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問科學界:為什麼尋找外星人,一定要尋找水元素??

水元素在地球上是構成生命得最基本元素,這個理論在地球上是成立的。但是既然是尋找星外文明,那麼就要拋棄地球上的理論,不要用地球理論去思考宇宙


0.沒有水元素。這個宇宙不是四元素世界。科學界現在找的是水分子和相對於中心天體的狀態能讓水保持液態的軌道範圍(宜居帶)。

1.地球生命的存在證明碳基蛋白質·核酸生物這種形式的生命是可行的,而目前還未發現其他形式的生命。找其他形式的生命缺少基本的證據,難以說服人們。

2.這個宇宙里的氫佔了物質的十分之九程度,碳基蛋白質·核酸生物自然發生的可能性還是有一定保障的。

3.我們現有的觀測能力很低,勉強通過光譜探知遙遠星球上的化學物質。在這種情況下,用水分子作為特徵算是比較有的放矢的。


地球上,人類已知物理規律同樣適用於在人類已知範圍內的宇宙

所以,為什麼不能用地球上的理論?

另外,不用地球上的理論,那用什麼?用你們民科的「電子不存在」么?

還tm質問……


沒有水元素,少玩奇幻背景遊戲,


衣服你可以手洗,也可以用洗衣機洗。
要是有的選,你會不會用手洗?


一看題主就沒學過概率論。


其實找火元素、土元素、氣元素都行的。


不找水元素,找耐普圖隆行不,人家還是元素領主呢


1. 震驚!民科學者發現新元素 「水元素」,打破科學界僵化的思維。

2. 難以置信!民科學者逆向思維,專註搜尋以O2H為生命之源的外星生物獲突破性進展

3. 最新秘聞!民科學者建成永動機,並推翻相對論的理論限制,設計出超光速運載火箭

4. 普天同慶!永動機火箭經過兩天的航行,成功與外星生命建交!

5. 當之無愧!2030年凡偉宇宙和平獎授予民科學者!

6. 逆轉?民科學者指出與外星種族建交的危險性。

7. 危機!民科學者預言應驗,外星生命背信棄義!

8. 英雄不朽!民科學者憑藉一己之力成功抵禦外星生命入侵!

9. 可怕,民科上知乎了...

10. 民科被趕回UC震驚部繼續騙小學生...


請定義「水元素」

ovo


水元素

由水構成的生命體,嚴格來說屬於魔法側的元素生命。最初被發現與NWC-Her0e5宇宙。

與其一起被發現的還有土元素,氣元素,火元素等,並在隨後發現了它們的另一種存在形態,例如水-冰元素,土-熔岩元素,氣-雷元素等。

隨後,在BLZ-W0w宇宙也發現了水元素,以及土元素、風元素等,這是巧合嗎?

不,這不是巧合。

在廣闊的多元宇宙中,同時存在有這些元素,就足以說明,這些元素都是生命的最基本構成元素!

當然,人類也是同理,因為在這多元宇宙中人類也普遍存在,所以人類也是最基本構成元素之一。


請定義「水元素」
ovo

以上摘抄自《朱庇特宙斯·耶和沃德·A·O·伽德的禁書》,不接受任何異議。


「水元素」都出來了,大家還耐心解答,知乎有大愛


不用地球理論思考宇宙,請問用什麼理論思考宇宙?


水是h2o。不是元素


就沒人先跟題主說一下水是由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不是元素再跟他講道理么


水爹:找我幹啥?


「質問」之前先補習科學常識,初中水準的常識就行。還是說題主認為,地球上的常識,理論體系,放到宇宙就行不通?這個問題下面回答各種冷嘲熱諷,怪不得別人的。


太傷人了,第二個和第三個標籤就不說了。第一個標籤「魔獸世界」是誰加上去的哈哈哈哈。吃我水元素一拳!


好好好,不找水,你來說找什麼。。。


已收入收藏夾:比科學家聰明的題主們。


你說的是那個消耗4點水晶,身材3-6,能凍結敵人的水元素嗎(逃
講道理,在有更加強大的觀測技術前,發現類地行星,尋找液態水,是探尋外星生命的最靠譜手段,硬扯啥神級文明也沒意義,我們也觀測不到,放著我們文明現成的例子不去對比,非要搞一發科學幻想,這不是無的放矢嗎,納稅者的錢可不是這麼糟的=_=


喂喂喂,在標籤裡面加上智力障礙有點過分了各位


的確,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僅僅是碳基生命這一種,科學家們也曾設想過硅基生命,電磁生命甚至行星生命。但是我們對這種非碳基生命的了解不多,實話實說,幾乎沒有,我們現在暫時無法想像它們生命的存在形態,長什麼樣子,通過什麼和外界交流,以攝入什麼食物為生,所以,目前尋找地外生命的最普遍理念還是尋找碳基生命。

再來說為什麼是水。

碳氫氧,是碳基生命必須的三大元素。碳的主要存在方式是碳單質和碳化合物,最常見的就是碳氧化合物,而氫元素在宇宙中佔比90%,這個量極為恐怖,所有天體上,一定有氫。
水不僅僅是生命所需,它還能表明天體上溫度適宜,環境穩定,這些都是必備的生存條件。


推薦閱讀:

孩子挑食怎麼辦?
孩子 5 歲,著迷天文已達半年之久,立志當天文學家,怎樣正確引導他?
如何看待英語在應試製度中的淡出?
有什麼話不應該和小朋友說?
如何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TAG:魔獸世界 | 兒童教育 | 天文學 | 智力障礙疾病 | 民間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