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史學功底如何?

看到了這麼一個回答,有此問。


網易新聞的報道

金庸不老,俠義精神永遠鮮明!_網易娛樂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說,曾有一次他到金庸先生澳大利亞的家中做客,看到屋子裡滿滿的書,他問金庸:「這些書你全都看完了嗎?」,金庸先生笑笑說自己從不看書。馬雲也信以為真,直到眾人閑談時聊到關於一戰的話題,金庸先生竟完完整整地將一戰的歷史娓娓道來,聽得一干人目瞪口呆。閑聊結束後,馬雲問了金庸的太太后才得知,金庸並不像他自己所說的「從來不看書」,而是早就把這一屋子的書全部看完了!
「金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學識非常淵博,卻總覺得自己學問不夠。」馬雲說。】

金克木先生曾經評價過金庸的文史水平:

[雜談]金克木:《與小說對話:不敗求敗》
【金庸閣下除辦報外彷彿以史學佛學自負,對於以小說知名,尤其是以武俠小說知名,自己是不是有點覺得未展所長,以末技得虛名,似不免略感怏怏?依我看則大可不必。閣下所透露的史學佛學見解,論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書立說也不見得能稱首席什麼家,得什麼國際大獎。然而以史學佛學入小說,在武俠中講「破相」,那就超人一等了。

以金克木先生的學識,學養之高,評價金庸的史學佛學水準用的也不過是「未必超一流」,然而有答案說金庸不入流的,甚至某高票答案直接說金庸是小學生水平,現在的小學生都這麼牛逼了?
我也認為金庸的史學底子跟陳寅恪,余英時等先生比差的遠,僅僅是歷史愛好者。但愛好者跟愛好者也不一樣,各位認為金庸歷史是小學生水平的,有幾個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能不加準備在閑談中完完整整地將一戰的歷史娓娓道來?
我不是吹捧金庸歷史水平多麼牛逼,但是某些答案貶低的太過了。

金庸自己說過這樣的話: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最想再去研究學問,當一名學者,我每次看到那些學者都很自卑,覺得自己學問不好,但是我想當初如果我不是寫小說,而是去做學問的話,我一定也可以成為一名學者的。

讓金庸覺得自己學問不好,感到自卑的,大概不是貴乎的諸位吧?
個人認為劉國重對金庸文史水平的評價較為中肯:
金庸國學,深淺幾何?_劉國重_新浪博客

【金庸的舊學修養,源自家學的固少,受之於學府的亦寡。他的文史知識,泰半得諸自學。 自學,或許知識總量甚巨,但知識缺乏系統,基礎有欠紮實,記憶存在盲點,做學問缺少必要的訓練。科班出身的學者,未必所知甚博,但漏洞也少。一本講義,重複講授數十年,也盡可以應付了。
金庸文史知識的豐富,應該沒有問題。余英時「對金庸深厚的文史造詣更為欣賞」,不是敷衍恭維。
說到金庸作歷史學教授不夠格,也非妄言,不是金庸掌握的知識不夠,而是他的學術訓練不足,如今的教育,不同於故往的「傳道授業解惑」,事實上已經淪為(或升格為)一門技藝,這方面,金庸確實技不如人。】

很多人抓著《袁崇煥評傳》以及金庸在北大的演講來抨擊金庸的歷史水準。問題是這玩意兒根本就不是學術文章啊。評價金庸歷史方面的學術水準,應該從金庸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來著眼吧。

質疑金庸短短几年就接連拿到歷史學的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講真,以金庸的讀書積累,要是拿不到才奇怪吧。難道各位認為金庸的歷史水準不如一個歷史系的本科生?而且劍橋這種級別的學府,會為了一個金庸砸自己的招牌嗎?

最後,我想從金庸對一系列時政事件的預測來談:

1979年,中國對越南交戰,他「預測中國佔領若干土地、對越南當局給予教訓後必定撤退,對於進軍到何地為止,何時撤兵,都有大膽預測」,結果都被言中了,東南亞一帶的報紙每天轉載他的社評。對於香港的前途,他在1981年2月的《明報》社評中說,中國決定收回香港,大概會在收回之前十五年左右正式宣布,同時並宣布香港現狀今後不變。果然,1982年中國政府宣布,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恰好相隔十五年。
他對國際時事的預測、判斷也常常準確。對此,他自己說:「《資治通鑒》令我了解中國的歷史規律,差不多所有中國人也按這個規律的」。「未來情況是很難預測的,……我在報刊上撰寫政論,歷時三十餘年,最大的特色是『喜作預測』,常常公開對未來事情的發展提出明確而肯定的判斷」,「我作的許多大膽推斷,後來事實大都應驗了,並沒有重大失誤。這不是我眼光好,只是運氣不錯。」

金庸這種對時政深刻的洞察力,難道不正是體現其對歷史讀的爛熟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才是我們讀史的意義吧!

以職稱,以學位,以證書來評判一個人的水平,大概就是錢鍾書先生說的:

「這一張文憑彷彿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張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蓋起來。」


金庸的歷史水平還處於愛好者的層面上。

很多朋友覺得金庸很厲害,這個知識點也知道,那個知識點也能用,這個確實,甚至可以說,我讀金庸小說,也因此獲得了許多知識點,但知識點總歸是零碎的,讀一遍二十四史白話文就可以做到。因此,我可以肯定的是,金庸能夠將歷史故事自如地穿插在小說中,而不顯得刻意,這一點很厲害,但它更多的是小說技巧。

只是僅憑這一點,根本無法斷定一個人的史學功底,我們不能單單憑藉他的小說就來認定他的歷史水平,如果要看,還是需要看他直接關於歷史的一些材料。

經過收集,大概我們的文章從以下的材料入手:袁崇煥評傳、金庸:我的中國歷史觀。一看金庸對歷史材料的把握,二看金庸的歷史觀。

金庸先生的博士論文《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我們目前還沒查到,所以暫時以這兩則能找到的材料入手。我們的結論也基於這兩篇文章所透露出的水平。

  • 一、《袁崇煥評傳》

先說《袁崇煥評傳》,這篇文章附在《碧血劍》後頭,是為袁崇煥辯護或者可以直接說是為讚揚袁崇煥而寫的文章。諸位注意我這兩句的用法,「為……辯護」與「為讚揚……而寫」的區別。

什麼區別?後者是有帶有鮮明的主觀色彩的。金庸的《袁崇煥評傳》也正是如此,讀了這篇文章,你能看到金庸塑造的是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英雄,我們這裡不去談論袁崇煥應該如何評價,我們只談論如何評價金庸的這篇評傳。

金庸寫《袁崇煥評傳》,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也是我說他只是史學愛好者的原因——他以極大的自主主觀入手,篩選了對袁崇煥有利的文字,而並沒有考證史料的正確性,從而得出他的結論。現在網路上很多文章都是這樣。

首先,金庸在《袁崇煥評傳》里,就做了這樣的一個論斷,令人啼笑皆非:「整體說來,清朝比明朝好得多。從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個君主,他們的總平均分數和明朝十六個皇帝相比,我以為在數學上簡直不能比,因為前者的是相當高的正數,後者是相當高的負數。」

如果金庸作為一個對史學有嚴謹態度的學者,那麼是斷然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即便是閻崇年,也會從歷史史實上對明朝皇帝作一個評價,而且評價一個朝代,需要從各個方面比較,單從皇帝入手,太過武斷。更何況且不說結論如何,單看這個打分方式,這種口語化的說法,增強了可讀性,卻也直接表明他的主觀性過於強勢。

《袁崇煥評傳》的文字著實比我讀過的許多史學論文優雅,《前言》的那段話讀來令人心折:「在那個時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無法想像的苦難。在山東的大饑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屍體,母親吃了兒子的屍體。那是小人物的悲劇,他們心中的悲痛,一點也不會比英雄們輕。不過小人物只是默默的忍受,英雄們卻勇敢地奮戰了一場,在歷史上留下了痕迹。英雄的尊嚴與偉烈,經過了無數時日之後,仍在後人心中激起波瀾。」但這種描寫只能證明他的文學功底,而不能證明他的史學素養,我們還要繼續看他羅列的材料以及據此得出的結論。

我們這裡不提「明亡於萬曆」這樣的一條史觀,我們只看金庸在這篇文章里敘述萬曆吸食鴉片的情狀。由於金庸已經先入為主認為萬曆皇帝很差、明朝皇帝很差,所以這條在史學界尚未公認的材料,在金庸沒有任何論述的情況下,變成了「可是神宗未老先衰,後來更抽上了鴉片。鴉片沒有縮短他的壽命,卻毒害了他的精神。他的貪婪大概是天生的本性,但匪夷所思的懶惰,一定是出於鴉片的影響」,甚至出現了「一定是」的武斷性結論。

太缺乏嚴謹性了,就好比是網路上的腦洞文,一連串的「可能性」的鏈條,寫到最後全默認是「肯定」,最終得出那個令人嘖嘖稱奇的結論。

我們緊接著看,很容易就看到這樣一句話:「做了皇帝,要甚麼有甚麼,但神宗所要的,偏偏只是對他最無用處的金錢。」萬曆斂財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這裡同樣不作探究,但看到這句話後,啞然失笑,金庸想必沒有研究過明朝的財政問題,就妄自武斷地下結論。

後來金庸為了誇袁崇煥,先把以努爾哈赤為首的滿洲兵誇了一通,如果讓我誇,我會從它的軍隊激勵方式、它的軍制建設去誇,但金庸是這樣誇的:「背後是昏憒胡塗的皇帝、屈殺忠良的權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飢餓羸弱的兵卒和馬匹,將官不全,兵器殘缺,領不到糧,領不到餉,所面對的敵人,卻是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努爾哈赤。」

四百多年,我們想想,這麼多年來,朱元璋、徐達、朱棣,即便他們的軍事能力不如努爾哈赤,那也應當簡要論述一下,而這樣為了誇努爾哈赤而強行加標籤,確實有些不知所云。

更有甚者:「滿洲戰士後來打敗了俄羅斯帝國的騎兵,打敗了尼泊爾的埵喀兵,打敗了蒙古兵,打敗了朝鮮兵,打敗了越南兵,間接打敗荷蘭兵(鄭成功先打敗荷蘭兵,攻佔台灣,滿洲兵再打敗鄭成功的孫子),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兩百年中,無敵於天下。」

打敗過埵喀兵、蒙古兵、朝鮮兵、越南兵,這些都是用戰役來看的,有贏有輸,但軍力是否厲害,我們會爭論,可金庸對於荷蘭兵,是這樣描述的:「間接打敗。」

我對這四個字是無言以對,一篇嚴謹的學術論著,居然會以這麼草率的邏輯鏈來以次充好。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這類毫無邏輯性的武斷結論比比皆是,我們不再贅述,只談袁崇煥。

於是,我們的主角,袁崇煥終於出來了。

金庸的論述袁崇煥有多厲害時,選取了許多時人的筆記作為史料,但他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一、沒有考證史料的可信度;二、只選用了有利於袁崇煥的史料。


比如這句「降清的將士寫信給明將,總是指責明朝昏君奸臣陷害忠良」的引用是——《明清史料》丙編,遼將自稱「在此立功何用」,故「北去胡」而投降滿清,其中有人致書旅順明將:「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

這裡就有意思了。

順便理清另一份公案。有為毛文龍辯護的網路歷史學家,說這段話的原文是「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毛帥既忠且勇;尚遭屠戮」。其實也不然。這兩句話毫不相干。

「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出自《明清史料》丙編,原文是——昨孔、耿(即孔有德、耿仲明)二公泛海遠歸。我汗出郊十里迎接。攜手告天盟,以共享富貴。此不必我言。而足下亦知之矣。見今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足下何不棄暗投明、率眾歸順?不惟助汗一臂之力。而足下之功超出尋常萬萬矣。此乃天賜機會,不可膠柱鼓瑟,自陷千金之軀作灰土也。

諸位且看,這裡的主語是孔有德和耿仲明,他二人皆是毛文龍的手下,這裡所說的「忠良」自然是毛文龍,而非金庸所言的袁崇煥。

可是金庸卻說是引用了,那麼金庸原文中的「降清的將士寫信給明將,總是指責明朝昏君奸臣陷害忠良」有考據嗎?

有的。

在楊士聰《五堂薈記》中——袁既被執,遼東兵潰數多,皆言:「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

楊士聰又是何人?東林黨人,加上後來叛逃,他的《五堂薈記》中野史極多。

由此可以佐證我上述對金庸引用史料的兩個批評(一、沒有考證史料的可信度;二、只選用了有利於袁崇煥的史料)是確有其事的。

我們下面,再說說金庸的史觀。

  • 二、我的中國歷史觀

這篇演講稿說了很多,金庸在最後提了兩個點,我們就那兩個點說話。

一是金庸認為,我們需要改革開放。這一點本無可厚非,但金庸對於開放的態度是這樣的:「同時我們還要對外開放,這點更為重要,因為中國人有自信心,我們自信自己的民族很強大,外來的武力或外來的文化我們都不害怕。」

金庸前面的那些話,甚至包括他認為清朝比明朝好得多,我也不去爭辯,畢竟彼此認知有差異,但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確實驚呆了。

「外來的文化」好理解,兼容並蓄,但當我看到,金庸認為「外來的武力」居然是也是一種開放,認為有外族侵略,是文化的進步的契機,那就讓我不知所措了。還拿明末的事情來說,《洪業》這本書是一部歷史專業書籍,它的封面赫然寫著:「被征服者是先進民族,而征服者卻處於半開化狀態的情形下。」相比之下,對金庸的這一種「大無畏」的歷史觀確實不是很認同。

另外一個觀點,就是飽受詬病的「輪流做莊」。這一點網路上討論地很多,我不再贅述。

  • 結語

我們目前對金庸的史學水平,都是基於能查閱到的他的關於歷史方面的把握,一是對歷史材料的把握,二是看歷史觀的取捨。因此據我們能知道的材料看,金庸的歷史水平還處於愛好者的層面上。


當然,如若有幸讀到那篇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也許我們對金庸歷史水平的評價會再上一層樓。


金庸做過圖書管理員,讀完了二十四史,所以史學知識面相當廣。
我的感覺是,寫文章穿插史料肯定不是問題,同人也不是問題,但是學術層面有欠缺。


知乎上揣著糊塗裝明白的人可真不少。
拿著金庸的小說來評價金庸的史學功底。
這樣說來羅貫中一定是對三國史一無所知的,因為整本《三國演義》裡面不符合三國正史的可謂比比皆是,吳承恩更不用說了,對唐朝歷史完全處於小白階段,《西遊記》寫的是一塌糊塗,施耐庵他還好意思寫《水滸傳》,歷史上潘金蓮可是謹守婦道的大家閨秀,《紅樓夢》因為本來就是架空,我在這裡就暫時不予評論了。
所以,我說一句心裡話,四大名著和金庸小說應該趕緊從書店下架,然後由知乎上的這波鍵盤俠趕緊來狗尾續貂補上新四大名著,就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信心啦!
另外:金庸可不僅僅寫小說,有時間多讀讀查良鏞老先生為明報寫的社評,我敢說如果查老的史學是小學生水平,那知乎上就沒有人在史學上上過幼稚園。

有知友表示沒讀過金庸先生的社評,因為一共有7000多篇,不可能都貼上來。都收集在散文集《香港的前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購買。

原來貼了一篇社評,因有網友說和題目無關,所以刪除了,在此對其表示感謝。


下面是我在兩個國內知名的論文網站上以查良鏞為關鍵字搜到的結果。

根據這個結果,確實無法評論查良鏞的史學功底........

如果有人能查到查良鏞在劍橋發表的論文,我建議貼出來大家看看。這是衡量其史學功底的最佳途徑。


金庸那個年代,木有百度百科,木有維基百科,木有知網,木有廣大網友分享的PDF。

所以金庸想以業餘時間去專研某個領域的話,很快,就沒更多的文獻資料供他方便地閱讀了。

比如,金庸一般只虛構武林人士,歷史人物他是盡量不會虛構的。但《書劍恩仇錄》里,金庸連阿凡提都寫了,香妃的爸爸居然虛構成了木卓倫。為什麼呢?這個原因很簡單,金庸讀書雖多,但對西域不大了解,而且也缺乏興趣去搜集資料,所以就虛構了。

《白馬嘯西風》里,金庸筆下被唐代征服的高昌國居然就變成了抗拒漢化的淳樸少數民族,大夥都知道,高昌國是漢人政權啊……金庸曾多次修改作品,但這個錯誤好像到現在也沒修改。

以及《天龍八部》里,吐蕃國師鳩摩智這個名字……反正非常不吐蕃,這個暫且不說。鳩摩智服務的那個傻子吐蕃王子會是誰呢?反正歷史上當時吐蕃最強大的唃廝啰政權,已經被弱宋壓服了……所以,金庸對鳩摩智服務的這個吐蕃,只能含混地一筆帶過了,因為這個政權完全是虛構的了。

以及還有《射鵰英雄傳》中,對韓侂胄的污衊。當然這個不完全算。

《倚天屠龍記》中,對彭瑩玉輩分的不合理設定。

反正總而言之,金庸先生是一個讀書很多很龐雜的文學家,但真的談不上什麼史學水平。金庸先生對史學的熱愛,其實也是抱著一點功利心,畢竟老先生希望他的身份是一個學者,而不是個寫小說的。然而,他就是一個讀了很多雜書,啥都知道一點,但都不甚了解的一個很棒的小說家而已。


之前無意中看過一篇報道,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一轉,以平衡某些答案的過度片面且陳舊的看法。
金庸獲劍橋博士學位 論文寫的是盛唐「太子黨」·華西都市報·四川在線

劍橋給金庸這樣外國名人的博士水分大不大,個人就不敢妄言了。若沒什麼水分,根據這則新聞個人推測的金庸的史學水平很可能是高於歷史學碩士,估計不如名校導師。當然,術業有專攻,這裡僅僅針對金庸具體研究的方向而言。從正文來看,金庸並不是只甘心於拾人牙慧而已,也想在歷史學上弄出點成績。相關內容已標黑。

插入一段更新:
至於某些人眼裡,不是科班出身,之前沒在歷史學上有什麼建樹,所以只算是「熟悉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就算的,那充其量是歷史愛好者和喜歡看《上下五千年》的小學生屬於一類」。邏輯太美,只想呵呵,本不想辯,奈何作者憑此邏輯來進一步否定金庸獲取歷史學相關學位的合理性。不得不展開一點點。
首先,不排除劍橋為了名人便宜行事的可能性。
但不拿出乾貨就誘導別人往這方面判斷,以詭辯方式來貶低別人,也挺下作的。
評論里還有人吐槽我這個答案給出的範圍太廣,也就是「歷史學碩士離名校導師」差距大,這就是某答案里離譜的地方,難道「小學生」和「歷史學者」之間的差距小嗎?於是不如「歷史學者」的人的水平就是「和小學生屬於一類」了?
如果說小學生花幾年時間拿下了劍橋歷史系博士的學位,那自然讓人覺得不靠譜。但金庸是么?難道金庸平時不學習歷史么?難道金庸不讀劍橋研究生的時候,天天在家玩鬥地主么?
我只想說一句,金庸其實也沒發表過什麼文學論文的,也不是中文系科班出身的。文學素養上恐怕也和喜歡看《千字經》的小學生屬於一類?
你是物理學家么?發表過論文么?那麼你的科學知識方面的水平是不是和喜歡看《藍貓淘氣三千問》的小學生屬於一類?當然,沒準還真是。
同樣的邏輯,套入其他你們更熟悉些的專業,笑果非常明顯。
插完。

以下為搬運的新聞正文

編前

今日是第26個教師節。在娛樂圈,有像何炅、黃磊、陳建斌這樣「教而優則演」的「科班」,也有像劉德華、李湘、趙本山、周星馳這樣「演而優則教」的「客座」。演藝圈的明星們都是社會當中的名人,常常曝光於公眾視野,明星的言行舉止也都對社會起到了引導教化的作用。昨日,導演徐克就現身北京電影學院,為近千名學生開講授課;而黃磊陶紅也走進了幼兒園上起了「綠色課」;就連86歲的金庸老先生,也在劍橋大學拜師獲得博士學位,其畢業論文也首次曝光……「三人行必有我師」,娛樂圈的教師節,想平淡都不行。

武俠小說名家金庸(查良鏞)86歲考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金庸的老師、劍橋漢學名譽教授麥大維表示,金庸的博士論文研究唐代盛世時期,東宮太子繼承皇位制度,由開國的唐高祖說到唐玄宗,不單生動刻畫了古代太子的禮節、職責、繼位儀式及東宮的影響力,更透過整合正史、野史,分析太子繼位牽涉的宮廷政治及權力鬥爭。「沒有學者對此作過如此深入的研究。」麥大維對金庸透徹分析唐代政治權術,深感佩服。


研究

李隆基的兒子曾相殘


金庸的博士論文提及唐代由盛轉衰的一段關鍵史——安史之亂。安祿山叛變時,唐玄宗李隆基派了兒子榮王平亂,後來榮王戰死,正史沒提及死因,金庸覺得正史有問題,分析太子把弟弟榮王殺掉。

金庸去年說過,「我找了很多證據,證明這個事件是歷史上造假,其實是太子在發動政變,把弟弟殺掉,而且他(太子)佔有軍隊,連父親也不敢動他。

金庸接著思考說,「從唐太宗開始,到宋元明清,都是所謂『槍桿里出政權』,哪個人兵權在手,就是哪個人做皇帝。」


學習

妻子幫忙打字記錄


麥大維透過電郵向媒體表示,今年7月決定向金庸頒授哲學博士學位。金庸和其他博士生一樣,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會拿著草稿跟麥大維多次討論修訂,「當金庸住在劍橋時,我會去他家傾談論文,他的妻子會幫忙將修訂部分打字記錄。」金庸申請念博士時,已獲劍橋頒

授榮譽博士。金庸曾說自己追求的不是學位,而是學問,而他獲劍橋取錄的條件是:博士論文一定要有創見。比金庸年少15歲、剛屆七旬的漢學大師麥大維說,他在金庸的論文中更深入了解唐代的政治文化,「金庸有見地解構唐宮政治,對我的研究有很大啟發」。


娛樂

「郭靖」「黃蓉」來致敬

麥大維憶述,金庸在劍橋時和普通學生一樣,每周參加研究生讀書會,「有次我們討論到一個中國古墓穴的題辭,來自北京大學及歐洲的學者都不明白,金庸就向我們解釋內容,他的古文修養真是一流」。

「金庸很喜歡跟劍橋的學生接觸。」麥大維記得,一次聖約翰學院的學生為金庸搞了個派對,有些來參與的華裔學生,特地裝扮成金庸小說的角色,「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一同出場向眼前的武俠小說大師表示敬意。麥說,平日在聖約翰學院的飯堂里,金庸會和一般大學生研究員一同吃飯,為人親切友善,並樂意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研習漢學的外國人,分享心得。

「其實,金庸也是我的老師。」麥大維與金庸亦師亦友,對自己能夠擔任金庸的碩士及博士論文老師,深感驕傲。 欣欣


簡單說兩句。

先說「史學功底」,如果你認同化用能力也是一種「功底」,我覺得金庸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完全展現出了傳統書香門第教育出的文科「通才」水平。這是一種在儒家「經史子集」教育體系下深刻理解、學以致用的「功底」,不同於現代史學界所說的知識儲備或研究能力,當然金老在這兩方面比普通人也是高出很多的,只是未必夠的上專家水準。

至於很多人質疑的金庸擔任浙大人文學院院長,我覺得他老人家當之無愧,理由在另一個答案的評論區里寫過:大仲馬還進了先賢祠呢!那些持「學術血統論」的人有些過份了,當今之世靠一紙行政命令空降而來,論文寫的儘是些「社會主義榮辱觀」之類垃圾的官員都可以坐這樣的位子,以金老在人文領域的成就和影響力為何坐不得?欺軟怕硬是怎的?

再說擔任歷史學博導這件事,我覺得他的確失策了,但不宜過度苛責,因為這是人性共同的弱點。記得英國外交家查斯特菲爾德爵士在寫給兒子的家書中提到如何恭維別人,舉了黎塞留主教的例子,黎塞留除了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還很喜歡寫詩,那些恭維他政治才華的人往往被忽略,恭維他詩寫得好的則被重用。這是因為黎塞留對自己的政治才華有著很深的自信,卻頗渴望在文學這個不甚自信的領域得到他人的認可。金庸也是這樣,他在武俠小說甚至中國通俗文學領域的地位早已不可撼動,所以更希望在歷史這個自己深深愛好的領域獲得學界的認可。

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古人說「壽多則辱」,對一個如此高齡的老人我們應該多一點寬容,多想想他曾為我們寫下的那些曠世奇作吧,與其為此苛責這樣一個有點任性的老人,不如去追究那些利用他這種心理將他架在火上烤的人……

以上。


劉翔的1500米實力如何? 很一般。
李娜的乒乓球實力如何? 很一般。
張學友的美聲功底如何? 很一般。

(原來這樣啊,我比劉翔乒乓球打的好,比李娜唱歌唱的好,比張學友1500米跑的快,還是我比較厲害。)

朝題主和這個問題下大部分的答主狠狠的呵呵。


謝邀。

金庸的史學底子挺不錯的,是書香門第出來的風範。
《袁崇煥評傳》就不提了,那本書觀點和傾向不論,陳述和史料摘錄算是挺好看的。

說些其他值得注意的細節:
《書劍恩仇錄》里,對乾隆詩歌風格的吐槽、對兆惠與回族交戰的細節等,都顯得很有底子。
《飛狐外傳》里針對福康安的細節,是下過功夫的。
《雪山飛狐》附記里提到過李自成和奉天玉和尚的傳說之類,提到的書目就很值得瞧了。
《天龍八部》里倒數第二回,夾帶了好大的私貨,吐槽宋神宗變法,歌頌司馬光和高太后,觀點不論,那段還是很有趣的。
《射鵰》寫起來其實也不易,鐵木真麾下諸將要刻畫得信手拈來,還把他和扎木合的情感描繪了一筆,我覺得挺棒的。附記里對蒙古若干秘史的追述,功夫下得不少了。
《鹿鼎記》整本就是康熙朝歷史小說,還帶俄羅斯歷史呢。對若干歷史人物比如明珠之圓滑,索額圖之精幹就不提了,妙在許多如慕天顏、桑結、葛爾丹這些歷史人物,你是要懂得他們在歷史上的結果,才會發現對他們的描寫多好玩的。
《倚天屠龍記》,不懂點元末是沒法寫的,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韓林兒、徐壽輝、朱元璋、湯和、周顛、彭瑩玉和趙敏她哥哥王保保的歷史地位,帶張無忌去治寒毒的居然是常遇春,看過明英烈的都會啞然失笑吧。
《碧血劍》後半部分就是歷史寫照:袁承志親眼目睹了多爾袞刺皇太極、明亡和甲申之變,是除了《鹿鼎記》外金庸最帶歷史小說范的東西了。

以上這些玩意,作為普通歷史愛好者了解不難,難在還要鋪排情節,湊成小說,這得多信手拈來啊。


至於以現代治學方式和史學家要求來勒令金庸的就算了:人家是1924年生人,受的教育還偏傳統,歷史方面簡直是半民科。
作為小說家,到此地步,我覺得是很了不起了。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知乎另一個問題,曹雪芹的詩詞功底如何?答案下面也是拿蘇軾李清照這類大家來踩曹雪芹。人就一寫小說的,歷史,詩詞等都是為小說人物,情節服務的。你可以質疑這其中的不合理,但何必因為一些缺點就踩別人到谷底呢,難道這樣你能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這個問題本來在2年前就回答過了,但是隨著高贊答案@林歡 的發揮,評論里又來了不少忿忿不平的歷史愛好者。我是不介意打一打臉的,可惜高贊答案把咱家拉黑了~只好繼續掛出來了

最後,我想從金庸對一系列時政事件的預測來談:
1979年,中國對越南交戰,他「預測中國佔領若干土地、對越南當局給予教訓後必定撤退,對於進軍到何地為止,何時撤兵,都有大膽預測」,結果都被言中了,東南亞一帶的報紙每天轉載他的社評。對於香港的前途,他在1981年2月的《明報》社評中說,中國決定收回香港,大概會在收回之前十五年左右正式宣布,同時並宣布香港現狀今後不變。果然,1982年中國政府宣布,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恰好相隔十五年。 他對國際時事的預測、判斷也常常準確。對此,他自己說:「《資治通鑒》令我了解中國的歷史規律,差不多所有中國人也按這個規律的」。「未來情況是很難預測的,……我在報刊上撰寫政論,歷時三十餘年,最大的特色是『喜作預測』,常常公開對未來事情的發展提出明確而肯定的判斷」,「我作的許多大膽推斷,後來事實大都應驗了,並沒有重大失誤。這不是我眼光好,只是運氣不錯。」
金庸這種對時政深刻的洞察力,難道不正是體現其對歷史讀的爛熟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才是我們讀史的意義吧!

首先呢,研究歷史是為了預測時政啥的,是典型的歷史愛好者的一廂情願。拿預測時政的準確性來佐證金大師的「史學功底」,更是建立在笑話上的笑話。

別說金大師是個讀《資治通鑒》的,就是編《資治通鑒》的司馬光——那可是真經不打折扣的史學宗師——你們瞧瞧他治的國是個什麼爛樣?

至於《明報》社評的準確性,我就不提大家都知道的那個80年代笑話了……辦報幾十年,就是瞎子也蒙對幾次吧。要不我也拿一次預測失準的來說說?

1960年,陳毅元帥對外界表示中國研發原子彈的決心時,用了這麼一句話「哪怕是中國人當掉褲子,也要搞出原子彈」。金庸聽說後這麼預測道——

「中共製造原子彈,不知是什麼用處?能去轟炸美國嗎?能去轟炸蘇聯嗎?當這些光屁股的人民造起反的時候,能用原子彈將他們一一炸死嗎?當英法聯軍攻打蘇伊士運河時(英法想繼續控制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也展開的一次軍事行動),英國早已擁有核子武器,但蘇聯一聲恫嚇,說要以飛彈轟炸倫敦,英國只好乖乖地收兵。中國再努力十年,也決計趕不上英國在攻打蘇伊士運河時的核子成就,請問幾枚袖珍原子彈,有何用處?還是讓人民多做幾條褲子穿吧!」

我就不說金大師面對戰略核武器這麼大的話題,和日後龍偽部長的「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多麼有異曲同工之妙了,單從事實來說——

1952年10月3日,英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1956年11月6日,英國從蘇伊士運河撤軍;

1957年5月15日,英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1960年,金庸大膽預測「中國再努力十年,也決計趕不上英國在攻打蘇伊士運河時的核子成就」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6月17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要按照@林歡 的邏輯,史學成就要與時政預測結果掛鉤,那麼我可不可以從這個個案上來說金庸大師史學學的稀爛?


========================================================================

原答案(2015/1/6編輯)

題主說的是史學功底,不是歷史知識,那麼歷史學界的一般看法就是——金庸對歷史學基本不懂

史學功底這個東西,不是翻翻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熟悉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就算的,那充其量是歷史愛好者,和喜歡看《上下五千年》的小學生屬於一類。

當然,金庸本身也是有這個錯覺,對自己的歷史學功底有點信心。所以,他欣然在1999年接受邀請,出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2000年獲得歷史系古代史專業的隋唐史、中西交通史方向博士生導師資格。但是這個向學術的發展嘗試,最終證明是徹底失敗的。

這裡必須要提一下浙江大學的背景,1998年原浙江大學和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合併,組成新浙大。為了打響牌子,一堆新成立的學院亟需招攬有知名度的學者作為院長主持工作,金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入主浙大人文學院的。

金庸獲得博導資格3年後,首次招到了3個博士生
一個是42歲的浙江社科院的研究所長,選擇金庸的理由是「文化大家,勝於學術名家
一個是山西大學古典文學專業碩士生,錄取後被媒體炒成「俠女」
一個是清華大學古典文學專業碩士生,博士論文選題是金庸小說。

——不是借金庸招牌鍍金的在職人員,就是與金庸所執導的古代史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古典文學專業學生,這3個人沒有一個是沖著學歷史來的。而且他們也確實如償所願,上面兩個學生被金庸帶去參加華山論劍,一個被稱作「少俠」一個被稱作「小師妹」,

浙大人文學院下屬的歷史系是原來杭州大學所合併而來,向來是歷史研究的重鎮,但是系裡對頂頭上司的金庸院長相當不感冒。因為院長大人評選博導資格的申報材料,就是一張寫著查良鏞三個字的空白表格。而金庸所帶的歷史專業博士生資格,也根本得不到歷史系的認可。

甚至連歷史系其他學生聽過金庸的授課後也感覺不過爾爾——比如金博導講座中顯然不知道宋代開始取消「坐而論道」的常識——作為野路子的歷史愛好者,有歷史常識沒有涉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作為開堂授課的學者,就成為學生的笑話了。
==================================================================
補記:
有人私信說我消息太舊,金庸先生後來拿到劍橋大學歷史博士學位。
嗯嗯,本著人與人還能互相信任的精神,整理過先生的勵志人生如下——

2000年 獲浙江大學歷史學博士生導師資格(76歲)
2001年 開始招收歷史學博士生
2003年 招收了3個博士生,中西交通史方向1人,古典文學方向2人
2004年12月 從浙江大學辭職,所帶博士生學業終止
-------------------------------------------分界線---------------------------------------------------
2005年6月 獲劍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5年10月 赴劍橋大學攻讀歷史學碩士(81歲)
2006年12月 完成歷史學碩士學位論文(唐史方向)
2007年5月 獲劍橋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
2009年 完成劍橋大學博士課程(唐史方向)
2009年9月 赴北京大學攻讀文學博士
2010年9月 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歷史學)學位(86歲)

總結下來,就是金庸老先生在81歲那年突然發力,1年完成劍橋碩士學位論文,又2年完成劍橋博士課程學習——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嚴格從字面上說「金庸的史學功底如何」的答案應該是很高,完爆99%以上的人。
可惜這個答案毫無意義,任何一個某方面的愛好者,只要不是智障,在那個方面他一定能完爆99%的人。比如象棋吧,只要你會下,你就已經是全國前50%以上了,畢竟多數人根本就不會下。要是再琢磨過幾天,記得幾個路數,穩穩的前1%。
所以「XX的XX功底如何」這種問題的實際含義通常是「XX的XX功底在專業人士里比起來如何」。那麼把問題換成「金庸的史學功底在專業人士里比起來如何」的話,那就只能是三個字「不入流」。


你們是不是忘了,金庸是劍橋的博士哦……不是名譽博士那種博士(當然他同時也是名譽博士)……是要正兒八經寫博士論文的那種博士,研究的是唐代政治。


金庸是武俠大宗師甚至是文學大師,但其歷史功底與陳寅恪、錢穆等人相比大概相當於丘處機與王重陽的差距,近似於太祖的水平,不過他有太祖的史才,卻沒有太祖的史識,他二人的偉大之處就是在非歷史領域把歷史水平發揮到極致。


金庸的小說如果非要按照史學的角度分析,還是有些嚴重的Bug,比如天龍八部里,喬峰在客棧竟然點了花生,段譽被鳩摩智挾持,沿路通過食物中的辣椒判斷身在何處。不過瑕不掩瑜,他重點在文學不在史學。


和達官貴人的書法一樣吧。


金庸基本史學功底紮實深厚,尤其是對歷史文化的感悟,更是深刻,如《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分別對儒、道兩家思想的表達,別開生面。


如果金庸的史學造詣很深的話,不一定能在武俠小說上取得這樣的成功。

歷史充滿了冰冷的真實,很難燃起。
武俠小說多描寫憑藉個人力量改變命運,社會等,好看的大都在這些地方,但這些都不是歷史。

歷史只是金庸用來寫武俠小說的背景和材料而已。
當然,用得不錯。我個人也是很喜歡,但理性看待。
喜歡但不理性,那就是腦殘了。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覺得金庸史學功底很深?

只是其他武俠小說家歷史方面的應用太渣,導致有錯覺認為金庸的史學也是很棒。
很可惜,金庸自己也曾經有過這種錯覺。

最好不要拿金庸先生去和史學家比史學造詣;
史學大家最好也不要和金庸先生比武俠。

錯位之爭,無聊,無用,有時候還有害。


科學家和科普作家是一回事嗎?至於科幻小說家,那就更是另一個次元的職業了,怎麼比較?


推薦閱讀:

朱棣在位期間做了這麼多留名千古的大事,但他的名氣卻沒有秦皇漢武大,為什麼?
如果我穿越到明朝變成建文帝,能上知乎靠知乎大V指點能打贏朱棣嗎?
為什麼明朝管錦衣衛的官員有的下場很悲慘?給我們為人處事帶來什麼啟示?
蒙古鐵騎、遼東鐵騎、日本騎兵、八旗騎兵,哪個作戰能力最強?
明朝後期東北也是中國領土,可為什麼有人說清朝留給中國的領土增加了?

TAG:明朝 | 袁崇煥 | 歷史 | 武俠 | 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