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艦隊作戰和在地球上作戰有什麼不同?
假設是人類未來內戰的場景,通訊延時還未解決,超光速等黑科技遙遙無期。
公元2718年月球自治領與地球聯邦的拉格朗日點近地戰
公元3141年火星聯邦與地球聯邦的行星際戰爭地球上應該是二維或很薄的三維空間進行戰鬥。而太空則是全三維的,沒有地球上的上下區分。
地球上基本是直線前進,而太空受引力影響是複雜的曲線。
這些變化會對進攻和防禦產生哪些根本性的影響?哪些戰術仍有效,哪些會失效?
希望從軍事的角度分析,可以多點想像,最好硬科幻一些,就像《星空清理者》。
三體迷們不要來搗亂,雖然我也是。
雖然我很關注 @負二先生,在這個問題下,我並不贊成他的答案。
雖然個人才疏學淺,但是仍然試著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起更多的人來回答。
首先,我要說,以現在科技水平為基礎的太空艦隊對決,並不是不可想像的東西。
太空的確更加廣闊,即使再龐大的艦隊,在太空中也只是很渺小的一團沙子而已。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太空戰艦就要隔著上百萬上千萬公里對轟,看不見打不中的戰鬥是毫無意義的。
太空中的探測和發現,我認為並不是問題。
原因很簡單,海戰從冷兵器時代就有了,從公元前546年薩拉米灣海戰,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戰,甚至近代1894年甲午戰爭,可以說,二戰之前,以各個時代船隻的速度和索敵能力,在茫茫大海上發生戰鬥絕大多數都是戰爭雙方有意規劃而產生的,那種隨便遇到的【遭遇戰】是很難出現的。
請注意,我這裡所說的【遭遇戰】,是完全在沒有預料到的情形下與敵軍發生的交戰,其實無論海戰陸戰,這種完全的意外遭遇都是罕見的,一般的戰鬥,都是發生在有預謀的情形下。
個人認為,歷次海戰,並不是完全的【遭遇戰】,而是殲滅與反殲滅,襲擊與反襲擊,封鎖與反封鎖,登陸與反登陸這種有計劃的戰鬥。
首先以大家都熟知的甲午戰爭為例,中日艦隊之所以會在黃海對決,是因為中方要想朝鮮輸送陸軍兵力,為此必須派出艦隻護航,而日方必定會派出艦隊截斷護航航線。單純一艘兩艘的護航艦,是一種危險的行為,遭遇敵方大艦隊會毫無放抗之力(參考之前的豐島海戰),所以,丁汝昌提督會派出大艦隊進行護航。而對於日方來說,一艘兩艘艦隊去截擊中方的船隊,也是一種極為危險的做法,所以日方也必定會集中大艦隊來進行戰鬥。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北洋水師護航返回後,遭遇日本聯合艦隊,爆發決戰。
可以看到,甲午年的海軍同樣沒有遠程雷達,航速不過20節左右,火炮射程不過10公里,但是可以圍繞著整場戰爭至關重要的海運線爆發戰鬥。只要中方想要護航,那麼必定就會與日方的截擊艦隊圍繞著運輸線爆發決戰。
這是【護航與反護航】作戰
公元前546年的薩拉米海戰,波斯海軍封鎖了薩拉米灣希臘海軍的所有出路,意圖用巨大的兵力優勢將希臘海軍碾碎在海灣中,卻不料希臘海軍死中求生,選擇狹窄的薩拉米海灣與波斯艦隊決戰。最終,狹窄海灣中小而靈活的希臘艦隊取得了勝利。
這是【殲滅與反殲滅】作戰
1804年的特拉法加海戰,英國皇家海軍封鎖著法國、荷蘭、西班牙的港口,使三國艦隊動彈不得。拿破崙必須誘開英國海軍,讓自己的法國海軍與盟軍西班牙海軍匯合,才能與皇家海軍抗衡。一旦法西艦隊能夠與皇家海軍抗衡,拿破崙就會在海軍的掩護下登陸英國。但是由於法國海軍統帥優柔寡斷,法軍一再喪失機會,最終在特拉法加被更加精銳、熟練的英國皇家海軍擊敗。
這是是【封鎖與反封鎖、追擊與反追擊】作戰。
1944年馬里亞納海戰,美國海軍為了取得B29轟炸機轟炸日本的基地,所以集結兵力攻打馬里亞納群島。日軍則希望在這場海戰中藉助海陸軍的防守優勢,給予美軍致命打擊。
這是典型的【進攻與防守】作戰。
這幾場海戰引用得比較倉促,所以有不少疏漏之處,但是大體上,可以看出,海戰都是在有計劃的情況下,雙方都有意集結並部署兵力,在此情況下發生的戰鬥。
然後,回到太空艦隊的決戰。
雖然戰場變成了太空,但是戰爭的基本屬性不會有變化。想要在漫漫太空中殲滅敵軍艦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為確實有太多技術限制因素。
但是,封鎖與反封鎖,護航與反護航,這些最基本的戰鬥依然會發生在宇宙間。
讓我們根據最基本的海軍規則,來預測一下沒有超時空移動,沒有黑科技的地球聯邦VS月球聯邦戰爭。
首先是戰略部分。
因為豐富的資源和成熟的生產力,地球聯邦毫無疑問佔據優勢。理論上,佔據優勢的地球聯邦會主動發起進攻。
月球軍隊雖然處於劣勢,但是不排除劣勢的一方鋌而走險,孤注一擲對地球軍發動突襲。(參考日本偷襲珍珠港)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地球軍會發動攻勢,然後用少部分艦隊留守,防止被月球軍隊抄後路燒掉糧草翻盤。
面對地球軍這種穩健的進攻,月球軍只能選擇在地球艦隊的行進路線上進行騷擾,並在敵方兵臨城下的時候節節阻擊,在宇宙軍港、商業都市、行政中心部署地面防禦,空地一體消磨地球軍隊的進攻能力,等到地球軍隊疲弱之後,再集中養精蓄銳的艦隊發起決戰,給予地球艦隊致命一擊。
面對月球軍的騷擾和迴避決戰的戰術,地球軍的當務之急就是儘快找到月球艦隊並發動決戰。為此肯定會儘可能地攻擊月球的要害位置,例如生產戰艦的都市、生產糧食的都市,迫使月球艦隊與地球艦隊決戰,決戰發生越早,地球軍優勢就越大。
以上只是最基本,最簡單的戰略假設,稍微加入一點變數,整個戰局就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地球正在面臨資源缺乏,所以龐大的艦隊必須儘快解決戰鬥,所以到了戰爭中,反而是地球軍比較急躁也是有可能的。(例如明末的薩爾滸戰役。)
可能有人會說,可以核彈,可以電磁炮,可以光束武器,個人以為,像這種精銳兵器,如果無法雙方都無法大量配置,但是這些精銳武器又可以左右戰局的武器,那麼就會圍繞這些兵器本身發生戰鬥。(例如二戰時期英國攻擊德國V2火箭發射場,這又回到了典型的攻防戰)
比如,地球發射了一堆載有核武的火箭,那麼月球軍肯定要設法攔截,而地球軍則要保護這些核武器能夠順利降臨到月球,這還是最典型的攻防作戰。
關於太空艦隊的戰略部分就說這麼多,可以看到,太空戰其實跟地球海戰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
其次,是戰術部分。
按照題主的假設,沒有黑科技並不影響太空艦隊的決戰。只不過會導致交戰距離比想像中近得多就是了。
如果未來艦隊只有五萬公里的有效射程,那麼未來的戰鬥就在五萬公里上下內打,如果只有五千公里的有效射程,儘管打得會很慫很LOW逼,但是還得在五千公里內打。即使地球聯邦已經開到了月球人最後的城市面前,月球軍也必須等對方進入射程之後才會開火,否則就是浪費火力。
自從熱兵器投入使用以來,我們就知道,戰爭勝利最重要的點,就是儘可能的有效輸出己方的最大火力。
拿破崙時期的排隊槍斃戰術,是因為當時的火槍只有100碼有效射程,200碼就只能打月亮了(當時軍官對火槍射程的調侃),為了有效輸出火力,才會採用排隊戰術,為的就是儘可能集中己方火力,打斷對方火力輸入,誰先在這種排隊槍斃中崩潰,誰就失敗。
戰列艦時期的側舷齊射、航母時期的戰機編隊戰術、導彈時期的飽和攻擊,都是為了在一定時間內最大程度輸出火力,增加命中。
太空時期,這種規律依然不變,無論使用導彈、電磁炮還是激光炮,戰術上,單位時間內最大輸出火力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我隨便列舉了一下熱兵器時代幾個比較重要的屬性,不同的屬性自然會衍生出不同的戰術。
機動性:武器平台的移動距離。
武器射程:武器能夠造成傷害的範圍,例如激光打2萬公里,3萬公里光就散掉了射中也沒有效果,如果是在複雜的太空環境,可能2萬公里都無法保證。
鎖定距離:遠程射擊的必備條件,就好像火槍能打數百碼,但是只有一百內的瞄準才有效。
發現距離:就是發現敵軍存在的距離,在以往的時代中,發現距離都是遠大於鎖定距離的。不過無論如何,鎖定距離也不可能超過發現距離,最多只能相等(現代戰爭就是這種情況)。
(這裡之所以將武器射程和鎖定距離分開列出,是因為有一種戰術可以在打不準的情況下發揮火力,這一點在後面會有闡述。)
如之前所說,太空是很廣闊的,負二先生說的有一點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就是現在人類的探測技術對太空並不適用,所以,我在此做了一個大膽猜測。
未來的戰鬥,很可能是發現距離>武器射程>鎖定距離,這種情況下遠距離的交戰,基本屬於蒙概率的盲射。
假如太空艦隊射程是10萬公里,有效瞄準距離只有5萬公里,如果當時的艦隊足夠龐大,那麼在10萬公里的時候,兩支艦隊就會像拿破崙時期一樣採取密集編隊的對射戰術,用密集射擊來增加命中概率。(這個密集也只是相對概念,也許兩船距離有上千公里。這種戰術並不是獨創,中世紀的英國長弓手,蒙古人輪轉發射箭矢的圓陣,火槍時期的排隊槍斃,都是這一狀況下所產生的戰術。)
如果是數量/質量劣勢的一方,也許會採取近身纏鬥的辦法,用近距離作戰的高命中來阻嚇敵軍。(拿破崙時期的俄國軍隊就是這種戰術,打完一槍就烏拉,刺刀殺傷比例比子彈更高。而當時各國所謂的擲彈兵,拿破崙法國的老近衛軍,都是近戰肉搏的佼佼者,這些都可以視為遠程火力不是絕對主導地位時的近戰阻嚇。)
如果未來艦隊數量不是很大(畢竟太空艦隊的昂貴是可以想像的,可能一隻所謂的艦隊不過一二十條船而已),那麼無法集中輸出大量火力的情況下,戰鬥就變成儘可能機動和接近敵軍來發揮火力為主,例如二戰時期的戰鬥機戰術。
當然,在另一種可能是,發現距離>鎖定距離>武器射程,那麼就會變成太空距離下的「超視距作戰」。
在我們這個時代,雷達、衛星的探測能力是遠遠大於武器射程的,所以戰機、軍艦、導彈,都要重視雷達隱身性能,如果被發現,基本意味著被消滅。
如果未來太空艦隊探測距離是10萬公里,武器射程5萬公里,那麼雙方肯定會儘可能避免被對方提早發現,同時盡量提早發現敵人,以取得最大優勢。
暫時只說這麼多,腦洞開太大,有點跟不上了,總之,我認為古往今來所總結的出來的戰爭規律,是可以應用到未來戰爭的。
可能有人會說,海灣戰爭美國吊打伊拉克,這種戰例是亘古未有的。我只能說,這是因為兩支軍隊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美軍只是將二戰時期的空襲戰術發揮到極致而已,並不是他們真的發明了多了不起的戰法。如果是同條件下的美伊作戰,什麼防守進攻,封鎖反封鎖,還是得老老實實照著來。
------------------------------------------------------------------------------------------------
目前先這樣吧,匆匆忙忙寫肯定有不少錯漏,想到了再來補充,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太陽系戰爭中的太空艦隊戰術問題》
韋斯特.文迪
序言
在太空,僅有物理法則能限制你。——特伯.科爾《太空戰術學導論》AD 2264
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戰」的理論早在人類建立月球殖民地時就已提出,但它的真正應用則發生在23世紀中葉人類開發木星、土星之後。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不難理解——巡航速度與距離。
地月距離僅僅40萬公里,即便以20世紀中葉,人類剛剛開始宇航時的技術水平,到達月球也僅需十餘小時。月球上任何反叛的企圖都會被瞬間撲滅。火星和金星同理,他們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僅有4、5000萬公里,對於航速可達每秒鐘300公里的地球艦隊來說,也只是一個旦夕可達的距離。而這種最近距離每隔十幾年就會出現一次。這就導致兩顆近地行星上的任何抵抗運動都很難長期堅持,也就無法進行太空戰這種大規模的武裝反抗活動。
相關拓展:《火星奧林匹斯黨的地下抵抗運動》——約翰.布朗AD2192
《火星本地族群意識的產生與發展2140-2178》——斯特克.福爾曼AD2210
《酸雨之下——金星礦工群體的獨立訴求》——朴勇勝AD2135
在22世紀,地球如果想將他的意志強加於這兩顆近地行星是極其容易的。
而木星和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億公里,最遠距離為9億公里。這個最近距離大約要50年才出現一次,這可是兩代人的時間。更加不妙的是在近百年中星際巡航的速度並未有大幅度發展,行星際飛船的速度停留在600公里/秒的迪卡爾極限始終沒有突破。這就讓地球艦隊到達木衛的需要耗時半個月以上。這和18世紀美國獨立時英軍前往美洲所要花費的時間差不多。正是這一區別導致木衛殖民地的反抗活動沒有重蹈火星和金星的覆轍,進而引起了綿延40年前後三次的太陽系戰爭。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經驗的謬誤——巨艦大炮的倉促上馬與迅速衰落P1-P23
第二章 防守反擊——行星基地對近層空間戰術的影響P24-P58
第三章 基於現實——技術水平與空間戰術的調整P59-90
第四章 從士兵到將軍——不同層級的戰術選擇P91-143
第五章 58分鐘——經典戰例中的數據分析P144-207
第六章 苦澀的和平——太空戰術的總結與展望P208-236
附錄一:統計數據
附錄二:十四次大規模戰役航跡圖
附錄三:相關術語
附錄四:人名錄
參考書目
第一章摘錄:
早期交戰雙方均採用巨艦重炮而非動能武器的原因是很複雜的。
首先是歷史原因,由於太陽系戰爭爆發前,並無太空軍的編製,地球政府所掌握的武裝力量主要來自「太空稽查隊」。他們主要以單艦或少量艦船組合的形式進行太空巡邏或追擊犯罪分子。
當時緝私隊追求的主要是速度與攻擊威力,因此激光武器是一個十分合適的選擇。
高功率激光武器有很多優點,首先是交戰距離遠。雖然雙方都在高速運動中,激光器仍然可以準確的瞄準1.5萬公里以外的敵方艦艇進行射擊,並在1/20秒內擊中對手。這個交戰距離超出了所有動能武器的最遠發射距離(由於太空廣袤,早期動能武器雖然也能夠進行末端校準,但的有效發射距離一般不超過1000公里)。
第二個優點是激光武器取材方便、產業鏈成熟,多數民品可迅速轉為軍用。
由於宇宙開發的大範圍鋪開,在小行星帶、木星、土星都有大量激光鑽探設備投入使用。這些資源勘探、挖掘設備上的激光器都是現成可用的。將其拆解下來,直接安裝到已預製裝甲、動力系統的戰艦上,稍加調試即可投入使用。在交戰初期雙方總計拆改了3萬架以上的民用激光器,其中木衛抵抗軍拆改了2萬架,地球方面拆改了1萬多架。
在激光器的生產方面,現有的民用激光器廠商,只需修改一下工藝標準,擴充幾條流水線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出軍方所需的大功率激光器了。地球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第三個優點是激光武器功率強,由於太空是真空環境,不會吸收激光的能量,所以在射擊過程中能量損失甚微。戰艦中發射的激光只要集中在對方艦身上0.1秒就可以融穿15CM厚的標準板甲,敵方艦船逃離時只要輕輕一划,就能給對方開膛破肚。在這種情況下激光武器看起來幾乎是不可戰勝的。
【待續】
第三章摘錄:
正如我們在第一章提到的,交戰雙方很快意識到,根據舊時代作戰思想進行的重艦對轟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其作戰效率也極其低下。所以在第一次太陽系作戰後期,交戰雙方不約而同的進行了戰術變革。而這種戰術變革最終在第二次太陽系作戰中大放異彩,直接改變了整個戰爭進程的走向。
……從略……
木星反抗軍首先創造性的採用了雙層圓球嵌套的艦隊作戰方式。
他們以改造後的新威爾級巨型航艦(長軸長度5公里)作為整個艦隊的作戰核心。
新威爾級巨型航艦本身幾乎不裝備任何武器系統,只配備大型動力源與眾多的外接介面,同時具有強大的管損能力。其主要負責整個艦隊的生態維持、非作戰狀態下的巡航工作、以及設備維修、人員救護等工作。
在巡航狀態下巨型航艦可外掛最多320艘中型呂思級戰術支援艦/武庫艦/探測艦。
而呂思級作戰艦負責小型戰鬥艇的釋放與回收,遠距離戰場偵查,建立戰區通信網等戰術任務。
小型戰鬥艇則主要負責面對面的對敵攻擊。
①戰鬥隊形的展開
在正常的戰術巡航中所有戰鬥艇收納在作戰艦內部,而作戰艦則密密麻麻的蠍附在巨型航艦上。由巨型航艦提供巡航所需的動力,同時供所有指戰員進行戰鬥準備與休養。當巨型航艦檢測到敵艦靠近,則在30分鐘內釋放全部作戰艦,形成第一層半徑約10萬公里的「戰鬥—防禦球」,作戰艦則在10分鐘內釋放內部所有小型戰鬥艇,這就形成了第二層半徑約15萬公里的「戰鬥—防禦球」。
採取這一戰鬥隊形的主要原因是——相對速度。
由於兩隻艦隊接近時相對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2000Km/S,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傳統的動能武器也可以一瞬間擊穿任何防禦板甲。所以理論上只需一艘15米長的作戰艇就可以給一艘重艦造成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
而誰都不願意看到耗資數百億打造的重艦被一發100公斤的動能武器擊穿。
考慮到這一點,防守方會儘可能擴大主航艦的防禦範圍,給予主航艦充足的預警時間。在雙層「戰鬥—防禦球」展開的時候,大量戰鬥集中在主航艦外圍,主航艦隻要擔心零散突破防禦的敵方戰鬥艇和少量動能武器即可。
②偵測技術的發展
在巨艦時代早期,艦隊主要採用熱源探測和可見光監測的方式對敵艦進行探測,實踐證明這種探測方式十分容易被欺騙。只要不斷釋放干擾熱源和光源,就可輕而易舉進行干擾。於是一種革新性的探測方式出現了——引力攝動。
引力攝動的原理並不複雜,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會影響雙方的運行軌跡。這一理論直接導致了1846年海王星的發現。而在太陽系內部,由於主要星體的引力軌跡已經確定,只要建立了可靠的模型就可以通過探測引力異常來來發現監控區域內敵方艦隊的展開情況。而交戰的任何一方也不可能釋放重量上億噸,長度數公里的「誘餌彈」。
正是基於這一點考慮各艦隊在交戰前,首先依託行星基地,以熱成像和可見光監測對敵方艦隊進行粗定位,當雙方距離接近到10光秒的時候則由各艦隊自主展開引力攝動探測。引力攝動探測又分為航艦級、作戰艦級和戰鬥艇級。
和航艦級動輒發射每枚上百噸重的引力探測器不同,戰鬥艇發射的探測器重量為1標準公斤。因為戰場情況瞬息萬變,作為戰鬥艇需要不斷變更探測方向,同時還需要大量探測器做交叉驗算,互相補點排除干擾。一場戰鬥下來一艘戰鬥艇發射1、2000枚探測器都是很常見的事。
雖然
戰鬥艇級探測器重量很輕,但其在具體功能上與航艦級探測器並無本質區別,都是由探測器根據自身引力變化計算地方方位與速度,並將探測到的情況迅速回傳母艦以供戰鬥人員進行判斷。
③戰鬥隊型的演進
在雙層「戰鬥—防禦球」出現初期,實行的是全覆蓋戰術,即在整個圓球的表面均勻布置作戰艦艇。但在幾次遭遇戰後,艦隊指揮官發現,由於幾乎全部作戰都是正面交鋒,在相對速度極高的情況下敵方戰鬥艇在作戰過程中很難掉頭,所以當兩隻艦隊遭遇時,加強正面的防禦-攻擊力量,顯得尤為重要。不少艦隊指揮人員開始抽調球背的作戰力量,投入到正面突破中來。但至於抽掉多少、什麼時候抽調就要考驗指揮人員的戰爭藝術了。
但這只是單艦隊對決的情況,在戰役級別的作戰中,往往涉及十餘個艦隊的協調與配合,這時的兵力部署則更為複雜。
……下略……很多人已經提到了太空艦隊,我就來反對一下有關所謂太空艦隊的答案。
想必很多人心中的太空艦隊,是類似於Halo,Starcraft里描述的載著所謂瞪梨子大炮,外骨骼士兵的樣子。
其實,我覺得我們太低估人類未來技術的發展了,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太高估人類現有技術所能達到的高度了。
為什麼說低估?
如果已經有了所謂的人類艦隊,我不相信還需要用使用激光作為武器。有人提到了人類已經能熟練掌握引力探測技術,物理學的發展想必已經到了非常超前的地步,對於「質量」的理解肯定已經非常透徹,想必基於新的物理定律的攻擊方式肯定會出現(好吧可能有人會提三體,其實我不是三體迷。。。),那我另外隨便yy一下:定向引力波?以撕裂任何只基於原子層面防護的目標。激光的能量衰減速度放到宇宙尺度的話,其實是很快的,更何況用它去打擊一個幾光時外的游戈艦隊?
啊對了,光這種東西很容易受到干擾,一顆大質量恆星就能讓光的軌跡發生可見偏移,見「果殼中的宇宙」。所以讓激光武器彈開或者繞開想必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譬如只能偏折光線的能量場?類似光暈的「一切物品速速彈開!」的bug能量場技術可能對未來人類的技術要求都有點高。。。(只考慮未來3-4個世紀的人類文明,太遠了其實都是扯淡的,能想到的您就去申諾貝了物理學獎把)
還有。
你怎麼知道對方是一艘艘幾十上百米的船?一打一個洞?
如果對方是納米雲呢?難道作為最有前景的納米技術在人類開始進行太空航行時就停止發展了?具有攻擊性和機動能力的納米雲團,加上更加成熟的無線供能技術,或者是激光供能技術,而且沒有駕駛員所以不需要考慮機動極限,難道不是一種高效的太空戰方式嗎?碰上這種秒速500公里的雲團,一百門激光大炮也燒不完啊。所以這裡想指出的是,作為已經能輕易進行恆星際航行的人類,繼續使用極其老舊的武器(激光)工作方式作為主力攻擊模式本身就有些牽強。
當然,回到太空艦隊,其實我對艦隊,有人/無人太空戰艦這種目標龐大,機動性能極差的戰力投送形式深表懷疑。甚至覺得他們是飛艇一般的存在。在材料技術沒有發展到超高水平時,為何需要製造一個一碰就斷的物品(球形戰艦也好梭形戰艦也好)載著武器飛來飛去(考慮到其本身巨大的飛行速度,上千噸的戰艦哪個不是一碰就斷。
太空戰非要是一大群人乘坐著數百米長的蟻穴戰艦,在幾光秒的距離上互相開燈亂射?
這種場景在未來來看,或許就像是我們看宮崎駿動畫里的飛行蒸汽戰艦一樣,壯觀卻不切實際。
我們給他們取名叫蒸汽朋克,或許未來人會給我們拍的太空戰電影取名叫核能激光朋克吧。
太空戰就是誰先看見敵人誰就能贏的戰爭。
看見敵人只要考搜索星空中的異常熱源。
如果進行主動驅動,飛船的熱量很容易被探測到。
所以會有些飛船使用太陽風帆+慣性運動進行靜默飛行。
還有些艦隊會在自己的外圍很大空間內部署感測器。感測器發現異常熱源後會通過量子通信報告戰艦,戰艦決定是否打擊。
打擊的武器只能是激光武器。速度快效率高几乎沒有損耗。
但是不管飛船本身是否在靜默飛行,激光武器發射瞬間的熱能增加很容易被人捕捉到。
所以也會有人使用假的熱源做誘餌,誘使對方開火。
天哪這簡直就是鮟鱇魚之間的戰爭~太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硬科幻題材,嚴謹的理論是天馬行空的基礎。
如果戰爭的空間規模擴大,而軍隊和信息的速度跟不上距離擴大的速度,最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行軍速度減緩(相對),信息交流延遲增大。
那麼我們在大兵團作戰的層面,絕對會回歸到封建社會的水平。
通信
通信載體依舊是電磁波。那麼我們的通信速度絲毫沒有長進,火星地球最近距離5500公里,通信會從延遲不到1秒的實時通信變成延遲3分鐘的知乎私信╮(╯▽╰)╭在戰略層面上的影響不大,在戰鬥層面可能會是致命的,遙控指揮基本不用考慮了。
偵察
考慮到電磁波依舊是最流行的偵查手段,雷達的偵測能力會隨著距離的增加呈指數級下降,所以遠處的敵軍很容易隱藏在空間背景輻射中(就像鷹會從太陽的方向接近獵物),進攻方相對防守方會有很大優勢。為艦隊爭取反應時間的方式就是儘可能遠的放出斥候,斥候在很近的距離上發現敵軍後,用電磁波報告敵情。這裡的電磁波是定向發射的,傳播距離比雷達遠得多。考慮到太空中的掩蔽物實在不多,斥候發現敵人的同時也會被敵人發現,所以無人機是最好的選擇。
假設艦隊飛行速度可以達到第四宇宙速度,110km/s左右,這個速度已經很給面子了好嘛,以現有的驅動技術(包括實驗性的,NASA的超空間引擎不算,都說了沒有超光速的黑科技)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的,這個速度相對於5500萬公里的地球火星距離而言還是太慢了。火星上的信息用無線電波三分鐘就能送到地球上,艦隊直線全速前進需要5.7天才能到達,還要考慮到加速、減速過程,還有艦隊運行路線受引力影響肯定會是曲線,那就算一個星期。這還是最快的戰艦,大型戰艦估計沒有這麼快。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卅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孫子兵法·軍爭篇》
這就相當於離京師八百里的某郡有暴民作亂,地方八百里加急塘報當日送達,請天子派兵鎮壓,天子點兵,前軍輕裝騎兵日行百里,旬日之後才能到達,大軍整裝前進,最少要大半個月才能到,如果需要部隊保持戰鬥力還會更慢。
目前美軍可以24小時之內全球送達特種部隊,5天之內投送一個輕型師,30天投送5個整裝師,你們感受一下。
明明知道前面就在打仗,甚至都看見火光了,這邊給你來一句Mars, ten hours ETA.新來的指揮官估計要摔鍵盤了,老子在地球那會十個鐘頭都從夏威夷飛到北京了好嗎!
戰鬥
因為沒有大氣衰減,粒子武器和激光武器會大放異彩。不過目前的聚焦技術大概可以把激光束在幾千公里上聚焦成直徑幾十米的光斑,這麼大的光斑基本不會造成有效殺傷,而這個距離飛船全速衝擊也只需要幾十秒,所以要麼改進聚焦技術,要麼只能抵近射擊。所以不用瞄準的導彈依舊會是主要的摧毀手段,考慮到導彈的速度也不會有太大長進,戰艦層面抵近射擊幾乎不可避免。
既然相對戰場規模,武器的射程大大縮短,各種舊時代的陣法都有了用武之地,把2D的平面陣法改造成3D的立體陣法,用新式戰艦代替舊制兵種,太空時代的戰爭藝術就橫空出世了。
其他技術細節
機動啊機動。在陸地上一踩油門一拉手剎就能飄過一個小角度彎,在水裡戰艦轉向半徑會很大(別跟我提《超級戰艦》),在太空中沒有阻力,小範圍內引力近似均勻,飛船要改變速度只能依靠自身動力,機動性會大打折扣。地球上那套「用機動性彌補防禦」的理論估計不太好使,戰艦都會披上厚重的裝甲,硬碰硬的抵近火炮對射什麼的最喜歡了。
動力。目前的火箭引擎是一種極其奢侈的驅動方式,費用的問題在其次,關鍵是大量的能量被用來驅動會在之後的航行中被拋棄的物質,飛行距離越遠浪費的能量越多,解決方式是提高燃料的能量密度,或者乾脆改變驅動方式,太陽帆是目前比較現實的驅動方式,但是用在戰艦上……參考鉸鏈彈。其他大腦洞的驅動方式大家自行創造。
綜上所述:
如果人類擴張速度超過了交通工具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戰爭形式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
不整一套超光速的東西,地球人連小行星帶都出不去
腦洞開太大了,害得我一上午沒自習,走了OTZ
地月系大規模艦隊戰純作死啊
打兩次太空垃圾教你做人
請讓我來拋磚引玉~
首先呢,一場戰役之中有多次數、多種規模、多種模式的戰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就先撿最直觀的一種情況來說:兩軍對壘模式。
在我國古代,我們常能看到兩軍對壘時,先由雙方派出武將大戰個幾百回合,或者某某一出現便被誰斬於馬下等情形,實際上無論是古羅馬還是大漢,在大集群進軍時,由於行軍線和補給線過長,是不可能一照面就開打的,往往兩邊斥候見到了,互相打個招呼,然後等後面的大軍慢慢開到,派好兵布好陣,往往半天就過去了,這時士兵無聊啊,所以兩軍武將跳出來單挑勢在必行。看起來牛逼哄哄,但如果此時某一方補給和後勤一旦出問題,這場戰鬥就先輸了一半。
而到了二戰,實力相當的兩軍對壘,哪邊贏面大一看空中支援,二看戰役準備,三看戰術調動和戰場意志。說到底也是誰後勤足援軍屌,誰就更有底氣。至於現代戰爭,基本上兩軍對壘是見不著了呵呵呵……
我們說回到太空艦隊作戰。
那麼在太空艦隊作戰,由於脫離的地面的桎梏,二維或者平面的思考模式基本上完全行不通,兩軍對壘的情況也將非常複雜。
我們以質量效應3為重返地球決戰的CG為例子:
上面兩圖是銀河系聯軍(人類和各種外星人等)
下面這圖是反派收割者的軍隊:
可以看見,在太空艦隊作戰中兩軍對弈時,在陣形上是呈類似於三維上散兵陣形,以戰列艦、無畏艦為主要火力輸出,輔以大量巡洋艦和護衛艦在空間周圍來全方位保護輸出點的。而由於太空艦隊作戰在同一恆星系內,支援和信息共享非常迅速,補給線要求低,所以反而不像地面作戰,太空作戰更加大開大合,就像兩記重拳對撞一般,所以核心是打散對方陣形並消滅對方火力,以及最大限度確保己方的火力輸出。
看上圖,進入主炮射程後,指揮官一聲令下,由主力炮艦率先輸出火力。
不過,莫非兩軍就這樣站著對射嗎?非也非也,這樣不僅效率低下,以太空艦隊標準的防禦和炮火規避能力來說,這樣要打到明年的……= =
那麼接下來就是咱們在很多星戰題材電影和遊戲中能看到的,近身前小型目標集群攻擊。
請看上圖,有沒有觀察到前景中這一小隊小飛船?或者說小飛機?這就是在母艦中蓄勢已久的無人機群和太空戰鬥機群,目標小,雷達半徑小,適合精確打擊地方弱點和深入對方陣形攻擊旗艦,有時候也承擔部隊投送、精確制導、偵查掃描敵方陣形以及反導彈職責。
在兩軍接壤前,雙方母艦會放出大量大量的戰鬥機群和無人機群,很快雙方的這批部隊相遇後就會纏入狗斗,而成功突破的單兵或者小隊就能夠深入敵方集群,開始精確打擊等一系列工作,當然了,一艘小飛機干翻戰列艦等主力艦是不太可能的,因為速度和個頭而犧牲的火力很難破旗艦的防,不過也是時常有一小隊改變局部戰局從而影響全局的情況發生的,田中芳樹的《銀英》就有幾次這樣的描寫。
說起來,在古代戰爭,騎兵的用處是相當大的,當然這不是說中世紀後期的那種重型騎士集團型衝鋒,而是騎兵作為一種高機動兵種,無論是高速楔形切入還是繞到側翼甚至後方進攻,都是絕佳的戰術手段(這裡還不算蒙古騎兵和中亞騎兵喜歡騎射騷擾的),往往兩軍步兵在苦苦相持,此時一支繞到側翼高速切入的輕騎兵可以讓敵方士兵士氣大跌,並且在敵方撤退時展開追擊並製造大量殺傷。
而在太空艦隊作戰中,也得有一支指揮官愛用的「騎兵」,這棋子往往用在對方防禦最薄弱的一點。
就是隱形作戰部隊。
由隱形轟炸機和隱形轟炸艦艇組成的部隊,在開戰後只要騙過對方雷達和偵查艦,成功繞到側翼或者空間中任何一個薄弱位置,伺機突然加速接近並對敵方主力艦艇甚至旗艦發射魚雷,只要成功造成殺傷,如此高效率的偷襲對局部戰局的影響就非常之大,也能為指揮官獲得極大的戰略優勢和空間。甚至不否認,未來太空中也會有神風突擊隊的存在,喊著「女王萬歲」什麼的撞向旗艦然後一起爆成煙花那畫面簡直不要太美太歌劇~
到兩軍完全纏鬥到一起之後,這時就看哪邊綜合實力牛了,護衛艦和巡洋艦為了保護火力點,會瘋了一樣死戰不退,然後一艘艘成為炮灰。比如上圖這搜人類艦艇已經被外星艦艇夾住,艦橋暴露在主炮之下,基本上就是GG的節奏。
當然了,電子戰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兩邊科技相近,層出不窮的電子艦的干擾和EMP會讓你有勁兒也沒處使。失去通訊,失去坐標 ,失去鎖定能力,甚至失去動力,這樣的一艘戰艦在星河中就是棺材一樣的存在。所以干擾和反干擾,黑和被黑在這場戰鬥中也在譜寫另一首驚心動魄的協奏曲。
至於激光啊護盾後勤啊泰坦啊補給陣列啊泡泡啊什麼的這些在EVE中大放光彩的黑科技就按下不表了,你說這麼個大會戰放艘泰坦進來……這種奢侈品未免也太沒有戰爭藝術了哼~
當然了,至於什麼陸戰隊啊接舷登艦啊絕地武士啊比較微觀,就不討論了哈~(其實就是懶!就是怕暴露自己沒有軍事常識!……)
之前玩過家園, 對我最大的挑戰是三維空間的作戰,還真是有點麻煩呢。
遊戲設定里仍然有轟炸機 殲擊機 礦車的設定
更新低科技情況。
在天然不對稱的地-月系統中保持僵化的地表對稱戰爭思維是我們最大的錯誤。——鄧彬 中將,冬眠者,前低技術戰略研究室黨委副書記、室長
少年子弟江湖老,紅顏少女的鬢邊終於也見到了白髮。第一顆氫彈成功爆炸後的一百三十六年零五個月又二十五天,人類終於找到了控制和利用宇宙最本源能量的方法。比起一百多年前人類用老式的化學火箭登上月球,史學家們更願意把這一年作為宇航時代的元年。
不行了,小說寫幾十萬字都收不住,改流水賬平鋪敘事了。
由於人類自此擁有了近乎無限的能量,月球殖民不再停留在紙面。拋開約等於整個美洲大小的土地與豐富的礦藏不談,較弱的引力、沒有大氣層和塵埃的干擾以及與地球相對較遠的距離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科學機構與技術公司進駐。到2250年,月球已初步完成了生存環境的改造和初具規模的工業鏈,常住人口已達到2100萬(戶籍人口約1300萬),世界已有近三分之二的主要科研機構和高科技公司設立月球分部。低重力的環境給實驗物理學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數十年內,超高強度的合金材料、高臨界溫度超導材料相繼獲得突破,光子計算機速度首次超過電子計算機,石墨烯與物理化學方法催化方法也得到了長足的進展。
2333年,偶然的暴風雨使地面與一顆前俄羅斯衛星失去無線電聯繫。不巧的是,這顆衛星即將報廢,在失去聯繫之前地面剛剛發出了離開軌道的指令。此次事件導致該衛星直接在繁忙的近地軌道撞上了一顆綠色和平組織的氣象衛星。賠償與清理碎片的花費超過150億美元(2014年美元),此後EASA宣布所有新發射的衛星在無法收到有效信號時將改由位於地月系L1、L4、L5的國際永久空間城負責維護事宜。
2345年,京東電力公司在地球上的聚變反應堆發生原料泄漏。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該事件消息在Sweeter爆出後造成了廠區附近居民自發無序撤離以躲避核輻射污染。由於沒有證據表明該化學原料無害,以廠區為中心半徑30公里的土地被劃為無人區。京東電力公司隨即宣布在安全檢查完成前將旗下所有聚變堆遷往月球,並以微波形式向回輸電。美國物理協會駐月球首席科學家隨即指出,由於現有的超導材料臨界溫度已達193K,在月球夜間輸電將進入無阻抗時代。
2543年8月,月面-L1太空電梯建成並與此處的中央國際空間城成功對接。月球-L2太空電梯也被提上日程。2586年10月,總部已遷到月球-紐伯爾尼的SERN宣布將以地月L1拉格朗日點為起點建造一條半徑約60000km的環月加速器,設計能量1.5ZeV(1.5*10^18eV,即0.24焦耳)。與地面(月面)加速器相比,太空加速器在提供更大的迴旋半徑時不再需要封閉的管道,通過設置在軌道上的加速環即可操控粒子。評論認為太空中也沒有小鳥和它的麵包屑。
2615年,環月加速器試運行出現重大工程事故。一束未被正確加速的粒子脫離了磁場束縛,其中有一些射向了地球方向。這些粒子能量過高,地球磁場不足以偏轉它們;赤道上的人們看到了極光。此次事故進一步導致了對前沿科學的恐慌和管制以及它們被從地球的剝離速度的加快。月球人口增長至9300萬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類雖然能夠輕鬆往返火星與金星,但它們幾乎並未提供任何對地月體系而言獨有的優勢。因此,它們仍然被作為資源基地而不是可殖民地區被對待。
公元2718年月球自治領與地球聯邦爆發了拉格朗日點近地戰。請大家先腦補月球方的戰術是什麼,戰略目標是什麼,一會兒來更新。好問題!準備主要按照《三體2》對技術水平的大致劃分來分類討(腦)論(洞)。占坑,逐步更新。
常偉思翻開了面前的文件,「日前,太空戰爭理論的研究全面展開,但很快遇到了問題:星際戰爭研究無疑是要以技術發展水平為基準的,但現在,各項基礎研究都剛剛開始,技術突破還遙遙無期。這使得我們的研究失去了依託。為了適應這種情況,總部修改了研究規劃,把原來單一的太空戰爭理論研究分成獨立的三部分,以適應未來人類世界可能達到的各種技術層次,它們分別是:低技術戰略、中技術戰略和高技術戰略。
「目前,對三個技術層次的界定工作正在進行,將在各主要學科內確定大量的指標參數,但其核心的參數是萬噸級宇宙飛船的速度和航行範圍。
「低技術層次:飛船的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的50 倍左右,即800 公里/秒左右,飛船不具備生態循環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的作戰半徑將限制在太陽系內部,即海王星軌道以內,距太陽30 個天文單位的空間範圍里。
「中技術層次:飛船的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的300 倍左右,即4800 公里/秒,飛船具有部分生態循環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的作戰半徑將擴展至柯伊伯帶(1)以外,距太陽lO00 個天文單位以內的空間。
「高技術層次:飛船的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的1000 倍左右,即16000 公里/秒,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五;飛船具有完全生態循環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的作戰航行範圍將擴展至奧爾特星雲(2),初步具備恆星際航行能力。
①太陽系邊緣含有許多小冰晶的盤狀區域,距太陽30-100 天文單位。②包圍太陽系的球體雲團,布滿大量不活躍的彗星。
由於外星生命的科學技術水平、思維方式和戰爭目標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我們只討論人類文明之間的戰爭。先不說上面三個中間級別的技術層次,討論(YY)一下超高技術和超低技術戰爭都是什麼樣的。由於完全是YY,漏洞肯定無窮多,請大家輕拍。
一、超高技術層次(相對論速度,&>0.99c)
答主認為這個技術層面上,摧毀相比索敵來說非常容易。主要攻擊方式是動能武器(撞你丫的)。母星(可以是天然的行星也可以是人造的,共同點是大質量以及大質量導致的機動力低下)是無法逃過自帶動力和跟蹤的小型無人飛船的撞擊的。而一個質量只有母星萬分之一的物體的撞擊基本上就是致命的。
但是,索敵遠遠不是簡單的。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中尋找飛行器過於困難,以至於對飛行器的觀測主要來自發動機的點火階段(題主說了不討論蟲洞,所以我們這裡假設推進方式仍然符合動量守恆定律)。既然要推進那麼必然有物質(應該是光子,否則推重比就太感人了)被拋出,那這個事件就是可以被觀察的。
當然這只是愚蠢的地球原始人的猜測(腦洞)。
這又分為發現來犯飛船和發現敵方移動目標。
如果發現了徑直朝你飛過來的來犯飛船,那我只能做一個悲傷的表情了。別人的飛船和光跑的差不多快,你發現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別人到達的時候了(觀測者參考系)。這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攻擊飛船在到達時必須減速至亞光速,以減緩相對論效應使自己的控制系統時間變慢(系統時間變慢使得反應變慢,以至於機動上拼不過目標)。不用減太多,0.95c時間流速就恢復到31.6%了。
如果是發現對方的移動目標(不是朝你來的),觀測倒沒什麼問題。問題出在攻擊方式上。要追上相對論速度的飛行器,自己也要進行一次相對論加速,但加速的過程會把自己的位置賣掉...
所以在我們假設的技術水平和索敵水平下,星際戰爭就是個兌子遊戲。
藏好自己,不要清理!——《三體X》
等等,這不坑爹嗎?哪有這樣玩的啊?
其實這裡確實有一個漏洞:如果你飛的確實比全宇宙都快,那別人看到了也追不上你,那你就無敵了咩哈哈哈哈!
但是!你整天玩相對論速度飛行,時間流速比別人慢一大截(別人的參考系),(隱藏得很好的)別人是可以通過技術進步來超過你進而幹掉你的。如果你足夠接近光速,你有可能在主觀時間5秒,宇宙參考系10000年後就被幹掉。在整個宇宙看來你嘚瑟了一萬年,但自己體感只爽到了一小點時間,答主為你感到不值啊不值…給時間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間吧。
答主鄭重提醒:光速有風險,嘚瑟須謹慎。
要達到這一水平,以下幾項科技是必須的:
1.小型化的可控核聚變堆以及以光子為工質的推進技術
為了高速航行和機動,極高的推重比幾乎是必須的。
2.材料方面需要能夠與高機動力對應的機體。簡單來說就是夠硬。感覺現有的固體理論不是很支持這樣的材料出現,畢竟原子間作用力的強度是有極限的。
3.高抗壓性的控制系統和良好的人工智慧。不能也不需要載人。至少目前的人類(homo
sapiens)完全是個累贅:不能承受太大加速度、反應速度極慢且其判斷也無甚價值、限制了飛行器本身作為動能武器的可能性。人類進化成超人了另說吧。
吐槽:個人認為《射手座之日》中朝比奈軍團整盤遊戲找不到敵軍相當真實,以及未來AI應該至少要有長門軍團不斷派出搜索艦的智能吧。 @阿虛
二、超低技術層次(近未來)
飛行器速度限制在50km/s,謝絕各種黑科技,可預見的未來。
可能的技術條件是主要大國空天飛機技術基本成熟、地對天與天對地精確打擊技術進一步發展。如果太空電梯建成,前面兩項技術都可以不要,不過答主個人覺得太空電梯那地基材料恐怕比可控核聚變還遙遠。
戰爭目標限制在為地面行動提供幫助。爭奪局限在近地和同步軌道,有可能還有地月體系的L1拉格朗日點,依然不是載人飛行器戰爭。主要打擊目標是敵方的通訊、定位、情報衛星。由於還處於蹣跚的傳統化學火箭階段,機動飛行非常困難;由於軌道就那麼些,也沒啥隱藏自己的餘地。在真空中,天對天激光武器估計是一打一個準。結局大概是主要交戰國全瞎,軌道上只剩垃圾,大家在地球上玩瞎子戰爭。
這種時候你需要
待更新
三、低技術層次
四、中技術層次
五、高技術層次
我覺得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很難發生,真正的太空戰都是秒殺。電影里那種星艦集結,齊射導彈、激光的場景不會發生。有能力造星艦的,必然有能力造星艦那麼大的導彈,毀滅一顆行星是分分鐘的事情。
未來太空戰需要考慮的幾個因素:
1、計算機的發展水平,尤其是計算能力和人工智慧。
2、發動機功率和續航能力。
3、導航、探測、摧毀能力。
這一切的前提是雙方可操縱的資源數量。
先說地月尺度的太空戰
首先,我認為地月太空戰爆發的可能性很低。並且,這距離真正的星際戰爭還差的很遠,舉個直觀的例子,拿一個籃球當地球的話,月球大概就是蘋果這麼大,地月距離大概有幾米遠,在這個比例上,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按比例縮小差不多是5公里,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距離按比例縮小也差不多相當於地球到月球的實際距離(30多萬公里),真正的星際戰爭尺度太大了。
下面來數說為什麼地月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很低:
如果月球上有大規模殖民,那麼航天科技必然十分發達,大推力的航天器肯定會被研製出來,起碼去月球應該是幾個小時就到了。可是,不要忘了,火箭改造一下就是洲際導彈,如此高速的航天器改造成武器以後摧毀能力肯定是很恐怖的,所以地月之間必然會保持某種威懾平衡。想想看現在地球上核武器就夠毀滅地球好幾次了,如果人類能大規模殖民月球,那麼估計把地球徹底炸成渣渣的能力也是有的。
所以地月系統只會保持威懾,局部衝突是會有的,但估計規模不可能太大。
地月系統的太空衝突中(局部戰爭),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超視距一次摧毀。想想看從古代到現代的戰爭中,武器的摧毀能力越來越強,打的越來越准。在過去大航海時代想要打一場海戰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擊沉敵艦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現在有了制導武器,基本上都是超視距攻擊,一下就完事了。所以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快、准、遠、狠。這對計算機的要求是很高的,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計算的能力可能就決定了生死——因為太快了靠人是不行的,所以要等量子計算機的出現才行。
並且這種衝突肯定以談判結束,地月系統太脆弱了,一場大規模衝突肯定讓雙方都完蛋。
實例:月球聯邦發現一艘地球聯邦的探測飛船闖入月球聯邦領空(太空),警告無效後給予直接摧毀,時候雙方首腦舉行談判最終和解並達成賠償協議。
再說地球和火星之間的太空戰爭:
這種戰爭就有一定太空站的雛形了,這裡我還是描述一下地球和火星之間的狀態,距離幾千萬公里,以目前的航天器往返一次要幾百天。如果要實現火星殖民,那麼這個往返時間必須縮短到幾天才合適,那麼問題來了,這麼高速的航天器,發動機的消耗必然是很恐怖的,目前的化學火箭肯定是不行的,當人類真的掌握的這麼高速的航天器的設計的時候,地球上的資源是否夠人類使用呢?我覺得是不夠的。
所以,我覺得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戰爭很難打起來,因為資源不夠,雙方各集結一個星際戰鬥群,跨越幾千萬公里,僅僅是資源成本來說,就太高了,地球和火星的資源恐怕不足以支撐這樣的戰爭。戰爭本質是一場交易,如果對於雙方來說都不划算,那麼這種交易必然無法進行。
如果要真的打響如此規模的戰爭,人類可能需要像木星這樣的大行星的資源才夠,但如果人類能控制這麼大的天體,探索的觸角應該早就伸出太陽系了吧。
而且對於觸角伸出太陽系的人類來說,地球和火星那點地方,還值得去打一仗嗎?
所以,如果地球和火星之間發生戰爭,肯定一方是抱著徹底滅掉對方的心思去的,這種情況下,地球和火星應該已經不是人類的主要生存領地,只能算是一個據點,幾個恆星級核彈直接滅掉對方就夠了,參考其它回答里的,這麼小的目標想遠距離探測基本不可能。參考前面的地月衝突,只會消滅的更快,同時需要更高速度的計算機、更大推力的發動機、更大殺傷力的武器。滅掉對方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從古自今戰爭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互相之間的毀滅能力也越來越大,威懾力越來越強,蒙古人征服亞歐大陸是以年來計算的,在核武器時代要想征服亞歐大陸,幾個小時就夠了,所以要麼太空戰爭打不起來(威懾平衡),要麼瞬間毀滅,所以說二維三維什麼的已經不重要的,殺傷力更大的武器肯定會出現,戰爭會越來越簡單,按幾個按鈕的事情。人力造矛的速度永遠比造盾的速度要快。星際戰爭,將是全盲的戰爭。
因為,任何攜帶能量和信息的東西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假使未來星艦的飛行速度達到光速,那麼防禦方將一直位於光錐之外,根本沒有時間預警、偵查。未來的武器如果是純能武器,那麼在被打擊之前,你是不可能做出規避的。什麼,你說到了那個時候,大家還在互相發射導彈?那也太LOW了。
對進攻方也一樣,根本沒辦法發現守方的戰力部署,只能對準相對固定的目標,比如行星表面進行進攻。
就像黑夜中的兩個刺客,發現對手之時,生死已分。
現在大家對射程的想像都不夠大膽,如果入侵者能在太陽系外直接發起打擊呢?當然防守方此時也可以發起反擊了。但是,雙方看到的都只是對方几個月之前的部署......攻方還好點,可以先發制人打擊行星表面。所以,星際戰爭就是先下手為強。妥妥的黑暗森林啊
扔石頭砸
轉載:如何用一個扳手攻陷伊謝爾倫?嗯,雖然不是軍事愛好者,但喜歡科幻,因此主動上來嘗試回答一下。
星際戰爭已經有無數的科幻作品進行想像了,最近的有影響力的作品,當然是大劉的三體。而對於整部作品涉及到星際戰爭的部分,給人啟迪最大的我個人認為是兩處:
1:未來的星際戰爭軍隊的建立是參照現今海軍的模式的。雖然在之前的大部分科幻作品描繪的星際戰爭都是重艦巨炮的模式,但真正進行系統分析的,反正三體是第一個。
2:科技不對稱情形下,現有的戰爭模式無法預測。比如作品中的水滴的存在。基於樓主問題將科技水平大致限定在了同一水平線上,因此我們暫不作分析。
先拋出我的一個結論:戰法的變化完全依賴於科技水平的進步,不同的階段戰法完全不同,簡單的提問哪些戰法有效或者無效沒有意義。至於樓主提到的二維或者三維,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好了,那我們先來思考一下人類過去海戰的歷史以及戰法變遷吧(在這裡人員的素質訓練士氣等不作考慮,按照完全平等來看):- 在冷兵器時代,海戰基本處於肉搏模式,依賴於船隻的追逐、碰撞、登船之後的肉搏。在當時的條件下,船隻的機動性,續航性能、導航能力、載重量(裝載更多食品和士兵),是決定戰場優勢的重要條件。
- 出現了火器之後,重要的東西變成了裝甲的厚度,機動性,載重量,大炮口徑/射程
- 蒸汽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機動性和續航能力,木船變成鐵船,甩掉了對風力的依賴,作戰半徑有了重大飛躍。之後重艦巨炮模式一發不可收拾
- 一戰之後(或者之前??)出現了潛艇,並在二戰投入使用,海洋戰場中首次出現了「隱形」的概念
- 雷達、無線電的出現改變了情報和通訊
- 航母的出現改變了制海權的含義,但針對航母的攻防又誕生出來了「航母戰鬥群」的概念
- 隨著導彈、潛艇技術的發展,航母戰鬥群所代表的「制海權」思維又有了改變,現在反過來戰艦又向著更輕,更迅速,更隱形的方向在發展。
上面說了這麼多,不對之處請指教,肯定不能展開來說,無論哪個階段都能夠大書特書把?對照過去的歷史變遷,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歷史階段,對應的戰法都是完全不同的。那麼我們想像人類進入太空戰場,會面臨哪些問題?將未來的太空比作我們的地球,然後我們再來推斷,對於不同的科技階段下,會產生怎樣的戰法?
首先,是太空中的生存問題!巨大的能源消耗,長時間的星際旅行,都決定了這是一個船堅利炮的時代。這個階段人類科技不可能把太空船造得很小,因為那就無法承擔長距離的太空旅行。但如果為了保衛巨大體量的旗艦,以及上面動輒數萬或數十萬的船員,就需要無數外圍艦艇。因為要知道如此體量的旗艦一般是無法進行快速機動的。而且考慮到那時人類仍然還聚居在少量的行星上,艦隊作戰,能源取得等仍然更多的依靠少量陸基基地。因此,這種新時代的「航母戰鬥群」作戰半徑可能達到至少一個地月距離。
但我預測這種史詩般的航母戰鬥群很快就會過氣,其無敵的氣勢是靠無敵的經濟和能源支撐的,太不划算。當人類解決了太空中的生存問題之後,艦隊很快會變得小型化起來。人類的生存地已經從地、月、火星擴展到了幾乎所有太陽系內的天體。那時候艦船的速度更快,而戰爭的目標也從對整個行星的征服變成類似今天的斬首行動。快速隱形的跨星際高速飛船配以高精度的高軌道跳傘執行任務則是那個時代特種部隊士兵的必修課目。為了支撐這種戰法,我們需要怎樣的科技水平呢?很簡單:地球到火星的旅行時間不能超過兩個地球日。達不到這個前提,斬首戰無從談起,而做不到斬首戰,那戰爭就會被拖回到星球爭奪的上一個階段中去了。按照地——火大致平均距離1.5億公里來測算,每秒速度800公里,還不算加減速度階段。
到這裡,樓主的兩個預設場景就已經回答完畢,再說說下一個階段吧。那就是恆星際戰爭階段,在這個階段,人類至少能在50年內飛到比鄰星。時間再長了,一般不會發生戰爭,比如說亞洲原始人似乎不會和另一個大陸的 (比如說美洲)的原始人發生戰爭吧?這麼來計算,按照上面每秒800公里的速度,到比鄰星需要1500年左右的時間。若50年內完成這段旅程,簡單說來就是1/10光速。在這個階段,做幾個猜想,首先人類壽命可能會有大幅度的增長。其次人類可能早就和外星人發生了接觸,獲得了不少黑科技。人類已經不一定基於行星才能生存了。在這種情形下,還真的是沒法預測那時的戰爭是什麼樣子啊!
最後補充一點,基本上我回答內容中的所有戰法或者戰爭場景,都在現有的各種科幻作品中有所體現,竊取了他們的瑰麗想像,在此表示感謝。個人認為,由於戰艦的熱量在寒冷的太空中幾乎無法隱藏,而且太空中缺少有效的屏障,使得交戰雙方的發現距離都非常之遠,戰場對於雙方都接近於透明。而光速的限制使得武器的有效攻擊距離遠小於發現距離。有可能太空戰艦作戰會回歸於列陣對杠。
個人的構想中,太空艦隊作戰流程大致如下:
艦隊在幾十光分的距離上發現敵艦隊,戰艦排成鬆散的陣型向敵艦隊方向行駛,期間可能發射導彈(無人機)進行第一波打擊及偵察,一些儲能模塊開始充能。
在數十光秒的距離上,戰艦開始使用粒子束武器、激光進行概略射擊,同時進行一定的不規則運動避免被敵艦預測行進軌道。
雙方接近至十幾乃至數光秒,粒子束武器和激光武器可能產生足夠的命中率,軌道炮也可以加入戰鬥。可能戰艦還會發射低速無人機對敵艦重要模塊進行攻擊。
感覺就像是過去的排隊槍斃,雙方排成陣型一邊開火一邊接近,最後肉搏一刺刀捅死。
有人提到探測裝置的問題。我認為雷達確實是用不了,但電子光學儀器卻很有可能使用。
用太陽帆干擾?先不說交戰地點到太陽的距離,也不說戰艦上用的電子光學儀器是否僅用可見光波段,你都靠近到能用太陽帆的反光干擾對手的距離了,為什麼不直接用激光給他個痛快。
太陽的干擾更是微乎其微,哪怕對手以背對恆星的角度攻擊,對於偵測系統也不是難事。畢竟就算是現在我們也有能力拍攝水星凌日的照片。
稍微說一點自己想到的內容,如果戰鬥展開在月地之間,由於距離相對較短,戰機之間的格鬥戰還是有可能展開的。
然而由於大氣層與重力影響不足,其與傳統的大氣圈內格鬥將有著本質性的區別。首先由於沒有空氣阻力影響,戰機的機動性能將完全由本身功率決定,氣動模型的作用接近於零,導致戰機形態很可能發生巨大改變,很有可能出現全身矢量噴口的怪物;其次因為不存在重力影響下的勢能/動能轉化,基於能量的現代格鬥理論也將受到極大衝擊,大氣圈內的各種格鬥技巧多半被廢,被追尾後壓低高度逃生等常識將變的毫無用處,另一方面老舊的角度機動搞不好會在某種程度上詐屍,總之這將非常有趣,原不是單純的超視距能量武器對轟那麼單純——某種程度上講純能量武器才是最容易被防禦的東西。
首先,因為應對上下左右前後的敵人,所以飛船都得先做成球型。
然後,由於要高速飛行,平時得把炮藏起來,一旦開戰就得把炮伸出來。
戰鬥的時候,一字排開~!
全艦隊,展開戰鬥狀態~!
「銀英傳」開篇第一戰,聯盟進攻帝國,萊因哈特率軍迎擊,聯盟居然兵分三路試圖包圍……
因為這個槽點實在太大,導致我當時就棄了打擊的目標不會是艦隊而應該是基地吧,大到無法移動的行星或者空間基地。
會不會類似於打撞球的遊戲?
在這樣的空間尺度里。如果需要足夠的速度實現星際航行,這機動所需要的能量就相當可觀。
以這樣能量,推動幾塊隕石,精確計算,利用引力彈弓丟出去。
可以部分參考現在的海戰,首先發現對方是最重要的,鑒於目前還沒有太好的技術,如果現在人類進入宇宙的話,類似二戰時的偵察機可能重新出現,第二,目前影視劇里常出現的堅船利炮可能只具有運輸作用,在宇宙環境下,這樣的艦船隻需要很小的代價就能擊毀,正面作戰我比較傾向於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里的水滴,但是鑒於水滴只是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碾壓,更高級的文明更可能利用物理規則,例如在地方艦隊軌道上造個黑洞什麼的。
既然是星際戰艦,作為一個死軍迷和科幻粉,我來開腦洞。
關於太空戰艦的武器設置的軍事未來學思考。
以下的論述均取自本人腦洞中的設定。
僅限於目前技術眼光可以企及的行星際或恆星際內戰場。
反物質黑洞炸彈和水滴我就不管了
未來太空戰艦的武器配置
定向能武器
毫無疑問,定向能武器將成太空艦船戰及爭奪制太空權,制軌道權的主力武器。在太空軍事裝備中,以粒子束武器和大功率激光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主要作戰目標將定位為打擊敵方大型太空目標。在真空環境中,定向能武器將不受制於重力及天氣的干擾,能達到極遠的射程,同時保持巨大的威力。通過極高的溫度,能夠融毀敵方戰艦或太空站的裝甲,同時其高速性使其具有極高的發現即摧毀的能力。從而,大功率激光和中性粒子炮將成為強大的反艦武器。它們將被裝備在大型軌道基站和星際戰艦上,用於奪取制太空權。
在面對近距離來襲的敵方目標,相對功率較低的定向能武器亦能用作性能優越的近防武器使用。然而,在星際戰艦執行對地打擊,軌道轟炸等任務時,定向能武器並不會被使用。因為在對行星地表轟炸時,行星大氣層會對粒子束/激光造成大量的散射,從而使定向能武器丟失大量的能量。重力作用將使粒子束髮生偏轉,降低準確度。同時,目標區域的天氣情況不定,使得定向能武器在射程,威力等方面均不可靠。
假象中的蘇聯中性粒子炮。所謂中性粒子炮,是與電荷粒子炮區分的,即發射的粒子束不具有正負電性,故不會被對方設置的防護電場偏轉。
湯姆克蘭西遊戲中的對地激光衛星。
這種應用激光打擊地面目標的作戰方式應該不會出現。
動能武器(電磁武器)
在奪取制太空權,控制敵方據守的行星的軌道之後,我方艦隊將展開奪取敵方行星的兩棲作戰任務(主觀想定的作戰場景)。星際戰艦將擔負支援空天陸戰隊登陸的任務,執行對地打擊。除了上文中效率較低的定向能武器外,星際戰艦有很多對地打擊的優良武器選項,電磁軌道炮算是其中之一。在星艦擁有極高的能量供應的情況下,其所裝備的電磁動能武器將達到很高的初速及射速,而重力的存在將幫助增大彈丸的威力。在劉慈欣的描寫中,恆星級戰艦的動能武器可以在一瞬間掃平火星上的一座大山,足以見得在對地打擊中,電磁動能武器具有很高的威力,尤其是可以兼備面積殺傷及精確打擊的作戰效果。所以在對地軌道轟炸中,電磁動能武器將具有很高的使用效率。而面對瞬息萬變的太空戰場,其發現即摧毀能力則遠不及定向能武器,故在一些作戰範圍極廣的,開闊的太空戰場,其反應速度是無法滿足作戰需求的。但對於一些狹窄的區域,比如小行星帶等,則無分優劣。特別是對於在小行星帶和太空垃圾群中執行伏擊任務的小型戰艦或殲擊機而言,電磁動能武器還更具優勢。在作為近防武器時,多聯裝高射速的電磁動能武器也可以有效攔截來襲目標。
變形金剛2中的美國海軍重接炮。比起常規線圈炮,其擁有的彈丸初速更高,同時能量損失更小,被認為是未來天基電磁炮的主要結構形式。
特種部隊2中的宙斯系統,靈感來源於美軍研製中的上帝之杖天基動能武器。其並不依靠電磁力,而是直接在軌道上投擲鉛棒,依靠重力自由落體打擊地面目標。在電影中展示了其可怕的破壞力。
現已研製成功的金屬風暴武器系統。這是一種迷你型的電磁炮,既可以多連裝,也可以單支獨立使用,射速甚至達到了每分鐘上百萬發,可以組成星際戰艦的近防火力系統。
制導武器
可以想像,太空戰艦所裝備的制導武器與我們目前裝備使用的導彈將在設計上有極大的不同。太空戰艦可能將設計出類似於現代潛艇的魚雷發射管,更可能採用垂直發射裝置。由於作戰目標的多種多樣,又將分成數種討論。
艦船戰
應對於太空作戰的制導武器,其設計可能介於彈道導彈與飛航導彈之間。太空戰場距離極遠,而之間又無飛行阻力。故制導武器發射後,只需要在既定軌道上獲得一定速度,朝目標高速接近即可。然而由於敵方為機動目標,則在飛行過程中需要變軌機動,在接近敵艦時,更需要靈敏的機動。故制導武器的機動性能是要求很高的。那麼在艦船戰中,制導武器的作戰方式一定與現代導彈有很大區別。攜帶熱核武器的制導武器沒有必要,在太空中,熱核武器的威力只有在直接命中對方時才能體現出來,這遠沒有定向能武器的迅速大威力,還可能被對方攔截。故在應對艦船戰時,制導武器是用來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比如攜帶電磁脈衝彈頭,在敵艦周圍引爆,發動EMP攻擊,摧毀敵人的電子設備。三體中,劉慈欣也提出了次聲波核彈的設定,即只殺傷人員,不摧毀設備。也可以裝備中子彈,這樣就可以應對藍色空間號那樣的抽干艦內空氣,使次聲波沒有傳導介質的應對方法。
波音公司研發的反電子設備高能微波導彈。在未來的太空戰爭中,制導武器很可能擔負這樣的任務。
EVE中,大量裝備導彈戰列艦的導彈裝置
對地攻擊
對地攻擊所使用的制導武器,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導彈。作為大型火力平台的星際戰艦,一般在執行軌道轟炸時,很可能使用的是威力強大的熱核武器,用於毀滅敵軍重型地面目標。而更精確的導彈,更可能由艦載機部隊進入大氣層投擲。星際戰艦用於軌道轟炸的導彈,很可能首先從軌道直接投入大氣層,進入大氣層之後,在展開導彈的機動與精確導航功能,轟炸敵方地面目標。而在艦船戰中使用的特種彈藥,也肯定會投入對地作戰中。
高達UC中,隆德貝爾的特戰型傑鋼使用熱核武器攻擊剎帝利。實際上核武器在太空中效率很低。
核武器地面爆炸圖片。在不考慮生態災難與人道主義的行星際或恆星際戰爭中,核武器可能會被無限制地使用。
近防武器
近防武器中,制導武器將作為現代海軍所裝備的點防禦武器出現在星際戰艦的近防火力構架中。但除了用於打擊來襲戰機或飛彈等目標,點防禦導彈還可能用於散布散射屏障。這些屏障可能由大量的固體微粒和煙幕組成,用於散射敵方的激光或粒子束,降低或消除其對我方戰艦的損害。這也是唯一能對激光或中性電荷粒子炮進行防禦的手段。
大霧天氣中水汽對廣的散射。這種原理可以有效的應對定向能武器,但可能無法完全消除其損害。
我國海軍所裝備的海紅旗10點防禦導彈。這種高效的近防武器很可能還將繼續活躍於未來的太空戰場。=====分割線=====
今天更到這裡,明天還將繼續討論艦載機的作用以及星際戰艦的整體布局。
推薦閱讀:
※翎客航天的發展前景如何?
※核技術應用於航天的方式?
※黑人有沒有可能成為太空時代太陽系唯一統治者?
※載人航天如果要走向深空,需解決哪些基礎技術問題?
※為何世界的航天事業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