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進化的路上,用科技躲避了多少次「自然選擇」?

例如一些稍微劣勢的基因在醫療的條件下被流傳下來。


今天看到的新聞,非常適合這個問題:

「地貧」基因攜帶者向北方蔓延 南北通婚群體漸增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程京介紹,「地貧」是全球分布最廣、累積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病,在我國多發於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遷移、南北通婚群體日漸增多,「地貧」基因攜帶者正逐漸向北方地區蔓延。

地中海貧血是典型的常染色體隱性致病基因,夫妻兩個都攜帶的話,孩子有很大概率會發病,終身體力貧弱,靠輸血維持健康。之所以一部分人類長期保有此類基因,是因為它有抵抗瘧疾的另類作用,在熱帶亞熱帶水利不發達地區反而是進化優勢。我之前的答案談到過這一點:

為什麼義大利北部的主要城市並不位於波河下游沿岸?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氨基酸序列分析證明,患者的血紅蛋白的一個β亞基第6位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突變為異常的纈氨酸,導致血紅蛋白的載氧能力下降。後來的研究發現它能抵抗一種流行於非洲的瘧疾(malaria ),接著的研究發現地中海貧血患者對瘧疾的抵抗能力也較正常人強,患上瘧疾的地中海貧血症患者,平均存活率顯著高於正常人群,因此在一些瘧疾比較嚴重的地區,如赤道以南非洲,地中海貧血症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反而高於正常人群。

瘧疾的殺傷力遠遠大於地中海貧血症。所以,在波河下游等沼澤地區,攜帶地中海貧血症基因的人反而可以開墾其他人無法居住的土地,從而擁有額外的生存空間

…… 中國古代也一樣,南方許多濕熱地帶常有瘧疾,只在充分開墾、水流順暢的部分地區能形成城市,其他地區都相當貧困,難以形成發達的工商業城市。總的規律是越往南越嚴重。

…… 河源地區是瘧疾——地中海貧血症的高發區。

…… 河源地區僅有市區進入了高收入層級,其他地塊都是缺乏工商業城鎮的相對貧困區,並因此形成了廣東省最大的一片貧困區(河源是廣東最落後的地市)

簡而言之,地中海貧血是一種和瘧疾伴生的基因。一旦瘧疾不再流行,地中海貧血基因就立刻喪失了競爭優勢,只有明顯的壞處,理應被迅速淘汰。然而,消滅瘧疾的前提是水利發達(不再有大面積死水),醫學進步(輕度病人可以勞動),政府高效(對病弱者有扶持)。一旦這幾個條件能夠滿足,就算攜帶有地中海貧血基因,也可以像大多數人一樣生活工作,結婚生子,傳遞基因。結果就是上面的新聞:

《中國地中海貧血防治藍皮書(2015)》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地貧」基因攜帶者約3000萬人,涉及近3000萬家庭一億人口,其中重型和中間型「地貧」患者約30萬人且正以每年約10%的速度遞增。廣西基因攜帶率約為24.5%,廣東約為16.8%,海南省約為7%,還有重慶、雲南等地,基因攜帶率約為人群的2%以上,重慶每100人中就有3人攜帶此基因。

可見地中海貧血基因已經「溢出」了嶺南傳統瘧疾地區,向其他地區蔓延。鑒於國家沒有禁止此類基因攜帶者結婚生子,只是建議兩個攜帶者避免結婚生育,可以預見這種負面基因還會長久地延續下去。

相關回答:

史書上「南方瘴氣」是什麼?現在還有嗎?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為什麼秦嶺淮河一線被賦予了那麼多地理意義?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剖腹產。

說道剖腹產,這個可謂是人人皆知,那麼它對人類進化有什麼影響嗎?

今天來說說這個問題。

凡是從此文得出我反對剖腹產的,你的閱讀理解一定不過關。犯了基本的稻草人謬誤。

————剖腹產————

(剖腹產和剖宮產有一定區別,不過作為科普,本文就以剖腹產來作為代表。)

女人生育時候可謂是一生的大難,順產的痛苦和風險,讓很多女人談之色變,也有了「孩子的生日,母親的難日」這種說法。

而剖腹產的出現,解決了這種問題。

最初,剖腹產的出現是為了針對那些不能順產的產婦,施行剖腹產可以挽救母嬰的生命。

剖腹產術是產科領域中的重要手術。由於麻醉學、輸血、輸液、水電平衡知識以及手術方式、手術縫合材料的改進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進步,剖宮產已成為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合併症,挽救產婦和圍產兒生命的有效手段。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的剖腹產率出奇的高。

中國剖宮產率高達46.5% 剖宮產危害大

報告稱中國超大城市剖宮產率超50% 農村不到20%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婦產科專家近日表示,中國的總剖宮產率高達46.5%,部分地區甚至高達70%--80%,超過世界警戒線3--5倍之多。
專家表示,剖宮產、人工流產對子宮會帶來嚴重傷害,但中國的總剖宮產率高達46.5%,部分地區甚至高達70%~80%,超過世界警戒線3~5倍之多。其中,很多剖宮產不是出於醫療需要,可以避免。

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剖宮產的理想比率在10%和15%之間.

關於剖腹產為什麼如此高,有個人的選擇,也有醫院的利益所在,這裡不細說。

中國剖腹產的比例是 50% 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當然,來自今年年初的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一篇JAMA文章顯示,中國的剖腹產率並沒那麼高

中國2014年剖腹產分布圖

————剖腹產對進化的影響————

去年,來自美國和奧地利的研究者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發現,過去的幾十年來,由於剖腹產的廣泛使用,已經引起了統計學上進化的改變:剖腹產導致嬰兒和骨盆不適應度增加

通俗的說:嬰兒頭部增加,而孕婦產道的大小卻沒發生顯著性差異,於是二者不協調。

我們知道,與大多數動物相比,人類的分娩更加麻煩,這是因為人類要通過一個相對較小的產道,生出一個頭較大的嬰兒。

那麼,這種頭部和產道的比例,決定了嬰兒的頭部必須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大小範圍之內。

如果頭部超出產道太多,就會造成難產。

對於孕婦,可能引起產道撕裂、大出血等;對於嬰兒,可能引起無法生產或者死亡。

於是,一代代的選擇下去,嬰兒的頭部和產道就維持了一個較為合適的比例,而那些比例不合適的,由於造成死亡,自然被淘汰了。(當然了,頭部太小的是一種病)

然而剖腹產的出現,拯救了這些情況。

如果嬰兒不能通過產道(胎盆不稱),那麼醫生就會手動在產婦腹腔切開一個切口,取出嬰兒。

於是,對於嬰兒來說,避免了死亡,對於孕婦來說,就像做了一個腹部手術。

然而,卻少了這部分對頭部尺寸的選擇!

科學家對過去50年的出生資料數據進行了運算,發現全球的胎盆不稱率已經從上世紀60年代新生兒的百分之3,提高到今天新生兒的百分之3.3。

the regular use of Caesarean sections throughout the last decades has led to an evolutionary increase of fetopelvic disproportion rates by 10 to 20%.

換句話,隨著剖腹產的出現,是的大頭嬰兒可以生下來,而他們成長之後,產道卻沒有發生世代之間顯著差異。於是下一代產婦又要剩下大頭的嬰兒比例上升。

作者做的是一個數學模型(文章比較皺,大家還是看結論吧)。

生育選擇模型,嬰兒大小和母體骨盆產道尺寸比例

母嬰不適度越高,人群適應率越差(廢話)

簡單的結論:

作者通過兩個模型計算,發現,由於剖腹產導致產婦和嬰兒之間的頭部骨盆比例不均衡分別增加了20%和9%。

換句話,由於剖腹產的廣泛使用,使得嬰兒頭部越來越大。

而這種選擇,由於醫學的進步,導致我們面對更加大頭的寶寶適合,更傾向於剖腹產,於是循環。

頭大→
剖腹產→
頭大→
剖腹產……

而產道和骨盆沒有受到選擇,維持原狀。

最終有一天,人類可能徹底無法順產,只能採取剖腹產了。

參考文獻:

關於剖腹產引發的進化問題

Mitteroecker P, Huttegger S M, Fischer B, et al. Cliff-edge model of obstetric selection in huma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201612410.


ps:

第一,大部分胎兒的頭並沒有大到不能順產的地步,而剖腹產的主要用途也並不是針對頭部太大,而是其他的不能順產問題。比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產道阻塞,產道狹窄(比如未足月),先兆子宮破裂,產婦衰竭,胎兒窘迫、巨大兒、胎兒宮內發育受限。多胞胎、胎兒畸形、胎位不正、臍帶脫垂。

但是有不少人選擇剖腹產,不是因為上述原因。

第二,中國剖腹產比例較高,達到國際標準的好幾倍,已經嚴重到國家需要干涉的地步。

這裡存在很多問題,是需要注意的。

第三,關於基因問題

這個文章並沒有提出基因問題。但是我想表示的是,改變基因,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慢。在快速進化的時候,基因變化十分活躍。

可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基因就是有沒有翅膀的問題(學術稱謂質量基因,0/1的問題)。

然而,對於大部分物種來說,基因變化其實是數量變化(數量基因),比如身高問題,體重問題。

像經典的樺尺蠖顏色,那是質量問題,但是日本人身高超過中國,這就是數量問題了。

數量基因,也是基因問題。

另外,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猿進化成為人才叫進化,人智齒慢慢消失就不叫進化……

第四,頭大有好處沒?

假如這片PNAS可靠,那麼,頭大有好處沒?很明顯有好處,那就是腦容量的空間增大。

關於腦容量的問題,其實毋庸置疑,這對於人類進化至關重要。

大量研究表明,人類在進化中,最重要的選擇就是腦容量選擇(我們看人類和近親差異也是主要看這個化石容量)

雖然有大量研究表明,腦容量和智力並不存在線性關係,但腦容量是基礎的基礎。只不過對於大部分腦容量恆定的人,腦溝回等會產生顯著差異。

當然了,也可能產生一些問題。比如快速進化導致其他組織難以匹配,比如頸椎的支撐問題,比如腦血管營養供應。

第五,反感政治正確

不要用情感來代替科學,這個世界不能靠情懷活。

不過從這個答案的贊數和被踩的位置,可以看到情懷多麼強大。

首先,我沒有信口開河,這個內容主要是來自這篇PNAS

Mitteroecker P, Huttegger S M, Fischer B, et al. Cliff-edge model of obstetric selection in huma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201612410.

其次,自然很殘酷。

你津津有味的看著人與自然之類的,你看到的那裡面的生命消逝,你能接受,為什麼落到了人類,就開始不接受了?

非洲飢餓問題和醫藥衛生問題導致非洲人均壽命極低,艾滋病胎兒非常多,而又缺乏及時的阻斷,你怎麼不去和非洲人探討生命權問題?

沒想到科學研究還會碰上這種問題,是不是所有的科學研究「如你所願」才可以,稍微殘酷點,就不開心了,這是什麼精神啊。

要不我改天講個科學故事,一個「如你所願」的故事,為了滿足公眾的意願,偽造科學事實的情況?


最後,是剖腹產,讀作pou;不是【破腹產】,也不是【拋腹產】,更不是【刨腹產】,是使用手術刀而不是刨子。


按照民國時期的一些醫療組織的統計數據,在缺乏現代醫學的幫助下,婦女自然分娩的死亡率是1%~2%(首要死因是難產出血和感染)。

接生婆助陣孕婦分娩,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上世紀20年代。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張慰豐教授提供的數據顯示:在1920年到1930年之間,估計有20萬無知識的舊式接生婆分布全國,導致產婦死亡率千分之十五,嬰兒死亡率千分之150到千分之300。

這其實是個很高的概率,意味著本來一個女生今生今世考上985、211的難度跟這輩子死於生孩子差不多(江蘇省去年高考985錄取率1.5%)

但是我現在認識一大堆女生考上985、211,也沒聽說幾個死於生孩子的,都是現代醫療科技的功勞啊、

逆天改命婦產科,要不然應該有一校園一校園的女孩子進停屍房的。


搬運新聞一則:

剖宮產導致的進化:人類的頭會越來越大!(標題用「進化」二字有誤,我傾向於使用「變化」)

http://news.medlive.cn/obgyn/info-progress/show-122233_206.html

英文新聞在此:The Rise In C-Sections Could Be Changing Human EvolutionThe Rise In C-Sections Could Be Changing Human Evolution

文獻原文:Cliff-edge model of obstetric selection in humans


一個來自奧地利和美國的小研究團隊發現,統計證據表明,在過去幾十年中,隨著剖腹產的增加,剖腹產生下的寶寶的頭越來越大,即使產道大小是固定的。該小組已經將他們的分析結果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上。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都知道,相比其他大多數動物,人類的分娩有更多的麻煩。這是因為,一個相對較大的嬰兒頭要通過一個相對較小的產道。當嬰兒的頭太大時(稱為胎盆不稱),外科醫生剖宮產或剖宮產切口來幫助嬰兒出生。

但每次當嬰兒無法通過產道時都採取剖宮產,會對進化方面產生什麼影響?研究人員認為,它導致了更多的嬰兒出生時頭較大。他們用邏輯和數學來得出這個結論。

從邏輯上來講,他們注意到,如果頭大的嬰兒可以存活至成年,而不是像歷史上的自然分娩一樣,死於難產,那麼這些攜帶著大頭基因的孩子,成年後生下的孩子也更有可能是大頭,大頭的基因就被留下來了。且通常,大頭的寶寶比小頭的更健康,長大成人的幾率更大,總的生殖能力也更強,這進一步支持了他們的論點。為了證實他們的論點,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他們研究了過去的出生資料數量,發現全球胎盆不稱的發生率已經從上世紀60年代的3%增長到到今天的3.3%,增長速度為10~20%,這十分罕見。

研究人員建議,這種增長可能是由於剖腹產使得這些頭大的嬰兒能順利降生。雖然他們承認,他們沒有任何實際證據來證明這種關聯。他們注意到,嬰兒頭部大小的增加可能是由於現代的生活方式,即久坐不動、攝入熱量比過去幾代人都要多。


婦產科的存在就是最大的逃避。


1.自然選擇不一定留下的就是「好」的基因

所謂「好」的基因,指的是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的基因,而人類所處的環境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那麼相對好的基因也在變化:

分辨成熟果實(採集)、奔跑耐力(狩獵)、複雜活動耐力(耕作)、簡單機械操作能力(工業)、複雜機械監控能力(後工業)。

然而實際上醫療條件較差的年代,奪走人類生命的往往不是基因缺陷,而是後天衛生環境不足以及醫學知識的落後。實際上可能奪走大部分古人(從進化論角度,只需考慮沒有到適婚年齡就夭折的古人)不是基因缺陷,而是傳染病。所以大部分被自然「淘汰」的古代人,並不見得有不適應環境的基因。

而癌症、心血管病屬於老年病(在中老年中發病率明顯偏高的),由於患者已經誕生了後代,儘管它們是基因病,並不受自然選擇影響。從這個角度看,現代科技並沒有改善多少基因缺陷造成的自然選擇:

1.老年病一開始就不妨礙自然選擇,從大自然的角度看,生了後代的生物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死了就死了。

2.有遺傳缺陷的人擁有後代的幾率依然比正常人低,大部分人都是很現實的,不可能去讓自己一輩子耗在一個藥罐子上,即使你願意,難道還想多加個熊孩子讓你管兩個?恕我自言,除非你父母或者他父母是土豪。而且土豪也是有壽命的,這個家族延續的唯一可能就是後代是正常的。

3.如果現代科技能夠讓古代的某種缺陷基因可以無困難或者很少困難地在現代生活,那麼這個基因對於現代社會而言,已經不再是有缺陷的基因。

2.交通便利帶來純合子的大批減少

古代人近親結婚嚴重,表親通婚普遍,這其實是被迫的,不是什麼親上加親,而是整個村子裡基本都是親戚。

同時由於交通不便,村與村之間交流比較少,於是基因比較固定,純合子很容易出現。

這個情況建國後並沒有多大好轉,禁止近親結婚直到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婚姻法才有明確規定。當然不提倡近親結婚的相關知識在這之前已有普及,但力度不夠。

我的祖輩有很多近親結婚的例子,慶幸我的爺爺奶奶不是,而且不像其他村裡人,他們一直反對我的伯父、父親、叔叔找表兄妹,從我的父輩看,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能夠考試出村,通常就能找到關係很遠的人,我的父母來自不同省由於同學關係相戀。顯然如果他們讀書不用功,就不會有我。我的兩位伯父也都從軍或者考上大學,伯母都不是村裡人。而我的姑姑和叔叔雖然成績不好(而且當時農村的情況對我的姑姑很不公平,基本沒有讀書的機會),但在我爺爺奶奶的堅持與自己的努力下都找到了非本村的伴侶。

而我的一些堂叔堂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啦。不過好在我們的法律與改革開放後日新月異的變化已經讓他們的後代即使讀書不行,也能走出鄉村,在更廣闊的空間找到另一半。

個人認為,禁止表兄妹結婚這個法律,要執行,必須配合交通現代化,以及城市化,讓農村人走出來。我父親的村子在蘇北地區,不能說很好,但至少不差,但是中國還有很多交通不便教育不便的村子,那麼近親結婚究竟在這些村子裡是個什麼情況,我不好判斷。

題外話,我不想討論近親結婚的正確性,我只想說,交通發達帶來的伴侶選擇範圍的擴大,本身就極大地減小了近親結婚的可能,這與近親結婚併產下後代是否違法或者違反倫理無關。

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是,純合子少了,但雜合子卻多了很多啊!基因並沒有減少,甚至還增加了,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然而自然選擇從來就不淘汰(不表現基因的)雜合子好嗎?

3.人類除了子女還多了學生這個廣義的後代

人類與其他生物的一個很大的區別是,他的性狀,尤其是行為,很大程度是由後天的教育產生的(當然形態,由於衣裝、化妝、髮型甚至整容都與後天教育掛鉤)。從這個角度講,一個人的學生(廣義的,只要有比較長期穩定的教學關係都算學生,與這個人是否稱你為老師無關),實際上繼承了這個人的很多性狀,儘管他並不一定繼承了這個人的基因。

當然由於家庭關係,目前來講,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學生其實都是我們的子女,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子女都繼承了我們的基因。但子女之所以為子女並不是因為他們有我們的基因,而是他們擁有我們最多的教育。

這個情況不一定會一直持續下去,如果未來社會由於婚姻制度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目前來看有這個矛盾),可能傳統的家庭會瓦解,當然人類還要繁衍下去,這可能有兩個後果:

1.大多數人的子女將不一定擁有自己的基因(這取決於日後的社會制度,是基因完全隨機分配還是至少要保留本人的一半基因)。

2.根本不再有傳統意義上的親子關係,代之以更為鬆散的師生關係(即照顧生活和教育的脫鉤,而且很可能照顧生活不由人而是機器完成)。

一頭霸王龍,不管它在世時多麼威武,只要他沒有留下後代,在生物學上它就是失敗的,它對其他生物的影響很小。一個人沒有後代,但是有偉大的學說(比如牛頓),那麼後人會記住他的思想,對其他人產生巨大影響。

沒有人的生物學祖先是牛頓,但可以說他之後所有學物理的人都是他的後代。

4.改造基因

這個問題現在還比較禁忌,但如果可以通過修改基因治好某些疾病,很難說人類不會去冒這個風險。我認為一旦人類掌握了某種手段,比如通過某種病毒,把所有細胞都感染,最終把有問題的基因替換掉,那麼這種療法不管有多大的反對聲,肯定有人會去嘗試。

其實這種後天病毒替換療法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需要警惕的是先天基因篩選。

我個人倒是對傳統道德問題不太感冒,我擔心的問題是,基因多樣性!

如果允許先天基因修改,那麼我很擔心人類的基因多樣性,這搞不好就是全體完蛋的節奏!

政府必須立法保障基因治療只能用在重大缺陷上,這種缺陷必須使人不能正常學習工作。連老年病基因都不能隨便改,誰知道高血壓基因會不會還有其他好處?


個人認為,使用技術不能視為躲避自然選擇。有一些基因組上的突變,如果在沒有人類科技的情況下,可能確實會被自然選擇淘汰。但是,我們之所以能發展出這些科技,是因為在進化過程中,人類的智能出現並被保存下來。這種能發展科技並且對抗不利於生存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自然選擇下出現的能力。通過使用技術讓某種有害突變不再影響生存,跟自然狀態下進化出另一種補償功來對抗有害突變,沒有本質區別,能夠使用技術本身就是一種天然的能力。


我覺得 用科技避免稍微劣勢的基因被淘汰是人類所經過的很重要的一個自然選擇


只有我們,我們人類,能逃脫自私的基因的暴政。事實上,當我們每次使用避孕套時就已經在這樣做了。


我覺得,利用科技本身就是人類不被選擇掉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非科技幫助人不被選擇,說的好像外星人給了科技人類僥倖逃脫一樣。


還有,你憑什麼認定別人基因是劣勢的?
至少目前我覺得沒有人有權力做這個判斷。
也沒有人有膽量敢去做這個判斷。


逆向思維歪下題。

雖然有些基因得到醫學的庇護,奈何文明浸潤越深,大部分人越來越自願地晚婚晚育,削弱了醫學的規避成果。

比如說,某遺傳疾病要到25歲發作,古代不管中外25歲孩子都生幾個了,現代至少城市居民可能還沒結婚。

發作後根據嚴重程度一部分人直接病逝,固然其他人會被醫學救活,但多少會影響結婚成功率,導致基因不能傳承。(比如周杰倫那病換成一個家境相貌都極普通的同齡人來得)


抗生素,無菌術,麻醉學,改變人類世界太多


大部分人都屬於概念不清,所謂自然選擇必須有選擇地影響到基因傳遞才可以,所以籠統的某種技術並不一定影響自然選擇,例如比方說某種感染僅發生於老年人身上,那麼人類即使可以治癒這種疾病也不會影響自然選擇,因為老年人的基因已經傳遞給了下一代。而對於婦產科技術來說,我們可以這樣猜測,難產不一定完全由基因決定,因為如果難產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在難產母嬰死亡率都非常高的情況下,這種基因會因為母嬰死亡而越來越少,那麼理論上來說人類直立行走之後經歷了如此多代繁殖難產基因應該已經基本消失,然而現在依然有難產的出現,所以難產並不完全由基因決定,所以剖腹產技術的出現並不會有選擇的影響某種基因的傳遞概率,所以不會影響自然選擇。

所以哪些技術會影響自然選擇呢?就要找這種技術使得某種本該有選擇消失的基因保留了下來。目前來看,人類的疫苗接種技術和抗生素極大的改變了自然選擇,使得易感兒童的生存率不斷提高,這些本該死亡於傳染病的孩子把易感基因傳遞了下去,這就是人類影響自然選擇的過程。

總結歸納一下人類躲避自然選擇的科技按重要度分類
影響極大:用火、製作衣物、建造房屋、抗生素、疫苗一類,這些技術使得身體瘦弱,容易被感染,禦寒能力差的基因也傳遞了下來。這種改變依然不是最強的,未來真正會改變自然選擇的是人類的基因技術

影響較小:剖腹產、闌尾炎手術、麻醉,這些準確來說改變了人類生活質量,但是並沒有極大的改變自然對人類基因有偏的篩選


綜上所述,不是越先進的技術越會影響自然選擇,而是影響人類傳遞某些基因概率的技術才會影響自然選擇。

然而非常有趣的一點是人類用科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然選擇,然而人類用文化又自己創造了自然選擇,比如說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如果科舉制度可以延續幾千年,那麼讀書能力強的基因會更多的遺傳下來,其實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自然選擇」,只不過這次是人類自己創造的選擇過程而已。


有那麼一個種群。

它們是一種猿類,數量非常巨大,但是幾乎都是雄性。大部分體弱多病,身材瘦小,視力低下,外形對雌性而言缺乏吸引力。雖然以群居為主,但是在家族中它們從事的分工也往往不被尊重。

要不是科技的力量,這個種群很難得到繁殖。


國家機器的產生
上古時決鬥之風盛行,為女人決鬥被認為是高尚榮譽的貴族行為,勝利者榮譽妹子雙豐收,失敗者如果戰鬥的勇敢也會博得同情。穩定的帝國不讓隨便殺人了。 生殖競爭不再靠打出競爭者的狗腦子來進行 失敗者也可以勉強活下去 說不定哪天還能找到妹子。禁止私鬥之後,如果有哪兩個為了搶女人打起來最後死了人,爭風吃醋,當街互毆,殺人者非但不會得到同情反而可能會重判,被殺者也不會有什麼好名聲,那個女的恐怕也要倒大霉浸豬籠。

武器
武器促進了生殖平等。如果你比猴王長的弱小,那麼你再有其他優勢也沒辦法阻止他獨佔所有母猴,非法性交是要被猴王打死的。只有足夠強壯的個體才能有後代。
然而不會有哪個人類國王企圖佔有所有女人,禁止全國的男人性交。因為不管再強壯的人,一槍戳下去也是透心涼,人與人的武力差距被縮小了,為了增加後代數量,而召來所有人的冷槍暗箭,很不合算。三妻四妾差不多得了。
很多人不太強壯但聰明或者長的帥,也能搞出一堆後代出來。


q美容技術啊!上圖是個假的新聞,圖片來自百度,圖侵刪!不過大家可以對這圖想像一下美貌與擇偶的關聯。
已經證實了男人5000年來基本樣子沒什麼變化,但是女人是越來越漂亮,現在大街上拉出來一個美女放幾千年前就是禍水離別。
https://zm10.sm-tc.cn/?src=l4uLj8XQ0IiIiNGRkI2Ll5GaiIzRnJHQzc%2FPxtDPxs7J0M3OycbPyNGMl4uSkw%3D%3Duid=0c0fac1970d83e835c9c668052b7d253hid=8114e0de5955bef07422f2bf05830d5fpos=2cid=9time=1486729154082from=clickrestype=1pagetype=0000104000008402bu=structure_web_infoquery=%E7%94%B7%E4%BA%BA%E5%AE%B9%E8%B2%8C%E8%BF%9B%E5%8C%96mode=v=1uc_param_str=dnntnwvepffrgibijbprsvdsei,這是英國科學家的研究報道……
美女更容易獲得男性的青睞,獲得更多孕育後代的機會……
現在醫學美容技術改變了女人的外貌,勢必影響這種進化選擇,^_^^_^^_^^_^^_^

-----------分割線--------------
深夜續碼!
人類用科技渡過的第一次自然選擇:火 ……
人類用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0萬年前,而大約1萬年前第四冰川世紀的大冰川才逐漸消退,正是火的使用讓人類避免了其他大量生物的宿命---凍死,畢竟我們並沒有足夠的脂肪儲備能力,也沒有足夠抵禦風寒的皮毛。
除了禦寒,人類還依靠火抵禦其他生物的侵襲,製作熟食減少了疾病的發生,因此用火的技術是人類適應自然的開始……
同一時期,人類經歷了舊石器時代,也就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第二個避免自然選擇的科技武器:工具。
工具的使用是人類從生物界脫穎而出的最根本原因,但在人類祖先離開樹叢之初,工具讓人類在與大型食肉類動物的搏鬥中找到了優勢,避免了淪落為食物的命運。而且讓人類逐步實現了對大型食草類動物以及禽類的控制,培育出了飼養動物的能力。再就是使用工具,我們人類的先祖才逐步從狩獵採集過渡到耕種飼養的農業型社會。
因此,工具在人類進化中地位不言而喻……

------------分割線------------
2017.2.14續更。
我所認知的自然選擇是殘酷的,自然法則是叢林法則,自然選擇的結果並不是只會導致基因的進化那麼簡單,而是生存還是滅亡,或者在食物鏈中地位的變遷。面對自然法則,人類最可靠的武器是自身在凈化中遺傳積累下來的優勢基因和生物對於自然界的適應性——進化,其次才是各種科技的使用。而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滅絕危機多數都是靠自身的基因進化挺過來的,單純依靠科技的次數並不多見。
前面提到的火,讓人類在冰川世紀度過了生存的難關,不至於被自然界淘汰;而工具讓人類站到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這兩者都是經得住論證的實例。然而這是結束么?不,人類正在面臨著第三次關乎生存的自然選擇,而且我們的生物基因和我們所掌握的技術還不足以讓我們在這次選擇中獲得豁免。這就是艾滋病。
人類歷史中出現過無數次的危機,但沒有哪一次的危機如此可怕。黑死病肆虐時有少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獲得了豁免,且只是發生了地域性流行,鼠疫從未將人類逼到滅絕的邊緣,而艾滋病的傳染性還沒有能夠完全豁免的先例,全世界也僅僅出現了一例不可複製的痊癒的特例(詳見柏林病人)。艾滋病的潛伏期極長,我們無法確定自己身邊究竟誰可能是攜帶者,甚至自身是否感染(總有人認為自己一定是幸運的);艾滋病的後果極其嚴重——肉體毀滅是唯一結果;艾滋病傳播途徑與人類的生物特性息息相關——性傳播是艾滋病最為常見的傳播方式,然而性衝動不過是生殖衝動的生物本能,因此預防艾滋病實際上需要反人類的方式進行;人類自身的基因不足以豁免艾滋病病毒的侵襲,人類族群中有免疫力的人群不足1%;艾滋病病例出現在全世界的任何範圍。
在人類沒有戰勝艾滋病之前,我們都還處在被淘汰的邊緣,這才是最真實的自然選擇。
理性過情人節,拒絕無套性交,拒絕濫交,且行且珍惜。


比如這位?
要是按照原本的自然選擇,霍金輻射肯定不叫現在這個名字


讓人看到希望,沒人提到:

醫學是通過修復漏洞來了解人體的學科,讓劣質基因活下來是它的副作用,最終方向是通過改造基因來治病。到時人類將踏上快得多的人工進化之旅。所以不要著急,我們正在自然進化向人工進化的過渡階段。

不太切題,但總算可以讓人安心。


如果把宇宙誕生至今的時間,化作整一年,恐龍從出現到滅絕,大概是從12月26日-12月30日這段時間。現代人出現時間約為12月31日23點58分,農業出現約為零點(此時此刻)前25秒,實際稱霸地球的時間,也就是這25秒。
所以,真的逃過自然選擇了嗎?對於宇宙和地球來說,人類存在的時間實在是太短暫了,短到還沒有機會經歷環境驟變。
正所謂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人類並不能有效對抗自然,有時候之所以活的好好的,純屬是靠運氣。人類真的能像恐龍一樣,撐到宇宙年曆中的4-5天之久嗎?也未必,這得看命。。。


人類發展科技的目的就是在身體結構相對不變的條件下在自然限制中開拓出最大的生存空間,也就是說。科技就是為了躲自然選擇的。
你早晨起床時洗漱用的牙刷幫你躲掉了蛀蟲對你牙的「自然選擇」,早餐的熟食和高熱量食物幫你躲掉了飢餓和生食對你腸胃以及吸收系統的「自然選擇」,白天工作學習時用的書本和工具幫你躲掉了謀生時的勞累和危險對你四肢和大腦的「自然選擇」,晚上的燈火幫你躲掉了黑暗對你眼睛的「自然選擇」,睡覺的被褥和堅實的住房幫你躲掉了寒冷和堅硬對你溫控系統的「自然選擇」,以上這些加總起來形成的社會整體環境加上避孕措施在你啪啪啪的時候幫你躲掉了由於短壽而對你生育的自然選擇,使你不必出生就忙著造人。科技每時每刻都在幫你躲掉自然選擇,你要問我次數,那隻能說是無數。


推薦閱讀:

《火星救援》中全世界花幾百億美元去救一個人有可能嗎?
恐怖分子有人權嗎?受一般法律保護嗎?
從專業的角度看,獵豹新發布的空氣凈化器「豹米」性價比如何?
怎樣看待「少年騎車剮蹭勞斯萊斯」這類事情?
我們是否有必要設法讓食肉動物學會食素?

TAG:生物進化 | 社會 | 生物學 | 醫學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