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1555年,幾十個倭寇在明朝的江南能殺傷4000人?

1555年,中國明代嘉靖年間,一股70人左右的倭寇在中國的杭州灣登陸,創造了被日本史學家稱之為「軍事奇蹟」的征程。這股70餘人的倭寇在富庶的華東地區如入無人之境,一路燒殺淫掠,掃過杭州北新關後竄入安徽省,隨即又折返江蘇大肆掃蕩燒殺一番後居然圍繞著當時的明朝陪都南京城繞了一圈揚長而去,而那會的南京城足足駐紮了12萬的明軍。雖然這股倭寇最終在這股倭寇最終在江蘇武進被盡數殲滅,但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整整殺傷了4000多中國軍民。
這個故事很詭異,但確實發生了,當年明月也在明朝那些事裡面說過這個問題,為何會發生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中國古代是否真的戰五渣?


不懂軍事,強答一記。

首先,題主所說的這個事,也就是【七十二倭寇進犯南京城】,是真實存在的。此事發生在嘉靖三十四年,可以說震動了整個華南。但是題主在問題描述里說的很多細節其實都是不太對的,這些錯誤會影響我們對此事的分析與判斷,故在此做些說明。

首先,倭寇的人數問題,七十二倭寇的說法來源於四友齋叢說,靠譜嗎?我覺得有點懸,畢竟其他史料中寫的是五十餘人或者六十多人,最少的才三十多人。而且,七十二……為什麼你能數的這麼精確啊!所以我目測,這群倭寇頂多也就五六十人吧。

其二,南京城裡的軍隊人數,題主說是十二萬,這靠譜嗎?完全不靠譜!
我們看看客座贅語裡頭的介紹:
舊制京營兵十萬有奇,今大教場營見存兵止六千有奇,小教場營兵止九千一百有奇,神機營兵止二千五百有奇,巡邏遊巡營兵止三千六百有奇,新江口營兵止五千八百有奇…
(其實江北浦口那邊也有一點點軍隊,不過倭寇這回主要是在城南,沒往北邊的江浦打,所以不計算他們咯)

拿出計算器摁一下:6000+9100+2500+3600+5800=27000
營兵兩萬七這個數字,和「十二萬」一比…是不是感覺差的遠…其實這很正常,畢竟我大藍鯨承平日久,既沒有邊患也不靠海,離海盜比較遠,所以大家平時都過的比較甩,吃吃鍋貼皮肚面喝喝鴨血粉絲湯,剩這麼點兒軍隊已經不錯咯……
但是,即使從【十二萬】縮水成兩萬多,和幾十號人的倭寇相比,還是佔了很大的人數優勢啊,那怎麼還打成這個屌樣子?
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明朝的兵制。
朱元璋搞的兵制,叫做衛所兵制度,世襲軍戶,平時種地訓練,有警則出征。但是很快的,衛所兵墮落了,變成純農民了,所以明朝就又開始搞募兵制。募兵制是自願應徵的,而且身份不世襲,平時也不用種地,光訓練就可以了,所以一般來講戰鬥力比衛所兵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募兵制度招募的兵,稱為營兵,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明中後期營兵也墮落了。正德年間,劉六劉七河北起義,朝廷派兵鎮壓,然後朱厚照被京營的弱雞戰鬥力氣的要死,後來他老人家強烈要求邊軍進京,給京營一點顏色看看,然後李東陽等一堆大臣表示反對blabla……此事且按下不表,總而言之,連北京城的營兵都這麼水了,留都南京的營兵會水成什麼樣子?———徒手寄操居什之二,老稚疲癃居什之九。也就是弱雞中的弱雞。——等等,十分之二加十分之九不是等於十分之十一嗎?這不科學!我數學不好你不要騙我!
至於南京的衛所兵,他們就是純的不能再純的農民,二十萬也沒得用哎……這也是我算南京城軍隊人數的時候不把衛所兵算進去的原因。
因此,題主說南京城有十二萬軍隊,對此我要明確告訴你,這是絕對不可能滴!實際上兩三萬就差不多咯……

其三,題干里講的「殺死四千人」,個人認為,也不確切。潰逃和殺死還是有所不同的,殺傷和殺死也是有所不同的,真正直接被砍死的軍民應該沒有這麼多。

嘉靖三十四年的這個倭寇小分隊去了好多地方,像什麼會稽、淳安、歙縣、績溪、旌德、涇縣、蕪湖、太平、南京、溧陽……我們來看看,他們打其他地方的時候,戰績如何——
徽州府守隘官民兵壯五百餘人,見賊悉奔潰
旌德,典使蔡堯佐率兵千餘御之,不克。賊遂叩縣南門,縱大屠掠。
涇縣,知縣丘時庸引兵追擊,於埤塘敗績,賊乃趨南陵,縣丞莫逞以三百人守分界山,見賊悉奔竄,賊遂入縣城,縱大焚居民房屋。
南陵倭流劫至蕪湖,縱火燒南岸,突渡北岸入市。各商民義勇登屋,以瓦石灰礶擊之,賊多傷者,遂奔去。各商兵下屋生縳二倭,斬首十級。
賊趨太平府,是時,操江都御史褒善駐太平,遺千戶曾屍□及等督鄉兵義勇殺虎手等兵,御之於馬廠,大敗。
江寧(江寧就是南京郊區了)鎮指揮朱襄、蔣升率眾迎拒,不能御。襄戰死,升被創,墮馬官兵死者三百餘人。

我們能看得出來,在倭寇進犯的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碰到多少正規軍,在打到南京之前,碰到的全是民兵、義勇兵之類的軍隊,而且,主持抗倭的官吏,基本上都是文職,可以說毫無經驗,那麼大家打成這個樣子,倒也不難理解。而且潰兵就跟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然後倭寇就跑到南京了,這回終於有正規軍了,但是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南京營兵的銷魂狀況,所以南京的正規軍還是表現的跟國足一樣,死了兩個把總(即上文提到的朱襄、蔣升),幾百明軍被砍的稀里嘩啦。然後南京全城懵逼,人心惶惶,「十三門緊閉,傾城百姓皆點上城,堂上諸老與各司屬分守各門,雖賊退尚不敢解嚴。」最後倭寇還是沒進城,可喜可賀。

不得不說,這個倭寇小分隊的戰鬥力確實比較吊,明實錄里寫了一個細節,說明軍用弓箭迎擊倭寇的時候,「賊悉手接其矢,諸軍相顧愕貽,遂俱潰」,我的媽,徒手接飛行道具啊,恍如開掛……後來倭寇打南京的時候,又展現了一下刀法,「持刃大呼而前,其便旋如風」,確實比較厲害。當然,後來這些倭寇還是被剿滅了,看來他們終究不是超人。

好了,小小總結一下,為什麼倭寇能搞這麼大的新聞?
其一,倭寇這次所到之處,無論是安徽還是我大徽京,都是以前沒怎麼遭過倭寇的地方,不像浙江福建那邊身經百戰見得多,所以大家對於倭寇都沒防備也沒應對經驗,一下子措手不及。
其二,倭寇是流動作戰,且戰鬥力確實比較強,當地臨時招募的民壯是擋不住的,況且人家砍一波就跑,hit and run,run and hit,你追也追不動;
其三,南方守備廢弛的令人髮指,軍隊裡頭老弱病殘孕滿天飛,南京城的軍隊全是弱雞……

所以,我們徽京就這麼悲劇了……

附一張南京城形勢圖,倭寇主要是在最下邊的安德門那邊轉悠,也就是現在的雨花台區。雨花台再往東南走就是江寧區了。


補充幾句。

首先題主說的「殺死4000人」顯然是誇張的,記載中的殺傷數是個約數。出處見《明世宗實錄》卷425,嘉靖三十四年八月壬辰條:

此賊自紹興高埠奔竄,不過六七十人,流劫杭、嚴、徽、寧、太平,至犯留都,經行數千里,殺戮及戰傷無慮四五千人。凡殺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入二縣,歷八十餘日始滅。

「四五千人」是包括臨陣受傷者的。

其次,這股倭寇也不是真的「如入無人之境」,否則一直在浙江沿海搶劫就好了,還方便撤退,為什麼要翻山越嶺進入徽南呢?實際上他們最初登陸時是「百餘人」,後來減員三分之一,「以浙兵逼急」,才選擇突入南直隸境內擺脫追兵的。浙江沿海地區的兵備在嘉靖三十二年開始的大倭寇之後已經有所振作,而徽南、南京則是未經兵火,因此兩地地方軍民的抵抗水平差距很大。最後剿滅這支倭寇,還有崇明島沙洲居民組成的「沙兵」的功勞。

再次,這股倭寇的戰鬥力的確是比較強大的,讓內地軍民難以應付。這點可以看看梁曉天的書。除了營三千提到那個手接飛箭的細節(說明弓箭手太弱了)外,還有兩個可以提提。他們初登陸被圍後,可以「潛縛木筏,由東河夜渡,潰圍而出」,能夠進行夜間行動的古代部隊是不可小視的。另一處是從宜興「一晝夜奔一百八十餘里」到無錫惠山,次日與明軍交戰,夜間又奔往相城望亭,表現出極強的行軍能力。倭寇的核心是日本浪人武士,這支倭寇中應該有相當比例的浪人。(不然就要面對一個問題了:倘若漳州、泉州人那麼能打,後來鄭成功建軍的時候他為什麼不用雙手長刀、超長槍、重弓,而要模仿八旗的重裝步兵訓練「鐵人」?這套軍事傳統去哪了?)

最後再說下傷亡人數是否是虛報的問題,事實上明軍並不流行多報損失。明軍在北邊被入犯蒙古軍打得很狼狽的時候也有,一樣是連戰連敗,但所報損失並不多。(是否有過應州之戰,明武宗親征取得應州大捷的記載是否真實? - 溫體仁的回答 - 知乎)那麼為啥抗倭初期傷亡就這麼多呢?我看還是這些南方的兵勇實在沒打過仗,邊關的兵好歹知道怎麼逃跑。不要高估缺乏訓練的人在面對屠殺時的逃跑能力。(如何看待唐朝安史之亂睢陽保衛戰中,張巡死守睢陽,在此過程中吃掉三萬城中百姓?這段史料真實么? - 溫體仁的回答 - 知乎 )

說起來,部下的傷亡正是處罰主官的罪名之一,此戰之後武官有新安衛指揮焦桐等四十六人被究責,文官方面,免職者有旌德知縣岑恕、南陵縣丞郭惟翰、太平知事郭樟等三人,戰敗無功的蕪湖知縣潘銓等人因「提兵損失」,也被降級留任。可以說明朝官員在不打勝仗的前提下,並沒有多報損失的動力。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損了皇上面子的後果,可能比貪朝廷的一點兒錢糧還可怕呢。


這事兒吧,和喝兵血,吃空餉關係挺大的


簡單說:這個衛所原本30個人的編製,領導覺得費錢,平時養著15個人,問上面要30個人的財政支持。自己還能把另外15人分的衛所用地佔用。
倭寇來了大家都知道了,我這衛所肯定得出人啊,報上去死了15個。一方面表示對得起皇上了,一方面死了軍戶朝廷得撫恤一下吧?
兩頭賺三回,豈不美哉?


並沒有什麼明確證據,但是明末那政治生態,加上明朝文人那尿性,我覺得這樣的可能性比倭寇無雙大多了……


簡單的說,胡扯。就文人,尤其是明代文人那一炮糜爛數十里的記載可靠程度,還不如按常識推理。
殺的如果是軍隊,是在一次或少數幾次戰鬥中殺的,就會出現一個無法理解的情況——有堅持白刃戰勇氣的軍隊,在巨大人數優勢下絕對不會輸,除非對面是T800。而如果沒有堅持白刃戰的勇氣,那要麼望風而潰要麼一觸即潰,作為職業搶匪的倭寇也不可能窮追,最多死幾個跑得慢的。
殺的如果是軍隊,是在多次小規模戰鬥中被殺的,那得是什麼樣的指揮官才會幹這種反覆派出小股部隊送人頭的事?送一次兩次正常,十次八次也可以解釋,幾十上百次?就算指揮官有這麼蠢,要拿腦袋去玩的基層軍官也不會服從。
殺的如果是平民,平民也有腿也會跑,一不小心圍村圍城被殺個乾淨是有的,可72個人怎麼圍?這T800都不夠,得T1000來變形成鐵絲網了。如果說是轉戰各地到處殺,是誰做的記錄,那年頭可沒鄉鎮派出所,戶籍更是鬼扯淡。
最大的可能不過是吃空餉的軍官編了個段子來銷賬,多個軍官的多個段子匯總起來成了神奇的數據,然後沒腦子的文人聽風就是雨再做點藝術加工,如此而已。


中國古代周邊環境惡劣,戰爭劇烈,要保持大規模的常備職業軍隊國家負擔不起,所以絕大多數時期都是兵農一體的制度,而非募兵制。當然說募兵制下的軍隊戰鬥力一定高也是不對的。

士兵們和平時期還要自己種地解決吃飯問題,受到的專業軍事訓練根本不夠。

16世紀中期的江南遠離戰爭,士兵們在如此安逸的生活下又能有多高的戰鬥素養?充其量是拿著兵器的農民。

70多倭寇經過配合一點一點地殺死4000多軍民是有可能的,因為士兵們沒有多高的戰鬥素養,農民更沒有。

但是,當倭寇們面對的是真正訓練有素的軍隊時也是一觸即潰的,如戚家軍。

戚家軍的戰術水平、軍陣布置等等不做贅述,僅僅列舉幾次較大戰役傷亡比例:
海寧前哨戰 傷亡比例1:200+,倭寇死傷200多人,戚家軍一人輕傷
新河保衛戰 1:90+
寧海花街大戰 1:333+
統稱台州大捷 倭寇死傷5000餘人,戚家軍死傷20餘人 比例 1:250,其中真倭約3000人。(倭寇的組成除了日本人還有沿海流民、海盜等)

福建橫嶼,牛田,林墩連戰3場 真倭死傷超過5000人,戚家軍傷亡69人。

嘉靖24年平海衛,仙游,王倉坪,蔡丕嶺連戰四場,殺真倭20000餘,具體傷亡比例未知。


戚家軍的士兵來源也是農民,和其他江南明軍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足夠的訓練、組織、紀律,戰鬥素養的差距可見一斑。

中國古代真的是戰五渣嗎?如果中國古代真的是戰五渣,題主就沒有機會提出這個問題了。


首先,不是殺死4000人,是這幾十號人流竄蘇浙皖三省八十餘日,期間共傷、殺4000餘人,不要一張嘴就讓很多無辜的人死了。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當時沿海省市有不少百姓非但不反抗倭寇,還靠倭寇生活。
《海寇議前》: 「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賊,但貪圖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銅錢用以鑄火銑,用鉛制子彈,用硝造火藥,用鐵制刀槍。……大船護送,關津不查不問,明送資賊」。
「近地人民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僕,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
明人鄭曉是這樣總結的:「小民迫於貪酷,困於饑寒,相率入海從之。兇徒、逸囚、罷吏、黠僧,及衣冠失職、書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為之姦細,為之鄉道。弱者圖飽暖旦夕,強者忿臂欲泄其怒。」
王世貞:「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
當時相當數量官民與倭寇都是利益共同體,這些與倭寇利益相關者一直在暗中為這幫流竄輾轉了三千餘里的土匪提供了不少幫助。
再次這些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日本人還要兩說,當時沿海地區的劫匪、流寇、海盜眾多,其中有部分日本人,但這些人被統稱為」倭寇「。
《明史》稱:「大抵真倭十之三,從者十之七。」
《籌海圖編》:「今之海寇,動計數萬,皆託言倭奴,而其實出於日本者不下數千,其餘皆中國之赤子無賴,孑入而附之耳。」
當時沿海的匪患大頭還是那些因為明朝海禁而產生國人流寇土匪為主。其中很多人將自己的衣著打扮弄得和日本人一樣掩人耳目。
最後,當時國家承平已久,武備廢弛,軍隊腐敗不堪,老弱病殘充數,軍官吃空餉者不計其數。

總結:這就是一出官匪一家,沿海百姓生活困頓,軍隊腐敗軟弱三者混在一起形成的大鬧劇。


1,倭寇不等於日本武士,倭寇的來源很複雜,中國沿海乃至日本沿海活不下去的都可能成為倭寇,主要來源是日本浪人這沒錯,但是韓國,中國,台灣,菲律賓,越南,馬六甲海域等地的窮人也曾加入過倭寇行列,而日本武士,在日本歷史中武士階級可是一個非常高的階級,屬於軍人階級,基本不愁吃喝,裝備也非常精良,維護統治階級同時欺壓農民,犯得著來中國沿海搶劫嗎?
2,50人至70人殺傷4400人,基本是不可能的,首先是武器問題,即使用現代工藝製作的武士刀,砍殺數百人之後武器磨損嚴重,士兵也會脫力嚴重,而且這樣的情況還要持續4-5場甚至更多戰鬥,冷兵器作戰中1人能殺死100人,怎麼說也算是封個將軍了,更何況50個將軍湊齊在一起可能嗎?這50人有這種能力,在日本本土早就可以揭竿而起,自封大名,割據一方,還來搶劫?
3,所以最真實的情況是,日本倭寇入侵,50-70人,殺傷了40-400人左右,同時大明本地軍乘亂也搶劫一筆,殺土豪分田地什麼的,並把以往的虧空,貪污,損失和莫名人口失蹤,這次搶劫的收入全部算到倭寇頭上,反正也沒人能找倭寇去查賬不是嗎?老鄉借個人頭領軍功也算是大明傳統了。


一個村莊有幾百人,其中青壯年男性可能只有一兩百人。
如果是幾十人的職業強盜,有精良的武器,有盔甲,有作戰經驗,有軍陣。那麼就可以很輕鬆的擊潰這一兩百人的抵抗,自己思想一兩個人甚至沒有傷亡,然後把這幾百人的村莊全部殺掉。
10次戰鬥下來,就可以殺死幾千人。


所明實錄的內容發上來,看完之後自然明白怎麼回事

最後兩頁是事件的匯總,看有人說沒有史料,全是文人的YY,洒家笑了,這事明白記錄在實錄上。浙江、江蘇那邊的地理洒家不熟,而且洒家對明代筆記沒清代的熟,只發資料,不強答。


舊封建軍隊兩大優良傳統:

軍長:明天你們師頂上去
師長:明天你們團頂上去
團長:明天你們營頂上去
營長:明天你們連頂上去
連長:張師長,你們堅持住

老鄉,借你的人頭領個軍功


這並不偶然,也不是倭寇太狡猾而我軍太無能,更不是什麼軍事上的奇蹟。
先說江南的地形吧。
我曾在福建工作過,曾驅車經蘇杭去過上海,以及自湖北經南昌至福建。最深的感受就是,自湖北往南,一路之上處處皆水;自江西至東,一路之上處處皆山。
這種地形絕逼做不到絕對的圍剿,因為總有山水之處是大軍無法所及之地,而小隊過去又不是人家對手,當時的倭寇又只是襲擊村寨部落,那種地方民兵根本無法抵檔。你調動大軍過來,尚未成行,他們便聞風而逃。追又追不上,圍又圍不了,檔又檔不住。所以一群流寇能跑到南京城下轉一圈也就不奇怪了,真有本事他們怎麼不攻城?
後來戚繼光之所以能平能倭患,主要就是一方面他利用陣法來增加小隊人員的戰鬥力,另一方面在地方上採取了一些政策杜絕漢奸和實現村寨聯動等等。要知道,戚家軍統共也不過幾千人之眾而已。
如果還不理解,舉個不太恰當的類比吧。
當年紅軍長征之後,留守人員分散游擊,各遊戲隊剛開始都是千人之眾,區區數月便銳減到三四百人,但此後國軍便拿這三四百人無可奈何了。尤其是陳毅、項英是國軍重點圍捕對象,但他們照樣帶著百十人東跑西竄的,一直堅持到後來國共合作組成新四軍。
而此時國軍的聯絡方式、協同作戰、交通運轉能力要比明朝時不知道高出多少倍,照樣拿游擊隊沒辦法。
而與此相反的則是打新疆的西路軍,失敗之後,沒有成立任何游擊隊,後來能活著回來的基本上都是靠化妝要飯。因為那地方一馬平川,無處躲無處藏,更沒地方找吃的,要是冬天能活生生把人凍死,還游擊個毛線。
所以吹捧那幾十個倭寇多牛B的,讓他們到北方流竄一下試試,根本就不用派兵去圍剿,隨便過個冬就可以替他們收屍了。


說實話在信息閉塞,地方政府效率低下的封建時代,發生這種事並不奇怪。
對比下昆明火車站某族人砍人事件被迅速控制,可以發現1.信息互通,才能迅速集結力量2.強有力的應急特勤力量。
是鎮壓這種流動性團伙的關鍵,而這在封建時代顯然是難以具備的。


4000軍民,分清有多少兵和多少民,職業軍隊屠殺平民上萬也很輕鬆。

在明中期後戚繼光練兵前,明軍內地部隊的確挺菜的,對於流竄作案的倭寇的確處理不了。加上戰鬥力略菜,正面打人數不夠壓制的時候也相對吃虧。畢竟是朝代衰落期,部隊是的確菜,但戚繼光練戚家軍後就是吊打倭寇了,所以說千(菜雞)軍易得,一(能帶兵的)將難求,而且幾十年後南軍在朝鮮戰場和遼東戰場上的表現也不錯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1532年,皮薩羅,帶領168個西班牙人用冷兵器跟8萬名印加大軍正面硬杠,結果呢,不僅當場砍死了2萬人打敗了8萬人的軍隊,更俘虜了印加的皇帝,僅僅在印加皇帝身邊就砍死試圖保護皇帝的人3000多人,逼著印加人交出一個能裝滿22尺長17尺寬,8英尺高的黃金屋~~史上最大的勒索費


是不是很驚訝?其實當時如果不是天黑力竭,還能至少再殺2萬人

戰爭,一個受過訓練的與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差距太大了,如果放大到一群,從陣型,兵力布置,戰術指揮差距被放大到幾十倍,再加上武器的差距就根本沒法看

對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的人,可能傷亡率超過20%就產生洪水一樣的潰敗,只剩下屠殺,更不用說那時候呢正規軍真沒幾個,就變成添油加醋的單向消耗戰


明朝後期衛所崩壞,跟清朝後期八旗綠營一樣,沒什麼戰鬥力。日本當時正是戰國亂世,弱肉強食,摸爬滾打出來的武裝浪人,戰鬥力沒的說,強弱分明一比可見,更不要說剩下那些手無寸鐵的農民了。。。


信不信幾十個黑社會大哥,可以殺散幾千幾萬路人,有組織和沒組織是兩碼事,人數的對比,要看接觸點。


正常。看後期戚繼光收拾這幫倭逼,也經常是殺傷倭畜成百上千,而我方不傷一人。訓練和沒訓練過,準備和沒準備,戰鬥力就是這麼懸殊。參見昆明暴恐案。


幾十個hasake怒懟小兵


1.所謂倭寇,其實是中國的走私團伙,主力和領導者都是中國人,雇了一點日本人而已,如果換個角度看,甚至可以算中國版的資產階級革命萌芽。而且還特么有群眾基礎
2.南方武備鬆弛,老弱病殘充數。
3.殺傷是包括傷,且是流竄作案,。
4.有組織的殺平民參見昆明火車站。十來個人追著幾千平頭百姓砍,不要太正常。
5.想比較彼時的中日軍力,有現成的朝鮮戰役,雙方精銳對決,日本輸了。


證明了游擊戰的好處與壞處。


推薦閱讀:

現在三大艦隊齊聚南海,有沒有可能是美國的調虎離山之計?
你聽過哪些軍盲的言論?
明代的「九邊」是怎樣一種存在?
伊斯蘭國家裡面的共產黨是什麼樣的一個現狀?為何伊拉克局勢緊張之時,伊拉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出現在伊戰場?
土星五號那麼大推力才能將阿波羅送到月球,而嫦娥只需長征就可以到達月球附近,是因為飛船質量不同嗎?

TAG:明朝 | 軍事 | 古代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