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位期間做了這麼多留名千古的大事,但他的名氣卻沒有秦皇漢武大,為什麼?
朱棣五征漠北,南征安南,派遣鄭和七下西洋等等等,這功績也不比封狼居胥差,為什麼朱棣不能和秦皇漢武並列呢
說通俗點,秦皇最務實,基本將已知的世界全部吞併,最後沒了敵人,就急得到處瞎轉悠。
漢武最瘋狂,未知的世界也要遠征。
永樂最愛慕虛榮,五征漠北卻一直沒有設計如何消除蒙古隱患的對策,七下西洋甚至抓人家國王卻無法揣測其動機(為了逼人家朝貢?為了海上貿易?為了建立帖木兒帝國包圍圈?似乎都是,似乎又都不是),只有南征安南的舉動還比較靠譜,可惜還守不住。
漢武奠定了中華帝國的傳統勢力範圍,此後的朝代無論再逆天,除了分裂前的蒙古汗國之外,基本都還是漢武帝奠定的勢力範圍內作威作福。
而朱棣,只成就了他自己「遠邁漢唐」、「萬邦朝貢」的名聲。
@關毛 的觀點與羅輯思維里羅振宇的觀點基本一致,但我想這種觀點並不能有理有據的站得住腳。
秦皇並沒有將基本已知的世界全部吞併,秦皇早已知道匈奴的存在,實際上此前的戰國時代趙國就一直在跟匈奴作戰,中原6國也都知道匈奴的存在,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名將李牧就出自趙國北部的代地,李牧在長期對匈奴的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戰國末期對秦國是軍神級別的bug存在,於是只能反間計借趙謬王之手害死李牧。李牧死,六國即滅。派蒙恬率領五十萬人(注意是五十萬喔)北築長城而守樊籬,由於缺乏足夠威猛的騎兵,長距離的後勤補給能力也弱,對匈奴只是積極防禦。但是秦皇的功業在於一統6國,結束戰國混戰時代,車同軌書同文,人民百姓都能吃飽飯。所以秦皇值得傳頌。
漢武也沒有對未知的世界進行遠征,北方的匈奴一直是確信存在的極大威脅,匈奴對政權的威脅和對邊境的騷擾讓中原政府(從趙國開始歷經秦二世一直到漢朝文景之治)頭疼了200多年,從根本上解決匈奴的威脅一直是帝國統治集團的夢想,也是文景之治實力積累的結果,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對匈奴的打擊是大有為之治的集中體現。在張騫西域第一次探險的很多年之前,匈奴對西域諸國的嚴酷控制讓西域各國有苦難言,來往長安與西域胡商已經初步介紹了西域諸國的情況。在與大宛國討要汗血馬不成,漢使團全被殺後,漢武帝為了面子動員全國力量遠征大宛,漢武的功業在於徹底消滅了匈奴的主要勢力,並統治西域,獨尊「積極入世」的儒術,所以漢武值得傳頌。能與漢武帝比肩的是消滅了突厥主要勢力的唐太宗李世民。
永樂並非愛慕虛榮(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每個智力正常的中國人都愛慕虛榮,有為的皇帝尤其是這樣),永樂是軍功集團頭子,他的目的是建立安全的國內環境,在部分臣下的建議下,在開國初年軍事實力較強的情況解除蒙古的威脅,為子孫後代(當然包括自己朱家的子孫)建立一個無外患的國家。他是想效仿前朝的漢武帝滅匈奴、唐太宗滅突厥那樣一舉剪除來自漢族北方的巨大軍事威脅,並藉此讓軍功集團發揮餘熱與最大的作用。然而朱棣很不幸,蒙古人跟他玩起了做迷藏。他並沒有取得什麼實際的成果,既然沒有成績,自然不能與秦皇漢武比肩。
至於永樂造自己侄子的反,誅殺方孝孺十族,因宮女謀逆事件活剮宮女等事件只能說明其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染滿鮮血,但唐太宗不也殺了他大哥嘛,不也誅滅了很多「反賊」,論殘忍血腥,秦皇漢武在個人星辰大海般的征途上玩的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並不能從民族歷史角度反映其大的功過得失。
以上都是一家之言,大家都是朋友,多討論。太多人答的自相矛盾,援引混亂,怎麼也得統一一下是答野史還是正史吧,雖然明史自己經常自打臉。
1.題目問的是對的么?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說法首先也是某著名必背詩詞完整概括的吧?然後再在本朝教科書開始正式誇。拋開本朝的政治目的編課本下的傳頌,前朝詩詞文人雖有各自提及,也並沒有太多合在一起讚頌的記錄,尤其是主流文人。就我們容易見到的主流文人記載中,漢唐武力會經常讚頌,誇秦皇講「掃六合」較多,誇漢武講「驅匈奴」有但是也沒那麼多。 之所以現在教科書不誇明朝二君,一來他們本身在史書記載中本身有較多存疑的爭議,二人均遭不同程度地抹黑;二來誇讚一個內部造反成功的君王,與政治目的也完全不符合。 因此朱棣被誇的最有名的反倒只有黑了他半本本紀的明史。除此之外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說法有相當可能只是作者為了押韻,強行並列的;又因為押韻,所以傳的那麼廣。
2. 史書疑點:明史存在相當部分不符合史實的內容基本在明史研究圈有共識判斷,因此看明朝歷史除了明史之外需要比對其他記載如《明實錄》等。就朱棣而論,到現在朱棣靖難是早有準備還是迫不得已,朱棣對建文舊臣的處理方式這兩個都是不確定的疑點。而且在明史中都有明顯的漏洞可供懷疑。
3.回應部分雙標的評價: 漢武的戰績和朱棣戰績有本質區別么?說朱棣打了沒有三朝就讓蒙古捲土重來還俘獲皇帝的,漢武還三朝就和親呢?(和親和俘獲皇帝能一樣么?——也先都想不到自己能俘獲到皇帝好么?不是王振蠢會這樣?怪朱棣?不是朱棣遷都導致舉國相抗,換個朝代試試?)不都是打到躲起來不正面打,打到分裂,然後對方積攢力量再來鬧騰?敢情漢武就有功,朱棣就無功?安南也成了明朝背信棄義?那被殺的整個安南正統皇族哪裡說理去?安南太遠能打不能治也是朱棣的錯?
這樣說那唐太宗的武功豈不是黑的不能再黑了?中後期東北西北那打的像什麼?贏都贏不了。
說朱棣斷絕讀書人血脈的,又一個搞笑言論。豈不說誅十族說法出處均有問題,就說真的斷絕了么?有明一朝臣壓君勢屢見不鮮,文藝發展也不見差,骨氣良心也不缺,請問斷絕讀書人血脈或者明亡於朱棣的論據究竟是什麼?
至於七下西洋,當朝就有文人可是直接厚顏無恥地否認帶來的經濟利益,全然不顧帶回來的異國使臣和貢品,全然不顧整體海上貿易的一度繁榮。現在大家跟著說一下並沒有什麼卵用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何看待對鄭和下西洋的爭議評價? - 汗青的回答
援引一位專業歷史類對下西洋這件事的論述。
4.不要亂編歷史。明朝太監參政也好,讀書也好,都是從朱瞻基開始的。永樂大典反而炸出了很多科舉不順的文人。
跑題黑朱棣這麼多,真不知道是什麼居心,所有黑點要麼不考證要麼搞雙標。
我只看到明朝是中國曆朝外交最強硬的國家,這個最強硬雖然最終坑了崇禎,但是給中華歷史留下了鐵骨。而這股強硬,正是始於朱棣。反觀朱允炆,沒有大局盡失就想著劃江而治,要是真是他傳下去,呵呵。
至於朱棣,能在靖難後順手不間斷做五件大事,還能沒幾年到兒孫的時候就經濟民生刷出一個「仁宣之治」,在位期間經濟恢復也無疑可圈可點。
雖然唐太宗和朱棣都是造反謀逆,但是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第一,太宗謀反,對國家震動不大,畢竟內部消化了;朱棣不一樣,那可是從北打到南,動靜太大了。第二,李建成是太子,理論上會成為皇帝,但是只要皇帝不死,他只是有第一繼承權;朱允文可不一樣,人家可是實打實的皇帝!!洗地都洗不幹凈。
第三,李淵當時還活著,雖然不是他樂意,但是到底還是被迫承認了李世民的地位,李世民也有洗地的借口;靖難可洗地難度太大了;
第四,李世民好歹重用了硬骨頭魏徵之流;朱棣可是滅人十族,滅九族估計名聲都不會這麼差。
很多人說是靖難的原因,然而唐太宗也是政變上台,而且還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軟禁了李淵。即使這樣,人家照樣是千古一帝。
最主要的原因,個人認為應該是靖難殺了方孝孺黃子澄鐵弦等等一批雖然蠢卻忠心不二的硬骨頭讀書人。
殺就殺了吧,偏偏方法還極為聳人聽聞:把鐵弦的耳朵割下來烤熟了,塞回到鐵弦嘴裡,問他「好吃嗎」;方孝孺就更不用說了,誅十族,千古唯此一人。
得罪了讀書人,還有啥名聲?
別忘了,史上奸臣多得是,為啥曹操和嚴嵩就成了奸臣的代表?無他,一個碰上了羅貫中,一個碰上了王世貞。全憑文人一支筆而已。
但是即使這樣,你也去看看《明史》裡面對於朱棣的評價: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寫下這些話的,也是文人,還是文人裡面的史官。
題主問明成祖朱棣為何不能和秦皇漢武並列
因為並列起來不壓沁園春的詞牌
樓上多從功績和名聲來分析,但是秦皇漢武最早放在一起也不是因為開疆拓土之類的功績
最早吧秦皇漢武放一起是
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第四十八:「昔《儲說》始出,《子虛》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既同時矣,則韓囚而馬輕,豈不明鑒同時之賤哉!」
對比二人各自把韓非、司馬相如當知音,然而見了面卻由囚禁輕視……
唐朝主流思想也對二人持貶斥態度」君不見驪山茂陵盡灰滅,牧羊之子來登攀「
李白詩,大意說二人都是窮兵黷武耗盡民力,結果不遭好報《古風~登高丘望遠海》
同樣的梗還有」世人唯拜漢文陵"勤儉愛民的皇帝才被人祭拜
宋朝看法引一段《資治通鑒》
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明朝
官方教科書《帝鑒圖說》81個「善」例子,漢武帝只有一個「蒲輪征賢」,50多年統治就一下帶過,36「惡」例子到是榜上有名;至於秦始皇,36「惡」例子有3個是他的。
可見在古代你誇一個皇帝是「秦皇漢武」明擺著是罵人
至於朱棣「功邁漢唐」也並不是直接自比漢武,就算朱棣內心嚮往,也不願明說因為和道德不相符(就好比普京不會說「我是要成為斯大林的男人!」)同理。
所以對於功績的探討和是否並列沒關係!
古代並列二人主要因為同樣窮奢極欲、窮兵黷武,作為批判對象。
而到了現代,引入了西方民族觀念,維新人士認為秦皇漢武統一中國,打下江山,功不可沒,開始並列宣傳,開始樹立中國人的民族國家觀念(所以特點是越早越好,加長歷史厚重感,而且身在晚晴,最好不提明朝,更重要的是康乾盛世真的比明朝繁榮)
例如: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應該有更早的人在近代並稱秦皇漢武,找到了再改)
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 漢武,若何之雄傑,漢唐來之文學,若何之隆盛;康乾間之武功,若何之烜赫;歷史家 所鋪敘,詞章家所謳歌,何一非我國民少年時代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陳跡哉。
太祖年輕時就粉梁啟超,在詩作里並稱秦皇漢武也是很正常的,然後順著歷史往下延,再壓韻腳就是唐宗宋祖(唐宗宋祖這個並稱好像是太祖首先提出的,如果有人查到更早說法我改)再往下就聯想到了成吉思汗,於是偉大的《沁園春~雪》誕生了,然後被大家廣泛傳唱,就此中國人都會並稱秦皇漢武了。至於太祖當時為啥不提朱棣,應該是靈感不到吧,就是沒想到,真心沒轍。並不是影響力排行所致。
而且在古代如果真給皇帝排行宋仁宗、漢宣帝、漢文帝漢景帝……這些都是能秒殺秦皇漢武的,因為古代主流意識形態看的是仁德。
現代用影響力排行秦皇漢武會比較靠前,但是並沒有把倆人並稱的理由在,應該是秦皇隋文更恰當,漢武可以和別人並稱,沒必要和秦皇並稱。
如果說永樂真有那麼一點功績,那就是永樂大典和遷都北京
其他的……有點扯淡
那麼使勁的折騰,親征、下西洋、修書、遷都、改太祖實錄……把明朝整出來經濟危機,不過就是想證明…他不是小老婆養的,但是他的氣度,就是小老婆養的以下可能是原因,也並不完全,有誤請指正。
1、秦漢多為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作比的對象,明朝沒有該條件。
2、朱棣不是開國皇帝但在位距開國皇帝朱元璋較近,其特點和事迹易被掩蓋。
3、靖難之役對其形象影響太大。
4、清朝對鄰近的前朝政治衝擊比較大,清朝人也不傳播前朝事迹。
5、永樂大帝名聲也還可以,只是後來的平民百姓和文人墨客不喜歡這個,使研究朱棣的大都是史學學者了。
靖難之役污名太大
一黑抵百粉
後半生做各種表演來洗地
可還是不行
洗不幹凈
中間隔著一個滿清呢
知乎這是被貼吧明黑佔領了啊,黑的姿勢甚至還不如貼吧明黑,永樂大典毀書、五征漠北旅遊、下西洋送錢云云,史盲言論真是精彩繽紛~
秦皇最早統一中國影響深遠,漢武第一個把匈奴打怕(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永樂帝文韜武略,但是污點過於明顯(靖難殘酷剪除方孝孺等不服的舊臣)
我去。。。首先發現你拿朱棣和秦皇漢武比較就已經是抬高了很大的地位了。。。一個奠定了古代中國腹地版圖(基本上歷代大統一王朝都掌握著,除了宋弱了點),一個奠定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名稱(漢,可不是隨隨便便就這麼起名字的),後面的歷代開創者、偉大帝王都只能說繼承,後面能夠與之相比的,應該是開創科舉制度的隋文帝吧。。。其他的都差了好多,朱棣?無非是一個王朝中優秀帝王的代表而已
朱棣挺有名啊,誅十族的發明人。心理有點問題,活剮了兩千名宮女,每天親臨觀看。五征漠北,一共也沒抓到幾根蒙古人的毛吧?下西洋,去找朱允文的吧?不過據說當時老百姓生活還不錯。朱棣是個流氓,但心裡還要惦記合法性,這樣不好。老子手裡的刀,就是合法性。
"朱棣五征漠北,南征安南,派遣鄭和七下西洋"等等等,這功績也不比封狼居胥差
樓主。首先我必須指出,封狼居胥這件事情是空前絕後。。打得匈奴西進,對世界歷史都有影響的一件事情。。是和發現新大陸差不多級別的歷史事件。。。遠不是鄭和可比。
至於征安南。。。這種小地方。。唐太宗征遼東都比他要大啊。。漢文帝用文化收復南越,功績更在這個之上。
最後說所謂的五征漠北。。
。。。後來 明朝被韃靼兵臨城下。。皇帝都被抓了。。。你硬要和漢武 秦皇比。。
——
秦統一中國。
漢武帝征討匈奴。名氣是和漢高祖不相上下的一個人。
明成祖不像其他2位,在民族的角度上有戰略性的、影響深遠的巨大貢獻。
秦皇統一車軌文字,建立大一統制度和法政,流傳百代;
漢武帝西驅匈奴,讓漢人的勢力擴張到極限,奠定了華夏朝貢體系;
成祖五征漠北,卻未能犁庭掃穴、封狼居胥;南征安南未能將其徹底消化,最終功虧一簣;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未能乘勢而起,建立殖民地,擴張漢人的勢力。
這幾件事起勢宏大卻都沒能竟其功,有些虎頭蛇尾的意味,還不如太祖。影視劇拍的少
其實有很大一個因素別的答主沒有說,明朝之後是滿清,盛世修史(秦漢之後的大統一朝代都是漢人朝代)編撰明史很大程度存在清朝統治者的主觀傾向,滿清對整個明朝的宣傳都有很大的政治目的,最明顯的一處就是崇禎和袁崇煥,現在學者們考據明代時,發現《明史》中存在很多被矛盾和被修改的地方,但是沒辦法,明朝留下的史料不多。。。能看到已是萬幸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人已經被中華文人歌頌千年,大家耳熟能詳,他們已經上升到了中華文化的象徵,功勞無可避免的會被誇大,過失亦無可避免被選擇性遺忘(秦始皇除外,他比較牛逼,得罪了文人)。
你看看書,朱元璋都被黑的不成樣子,你還指望朱棣能比擬秦皇漢武啊
建文還真是活該被造反的!! 爺爺在的時候裝的一個孝順,然後爺爺屍骨未寒的時候逼死了一個叔叔,抓了三四個叔叔,也按死里搞。 用的那些臣子方孝孺黃子澄這些,教書還行,冶國就搞笑了,天天要回歸周禮!幫皇帝殺叔叔幫的真是不擇手段啊。 朱棣開始兵權交了,後來兒子也上交國家了,最後還是被逼反了。 至於羅輯思維那幾期,羅胖人家就一賣書的,你們就不能帶點腦子看么? ps:誅十族之類的流言請閉嘴好么!都是被一些讀書人和清酋國給黑的好伐!都黑出翔了!
因為毛的詩沒提~~~
推薦閱讀:
※如果我穿越到明朝變成建文帝,能上知乎靠知乎大V指點能打贏朱棣嗎?
※為什麼明朝管錦衣衛的官員有的下場很悲慘?給我們為人處事帶來什麼啟示?
※蒙古鐵騎、遼東鐵騎、日本騎兵、八旗騎兵,哪個作戰能力最強?
※明朝後期東北也是中國領土,可為什麼有人說清朝留給中國的領土增加了?
※水滸傳寫的是宋朝,可是施耐庵是明朝人,那這本書中的生活細節部分是宋朝的還是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