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兩京,北京和南京。甲申年時為什麼崇禎皇帝不南遷?

崇禎皇帝在位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節儉樸素,並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在位期間流寇猖獗,關外滿洲勢大,已處於內憂外患交集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後,於煤山自縊,終年34歲。


你朱皇上倒是內庫跑老鼠窮得精光,可以一拍屁股就走人,我等聖人門徒光被李自成拷掠出的現銀就有幾千萬兩,再加上精舍、美僮、古玩、字畫、花鳥等等等等,運得走么?
我們走不了,你朱皇上也別想走,進可拿你當大旗召勤王軍,退可拿你當投名狀交闖王。
你要是敢鐵了心跑就準備跟你哥一樣落水吧,要是一時不好找水塘,逸馬弒上於道也是佳話。完事擁你兒子登基接著玩。


有過提議,但都被否決。兩個版本如下:

按 計六奇《明季北略》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左中允李明睿勸崇禎放棄北京,儘快南遷,皇帝告訴他:「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

李明睿說:「天命微密,當內斷聖心,勿致噬臍之憂。」並請崇禎勿猶豫,儘快決斷。

崇禎帝一直有意遷都,三月初四日,崇禎對眾臣說:「李明睿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於社稷,朕將何往?又勸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諸卿以為如何?」

內閣首輔陳演、魏藻德反對「南遷」,並示意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嚴厲譴責李明睿,揚言:「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按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崇禎十七年二月)詔征天下兵勤王,命府部大臣各條戰守事宜。上候於文華殿,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右庶子李明睿各言南遷及東宮監撫南京。上驟覽之,怒甚,曰:「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國家至此,無一忠臣義士為朝廷分憂,而謀乃若此!夫國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復多言!」

二月辛卯,督師大學士李建泰上書請駕南遷,願奉太子先行。壬辰,上召對平台,諭閣臣曰:「李建泰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社稷,朕將何往!」大學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請先奉太子撫軍江南。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大聲曰:「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景文等遂不敢言。上復問戰守之策,眾臣默然,上嘆曰:「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遂拂袖起。


反正不管是誰提議的,都被言官光時亨罵回去了,他是只會否定不會出主意,下場並不好。

光時亨激烈諫阻,堅決主張固守北京。城破時,時亨投降李自成,留任兵科諫議(給事中)。李自成敗,光時亨南歸,為馬士英所劾:「給事中光時亨力阻南遷,致先帝身殞社稷;而身先從賊,為大逆之尤。」與周鍾、武愫同時棄市。


因為死要面子。

說到底,崇禎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那種水平,也就整死魏公公這種寵物了(一張小紙條)。

你看人家宋太宗趙光義,騎著驢車狂奔。你看人家宋高宗趙構,騎著尼瑪渡河。

我唐中道崩殂,首都被人爆菊了五次,依然沒有放棄。

你TM南方還有一個首都,還有成套的官僚機構,還有資本小萌芽,你TM送走太子也行啊。


清流誤國。他流露過這種想法,被清流噴的夠嗆。其實要不是東林黨攪局,南明都沒那麼快完蛋。張居正「慎用清流」真是太正確了。


我大概給你總結一下崇禎的心裡話,參考某些台詞。

北京城破之日的朱由檢:蒼天啊,你彷彿在責問朕,朕明明可以駕幸金陵,可朕怎麼就偏偏不逃呢?不,朕不傻,不傻。朕一定能逃出去的,錦衣衛早就給朕在天津衛準備了船隻,他李自成兵馬再多他也追不到朕!然天下豈有逃亡之天子?逃亡之天子,那他還是天子嗎?


能力加性格

遷都不是一個很簡單就能執行的方案。

遷都其實就意味著北中國都被朝廷放棄了

你說這個地區的老百姓該怎麼辦呢?南方肯定是容不下這麼多人的。那這些人要麼被殺掉要麼就是投降了。

太子放出去也是不行的,你崇禎願意為兒子死社稷,但是其他人呢?也願意為太子死社稷?

崇禎又不想背罵名又沒執行下去的能力,自然遷都不了。

還有就是崇禎不肯放權,地主團練、親王,這種情況能用上的都應該用上,結果反倒不如滿清。


因為他傻。不是諷刺,我很認真地回答,沒錯,他傻。

剛翻了明史。有明一代,當皇帝的有小聰明,沒大智慧。而且,又懶。

有時候你會不平,宋高宗力挽狂瀾,結果被歷史說成投降派。崇貞卻得到同情。

——————————
補充一下,問題里提到崇貞年輕有為,他在哪有為了?小說看多了吧。他勤奮,這是真實的,但他智力平庸,也是真實的。一個平庸的皇帝再勤奮也不能是能拯救國家的人。
另外,他沒有得到完善的帝王術的教育,政治手段一般。別說魏忠賢,明代的制度閹黨是很容易被除的。
此外,他真沒當擔,別提罪已詔,動不動就講清流誤國。皇帝不用對自己負責?
南宋趙構手下的清流還少?岳飛!什麼,你不讓朕投降?殺!什麼,喊殺父仇人爺爺,喊!不讓喊?殺。
自已沒擔當,怪下屬?
劉璋當年面對劉備,怪手下出賣自己?聽話把成都外圍都燒光,看劉備怎麼辦。明明是自己不敢承擔歷史責任。
崇貞當年,一把火燒了北京城,管他千年古城,萬古罪人,罵名算什麼?然後走水路下南京。一面與清求和,以長江為界共分天下。當個兒皇帝,誰不同意,殺殺殺。做不成英雄,就做投降派。
李自成?看他與清兵斗個死活。
先求有,再求好。學學異人怎麼與呂不韋講:與君共天下。人質都懂老子什麼都沒有了,給你一半又怎樣。
你都快亡國了還考慮怎麼保持山河,面子。能有半壁江山,當個投降派就不錯了


不稱臣 不納貢 不和親 天子守國門
明朝是最有氣節的一個朝代
崇禎是明朝最有氣節的皇帝


寧武城破前後,根本沒有什麼跑的必要,
1、北京這地方好呀,蒙古人來打過,滿清人來打過,都沒有打下來,皇帝為什麼要跑?
2、李自成2月22日還在寧武關,在這兒打了最硬的一仗,離北京城破只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寧武關離北京直線距離300多公里,估計實際路線四五百公里,二十來天就走到了,比閃電戰推進的速度還要快。
3、寧武離北京,隔著明朝一個大軍區,宣大軍區,
3、另一個大軍區,薊遼軍區離北京也不遠,

寧武關失守之後,皇帝估計不敢跑了,
寧武關打完之後,李自成也不知道往哪兒走,結果宣大軍區直接降了,北京受到了實質的威脅,但是宣大軍區這個熊樣,其它的明軍是什麼熊樣,皇帝沒底,皇帝周圍也沒有能夠信任的兵(否則也不會北京沒怎麼打就失守了),往南跑,還有不少路走呢。南邊還有劉芳亮的部隊。


看永曆帝朱由榔,死無葬身之地,現在只有衣冠冢。


因為君王死社稷 。


除非朱元璋在世,崇禎是救不了的!朱棣都困難~


天子守國門


己巳之變後。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裡頭有提出當時幾個比較生猛的,比較能砍人的。
袁督師已經被剁成生魚片了,滿桂和趙率教比袁督師先走一步了。
曹文詔戰死了(力盡自刎),他的從子死在大凌河之役。
陳奇瑜被李自成忽悠殘了。
盧象升和孫承宗在崇禎十一年戰死了。
松錦之戰時,洪承疇和祖大壽投降了。
楊嗣昌在崇禎十四年病死/自殺了。
左良玉在崇禎十五年時被農民軍打殘了。而且史書說他的軍紀比其他幾位還更糟糕。
孫傳庭在崇禎十六年戰死了。

說句難聽點的,甲申之變時皇帝拿什麼來南遷?能打的,不是死了就是投降了,再不然就是被打成殘廢了。以至於據說皇帝在派孫傳庭出征時,太監還提醒皇帝說孫傳庭是皇帝最後一副家當了。

所謂的山窮水盡,大概就真的是這個樣子吧,而且柳暗花明好像是不存在的。

再者。
明帝國後期一直受到財政問題的困擾,各種欠餉的事情此起彼伏。
遷都到南京,這些北京里的達官貴人(包括皇帝),要不要把這些財富跟著帶走?
要知道,當時沒有網路,也沒有那麼方便的財富轉賬。財富這種東西,是要人搬運的。
可以想像一下,當那些欠餉的士兵看到這些達官貴人(包括皇帝)的財寶一車又一車地搬運,自己卻為下一餐愁的時候。。。你覺得他們會有什麼想法?


別說,崇禎弔死及遺言讓明的在滿清的心理陰影面積大了N倍。

以前我想為啥開國皇帝能縱橫捭闔,後代卻一代不如一代。缺乏戰爭的錘鍊,挫折的錘鍊。

崇禎應該丟開包袱,不要老端著皇帝的架子,該跑就跑,該打就打,作為三隻主要的政治武裝力量(李闖,滿清),明的民意基礎杠杠的。


除了崇禎自己的性格因素外,還有一個梗叫做他的祖宗里有一個叫明英宗的。當年土木堡之變的時候,臨時「皇弟」朱祁鈺尚且沒有南遷,正式「皇弟」(天啟的弟弟,正式即位)怎麼好意思南遷?同樣是「皇弟」,他行我也行!
一方面,崇禎幻想,洪承疇,楊嗣昌等人可以出現一個于謙,挽狂瀾於既倒,為大明續命。
另一方面,他以為魏忠賢等於王振,扳倒了太監,就沒有人可以誤國(至少他自己不近女色),全國人民可以萬眾一心,抵禦外患。


因為沒有執行力。
事實上,以古代的交通水平和後勤水平,遷都對京營和百官能力的要求,不亞於守住北京城。
真以為遷都是地圖上畫個圈,然後皇帝和百官一人夾個包,逃荒去也?且不說動輒數十里的儀仗護衛以當時的國庫能不能支撐得住,一路去南京,沿路糧草誰來供應?一旦士兵斷糧嘩變,就要立刻變唐玄宗,甚至連唐玄宗都不如。
就算錢糧也從天上掉下來了,那人心呢?百官和京營祖祖輩輩都在京城附近,會輕易扔下幾代家業去江南開荒?要知道江南也是土地兼并的厲害,沒有餘裕給這幫人的。
人心,錢糧都不支持,那些朝堂上的所謂爭執,不過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用冠冕堂皇的廢話拖延敷衍而已,壯士斷腕,也要有腕能斷,而當時的明朝北方根本是處處起火,一旦大舉南遷,無非是讓這裱糊的紙房子早一點著火而已。


怎麼就沒有一個說崇禎有氣節的


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事實: 皇帝又不是天生藍血言出法隨出口成憲的。皇帝的權勢來自於別人的承認和支持輔佐。

那麼,一個丟棄都城百姓官員狼狽逃竄的皇帝,還會得到別人的支持輔佐嗎?


南遷河北不保。滿清當時並沒有很強的實力。
但北方連年大旱災導致出了無數農民叛軍,叛軍推翻了大明,終致天下大禍


推薦閱讀:

金庸的史學功底如何?
朱棣在位期間做了這麼多留名千古的大事,但他的名氣卻沒有秦皇漢武大,為什麼?
如果我穿越到明朝變成建文帝,能上知乎靠知乎大V指點能打贏朱棣嗎?
為什麼明朝管錦衣衛的官員有的下場很悲慘?給我們為人處事帶來什麼啟示?
蒙古鐵騎、遼東鐵騎、日本騎兵、八旗騎兵,哪個作戰能力最強?

TAG:明朝 | 歷史 | 崇禎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