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幾年後再回學校脫產或在職讀書是什麼感覺?

可以是碩士博士或者其他學歷。有沒有什麼不適應的,或者更喜歡學校還是工作?其實在職的也可以分享一下經驗~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留學申請季,更多「留學」相關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看了所有答案,我和各位不同的是,我是有兩次這樣的經歷,並且兩次重返校園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重返校園:中專因為打架受處分,自行退學,在社會上做了兩年底層的工作,說一說的我都做過什麼工作:
1,工廠工人,每天不停的工作,只有中午有1小時午休時間,每天下班,我雙手都會緊握,為我的手指都還健全而感到高興(操作機械稍有不留神手掌就會卷進去,工友被斬斷手指的事故時有發生)。
2,飯店服務生,第一個月工資被老闆扣下當押金,直到第二個月才能領到工資,不要笑,當年人力沒有現在這麼吃緊,這個是我們這個城市的餐飲業的潛規則,當然,一般等你不幹的時候,這一個月工資的押金是絕對不會給你的。
3,服裝店店員,為了爭賣衣服的提成,兩個人會打起來我會亂說?
4,發傳單,我的業務做的比較廣,不光是在街上發,還給煤氣公司往各個小區的住家發,從一樓到頂樓,挨家往門縫裡塞煤氣站宣傳單,平均一天要爬幾十棟樓,每天的腿都是酸痛的。
5,送報紙,當年我東北老家冬天最冷時-40幾度,耳朵經常被凍傷。
6,電腦城銷售員,這份工作是我當時比較滿意的工作了,因為相比之下比較輕鬆,沒有工傷危險。
在社會上工作這兩年,讓我知道了賺錢的艱辛(當時也就16,17歲),因為所做的工作卑微,經常受到別人的白眼與輕視,我有一種極強的想要過更好的生活的慾望當時的我認為,靠我這樣四處打工,永遠不可能翻身,稍微好一點的工作都需要大學學歷,我認識到學歷的重要性,所以拿著我打工的積蓄,開始在我們當地的一所私立高中借讀,我要考大學(現在想想,其實當時也是挺幼稚的)。
跟同班的同學,相比之下,會非常珍惜時間,會抓住一切的機會向老師提問,因為在我心裡,我是消費者,我出學費了,我就不會浪費一絲一毫在學校的時間,不像有的同學,會逃課出去玩,再一個就是對家裡的依靠會弱很多,因為當時所有的學雜費都是我的積蓄里出的,所以花錢會非常的節省,不會跟同學進行攀比式的消費(買名牌攀比在我就讀的那所私立高中風氣很盛),後來我如願的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學(對我當時的基礎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第二次重返校園:也就是現在,目前正在辦理去日本留學的手續,明年會過去,全程DIY,目前已經進了當地的留學生QQ群,對比之下,有如下的不同:
1,自己對未來已經有一個周密的計劃,目標更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知道自己能捨棄什麼,想得到什麼,極少會去尋求網路上的建議,遇事會自己在心裡列出輕重緩急,自己給自己出主意,不會依靠任何人。
2,由於年齡會比周圍人會大很多,與周圍人相比會更加的珍惜這次讀書的機會,會堅強很多,少一些不切實際的的煩惱(參考第一世界問題,很多周圍人的煩惱,在我看來根本不是事,就是無病呻吟,可能跟我相比之下,他們經歷的太少了,例如:有的歲數小的留學生失戀是天大的事,萎靡不振下去,但對於我來說,愛情中分分合合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分手就是給各自一個重新選擇幸福的機會,根本不會給我造成多大的打擊,相反,我還會由衷的希望對方找到一個比我更好的男人,更適合她的男人,對於我來說,可能生存問題才能真正的讓我擔憂起來)。
3,多一些現實的看法,更能耐得住寂寞,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想幹嗎就幹嗎,不會浪費任何的時間去做無意義的事。
4,看待問題會考慮兩面性,不會盲目的樂觀,而是遇事先會考慮最壞的結果,如果最壞的結果我自己能承受得了,我會毫不猶豫的去做,不會優柔寡斷,婆婆媽媽,想了又想的。
5,有自己的做事原則。原則之外的,不會去做。
6,在國內有多年的經商經歷,各路牛鬼蛇神,騙局,我見得太多了,海外華人及當地人中有想坑我的,比較困難。
7,人際交往中比較能把握好度,不會招人煩,更不會讓別人煩到自己,什麼人該交,什麼人離遠點自己心裡有數。
8,自己經商的時候,一般的時候也能保證年入百萬,知道有錢是啥滋味,體驗過有錢人的生活,個人覺得不過如此,相比之下,覺得還是親情與家庭生活最重要,所以不會盲目的去追求金錢,而放棄別的東西,會在工作與生活中找一個自認為適合的度,以後追求的生活有自己的想法,而非世俗的價值觀。
9,心理承受能力很強大。估計以後就是遇到艱難的事情,也會坦然的面對,因為
更艱難,更奇葩,更荒唐的事情,相信我,我在國內早已經經歷過了

---------------------------------------------------------------------------------------------------------------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qinglanus(有的文章獨家更新在公眾號),以下為二維碼,歡迎關註:


更新 20151211

發現很多同學對在這邊生活的體驗也很感興趣,所以我添加了一些我在這邊的親身感受,例如:在波士頓生活是什麼體驗? - Ibio 的回答,更多的我將在「娛樂活動」章節下分享。


更新 20151029

謝謝大家的關注。10 個月之後,我又有了新的動向。可以說沒有沿著之前既定的軌道來發展,不過喜憂參半。目前還在努力地方向暫時保密,等一有成果就會告訴給大家;或者集齊 2000 贊,那我也斗膽說出來,和關心我的你們分享一下我這個奇葩的計劃。


更新 20150105

如何正確的從零開始學英語? - Ibio 的回答


更新 2015010202

想知道我工作後脫產讀書源動力的同學,請移步:你還有夢想嗎?你的夢想是什麼? - Ibio 的回答


更新 20150102

可能是最近放假、Gym 關門,再加上忙些編程的項目,這幾天一直睡得有些晚,今天也突然睡不著了,於是乾脆來更新一些有趣的照片吧。

  •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
  • 理髮 廚藝
  • 迎新年留學生晚會
  • 怎樣看待不同的社交圈子

更新 20150101

感謝大家的關注。發現很多同學對邊工作邊學習方面,例如「從零開始」邊工作邊學英語、怎樣工作時申請到國外靠譜的學校等話題很感興趣。我會努力收集這些大家感興趣的點,然後結合我的經驗,找到合適的時機再分享給大家。 :)

以下是原文↓

我最近在練車,嘿嘿,因為恰好可以去同學的公司兼個職啥的,需要用到車。所以可能回復得有些晚。

另外,今天還去了 Haymarket 看了那顆巨大的聖誕樹!祝大家新年快樂。

為什麼回答這個問題?

大概兩個月之前就看到這個題目,一直摩拳擦掌,想來回答,因為這不就是我現在正在進行中的狀態嗎?但是排在前面的答案都說出了我的心聲,一直怕找不到合適的點來分享新的東西。今天是 2014 年最後一天(當地時間),剛剛練完車回來,又正逢學校放寒假,所以靜下心來、激動地開始咯。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感覺就像被注入了新活力,對目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感興趣;感覺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動,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預期的效果;更有機會通過對自己的提升,結識優秀的人和組織。


背景介紹

10 年前,由於高中時期的不懂事、不努力(當時最吸引我的是 CS),只進入了一所普通全日制大學,地處中國中部一個偏遠的小城。所在的城市裡省會很遠,直到大學畢業,才去過一次省會城市,算是見見世面。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階層,也曾遭遇過下崗的打擊,所以小時候一直也沒什麼機會出遠門。

8 年前,參加了一個全國性大學生的編程(Flash)比賽,記得當時決賽在北京。那是長這麼大第一次出省,由學校的老師帶著去北京參加比賽。

7 年前,由於之前的比賽取得不錯的成績(一等獎),被北京一家 IT 創業公司提前錄取。依然記得那年 6 月 15 日,隻身一人,拖著一個小小的行旅箱出現在八通線四惠站的出站口。前同事 C 熱情地接待了我。

5 年前,決定繼續深造。兩個原因,一是當時談著一個非常不錯的女朋友,但是由於我的學歷硬傷,特別是在高手如雲的北京(我周圍的同事普遍是北郵的研究生,甚至北大的研究生),深深感到不安,一直不敢買房成家。二是一直以來,一個聲音始終在心中涌動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番像樣的事業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從畢業到那時,一度追捧各種成功學書籍,從「卡耐基全套」到「高效能成功人士的 7 個習慣」等,我基本都一路讀下來。現在來看這些書雖然沒有特別明顯的幫助,但是對我的行為和思考方式還是有不少正面的影響。

準備重返校園

1 年前,我拿到了 4 所學校的 offer。是的,我用了 5 年時間,才獲得今天坐在地球另一邊的一台電腦前、分享我的故事的資格。大家可能要問,為什麼這麼久,這期間都幹什麼了?兩件事,英語和錢。


當時其實想著能不能考研,但是發現一方面不願意再去接受中國式大學的摧殘和多浪費一兩年時間只為混個文憑。另一方面國外留學生活也一直深深地吸引著我:大片綠油油的草地從來就是用來嬉戲的;藍天白雲從來都不是用來收穫的,只要不下雨就會有;上課從來都是因為教授、學者有意思的觀點而吸引大家。再加上之後恰好有機會出了一次國(長那麼大頭一次出國),感受到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魅力,於是決定努力去海外繼續深造。


從那天起,還記得是 2009 年 9 月份,去老羅英語聽了一個托福考試的公開課。更加堅定一邊努力賺錢,一邊從零開始自學英語的決心。我當時的英語水平基本為零,差到什麼程度,舉個例子,之前有朋友知道我英語差,當我說出 Are you OK?時,哈哈大笑到:「笨蛋,你是 OK 嗎,這個根本就翻譯不通嘛」。我竟然連繫動詞可以接形容詞都不知道!被他騙了。


於是,從新概念一開始,一直到考過托福,當然這期間也沒少給新*方交過錢,用過各種他家線上、線下產品。學習英語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尤其是從零開始。不過好在現在基本上聽課、交流、甚至泡妞(嘿嘿)都基本沒太大問題了,尤其擅長寫作,這學期居然拿了個高分。大家如果有興趣,回頭我再分享「親身經歷--從零開始學英語」的技巧。


終於,全職工作 7 年之後,存夠了學費(再加上從商業銀行的一部分貸款作為生活費)。今年初來到地球另一半的一個小鎮,開始脫產學習,開始接觸我的全新的世界。當我呼吸到這裡的第一口空氣時,我以為我激動地所有的毛孔都被打開,但其實是:我「醉氧」了。

不下雨的時候,校園是這個樣子的

學習體驗

如果要我用 5 個字總結工作 7 年之後,重新脫產學習的感覺:Fantastic, fantastic, fantastic, fantastic, fantastic!

如果要我用 3 個字總結:Fantastic, fantastic, fantastic!

如果要我用 1 個字總結:Fantastic!

到目前為止,我所經歷的價值大大高出我所花費的錢和時間,特別是我認為花 5 年時間和精力來準備留學是值得的。


我非常贊同 @DD RR 同學的觀點:

1. 年輕人的精力更旺盛、記憶力更好,反應很快,野心很大。在這方面和他們完全比不上。

2. 同時他們中的大多數對自己明顯沒有清晰的認識,辦事兒不靠譜,眼高手低。這些能力在學校里也基本上沒法鍛煉。

3. 在主要選擇上,已經沒有犯錯的餘地了,每一步必須走得很准才行。和同事,以及再次上學以前的同學聊天,聽他們的成就和計劃,壓力很大。

在中心思想上,他說得已經相當全面了,那麼我就從自身的體驗來做一些細節的分享吧。

學術成就

  • 享受每一堂課
  •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對待每一門學科
  • 幫助小夥伴一起提升

你可以不認同我,但在我看來每一堂課都是一種享受的過程。我可以盡情、放肆地和 Professor 互動;大膽地和同學們辯論;甚至歇斯底里的跟著他們一起爆笑一陣。每一堂課都讓我有不同的體驗,雖然形式各有不同,但重要的是:在這種深入的互動中我又學到了新的東西

當然,在體驗美國課堂的同時,我也會把這種暫時性的財富儘力記錄下來。我會盡全力記下 Professor 的每一個對我來說新奇的單詞和 Idea。從開學到現在,我幾乎有毎一門課的每一節課的完整筆記。作為日後回憶的基礎資料。因為這些都是我自己總結後記錄上去的,所以對我來講,格外珍貴。另外,我也會盡我最大努力去對待每一次作業,因為那些作業彷彿都是我之前工作中出現過的,所以我現在感覺有這個機會去重新處理他們,就格外地珍惜。在這方面,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希望這一次的作業一定要比上一次好一點點。因為有 IT 工作背景,我時刻都會想著用技術來解放勞動力,學習也不例外。我會用雲筆記軟體來同步我所有的課堂筆記,讓我幾乎隨時可以查閱:手機,圖書館,筆記本,iPad 等。用雲 Office 軟體來處理我的作業,包括 PPT,Word 等。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筆記會丟失了。

我當前筆記本上的雲筆記客戶端

通過瀏覽器打開的雲 PPT

開發的自動搶課系統,深受同學們歡迎(圖就不發了,你懂的)

另一方面,讓我欣慰的是:我通過一直努力幫助小夥伴們一起提升而得到認可。雖然我的 GPA 不是最棒的,但是我的分享和奉獻的精神是讓我深感欣慰的。從此我的個人標籤中又多了一個「學霸」。這種分享和奉獻的精神相信做 IT 的同學們應該都很了解。我很慶幸有之前的 IT 工作經歷(也更慶幸我也一直熱愛著它),讓我現在處理學習事物和時間安排如魚得水,下文「健身」部分會細講。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比這更糟的情形:當一個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提供的時候,這時他就使他自己陷入一個危險的境地。舉個例子,美女,提供了什麼?有人說,美女們都貪婪、性格惡劣、貌似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錯,她們俊俏的臉龐、精緻的妝容、健美的體型等足以輕而一舉調動難以想像地龐大的社會資源。

所以,當我想明白提供價值給他人的重要性,就一直努力去付諸實踐。就像我一直在自我介紹中(有的課老師要求自我介紹)描述的:我有多年 IT 工作經驗,如果你有任何電子產品軟體部分需要我幫助解決的,我會努力幫你搞定。在很多時候,如果把一門技術鑽研到同行前列,並且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分享和奉獻出去,這就是我自己優質的資產。這也是我認為的分享和奉獻的精髓所在。所以,我會將我的筆記和部分作業通過各種渠道分享給我的小夥伴,一方面他們可以方便的查看最新版本,另一方面,通過這種豐富的體驗,我把我對課文的理解準確地傳達給他們。我會盡量第一個把所有作業做完,然後供大家參考,給他們提供怎樣做作業的第一手資料。最重要的是:在這一系列的分享過程中,我一直在建立著我與了解我的朋友們之間的信任。讓他們知道,關於學習的方面,如果有問題,可以隨時找我,不管我是否完全精通,但我會努力地將我的支持友好地告訴他們。因為一切關係的開始,就是來自於信任。這個也為我在這邊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了基礎,詳情見「職業發展」部分。這也是我認為的留學除了「富二代」和「官二代」,我們普通人應該用怎樣的方式來融入圈子、更好的適應周圍環境以及利用更多的資源。

另外,關於圈子這個話題,我想說的是,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千千萬萬人中的一個。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很羨慕那些擁有更好生活條件的同學們。其一,我不是一個憤世嫉俗(或者犬儒主義)的人。其二,因為我周圍的大部分「二代」同學們都不是自己掙得錢,花著家裡的錢,我沒啥好羨慕的。但也並不是說有否定的態度,畢竟這個拼爹的時代有個好家庭也是一種本事。只是我覺得--引用我欣賞的一個前同事的座右銘(第一次見是在 @李開復 老師的書里)--做最好的自己,拿出自己的自信來,依然一樣有吸引人的地方。我的朋友圈不乏有各種「二代」們,做最好的自己,依然能得到他們的尊重,依然能在各種不同的圈子裡感受到不一樣的樂趣。

最後,我一直在努力將平均 GPA 保持在 3.75(滿分 4),但這學期差了很多,因為一直在忙著一個商業項目,只有 3.5 不到。我知道這很難,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希望下學期能補上來。

班上的小夥伴們

這是上學期期末跨國文化交流課上的小組--我的小夥伴們。他們真的好可愛,哈哈。一起做 Presentation,討論論文等。很有意思。這種多國家間的同學交流體驗,在我之前的國內大學是很少有機會體驗的。所以我一直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個人提升

  • 健身
  • 時尚素養的自我學習
  • 志願者工作

來了美國我才深有體會,沒有什麼比自己的身體更重要。因為沒有一個好的身體,一個人幾乎幹不成任何事情。世界上的例子太多了,我就說說我周圍比較本土化的例子。很多亞洲同學想泡歐美的妹子,但是成功率很低。根據我的調查,其中一方面就是身材原因。和歐美男人比起來,亞洲男人的身材實在是距離懸殊。幸運的是,我自從踏入美國的那一刻就明白這個道理,而且校園有提供如此完美的免費健身器材,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健身呢?

從 4 月到現在,我已經扎紮實實地 9 個多月,幾乎每天的早上都是在 Gym 渡過,除了 Memorial Day 那天,Gym 關門沒有去。健身不僅讓我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更迷人的體型,還讓我養成了非常規律的作息時間。因此我每天比其他同學多了至少 2 個小時的可利用時間。之前在北京工作時,由於工種原因,經常凌晨 2 點才睡,將近中午才起。已經記不起過了多長時間的沒有早晨的人生。但自從開始健身,我的作息完全地變了:6:30 起床,早餐,去學校。8:00 -- 10:00 健身。10:00 -- 12:00 處理當前的作業,或者上課。下午上課或者娛樂。20:00 -- 23:00 處理當前的作業和商業事務。23:30 入睡。最大的體會是,睡眠時間減少了,但是深度睡眠時間大幅提高。再加上因為之前的工作訓練,我對時間安排的高效性相對敏感,什麼內容需要在什麼事情之前做,哪些條目要依賴其他事物,都相對清楚,所以我有很充裕的時間完成我的目標。

當所有的計劃和夢想都在我腦海里清晰的展現時,我每天到點自然就醒了,甚至早在鬧鐘響的前幾分鐘。因為每天叫醒我的--是我的夢想。每天醒來,就會想著離自己的夢想又進了一步。

已經喝完差不多兩箱這種容量的蛋白粉

來上學之前的我

8 個月,240 個早晨之後

健身,是我目前將其與學習和事業並列安排的、優先順序最高的事物。光蛋白粉(上圖)就已經喝掉 4 桶。另外,健身,也是我可以將自身價值輸出的一個渠道。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摸索,以及私人教練的專業輔導,從最開始的一竅不通,到現在的專業訓練,我基本都開始慢慢掌握。例如,根據肌肉撕裂成長原理,肌肉需要 24 -- 48 小時的成長時間,所以不可 2 天內練同一個部位。在進行大重量的無氧訓練之前,需要有足夠的有氧訓練和熱身運動來做支撐。如果需要減小肚子,則需要在快跑和慢跑之間來回切換,通常平率是 6.0 / 7.5 之間切換,最好也適當增加傾斜度。如果想要練胸肌,則飛鳥和杠鈴是最好的器械。如果是大腿則附重深蹲需要攜帶練習。通常是 5 -- 6 個一組,重量為不能負擔 6 個以上為宜,一次 3 組。6 周可以看見成效。由於我是瘦型體質,進展較慢,但胸肌、腹肌、肱二頭、肱三頭和人魚線也到還明顯。

因為我的進步明顯,還經常在 Gym 幫助輔導其他亞洲同學。這個也是我價值輸出的另一方面。但是,有意思的是:比我胖的同學跟我說,胖子很難塑形,因為我們需要先減脂;比我瘦的同學對我說,瘦子很難長肌肉,因為先要有脂肪。在我看來,這些都是所謂的借口,我都可以,你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上面提到,因為健身而培養出來的規律作息,讓我有時間享受豐富的家庭早餐,和空氣清新的早晨。我也因此多出很多時間來學習其他我感興趣的話題。時尚,就是其中之一。由最開始的一竅不通,拙以為 ZARA 就是時尚風向標,跟著他走就不會錯,到現在的審美觀念:挑衣服先看剪裁和面料,最後看品牌。

首先是剪裁,我了解了修身休閑褲的維度,Slim,Skinny,以及低腰 Low rise waist;修身休閑襯衫的維度,Regular,Slim(Trim、Muscle);Super Slim(Trim);正裝的尺寸轉換:歐碼 42,美碼 32,以及中國碼 175;正裝襯衫的尺寸,領圍 14.5,袖長 32 -- 33。是否收腰,以及袖子縫合處的處理方式(是否是立體剪裁),西裝是否是雙扣,平駁領,雙叉口等。我的經驗是,其實根據個人身體特徵找到相應適合自己的款式。這裡推薦幾位老師: @葛巾 老師--一期一會,和 @黃楊 老師的:男裝必備單品 男裝里有哪些必備的單品? - 搭配。一個金科玉律是:衣服永遠選擇比自己實際尺寸小一號,就不會錯。

其次是面料,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雖然一開始很難分辨,而且也不覺的重要,但是最費解的是:人的眼睛對面料是很挑的。你可能說不上來某件衣服為什麼比另一件差不多的感覺要好,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面料的原因。這方面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作為興趣,我目前了解的基本有:Cotton, Silk, Nylon, Wool, Acrylic, Polyamide, Polyurethanes, Polypropylene, Polyvinyl Chloride, Rayon, Acetate, Polythane(Elastan), Cashmere,從穿著舒適度的等級來講:皮草、絲綢 &> 羊毛 &> 萊卡 &> 一般棉、麻 &> 普通化纖。所以你現在知道了為什麼外界對 ZARA 評價很低,因為他家大多是 Nylon,Acrylic,Polyamlde,Rayon 等化纖面料。詳細的看這裡:衣服的常見面料如何區分,什麼樣的面料才算好的面料? - 生活 。

另外說說品牌,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一方面。因為身處美國,有比較好的條件去研究這些各個品牌之間的細微差別,例如針對人群,市場策略等。Burberry 西裝,風衣非常不錯,面料上乘,剪裁得體,典型的倫敦范代表,適合高端場合。Ferragamo 的皮鞋,腰帶等皮製品做工考究,很有義大利風範。LV 和 Gucci 的包質量很贊,但是根據我的觀察 LV 經典印花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經典款基本已經是街包,基本人手一個,不建議入手。如果想尋找那些可以代表自己獨特品味,同時質量和設計又不錯的品牌,則可以考慮這些:Boss -- Hugo Boss 的腰帶,DG 的包,Ted Baker 的套裝和海軍短呢子大衣,Brooks Brothers 的襯衫和正裝,Paul Smith 的皮製品等。如果想追求潮流且需要有一定的質量保證,但又不想有沉重的經濟負擔,我覺得這些品牌應該適合你:Massimo Dutti,He By Mango,J. Crew,Banana Republic,Armani Exchange,Coach 以及 Nike 旗下 Cole Haan 的皮具等。最後,如果你還是學生一族,剩下一組 High Street 品牌推薦給你。英國的 ASOS,River Island,質量一般,但是服務非常到位,Uniqlo,Gap,American Apparel,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皮鞋的話,我推薦平價的 Adol,細心挑總能夠挑到不錯的款。

長嘆一口氣,說完了服飾,說說男士護膚產品。用跟不用效果真的有很大不同。看下面一組照片對比。

沒用任何護膚產品時,滿臉痘

這些都是無任何 PS 的照片。這組對比說明選對適合自己的護膚產品非常重要,尤其對於需要保養的男人(某知友說過了 22 歲就需要考慮保養了)。

高端的我推薦 Lab Series,由雅詩蘭黛出品。洗面、護膚和抗老化都做得不錯。 具體用法和推薦產品,可以看這裡:有哪些男士護膚品值得推薦? - 美容護膚 (@Danny W 老師)。但我要說的是,這個產品的價格在美國到還湊合,在中國確實會比較偏貴,所以我更推薦另一套中端產品,也是我一直用的:Anthony。他家的控油和防晒都做得非常不錯。它讓我的油性皮膚第一次找到一款產品,能讓我一天下來不洗臉,臉上也不至於出太多油、不會看上去油膩膩的。洗面的話我推薦 First Aid Beauty。這個是男女都可以用的一款產品。效果特別棒,泡沫多,深層潔膚,洗完也不覺得乾燥。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選擇 Fragrance Free 的產品,因為我印象中只有低端產品例如,NIVEA 等才會加香。中高端產品(以上提到的)基本都是 Fragrance Free 的。

註:更詳細的護膚產品參見我黑五的採購活動:2015年美國[黑色星期五]有哪些值得購買的商品? - Ibio 的回答

關於男士香水,我推薦 Blue De Chanel,厚重但不刺鼻。我特別喜歡它的低調的氣質,彰顯男人品質。如果打扮得當,再配上這個,會讓個人形象瞬間提升很多。延伸閱讀:怎樣選擇男士香水? - 男性 (@kafile 老師)。

留學前,從來不會自己剪頭髮,也很少做飯。過來之後都是自學成才,現在竟然成了剪髮能手。在 Amazon 上花了 $50 多,買了一個電動推剪,力大無比,簡直比國內同等價位的高出不知道哪裡去了。不過噪音也很大。充一次電可以理髮 10 次左右,每次大約 30 分鐘。在另外一個剪髮用品專賣的網站上買了一套剪刀(包含平剪跟牙剪),配合 8 個不同長度的卡尺,還是蠻不錯的。比較有意思的是:剪刀竟然是從深圳用 EMS 發貨的,花了 15 天才寄過來。

之前髮型師設計的髮型

自己剪得髮型

這是在前感恩節晚會上,當地的社區舉辦的一個晚會。第一次吃火雞,感覺味道挺奇怪的。遇到很多有意思的朋友,亞洲,歐洲以及本地的。感恩節在這邊是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所以大家都很重視。我感覺這個節日相當於中國的除夕,是家庭團聚的日子。

假期自己做的早餐

廚藝可能是我最不擅長的了。牛肉還是同學送我的。勉強來了個煎蛋。再就是煮麵了。在國外對於我來講,可能吃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我也經常參加這邊的志願者活動,接觸當地的社區,了解底層人民的生活。在這裡我不僅了解到真實的美國,更加提升了我的口語,以至於經常有過來來旅遊的朋友邀請我給他們做翻譯。上次就幫一個來這邊生美國寶寶的青年有為的爸爸和年輕漂亮的媽媽的家庭辦理寶寶的美國護照等事宜。美國護照竟然是在 USPS(美國郵局)辦理的,好奇怪,哈哈。現在,對於在美國生孩子的一系列流程,已經大致了解。有需要了解細節的同學們,可以諮詢我哦。

最近的一次活動

職業發展

  • 繼續運營自己的工作室
  • 開始本地商業合作

職業發展也是我一直非常看重的。包括目前的學習,都是一直圍繞的職業發展進行。自己之前的工作室也會一直努力堅持下去。這個就好像是我所有的 IT 工作積累,包括前端 MVC 框架等。之前寫過一個 ActionScript 版本,正在籌劃寫一個 Javascript 和 PHP 版本。這些類似於個人品牌的資產,我也一直在努力建設中。

上文提到,通過分享、奉獻等方式幫助周圍的小夥伴,提升我在周圍的人群中的「靠譜」指數,大家都理所當然的形成習慣,如果有學習、健身、時尚或者 IT 相關的問題,都會諮詢我。並且幸運的是,還有自己的 IT 品牌,就會比較容易給周圍的創業家們提供初始的 IT 解決方案。雖然由於精力有限,我也會努力提供穩定的、高品質的 IT 解決方案和諮詢服務,特別是提升用戶體驗,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提供產品的特點。一方面是之前有不少這方面的經驗,另一方面則靠的是周圍小夥伴的信任。目前商業化這塊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這也是工作之後留學的另外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當遇到對的合作夥伴時,一個項目的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當然,成功很難,但是這種創業的體驗是很難能可貴的。

娛樂活動

  • 探索這裡的每一個元素
  • 體驗不同的文化

這裡也是我個人值得驕傲的部分。從開學到現在,在做好以上工作之餘,我幾乎游遍這裡的每一個歷史古迹和值得參觀的地方。從自由之路的 USS Constitution 到 Rockport 田園風光的小鎮,我能說出這些地方的不同特色;從 MIT 的 Student Center 到 Harvard Square,我知道哪個食堂提供又便宜又免稅的中餐;從觀光船到 Duck Boat,我會告訴你最佳的遊覽路線和時間。以及 Charles River 夏天的晚間免費露天電影;小義大利城的經典冰激凌;Chinatown 的大部分美食(我對吃不怎麼在行,都是托朋友的福才找到的),4 -- 5 月份劍橋舉辦的亞洲美食節展等。當然 The MFA 等藝術展也是不容錯過的。

發現很多同學也喜歡旅遊,所以我把我探索的目的地都分享出來,如果你們哪天也要美東遊,這裡一定不要錯過哦。
在波士頓生活是什麼體驗? - Ibio 的回答
有哪些城市值得在跨年時候有特別前往的? - Ibio 的回答

經典大龍蝦

坐上三輪觀光市區

體驗不同文化也是我在這邊努力探索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我的朋友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有來自義大利、韓國、日本、阿拉伯、俄羅斯,烏克蘭,台灣以及當地人等。他們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著實給我們的互動中帶來不少驚喜。

萬聖節 Party

和逗比義大利朋友一起 Apple Picking

阿拉伯室友

學校舉辦的迎新年留學生晚會

教堂里學習聖經中的故事

小鎮 Beach 之旅

這就是我目前的學習和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很多時候周圍的同學總是問我:「怎樣才能像你一樣從容不迫」?我想說節奏真的很重要。因為有之前的工作經歷,現在確實可以比周圍的同學更好的處理時間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經常有人問我,你工作 7 年還不成家立業,花光所有積蓄來留學,這樣做值得嗎?我想推薦《肖申克的救贖》給他們:"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最後,我一直覺得我是個很幸運的人。之前完全沒有想過能在北京工作,甚至能成功留學,但是這一路努力下來,真的有不少奇蹟呢。有人說:「喝大力,出奇蹟」,我卻始終覺得,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或多或少就會有奇蹟。所以,我的故事講完了,嘿,輪到你了。


總結三個詞代溝、脫節、無悔。
說說我的情況,我06年二本畢業進入移動,結果不在編,氣不過,熬了四年,邊工作邊複習,考上研究生,2010年終於歡天喜地的去南理工讀研了。2013年畢業。
代溝:面對一群普遍小我三四歲的同學,我感覺跟不上趟。他們喜歡曬QQ(QQ我們前後那幾屆的也玩,但是漸漸就潛水了),喜歡刀塔(我們當時玩魔獸爭霸),喜歡熬夜通宵玩(這個對我來說確實花了不少時間去適應),喜歡貓撲、三國殺、人人網。他們思想更開放。
脫節:作為信息類的研究生,脫節是必然的,我本科畢業時,同學們有人搞好個單片機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進來之後搞的都是ARM、嵌入式甚至DSP等東西,感覺落伍了,於是惡補。
無悔:確實,工作之後再脫產讀研會有些劣勢,比如有些公司不承認你之前的工齡,比如之前的幾年少拿了不少工資,比如研究生一年比一年工作不好找、一年比一年不值錢,比如畢業年齡比人家大,有些公司不肯要,進入一家公司還要從實習開始,再比如培養讀博人才上,導師明顯挑年輕的。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我感覺,在專業視野和能力上確實有了質的變化,在身份上也擺脫了二本的束縛(招聘要求雙985或雙211的名企也在不少,對此我只能忍了),就業上相對本科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和更好的去向以及更高的工資,關鍵是也交了不少好朋友,學會如何跨越代溝和別人交流,借著學校的運動場資源養成了長跑習慣,減了肥。所以不後悔。
從社會回到學校你至少會感到有三種東西是之前錯過而現在需要把握好的:1、圖書館。免費、量大、全面、專業、安靜、氛圍好,世界上最神聖的地方之一。之前本科時雖然也感覺不錯,但是回爐後這種感覺更強烈。2、時間。有大量時間了,不用完成沒完沒了的工作,自由度較大,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學知識、搞課題、鍛煉身體、讀書(專業的或非專)、談戀愛……仍然不夠用,但總算壓力是自找的,比領導上級強加的要好。(每每看到宅在宿舍里徹夜刀塔的同學,一種時間被揮霍的可悲油然而生)。3、方向。過來人,知道該怎麼走才划算,這時候就不大會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通亂學了,當初在工作中信誓旦旦「如果我能再回到從前(或大學)我一定會……」可以履約了。至少第一個星期我就把PPT和Excel找幾本圖書館不錯的藏書給拿下了。(弟弟妹妹表示不解,我只能聳聳肩,圖樣圖森破)
不要試圖以過來人的姿態跟弟弟妹妹們介紹外面的世界以及如何在畢業後工作中避免犯錯,這樣可能會產生隔閡,而且沒有經歷過的他們理解不了你的想法,該犯的錯,無論你是否提醒,之後他們還是會犯,就像你當初那樣義無反顧。
然後就是,再次站在校園裡再看外面的世界,你會更客觀,也更會覺得,原來偏激是這樣容易的事情,之前工作中遇到的不公以及對工作的不滿現在看來不過爾爾。對於我原先的單位,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但已經出去的人冷靜下來再看,裡面也不好不壞吧!有了這樣的境界,無論今後再幹什麼,在哪兒工作都能平心靜氣了。

已授權「清華南都」稍作隱私保護後轉載。(2015年6月2日)
已授權「喬布簡歷」網站稍作隱私保護後轉載。(2015年6月5日)
僅授權以上轉載及「知乎」有需要時使用。謝絕其他媒介轉載,請勿再就轉載事宜私信我,屆時不回復請見諒!
由於評論不少,翻動略顯吃力(爪機黨),請確實有問題需要探討或諮詢的朋友私信與我,我盡量及時回復。由於工作較忙,如回復不及時,萬望理解!


英語課班上有一個強軍計劃的研究生、已經35歲有家室的人了。飽經風霜的臉在我們這些幼稚的面孔前顯得更像一個真正的男人。每節課他都要帶著熱水壺和紙杯來、在上課前給老師倒上一杯熱水。當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時、他的回答深深的觸動到了我:我希望老師期末改卷時能放我一馬


2010年夏天,從第一家公司辭職,工作三年,攢了20萬,算了一筆賬,一天花300塊,20萬可以花差不多兩年,差不多夠環球旅行了。

走完澳大利亞,三個月花了2萬塊,回來寫了本書,賣了三萬塊,一看這錢還變多了,可是自己同時也發現,最初環球旅行的熱情也煙消雲散。你說環球旅行多有意思呀,而且還可以寫書賺錢,為什麼會煙消雲散呢?開始我也不明白,後來在嘗試了無數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說學語言啊,學吉他啊,練人魚線啊,並且都以失敗而告終後,想明白了:

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太難了,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才是最簡單的,就像我現在又回來上班了,你說那麼多人討厭上班,但還是每天擠著地鐵,成為心事重重的上班族一樣。 你看,所有人都上班呢,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能好意思說難嗎。

當然從澳洲回來後,暫時還是有點錢的,不至於窮到上班的地步,剛好有法國留學的朋友告訴我,法國留學全世界最便宜,有房補,免學費,一年五萬頂天了。 於是又算了一下,21萬夠我花四年,就是說又有四年不用去煩惱今後的人生該怎麼辦,簡直比環球旅行都要划算得多。

所以就來法國留學了。

法國留學要先讀一年語言學校學法語,我報了一個專收中國人的野雞學校,然後不去上課,整天宅家裡打遊戲看動漫,當然天天這樣也是不行的,就好比一個宅男偶爾也會有想出去走走的衝動一樣,偶爾我也會突然熱血一下,我記得有一次突然覺得要好好學法語,然後每日每夜的背單詞,十天背了5000個。又有一次決定要實現夢想考音樂學院,每日每夜的練古典吉他,最後還真被一個音樂學院錄取了。

當然這些理想最後都沒有堅持下來,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實在是太難了,」喜歡」和」自己沒得到,想要」 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同義詞, 比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男神女神,對頭像點個贊很容易,但要推到他們可就難了。 所以我有一波沒一波的和自己做鬥爭,一邊幻想著美好生活的無數種可能,一邊對世界妥協著,到最後我還是妥協了,我漸漸開始坦然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當如果一個夢想沒完成,一個計劃沒執行時,通常不是你想像中的「因為懶惰和拖延症或是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沒發揮全力」,而是自己的極限就在那裡,只是你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了而已。
所以我決定去混個工科文憑,免得畢業後真的餓死了。

我喜歡大海,法國一共有84個免費公立大學,我把靠海的大學圈出來挨個寄材料。後來數了數,發現靠海的學校就那麼十幾個萬一申請不上就二了,於是又把阿爾卑斯山附近的也圈出來,靠海不行靠山也是不錯的。 這樣湊到三十多個,最後四個學校回了信,東看看細看看,挑了個規模最大的就去報道了。

我對法國的學校真是沒什麼印象,無論是語言學校還是大學,我都基本沒去上過課。但學校食堂我是經常去的,因為那裡三歐元管飽,時不時還免費。我去學校食堂吃飯的時候會強烈的感覺自己不屬於那裡,我看到各個國家的年輕人歡聚一堂,他們的面孔是那樣的不同,並且所有人都在放聲歡笑,這種笑容我只在當年和小夥伴YY自己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的時候,或者是冬天的夜晚翻過宿舍的鐵牆,走在網吧包夜路上的時候才有過。 那是要去做什麼讓人興奮的事情,或者是追逐什麼光芒的人才會有的笑容,我連明天去幹嘛都沒打算,所以那些是肯定不屬於我的。

那我做什麼呢? 我什麼都不做,不結交朋友不近女色。找個好風景的房子,有一次找了一個山上特別棒的古堡,遠處是阿爾卑斯,山下是老城,旁邊是古羅馬劇院和教堂。我每天就打遊戲,看動漫,累了就睡覺,每周坐上下山的纜車去超市買一周要吃的食材,心情好就做好吃點,閑麻煩就煮一大鍋咖喱,剛好一星期的分量,吃完了一鍋咖喱,一星期也就過去了。我吃飯就端著個大盤子,坐在古堡的石板窗戶上,一邊吃飯,一邊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行人,他們都是去古羅馬劇院遺址看例行的露天音樂會的。我不用掏錢,坐在窗戶上就可以看到了。

重新回來上班後,同齡人都比我有錢了,甚至去那些熱門互聯網巨頭的應屆生,一個月也賺得比我多。我看著挺羨慕的,因為我沒車沒房,現在說實話有點著急。所以這不是一個遊手好閒最後還能理直氣壯的逆襲人生的故事。就算我以後真的逆襲了,我也不會寫出來好讓別人投來膜拜的眼神。 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逆襲,女神就那麼幾個總不能被屌絲們一次又一次的推倒,好讓所有人都逆襲一次吧。 所以那些正能量的故事,聽聽就好了,洗腦了就不好了,如果不相信世界是灰色的,非要來點希望之光啥的,和別人比慘可能更靠譜一點。逆襲的人少,倒霉的人可多了去了不是么。
但如果時光能倒流,我還是願意在過一段這樣完全沒有意義的時光。我來法國念書,不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不是為了圓自己的旅行夢,留學夢,不是為了做自己喜愛的事情。我來法國,就是因為這裡山清水秀,便宜實惠,正是無所事事,混混度日的好地方。這樣我年輕的時候,就有了一段什麼事情都不做,過了今天不去想明天,真真正正空白的日子。
大部分人做個什麼事情,總想有個計劃,有了計劃,就覺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很安全了,不會脫節社會,不會餓死街頭了一樣。工作的時候,就想著什麼職業規劃啦,房子車子啦; 脫產留個學也一樣,什麼完成夢想遺憾啦,接觸西方世界啦,知識充電啦,就連一衝動辭職來個想走就走的旅行,都一定要想著旅行的時候要撈點什麼回來,要證明自己很厲害很厲害,然後回頭找工作的時候能把這段遊手好閒的時光包裝成展示自己獨立的正面材料,再不濟也要路上騙個炮什麼的是吧,平時陌陌約半天也約不到一個,在路上可不能錯失良機啊。

可是,年輕的時候,什麼也不做,真的也是很棒的一件事情。有時候,我坐在窗戶上,看著連綿不覺的細雨洗刷著山下的城市,心裡湧起慵懶的睡意。雨天真的是非常溫柔的天氣,雨聲喚起心中的憂傷,同時又給你莫名的安慰。就像雨天坐在窗戶上發獃的時候,我總會心想再這樣下去,以後會不會真的就自暴自棄,餓死街頭啊。 但仔細想想好像就這樣死了也沒什麼,心情反而釋然,於是又精神抖擻的從窗戶上走下來,打開電腦,就著細雨和爐子上小火溫煮的咖喱,開始擼LOL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轉載要註明作者喲
這篇答覆的初衷,一定不是鼓勵大家去國外找個學校躲起來,每天荒廢人生。
我覺得什麼也不做挺好的,所以我想把它描繪下來,對世界說:「這樣其實並沒有錯」。
但這樣同樣也沒什麼值得炫耀,也不值得羨慕,都只是普通生活的一種。
在描述自由的生活和意境時,很多人喜歡隱瞞部分其實很重要的細節,比如自己是高富帥白富美啦,自己有美國護照啦,自己重點大學畢業啦,自己家裡有後路啦,自己後有團隊策劃連拍照有攝影師啦......然後慫恿大家: 快辭職吧快去旅行吧快去留學吧快去開咖啡店吧,只要粉我給我點贊買我的書,普通得向你自己一樣的普通人,也可以像我一樣自由的走向人生巔峰喲。
所以每次看到這些網紅的煽動,看到她們好看的臉無辜的眼神,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 這肯定是她們背後的團隊的策劃,一定不是她們的本意。

另外統一回復幾個小問題,繼續溫暖大家的心靈:
答主很遺憾(意料之中)的沒有畢業,成了輟學人員。
答主目前沒車沒房。
答主股票剛剛虧了四千塊。


上班時間,更新是不是不太好啊 ,嘿嘿。既然是個人經歷,那就好好寫一寫。沒想到這麼多知友點贊,再一次 謝謝大家。
以前我不信命,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 越來越發現,我開始信命, 這不是迷信。經歷的越多,你越相信那種感覺。似乎有的時候你小時候就在腦海中浮現過你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那就從我得小時候說起吧。
小時候呢我比較聽話的孩子,父母管我很嚴,我也聽話, 特別是母親,母親高中畢業,就是現在經常和我說 她老人家經常做夢說沒上大學後悔。所以母親一直希望我能上個大學彌補老人家的遺憾。所以,小時候呢也沒怎麼玩,大部分都是在母親的管制下成長,小時候灌輸最多的就是好好學習,就不用像父母那麼累了,那個時候很天真,就跟媽媽說,媽媽你放心 你兒子肯定考個好大學,每次這麼說,母親都會很開心,現在一回想那個時候的情景,我母親是很漂亮的,
下午活多 下班在更新。。。。。。。。。。。。。。。

明晚用電腦更新,今天太忙。給大家分享我每個階段的具體經歷,對我經歷感興趣的可以給我留言。謝謝大家。
打開知乎,看到這個問題,看了很多知友的回答,瞬間感覺釋然了很多,原來我並不孤獨。
一路走來,挺累的,20多歲的年齡段,對我來說經歷了太多,我們最終都會為我們所做的付出代價。
錯過的年華在北漠開出斑斕是紫薇花,卻荒蕪了輪迴的春夏。在不對稱的年齡段彌補錯過的事,是需要勇氣的。對,十足的勇氣。

一:高中 ----原諒我這一生放縱不羈愛自由。
市重點高中,高一的時候成績很好,考個重點大學之類的學校應該沒問題。
高二迷上遊戲 -- 傳奇。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叛逆,父母打罵已經無濟於事,之後相繼迷上撞球,抽煙,喝酒,打架,談戀愛,逐漸接觸不學習的學生 就是所謂的哥們,開始學會逃課,老師找家長,好吧 不逃 白天在教室睡覺,晚上繼續通宵。最牛逼的是 三條腿的桌子凳子 我趴著睡覺竟然不會倒。也許我有賭命,家裡不給錢了,於是我就想起了賭,贏的時候很多。這樣你有錢玩了。
就這樣 我女朋友 為我不學習哭過,我班主任在我媽面前也哭了也許是我氣的,對我媽說,這孩子考不上大學可惜了,重本的苗子。
就這樣,高考451分。落榜。女朋友考入南昌大學,同年10月,女朋友和我分手,一個星期沒吃飯,大痛。初戀到此結束。於是想到複習,複習到第二年3月份,學不進去,做不住,心野了,我知道我已經廢了,我爸說 都是命,那個時候不體諒父母的心。我的高中就這麼過去了。
二:打工生涯。
於是在大連打工半年,在大連造船廠。電焊,活很臟很累。在此期間知道累了,掙錢不易,後悔有點,有一次,去網吧通宵,看到了 士兵突擊。當時熱血沸騰,於是想去當兵,就這樣,我辭去工作,人生第一份打工生涯結束。
三:軍營。
還記得 參軍前幾天,還做了一首詩:
少幻領騎千萬軍,
劍輝雷電劈烏雲,
鐵馬兵戈終不悔,
此生必做刀槍人。

於是勵志考軍校。 很榮幸 成為一名兵軍人,後來沒有考上,幹了一期士官。在部隊真的可以讓你成長,讓你明白很多,讓你走向成熟。在這個幾年裡 我明白我開始後悔,後悔不上大學,因為那個時候就有大學生士官。5年軍旅生涯,不長,也不短。
在部隊,明白了人生,明白以後的定位,讓我徹悟。也許這就是代價。五年光陰,沒了。

四:協警。
退伍後,被安排到一公安局,由於工資低,我就不想幹了。那個時候想考公務員,還讓學歷卡住了。於是對上大學有強烈的願望。
五:自己找工作。
應聘農夫山泉銷售員,碰壁,要求大專以上學歷。我找了很久,當時感覺除了保安,在就是給老闆開車。
六:複習 參加高考。
我媽說你能堅持住 我就支持你,當時眼淚流下來了。感覺以前挺傻的。於是找到以前班主任。老師還鼓勵我,就這樣,複習七個月。那個時候,真是一門心思學習。於是考上一個二本。
七:大學:圓夢。
確實上大學,不好意思說年齡,我深知大學對我不易,於是我苦學技術,認識一群技術大神,天天泡在工作室(社團)敲代碼,設計程序,研究演算法,參加ACM ,大學四年,我沒怎麼因為年齡受到歧視,剛開始有點自卑,後來慢慢研究技術,這一切都不在乎了,確實,以前經歷多了,知道自己要什麼。對大學的榮譽看的很淡。大學期間的獎都用是和技術相關的。覺得技術好了,會有很多人找你、求你,你幫助他們,這時,你就不再自卑。大學裡 我也找了女朋友。在大學裡,你看待問題 確實同學想的深 想的遠。也許這就是拿青春換來的吧。

八:工作 理想。

從來沒想過這輩子能幹程序員。現在在一外企做大數據處理。當我看到公司的環境的時候,待遇福利的時候,我在想我是多麼幸運,這麼多年的彎路也值得。理想也變了,現在就想好好的做程序員,一步一個腳印的走。

因為我深知,這才剛剛開始。

九:特別感謝:

感謝上大學之前那些嘲笑我沒有上大學命,一眼把我看扁的一些親戚、鄰居們。
感謝父母的信任。

感謝部隊讓我懂得擔當。

感謝支持我的人。


年輕這幾年,真快。 心,要有夢。

送大家四個字,共勉:
天道酬勤!!!


如果大家對來美帝讀MBA有興趣,可以去chase dream上翻翻過去的帖子,美國很多學校都給MBA獎學金的(甚至是全獎),尤其是幾所state university,比如MSU, PSU, OSU。我在太傻認識一位學霸JD+MBA拿了Harvard, Yale和Duke貌似所有學校的全獎,他GRE和LSAT幾乎都是滿分,本科兩個學位GPA4.0。。。。。只有給跪的份。。。


==原答案的分割線==================================================

工作7年現在美帝讀MBA,並且懷孕中!

我辭職的時候,我同事都說,你太有勇氣了啊。如果他們知道後來我懷孕了,他們就一定會覺得我瘋了。。。

工作幾年後,再回學校脫產讀書,最大的感受是:我知道了我為什麼要上學。

關注這個問題的人,相信你們都想過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比如轉行,比如增加閱歷,比如提升學歷。脫產學習意味著沒有收入,畢業後要重新找工作,這是很大的opportunity cost,在作出這個決定之前,只有你自己可以衡量其中的得失利弊。

當我工作7年之後,我思考了一下做出了重回校園的決定,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

1. 從大學的時候我就想來美國讀書,但是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這一直是我的一個夢想。尤其是工作之後出國幾次,覺得還是想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

2. 我在日企+歐企工作了7年,學習到了很多日本人和瑞典人身上工作的優點,同時也感覺到他們的局限。我看到很多美國公司這些年巨大的發展,我很想在美國工作幾年,學習他們的工作方式。

3. 我想在讀書期間生個孩子。作為一個29歲已婚未育女青年,在北京的職業發展你懂的。我沒打算永遠丁克,所以權衡了一下,最後覺得上學期間生個孩子很不錯,有假期,上學也沒有上班那麼辛苦,畢業之後不耽誤找工作。

因為我是全職讀MBA,所以我身邊所有的同學都是辭了職脫產的,每個人有不一樣的理由。在申請MBA過程中有一個Essay問題是Why MBA,在這個Essay里,你需要說服招生官,也同樣需要說服自己。

其他的幾點感受:

懷孕:這個別人都沒說哈哈哈哈。認為我是人生贏家的同學,你們太naive了,個中艱辛只有自己清楚。我是來美國之前發現懷孕的,來了就開始早孕反應,幾個月吃不下飯。MBA的生活並不難,但是事特別多,一天下來正常人都累得要命,何況一個孕婦。

為了保證每天8小時的睡眠,我放棄了所有的social events,晚上從來不學習(我基礎比較好所以考試也都考得還可以)。9月去atlanta參加national black招聘會,每天累得要死回家的時候還沒趕上飛機,當時在機場嚎啕大哭覺得對不起寶寶。。。但是你問我後悔嗎,我現在挺後悔的,但是也許2年之後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幸運的事情。

和我有同樣想法的女同學:organize好自己的生活和時間,懷孕期間寶寶最重要,其次是學業,我認為讀書期間的social全是扯淡,可以放棄。

:我很幸運拿到全獎,因為我們學校特別特別特別大方。。。而且我老公目前在國內全職工作,我在工作期間車房都解決完了,有些存款,所以從來沒有經濟壓力。我同學也基本上都有些家底,所以我想工作過再讀書的好處之一就是不用太發愁錢的事。當然也是因為有過賺錢的經歷,更明白賺錢不易,時間不能浪費,所以讀書找工作也相比大學的時候更加認真。但是美國其他學校的MBA是很貴很貴很貴的,我認識很多人都背了將近100萬的貸款,他們在學習和找工作這兩件事上的壓力肯定比我大得多。

校園生活:背著書包,走在美帝的校園裡,圖書館裡,深深地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人際交往非常單純,穿著打扮很隨便。就是美國的飯太難吃了。。。

社交:我25歲之後這幾年明白了一個道理,你不需要和每一個人交朋友。現在我看著我的年輕同學們喝大酒裝著特別開心的聊天什麼的,我心裡就會默默地想:這都是姐玩剩下的了。。。。。。


先寫這麼多,孕婦容易累,之後再寫寫關於學業和找工作的心得。。。


總體感想是:能每天學自己喜歡的東西,實在太幸福。能意識到自己喜歡什麼並且抓住機會為之努力,也實在太幸運。

我的情況:08年來香港讀本科,專業是工商管理,12年畢業之後工作三年,今年秋天回到母校讀翻譯系的授課型碩士(MATRA)。第一學期快要告一段落。

那時我年少無知,懵懵懂懂進了商科,靠著點兒小聰明成績也沒有太難看,雖然常常心有不甘,但終究只是把「討厭商科」掛在嘴邊,抱怨著抱怨著,混完四年。知道自己喜歡看書寫作,不過從不敢真的以為自己能做這一行;也不懂至少要趁有機會的時候去嘗試一下文學院的課。後果是,整個本科最喜歡的課是心理學(大學通識課),其次是副修的法語。
畢業後工作,還是放不下愛好,痛恨每天在公司浪費的時間,嘆息身邊幾乎沒有人能討論文學或是翻譯。幾經猶豫,想到「這輩子不讀一次文學相關的專業我一定不會死心」,才下定決心申請了master,順利拿到offer。跟家裡有過一點摩擦,好在我心意已決,沒人攔得住。於是——
選課:開學之前系裡發郵件讓選課,那時就知道,一切都變了。課表上幾乎每一門課都很想上,也不打聽老師給分如何,只由著自己的喜好選。
開學之後:雖然碩士課程大多數在晚間,但白天也會來學校,旁聽本科生的課,或者泡圖書館。混跡在小我好幾歲的同學之間,感覺自己都年輕了不少。
課堂上:當年廣東話說不太好,對學科沒興趣所以跟老師同學也沒什麼學術交流,課上常常睡大覺,要麼就玩手機。後來在工作中把廣東話練好不少,而且攢了一肚子想跟別人討論或分享的東西,於是上課時習慣坐最前面,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活脫脫像個求知慾旺盛的小學生。也不反感拖堂了,交了那麼貴的學費,能多學十分鐘都是好的。
做作業:非常認真,不再是糊弄過關。
親朋好友的反應:(微笑臉)你喜歡就好。
其他:每每想到自己終於是文學院的人了,都特別特別特別開心。失而復得。
可是食堂幾乎集體變難吃了是為毛線。

高中畢業時朋友送我一句話:「與其以後後悔,不如現在去做。」
現在我才敢說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與其以後後悔這輩子沒學過喜歡的專業,不如現在就去申請。
還有很多人都說的:「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我曾經擔心,把愛好當做職業,那就會毀了愛好。但是,不試試怎麼知道呢。就好像也不必擔心教授不記得我,不肯幫我寫推薦信;不寫郵件去問,怎麼知道呢。
這道理,我自己懂了之後,也會用來鼓勵別人。我以為這樣的思維模式能消滅許多疑惑。和朋友聊天時才發覺,原來大多數人工作多年後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沒準就這麼渾渾噩噩過了一輩子。
回頭想來,那份工作我說不上喜歡,工資也不高,但我仍心懷感激。因為在那三年里,我變成了更好的自己:行動力強,敢於嘗試。甚至覺得這正是命運的安排,讓我走了三年的所謂彎路,卻終能回到自己想要的方向來。

不過,雖然讀的翻譯系,但最喜歡的一門課卻是旁聽的英文系的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聽教授講課常常會想哭。也許是因為見識過外面世界的種種煩惱與無可奈何,回到象牙塔中,看到還有這麼一群人相信著文學的力量、人性的光輝,就覺得分外美好吧。

==================2016.7.更新的分割線==================
轉眼就畢業了,答題已經是半年多以前的事。回頭想想,也許還要補充幾點感受。
其一,付出總有回報。兩個學期都是到了期末壓力大到幾乎天天失眠,好在最後成績出來也算心滿意足。學對專業了嘛。
其二,學海無涯。比如,第二學期上了中譯英的課,從來沒這麼嫌棄過自己的英語水平,於是逼著自己多看原版書。到後來英語是好了一點,上課勉強夠用。然而結課之後看書變少了(慚愧..),明顯感覺又回落了 TAT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絲毫放鬆不得。
其三,進了喜歡的領域,連跟人溝通都變簡單了。老師幾乎個個想勾搭——中大真是有好多好多特別棒的老師!尤其是王劍凡男神(星星眼)!!!也更容易遇上同好。超棒的。

要是問香港的碩士質量什麼的..其實看個人。
workload方面,我們這個項目必修只有8門課,每學期4門課,老實說課業負擔很小。最多可以每學期選5門。但是只要你有興趣,當然可以旁聽,旁聽也有每星期都雷打不動去的,也有去一兩次就再也沒出現過的。所以可輕可重,自己選擇;有心去學的話,很多可學。
師資方面,私以為我們這個項目也很不錯。比如系主任大忙人老王都沒有給本科生開課,但有給碩士班開一門理論課。再比如王劍凡男神(再次花痴臉),都不知道要怎麼描述他的好。
資源方面,中大也是沒得說,雖然排名一路掉但畢竟還是香港top 3(吧?),圖書館大把資料庫給你用,藏書多多的。
以上。想到什麼再補充。


看到有這麼多人和我一樣。忽然有種不是孤軍奮鬥的興奮感又有種不再只是這裡風景獨好的失落感。
在北京上的大學大一退學。工作三年來到了日本。
在語言學校的時候我也猶豫過。周圍還是反對的聲音居多。
有一天同學帶我去看武藏野大學的文化祭。把我倆都感動哭了。周圍是熱鬧和笑聲。獨獨我倆哭成了淚人。
那是因為看到當年辜負的青春被他們演繹的如此精彩。是看到他們創作自己作品的時候那種忘我陶醉的神情。是他們解釋自己的時候那種改變世界捨我其誰的驕傲。
那一年我大一,和室友吹著牛逼,在教室打著哈欠,第一次和哥們兒去網吧通宵。我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我不知道自己讀書可以做什麼。只是單純想一定要出國。好比跳出一個框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那一年我做推銷員,我厚著臉皮打著電話聽到無數次嘟嘟嘟。那一年做服務員,因為同事的錯誤被客人嘲笑連大學都沒畢業。那一年站櫃檯,被店長算計鬧到總公司。那一年做秘書,不會打理自己生活的我開始學會規劃別人的生活。可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尋找我想要的。
當站在武藏野大學操場我哭成淚人,對我朋友說,我想上大學。他默默點頭說,你有你的東大夢我有我的美術夢。努力!
當然我沒有考上東大,不僅僅是因為有年齡限制。
他最後還是回國了,不僅僅是因為311地震。
當我現在站在神奈川操場,看到的是他們用青春努力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可以是一件有趣的無聊的,有價值的無關緊要的,巨大的不起眼的事情上。是熱情是喜愛。
當我打完通宵的班早上五點回家可以看到游泳部野球部的人已經早練結束。
當我十點十一點上班、下班的時候,可以看到交響樂部,各種部的人剛訓練結束。
當我第一次參加ゼミナール和小組人圍繞一個課題研究討論的時候,
當我開始動手做實驗,接手病人的時候。
當我第一次寫出一個十幾頁實驗報告的時候。
當我可以列出一排文獻參考的時候。
我都被自己被周圍的人感動著。
坐在教室里,我其實跟他們沒有區別。都在尋找自己未來的路。只是他們比我更相信社會的美好。
如果要說體驗,那只是我終於走在了自己的路上,而那條路的景色越來越清晰。


一年前就被邀請了,當時還沒什麼感觸。我呢,現在是剛剛脫產讀了一年博士,然後決定休學。說一點我的感受,也算是給想要工作之後想要申請讀書的人一個參考吧。

這一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再也不能回到以前被動讀書的狀態了,重新讀書的壓力和干擾不比在工作時少,甚至更多。因為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在工作幾年後申請讀書,基本上都是經過了思考主動出擊的結果。所以這一次,你不是對老闆給你的目標負責,而是要對你的人生負責了。

已經工作幾年的話,你就會慢慢找到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定位和夢想,或許你都沒有意識到。

據我所知,博士一般對自己有兩種設想:1. 決定了要去大學做老師,那麼你可以讀得很篤定。2. 搖擺不定,或者一門心思想要回到業界,那麼你讀博期間會很容易受到干擾而不斷地審視自己的選擇。相信我,這挺煎熬的。

讀博的人一般有這麼一個規律:如果你是一路讀上來的,那麼你更有可能會搞學術 or 當老師,而如果你是工作過了的話,做學術 or 當老師的幾率就小了很多。

因為,博士,說的不好聽,就是一段已經設置好終點的旅程,你需要完成做研究和寫論文的訓練,你需要提交合格的畢業論文。而這個終點,又被設置得特別的特別的有難度,因為你要提交的論文是以前的人都沒有創造出的新知識。同樣的,做研究和寫論文,也不像工作那樣,有人共同擔當,有摸得著的產品或者看得見數據來給你及時的反饋,它更像是一門手藝,需要不斷地磨練,達到合格標準的過程也是特別特別長。

因此,每年都會有博士輟學的人。就連我那一屆就 1 個人的總共 5 個博士生的小小系,去年也有一個人輟了學。如果是選擇以後要工作,而讀博並非必要,也並非都能在工作中用上,那麼你必須得有一個支撐你的理由:你為什麼要讀呢?

比如說我,完全沒想過要去學校當老師。讀博主要是想提升自己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敏銳力,想把對一件事情只能有 60% 的預估推進到 95% 的掌控,另外一個就是期望和自己的導師一樣,成為敏銳的有智慧的人。

所以,我思想搖擺得很厲害。因為我漸漸意識到,就算不讀博,你也可以追求想要的提升,而更重要的是,在我還沒有找到那個讓我真正感興趣的問題要去研究和解決之前,就萌生了其他的想法了。

另外一點,我感興趣的點是在創新,但是你說說,是在美國大農村更接近創新呢,還是在北京?

所以,思想搖擺的結果是,我選擇了休學。

我是這樣想的,我的導師們也是這樣認為的:在有了讀博以外的興奮點的時候,那就先做讓自己感到興奮的事情。等到後來,真的有了一個願意去研究的課題,再回去讀就好了。

反正,人生先做啥後做啥的順序並沒有什麼優劣,就看你現在心之所向到底是讀書,還是工作。


更新於2016.4.26
我現在在大學做一個兼職,在電腦城賣手機和電腦,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諮詢huang739386435
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我相信我的人生會越來越好,也祝福你們能實現自己夢想!
deupdate....2015.6.26.=================
謝謝大家的支持!最近因為在忙暑假工的事情,無法一一回復,在這裡統一說一下:謝謝你們!

真心謝謝你們的支持,昨天出成績了。
黃友強,考生號2821116614,高考成績:數學118,語文111,外語128,綜合216,總分:573

嗯,比預測的分數低了點,但還算滿意的,畢竟今年湖南文科一本線才535,接下來就是選學校填志願了!
一直努力下去,但願不辜負這一年。

================2015..2.26data=========

不好意思,去年心態有點問題,竟然想放棄!好在過年收回了一點債,日子好過多了!謝謝大家,尤其是@秦補拙 的支持!今天百日誓師大會,沒什麼好說的,拼了!拼了!!!
---------------------------2014.11.30data-------------------------------------------
沒想到這麼多贊,真的感謝大家支持。
學業繁忙,不能一一表示感謝,見諒!
這麼多人為我加油,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謝謝你們!
--------------------------------------
說下我的吧。
工作3年回到學校復讀,現在距離高考還有198天。上次全市質檢考了576.5分。
來的時候真的下了很大的決心,前幾天幾乎整夜失眠,習慣了,也就好了。上個月剛過完22歲生日,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臉真的感覺自己老了。
人真的在失去後才會更懂得珍惜,我現在就是把讀書當做上班,用職業精神去上課學習,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現在吃的苦都是在為以前的消沉買單,我想明年六月,我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我是本科畢業之後在律所工作了九年再回學校讀書,讀的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JD項目。雖然我一直想讀JD,但考慮到昂貴的學費以及漫長的時間投入一直在猶豫。最後真的下定決心還是因為老公決定留在美國。

開始上學之前我最擔心的是自己的精力不夠,要和一群平均年齡在25歲的美國人用他們的母語在法律這個行業競爭,我心裡是有點發怵的。我不算能熬夜的人,工作這麼久,雖然也一直在律所經常加班,但從來沒有熬過夜。

但是開學幾個星期之後我就安心了很多,主要的體會如下:

1. 回到學校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壓力再大我也無人可怨只能埋頭向前。都說第一年Study,Sleep,Social最多只能保證三選二。所以一開始我就打定主意放棄social。傳統的bar review我只去過一次就再也沒參加過。我知道去酒吧根本不是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也不在乎和那些愛喝酒的同學失去交流的機會。有這個時間即使我不學習也可以健身或者休息,省去了很多糾結和焦慮。如果把學習當成一份早9點到晚12點的工作,我還是可以做得來的,區別就是周末也最多只能休息半天。

2.多年的工作讓我養成很好的工作習慣,沒有拖延症,尊重deadline,凡事早做準備防止出現突髮狀況,至於多線程工作更是必須技能。所以學習任務繁重起來只要合理安排好時間感覺自己還是遊刃有餘,並沒有其他同學的焦頭爛額之感。抗壓能力也強了很多,學習壓力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給的,很忙很累的時候就想想自己承受過更大的壓力,咬咬牙也就堅持了下來。

3.對時間有了更好的認識,對浪費時間的行為基本零容忍,必要的時候也會願意付出金錢買時間。這個應該是我大學時候不知道的事情。

3.工作之後鍛鍊出來的厚臉皮也讓我在課堂上勇敢的發言。我還記得第一節課教授在接近100個人的課堂上提問,好幾個同學沒有回答出正確答案,教授還在問,我主動舉手回答出問題被肯定後的小激動和微微顫抖的手(是的就是有這麼緊張)。再後來我為了鍛煉自己的表達和膽量,強迫自己每節課都要主動發言,終於可以做到不打腹稿隨意說話。這對很多外向的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對於內向並且自我意識過於強烈的我來說,是個不小的進步。

4. 我比較擔心的還有一點就是和同學的相處。他們比我年輕很多,所以我一開始並沒有抱著要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的想法和他們相處,反而輕鬆了很多。然而沒有共同話題仍然是一個硬傷。我跟90後的中國學生都沒什麼可聊的,更不用說和90後的美國同學。所以我一開始只是學習,所幸美國人尊重自信的人,由於我經常在課堂發言,顯得自己很懂的樣子,他們都覺得我很smart(汗顏),經常主動和我說話,還要和我一起學習。我本來也是個很願意和別人討論分享不藏著掖著的人,所以雖然我很少參加同學之間的喝酒聚會,現在也還是有了幾個關係不錯的朋友。這一點算是意外之喜。

總之,我曾後悔自己出國出晚了,但後來才發現晚有晚的好處。我比自己二十幾歲的時候內心強大很多,也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做什麼,因此少了很多煩惱。即使受到一些觀念上的衝擊,也能很快的消化。對更強勢的美國文化不會一味的接受也不會一味的排斥,整個人都淡定很多,導致別人都不相信我剛剛來美國。雖然精力比不上年輕的同學,可是他們的精力也並不全是用在學習上,很多時候在一些無謂的事情上煩惱糾結,大概這也是年輕的煩惱之一。所以如果回到學校的目的就是學習,我覺得工作幾年之後重回校園反而更有效率。

然後再說說感覺不好的地方。首先就是明顯變窮了,以前買東西真的喜歡就下手不會考慮很多,還可以按照心情隨時獎勵/安慰自己一個大件,現在肯定無法這麼做了。其次就是和以前的同事同學交流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在進步著,有些已經快當上合伙人了!想想自己又要從junior associate做起,說一點不感慨也是騙人的。不過有了上學的鋪墊,對於畢業後和年輕同學同級這件事我的心理接受程度也高了很多。我知道自己的優勢,也知道自己的弱點,這就可以幫助我省去很多彎路。


謝 @萌娘仁波切邀請。

世界上沒有兩株完全一樣長的麥子。我的經歷,感受也只能代表自己。題主如果想要走這條路,還是需要自己仔細斟酌。自己去選擇,無論什麼選擇都不要後悔。

我畢業時是從是純理科的實驗室里出來的,可以說是從科研的大坑裡跳出來,準備跳到另一個大坑裡。還沒畢業就準備三跨考某頂級院所的金融研究生,而且做好了一邊工作一邊複習的準備。
所以我在完全脫離校園全職工作的幾年裡,是隨時最好了回到校園的準備的。
因了這種心態,再加上工作後在各種與我原專業毫不相干的行業底層摸爬滾打,故而頭兩年的工作狀態非常的不穩定。後來雖然為了複習強行穩定了下來,但換了城市後還是又換了工作。再勉強算上曾經掛過的兼職職位,這幾年來前後待過的行業有4個,企業和機構有8個左右。

在最後一年複習時,為了在保證足額收入的前提下擠出儘可能多的空餘時間,我重拾舊業進入教育培訓行業做了老師。這類工作備課和上課雖然累,但畢竟容易余出不少的空餘時間去複習,也有過的去的收入。
複試前夕,我在遠程安排好住處和第一份工作(仍是老師)的情況下來到了帝都,一邊掙錢一邊準備複試。
最終經歷了一系列曲折之後,以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入了學。同時換了一份新的工作,去一個朋友的機構里繼續做老師。

因為自己養活自己已經很久了,完全沒有理由找家裡要錢。入學後,我還是秉持同樣的策略:
作為教育培訓行業的老師,工作時間大多在晚上和周末,我完全可以把在學校上課的時間和工作上課的時間完全錯開。這樣我就可以在上學的同時,基本保證自給自足。
因為所做的工作完全無所謂兼職還是全職,也不算是實習,所以我雖然是「脫產」研究生,但我仍然有工作收入。同時為了上班便利,我沒有住在學校分配的宿舍里,而是仍舊在外面租房。

背景大致交代的差不多了,說說感受。

研一是最艱難的一年,因為既要在周一到周六的白天以脫產身份上課,又要在工作日的晚上以及周末以正式的老師身份上課。順帶著再準備一些考試,偶爾參與一些項目什麼的。
再加上我們上課的地點奇葩的分在兩個校區,一個在北京市西北,一個在正南,我工作的地方又在東邊,所以我最終的生活軌跡成為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
每天早上6點15起床趕校車→從中關村趕到大興→上課→從大興趕回中關村→從中關村趕到朝陽→上課→從朝陽趕回中關村的住所→寫作業以及編課件到凌晨→一天結束
以歷程來算,全程超過100公里。那時候戲謔的自嘲道,我過的是日行二百里的生活啊。

身邊有很多同樣是工作過幾年後再回到校園讀書的例子,大家最大的感觸就是,緊迫感。
這可能是和沒工作的同學們相比,最大的區別之一。
工作過的人普遍年齡較大,而幾年的工作經歷能提供給你的經驗能力提升其實未必有多明顯,和沒工作過的人相比,有時候最多只是更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已。
年齡大了幾歲卻並沒有明顯的生活提升,很容易產生著急的心態。

在緊迫感的催促下,大家更容易選擇緊湊激烈的生活方式,就像我這樣。
每個學期修上接近20個學分,寫大量的作業,還同時實習或者兼職工作,天天早出晚歸到處奔波,同時做儘可能多的事,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十個人使。
我在研一的時候,也有很多身邊的同學朋友驚嘆於我的生活強度,認為能這麼過日子,真是太強了。
有時候自己想想卻覺得很諷刺。
忙到喪心病狂的程度未必說明你很強,反而可能說明,其實你很弱。
你沒能力以學神的姿態不花什麼時間就完成學業。
你沒能力超脫於學歷之外直接在行業內創造醒目的成就。
你沒能力輕輕鬆掙到海量的錢。
你只能拚命的學習和工作,多線出擊焦頭爛額。
你甚至有可能刻意的讓自己變的更忙,以慰藉自己渴望前進的心靈。
而別人的看法其實並不重要。不管你多線到什麼程度,只要你有一件事做砸了,周圍的聲音也很可能是 「看,他就一sb。」
所以自己只是在不在乎外界看法,也明知自己是因為很弱才如此的前提下,拚命的和時間賽跑。

視野和對機會的敏感度也跟工作前完全不同,對產學研結合的認識更加深刻。
對錢的認識也不一樣。當初隻身來到帝都時不過懷揣2k,卻因為自己有可以隨時掙錢的能力而絲毫沒有缺乏安全感的感覺。頭一年就花掉了10多w,掙的一點點錢來來去去如流水。第二年開始時,包括補完高額學費的幾筆大支出之後,身家再次掉到幾乎四位數以下,也毫不在意。幾個月時間火速的掙一些回來,財務狀況就恢復了正常。然後在某些階段,用存款支撐起沒有收入的時光。
也就是說,比工作前更懂得計劃自己的財務狀況,更懂得節省,更懂得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更懂得怎麼讓自己的現金流和財務狀況儘可能的健康,以更好更順利的生活。
如果沒有工作過而是一路在校園裡走過來,我想我對這些的體會只怕不會是現在這樣。

還有個插曲。
幾乎就在入學的同時進入了知乎。頭一年閑暇時,刷知乎的金庸板塊幾乎是我最好的休閑方式。
第二年加入了某知乎群,又通過線下活動認識了一些不錯的朋友,也見識了很多各行各業的大牛。
再後來,在一些朋友的推動下,開始在知乎活躍,慢慢的在知乎寫了幾十個答案。
再再後來,又因此認識了更多的朋友。
再再再後來,又因此而幸運的參與了Open Day、鹽咖等官方活動,以及一系列的民間聚會活動。
這些雖然與我回到校園讀書沒什麼關係,但卻是這幾年的這個過程中,一段奇特而有趣的經歷。以後,應該會成為屬於這段時光的獨特回憶吧。

總的來說,年齡偏大卻無所成就,卻對做過的選擇都不後悔。
過去已經是沉沒成本,努力的去把握未來。
抓住時間,不止是做事,也有享受生活,努力去抓住青春的尾巴。


謝一年前的自己邀。
恭喜自己,考上了。

接下來從三個方面分析一下考上的原因。

1.大的局勢。
人的發展勢必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在這一年的研究生招考中,不少專業明面或者變相地縮招。我很幸運,我的專業不縮反擴。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考完研之後責怪自己沒有考好,其實有些人真的儘力了,只是大的局勢上太難翻身了。

2.靠譜的戰友。
說研友已經不能表達我的感激之情了,是戰友。
我始終記得我坐在自習室里慌慌張張,連筆都拿不穩,大腦一片空白的心情。我始終記得我在自習室和宿舍之間反覆來回,求一刻安寧的心情。如果不是戰友拉住我,只有一個月回去幹嗎?要衝刺!我大概現在不能在這裡回答這道題。
我也記得每一次我質疑自己能否考上時,戰友只會拉著我往前走,你肯定考得上!
我需要這種戰友,不打擊我的信心,不縱容我的行為。
也很幸運,我和研友有一門專業課相同,吃飯的路上互相考名詞解釋,下自習回去的路上互相抽簡答題。我更感激考前最後兩天,戰友從他的複習資料上撕下六道大題,這是我複習的最不好的版塊,他說妹子啊,這是我能給你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加油!

兩天後,我們奔赴不同的戰場。

有一個真正靠譜的研友,簡直是為你多添兩隻臂膀。

還有很多人,我也同樣感謝,真是何其幸運。

3.領悟和信念。
說出來真的是很可笑啊。我一直是學霸里的學渣,每分每秒質疑自己能不能考得上,每分每秒都在放棄和堅持之間鬥爭。在最後的三天里,我還安慰自己,實在不行還有明年。
事實上是,真的有明年嗎?
18歲那年,沒考上心儀的大學,跟自己說沒關係,四年之後我一定會考上理想的研究生!
22歲那年,沒有參加研究生考試,跟自己說,我要先去賺錢!
23歲那年,第一份工作失敗,沒關係,我還有下一份工作。

在25、6這個年齡當口,我跟自己說,沒有明年了。
這一年考不上,也沒有明年了。

經歷過的人會懂我。這也非常合理地解釋了,考完之後,我迅速地找了一份工作,工作的時候非常拼。也有人覺得我太拼了,但是我知道,我沒有明年了。這是我去念書之前最後一次機會去證明我能勝任這份工作,過往的種種並不能否定我。天道酬勤,我做得不錯。

我也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所有歲月里都記得,沒有以後,只有此刻。


畢業後工作三年出國讀研,目前已在國外工作,同時跑馬拉松,練空手道,讀書,四處旅行。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太晚熟了,本科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現在只有更加努力,去把那些時間補回來了。

其它幾點感受: 在社會上折騰幾年再回校園,感覺那是相當美妙。首先比同學更加成熟是肯定的,對自己和未來有著清醒的認識,不像同學們那麼迷茫;第二,回到校園學習會認真很多,比較珍惜這樣的機會,這一年基本是從早到晚學習做項目過來的;第三,會更懂得關注學校的一些活動,利用學校的資源,並且認識更多朋友。

走過的彎路就得努力去把它掰直,曾經我也為我本科只是上海一所普通211,畢業進的是一家小公司而遺憾和懊惱,但是經過在國外學習的這一年(也跟旅行有關),整個人變得更加自信了,更容易接受自己的過去和不足,因為正是這些造就了現在的自己,眼光逐步放在當下和未來。目前也是在之前dream的一家大公司工作,覺得不過爾爾,關鍵還是看職位,領導和自己。

當然這還不是終點,再工作幾年時間,可能還會考慮去讀MBA。
學校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留著慢慢上。^_^
OVER~


3「辭職去讀研,我學到的九件事」
這段時間陸續收到一些童鞋對這個回答的贊同,我也一直在看別人的答案,自己還在不斷繼續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看到下面這段話,覺得解開了我最近心中的一個疑惑,與大家共勉——

龍應台寫給兒子安德烈:「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下面是我回答的正文———

我2013年8月辭職讀研,現在已經一年有餘了。
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這段時間的生活,就是「心有餘力」——
在這一兩年的gap year,你少了一些社會壓力,轉變為「心有餘力」,這會讓你去做一些看起來並不那麼「必需」的事情。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人從底層的需求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畢業參加工作時,無疑是前兩個;
辭職去讀研,讓我開始思考第三個(雖然也沒完全實現,但是有心力去想了,這樣)。

想了想,自己完成了怎樣一個心愿清單?我梳理梳理,有以下九件:

1、補充感興趣領域的知識框架
我是跨專業讀研,本科法律,研究生新聞。
因為一直對新聞感興趣,所以所有的工作經歷都是與新聞傳播相關的。
在實踐中無疑會收穫很多零散的工作心得,但是當放進一個知識體系裡面去看的時候,
你會覺得,哦,原來這個環節我是沒想到的;
或者是,哦,老紙想了好幾天的事兒,原來麥克盧漢一句話就解決了啊。==
也就是智慧結晶、開卷有益之類的讀書益處,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

2、沉下心來寫作
讀研無法忽略的一件事情就是學術。
我之前是做運營的,其實在工作中一直在寫作,寫策劃文案寫微博微信寫新聞稿子寫軟文寫PPT… …
但是這與正經的、認真的梳理自己的思考是兩回事。
在讀研期間大大小小的作業、pre也有幾十了吧,
我會在這之中發現很多寶藏、也有自己在邏輯梳理上速度和質量上迅速的提升。
當然,在知乎之類的知識分享社區上,已經有很多人在工作之餘這樣做了。
對於我這種菜鳥來說,讀碩士的這段時間倒是我正經寫作的開端,感謝重回圖書館,讓我更坐得住了。

3、重新審視此前的工作
其實我們都明白,正確的工作方式應當是投入、跳出、再投入的。
在一段投入奔忙的工作之後,應當跳出來,從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這段工作。
在工作的時候,我也時常提醒自己這樣做。
只是,不是尼瑪勞紙剛開始思考KPI變了,還扯前面那些沒用的幹嘛;
就是,本來運營就是24小時全天客服狗,難道要在睡夢中還想工作么… …
以上兩種想法都是很幼稚的,但是就是這樣內因外因的讓自己漸漸的沉浸在一個工作、下一個工作、下下個工作,
而沒有去真正思考「工作本身」這件事。

好吧,我表示,真的是「工作不飽和」才讓我去思考工作本身;
同時,請允許我為此前的犯懶表示懺悔。

4、認識有趣的人
縱觀整個清單,我反而覺得這是這一年多里收穫最大的一件事兒。
當然,這一點你也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
只是在我這兒,這件事在這一兩年從失重中找回了一些平衡。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進入工作之初對於社交那叫一個澎湃,巴不得去認識所有人;
漸漸的,就會發現原來這些也只是加個微博互相評論的關係,
再過不知道多久,只想說八個字——有事說事、別扯犢子。
在讀研的過程中,首先,你無疑會認識一批人——與你一樣的、選擇來這個學校這個專業的人,
這些同學肯定是與有極多共同點的;
第二,具有「社會身份」去認識人、和「學生身份」去認識人,
情景是不一樣的,這點大家應該都能感同身受;
第三,與工作類似,重新審視社交這件事。
或者說,將這件事本身懸置,而直接去看,認識新朋友所得到的視野和快樂。

5、給自己一個從頭開始的機會
臨近畢業又要開始找工作,會再次經歷各種各樣的面試。
最近前前後後也聊了近20家公司,
得到很多肯定、否定,價值觀,甚至也有很多人挑戰你過去的工作經歷,等等。

我現在的感受是,可以很欣然的接受這一切,面對任何壓力面在心態上不會覺得任何自尊上的挫敗或是挑戰。
社會身份、經歷和地位,反正也是上學前的事了,寫在簡歷里字數挺多,
但是更多還是融入了你的談吐和思想,可以先擱置一邊,是錦上添花,甚至不提也可。
同時,距離畢業還有一年,我知道一切都來得及學習和接觸。
有的時候,還覺得被打擊打擊挺好的,畢竟工作了之後,沒那麼多人總跟你說實話。==
另外,每一次面試都是對新的領域的一個學習,
和很多大牛有了深聊一個小時的機會,
這種一對一的對話坦白講,要比在課堂上學到的還多。
也難得有機會把自己的經歷和這麼多人單獨分享,又從側面會看到很多人這份經歷的疑惑和看法,也挺有趣的。==

6、去到自己最嚮往的一個企業實習
一邊以工作者的身份實在的去體驗這個地方,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他人的生活狀態,
告訴自己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實在的成就感、什麼是表面鮮亮的光環。

7、進行一次認真的長途旅行
之前工作的時候一直鬱悶,沒有時間做一個長途的旅行。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抽了半個月的時間去了期待已久的台灣。
這與工作中的旅行最大的差別是,中間沒有任何工作上的事情紛擾或者干預,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享受景色的過程中。
當然,這件事是因人而異的。也許休年假也會帶給你一樣的感受。
我個人認為在不同的年齡進行不同的行走,帶給自己的收穫亦是不同。

8、思考人生
聽起來很假,但是坦白講,回看這一年我確實用了很多時間來想這件事。
大概會有很多的東西一直在你腦海浮現,錢、家庭、物質,等等,
常常會在腦海里一次一次重構。
在面對下一個選擇路口的時候,這些要素的排序在漸漸明晰。

9、滿足自己個一個心愿
好吧,你有多久沒去想想自己有多少大大小小願望還沒實現、多少覺得「本可以」的事情因為拖延而沒去完成。
忙碌已經成為了對自己內心初衷逃避的一個藉口。
但是每個人活到二十幾三十歲,多少都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一直忽略它、讓本可以發出光芒的自己碌碌黯淡著,不覺得可惜嗎?
偶爾去做一件在心底按捺已久的事情吧。
無論事大事小,一旦做成了,嘿,別說,還挺舒爽的。


(公眾號:勇氣電台)

(坐著)


為什麼忽然這道題看的人這麼多?本來隨手一打,看得人多了難免疏漏,所以又修改了一下。

以下為個人體驗:
本人在國內讀的本科,工作兩年後現在在國外讀研。

  • 緊促感。橫向對比,同齡人都已經月薪上萬,自己卻一夜回到解放前,重新加入無產階級。父母同學女友的壓力讓我有種窒息的感覺。沒有了學生時期的從容和蛋定,也不再參加社團、學生會,而是轉投圖書館和各類研討會,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時間提高自己,這應該是作為男生一生中「大躍進」的最後機會了。
  • 成熟感。經過了兩年社會洗禮,褪去了一些學生氣。可以看穿比我小的同級生們的心眼,也能更理解教授和學校間的人情世故。一年前帶我的教授現在升為了校長,當年我果然沒有看錯(陷入馬後炮的暗喜),這對我明年的再就業是一大助力。處理人際關係,真的得當作一門立身學問,而不能像學生時期想得那樣隨心所欲。
  • 目標感。兩年的工作讓我認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學習的目標。而不再是漫無目的、沒有重點地學習。我本科專業是金融,文科的金融大家也懂的,到保險公司也就是業務員。於是我針對未來的職業規劃申請了金融工學領域的研究室。從原來數學都不涉及的宏觀微觀經濟學課本,到現在用外語學習數學建模,研究期貨演算法,我也算是「鹹魚翻身有望」吧。
  • 對金錢的感知。雖然俗套一點,但這才是最真實和直接的改變。學生時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哪知柴米幾何,醬醋幾許。工作後,知道了賺錢的難處,生活節制是一方面,對學費的認知也全然不同。與曠課這種負收益的行為算是絕緣了。我大致算過這邊一節課的成本按學年算,最少大約是300人民幣。因此選滿課還要去旁聽就成了最佳選擇。學會利用學校購買後向學生免費開放的軟體和資料庫,例如adobe系列、mathematica、SPSS等。這些學校購買軟體和資料庫在本科生中利用率極低極低,真是暴殄天物。

08年大學畢業,在一大型國企工作四年多,大學期間幻想過出國讀書,但覺得不現實,故此作罷。2011年被公司公派出國培訓,受到強烈震撼,於是下定了幾年也下不定的決心—辭職出國讀研。

我選擇的是德國,去年秋季到的德國,最大的感受是:周圍的同學愛說這麼幾句話:「你九幾年的?什麼?你八五的?」說實話,這不是誇耀自己年輕,而是心態問題吧,我在國企上班的時候一直做設計,朝九晚五,下了班加上周末就出去玩兒,玩兒伴有時候也不少都是大學生,我混在裡面和大學生無異,如果我不說,他們也覺得我也就是大二大三那樣。平時下班就拿這個相機滿街跑,到處攝,什麼都拍,幾年下來也拍了不少自己認為的「好片子」。所以這可能是保持我心態年輕從而顯露的那麼小的原因吧,說白了:自己確實有些方面比較幼稚。


還有周圍的孩子越來越小,去年已知最小的是94年的,今年出現95的了,個子都很高,看上去都蠻成熟的,後生可畏啊。

會出現老師比我小的情況。

我在這一般不一定被叫叔叔,88年的被叫叔叔,我被叫做爺了已經。

總結一句:他們就算再讀十年德語,也才和我一般大。

我盆友圈裡會分兩大類:一類:買房買車娶老婆嫁人生孩子。二類:在德國的好山好水好吃的好寂寞。
見大學同學的機會比想像大,因為他們出差。

學習狀態全無,找了一年,還算開始有點,不過大家不要把這個當一個坑,每個人都不同,畢竟我原來就是學渣,也難怪找不到狀態,相信不少人就算回到校園,學習能力還會很強吧?我現在天天和一群孩子上課,說實話現在的孩子的面容一點都不孩子了。。。。不是長得老,而是沒稚氣。

有時候很納悶這群孩子成天玩兒,不學習,自己也放鬆,也會玩兒很多,後來才反應過來,人家現在剛上大學當然玩兒,你當年都玩兒過了,現在還能和人家繼續玩兒么?想完後無比慚愧,無地自容。

我明顯不喜歡聚餐喝酒開party之類的東西,但孩子們很熱衷。我也不喜歡打遊戲,可是還是有一群孩子天天在一起打國內網遊。還見過在這邊成天打網遊花光了錢到處借錢的,也有成天煙酒不離口到處吹牛的,還有惆悵斷腸到處追妹紙的,不能說鄙視他們吧,這些事情你在國內幹嘛,跑出來搞毛線?

我現在的消遣就是打籃球,長跑,看電影,看書。手機里一個遊戲都沒有,電腦也沒有,不是不愛玩兒,是年齡也大了,我知道自己玩兒遊戲玩兒一夜的死樣子,對不起,既然知道什麼事情能讓自己變壞,那麼,就不要碰。

被孩子們尊敬過,也被鄙視過。

繼續讀書因為我想做個大齡有志青年,最後發現自己是大齡幼稚青年。

我也割一下:———————————————————感謝大家支持,索性說點題外話,但是和題目其實關係密切。—————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真的很好,深挖的話其實它涉及了很多東西,能產生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因素是:「是什麼導致你做了上班之後繼續脫產深造的這個決定」

對於我來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吧,曾經想出國,但是沒勇氣,於是乎就騙自己,人生無非兩件事情:騙別人,騙自己,最後都騙過去了,那你也就牛逼了,可惜我騙不了自己,這就是工作後的好處,大學剛畢業相信大多數朋友也這樣迷茫過:「不知未來是什麼,不知自己想要什麼」於是乎我就思考了下人生,最終發現我無法放棄出國這個夢想,但我又不喜歡猶豫不決的自己,於是頂著一切阻力:父母對此的莫名其妙,朋友對此的遺憾和不解,最終走上了這條看似不歸其實我想做的道路。

中國社會現在就是太急,社會資源緊張,無法給你冷靜思考的時間,急著讀書,急著畢業,急著買房,急著買車急著娶老婆,急著生小孩,急著換房子,急著換車,急著換老婆,等等,這個是不對的。。。總之你不著急,你父母替你著急,你朋友勸你著急,人生方向完全迷失,來到德國後我知道,三十多歲的學生一大吧,大多數女生鼓勵讀博士,不是為了掙大錢,而是為了更好教育下一代。以前一個德國領導說過:
「如果德國的媽媽都是博士,那我們的民族該多強大!」

許多德國人都在校園裡「思考人生」,對的這 也是我最想說的:回到校園,給你一個思考人生的機會,也給你一個創造人生新目標的機會。

人都不一樣,從回學校的人肯定覺得校園最適合他,希望不要有人站出來說:「工作就不思考人生啦」之類的反駁,記住,人不能和人比,人各有志。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似乎回答的各位都很有計劃而且比身邊的小男生女生成熟很多,唔,同是工作五年再回去讀研的人,突然覺得自己果然一如既往地笨拙啊。作為一個比較遲鈍也沒有什麼太大抱負,僅僅是比較喜歡讀書的文科女生,來貢獻一個不同的視角吧。
一是代溝。本科期間,寢室六個妹子,有五個都看過金庸原著,同學之間討論完全無障礙。再次回到校園,我發現金庸真的已經脫離他們的時代了,我比較熟悉的人中讀過原著的不超過五個。這樣也就算了,連電視劇看的都不一樣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就習慣於原著加古天樂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黃日華陳浩民版的《天龍八部》,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你能不能想像,當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疑惑地問:「古天樂還曾經白過嗎」時的感受?真的是像被雷劈了一樣,完全難以置信。寢室里兩位妹子,只看過黃曉明版的《神鵰》,胡軍版的《天龍》和李亞鵬版的《笑傲江湖》。我從原來的震驚到慢慢接受,現在提到什麼事或者什麼人時,會習慣性地問一句:「你聽說過XX嗎?」上學期《爸爸去哪兒》播放之前,我說:「孫莉就是黃磊的老婆。」妹子回答說:「黃磊是誰?」就醬~~
附圖:我心目中的古天樂

她們心中的古天樂

我心中的展昭

她們心中的展昭

二、時間多了很多。真是有「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感覺,第一學期回到學校,不管晚上幾點睡,我早上都會在七點半之前醒,上班時形成的生物鐘。有時候醒來在床上眯一會兒,或者每周日的晚上想想明天沒課,都感覺特別地愉悅。時間多了好多,工作日和休息日完全沒有區別,想什麼時候看電影逛公園都行。春天北京的花一茬一茬地開,秋天大覺寺的葉子黃得金燦燦的一片,不用趕在周末人擠人地去看,想做什麼都可以去做,所有的時間都可以自主安排。
附:夏天早起跑步拍的校園

三、自由。總是在學校的人大概很難理解這種感受。陶淵明說「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只有曾經真真切切地被管束過的人才清楚箇中滋味。我本科讀的理工科,工作時在做公務員,現在回來讀歷史。身邊的人大部分都算是心思比較澄澈的,主要心思還是用在做學問上,甚至第一次班級聚會,互相不了解,在飯桌上張口就聊學術,諸如「我家是XX的,唐朝時叫XX,宋朝時叫XX,明朝時叫XX」之類的話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整個人都感覺特別自由暢快。我之前的單位,整體環境還是很好的,單位小,所以領導同事關係都不錯,但是每天下了班回家還是會長出一口氣,覺得整個人都鬆懈下來了。因為無論怎樣,工作時展示的都不是原本的自己,自己情緒總不能完全表現出來。在學校里就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工作生活沒有區別,每天的主業就是看書學習,在寢室或者在圖書館自習室都可以,沒有哪根弦是緊繃著,不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表情來應付別人,只要面對自己就好了。所以這一年半的學習,讓我堅定了之後自己要進高校教書的信念,實在是太喜歡在學校的生活了。
附圖:去年史景遷來中國,中間有一站是到我們學校來演講,學校只在歷史系的主頁上發了一條通知,都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傳,結果那一天至少來了五百多人,原定的小教室不得不換成了最大的,除了老爺子站的那一塊兒,連講台上都站的全是人。那天真的頗多感慨。

——————————————下面是我了解的其他人生活的分界線———————————— 我剛才說了,我只是個沒有雄心大志的人,其他人和我應該會有所不同。
一、我的男朋友。我們倆是高中同學,他是工作四年後回學校讀書的,明顯跟其他男生不同。從工作上講,他們實驗室經常要跟其他單位的人一起做項目,他就比較會和其他人溝通,做事情有條理,分得清輕重緩急。無論是導師還是其他同學都比較信任他,工作交到他手上比較放心。從心理上講,有緊迫感,因為其他的高中同學和本科同學差不多都安定下來,買房生娃了,所以他無論是學習還是求職,都不肯將就,態度要認真謹慎得多。
二、我們班的班長。班長也是畢業五年後考的研,比較會活躍氣氛,喜歡參加社交活動,班裡的大小事都能攬在手上,現在已經是研究生會主席了。但是呢,在追求女生或者做學術方面也沒有覺出來特別有優勢~~
PS,如果原來單身,再次回到學校,無論男女生想在校園裡找人談戀愛都很困難啊!!!女生的話身邊全是小男生,張口就叫你姐,你下得去手嗎?男生也沒啥優勢,比別人大個好幾歲,本科小妹妹都得管你叫叔,研究生同學覺得你老大不小了也沒啥經濟基礎,同年齡段的博士學姐也瞧不上你啊。
我原來工作時,大家普遍覺得我條件還不錯啊,配我男朋友也不差。等回到校園,大家都表示,你要抓緊啊,趕緊領證結婚。說起來都是淚~~


推薦閱讀:

在氣象部門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去國際郵輪工作,怎樣避免被中介騙?
如何看待廣東省於颱風妮妲登陸當天全面停工、停學、停市?
氣象就業國內外優劣比較?
如果希望十年後進入 SpaceX 工作,應該如何規劃?

TAG:學習 | 工作 | 讀研 | 在職研究生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