染的 利益 很大,或者 痛苦 很痛,最好立即見效。
解決大問題要藉助大的力量,一個是權力(政權),一個是資本(利益)。
時間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
一個富翁,馬上病死了,現在告訴他可以治好,但是花費巨大,耗費他的一半財富,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用財富交換生命。
環保也一樣,現在之所以還沒有全民參與,像二戰一樣重視,是因為病的還不夠重
一個人生病了,如果是急性病,很痛,一般會立馬就醫。
如果是慢性病,而且不怎麼疼,也不影響生活,往往是能拖就拖。
如果得的是癌症,雖然也不怎麼疼,但是不久就會死,也會立馬重視就醫,甚至傾家蕩產
說到底,還是沒有讓人類切身之痛。尤其是老爺們。
所以,環保問題需要時間,需要一個像一戰一樣的導火索,把問題嚴重化或者擴大化,切身影響老爺們的利益。
另外補充一點,環保治理也需要藉助科技的力量。
這種環境問題挺無助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能夠在生活中,盡量避免塑料垃圾,在身邊的圈子做做環保宣傳。
購物自帶布袋或用紙袋,塑料廢品有些可以加工成小物件或工藝品,一次性餐具的地方自備或用紙制,中秋月餅禮盒挑紙盒的等等。
沒有乾貨沒有推理沒有證據,只不過看過一些關於垃圾問題的文章和新聞報道。但是我覺得這種事情是真的也沒什麼好懷疑的。
我生活的城市,一年的垃圾產量超過300萬噸。已經即將填滿了4個巨型垃圾填埋場,其它各種大中小型的就不說了。目前承擔垃圾處理的這個填埋場也預計只能支撐到明年10月底。
所以目前當地政府在積極開發對於瘴氣再利用的技術,比如瘴氣發電等等。
新聞報道一座百萬噸級的垃圾填埋場生產的瘴氣可以給一座中型城市供電30~50年。
中國一線城市的垃圾處理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極其嚴重的了。多個城市的垃圾總量已經超過城市的最大承載量,所以在不斷地往周邊的城市進行垃圾交易。企業偷倒過倒垃圾的行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跨城市跨地區的進行違法垃圾處理也已然愈發嚴重。
所以說我看到這個新聞,我根本都沒有懷疑過它的真實性一個能改變世界的危機
卻需要這種方式進行宣傳
只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國家層面上應該禁止再生產一次性塑料袋及製品。畢竟小民們沒有憂天下的覺悟。混一生哪管身後幾百幾千年的事啊。
我只是好奇,為什麼沒有一張具體的圖片,沒有一個具體的範圍數據。
網上的報道,關於島的大小,從五十個上海到兩百個上海那麼大都有。這中間的人差距不小哦。
我相信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活動旨在人們注意環保,可是誇大誇張的成分比例佔多少希望大牛可以科普。
不管是不是真的
就算現在可能是誇大了說法
但是人類這個樣子發展下去離第九個也不遠了
200個上海市的面積
重600噸
相當於一個上海市面積的垃圾只有3噸
新聞我想是真的
但數據我是要懷疑一下的
不鏽鋼老鼠之 ()
推薦閱讀:
※在縣級市開一個生活垃圾處理廠能賺錢不?盈利模式是怎麼樣的?政府補貼要是停止了怎麼辦?
※把污染物發射到外太空來減輕地球污染,這種方法可行嗎?
※垃圾中的水分會給垃圾處理造成多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