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閱讀如何形成知識體系?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閱讀 50 問,更多「文學」「閱讀」討論歡迎關注。
如題,經常在碎片時間進行大量碎片閱讀。這些閱讀內容題材廣泛,但讀完後知識不成體系,另一個後果是容易忘記。
那麼,該如何克服呢?
*補充:由於工作性質(金融),要經常關注業界的動態,政策法規,研究報告等,獲得這類信息的途徑是幾個有質量的微信公眾號。


我的方法是:把被本已經體系的知識碎片化切割,用於碎片時間閱讀。

所以,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凡問題都要究其本質,那問:碎片閱讀的本質是什麼?

答:碎片式閱讀本質上屬於離散閱讀,由於契合了現代人的快思維特點,該閱讀方式在廣大知識分子(諷刺)有嚴重的(用詞不當)生存空間。

排名第一的答案也提到,與之相反的是沉浸式閱讀,這種方式在閱讀經典時經常能夠得到體現。

於是他提出:

1.在碎片時間-----休息眼睛-----想問題;
2.大塊時間----只讀經典

第一點對於職場人士來說,真是一個勞逸結合的建設性建議。但我就是偏偏問:我就是要把碎片時間用於閱讀,就是題目問的那樣,碎片閱讀如何形成體系?

所以,我認為這個排名第一的答案只是給了一個替代性建議,某種意義上只是取消了問題,並沒有給出正面解法。當然,有些問題很多時候手機沒有必要正面解決----但,這個問題是有絕對必要。畢竟,碎片時間不僅僅體現在上班時間的間隙,我們還有廣大的碎片黑洞不能夠用「休息眼睛」來填補---不是嗎?!

甚至該答主還過分貶低了碎片式閱讀的作用,不過他用了幾個比喻著實賺足了眾人目光,我們在此一起欣賞一下:正如攢貨幣成不了富翁一樣,碎片時間的作用微乎其微。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凸透鏡集中於一點才能燃起火花,這個凸透鏡就是沉浸的心態。

當然,這裡一點也不是撕逼行為啊,我是屈從型人格,看到撕逼都是繞道而行的。就事論事:

該答主說碎片時間的微乎其微-----這當然是需要反駁的,因為太明顯了,你現在看知乎不就是還是有點用的不是嗎? 我用他的話是為了引出一個淺問題----碎片閱讀的作用是什麼?

碎片閱讀普遍用處是用於接收實時性資訊、更加註重的是啟發性、娛樂......一定程度上不可或缺。

該答主又說,正如攢貨幣成不了富翁-----的確,這沒錯。但我想這種貨幣是我們平常反到儲蓄罐里的,是硬幣:

相比於碎片知識,這個硬幣堆更應該是摻雜著大量的5毛、1毛的......

但如果變成這樣呢?這樣的確成不了富翁。


在如果變成這樣呢?

註:我這裡展示圖片不是為了炫富啊!要是敢跟我拉仇恨,小心我刪圖!!!並且這裡拿金幣養植物,也並不是說金幣的營養好,更不是鼓勵大家用這種方式去栽培幼苗,因為泥土會磨損金幣,導致凈重減少----是一種毀壞財物的行為。作為一個有錢了,三觀得正!嗯。

積累的不是普通貨幣,而是金幣-----這樣我們能不能成富翁了?

我在說什麼呢?


普通貨幣--變成--金幣。


方法就是提高碎片閱讀的含金量,閱讀效果從來就是靠內容的含金量和內在思考含金量決定的,建立一個等式:

到這裡本文似乎要戛然而止了,因為終極解法憑藉你微弱的思考已經可以呼之欲出。

哈哈,如果你還看不出具體是什麼方法,下面將由本人繼續書寫,但你得需要付出繼續閱讀的代價。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在來欣賞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他的內容都被我肢解做本文的輔料了,各位可以酌情對那篇文進行點贊或者感謝,他的文如下:


哎,回答問題前,想嘆息一下吧。(他嘆息了一下)


碎片化閱讀時互聯網的通病,每個人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也不例外。碎片化閱讀的反面是沉浸式的閱讀,這才是盛產體系化知識的好方式。你在問一個無解的問題。。。


說實話,諸位罵我好了,我的確是在用他人的文字擴充本文、也的確在吊各位的胃口,因為我方法很簡單,其實幾個字就寫完了。我是希望各位看到,又希望各位不看-----這種糾結的時刻,我希望有人說,文太長,不看!有個「怎樣才能讓別人把知識心甘情願的把知識傳授給我?」的問題,很讓我糾結。我也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說,這種非親非故的平台,不會有人真的把真知灼見傳授給你,我個人覺得未必-----只是有時候作者需要克服一個心理,因為我有時候把自己的原創灼見分享給你的時候,我會有一種自我賤賣感、自我出賣感。比如這篇文章: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 白詩詩的回答,文中的下劃線說實話令部分人討厭、建議我刪掉,不過有人也建議我不刪。我很矛盾,這麼好的內容,我恨不得你不看,既然看,那就得過一些門檻;當然那篇文章,有個讀者說的一句話我至今銘記在心:這樣的文章,就算付費也值得。在分享的意義上,分享你知我知的東西,滿足了我分享欲,我會有滿足感,這種時候,你完全可以利用我的人性的弱點達到你攝取知識的目的,我也高興,你也高興,作者與讀者各取所需;但是如果分享的是你不知我知,或者是很少有人知但是對大家都很有用的東西,無故付出私人化的洞見,我會有一種掏空感----很不舒服的。為什麼呢?-----因為很多時候,我正是藉以此道達到我區別於眾人的目的。此文也一樣,也只有連篇充斥著廢話才能稍稍的緩解我的自我出賣感,我也不怕因為文長被詬病----因為要分享給你,我首先得解決自己的問題。長文是我的解決之道。另外我還知道,很輕易的問題解決了,別人會以為你根本沒有解決問題。人們對輕易得來的東西都不重視,這是人群普遍的常病。

......

那麼好,該答主還說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有兩千多個贊,我想背後還有數倍的收藏量,以及不計其數的閱讀量------想必很多人多少都在一定程度上認同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正因為有那麼多人認為無解,我回答這個問題才顯得是有必要的。


方法太簡單了,前面不是已經給出公式了嗎?立刻複習一遍:

內容:碎片閱讀的內容質量散亂差,所以需要提高內容含金量-----你認為沉浸閱讀價值非凡,那好-----切割高價值內容----不就可以了嗎?的確可以通過一般方式來提高碎片內容的質量,比如管控的微信公眾號訂閱。但是這只是在大方向上進行了管控,還是拿公眾號的內容來說,無論你是怎麼篩選還是達不到讓知識系統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本身已經系統的知識去取而代之。

思考:大片時間的沉浸式閱讀體現的是思考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一體現在時間維度上,二體現在思考內容的銜接上。碎片閱讀的確打斷了時間維度上的連續性,但是,請注意,我們完全可以人為在內容思考上做到---分----隔----連----續。


第一步:了解你一天的碎片時間的分布

第二步:平時需要做一件累人的工作,即把你需要學習的高價值內容分割碎片化,將你所謂的需要掌握的體系知識以模塊單位進行碎片切割。讓它們像小精靈一樣,滲透到你的碎片時間的窟窿里-----在碎片時間閱讀高價值模塊,而不是被動的閱讀那些來自網媒的低階信息,你就完全不會像以前那樣產生碎片閱讀卻收穫不到體系知識的負疚感,也不用苦大仇深的喊碎片閱讀無用了。


-----吶,這就是我具體提供的方法了,我就故意不加黑了,總是看黑體為生人,白詩詩告訴你,你什麼也得不到哦。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一是你學習的時候很excited!-----對於一個平時經常感嘆碎片閱讀低效、所閱讀信息因為分散而收穫甚微的人,這種方法恰到好處的解決了你的苦惱。因為自行分割的體系知識,在內容價值上優勝一籌,在信息的連續上更是因為人為可控,相對與你以往那種低效的方式,此法具有無可比擬的優點。

此文基本完了,但我還是要聽聽反駁的聲音,我都替各位想好了:


反駁一:按模塊作為單位,切割體系知識使之碎片化,以此取代平時被動的碎片接收,這樣固然很好,超級好,但是這樣會導致對體系知識的思考得不到銜接深入,何解?


答:解毛線啊。本文已經相當「約簡」的告訴你,體系知識的模塊化切割過程中,由於人為可控,所以安插到你碎片時間裡面,是可以完全做到內容上銜接的。而思考由信息的載體引導,那麼在信息內容上做到銜接,思考自然可以接續,這不難理解吧?


第二點,你還擔心的是在思考上不能夠深入。如果你已經閱讀到這裡,那麼不難看出,我所提出的這種方法,其實相當於-----微沉浸閱讀。哈哈,提煉出這個名詞,真的適合大眾傳播,只是需要注意一點-----保證內容上的銜接。需求內容上的銜接、還考慮到知識的體系-----針對這個要求,夜觀天象,不難看出,要做到這個內容上的銜接,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割本已經是銜接好的體系知識。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得買兩本《高等物理》,把每一個題目切割下來,放在你文件包里。碎片空閑的時候,沒事的時候,做兩道。我教授被老婆氣的鬱悶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

舉個文科看得懂的例子,你得買兩本《管理營銷》,把講"營銷是什麼"一塊切割下來,把"管理營銷S是什麼「一塊又切割下來,放在你文件包里。碎片空閑的時候,沒事的時候,看一兩頁。我教授的老婆把教授氣的鬱悶之後,就是這麼做的。

以上強調的當然不是白詩詩的教授家庭關係問題,我要強調的是----兩本,因為你得考慮正反面的問題,剪一本書往往是只能用一面的。兩本----這對常人可不是一般的經濟考驗啊----尤其是那些連盜版都懶得買的傢伙-----好在這種人不怎麼學習」知識」,更不用談」怎樣用碎片閱讀形成體系知識」了。


當然,廣佈於民間的,還有碎片時間記單詞等,這個方式由於見效快、操作簡單,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大馬路上,人們喜聞樂見於回顧how are you和i am fine的經典問題,也會在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floccinaucinihilipification以及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docious這些單詞釋義之間,疑義相與析,形成了普遍和諧的畫面。

反駁二:這樣很累啊?


答:是啊,很累的。

誰叫你要學習呢?多數人學習就是累的。你安安靜靜看明星的花邊新聞就好了嘛,何苦問這個問題。

誰叫你想要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呢?誰叫你想要利用碎片閱讀建議體系知識的?任意自流舒服啊,但你涉及到」提高」「效率」這樣的辭彙時,那就意味著你得人為自我約束----這個累不是你自找的嗎?---既然你有學習的野心,那你得為你的野心負責。

此類歡脫的解法,還可以參見:


應屆大學畢業生面試中有哪些「黑技巧」可以提高面試成功幾率? - 白詩詩的回答

怎麼能有效地提高讀書的效率呢? - 白詩詩的回答

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靜心學習? - 白詩詩的回答


糟糕了,回頭看了一下,到處是這類怪異的想法,也不怕給各位造成信息過載,再提供兩個吧:


哪些事做起來無聊但堅持越久意義越大? - 白詩詩的回答

如何一天背一百個英文單詞? - 白詩詩的回答


最後送上一句話:


「本質上,我們都是在生命換取才華,生命流逝,才華卻不見漲,你是不是活該嘆息?」


唉,回答問題前,先嘆息一下吧。

碎片化閱讀是互聯網時代的通病,每個人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也不例外。碎片化閱讀的反面是沉浸式的閱讀,這才是盛產體系化知識的好方式。你在問一個無解的問題。。。

我的做法是丟掉芝麻去撿西瓜,碎片時間拿來想問題,休息眼睛,不當低頭族;晚上下班回家用大塊時間去讀大部頭,只讀經典,方向專一,先看目錄,讓大腦有充足的時間去理解消化吸收醞釀,新老知識充分地攪拌勾連提純。不看電腦電視手機平板,一旦沾著這四個屏幕,就是掉進了時間的無底洞。

正如攢硬幣成不了富翁一樣,碎片時間的作用微乎其微。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凸透鏡集中於一點才能燃起火花,這個凸透鏡就是沉浸的心態。

知易行難,但回報巨大,攔住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與君共勉。


本人曾和題主有同樣的問題。
一般來說,這個問題可以分兩種情況:

1.知識和信息來源本身就不成體系,即知識碎片化。
2.知識本身體系化極強,但是讀者缺乏大量聚合時間通關,所以對該類知識的掌握碎片化。


簡單的說:
前者就是在地鐵上刷知乎的乾貨。
後者就是沒事看兩頁《C語言入門》。

這兩類情況需要分開處理
先說後者,後者解決起來比較簡單,就是:壓抑慾望,不看。


再說前者,題主的疑問,也是屬於這個問題。業界的動態,政策法規,研究報告這些東西,屬於散裝乾貨,不過樓主需要明白,一兩個香菇,木耳什麼的混起來,只能做個大雜燴勉強湊合吃,要做菜的話,是遠遠做不來的。

本人之前也有遇到這個問題,也嘗試過用有道雲筆記之類的東西,結果就是記了一堆,但是沒興趣去看。其根本原因是:在我們整理已收集的知識時,無法擁有剛獲得知識的新鮮感,行動力會異常的脆弱。


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改變自身知識的構建方式。本人的解決方法是:從傳統的來源導向型,轉變到目標導向型。也就是說,我們首先去設計框架,然後針對性的往裡面塞東西。對於非框架內的散乾貨知識,僅僅只進行初步篩選,然後以存檔為主。

舉個例子:
最近我研究如何做蘑菇湯,那麼我就針對性的去索取這類知識。結果看知乎廚藝板塊的時候,彈出一個《如何迅速掌握基礎催眠能力》的大幹貨。按照以前的做法,這時候我就興趣大增,看看這個乾貨怎麼玩,然後迅速進入心流模式,結果沒看得太懂,但是不明覺厲,留著再說,然後繼續看做蘑菇,結果兩頭都不撈。

那麼改進後的方法是:
先用一分鐘迅速掃一遍《如何迅速掌握基礎催眠能力》這個大幹貨,然後確定有效後,先保存。繼續看如果做蘑菇湯,然後實踐,掌握之後,下次要構建學心理學的知識體系的時候,在資料庫中直接找就行了。
---------------------------------------------------------我是分割線-------------------------------------------------------------------
從這裡開始,就是本文的乾貨了。
假設今天你看到一條關於如何追女孩的知識:

當女孩問你:「你覺得我漂亮嗎?"的時候,千萬別傻逼的說一句:「漂亮。」因為那樣你就成備胎了。你可以開玩笑的說一句:「還差那麼一點就能配得上我的。」

然後你覺得很受用,看起來也不錯,歸檔。然後第二天你又看到一條:

當女孩在微博或者空間里發表:"XX節就到了,看到他們一對對的出去,沒人陪我!"之類的東西,千萬別二逼的回復一句:「有我在呢!"

然後你又覺得很受用,看起來也不錯,歸檔。然後第三天你又看到一條:。。。。。。

如此反覆,當你真正學如何追女孩的時候,你就茫然了,TMD女孩說那麼多話,我難道要每一句都
要記住?????????

如果你僅僅知識掌握上面的體系化知識吸取,那麼就會遇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有些東西,它屬於某個知識體系,但是本身不參與體系的構建。它僅僅是在某個體系下延伸出來的產品。從中國傳統的體系來解讀,就是「道」和「技」的區別。

那麼當你系統的學習如何追女孩之後,你的「道」就構建了,即使你說不出「還差那麼一點就能配得上我的。」這種話來,但是你一眼也能明白這是經典的「廢物測試」,真正遇到女孩問你:「你覺得我漂亮嗎?」 再起碼你也能知道說個「哦,還不錯」或者「嗯,你挺有特點的」這類及格的東西。

慢慢的你會發現,「技」用起來很爽,但是是學不完的;而「道」非常精鍊,往往半個小時內就記住了,卻只具備指導性,卻缺乏實戰型。所以你會忽然明白,你是永遠不可能把一個方面做到極致牛逼的,大部分情況下,你的知識只需要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就夠了,以20/80的標準來構建你的知識體系,剩下的東西,即使再牛逼,通常情況下也只是屠龍之技。


這些「技」層面的東西,你自己就能創造,這時候你只會很明晰的去收集牛逼的「技」 了,這個過程,也大大加強了你在這個知識領域的高效篩選和吸收。

當然,如果讀完之後覺得很爽,然後接著點開下一個感興趣的話題,那麼這篇回答依然屬於「碎片知識」。


所謂碎片化閱讀,是在兩個維度層面的碎片化:

一是閱讀時間碎片化,現在這個世界每個人的壓力都大、破事兒都多,擠壓之後留給閱讀的時間都是零碎的。

二是閱讀內容碎片化,無論是看微博、微信、還是讀書我們都是讀一些章節、片段,因為缺乏系統化的訓練,缺乏閱讀長文章的耐心,甚至根本就沒有動力去閱讀厚一些的實體書。

筆者自2007年本科入學到今年博士三年級的十年間共閱讀超過2350本書,其中幾乎70%的閱讀量是靠著碎片化閱讀的模式來完成的。2015年1月以來,在清華大學小班授課兩個學年,教授碎片化閱讀的課程,同時也在北京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和中華女子學院短期帶班授課講授碎片化閱讀。另外還帶過網課等等,教過的學生也有200有餘,故而我的碎片化閱讀經驗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在此將我的碎片化閱讀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碎片化閱讀的第一要素——做筆記

有很多人之所以反對碎片化閱讀的原因,其實是他們並不會正確的高效閱讀模式,我們在這裡強調一點,所謂的高效閱讀,並不是讓你一很快的速度去閱讀書目,而是保證你讀完這本書之後,能夠回憶出更多地書中的內容,更確切說是記住更多書中有效的價值信息。能讀多少本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資本,讀完之後能講出多少本才是真本事,能講的核心是首先要學會做筆記。

那麼做筆記最基本的要素是什麼呢?就是你在紙本書的同時,要用彩色鉛筆或者其他記號筆在書上勾勾畫畫,如果你讀的是電子書,那麼你要使用有可以做標記的軟體或者工具來完成這些個勾勾畫畫。

(上圖為筆者2009年讀熊本哲《荀子今注今譯》隨手勾畫的筆記)

碎片化閱讀之所以被吐槽的原因是讀的太零散讀完就忘,但如果你學會記筆記,哪怕是最基本的勾勾畫畫,到你下一次拿起書來閱讀的時候你是有印象的,就算記憶生疏一點,你看到前面的勾勾畫畫也能夠喚起你深層記憶,這樣閱讀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當然,簡單的勾勾畫畫還是不行的,勾畫完了等整本書讀完了還要整理筆記,雖然讀書筆記最初70%的內容都是摘抄,但是當摘抄的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你也會偶有所感寫一些讀書札記或者書評、讀後感什麼的。現在電子化雲筆記軟體非常發達,我們既可以用掃描全能王這類的工具將書中需要摘抄的內容經過OCR識別導出,也可以在雲筆記中錄入書評札記云云,全面完善你的筆記,那麼每讀完一本書之後都會收穫到許多的價值信息,把這些信息放在雲筆記客戶端裡面,也方便隨時查閱,非常高效。

二、碎片化閱讀的第二要素——閱讀材料分類

如果你想要讓碎片化閱讀更為高效,那麼你首先對你想要閱讀的材料,做一個基礎的分類工作。最起碼的可以如下圖所示,分為三類:

第一類書:專業精讀書目

無論你是讀書還是工作,你都有自己的專業所向,讀書的同學需要完成本專業的課程,那麼課程相關必讀書目是你需要花費最多的時間精力去閱讀的方向。工作的朋友需要對自己的工作業務非常熟稔,需要閱讀許多業務剛需的資料,那麼這一部分的閱讀是你的重中之重。總之專業精讀書目,需要你用相對整段的時間去閱讀。

第二類書:興趣泛讀書目

興趣泛讀類書目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自己想要多學一點兒,去擴大知識面去閱讀一些通識普及累得讀物。一方面是業務拓展到相關領域,為了防止被坑蒙拐騙,所以要讀些相關材料熟悉情況,此類材料的閱讀。其實這一類書目的閱讀,決定了未來你的發展的創新能力,這一類書特別適合碎片化閱讀,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可以訓練自己的抗干擾能力,抗干擾能力越強,你在這個層面能讀的書越有深度。

第三類書:休閑輕鬆書目

這一類一般就是讀著玩兒,讀者爽,讀者休閑,打發時間的書,它即可以放在碎片化時間去讀,也可以放在任何一個時間,反正自己無所謂追求它的效率而已。

三、碎片化閱讀第三要素——個人閱讀時間規劃

在完成對於自己所需要閱讀的材料分級之後,我們也應該把自己每天的時間加以分級,大致也可以分為三級,如下圖所示:

第一種時段:長時段

如果以一周為計,那麼一周中大多數人只有周末會有超過2小時的長時段,用以閱讀。 如果以一天為計,那麼大多數人都有晚飯後到睡前1-4小時不等的時間是你一天中最長的時間段可以用來閱讀。

第二種時段:每日恆定

這些年流行一些GTD的日程規劃類APP,其中最出名的一款是番茄時間,即科學認為人類一次性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25分鐘,那麼我們以此發揮,以半個小時為一個時段來計算個人從早起到夜裡睡前的時間分配,你會發現每天都有一些自己恆定的機動時間,這類時間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乘坐各類交通工具上下班/學的時間,第二種是午飯/晚飯的前、後的半小時,第三種是學生的課間。

第三種時段:機動時間

此類時間段並不是每天都會出現的一些機動時間,比如一些偶然狀況沒發生於是閑下來了,或者打掃衛生、洗衣服這種純粹做一個事情又覺得無聊的時間段,通稱為機動時間,現在的有很多提供高質量有聲書的APP,可以利用此類時間來聽有聲書。


綜合以上三種時段而言,我們可以發現第一種是恆定的,此時段的閱讀都不能稱之為碎片化閱讀,因為時間本身就不算碎片化的時間,第三種是隨機的。真正的碎片化出現在第二種情況,而且第二種的時間,如果沒有經過合理規劃,那麼經常會被我們浪費掉。

故而學會總結,學會利用第二種時段決定了你碎片化閱讀的效率。如何利用第二時段,我個人的行為習慣是無論去任何地方,只要出門帶包我就帶一本書,如果出門不帶包,手機裡面必須有能做標記、可以輸出筆記的閱讀軟體,裡面有豐富的電子書資源。這樣我可以在任何等人、等車的機動時間中完成優秀閱讀,日積月累會有很大的進步,而且客觀上還培養了閱讀抗干擾的能力。

四、碎片化閱讀第四要素——閱讀材料與時間段合理配比決定效率

當我們將個人日常的時間段分為三種,想要閱讀的材料分為三類之後,可以完成下圖中所顯示的這種配比模式:

即: 長時段 → 閱讀專業精讀書目

每日恆定時間 → 閱讀興趣泛讀書目

機動時間 → 閱讀休閑輕鬆書目

如此配比好處有二:

(1)你並沒有一天從頭到尾都在讀一本書,不會枯燥,而是有所調節,反而效率會更高。

(2)日積月累之後你會發現在十天半個月的長時段中,自己在無意間看了很多書,這樣自己對閱讀的興趣也會高漲起來,閱讀並不是很難的那麼一個事情,漸漸也會習慣成自然。

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無論選用那種時間與書目的配比類型,一周之內都需要一個完整的時間段來完成全部筆記的整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永久性保證你的閱讀質量。

另外,如果你真的因為某些剛性需求,在短時間內看完一本書,或者你想鍛煉一下電子閱讀的效率,可以選擇在手機、平板、電腦、有聲書,以及實體書,利用不同設備和不同介質,依據環境不同而切換,來閱讀同一本書。比如你想培養一下古文閱讀能力+碎片化閱讀能力,我們讀《史記》。

《史記》這類經典讀物有很多版本,基本覆蓋電子閱讀文檔的各種格式,既有紙本掃描的PDF,也有純粹文本閱讀的MOBI / EUPB / TXT等等,甚至有白雲出岫老師精心朗讀的有聲書版本,紙質本的書也是銷量遍天下。我們可以在家裡讀紙本,出門交通工具上讀電子本,鍛煉打掃衛生的時候熏陶一下聽有聲書,只要是筆記都記下來的,最後放在一起整合就可以了。即使是聽有聲書,鍛煉自己把重點語段提取關鍵詞記下來,等拿到實體書之後,再標註出來,也是可以的,還能鍛煉信息提取能力與記憶力,一舉多得。

以上就是我這些年來在碎片化閱讀模式方面,總結的一些經驗。

http://weixin.qq.com/r/TnWZgQfEglr9rUPi9yB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你對我的觀點感興趣,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韌勉觀察」!(獨立經營四年有餘,不定期更新,野蠻生長!)


前面的很多回答都是扯淡,沒有本身成型的知識體系,你閱讀再多的碎片也是徒勞。你從來沒讀過紅樓夢,去知乎上看一百個紅學的問題就建立起對於紅學的知識體系了?簡直是bullshit,任何在學術和知識上想要走捷徑的行為都是最愚蠢的行為。
相反的,碎片化閱讀還可能讓人產生一種我對這個行業懂了很多的錯覺,殊不知你所了解的只是管中窺豹,九牛一毛。


碎片化閱讀不能建立起成型的知識體系!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

評論區的神邏輯,所有的知識體系都是碎片化的集合,所以碎片化的集合一定能得到知識體系。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給你一個拼圖,你照著拼,估計幾天能拼完,不給你圖示呢?你估計得拼一輩子吧。強詞奪理真的很沒意思。沒有體系作為支撐的碎片化信息無法做到準確的還原信息的真實性。其中信息的缺失和邏輯的錯誤多少會存在的。傳統學科不存在野路子比科班更厲害的可能性,比如民科,比如野史。這些就是碎片化信息建立起來的錯誤知識體系的典型例子。新興學科因為其特殊性,大家都沒有體系,所以野路子說不定還有點出路。


首先看下如何將碎片知識系統化的問題?當我開始深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忽然才發現這很可能是一個偽命題,我並不是否認應該平時做好知識的採集和整理,形成詳細的筆記記錄這些好習慣。而是忽然感到沒有明確的目標驅動的知識碎片採集往往是很難真正系統化的,如果你真正對某一塊知識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或者說你的工作剛好需要涉及到哪方面的內容,你自然會有意識的將這些內容更好的總結和系統化。

大家一定不要以為你進行了詳細的知識採集和分類整理就系統化了,很多時候沒有實踐驅動,並在實踐後通過反思逐步梳理,那麼採集來的知識再完整也僅僅是理論層面,這些內容並不會真正內化為你的經驗和核心競爭力。從06年開始寫博客並結合工作,自己可以講在SOA,CMMI和產品管理和項目管理各方面都做過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化工作,但是核心還是有實踐和項目鍛煉機會。我02年就開始接觸到項目管理,也參加過相關培訓,但是當時公司也還沒有推完整的項目管理流程和項目經理專職化,因此當時雖然碎片化的採集和吸收了很多資料和信息,但是並不代表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真正系統化掉了,真正後面實踐了才知道究竟該如何系統化總結。

但是大家並不要認為碎片化的知識就沒有任何意義,碎片知識是拓展我們視野和知識廣度的一個有效途徑,這些知識或者即使是信息也可能增加就一個陌生領域你和別人有基本的溝通基礎的重要準備。或者說是增加了一些在日常溝通中重要的交流內容。同時碎片知識的吸收有一個重點就是在你頭腦裡面增加了大量的知識線索,這些知識線索往往是最有用的,當你真正面對一個新領域或新問題的時候,你大概知道從何處下手。

知識碎片往往會勾起你延伸學習的興趣和機會,這往往才是知識碎片帶來的巨大作用。因為只有就某一個知識點或知識領域大量的延伸學習後,你才有資格來談如何系統化的問題,或者說你才有了進行歸納總結或知識整合的基礎。我可能並不會關心一些碎片知識究竟馬上帶來哪些價值,或者說必須要系統化。但是我可能會就一個或多個碎片知識激發起強大的延伸閱讀和學習的興趣,比如你可能會花費好幾天時間大量的閱讀和消耗一個細分的行業或一個知識領域,這個帶來的價值往往比你把知識採集到你的筆記本裡面多年不看要有效的多。

即知識碎片的最大作用是能夠激發起你系統化的研究和學習,而不是大量知識碎片碎片本身就能夠很好的系統化。要明白知識碎片所涉及到的知識廣度,究你一生都無法做得完全的系統化,而你真正要系統化的是有強力目標驅動和價值創作的知識領域。

知識碎片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能夠從你已有的業務領域跳出來,能夠多學習和多觀察跨界的思考方式,從而拓展你的思維方法和模型。不論什麼知識領域,你會發現到了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層面,他們往往就是想通的,有可以相互借鑒的地方,通過這些知識碎片能夠補足你原來思維方式中欠缺的部分。這也是知識碎片碎片的另外一個重要作用,你有時候會發現有些人能夠相當快速的切入到一個新的知識或業務領域,其真正起作用的就是平時大量接收各種知識後反饋到思維層面的能力提升。

不要太去強調知識碎片的系統化,就如現在不會太去強調用滿你所有的碎片時間一樣。因為這兩者本質是一樣的,即當你真正有目標驅動的時候,你自然而然會去系統化思考和總結,知識碎片的重點是激發你系統化某一個知識領域的興趣,而時間碎片帶來的思考是減少碎片時間並真正提升效率。

反思自我,最近1到2年雖然沒有明細的退步,但是也沒有明細的進步,其根本原因還是有一長段的時間脫離了一線的實踐,沒實踐就難有反思,沒有反思就難有系統化的總結。系統化本身是一項艱巨和極費腦力的工作,特別是在沒有真正問題驅動的情況下更加需要你高度自律和有強大的學習力。


謝女神邀。碎片化閱讀與整理已經成為我生活中重要的習慣了。
(我大學畢業後就總琢磨嘗試這事,中間遇到過很多挫折,失敗很多次,後來隨著軟體越來越好,加上自身失敗經驗,才算做成一個比較成功有效的模式。以下就是我一點經驗了)

生活挺忙碌,不敢停下來,碎片化閱讀都是被這快節奏生活逼的:)
但是並非碎片化就能夠形成有價值的體系。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獲取與整理,不能碎片來,碎片去,則沒有太大的意義。
碎片化閱讀與知識體系構建的本質就是:拿來主義,分門別類。

碎片化材料選擇與基本特點:
1.閱讀的愉悅感:
一個你感興趣的內容會加強你的抗干擾能力,把碎片化閱讀的效率極大的提高。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在通勤時候,甚至在聚會的時候都會很容易的看微博長文與知乎答案,但是卻難以進行無趣的信息I/O。
碎片化信息獲取第一就是選擇:具有吸引力的內容;
2.選擇難度較低的陌生材料,或者熟悉的材料。
非常不建議選擇較難的材料,比如高數(華羅庚一類神人除外),或者讀一篇陌生辭彙量較大的文章則效率會非常低下。
使得進行不下去,這反爾需要你加強注意力的內容,還要大的整段時間,這樣子就與碎片化的優勢形成矛盾。
一般來說,這些內容可以是:有趣易懂的,比較費神的,讓人崩潰的..後兩者都不太適合碎片化閱讀;
選擇對的材料是最好的開始。

有效利用工具與步驟順序:(請務必保持內容對你具有吸引力為前提)
第一步:養成收集整合、反覆閱讀的習慣
我們的碎片化閱讀場景一般分為「有目的閱讀」和「無目的閱讀」兩類。
不論哪種場景下,都應該養成收集整合併反覆閱讀的習慣。
因此,最好是將有價值的內容隨手保存到筆記軟體里,整合在一起,需要時一搜,減少出現「我好像在哪裡看到過這個問題." ,"不過我想不起哪裡看到的了「的困擾。
方便反覆閱讀,也方便日後建立知識體系。
推薦有道雲筆記,我就是眾多鐵杆粉之一,非常好用。
可以說碎片化閱讀與知識體系構建這個筆記本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碎片化閱讀情況如下:
1. 有目的閱讀
題主工作性質是金融,所以經常通過微信公眾號有意識的去閱讀一些業界的動態、政策法規、研究報告等。
閱讀時,就可以直接選擇有用的片段進行保存,方便需要時拿出來用。
選中內容,長按點分享,就能直接保存到有道雲筆記中了。

2. 無目性閱讀與瀏覽:
我們經常在微信公眾號、知乎或者果殼上找到有趣的內容,也值得保存下來反覆閱讀,增強閱讀樂趣,擴大知識體系。

總結:
不管是有目的的還是無目的的進行碎片化閱讀,都應該養成收集整合併反覆閱讀的習慣。
時光短暫,拿來主義。

第二步:碎片化閱讀:歸納
分類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從碎片到塊到系統,歸納可以說是核心的一步,可以使複雜的事物簡單化,把我們收集到的碎片化進行分門別類,這通常會讓你有點特別的發現;
帶著一些疑問,遇到就保存,清晰的整理歸類後,繞開繁瑣雜亂的信息,大腦的頓悟系統就發生作用了,你會發現本來比較複雜的事物變得易於理解與條理清晰起來。

舉個常見的栗子:在自學英語的時,通過很多途徑收集了很多英文資料。保存到筆記軟體之後,我會對這些碎片化資料進行進一步地分類歸納。

分好類之後,再遇到什麼有用內容,我都知道保存歸納到哪裡,並且去哪裡提取相關的信息。除此之外,我還有很多其他學科類收集與整理,都獲益頗多。
同理,題主的很多的學習與工作的事都可以通過這個方式提高效率並且對於問題有更好的認識,這也是為建立知識系統進行的必要鋪墊。


第三步:整理與建設體系
當你歸納後總有一些發現,你就可以把你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 ,建立一個文件夾,寫一些心得之類,基本的知識分類框架就已經出來。
這是我自己慢慢整理出來的:
輔助工具軟體推薦XMIND,也是真特么好用,配合有道的文件夾結構爽爆了。
將整個結構列好放入筆記中:

遇到的內容都會分級。
通過前面碎片獲取保存-歸納-整理,現在你完全可以從碎片化信息做到一個體系的知識進行構建

以上,
總結下步驟:
1. 碎片閱讀內容選擇
2. 隨手保存
3. 歸類
4. 歸類的基礎上建立不同層級文件夾中;

Thx :)
慣例ps:
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我還在大巴車上一邊寫,一邊截圖整理,到家後整理了一下就差不多了。
利用好工具,碎片化的時間可以干很多的事,沒那麼複雜,養成一點習慣就好了。
拿來主義,別讓時光輕易溜走。


恰好,前幾天我在群里做了一個關於如何構建知識體系的分享講座,最後留了一道思考題,就「如何在碎片化的生活節奏、碎片化閱讀中構建知識體系」,和本問題一致。這一篇回答,就當做上次的思考題的解答了。

雖然碎片閱讀構建知識體系是可能的,但是,在沒有組織規劃的情況下,普通形式的碎片化閱讀,本身就是無法形成知識體系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數人的碎片閱讀,只是從「什麼都懂了但是不會用」的狀態,逐漸轉化為「什麼都學過但是都不記得了」的狀態。

很多人碎片閱讀的心態和行為發展路線其實是這樣的。

這種心態就相當於沒有任何規劃的情況下先隨便找了一個工作,然後心想:「已經有了一份工作了, 但是好像沒什麼發展前景。怎麼樣才能更好的職業發展呢?」

你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職業發展能順利嗎?這樣的碎片化閱讀容易建成知識體系嗎?

一、

具體來講,上述形式的普通碎片閱讀,無法形成知識體系,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內容不連貫

不論是微信公號、知乎還是某個行業論壇,其知識內容都是缺乏連貫性的,這種連貫性的缺乏會讓你的學習效率大幅降低,乃至成為無用功。

以學習金融投資為例。比如,你在一個公眾號上看到了一篇關於公司財務分析的乾貨內容,看完感覺很有收穫;還在另一個公眾號上看了一篇講解國際政治局勢對投機資金驅趕的分析,感覺也很有用;接著又在第三個公眾號上看到某大咖對中國政府發布的一個新政解讀,還是很有用。

假設上面每篇文章你都花了20分鐘看完,今天你一用就投入了1小時的零碎時間學習。那麼請問,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極有可能,你什麼都沒學會。

如果你今天所有時間都花在公司財務的學習上,甚至連續幾天、幾周時間都是在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公司財務,那麼你可能對公司財務的理解就有相當的加深了。然而你在碎片時間學習中零散的夾雜這一些公司財務的內容,那種「很有用啊!」的感覺可能保持了10分鐘就忘記了。最後你只留下了一種感覺記憶(那一瞬間「很有用啊!」產生的愉悅感),並未形成長期記憶。

即使你的知識內容來源於某個固定的公眾號/大V也是一樣的。這個公眾號可能一直發送的都是金融的文章,但是它的內容推送依然是不連貫的。

這種不連貫的知識內容,本身就無法形成知識體系。

2知識缺乏邏輯層次

除了內容的不連貫意外,知識缺乏邏輯層次也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依然以金融的學習為例。在無組織的碎片化學習當中,你連續學習了一星期的金融投資方面的問題,然而,如果你之前並沒有學過概率論方面的知識(投資分析需要用到概率論),那麼你的所有學習都是白費。正確的進程應該是,先學概率論,再學投資分析。

也可以用一個更簡單明了的例子來說明。一名初中生在連函數都沒有開始學的情況下,利用碎片時間,通過中學數學論壇學習了幾天解析幾何的內容(高中數學內容)。

3
缺乏配套練習

普通的碎片化閱讀和學習,非常容易缺失配套的練習和實踐應用。你拿著手機刷微信和知乎,往往看完就算了,既沒有後續反覆思考,也沒有像中學生那樣上完課後還要做些作業。最終的結果就是,你在初期處於一種「什麼都懂了但是不會用」的狀態,並隨著時間的流逝轉化為「什麼都學了但是都不記得了」狀態。

二、

如果我們想要形成知識體系,必須採用一種有組織、有預謀的閱讀方式——結構化閱讀。

結構化思維,雖然我已經多次提到,然而大部分人仍然低估了它的作用,並對它使用不熟。在通過結構化思維進行碎片化閱讀時,將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梳理結構化的框架

為了形成知識體系,我們必須先進行結構化的框架和體系梳理,然後按照順序將知識碎片填充其間。

以高中數學為例,它的結構化框架大致如下:

當你想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高中數學時,你就需要梳理出上述這樣的結構框架。

然後,你需要確立結構內部各個分支之間的邏輯遞進關係,並以此確立學習順序。

比如,你可以先學立體幾何,也可以先學解析幾何,但如果你要學立體幾何,那麼在此之前你必須先學習空間向量和初中的平面幾何。學完函數以後,你可以進一步學習三角函數,也可以去學習不等式,但是不論是學習不等式還是三角函數,在此之前你都得學習函數。

有了這種框架結構和邏輯遞進的序列以後,你的學習才能體系化。

這種框架,是需要事先搭建好的,然後再以此指導碎片化學習的過程。一般來講,教育部大綱、考研必考書目和課程體系,以及一些文獻綜述、學科發展史之類的東西,會為我們提供建立這些框架結構的指導或輔助。

2
結構化學習的行為

依然以我們最常用的公眾號、知乎為例。為了實現上面講的結構化學習,我們並非永遠都是隨意找到一段材料然後就立刻開始學習。在結構化學習行為的過程中,可以分為材料搜集、材料學習兩個部分。

材料搜集

利用零碎的時間,你可以按照事先建立好的結構去針對性的在各處搜集資料,也可以建立好搜藏夾,把隨機瀏覽到的好文章、好材料納入收藏夾中。

在這一環節,你瀏覽文章不必特別的細看,只用快速瀏覽大致判斷價值,然後貼好標籤分類收藏,。

材料學習

當你收集了一段時間的材料,覺得比較充足了以後,就開始利用零碎時間進行材料學習。你打開某一個收藏夾,學習某一個固定類型的內容。這種學習最好是持續性的、集中性的,即,你在最近幾天、幾周內持續的學習同一內容。這樣集中精力攻克難關的學習方式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力。

3結構化學習的意識

即便我們有了一個實現的結構規劃,再具體的學習行為時,我們依然容易忘記整體框架,陷入零碎的細節糾纏中。這是碎片閱讀和學習的先天劣勢,因為你上一次學習可能是3天之前,內容遺忘殆盡;因為你這一次學習可能是在嘈雜的餐館裡,環境本來就讓你容易思維散亂。

為了克服這樣的弱點,我們需要在每次學習是進行自我提醒,提醒整體框架和邏輯鏈條的上下游。比如,這段時間你在學習公司財務,你或許會這樣在每次學習前默念一下:我要學習金融知識,金融知識分為微觀/宏觀經濟、公司財務、證券投資、貨幣金融和國際貿易幾個大類,其中證券投資的學習,需要以公司財務為基礎。

通過這樣的自我提醒,你更容易理解目前學習的意義、意識到知識體系的整體,以及喚醒之前所學過的周邊知識。

上述這樣的結構化學習方式,可以幫助碎片學習的知識體系建立。實際上,有沒有這樣的結構化,差別是非常大的。

以我自己為例。在我的碎片時間裡(微信、知乎),我既會看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內容,也會看歷史、政治方面的內容。在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領域,我是有框架結構的,在歷史政治知識方面,我是沒有框架結構的。所以在日常的碎片學習中,那些思維方法和學習策略方面的碎片內容,我就很容易吸收掌握;而政治歷史知識,則更多的成為了一種知識消遣,看過就忘,並沒有什麼長進。

希望大家都能夠使用高效的方法,把碎片化時間真正的利用起來,構建出一個豐富的知識體系。

相關文章參考:

葉修: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他們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呢?

葉修:如何獲得更有效的閱讀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

葉修:普通人如何通過訓練大幅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

葉修:為什麼很多書看完了之後,回到生活中,還是該怎樣就怎樣?

葉修:如何訓練思維的深度和縝密度?

葉修: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

無恥的知乎正在對我進行流量限制(意思是,大部分粉絲看不到我發的文章)。。逼得我轉移陣地進入微信公眾號:學習策略師(搜索ID:xuexicelueshi)

以後文章將主要發在公眾號上。


如果你肯堅持寫作,那麼慢慢地,由於寫作需要整理和組織信息,於是,這些有價值的碎片也就能如同一顆顆散落的珍珠一樣,被你慢慢串在一起,變成珍珠項鏈——寫成文章。

這也就需要你在閱讀每一篇文章時,問自己:

我讀這篇文章,解決了什麼樣的問題?
又引申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引申出的問題,我應該去哪裡尋找答案?是買書,還是只讀微信公眾號?

要知道,那些有價值的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看起來輸出的是一杯水,而寫作這些文章的人,背後喝了何止一桶水。所以,在讀這些文章的時候,要不斷地思考:

作者的這個觀點,是他獨創的,還是引用他人的?
如果是引用他人的,引用的是誰的觀點?在哪裡可以找到原始出處?
作者的這個觀點,在其他資料上有沒有和他的觀點相近或相左的觀點,如果有,我有沒有對比著來分析誰的觀點更能說服我?

如此,你就用你的思考,將你讀過的碎片串聯了起來,一個個圍繞你所了解的行業的問題慢慢浮出水面。

當問題越來越多時,你就可以對問題進行分類了,如此,就會更有結構感地把握問題。

如今之所以會有一種失控的感覺,是因為你並沒有通過寫作這種有利於思考連成線形成面乃至形成立體結構的思考方式,來幫助自己形成有結構的問題意識。

要不,試試看?

推薦大前研一的書《思考的技術 》。

-------------------
讀書早晚會忘,為什麼還要讀書? - 周筠的回答


如果覺得有用的話,給喵點個贊吧~這篇文章可能是一把開啟思維新世界的大門的鑰匙,它將引領你開始一段嶄新的旅程。

很多人認為是移動互聯網、手機的興起帶來了碎片化學習,其實不是這樣的呢。如果我們把碎片化信息定義為短小的、不成系統的信息,那麼在移動化閱讀興起很久之前就有了碎片化信息。民間的諺語、歇後語,小時候掛在教室牆上的「名言警句」,生活中別人告訴你的「經驗之談」,其實都是「碎片化信息」。其實書也未必都是成體系的,有些書也是碎片化信息合集。

上一次,喵和大家分享了「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知識體系構建方法,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在碎片化閱讀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是喵學習策略系列第五篇文章。第一篇講了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及時獲得學習中的正反饋有沒有一種讓人很爽的學習方法? - 知乎;第二篇講了如何克服困難,高效完成自己不喜歡、覺得困難但又不得不做的學習任務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歡的工作/學習任務? - 知乎;第三篇講了如何提高學習能力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 知乎;第四篇講了如何搭建「以理論為中心」的知識體系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知乎。

和第三篇一樣,這篇文章也是「拆書學院」線上課程的筆記中的方法論與個人實踐相結合。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喵的文字,建議先戳上面的第三篇文章呀~它會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今天的內容。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把學習劃分為了兩種類型——「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是以通過考試為目的或科學研究為目的,主要強調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歸納、解題。以自我為中心主要強調解決自己的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第五篇中,我們區分了與「理論知識」與「應用知識」,對於前者,我們需要把學科的體系搬到自己的大腦中,重點是「理解——歸納整理——記憶」;對於後者,我們需要「重組——添加——重組」。

本文將圍繞「應用知識」展開,以此為基礎建立的知識體系將給你帶來成長思維、批判思維與系統思維的升級,可以幫助你快速進入一個新的領域,甚至還能通過智慧影響待人接物。

文章結構如下:

一、為什麼要建立知識體系

二、如何構建知識體系?

1.從三個維度對碎片信息進行擴展

1)幫助思考的工具——「前因後果、適用邊界、反思追問」

2)建立知識體系的具體步驟

2.從實際出發建立知識體系

三、建立知識體系的好處

1.思維帶來表達升級

2.快速進入新的領域並成長為專家

3.通過智慧影響待人接物

四、建立知識體系的三條進路

五、關於學習與建立知識體系的一些經驗

六、總結

一、為什麼要建立知識體系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碎片化信息。

從微信各種訂閱號推送的文章,到通知欄閃爍的各種推送。如果我們把碎片化信息定義為短小的、不成系統的信息,那麼早在移動化閱讀興起的幾千年前,古人留下的飽含智慧的「諺語」與「格言」,其實就是碎片化信息。不僅有「三個和尚沒水喝」,還有「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不僅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還有「好死不如賴活著」;不僅有「明哲保身」,還有「奮不顧身」……這樣的信息碎片,看得再多、記得再熟,也不能帶來真正的學習和認知增長。

沒有知識體系的人,大概有兩種類型。一種「聽風是風,聽雨是雨」。這種類型的人,今天看了一篇《不會說話,你還敢拼職場》,發現自己的溝通能力亟須提高;明天看了一篇《不懂時間管理,你還敢拼職場》,又覺得時間管理才是自己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後天又看到一篇《情商低怎麼拼職場》,才發現自己從未真正拼過。還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不管有多少信息從他眼前經過,凡是和自己認為的觀點不一樣的,統統都假裝沒看到。

知識體系的反面是碎片化學習。題主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看似對立的兩個事物如何聯繫在一起呢?我看到樓下有答主說「碎片化閱讀根本不可能形成知識體系,真的如此嗎?先別急著反駁我,既然是兩個對立的事物,三言兩語也必然無法描述清楚,那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碎片化學習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聽風是風,聽雨是雨」的問題。如果把知識點比作沙礫,沒有體系的知識點堆在一起,只能堆成沙丘,風一吹過,又成了一盤散沙;而有了知識體系,則可以積沙成塔,跬步致千里。

二、如何構建知識體系?

1.從三個維度對碎片信息進行擴展

1)幫助思考的工具——「前因後果、適用邊界、反思追問」

在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 知乎中,喵給大家介紹了一種全面提升學習能力三個維度的方法——用三張便簽I、A1、A2來實現內化和應用知識、分析和整理信息、追問和反思經驗,讓我們來複習一下

分析信息的關鍵是追問前因後果

整理信息的關鍵是追問適用邊界:

我們本篇會繼續沿用這個方法。

2)建立知識體系的具體步驟

有些人可能會有誤會,覺得上述方法是碎片,那是因為你仍把學習仍當成以知識為中心的。我們把書中的東西拆開了,只留下對自己有用的部分,看起來像碎片。但是別忘了,你自己拆出的組塊是可以再次拼起來,可以用來搭建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什麼是體系?體系不是點,不是線,而是一個立體的網。相互之間有連接與支撐。一個孤立的信息碎片就像一粒沙子,是一個點,點是沒有維度的。從碎片出發形成知識體系,就要把點延長成線,線延伸成面,面擴展成立體的空間。

(1)你接受到一個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可能是一個碎片信息。你給這個碎片信息加上了一根經線,即前因後果。這樣,一個碎片點就成了一條線。

(2)這樣還不夠,再加上一根緯線,即適用邊界,這樣就變成了一個二維平面。

(3)要想讓它立體起來,還要再加一根縱線,要與自己聯繫起來,也就是反思和行動。反思是指向過去的,行動是指向未來的。這樣每一個知識點就立體起來了,變成了一個組塊。

這樣,知識體系的框架就形成了。這個框架中間填充什麼呢?填充案例,填充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發生在你身邊的,填充你聽說過的案例。這樣,不同的知識點相互鏈接、相互榫合,構成一個個組塊;多個組塊合在一起,共同築成知識體系這個大廈。

聽起來有點抽象,我們來舉一個例子幫助理解好了~

你現在得到了一個知識點叫「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一個碎片化的信息。大概說的是人多之後合作是很困難的。

我們先對這個碎片信息追問前因後果:

再對它追問適用邊界:

經過追問「前因後果」和「適用邊界」我們可以看出,「三個和尚沒水吃」適用於講合作、講制度、收益分配,而「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臭皮匠強調智慧、視角、創新,它們並不矛盾,只是適用邊界不同。

這樣,兩個看似矛盾的信息就被聯繫到了一起,不再是孤立的點,而是根據適用邊界不同可以選擇的不同信息。

在「反思」部分,你可能聯想到,大學的時候每次課程設計和大作業,6~7人的小團體,總有人「抱大腿」,就在答辯那天露個臉,平時卻什麼也不做;想到自己所在的團隊,隊員積極性不高,對於一起合作的項目總是相互推諉……

在「行動」部分,你可能會想到,在在學校一起做課程設計的話,如何委婉地拒絕那些長年消極怠工卻要分一杯羹的同學在下一次課程設計中依然要和你組隊;自己的部門裡增加團建頻率,問問身邊的朋友們,6~7個人的團建除了旅遊和吃喝能幹什麼能讓大家工作更加順暢、有更多的感情鏈接……

經由這樣對一個碎片化信息的三個維度的加工,「三個和尚沒水吃」這樣一個碎片信息就從孤立的一粒沙變成了有三個維度的、可以連接的磚塊。對「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也可以如此加工。

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兩個「碎片」都是圍繞著「合作」來說的。誒,那有沒有更多的信息碎片可以讓我們參考呢?

於是我們又想到了「桃園三結義」,想到了「一個好漢三個幫」,想到了「團結就是力量」,想到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想到了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

這些信息碎片,它們與「三個和尚沒水吃」都有什麼區別呢?

桃園三結義強調的不是合作,而是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目標。當談到企業文化建設,談到公眾承諾、共同目標的時候,我們會想到「桃園三結義」;一個好漢三個幫強調的是合作、人脈、情感賬戶,還有個人品牌;「團結就是力量」強調的是合作,是共度難關,是萬眾一心,是一個集體為了同一目標而共同奮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強調的是「仁政」,強調的是「正義」,強調的是群眾基礎;而囚徒困境強調的是信息不對稱,是透徹溝通……

我們剛剛用「三個和尚沒水吃」搭建了一個組塊,以這些碎片為中心,可以搭建各自不同的組塊。這些組塊聯繫、咬合作一起,就構成了一個小的知識體系。當你獲取到新的信息時,對比、調試各自的適用邊界,就可以進一步擴充自己這一塊的體系框架。

有些自媒體人為了博得關注,會在寫文章的時候刻意誇大、偏激、片面,很容易把讀者的情緒帶入,相信作者所說的就是「真理」;用「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表現,怎麼看怎麼覺得有道理。這樣的雞湯,有再多的感動也很難知道如何下手;這樣的「乾貨」,讀再多也很難有實質性的提高。下一次,當你再讀到《不會說話,你還敢拼職場》的時候,讀到《不懂時間管理,你還敢拼職場》的時候,讀到《情商低怎麼拼職場》的時候,試試對這些乍看上去不同又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碎片追問「前因後果」,追問「適用邊界」,問問自己「我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我今後該怎麼做呢?」,想一想這些碎片之間有什麼聯繫——你還會輕易相信這些片面、提出假設卻沒有逐一驗證、缺乏足夠論據支撐的文章嗎?

2.從實際出發建立知識體系

上文給出了一個從碎片信息中建立知識體系的例子,如何把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應用到生活中呢?我在聽「拆書學院」線上課程的時候,老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A君以前是技術崗位的,後來轉到了銷售。他以一名銷售的身份去拜訪一名在技術崗位時就相識的、關係還不錯的老客戶,向他推銷公司的新產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PPT、講義、報告全用上了,提出了有利於他的N個方面,然而對方卻表現出睏乏的神色。A君很挫敗,於是就去請教銷售總監。

銷售總監告訴他,人們相比於別人直接告訴他的建議,其實更在乎自己內心的想法。所以不要直接告訴客戶應該選什麼,而是用提問引導他們,讓他們自行選擇。

A君問,應該對所有的客戶都多提問嗎?銷售總監想了想說,有些客戶是關係型的,他們更在乎信任的感覺,你要快速進入關係。

A君又問,還有第三種客戶類型嗎?銷售總監說,還有一種只在乎省事、省心、便宜,這種人不需要浪費時間。

A君默默在心裡記下了這幾條,在每次拜訪客戶的時候提醒自己注意。但是他又遇到了新的問題,當他面對新客戶的時候,直接開始推銷產品對方通常並不會表現得很感興趣。那麼,怎麼樣開始寒暄呢?怎麼樣找話題和不太熟的人聊天,讓對方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呢?他又去請教了這方面比較擅長的同事。

在不斷的實踐、追問、反思中,A君的業務能力越來越高,轉崗一年就成為了公司的銷售明星,很快得到了提拔。

成長的根基在於你有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有了知識體系,你的經驗、別人的建議、你看來的信息、書本上的知識都可以促進你在一個新領域的快速成長。

不同的知識點經由三個維度的加工後可以相互鏈接、相互交界、相互咬合,形成的框架不但穩固,而且具備彈性。當一些新的知識進來的時候,你可以對比調試各自的適用邊界,進行進一步擴充。這樣,不同的知識點由不同的前因後果銜接,由不同的適用邊界來界定,各自的反思與行動互動,就生長為自己的小小的知識體系。

三、建立知識體系的好處

知識體系,首先是內在的修鍊,隨之帶來外顯的效用。打造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這三個方面會提升,而且會隨著知識的增加和學習能力的增強而不斷提升:

第一,思維帶來表達升級,你的成長思維、批判思維和系統思維都會有所提高。

成長思維:你認為世界充滿了幫助自己學習、成長的有趣的挑戰。不會在情感遇到問題的時候馬上想,大不了分手;不會在工作遇到問題的時候馬上想,大不了辭職;不會在學習遇到問題的時候想,我是不是太笨,你會把每個事情當成自己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批判思維:當有觀點與你的觀點不同時,你不會總是批評、唱反調,而是審思明辨。你習慣凡事追問、凡事追根究底、務求全面周到,你的判斷有理有節,你的心胸是開放的,你的態度是有彈性的,你的態度是追求公正的。

系統思維:具備系統思維的人,會習慣於梳理信息和經驗的前因後果與適用邊界,會擁抱複雜的世界,超越之前對事物一對一、線性的理解模式,構建整體性、結構性、立體性的綜合性的思維模式。

這樣就可以升級你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二,快速進入新的領域並成長為專家。

離開校園進入職場,從戀愛走向婚姻,成年之後有太多從頭開始的新的挑戰、新的環境——你離開原生家庭與另一個人組建了新的家庭,你換了一個新工作,你被指派了一個全新的崗位。你不是迷茫,而是知道從哪裡開始,知道怎樣鏈接、怎樣排序、怎樣練習,知道怎樣把知識用到工作的實際,又怎樣把經驗剝出真正的問題。你聽到新的信息可以觸類旁通,你對別人的建議可以舉一反三,這樣就能加速你從新的領域成為專家。

第三,通過智慧影響待人接物。

你可能會疑惑,僅僅是知識體系怎麼會影響待人接物呢?你自己搭建的知識體系是有彈性、可以進化的,是可以不斷接納新的信息、加工新的信息,把它納入現有體系中的,使現有的體系更加完善;同時也會因為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斷地生長、純熟。貌似有衝突的新信息進入時,你的體系也願意為之改變、調試。你對自己會更加有信心,因為你不怕遇到未知,你會渴望,會更虛心;對其他有不一樣想法的人,你會超越他,而不是和他辯論,同時也會對他更包容,因為你能理解他。

四、搭建自己知識體系的三條進路

「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能力和構建知識體系相互促進。學習能力這三個維度,恰好也對應搭建體系框架的三條進路。

從問題出發構建知識體系:當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問題,你去追問、反思、諮詢、請教。你更深刻地理解了問題,並且把重複出現的問題梳理、總結,分析了它的本質,確定了它的前因後果,在討論當中有意地明確了它的適用邊界,在追問中努力地規划行動的目標和具體做法。從問題出發最大的好處是,你最容易對不同的信息、不同的能力進行賦值。換言之,你最容易清晰那件事「對我」最重要。清晰書中哪些知識點「對我」最重要,跟清晰那些話是作者最強調的,這是完全不同的能力。可以很快地從對A1的理解和對A2的實踐中得到矯正。缺點是僅僅從問題出發,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會很慢。

從點到網構建知識體系:總有一些經驗之談、實戰技巧、網上短文、名言警句,對這些問題進行整理,你就得到一些便簽。日積月累,這些便簽就可以搭成體系。碎片化學習本身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很多人都碎片只是滿地雞毛。而善於學習的人可以把碎片拼出全貌。

從網到點構建知識體系:在你確定要學的對自己最有價值的課題後,精心挑選該領域的一本書,認真梳理這本書的框架、體系,拿著體系先用,慢慢地把讀這本書的便簽填充到這本書框架的不同位置,還可以把其他的書、你以前就知道的知識也添加到框架的不同位置,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填充到不同位置。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這個框架的某些部分幾乎沒有填充過知識,這大概意味著意味著該部分的體系和你沒關係。而有些地方放的不夠安穩,你不確定它的前因後果適用邊界是否適用。這通常有兩種原因:這個點本身的適用邊界不夠清晰;你借來的框架需要升級了。把借來的框架升級,調整、統籌、組織該課題下已有的便簽之間的關聯、因果、分類、邊界的過程,也是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可以供我們接收的信息量空前多,能否真正達到有效的學習、達到期待的效果,主要差別在於:

1.是否有適合的學習能力。可以解決問題、可以處理信息,歸根到底達到知行合一

2.是否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可以反求諸己、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不斷升級,最終讓自己成為專家。

這三條進路,綜合練習效果最好。對任何一個特定的課題,可以使用便簽法(一本書至少50張左右便簽),這些便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前因後果適用邊界聯繫,相互咬合、相互界定、相互聯繫。你可以盡量使用真正的紙質便簽,把它們逐一貼在牆上。這樣當體系重組的時候,移動這些變遷的位置,你可以直觀地體會到框架重新建立的過程。也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幫助你思考。本文中思維導圖用到的軟體是xmind。

五、關於學習與建立知識體系的一些經驗

讀書的時候,各種記憶、理解、應考的方法,我一直得心應手並心存小小的驕傲。

再過兩個月,離開校園就一年了。這一年間,我的生活與心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剛入職的第一個月里,我的新鮮、好奇、期待的火苗悉數被枯燥的工作內容澆滅。忘記在哪裡看到的一句話,「如果你不確定一家公司是否適合自己,那就看看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了10年、20年的人,他們的生活是否是你想要的。」——似乎並沒有什麼差別。20歲的時候就看到了40歲的生活情態,這對於一顆年輕的心來說未免太殘忍。

從一開始覺得自己「懂得很多卻無用武之地」的懷才不遇,作為新員工的熱情消退後短暫地出現過一段時間消極怠工,在看到選擇北上廣的同學在奮力拚搏時,也會自我懷疑,質疑自己當時為何當了逃兵,年輕不就是要吃苦、要加班、要奮鬥么?但是我很慶幸,自己終於在1年的時間裡就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有些人畢業多年以後依然迷茫。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情去嘗試,但它卻展現出了連我自己都驚訝的成果。而它也在督促我學習更多知識,無論是理論還是致用類的。我結識了一群優秀的人,他們很熱情,願意和我分享自己的經驗。

上學的時候,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職場應該怎樣走;新的環境應該如何面對;如何把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聯繫到看起來似乎有一點關係但是關聯也並不大的工作;如何說服基層單位比我年長許多的同事相信我是正確的;如何在一個看似法制實則人情的社會裡平衡好制度與人情的關係。

學習能力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行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合一,並不是知道了就要去做。知,就是知識或者信息,要有反思與規劃,這樣他就升級變成了行。行動和經驗要進行追問和反思,這樣行就升級成了知。

知行合一與學以致用不同,後者強調的是「先學後用」,只有「被動接受」與「主動實踐」,缺乏追問與反思。而知行合一其實是對知和行都加工,都有要求,二者在更高的層面上達到合一,這是「以自我為中心」學習的最高境界。

六、總結

文章篇幅比較長,我們還是照例回顧一下主要內容:

沒有知識體系的人,一種「聽風是風,聽雨是雨」,一種「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沒有體系的知識點堆在一起,只能堆成沙丘;而有了知識體系,則可以積沙成塔,跬步致千里。

要想建立知識體系,就要從「前因後果、適用邊界、反思追問」入手,把一個知識點補全成三個維度的組塊,找相似或相反的知識點進行拓展,多個組塊相互咬合銜接,共同構建知識體系。

建立知識體系,內在的表現是學習能力隨之增強外在的表現是思維帶來表達升級,快速進入新領域成長為專家,還能通過智慧影響待人接物。

「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能力和構建知識體系相互促進。搭建知識體系的三條進路分別是從問題出發、從點到網、從網到點。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行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希望大家通過學習、通過自己搭建知識體系,有朝一日都能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如果覺得有用的話,別忘記給喵點贊呀~


我用一篇文章來回答你的問題。


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
作者:吳克峰

讀研究生的時候,我有將近一年的時間住在朗潤園的一間出租屋裡。隔壁住的就是季先生。那時候的季老,還沒有像被國寶一樣對待,行動尚比較自由。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常常能看到季先生拄著根拐杖站在門口,或者就在門口附近來回走走。有一次,我甚至看到先生在博雅塔前未名湖邊的聯椅上坐著,眯著他的一雙縫眼,微笑著看著走過來走過去的男男女女們。老人家平和、平常。從北邊過來的,有認出老人家的,遠遠地下了自行車,或者慢慢推著車從老人身前過去。從南邊過來的,有幾位就直接改道從斯諾墓下花神廟前往西邊走了。當大家都這樣小心翼翼惟恐驚動先生的時候,先生可能也覺得妨礙了大家,於是,站起身,慢慢又走回朗潤園了。
先生早年在濟南讀的高中,好象是叫正誼中學,就在大明湖邊上,他說是在一片爛藕池邊。因此,當聽說我是從濟南來的時候,先生感覺很親切,一直管我叫「小老鄉」。
漸漸地與先生熟了,話也自然多了起來。老人家甚至還讓我抽空去看看住在藍旗營的張岱老。我自然去了,並且看過不止一次。那時候,因為剛剛從小地方走出來,沒有見過什麼世面,所以,還有一個名人情結。
說心裡話,解放前的前輩學人中,學校內外,那一個階段,我見過的有很多。當然,大多都是在校內的一些學術場合見到的。聽著帶勁兒,覺得投緣,就在會議或者論壇結束的時候走上前去,跟他們聊幾句,要個聯繫方式,方便了,就聯繫一下,約個時間就見面了。無論是校內校外的的先生,當他們聽說你對學問有興趣,要向他請教某一方面問題的時候,或者僅僅就是想再次見見他們的時候,我幾乎沒有被拒絕過。但最投緣的還是張岱老和季老。這兩位先生對我的影響也最深。兩位先生都沒有架子,也不講排場,謙和、隨意、平淡,又有智慧,就是我心目中學者的理想的樣子。他們的穿衣打扮,樸素極了。季先生還好一點,因為經常出鏡,衣衫還算整齊。而岱老常穿的那身中山裝的扣子,要麼扣錯了,要麼就掉了一兩個。我承認,在這一點上,我是兩位先生的很好的傳人。
季先生喜歡說,話多一點。說到高興處,自己往往先呵呵笑起來。那笑聲不大,但很有感染力。岱老,性近於訥,很少說話,需要我誘導著先生說。岱老的老伴,讓蘭先生,也不大喜歡說話。她性格上和岱老、季老一樣樸實。
當和先生比較熟了的時候,我問先生:「何以不常到湖邊走走?」
先生用我的家鄉話回答我:「不方便。」
我一直都很奇怪,少小離家,治語言學,在德國呆了十年,又幾乎在北京待了一輩子的先生,何以一直到老都鄉音未改。有一次問先生,先生說:「我這樣說,不是很好嗎?東西南北的人,都聽的懂,為什麼一定要說普通話呢?」
我說普通話好聽,先生說山東話有特點。我說過去的讀書人,讀古文的時候,也用各地的方言讀嗎?先生說,那才夠味。說著說著,先生就用他的山東臨清話背幾句岳陽樓記或者醉翁亭記。
先生喜歡吟誦這些古文。先生每次當著我的面吟誦的時候,我每每都能聽得進去,而聽得進去,就會有面部表情的變化。老人家發現了,問我:「能背嗎?」我說:「當然。」
「我背的你都能背嗎?」先生挑釁的樣子很頑皮。
「我聽過的您背的那些我都能背。」我學著他的語氣。
老人家來了興緻:「背給我聽聽。用你的濟南章丘話。」
我於是背給先生聽。
先生很享受。
先生的腦海里,一定浮動起了他少年時代大明湖畔爛藕池邊上的那些青蔥歲月。
有一天下午,我正宅在屋子裡埋頭做我的論文的時候,聽到外面以物擊打屋牆的聲音。出門看時,居然是季先生。
先生對我說:「剛才問房東,知道你在家裡。所以叫你。好幾天沒見你了,你忙什麼呢?」
我愁眉苦臉狀問先生:「做學問可有捷徑?」
先生以杖杵地,說:「想不到我聰明的小老鄉居然問這麼傻的問題。傻問題。」
我繼續愁眉苦臉狀,說先生救我,我的論文實在是憋不出來了。
老人家呵呵笑了:「論文豈是憋出來的?」
「那是怎麼出來的?」我一臉狐疑。
先生笑了,是壞壞的那種笑:
「呵呵呵呵呵,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哈哈哈哈哈」
老人家開心的樣子,宛在眼前。


完全沒有人吐槽題幹麼?!

作為金融從業的人生贏家,了解業內動態和政策走向的方式竟然是「幾個有質量的微信號」?!

而題主認為自己的問題是碎片化時間難以學習?!

只有我認為題主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么?!


點成線,線與線會自然交匯,形成粗網。

這是查漏補缺,有意識修補(重點關注、開闢新領域的線),可以獲得不錯的知識網路。之後的工作就是複習筆記、互相對照,加深印象,形成知識節點在腦海里的映像,學為己用。


當然,這更適用於純「知識」的獲取,不怎麼適用思考性質的分析。

我個人的經驗就是每天花45分鐘看維基百科得來的,覺得是看維基的好方法。


自由選擇的時代,任何選擇都是自我發現的過程。如果你有一個興趣,所有碎片會串珠珠一樣連成一條屬於你的自己的主線。


……所以你會在《卡蘿爾》之後注意到凱特女王,繼而翻出她主演的《我不在那兒》、《藍色茉莉》,既然它們統統沒有讓你失望,你理所當然不會錯過這部光憑簡介就磁鐵一樣吸引了你的《天才雷普利》。你那樣急切地探尋雷普利微妙的心理變化,期間你大大讚嘆了裘德洛(他的角色讓你想起他曾飾演過王爾德的波西),和不怎麼漂亮的馬特·達蒙(他飾演過各種性格怪異的天才)。原著作者的名字看起來這麼眼熟,你不知不覺就注意到了派翠西亞·海史密斯。讓凱特女王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的《卡羅爾》是她寫的,讓馬特達蒙大獲好評的《天才雷普利》是她寫的。她的面孔和她那一連串陰鬱故事都讓你想起《香水》的作者聚斯金德。說到聚斯金德,你心血來潮想再關注一下德國文學,在黑塞尼采歌德席勒海涅里爾克等的鼎鼎大名之中你一眼看到一個陌生的名字——你發現了諾瓦利斯,和他的《夜頌》。


從前,當我流著辛酸的眼淚——

當我沉浸於痛苦之中,失去了希望,

我孤單單地站在枯乾的丘冢之旁,

丘冢把我的生命的行姿埋在狹窄的

黑暗地室里,從來沒有一個孤獨者

像我那樣孤獨,我被說不出的憂心所逼,

頹然無力,只剩下不幸的沉思——那時

我是怎樣倉皇四顧,尋求救星,進也不能,

退也不能——對飛逝消失的生命寄以無限

的憧憬——那時,從遙遠的碧空,從我往

幸福的高處降臨到我頭上。四周的地面

慢慢地高起——在地面上漂著我解放了的

新生的靈氣。丘冢化為雲煙,透過雲煙,

我看到戀人凈化的容貌,——她的眼神里棲息

著永恆——我握住她的手,眼淚流成割不斷的

閃光的飄帶。前年的韶光墜入遠方,

象暴雨一樣——我吊住她的脖子,流下對新生感到

喜悅的眼淚。這是在你黑夜中的最初之夢。

夢過去了,可是留下它的生輝,

對夜空和它的太陽,戀人永遠不可動搖的信仰。


你累了,有了《夜頌》,今天的收穫已經足夠,你不打算繼續往下挖了。這時你突然想了想發現《夜頌》這事兒要感謝誰。沒錯,要不是你在朋友圈看到一則奧巴馬卸任的演講視頻,你就不會突然對脫口秀產生興趣,就不會去翻奧斯卡頒獎禮,就不會發現《卡蘿爾》,就不會迷上凱特布蘭切特,就不會——讓那些認為電子化毀了閱讀、轉基因毀了食物、原子彈毀了地球和平的人回到上帝的懷抱吧。讓凱撒的重歸凱撒。


其實,我的意思是,興之所至,跟著感覺走,以碎片為支點順藤摸瓜,你最終可以縱深撬動其中一條根系並從這一條開始了解整個體系。當然,前提是你真的有一個好奇心。


現在時常會聽到很多人說碎片化的學習效果很差,當我問起到底什麼叫做碎片化的學習時,他們大多會舉例,比如瀏覽網頁,觀看一些推送內容... ...
這時候我都會很不留情面的說一句,那不叫碎片化的學習,而是碎片化的娛樂,只是這種娛樂與知識有關而已。

中國古代故事講述過如何有效利用碎片時間來學習的,
不知道是杜甫還是王冕,或者駱賓王,他背個背簍,手上拿個紙和筆,想到什麼好句子,看到什麼好句子就寫下來,然後扔到背簍里,回家之後整理一下。
就這麼簡單。

準備一個手機,裡面需要有一個錄音軟體,然後加一個收藏夾,或者其他什麼高科技的軟體。
1.看到好的句子,好的文章,複製下來,放到word裡面,然後命名001。
2.為什麼喜歡,自己看到這篇文章有什麼感悟,如果條件允許,錄下來,文件名也是001。
3.把原文件和自己的思考打包放到一個文件夾裡面,文件夾名字為001。
4.晚上回家之後,把今天製作的文件夾整理一下,給每個文件夾重命名,用簡短的句子講述出這個文件夾裡面到底有什麼
5.每個月一次大的整理,把相同的體系內容歸類
例如:
我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講丈夫出軌的文章,裡面很生動的描繪一個男人出軌前後的心理過程,我把這篇文章複製,放到寫字板裡面,給他命名001,。
看了這篇文章很有感悟,讓我明白親密關係中的互動信任的重要,打字太慢,我就直接錄音,把我想到的直接錄下來,命名為001。
做一個文件夾,把這兩個文件都放在裡面,文件夾的名字為001.
晚上回去,聽一下錄音,看一下複製的內容,把文件夾的名字改成:男性出軌的心理動機
一個月以後,整理文件夾,把這個【男性出軌的心理動機】放在文件夾【夫妻關係-出軌】裡面,這個文件夾又在【夫妻關係】裡面,【夫妻關係】又在【心理學】裡面。
這樣,碎片就有了體系。

我推薦過這個方法,聽過之後很多人都覺得是好方法,但是之後沒有多少人能堅持。
這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碎片化的時間學習,難度不在於沒有方法,而是你願不願意堅持,你是在娛樂還是真的在學習。


持續看一本書,做筆記。指望社會化媒體是沒希望的,它只能讓你看到看到皮毛,新聞不可能提供給你思考方法,段子更不會。還是看書吧。多看,多思考總結。
用電子書和記錄應用。


知識體系,很大程度上說,就是一組互相聯繫的知識點。

而知識點,具體到碎片閱讀上,就是那些段落中看不懂的術語,縮寫,概念。怎麼辦?

查!

看不懂就查,google/維基/百度,立刻查,先查出它是什麼,沒興趣,就到此為止,有興趣,就擴展調查,問兩個問題,

為什麼?為什麼有這個概念,提出這個概念的目的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


誰在用?誰在倡導,誰在推動,誰在使用。

在調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新名詞,新概念,同樣處理,既擴展了知識點,又建立了之間的聯繫。

點多了,線多了,體系就有了。

這就叫面向維基的學習法:)


今天,用手機,用移動互聯網的人,全都在進行碎片化閱讀,或者碎片化學習。只不過學習效果天差地別。實際上,碎片化閱讀、或者碎片化學習絕不是今天才有的。我們設想幾百年前的古人,偶爾遇到陌生人聊了幾句偶有所感,或者走在街上看到許多對聯、招牌,等等。所有這些活動都在獲取信息,加工信息。實際上,人的大部分知識都是碎片化的時間裡學來的。只不過,今天這種情況由於有了手機,變得更突出而已。

所有人在面對碎片化閱讀,碎片化學習的時候,都有兩個共同的困難:第一,如何形成知識體系,不要外面碎片,到了大腦里依然是碎片;第二,碎片化收集的知識,容易遺忘怎麼辦。

通過下面的6個步驟,你就可以把碎片化閱讀高效的轉化為知識體系。這是成為一個知識管理高手的必經之路,也是成為很牛的知識工作者的畢竟之路。總之,是成為牛人的必經之路。


1,構建你的思維框架

如果沒有思維框架,所有的碎片化學習都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想形成知識體系,就如同蓋一座房子。滿地都是磚頭材料,就想今天知識信息泛濫。最缺乏的是建築草圖。如果有了草圖,你不但可以蓋房子,而且可以蓋各種各樣的房子。但如果沒有草圖,再多的磚塊材料,都沒有用。建築設計師沒有很多,會蓋房子的人沒有很多。同樣,能構建知識體系的人也不多。很多人低估了形成知識體系這件事兒的難度。

知識本身是工具。以工具為例。形成知識體系,相當於自己製造工具。所以,你依然需要工具的圖紙,哪怕是草圖。即便沒有也可以,如果你有別人的模具也可以。直接在上面套用就可以方面的製造出自己的工具。但是,從頭開始,那就難了。

所以,知識體系的核心是圖像,是結構。而知識體系是由一系列有結構的、相互關聯的小知識組成的,這些小知識包含了概念、觀點和事實等。我們平時可以輕易的吸收各種零散的小知識,但是那個結構才是核心。這種結構,可以稱之為思維框架。有了思維框架,上面就可以懸掛各種概念、事實、案例或者零散知識了。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平時放衣服。如果,家裡面沒有衣櫥、沒有衣架、沒有各種整理袋。如果你有幾百套衣服,而且各種各樣的,內衣外衣,冬天的,夏天的,各種款式的。那麼即便你再心靈手巧,也很難把它們擺放整齊。即便你可以把他們擺放的很整齊,那麼擺放的時候,使用的時候,都會極其不方便,而且會耗費大量時間。而對於知識而言,對於我們如饑似渴的想要學習更多的知識的人,思維框架就是衣架、衣廚、整理袋、收納箱。或者更簡單的說,思維框架就是衣架,你可以在上面懸掛任何東西。但是沒有它,你就只能滿地仍,到處找了。

有知識體系的人比如牛頓。牛頓開創近代自然科學的那本名垂千古的著作叫做《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牛頓的三大定律可以推出成百上千個命題,這些命題都可以用來解釋潮汐,解釋月亮周期,解釋太陽的周期,可以用來算行星軌道,等等。以至於後來除了微觀的量子力學之外,宏觀世界的力學問題都可以用牛頓力學來描述,比如說材料力學,固體力學,生物力學,空氣動力學等等。牛頓這個例子,體現了知識是可以衍生的,也就是說他創造的知識是可以創造知識的知識,是可以吸納知識的知識。牛頓的知識體系是憑空而來的嗎?當然不是。他從歐幾里得幾何學(我們初高中學的幾何)那裡學會了這種公理化的知識結構,思維框架。只不過應用在了自然界的運動上面。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再如鋼鐵俠馬斯克,馬斯克同時運作三家公司:太陽能公司(Solar city),生產電電動車的特斯拉,生產可回收利用的火箭space x。三家公司開創了三個產業,都是巨頭。馬斯克為什麼能同時運作三家公司呢?原因就是他的知識結構是高度體系化的。採訪人曾經問特斯拉,你為什麼那麼有創見?特斯拉的回答說,我善於從第一性原理來思考問題。他的第一性原理實際上就是跟牛頓的那個力學是一樣的,他掌握了第一性原理之後就可以產生大量的知識。第一性原理本身就是知識體系重要的表現形式。

馬斯克是繼喬布斯之後又一個創新領袖。有人說,也許一百年後大家會記住馬斯克,卻把喬布斯給忘了。因為,馬斯克要把100萬人送上火星,他本人要在火星上退休。火箭發射時間表直至2025年,距今只有九年。

馬斯克本身學的是物理,對火箭並不了解。但是從2002年他剛萌生探索太空的想法,度假的時候,他就開始研讀《火箭推進基本原理》。到現在,他讀遍了坎特雷爾的大學教材,列出了造火箭的計划進度表。火箭開發過程中的許多技術問題都是他做的決策。他說,「所有的信息都寫出來了,只要你願意讀書,你可以學得很快。」

主持人問到 Elon Musk 有什麼值得和年輕人和教育界分享的「秘訣」, 馬斯克的回答是:

我確實認為,有很好的思維框架(framework for thinking)。那就是物理學。那是一種基於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

我通常這樣做,把事情一直拆解到他們最基本的事實,並且從那裡開始推理,而不是簡單的運用類比。物理學本質上是一種發現新事物的方法,即便作出的發現是反直覺的,就像量子力學。

亞里士多德是這樣描述第一原理:「在每一系統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

開發火箭的時候,馬斯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組成火箭的材料有哪些」這一根本問題。答案是:航空用鋁合金,還有鈦、銅和碳素纖維。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些材料的市場價格是多少?馬斯克得到的答案是火箭的製作材料所花費的金額僅僅是火箭整體開發費用的2%。

這個比例如果和其他機械產品相比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比如特斯拉生產的電動汽車,材料費用佔總體費用的20%~25%。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馬斯克拿出了別人沒有的勇氣,從此以後他便開始將「大大降低火箭的總成本」作為開發的根本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埃隆公布了他看似有些狂妄的目標:用通常火箭成本的1/10來製作火箭。

也是運用這一思想,馬斯克將電池的組成分解,從而製造出特斯拉的成功關鍵:廉價電池。還是運用這一思想,馬斯克選擇直銷來掌握銷售渠道,從而把價格壓到最低。

掌握了第一性原理,就是掌握了最強悍的思維框架。說它強悍是因為,在那上面不但可以懸掛很多零散的知識。甚至可以發現新的知識,可以鑒別知識。顯然,馬斯克所說的第一性原理,並不是他創造的。而是他從物理學中學來的。正是有類似這樣的許多思維框架,他才能夠每天讀兩本書,從十幾歲的時候開始到現在。

記住馬斯克說的下面這句話,它會讓你的學習效率提升無數倍,它會讓你的學習效果改進無數倍。

我想,大多數人都能學到比他們想像的更多的東西。他們太容易放棄了,而沒有嘗試。

一點建議:重要的是,把知識視為一種語義樹。確保你理解最基本的原理,在你進入任何枝葉之前,確保你把握了樹木的主幹和枝幹,否則,這些細枝末節將沒有懸掛之處。

比如巴菲特,他的知識也是成體系的。巴菲特十歲的時候,讀了一本書,名為《賺1000美元的1000個辦法》。這本書上說,如果你手上有1000美元,如果你能讓他每年都增加前一年的10%,那麼你將成為大富翁。實際上這就是複利法則。巴菲特深信不疑,因為他計算了一下,如果他能讓這筆錢每年符合增長50%,那麼25年後他將成為千萬富翁。也就是生活,為了很富有,他都不必每年增長50%(巴菲特的數學確實非常好)。然後巴菲特立即在朋友家宣布,他在35歲前將成為百萬富。別人都以為巴菲特出問題了。當然沒有。只不過巴菲特洞察了這條第一原理,而其他人對此一無所知而已。他的對自己的預言,他的信念,在別人看來是瘋狂的,在他那裡,只不過是一條原理的自然推論而已。

事實上,30歲的時候,巴菲特已經實現了百萬富翁的目標。這個指數法則或者複利法則,就是巴菲特的第一性原理。他把積累財富比喻為滾雪球,雪球越大,粘在上面的雪就越多。所以,要賺錢,首先不要虧,其次,儘可能的增長,第三,可持續的增長。他後面的所有投資的嘗試,學習,都是按照這個法則運行的。例如,他說,每天讀500頁書,你就知道複利法則的威力了。這是巴菲特的第一個思維框架,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思維框架。這就是巴菲特的一生對世人最大的啟發。800多頁的巴菲特的傳記——《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複利法則就是核心。看懂了這個,就把握了這麼書,也能夠把巴菲特的所有行為、思想,都貫穿起來,當然你立即會知道如何行動。但如果沒注意這個概念、這個法則,那麼這800頁的書讀過再多遍也等於沒看。

巴菲特第二個思維框架來自於他的導師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他看了不知道多少遍,而後又精心的研究了《證券分析》,以至於該書本地里出現的每個例子出現在哪一頁,他都知道。也就是說他投資裡面的各種例子、現象和理論,都在大腦裡面,形成了一個有機的聯繫。反覆的閱讀和精讀,他把格雷厄姆關於投資的思維框架搬到了他的大腦里了。當然,後來,在投資業績上,他遠遠超出了他的老師。

再比如說芒格,芒格說現在社會非常複雜,我們如果想用很簡單的思維來應對複雜的現象,那根本是不行的。所以,如果我們能成功地應對現實的複雜世界,我們腦袋裡面必須有大量的模型。這大量的模型就是思維框架。要有多少個模型呢?芒格說,100多個吧。有了這些模型,就會產生核聚變那樣的效應。實際上就相當如,你在大腦里建了很多城堡,建了許多櫥櫃,還有許多衣架,等等。這幫你儲存比別人多得多的知識,當然也容易調用。

在說馬雲。馬雲的知識當然是成體系了。能夠說話滔滔不絕,而且有內容、有深度的人,都有強悍的知識體系。他的知識體系從哪裡來?來源很多。一個重要來源是《道德經》。馬雲有一個思維特點,正著說反著說都很厲害,比如他說,「我們過去的二十年到三十年,說把人變成機器,而未來的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是把機器變成人」,正好是一正一反。而《道德經》裡面就不斷在強調這個反向思維。馬雲是把握了這種思維方式,反向思維的這種思維方式。再比如說他還有一句名言,他講到,今天很艱苦,明天更痛苦,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晚上。這實際上是時間的思維框架。馬雲另外一個思維框架的來源是金庸小說。他可以滔滔不絕的跟金庸聊三個小時武俠小說。可見他對金庸小說的熟悉程度。其實,一部很好的小說,就是一個思維框架。這個思維框架可以對現實中的各種事件、人物進行對應,解讀。

也就是說,知識體系在本質上是人的思維框架。有了這些思維框架,我們才能夠把握知識。

有了這些思維框架,我們才能把知識選在這些框架上面。這就像掛衣服一樣,如果我們沒有衣服架子,沒有衣櫃衣櫥這些東西,那衣服怎麼放都是亂的。我們之所以要設計這個衣架、衣櫥、衣櫃這些東西,就是為了能夠把衣服擺放的整齊。尤其是在衣服多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些必要的設備的話,這些衣服是不可能放整齊的。所以我們有整理箱、整理袋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為了把衣服放在整齊。有合適的工具才能讓它們各就其位。

把碎片閱讀形成知識體系的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首先得有知識框架、思維框架。如果沒有,那你必須專門去構建。就像上面這些人那樣去構建,這個過程需要專註,需要投入。其次,你必須要有足夠多的思維框架。就像芒格所說,你要成為很牛很牛的人,你得需要100多個模型。而且萬能的思維框架是很少的。知識多種多樣。有的知識像磚頭,有的知識像衣服,而有的知識就像水。比如,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是我們想要去積水的話,我們拿竹籃子去積水,肯定就不行。所以我們如果想積水的話,那就要用個水桶、杯子、鍋碗瓢盆這些都東西。所以,你的思維框架不但要多,而且要多種多樣。


2,熟練到改變了大腦,你才不會遺忘。

今天學明天忘是正常的,過目不忘不正常,甚至不可能。比如我們聽了一個十五分鐘或者十分鐘的非常精彩的演講,如果過五分鐘之後讓我們來重複這個演講的話,大部分內容我們當時就忘掉了,更何況第二天、第三天呢。所以說任何一個精彩的內容,如果沒有及時地去複習,沒有經過記憶的這個流程的話,那肯定會忘掉的。

要知道我們人性的弱點,那就是懶於複習!自以為知道了,學會了,掌握了,其實並沒有。

所以我們在學習新知識地過程中,對付遺忘這件事情始終是放在首位的,對付遺忘的方法,只有三種。第一,不斷的複習;第二,儘快應用;第三,用各種可能的方式增強對他們的理解,把新學的知識融入到已有的知識中。在本質上,第二、第三,還是複習,只不過是更高層次的複習。

及時複習克服遺忘曲線。

聰明的學,比努力更重要。

這才是你想要的效果。

你必須理解學習的生理學本質。

記住這位記憶科學的鼻祖——艾賓浩斯,所說的這句話吧。它會為你節省大量時間。它會為你成倍的提升學習效率。它會幫你免於半途而廢。

無論一個人何等通透的掌握了希臘字母,如果沒有進一步的練習,他將永遠無法在必要的時候重複出來。

記住這位記憶學鼻祖所說的這句話吧。它會為你節省大量時間。它會為你成倍的提升學習效率。它會幫你免於半途而廢。

下面是更具體的高效利用碎片化閱讀的方法。


3、收藏、做筆記

第一步,收藏。

遇到好文章,第一步能做的事就把它收藏下來。

為什麼要收藏?原因很簡單,就因為你覺得它好。一定是文章裡面提到了某個概念、某個現象、某個案例或某個觀點讓你覺得好。這個點或者是加強了我們以前的某個認識或者彌補了我們以前的某個知識漏洞,那麼第一步要做收藏。如果不收藏的話,那麼過一段時間,你突然想到了曾經讀過的一篇文章有個案例能用上,或者有個觀點能用上,或者就僅僅是想起來了還想再看一遍。而你卻找不到它。那麼你會在糾結懊悔上浪費許多時間和感情。

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這些工具能夠幫你系統化的分門別類的收藏。即便再多的文章也可以收藏的很有條理。

第二步,做筆記。

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多人形成了知識收藏癖,現在這是社會上的通病。很多人一看微信看的好文章,趕緊保存下來,越積越多,再回頭看的比例卻很小。所以僅僅收藏是沒有用的。正如我們剛才說的,人的遺忘是非常迅速的。你必須對它進行加工。哪怕是在上面標註一下重點,都是好的。或者僅僅在你認為說得好的句子上,加上「這個好」,「這個有用」,都會加深你對那個知識或事實的印象。最好是截個圖,順手分享出去。你分享出去的文章可能沒人看。但你截取其中的一段話。或者是做個標記,截張圖出去,可能就會有朋友回應評論了。你關注評論,或者再評論的時候。你就加深了印象。如果同一個知識,或者同一個例子,你來來回回關注了5次。艾賓浩斯想你保證,你忘掉它都會很難。

簡短的筆記習慣了之後,自然會過度到深度筆記。大家都知道一個例子,毛澤東所說的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個羅振宇也是用這個方法,只要他看東西,一定會做筆記。這些高手們,沒有一個是不做筆記的,甚至是記日記。原因非常簡單。還是上線提到的遺忘曲線規律。學到新知識之後,儘快複習時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複習方式。而且,做筆記,構建了新知識和原有知識知識之間的鏈接,這個過程恰恰符合知識擴展的神經科學本質。

4、迅速分享

跟誰分享?只要能分享的對象,都要及時跟他們分享一下。比如說,同學、同事、朋友等等。

及時分享。只要是能及時分享,一定要及時分享。為什麼要及時?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之前說的,因為我們遺忘速度實在太快。

為什麼分享很重要?從原理上面來看,分享就等於再次把這個知識激活了。哪怕是一個概念,或者只有一個例子,只有一個故事,都值得分享。當我們去說的時候,我們立即會發現原來我們對這個例子還有哪些模糊的地方,對這個概念還有哪些模糊的地方,自己立刻就有感覺,然後說的全過程,說之前可能會想,說的過程還在想,說完之後自然會回顧。等於說一遍,複習了三遍。也就是說把大腦里的知識激活了三遍。要記得哦,重複5遍想忘記都很難的。這是分享的第一個重要性。其次,《道德經》上說了,「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句話尤其適用於知識。知識是越分享越多的。分享的過程中,你可能會想到你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說完之後對方給你一個回應,無論是同學還是同事或是朋友,立刻給你個回應,或者他聯想到的一件事,那麼你的知識立刻不單是鞏固,而且增加了新的知識。當然,分享可能會給你帶來新朋友,以及影響力,等等。

分享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根據學習金字塔(下圖),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就是把一個東西教給別人。

學習金字塔的秘密就在於記憶過程神經科學本質,記憶效果越好的學習方式,對應著對神經系統刺激程度最大、刺激次數最多。例如,做一個演示,模擬真實的情景,或者教別人,這些過程中都涉及到,不斷的調用大腦里的知識。寫過文章、做過演講、做過分享、上過課的人,都知道。為了把一件事兒表達好,需要作何等程度的思考。

學習金字塔本身就是一種思維結構,思維框架。按照層次將不同的學習方式進行排序,一目了然。

平時看文章、讀書、或者聽講座,這些方式都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所以高效的學習方法,就是我們所學的東西在大腦中的留存度和鞏固程度,如果按照這個鞏固程度和留存度來看的話,分享給其他人或教給其他人的這種學習方式,是學習效率最高的方法。


5、把筆記變成作品(零存整取)

當我們大腦裡面的一系列點,連起來之後,就變成文章了,或者變成一幅圖,思維導圖、腦圖,等等。作圖或者寫文章是把知識系統化的一個關鍵步驟。因為,在這個過程你必須對知識進行設計,對概念、觀點和事例的聯繫進行設計,然後清晰流暢的展現出來。

比如,思維框架這個概念,芒格提到了,馬斯克也提到了,那就說明思維框架非常重要。然後再聯想哪個牛人是明顯有思維框架的,或者,沒有思維框架能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做筆記就是聯想的過程,通過聯想,一個是加強了對當時這件事情認識和理解,另外一個是把大腦裡面原來存有的知識激活了,並且把兩者之間建立了關聯。這本身就是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跑步鍛煉這件事情很重要。

巴菲特說,他就是通過馬拉松來選擇接班人,巴菲特這個八十多歲了,他很重視身體鍛煉的方式是跑步;王永慶也是,他一生都堅持著跑步這個習慣;村上村樹這個小說家,他說馬拉松長跑給他帶來的靈感啟發;那麼這些都證明這些成功者無論是投資家、企業家或是作家,他們都重視這個跑步鍛煉,說明跑步鍛煉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重要。這些就值得寫篇小文章。

再舉個例子,比如複利法則。複利法則,巴菲特十歲就看到了複利法則,他當時想,我如果說我有1000美金的話,那每年按照10%的複合增長率在增長,那當他到35歲的時候,就成為百萬富翁了,然後他就不斷嘗試如何把1000美元變成100萬美元,所以巴菲特的思想的核心就是複利法則。然後隔幾天,我們又看到芒格也在說複利法則的重要性,而且芒果自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芒格用自己的一生經歷,來推廣這個複利法則,那說明複利法則更重要;如果改天我們再看到芒格又提到富蘭克林,富蘭克林就是一生都踐行複利法則的,於是我們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如果過一段時間,我們又看到說複利法則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那就說明複利法則就更重要了,可以說是人生的秘密。

那我們把這幾個人,以及他們的這些故事連到一起,那麼我們對複利法則就了解很多了。如果說還要不明確的,再在網上查一查複利法則,我們就能連貫起來就變成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可以以各種形式進行分享,以文章的形式、圖文的形式、音頻的形式、視頻的形式等等;或者說你在公司裡面做報告的形式,在學校里寫論文的形式等等。一旦分享出去之後,那麼立刻會有各種各樣的反饋。朋友的反饋、讀者的反饋等等,那麼你對知識的認識就更深刻了。

每天零零散散把關注的文章保存下來,把各種想法寫下來,做筆記,積累多了以後,連起來後變成一篇文章,這就是零存整取。要記住,零散的磚頭對你來說沒有多大用處,只有當它們變成房子的時候才發揮了最大價值。


6,運用杠鈴策略

把碎片閱讀變成知識體系的最優策略就是杠鈴結構。杠鈴結構的發明者是《黑天鵝》的作者,也是《反脆弱:如何從不確定性中獲益》的作者塔勒布。無論是投資、鍛煉還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好採取一個杠鈴結構或者啞鈴結構。比如:

吃貨的杠鈴策略:

吃飯時,點 70%自己喜歡的菜,30%沒有嘗試過的菜。

遊客的杠鈴策略:

旅遊時,80%的時間到推薦的景點遊玩,20%的時間隨機閑逛。

學習的杠鈴策略:

70%的時間到自己的專業學習,30%的時間廣泛涉獵其他知識。

谷歌的杠鈴策略:

80%的工作時間用於完成指定任務,20%的時間用於研究探索性項目。

對於碎片化閱讀也是如此的。

原因是,我們周圍總有各種不確定的、不可預見的事情發生(黑天鵝事件),這些事情會對我們造成重大影響,它們很可能是一次重大的機會,但也可能給我們造成很大的損失。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至少是機會和時間風險。那麼,我們的生存法則有兩點:第一,必須保障自己的正常生存;第二,必須留下足夠的隨機性以便把握機遇。

如果你知道容易犯預測錯誤,並且承認大部分「風險管理辦法」是有缺陷的,因為有黑天鵝事件的影響,那麼你的策略應該極度保守或者極度冒險,而不是一般保守或者一般冒險。不要把錢投入「中等風險」的投資。而應該把一定比例的錢,比如80%—90%,投入極為安全的投資工具,比如國債,比如投入你能找到的最安全的投資工具。餘下的10%-20%投入極具投機性的賭博中。這樣一來,你就不受錯誤的風險管理的影響。沒有「黑天鵝」事件能夠超越你的「底線」傷害你了,因為你的儲備金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了安全的投資工具。也就是說,即便那20%全部賠了,也沒關係,不傷筋動骨,你依然能正常的生活。但既然是高風險,必然高回報,一旦那20%賺了,那收穫就要翻倍了。如果這筆風險投資成功,比如翻了5倍,那麼你的總體財富就翻了2倍。

這裡面的核心是對風險所造成的潛在損失和收益二者進行比較所形成的風險判斷。見下圖。

碎片化閱讀可能會浪費掉你的很多時間,如果你抱著廣泛的了解各種可能的知識的態度,那麼一旦你彌補了自己的某個知識盲點,或者發現了對你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信息,那將是巨大的收穫。

閱讀內容的杠鈴策略:

80%圍繞你的專長、興趣,使得你的專長興趣更加突出。20%是與你關注的東西毫不相干的,這些知識有可能是你的知識盲點。比如,愛因斯坦喜歡文學、喜歡拉小提琴,這看起來跟他的物理學研究毫無關係。但小提琴可以調節心情,而文學加強了愛因斯坦文章的傳播力。

閱讀時間的杠鈴策略:

在學習時間上,70%的時間進行知識加工,整理思維框架、做筆記、整理筆記、畫圖或者寫作、討論、分享,等等。這些工作很花時間,但是為了形成知識體系,這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做到一定程度,你會有豁然開朗,一通百通的感覺,吸收知識的速度會大大加快。30%的時間用來進行碎片化的閱讀和收集。隨著思維框架的純屬,你分辨知識的能力會越來越快,雖然只有30%左右的時間,實際上對於你開拓視野,發現新東西,做必要的收集,已經足夠了。這30%的時間,最重要的事情是獵奇!可能某一個你以前不知道的事實或者概念,或者一個人物的故事,大大的震撼到你,顛覆了你的認識。那麼這就是你學習過程的高回報的過程。當然,你也可能看到了很多垃圾文章,垃圾知識。沒關係,這就是你開拓視野,產生顛覆性認知,必須付出的代價。在學習與成長這件事情上,這個代價不算大。

另外一種模式,那就主題閱讀的模式。比如每天看文章,文章多了之後,把這些文章跟自己的關注點聯繫起來。比如關注業界的某一個動態如匯率變化,或者投資策略,那我就專門看投資策略的文章和書。比如說巴菲特當年研究賭馬的時候,一次性從圖書館借了三百多本,把那個圖書館裡面所有的關於賭馬的書全都借回來研究,那就屬於主題閱讀了。要在自己已有的專長上在突破,或者發現了一個重要知識盲點,那就要用主題閱讀突擊一下。把它們收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

結論

針對問題提到的讀完之後形不成知識體系。根本原因是思維框架。如果沒有思維框架,碎片式的閱讀永遠都形不成知識體系。反之,構建知識體系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思維框架。容易忘記的是常態。一個知識或者技能,一個人可以學1000遍,而仍然學不會。這並不稀奇,絕大多數的原因是你無視遺忘規律,這是紮根於我們的生物體本性的規律。看到了這個規律,通過上述操作流程,讓他忘不了。要記得,如果我們把一個知識重複給別人講了五遍,無論是通過文字的形式,或者是通過討論的形式,或者是通過口頭表達的形式等等,任何形式,重複了五遍,基本上那個知識就忘不掉了。所以,叔本華說,你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你反覆琢磨的事情。


==核聚相關文章===

  1. 逆襲利器:自強學習法和進步本 —核聚專欄文章
  2. 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如果可以,怎樣做?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3. 怎樣才能從英語很糟糕的人變成英語很厲害的人?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4. 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5. 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是一種什麼體驗?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6.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 知乎核聚的回答 – 知乎
  7. 怎麼樣才能讓學習體系化,效果更好?-核聚的回答-知乎
  8. 對獲取知識的方法論的疑惑?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9. 每天堅持英語學習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10. 你有什麼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11. 無法理解高等數學怎麼辦?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12. 人既然知道努力就可以進步,為什麼還是會不努力?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13. 總是追求完美然後一事無成怎麼辦?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知乎專欄: 核聚

微信訂閱號: 核聚


喜歡美術史,看了大量網上的文字後,發現對時間線缺乏完整梳理,所以我還是選擇了買書,安排固定的時間閱讀,自己按年代梳理做筆記。對於記憶力不佳的我,還是這個方式更適合。

各取所需吧,到這裡來提問未必能找到解決辦法,想明白自己究竟想學習一個特定的主題,還是想了解一些小知識以備聊天所需,然後思考適合自己的方式。


「碎片」的都是外部概念:碎片的是時間,碎片的是信息,但——碎片的不應該是你的腦袋瓜子。

最終決定學習是否碎片的,還是你自己。

所以控制腦子,把碎片的內容整合起來。
1.記錄
2.整理
3.記憶
4.輸出

反正我經常在等車的時候看到一篇好文章,我就心裡默念:
「卧槽這個好,我回去仔細看!」
「卧槽這個好,我回去仔細看!」
「卧槽這個好,我回去仔細看!」

等到回去看完以後,就可能變成了:
「誒有個好的idea,我要寫篇文章」
「誒有個好的idea,我要寫篇文章」
「誒有個好的idea,我要寫篇文章」

..............
藍後我就寫了很多無用的文章....但誰說未來不會connect the dots呢?

就醬。


推薦閱讀:

如何選擇性刪除記憶?
記憶的本質是什麼?

TAG:閱讀 | 學習 | 時間管理 | 記憶 | 碎片化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