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電影《最後的武士》你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看完這部電影我淚流滿面 雖然我是個女孩子 但是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是感動 而是動情 忘情
我略略說幾點
1.湯姆.克魯斯所飾演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武士讓我再次為他的演技所傾倒 日語說得實在是不賴
2.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武士精神通過此片 著實讓我有些震撼 這也是日本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3.工業革命帶給我們什麼 新世界與舊世界的矛盾不是科技就能解決的 雖說人們在不斷進步 卻從未停止使用武力 鮮血染紅了歷史 成為新的篇章
4. 國家就和個人一樣 有他自己的宿命 這句話是片尾總結性的一句話


套路片,沒什麼好說的。

對於美國這類的片子我都免疫了。

去日本,發揮一點正義感,順便操個日本妹子。

去越南,拍越南戰爭,發揮一點正義感,順便操個越南妹子

去西藏,拍西藏七年,發揮一點正義感,順便操個西藏妹子

去XX,拍攝XX,發揮一點正義感,順便操個XX妹子。


XX可以指代任何地方,我隨口編,有沒有這類片子大家自己想。

去德國,拍二戰,發揮一點正義感,順便操個德國妹子

去印第安部落,拍當年的印第安人生活和戰爭,發揮一點正義感,順便操個印第安妹子

去外星球,拍攝外星人生活,發揮一點正義感,順便操個外星妹子。


啥?美國人已經瘋到連外星人都不放過?

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但是這是真的:要不是這張臉長得實在是太磕磣,你信不信連猩猩都不放過?

還好這世界上真的還有一類人沒有受過美國人的荼毒,至少我沒看過,你能猜出是那種人么?


一個美國人,不遠萬里來到日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為了日本的統一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共產主義精神。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移動硬碟里一直留著超清版,且不說超贊的渡邊謙和真田廣之吧。

老美那次的視角對出了《廢刀令》後的舊有日本武士階層對生命、前途、家國的態度把握的挺准(從歐美人的視野來說已經很不錯了),記憶中現在的美國佬對日本人的印象好像就是兇殘的忍者(例如金剛狼里的那樣)。。。

嗯。。。以上都是廢話,讓我感動並且看了很多遍的其實是寧靜的紐西蘭小村莊配上悠揚的BGM的那種感覺,那種感覺很平靜,好像是自己追尋很久的東西,好像《天堂的金幣》片尾曲里那個從白雪皚皚山谷里俯瞰小村莊的平靜。

怎麼說呢,片子里給我感覺,並不是重在表現各自在捍衛各自的某些堅持,而是強調各自在尋求各自的平靜,阿湯哥尋求的是那顆受傷有陰影的心的平靜,渡邊謙尋求的是內心之道義、以祖傳寶刀之名發下的誓言以及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平靜,其實大家都是在追求平靜,用熱血、大義追求的平靜。我覺得騎兵們面對加特林衝鋒不是在追求死亡,而是在追求一種自己內心的堅持,從而讓自己平靜地死去——既然要沒收我的武士刀,那我就帶著武士刀一起死。尤其是渡邊謙垂死看著櫻花落下,那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瞭然與微笑,讓人感動。

而我自己之所以看很多遍,也是覺得能從中感受到那一絲追求的平靜,嗯。。。紛繁的世界下,內心的平靜。

花瓣的美麗/並不因/隨風飄散/而遜色。


"I belong to the warrior in whom the old ways have joined the new."

覺得直接拿道德經里一句話能點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感觸最深的是,電影正反兩個角色(聖元將軍和大村)所對應歷史人物的不同性格與命運。

先從電影Last Samarui的歷史背景說起。一般認為聖元將軍的原型是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西鄉隆盛_百度百科),反派人物大村的原型是維新三傑的另一人--大久保利通(大久保利通_百度百科)。

西鄉和大久保是薩摩藩的同鄉,都是靠自己奮鬥起來的下層武士。他們都是倒幕府、恢復天皇皇權的忠君維新派,但性格與處事方式導致了他們人生道路的不同:

西鄉隆盛自幼受傳統嚴格的武士教育,性格既尚武又極度忠孝仁義。在其服侍的第一任藩主島津齊彬_百度百科死亡後,西鄉本打算自殺殉死,後來經月照和尚苦勸,才放棄自殺念頭,立志進行幕府改革。在倒幕勤王過程中遇到挫折,西鄉被驅逐,他感到倒幕勤王改革大勢已去,便與月照和尚相擁一起跳河自殺,所幸被救起。後來,在掌握了大權的大久保利通的幫助下重返權力核心。在維新改革中,傳統武士士族利益受到侵害,西鄉隆盛所在的薩摩藩的武士造反,拉開了西南戰爭的序幕。儘管西鄉隆盛並不在薩摩藩,本可脫離干係,但他聞訊之後慨然長嘆,依然為義所困,回到薩摩藩統率士族,以「質問政府」為名揮軍北上。最後政府軍擊敗薩摩軍,西鄉隆盛在負傷的情況下由部下砍下頭顱。日本最後一場內戰結束。

反觀大久保利通,雖然同是薩摩藩下級武士出身、同為倒幕勤王,卻是八面玲瓏、鐵血無情、不念舊情。年輕時落魄的大久保利通與同鄉西鄉隆盛成立了政治團體「精忠組」,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樹。對比西鄉的性格看,在藩主島津齊彬_百度百科病死,西鄉準備自殺殉死之時,大久保利通決心在新的實權人物(久光)身上下功夫,實現自己的抱負。他發現久光愛下圍棋,便苦練棋藝,以便交流。聽說久光想看《古史傳》,他便設法弄到多達28冊的《古史傳》分冊借給久光,並乘機在書中夾帶紙條以讓久光明白自己對形勢的見解。功夫不負苦心人,久光終於逐漸疏遠保守派,開始重用大久保利通, 「精忠組」也獲得合法地位。在倒幕勤王過程中,大久保利通縱橫捭闔,與不同政治派別分分合合,通過聯盟、政變等手段逐漸控制朝政。並且保迴流放在外、自殺未成的西鄉隆盛,自己處理內務配合西鄉,由西鄉統帥軍隊通過戊辰戰爭,消滅了幕府,徹底回到明治天皇統治時代。在明治天皇統治時期,因為是否征韓,大久保利通(反對征韓)與西鄉隆盛(提倡征韓)產生分歧,最終大久保利通在政治鬥爭中再次獲勝,西鄉隆盛被迫辭職。

介紹了正反主角的歷史背景,返回題目,即「最後的武士」給我的感觸。電影總要塑造正反,在對比中豐富劇本。聖元將軍(西鄉)不放棄傳統武士精神,在傳統落伍之際寧願為殉死,用生命捍衛傳統的尊嚴,值得尊敬。需要大家知道的是,被刻畫成懦弱多變的大村,其原型大久保利通的真實結局是這樣的:【山吉走後,大久保便到太政官(相當國務院)去辦公,乘馬車來到曲町清水谷。大久保在馬車內還利用時間閱讀了文件,不料8點左右,遭到石川縣島田一郎等六名征韓黨士族的襲擊。大久保雖然身受白刃,還厲聲呵斥,沉著將放在膝上的文件用綢巾包好,不久倒向前方斷氣了。時年49歲。】

大村(大久保利通)同樣是對傳統皇權極度忠誠的,在變革難以避免的時代,為了恢復皇權、振興日本,忍住個人痛苦,投身縱橫捭闔的恩怨情仇、身不由己之中。由於有了大久保的掌控權力,幾次只知殉制的西鄉才有被召回權力中樞的機會;有了大久保的後勤保障,西鄉才有統帥三軍平定幕府的戰功。作為傳統武士,大久保所忍耐的難度與痛苦更甚。如同有過經歷的人才能體會,活著才是最大的勇氣。

越來越有一種應當被批判的價值觀:為了理想活下去、成就理想後死於非命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PS 渡邊謙好帥。


感觸最深的是「尊重」二字。


這片我是很喜歡的,但是大家要理性的看這片,這片是美國人眼中美化過的日本武士精神。其實要看武士片,最好的還是看黑澤明的亂、羅生門、七武士這幾部。比較代表性,也更真實一些。

另外就是,黃昏的清兵衛等三部曲也是極好的。拍的很美。最後的武士中的真田廣之也主演了。此人演技極好,我是很喜歡的。最近在播的美劇 末日孤艦他也客串了一下(當然此劇本身質量一般)


七年前我還是個初中生的時候看得我痛哭流涕,當然現在看來的確是BUG滿滿,槽點頗多。
不過客觀地講,作為從美國人視角出發拍的電影,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從禪學到弓馬之道,這部電影起碼用西方世界可以理解的語言把「道」這個文化概念講得比較明白,讓對日本不了解的觀眾能比較直觀的對日本的一些傳統文化特色和價值取向產生一定程度的理解。如果讓沒有什麼日本史日本文化基礎的觀眾來了解武士的沒落、幕末維新那價值觀的劇烈衝突,比起司馬遼太郎津本陽等人的著作,比起大河劇《新選組》《坂上之雲》《龍馬傳》《八重之櫻》等等,《最後的武士》這部電影能更好地向觀眾傳達何謂武士,何謂道,何謂「誠」。
其實我覺得大村手下那個同情武士的政府軍軍官是大山岩,你們覺得呢(滑稽)?
不要總拿著東方的標準去要求西方國家拍一個完全無bug的電影嘛。雖然我想看的也是薩軍政府軍塹壕戰對射,拔刀隊大戰薩摩示現流(≧ω≦)


首頁 @李建秋 說的很到位 補充下
感觸有
1.美國人/西方人眼中的日本/東亞文化,無論多少用帶有誤解甚至偏見
2.西方救世神棍片


永遠不要小看科技的力量。
偉大的武士在火藥的面前真的是渣。


我的關注點比較奇怪。這片兒給西鄉隆盛洗白的痕迹過於明顯。讓我很反感 還有一味抹黑現代日本軍隊之父大村益次郎,倒是頗有舊時代武士的風範


從《最後的武士》里的義士到《賽德克巴萊》里的暴徒

百年不到的蛻變


美化封建糟粕、替舊時代剝削階級洗地的反動影片


《最後的武士》我看了差不多十七遍。
這部片子大一的時候看,初看便被徹底地驚艷到了。
這部片子初看確實很讓人著迷,有糾結與熱血,有絕境與理想,有美人與風情,有個人、國家和歷史的選擇,有阿湯哥、渡邊謙、加藤小雪、真田廣之這些角,還有漢斯季默絕佳的配樂。
看完之後我心潮澎湃,搜出OST,一邊聽,一邊寫了篇觀後感,對武士滿篇誇耀。
但是當時,我對日本歷史還一無所知。
以這部電影為起點,我開始看大河劇,讀坂本太郎的《日本史》,也讀了一些關於明治維新的資料。回頭再看這部電影時,確實如這個問題下的一個答案所說:這是一部套路片,是美國人觀念里的武士演繹,美國人的觀念將武士美化了一遍,電影藝術又將美化後的武士再次美化了一遍,最後呈現給我們的是美化又美化的美輪美奐。但歷史也正如許多答主所說,卻不像電影里展現得那麼如櫻花般美好。
電影的結尾,我個人覺得是個「理想化」的爛尾,明治對於勝元的態度猶豫不決,在內閣會議上表現軟弱,結果在勝元戰死,一個美國人捧著勝元的刀拜見他之後,就突然變得強硬,當著眾大臣和大使的面便收拾了大村,這可能嘛?
這部片子隨後被我擱置了很長時間,到大二時因為自己的糊塗做了很多錯事,我想下決心改變的時候,又翻出了這部電影。
拋去明治維新的歷史,拋去武士階級的衰落,單單只看歐格仁在美國的沉淪和在日本的重生。
從此以後我每個周末都會挑出一個晚上,把這部電影看一遍,為自己下一個星期加油鼓勁,周周如此,直到大二下半學期開始,我覺得自己已經擺脫了之前那種錯誤百出的生活為止。
所以我也很感謝這部電影,在困難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動力,都是它給予我的。
以至於現在聽到《Red warrior》還是會禁不住的熱血沸騰。
而且,印象最深的永遠是勝元的那雙虎目。


這一幕。

勝元決定和政府軍正面作戰,阿湯哥也披掛甲胄跨馬上陣。部隊跨國鳥居的時候,馬下的百姓們低頭鞠躬,而馬上的武士們昂首無畏。屬於武士的歷史就此定格在這箇舊時代最經典的形象上。這時候內個莫名其妙的「啊啊啊啊,塞亞!」的既激昂又悲壯配樂響起來。聯想到這些人里大多都有來無回,真是瞬間淚崩。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_(:зゝ∠)_


誰也無法阻止歷史前進的車輪,即便是武士!


那是讓你相信有神靈存在的地方,到處充滿著神的氣息。


電影里大村在內閣開會的時候說的是東亞擴張計劃,如果盛元獲勝,就沒有甲午的戰敗了。


片中的勝木身為皇輔將天皇扶上大位,卻無法阻止新政對士族的歧視,政敵又多次對其暗殺,無奈之下只好回到自己的藩國,糾結部眾,準備用鮮血捍衛自己為之傳承的精神——忠誠,勇敢,還有對信仰的執著。在時代的大潮下,武士刀對火槍,弓矢對榴彈炮,五百對四千,結局不卜自明。然而這幫男人們的作為,並不是為著那些表面的歧視性法令(如剃髮,廢刀)去斗死,而是拿自己的犧牲去證明自己的信仰,這讓我想起了晚清國學大師王國維之死,同樣是因為自身侍奉著的文化的消亡,惟有以身殉之。就像片中阿湯哥問勝木:「你相信人可以改變命運?」 勝木答到:「人該竭盡所能,直到命運的宣判。」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正是悲劇英雄最大的魅力所在。
影片的末段,武士們在擊退了政府軍兩輪進攻後集結餘眾,僅存的數十騎直面嚴整以待的政府軍機槍陣地,主動發動衝鋒,在掃射中盡數壯烈陣亡。那場景就像片中屢屢出現的櫻花那樣,凋謝在了最美的時刻。當硝煙散去,全體政府軍跪拜在武士們四周,勇士們尊嚴著逝去...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魏德聖電影《海角七號》 、《賽德克巴萊》、《kano》中所傳遞的「中日情結」?
《冰雪奇緣》和《馴龍高手》當中的冰與雪在製作上有何不同?國內對於水和冰雪的解決方案都是怎樣的?
如果個人擁有一顆私人衛星,他可以拿來做什麼用?
如何評價希區柯克?
有哪些關於明朝的好電影?

TAG:電影 | 日本文化 | 武士道 | 湯姆·克魯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