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武漢暴雨,應該怎麼反駁不合理言論?

今年的南方暴雨背景就不贅述了,目前大概看到了這麼一些言論:
這麼大的水,三(bei)峽(guo)大壩呢?
說好的排水系統balabala呢?
填湖遭報應了吧!
說長江水位和地面一樣的,你怎麼不看看人家日本和荷蘭呢?人家還低于海平面呢?

這麼嚴重的洪澇災害,超強威力的厄爾尼諾,居然都是三峽大壩、排水系統和填湖作出來的?


填埋湖泊確實助長了洪水。新華社已經出來打臉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I3NjcyNA==mid=2649335446idx=1sn=4b772518b0d3f5871ae3973194b481a0scene=0#wechat_redirect

武漢告急的背後:衛星圖揭示驚心動魄的湖泊填埋進程


這個問題的主觀傾向性太明顯了。我是來打臉的!http://m.news.baidu.com/news?tn=bdbodyquery=%E6%AD%A6%E6%B1%89%20%E6%8E%92%E6%B0%B4%E7%B3%BB%E7%BB%9Fsrc=http://www.jznews.com.cn/comnews/system/2016/07/07/011865058.shtmlfr=ald02 在武漢市政府主辦的關於暴雨問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官方坦承排水系統存在問題——
「除了地理和氣候的原因,該負責人坦承,過去武漢經濟不發達,發展中曾過多強調經濟性,這導致武漢的排水系統建設標準偏低,目前武漢的排水系統承受的標準為:24小時降雨100毫米,小時降雨34.5毫米。「只要其中一項指標超標,就會產生漬水。這種情況下只有一條出路,搞好預警、預報和應急聯動。這幾天市區兩級政府多個部門全體應對,形成合力,爭取將災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政府都承認武漢排水系統有問題了,袞袞諸公還洗地說武漢看海跟排水系統完全沒有關係,有意義么?


6月30號至7月6號連續一周的強降雨讓江城武漢成了一座「海城」。


在我們的解放軍歐巴們在前線不懈奮鬥的同時,網路鍵盤俠們也不甘寂寞的開始上綱上線,朋友圈、微博瞬間就把武漢噴成了一片糞坑。


為了大家能在談論這件事時能更理智,更深入,這裡把大家需要了解的東西做了簡單的整理,大致分了五個部分。

一、這次暴雨並不算是突如其來


單看朋友圈的話,武漢暴雨給大家一種昨天還在柏油路上煎雞蛋,今天就趴窗戶看海的錯覺。

但其實這場暴雨早在數月以前就被偉大的科學家們預見啦!

上面提到的「厄爾尼諾」是一種自然現象,就是說赤道太平洋持續異常變暖。這種天氣往往都伴隨著暴雨或乾旱等極端天氣。

而今年是厄爾尼諾次年,對中國各地區的影響也是可以預知的。

面對這種情況,武漢市水務局的工作人員也對這次災害的預防做了詳細的預案。所以我們打的是可是一場有準備的戰爭。


二、你需要知道降水581.5毫米是什麼概念


氣象學中往往用毫米做單位來計算降水量,但降水量一毫米是什麼概念呢?中央台新聞中給出了答案。

也就是說每毫米的降水量作用於一畝地時,相當於降水0.667立方米,650公斤。


武漢市面積約為8600平方公里,1290萬畝,而此次武漢暴雨的降水量達到了581.5毫米,這又是什麼概念呢?

簡單的說,在近一周的時間,共有約860萬立方米,50億噸的雨水降落武漢!

下的最急的時候,你走路上都能被砸的腦袋疼!!


三、如何治水,治水的難點在哪?

短時間的強降雨在路面形成大量積水是江城變「海城」的原因,那我們通常用哪些渠道去消化這些水呢?

1.排入長江

武漢「江城」名字的來源之一就是長江經過這裡,但7月6日長江水位已達27.85米,而武漢市平均海拔約27米。水位比城市海拔都高,怎麼排?上天?

2.排入湖泊

武漢大大小小的湖泊有166個,其中以東湖為最,不少言論調侃武漢排水能力時也都喜歡用東湖來做單位。

但7月5日時東湖水位已達20.530米。可以說這些湖泊的承水能力都已經接近飽和。這裡也有網民會提到用水泵強行排水,先不說湖泊有沒有能力承受,單是這些泵機的耗電量我們都受不住。


3.滲透地下

想要向地下排水,首先要考慮滲透率的問題,這跟地質以及城市建設的很多方面都有牽連,所以我們暫且不表。

那麼另一個簡單粗暴的問題來了——能淹沒整座城市的水,需要多大的池子才能裝下呢?這裡我們可以先用「給排水計算工具」來從理論角度計算一下大致情況。

(這裡的借用了知乎作者Happy Ennding的部分圖片及敘述)


根據這裡給出的數據,我們需要的大概是一個一米高,4300平方公里大的池子……當然,這種東西靠人力是搞不出來的。

這裡只提出部分方式,也有例如自然蒸發等,篇幅問題暫且不表。


四、為什麼政府不加大投資?


首先提到政府一直被大家詬病的問題——填湖。


武漢最初的湖泊面積約1580平方公里,現在只約950平方公里,主要原因就是人工填湖。但蓋房容易拆房難的道理大家都懂。而且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退田還湖導致土地面積縮減,這就勢必助漲房價,所以想想就行了,憋說。


另一方面,城市建設中的防水工程建設是要花費很大的財力物力的,而且具體實施還要看地方需求,就比如說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搞個武漢這樣的防水工程是不是有病?旱的不行了還防水幹啥?

所以,政府在進行規劃時要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性價比也是重要的一環。

北京的改造地下管廊成本是每公里3000W人民幣。日本東京那個很厲害的地下水路改造成本是每公里耗資約6億日元(僅是排水部分),大約是每公里4000W人民幣。

圖為日本東京地下水路


根據數據截至2013年底,武漢市市區範圍內共有道路4496條,長度達4994公里。保守估計需要準備大約1500(北京大約是10年一遇的水平)~2500億人民幣(東京20年一遇的水平)(我不搞造價,大致估算的數)。


武漢市一年全部財政收入也就1000億多一點(當然按這個經濟發展趨勢,政府以後一年掙得會比這個多),搞完這個基本上可以開啟全民吃土時代了,這還要是在城市規模不再擴大的前提下。


五、三峽大壩究竟有沒有起到作用


三峽大壩是長江防洪建設中的骨幹工程,一直以來都給長江中下游地區帶來了很大幫助。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這次事件中,長江上游的洪峰約每秒5萬立方米,而經過三峽大壩後則降到了每秒3.1萬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說三峽大壩幫助武漢分擔了約4成來自長江上游的壓力。

最後我要說的是截至發稿,據報道這次災害死亡人數約兩百人,而一直被做對比的1998年洪災死亡人數為3004人。

降水最大的7月5、6日兩天,武漢全城兩百多條公交、地鐵停運。第二天,除了地勢較低的部分地區,市區積水基本退去,主要交通已經恢復運營。


這些都是值得稱讚的地方。


對於這次事件,有人事不關己,有人無腦亂噴,但我相信更多的人都願意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受災同胞。你我可能無法趕去災區支援,請至少在網路上傳播出更多的正能量。


當然,也希望認同本文觀點的朋友們能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這次事件!

每次災難都是對中華民族的考驗。願民族團結,中華奮進!


我就是想問問,「呵護腦殘」這個標籤是誰加上的,加這個標籤是什麼意思,表達這個題目不應該問還是本身是偽命題?加標籤的人是武漢人嗎


轉載:

三峽工程是導致川東北連年暴雨成災的主要原因嗎?——兼談三峽工程對氣候的影響

三峽工程是導致川東北連年暴雨成災的主要原因嗎?——兼談三峽工程對氣候的影響
(范曉: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三峽水庫對局部地域氣候的影響,與泥沙、移民、航運、地質災害等問題相比,在三峽工程論證時並未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而且人們一向認為,巨大的人工湖將使庫區冬暖夏涼,氣候變好。但是水庫蓄水後,庫區以及庫區周邊區域出現的罕見高溫乾旱以及連年暴雨洪災的極端災害事件,卻引發了三峽水庫對氣候影響的激烈爭論。
三峽水庫蓄水後,川東北突現連年暴雨
三峽水庫蓄水十年後的2012年至2013年,我又重訪了三峽水庫的重慶庫區,三峽水庫對氣候的影響也是考察中我關心的問題之一。每遇當地居民我都會了解他們對蓄水前後氣候變化的切身感受,除了少數人認為氣候變化不大以外,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蓄水以後氣候變化很大,但沒有人說蓄水後氣候變得更好。不少人說現在夏天更熱了,冬天更冷了。以前夏季最高溫度通常是38℃左右,而現在高於40℃是常事,並且持續時間很長。另外,重慶曆來因秋冬季節多霧而被稱為「霧 都」,但三峽水庫蓄水後,霧天明顯減少。
比庫區氣候變化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在三峽工程蓄水以後,三峽庫區以北幾十千米至一百千米開外的川東北地區(主要包括四川的達州、巴中、廣安、南充,重慶的開縣等地),出現了連年暴雨成災的罕見現象,其中以達州最為嚴重。當地一些八九十歲的老人對我說,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大的水!在渠江上游巴河與州河交匯的三匯鎮,當地居民指給我看2007年的洪水曾淹到四層樓高的地方,這讓我難以相信,因為那裡高出平時的河水面實在太多。
X
2004年,是三峽水庫2003年首次蓄水到135米的第二年,這年9月3日,歷史上十年九旱的達州遭受了數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災,5個縣城進水,水、 電、氣、交通全部中斷,達州城區最深進水8米,沿河的很多鄉鎮,水位漲幅可高達二三十米,洪災造成72人死亡,10人失蹤,僅在達州就造成61億元的直接 經濟損失。但當時人們也許根本沒有想到,這只是川東北連年暴雨成災的一個起點,彷彿裝著暴雨洪水的潘多拉魔盒被突然打開。這種局地氣候的突然變化,是否與三峽工程有關,成為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

根據媒體的公開報道以及已發表的科學文獻,筆者將2004年至2014年,川東北主要暴雨事件的特徵整理如表1,限於暴雨分布的主要地區以及目前能查閱到 的資料範圍,表1統計的數據以達州市為主,雖然這些數據還需要進一步補充完善,但可以幫助我們從總體上了解最基本的情況。

1 罕見的降雨量和降雨強度
降雨量和降雨強度達到百年不遇或幾百年不遇,有的一個暴雨過程的降雨量約相當於以往平均年降雨量的50%,降雨強度(如1小時、12小時或24小時的降雨量)也大大突破歷史記錄。
2004年至2014年已統計到至少32次暴雨過程,其中達到特大暴雨(24小時大於250毫米或12小時大於140毫米)的15次(47%);達到大暴雨(24小時100~250毫米或12小時70~120毫米)16次(50%);暴雨(24小時50~100毫米)只有1次(3%)。97%都是大暴雨、 特大暴雨。

其中許多降雨強度不僅創造了歷史記錄,而且也是全國罕見的:24小時降雨,萬源井溪502.9毫米(2009-07-13);5小時降雨,萬源城區 246.3毫米(2010-07-16至2010-07-17);1小時降雨,萬源城區84.2毫米(2010-07-16至2010-07-17)。
從2004年以來暴雨事件的分布月份看,均發生在4月至9月,其中7月最多,達到16次,8月和9月各4次,5月和6月各3次,4月1次。根據四川省氣象局1951~1970年的數據統計(1979),川東北地區4月至6月各月的平均降雨量依次為:100毫米、100~200毫米、150毫米,7月至9月的月平均降雨量均為150~250毫米。而現在的一次暴雨過程常常可以超過原來的月平均降雨量。

年降水量以渠縣為例,2007年渠縣降水量達到了1641毫米,創該縣年降水量歷史極大值,而渠縣以往的年平均降雨量為1068.5毫米。
2 罕見的洪水災害
渠江及其上游的州河、巴河流域,洪水水位屢創記錄,水位漲幅10米左右並不罕見,多次出現漲幅超過15米的情況,例如渠縣縣城水位漲幅:2004年19.8米、2007年21.3米,2011年18.9米。給沿河沿江的城鎮村落造成嚴重威脅和重大損失。
以渠縣為例,據郭濤的《四川城市水災史》,自清代至民國的三百多年間,1874年(道光二十七年)的洪水規模最大,洪水水位254.61米。而自2004 年以來,渠縣的幾次洪水水位都超過歷史最高水位,2004年、2007年、2011年的洪水位分別為262.31、263.81米、261.41米,分別 超過清代以來最高洪水位7.7米、9.2米、6.8米。

洪水過程中,水位上漲速度之快以及洪峰保持時間之長,也是罕見的。例如(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2010),2010年7.17洪災,廣安城區的渠江水位10小時上漲10米,30小時上漲20米;渠縣三匯的渠江水位不僅創下266.60米的歷史記錄,流量超過每秒27000立方米,而且持 續時間長達13小時。
3 歷史上曾經是偶發事件的暴雨洪災現已成為常態
從2004年至2014年,除了四川盆地持續高溫乾旱的2006年、以及發生汶川大地震的2008年沒有明顯的暴雨災害以外,其餘8年,川東北每年都暴雨 成災,從已有記錄看,暴雨事件達到32次,其中2004年、2005年各1次,2011年2次,2010年3次,2009年、2014年各4次,2012 年、2013年各5次,2007年高達7次。2009年至2014年,則是每年暴雨成災。
以渠縣為例,據郭濤的《四川城市水災史》,自清代至民國,渠縣平均26年左右才遭受一次洪災。
2007年,時任達州市氣象局副局長的劉志剛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指出,集中的持續性暴雨讓2004年成為了達州氣候上的一個轉折點,這和之前達州經常遇到的乾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地老百姓流行的說法則是:「達州的天漏了!」
2011年,時任四川省氣象局副局長的馬力曾指出,2004年、2005年、2007年達州都發生了區域性暴雨洪澇災害。這3年都算得上是特大洪水年。而這樣的特大洪水,整個20世紀達州僅發生了3次(1902年、1907年、1982年)。

城鎮的分布與建築格局的形成都有成百上千年的歷史,許多城鎮水淹至幾層樓高甚至沒頂,甚或沖毀整個場鎮,也反映出暴雨洪災的歷史罕見性。居住在場鎮上的一些老人在得到暴雨預警時,都不願意撤離,因為他們乃至他們祖輩的生活經驗都昭示,從來不會有洪水能淹到他們的房屋。但罕見的洪水到來時,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4 暴雨誘發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
暴雨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重要誘因,因此每一次暴雨事件都伴隨了數十起以至數百起地質災害。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有:2004年9月的暴雨事件, 誘發宣漢天台鄉特大滑坡,滑坡方量高達3000萬立方米,摧毀了1.2平方千米範圍內的所有建築和耕地,滑坡體堵塞前河形成蓄水量6000萬立方米的堰塞 湖,回水淹沒上游五寶鎮及沿河居民5770戶,農田4930畝;2007年7月的特大暴雨,誘發了達縣青寧鄉岩門村特大滑坡,滑坡體積同樣高達3000萬 立方米,造成面積10多萬平方米的1000多間房屋垮塌。這些地質災害不僅造成建築損毀,交通中斷,而且也是導致人員傷亡的重要原因。

(達縣青寧鄉滑坡)
5 連年暴雨洪災及其引發的地質災害給當地社會與經濟造成持續重大損害
上述32次暴雨事件中,目前只收集到23次暴雨的經濟損失數據,而且這些數據主要限於達州市境內,但這23次暴雨事件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已高達297.1億元;另外,在已收集到死亡與失蹤人數的12次暴雨事件中,共有198人死亡,106人失蹤。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由於川東北的暴雨洪災已成為持續性的常態,當地社會每年都不得不面臨巨大的災害威脅,而且可能是一年多次,這給當地社會與經濟造成了持續性的損害。
大型、巨型水庫影響氣候的一些基本研究成果
要了解三峽工程對庫區乃至周邊區域氣候特別是降水的影響,有必要先了解關於大型、巨型水庫對氣候影響的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
中國氣象學家傅抱璞等(1974、1996)根據中國十幾個水庫、天然湖泊以及河流所在區域氣象觀測數據的分析指出,陸地上的深水水域全年都有增溫效應;在我國的季風區,水域上和沿岸陸地上(即近水域地帶)一般是夏季和年降水量明顯減少,冬季降水略有增加;水上風速一般都比陸上平均增大50%。
以新安江水庫(千島湖)為例(水庫面積567.40 平方千米,最大深度108米,平均深度34米,容積178.4億立方米),水庫建成後,庫區附近的年降水量減少約100毫米,其中水庫中心可能減少150 毫米左右(11%),而水庫周圍山區降水增加,個別地方可增加100至200毫米以上,但整個流域範圍內的平均降水量變化不大。換句話說,水庫會使庫區與周邊區域的降水量差異增大。
崗南、黃壁庄水庫是滹沱河中游的大型水庫,黃壁庄水庫距上游的崗南水庫僅28千米,因此二者對局地氣候的影響具有疊加效應。崗南、黃壁庄水庫的庫容分別為15.7億立方米、12.1億立方米。張學勇等(1991)研究了崗南、黃壁庄水庫蓄水後的降水影響效應,他們指出,在距水庫幾千米至十幾千米的範圍內, 降水量變化較為明顯,以遠的地區則影響減弱。其中,在由水庫至周圍30千米的範圍內,全年和汛期以及秋冬季的平均降水量有所減少,而春季的降水量有所增 加。同時,山前迎風坡的地帶,降水量增加較多,地形變化大的地方,影響要更大一些。像遠離水庫22千米的辛庄,降水量的增加則可能與該處地勢較高,地形對 水氣上升的影響有關。他們還認為,水庫對降水的影響範圍之所以較遠,是因為冬夏季盛行風對一定區域內的氣流傳輸起了很大作用。
王快、西大洋水庫是位於源出太行山的大沙河、唐河上的大型水庫,其庫容分別為13.89億立方米、10.71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時的水域面積分別為 41.22平方千米、30.04平方千米,這兩座水庫都於1960年建成蓄水。張學明(1994)指出,王快、西大洋水庫對周圍地區(距水庫0至36千米的庫區和近庫區)降水量的影響是明顯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汛期(6至9月)降水量,比建庫前明顯減少,尤以汛期的減少量最大,由於汛期降水量又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故年降水量也因此減少;多年平均春季(3至5月)降水量有所增加;多年平均秋、冬季(10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或增加或減少。
張學明認為,春季降水量增加的原因,是由於庫面蒸發強烈,蒸發形成的水汽向四周擴散,水庫周圍地區上空水汽含量加大,遇有降水觸發機製造成的降水機會較遠離水庫的地方多。秋、冬兩季王快、西大洋水庫周圍的降水量也是增大的,除水庫蒸發造成空中水汽含量大的因素外,連綿的太行山脊阻擋了盛行的西北風,使水庫上空濕空氣相對停滯,有利於形成降水。受夏季盛行東南風的影響,又具有水庫迎風區影響範圍較小,而背風區影響範圍較大的特點;而崗南、黃壁庄水庫周圍,盛行西北風正好順河谷吹送,濕空氣向東南輸送,結果降水量在多數站減少。
五強溪水庫是湖南沅江下游的大型水庫,壩高87.5米,庫容42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時的水面面積約180平方千米。根據林浩等(2004)的研究,水庫 蓄水後,在庫中和庫岸8~9千米以內年降水量減少,離庫愈近減少愈多;在離庫岸9~20千米範圍內年降水量增加,在15千米附近增加最多,在20~50千米以內降水量變率穩定在-1.5~1.0%左右,說明離水庫中心越遠對降水的影響明顯減弱,且汛期降水量的變化趨勢與年降水量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水庫影響年降水量的減少區,主要在庫周8~9千米以內,在水庫中心減少量在120毫米左右;年降水量增加的地區主要在9~20千米範圍內,特別在15千米左右。 五強溪水庫對降水的影響範圍平均是在水庫周圍30千米以內,最遠不超過50千米。此外,氣流經過水麵後風速增加要比建庫前大,盛行風向在下風岸平均風速和 最大風速分別增加每秒0.2~0.5米和每秒1.2~1.5米。
黃河幹流上的小浪底水庫壩高154米,水域面積272平方千米,庫容126.5億立方米。介玉娥等(2009)對小浪底水庫蓄水前十年 (1988~1997年)和蓄水後十年(1998~2007年)的降水、氣溫、光照、蒸發量、相對濕度、霧等氣象要素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庫區和周邊55千米範圍內的降雨量增加,平均增幅16.9%,特別是夏季暴雨日增加,但水庫南側的宜陽、伊川一帶降雨減少;庫區和周邊的溫度均呈增高趨勢,其中春季平均氣溫增高1.5 ℃,夏季變幅不大,秋季平均增高0.5 ℃,冬季平均增高0.6 ℃;夏、秋季日照和蒸發量顯著減少,輕霧日數明顯增多,大霧影響範圍為30千米左右,相對濕度呈略增大趨勢。
黃河幹流上的龍羊峽水庫,壩高178米,水域面積383平方千米,總庫容247億立方米,回水長度107.8千米。隋新等(2005)按蓄水前 (1961~1986)和蓄水後(1987~2001)兩個時間段進行統計,進行了區域氣候對比分析。蓄水後庫周年均氣溫增加0.7℃,除夏季外,其餘季 節氣溫均增加;平均最高氣溫只有夏季減少0.21℃,其餘季節均為增加;冬季月平均最低氣溫增加2.1℃,高於其他季節。蓄水後夏秋季節風速增加,對春季 風速的影響很小,並明顯減少冬季的風速。水庫蓄水使庫區7~9月和11~2月降水量增加,其中,7月增加9毫米,為增加的最大月,3~6月降水量減少,春 季為降水量減少最多的季節。水庫蓄水使庫區附近的降水減少,但上風向5~30千米和下風向15~40千米內的降水會有所增加。全年相對濕度減少1.0%, 其中,春、夏兩季分別減少2.2 %和2.5%,秋、冬兩季略有增加。水庫的氣候效應以庫區5千米內最為明顯,各氣象要素中,以降水的影響距離最遠,可達到70~80千米。
紅水河幹流的龍灘水庫,壩高216.5米,水面面積377平方千米,庫容272.7億立方米。舒興武等(2012)把庫區及庫區周邊50年的氣象觀測資料 分為庫區周邊平均、庫區平均、近庫區平均、遠庫區平均4個系列。再將氣象各要素的上述系列再分成水庫蓄水前(1961~2006年)和蓄水後 (2007~2010年)兩個系列,計算水庫蓄水前後的氣候變化。水庫蓄水後庫區及庫區周邊各站年平均氣溫均升高,庫區年平均氣溫比常年平均升高了 0.5℃。庫區、近庫區、遠庫區及庫區周邊年平均氣溫變率(蓄水後平均值與常年平均值之差與常年平均值的百分率,下同)分別為:26%、20%、31%及 25%,遠庫區最大,近庫區最小。近庫區年平均氣溫降低,庫區和遠庫區平均氣溫升高。水庫蓄水後年平均降水量:庫區比常年平均增加了23.3毫米,近庫區 比常年平均增加了109.7毫米,遠庫區比常年平均減少了19.9毫米。水庫蓄水後年平均相對濕度:庫區和近庫區均比常年平均增大了1%,而遠庫區比常年 平均減小了3%。庫區、近庫區、遠庫區及庫區周邊年平均相對濕度變率分別為:1.8%、1.5%、-3.8%及-4.5%。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貴州望謨縣的暴雨變化與川東北頗為相似。望謨位於龍灘水庫北邊,直線距離26千米,截止2011年,在2006年龍灘水庫蓄水以後的6 年中,竟然有5年出現了大暴雨成災的記錄。《經濟觀察報》在2008年曾以《望謨:南方水災樣本》一文,描述了這個「多難之地」。望謨縣氣象局工程師蘇登 佑對記者說,「我們現在都不提百年一遇這個詞。這幾年差不多年年都有24小時降水量超過200毫米的時候。」而在2006年以前,望謨鮮有這樣的暴雨記 錄。望謨縣城的舒吉仁感慨地對記者說,自己活了90歲,從未見過這樣大的水災。
龍灘水庫處在地勢最低的紅水河河谷,由水庫往北經望謨縣城地形迅速升高,望謨縣城海拔500米左右,縣城以北是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地,這種南低北高的 地形,以及水汽主要來自南邊的環境,為地形雨的發生提供了良好條件。分析者認為,望謨夏季東南季風盛行,雨帶也由南向北移動。當前進的潮濕氣團遇到高山阻擋而上升,便形成地形雨,而龍灘水庫對局部氣候的改變,導致望謨在汛期的水汽輸送及降雨量暴增。
克孜爾水庫是塔里木河水系渭干河幹流上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是新疆最大的水庫之一,總庫容6.4億立方米,水域面積44平方千米。克孜爾水庫位於天山南側的前山坡麓,其北側便是巍峨高聳、孕育了渭干河-木扎爾特河的天山山脈。
樊靜等(2009)利用拜城氣象站1959~2006年的氣象資料,分析了1959~1990年(蓄水前)、1992~2006年(蓄水後)克孜爾水庫上游流域的降水變化特徵。水庫蓄水後年降水量平均為143.6毫米,比蓄水前增加了39.5毫米,增長約38% ;蓄水後主汛期降水量為102.8毫米,比蓄水前增加了33.1毫米,增長約47%;蓄水後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均比蓄水前有所增加。蓄水前上游流域 年平均雨日為21.8天,蓄水後增加到30.3天;暴雨、大暴雨在流域內出現較少,48年中監測到暴雨日8天,主要集中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其中蓄水後的1998年出現了2天;48年來水庫上游流域監測到的大暴雨日均出現在蓄水後,1991年和1997年各有1天,日降水量分別為54.5毫米和 57.7毫米;此外,2002年7月22~23日,渭干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並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天然水體如陸地上的河流、湖泊,都是經過千萬年的地質演化逐漸形成的,對人類社會來說,陸地上天然水體帶來的氣候影響,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氣候因素。而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人工水體特別是大型、巨型水庫,則是在原來的氣候背景下,附加的一個變化因素,它可能使水域附近及周圍區域的氣候環境產生新的轉折,發生較明顯的突變。
分析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一些較普遍的特點,其中水庫對降水的影響效應尤其值得注意:
水庫對氣候的影響,在庫區、近庫區、遠庫區表現為不同的特徵,在分析時需要分別考慮,但這種差異又是因某種內在機制而相互聯繫的;
水庫蓄水後庫區普遍具有增溫效應,但在離庫區一定距離的區域,氣溫會有所降低;
水庫蓄水後,庫區降水量總體會減少,但也有增加的,但離庫區一定距離的區域,降水量普遍會增加。而且,在受到水庫影響的諸多氣象要素中,降水量發生變化的影響距離是最大的,可以達到55千米(小浪底)、80千米(龍羊峽),甚至超過100千米(克孜爾);
水庫蓄水後,會使庫區與庫區周邊一定範圍區域的氣溫、降水等氣象要素的差異增大,但如果從更大的區域範圍或整個流域來看,其平均值變化不大。庫區的降水減少與庫區周邊的降水增加似乎有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水庫蓄水後,水面風速普遍增大,這有利於水汽向水庫的下風區也即庫區周邊的迎風區進行輸送,這可能是導致庫區與庫區周邊降水差異增大的重要影響因素;
水庫對氣候的影響,不同的水庫有差異。一方面水庫水面面積越大、蓄水量越大,其對周邊氣候影響的範圍也越大;另一方面,和水庫所在區域的地形地貌也有重要關係。例如,水庫周邊地區降水量的增加,會因水庫周邊的迎風區存在高大的山脈而得到加強,新安江、崗南、黃壁庄、小浪底、龍灘、克孜爾等水庫,都有這種現象;此外,水庫對氣候的影響,還與水庫所處的氣候帶及其氣候條件有關。
專家們認為,水庫引起庫區及周邊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有:
水庫蓄水之後,水域擴大,下墊面由陸地轉變為大面積的水面,由於水體的熱容量、導熱率、反照率、粗糙度、輻射性質等不同於陸地,也改變了地表與大氣間的動量關係,從而會對庫區及其周圍地區的氣溫、濕度、降水、蒸發、風、日照和雲霧等產生比較顯著的影響。
由於水體的熱容量比陸地大,庫區上空尤其是在降雨集中的夏季,升溫和降溫都相對變緩,使水域上方的大氣更加穩定,氣流上升運動相對減弱,局地對流性降水也會相對減少。同時由於水體上方較穩定的大氣結構,由強對流形成的積狀雲大多在水域周邊的上空發展和移動,即使有強雷暴系統也往往會越過水域,待其移到庫區周邊一定距離後才形成降水,因此有大雷雨繞過大水體的現象(張學明,1994)。
三峽水庫蓄水以後的地域氣候變化
關於三峽工程對氣候的影響,在工程論證時,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們曾有過相關的研究與預測。其中對降水的影響是這樣說的:「三峽庫區外來暖濕氣流帶來的及庫面蒸發增加的水汽量,在一定條件下應在庫面及庫周一定範圍內凝雨降落,但由於水庫低溫效應的影響,暖濕氣流將隨不同季節盛行風向,推移到較遠的地勢較高的風面致雨,則這些地區降雨量會有所增加。」,「在庫區周圍地勢高且對暖濕氣流抬升有利的迎風坡,平均年徑流深可能增加40~50毫米,約為建庫前平均年徑流 深的4%~5%。」(胡昕等,1987)。三峽水庫蓄水以後的實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這種預測。
與上一節典型案例中的巨型水庫比較,三峽水庫的規模要大出很多(表2),因此有理由認為,三峽水庫對地域氣候的影響會比上述這些水庫更為顯著。
分析水庫庫區以及周邊的氣候變化,往往需要區分哪些變化是由大尺度的氣候波動引起的,哪些變化是由水庫造成的。在這方面,專家們的研究中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方法來進行處理,筆者並不准備敘述這些過分專業的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看本文所列參考文獻。另一方面,比較長時期的氣象觀測資料,對任何一項有關氣候的研究都很重要。三峽水庫蓄水至今剛過十年,對於充分認識三峽工程對氣候的影響,也許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但不少氣象專家已經用蓄水前後的資料進行了對比,他們認為這仍然可以作為了解蓄水前後氣候變化的重要參考。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廖要明等(2007)利用庫區5個站的數據,分析了1951~2006年三峽庫區的夏季氣候特徵,其結論是:夏季降水量總體呈增 多趨勢,並具有明顯的年代際變化特徵,但2003年以後轉入少雨期,目前正處於少雨階段;夏季平均氣溫總體呈下降趨勢,但目前正處在氣溫上升階段的偏暖期;夏季日照時數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夏季平均風速變化趨勢不明顯,但近幾年有上升趨勢;夏季區域平均蒸發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目前基本處於上升階段。廖要明等指出的目前狀態,實際上都是三峽水庫蓄水以後情況,值得注意的是,除日照時數之外,蓄水以後其它要素的變化趨勢和1951年以來總的趨勢都是相逆的。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陳鮮艷等(2009)利用三峽庫區沿長江幹流33個氣象觀測站的資料,分析了1961年以來三峽水庫附近的氣溫、降水的時空分布 特徵,以及蓄水以後2004~2006年的局地氣候變化。結果表明,2004~2006年,三峽庫區的降水與常年平均相比,各站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奉節站和鄂西站蓄水後年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偏少20%和27%。在空間分布上,蓄水後庫區東段奉節至宜昌段的年降水量較常年偏少10~20%,庫區中西段年 降水量較常年偏少1~10%。氣溫方面,2004~2006年的年平均氣溫,較這之前的常年平均氣溫明顯升高。其中尤為突出的是,近庫區和遠庫區的年平均氣溫差值在2003年以後突然增強,相差達到0.81℃,比1976~2006年平均氣溫差值(0.51 ℃)增大了0.3 ℃左右,經過信度檢驗,可以排除大氣候背景對整個庫區的影響,可以近似認為這種近、遠庫區平均氣溫差值的突然增大,是由於水庫局地氣候效應造成。
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的葉殿秀等(2009)利用1961~2006年庫區範圍的氣象觀測資料,分析了這46年中庫區一些主要氣象災害的變化趨 勢,這項研究的缺陷是,沒有區分蓄水前後的變化,因此蓄水以後可能產生的較大變化,也許會被弱化。但其結論仍然值得參考:(1)年乾旱日數有微弱的增加趨 勢;(2)春、夏季洪澇日數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秋季洪澇日數有微弱的減少趨勢;(3)年平均連陰雨過程次數有微弱的減少趨勢,其中連陰雨日數減少的趨勢較明顯;(4)年雷暴日數的變化呈明顯的減少趨勢;(5)年平均高溫日數、危害性高溫日數有微弱的減少趨勢。
重慶市氣象台的李強等(2010)在分析三峽庫區致澇因子的變化時指出,自2003年三峽水庫開始蓄水以來,年均洪澇指數變化不大,總體趨於平穩,且近幾 年來年均洪澇指數較小,洪澇等級大致都為一般洪澇,庫區範圍內年均洪澇強度指數沒有明顯的增強,而相對於1990年代後期,年均洪澇和區域洪澇指數均呈減 弱的趨勢。
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的鐘海玲等(2010)利用三峽庫區33個台站1960~2008年的氣象資料,分析了蓄水前後的氣象變化。結論是:三峽水庫蓄水以後,庫區平均氣溫以升高為主,升溫幅度在0.05~0.35 ℃,升溫最高的是重慶的巫山和湖北的來鳳,分別升高0.39 ℃和0.37 ℃;庫區南部(重慶武隆除外)年降水量減少4~12毫米。而庫區西北部的梁平、開縣、雲陽、巫溪一帶降水量增加大約0~8毫米;庫區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 減少約5~12小時,但在庫區南部的墊江、涪陵、來鳳、五峰一帶是增加的。
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的張江北等(2013),在對比分析蓄水前(1961~2003年)和蓄水後(2004~2010年)的氣象觀測數據時指出: (1)建庫後庫區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增加幅度在0.2 ℃左右,冬季平均增高0.3 ℃~1.0 ℃,夏季平均降低0.9 ℃~1.2 ℃;(2)蓄水後降水較常年偏少;(3)蓄水前的年霧日數平均為38天,蓄水後年霧日數平均為16.7天,年霧日數減少了約21.3天:(4)氣溫的升高使相對濕度降低,造成了霧日數的減少,使庫區日照時數增加。
上海海事大學的張樹奎等(2013)利用三峽庫區37個雨量站點1958~2008年的降水量資料,分析了三峽水庫蓄水對庫區降水量的影響。他們指出:三峽水庫運行後庫區降水量存在一定的波動,但究竟是屬於正常的氣候波動,還是受三峽水庫的影響,尚不能得出結論。三峽大壩在運行前45年與運行後6年的時間 內,從年均降水量、各季降水量來看,整個庫區與北部的差值波動幅度並不明顯。他們同時認為,需要構建一個適合於具有複雜地形和氣候特徵的三峽庫區氣候模型, 來進一步深入研究三峽水庫對庫區氣候的影響程度。
根據上述研究,三峽水庫蓄水以後,庫區的氣候變化主要表現為:氣溫總體升高;蒸發量增加;降水量減少;雷暴日數減少;霧日減少;相對濕度降低;洪澇指數減弱;近庫區和遠庫區的氣溫差值增大。這些特徵,和上一節典型案例中的庫區或近庫區的氣候變化非常相似,而且這些變化往往與遠庫區降雨的增加是相關的。
有關三峽水庫的這些研究的缺陷是,對蓄水前後數據的對比分析仍然不夠,一些研究只是籠統討論包括蓄水前後整個時間段的氣候變化趨勢,儘管蓄水後的時間相對較短增加了對比分析的困難;採用的主要是庫區站點的數據,缺乏離庫區不同距離以及更大範圍的觀測數據的分析。陳鮮艷等(2013)也曾試圖進行近庫區與遠 庫區的對比研究,但他們選擇的兩個遠庫區站點巫溪、興山,離庫區的距離都不足30千米,這個距離即使是在水面面積比三峽水庫小很多的小浪底、龍羊峽、克孜 爾等水庫,也都大大低於水庫影響降水的最大距離,故難以反映遠庫區的實際情況。從巫溪、興山這兩個站點的數據看,在三峽水庫蓄水後,它們的降水量也有明顯減少,說明它們可能還處在近庫區降水減少的範圍之內。另外,對於川東北暴雨事件與三峽工程的關係,這些研究也缺乏川東北暴雨區的系統觀測數據及其與三峽庫區的對比。
在上述情況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WU等(2006)的一項研究報告就更顯得重要。他們在熱帶降雨測量計劃(TRMM)中,採用了由 Terra衛星發回的數據,使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大氣研究中心(PSUNCAR)第五代中等尺度模型(MM5)的高精密度數字模擬技術,分析了三峽 水庫對於地區降雨以及地表溫度的影響。
他們把數據分為蓄水前(1998年1月到2003年1月)和蓄水後(2004年1月到2006年1月)兩組,進行了研究。這項報告的基本結論是:水庫蓄水 後,降雨減少的區域分布在庫區及庫區以南,而降雨增加最多的區域分布長江以北,平行於三峽庫區約150千米左右的地帶,也就是說,三峽工程對長江以北至大 巴山和秦嶺之間區域的降水有著顯著的增強。
從地表溫度的變化來看,大巴山和秦嶺之間的氣溫平均降低了0.67℃,這是因為降雨增多,雲層也增多,減少了陽光直射,降低了到達地表的熱量。
WU等的報告還認為,三峽水庫對氣候的影響是地區性的,可以達到100千米的範圍,而不是三峽建設專家組給出的10千米。三峽水庫影響降雨的區域面積達到 62平方英里(160.6平方千米),而不是先前研究中提出的6平方英里(15.5平方千米)。而且,當2009年三峽水庫達到它的最高蓄水位以後,地區 氣溫和降水量的變化將會更明顯。
對於引起這種降水變化的原因,WU等的報告認為,大大增加的水域面積將加強當地蒸發並降低附近的溫度,其結果是水域上方的大氣更加穩定,進而使660千米 長的水庫水域大氣產生不規則向下垂直運動(Miller et al. 2005)。如果產生的中等尺度的向下垂直運動跟三峽水庫附近近幾百千米內的複雜地貌相互作用,三峽水庫對氣候的影響尺度將達到百千米量級,而不是十千米 量級。
三峽水庫與川東北暴雨洪災的關係分析
川東北突現連年暴雨洪災這一重大氣候轉折,恰恰與三峽水庫開始蓄水如此「巧合」,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三峽工程對川東北降雨的影響。不過,儘管有前面提到的大型、巨型水庫影響地域降水的諸多案例,但氣象業界的不少專家,仍然對三峽水庫與川東北暴雨之間的可能聯繫給予了否定。
2007年,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達州市氣象局副局長劉志剛說,達州的暴雨是西太平洋副熱高壓引起的,由於全球氣候變化,西太平洋副熱高壓的位置更多的向北、向西移動,使達州正好處於它的西北側降水帶。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倪允琪則認為,人類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和全球氣候本身的自然變化這兩者很難區分,而且人類的活動對全球變暖造成多大程度的影響,並不能很明確量化,不一定發生的現象都是因為全球變暖。如果因全球氣候變化引發暴雨增多的話,不應該只是達州一個地方。從地形上看,達州北面就是大巴山,而大巴山南面是幾條南北走向的山脈,就象氣流輸送的管道,由南向北的暖濕氣流衝到這裡快速抬升上來,因此形成暴雨。
葉殿秀等(2009)認為,根據以往研究結果顯示,水庫的氣候效應以庫區5千米內最顯著,各氣象要素中,以降水的影響距離最遠,可達70~80千米。由此來看,像2004年和2006年發生在四川、重慶的這種較大範圍的嚴重氣象災害,遠遠超出了三峽水庫的影響範圍,完全是氣候變異和氣候變化的結果。
陳鮮艷等(2013)認為,大氣中的水分循環包括外循環和內循環, 外循環是水汽隨大氣環流進行輸送的循環,內循環即局部區域內大氣局地環流中的水分循環。就自然降雨而言, 外循環的水汽對各地降雨的影響佔95%。內循環水汽對各地降雨的影響佔5%左右。水庫蓄水雖使附近水汽的內循環產生一定變化,但這種水汽內循環相對於外循環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導致比它面積大很多倍的區域性旱澇災害的發生。一個地區的暴雨發生需要比它大十幾倍以上面積的地區收集或獲得水汽。三峽水庫不能左右比它面積大很多倍的區域性旱澇過程。
專家們經常提到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太平洋上一個半永久性高壓環流系統,每年春季至夏季,它由北緯15°左右逐漸北移越過北緯30°,秋季至冬季又向 南返回。在每年這個南北往返的過程中,它都會經過中國東部,在它佔據的區域是晴好的穩定天氣,在它的北側、西北側與冷空氣相交的地帶,則會形成大範圍的降水帶。同時,它也會受到青藏高原高壓、華北高壓以及在西南邊緣活動的熱帶風暴的影響。
雖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活動始終會有一些波動變化,但它仍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大尺度環流系統,專家們在分析中並沒有列出數據表明它的形勢在2003年以後有根本性的變化,而且即使有這種變化,它所帶來的降水變化也應該是大尺度的,而不會僅限於川東北這一相對較小的區域。
關於庫區水汽內循環所佔比例很小,不能導致區域性旱澇災害的發生的觀點,一方面需要確定水庫影響降水的區域尺度範圍;另一方面,也需要足夠的區域觀測數據而不僅僅是庫區觀測數據來對個案進行分析,僅僅一般性的論述還不能讓人信服。
WU等(2006)也談到了大氣環流和三峽工程對川東北暴雨影響的貢獻問題。他們認為自然環境的變化,諸如厄爾尼諾等現象,都是在一個大的時間尺度內發生,為了排除這種大尺度的影響,他們得出一個新的時間系列,即把降雨率時間系列所在的空間地理區間分成相互對照的兩個區域:一個是降雨增加的地域(北緯 31.0°~34.0°,東經107.0°~111.0°);另一個是包括整個三峽水庫周圍地域(北緯28.0°~34.0°,東經 105.0°~112.0°)。對這兩個地域,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應當是非常相似的,因此它的影響在新的時間系列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予以削減。通過分析,他們認為川東北降水的顯著增強是由三峽工程引起的。
因為已有案例中水庫對降水的影響距離最遠為70~80千米,得出川東北暴雨洪災已遠遠超出了三峽水庫影響範圍的結論,在普通邏輯上亦難以成立。從已有的案例同樣可以看到,大型、巨型水庫對降水的影響範圍與水庫的規模有關,作者在前面已經提到,由於三峽水庫規模巨大,它對降水等氣候因素的影響範圍有可能會比已有的案例大得多,而且它還受到地形地貌環境的影響。
作者整理了川東北暴雨事件的主要分布區達州境內的降雨極值區如表3。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降雨極值區與地形地貌的關係,作者把這些極值區投影在了三峽庫區及周邊區域的地貌圖上,如圖1,其中有一些點的位置是重疊的。

圖1 川東北暴雨事件的主要降雨極值區與地形地貌的關係示意圖
從圖1可以看出川東北暴雨事件中主要降雨極值區分布的有以下特點。
它們在三峽庫區的西北方向,大致平行庫區分布,與庫區的直線距離在100至160公里之間。這和WU等(2006)提到的「庫區以北降水量增加的最大中心距長江約150千米左右」非常吻合;
在四川盆地丘陵區與大巴山山區的交接帶、以及大巴山主脈的南側形成兩個密集區。同時又集中於川東平行嶺谷之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的嶺谷區北端,以及大巴山弧形山嶺的突出部位。
此外,從表3也可看出,這些暴雨事件的降雨強度,以大巴山主脈南側迎風坡的萬源、宣漢一帶最大,其次是在盆地丘陵區與低-中山區地形過渡的達川、通川、開江、渠縣、大竹等地。
川東平行嶺谷是四川盆地東部一系列東北走向的山脈與谷地,具有山嶺窄、谷地寬的特點。華鎣山是平行嶺谷最西邊的山脈,海拔700~1000米,主峰可達 1704米,由華鎣山向東南的三峽庫區方向,山嶺高度漸次降低,總體上由低-中山、低山向丘陵過渡。由南邊來的水汽,即可以利用平行嶺谷這一天然通道向北 運移,同時由於華鎣山本身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在它的兩側也形成一些降雨極值區。
大巴山是四川盆地北端的天然屏障,山嶺海拔在2000米以上,主峰超過3000米,總體上屬於中山或中-高山,它對南來水汽的阻擋作用十分明顯,在由盆地上升至主脊的迎風坡,則是暴雨最集中的地方。
但問題又來了,地形地貌格局歷來如此,為什麼以前沒有這樣的暴雨現象?這就不能忽略水汽輸送等暴雨條件的變化。從前面的案例和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大型、巨型水庫蓄水後,庫區和庫區周邊地區氣象因素的差異化是一個客觀現象,庫區水域蒸發量增加、降水反而減少,是和庫區周邊一定範圍的降水增強相輔相成的,這意味著存在水汽的轉移。而庫區水域風速的增大,可能會加強季風氣流的水汽輸送,一旦這種情況和有利的地形相疊加,就會使暴雨發生的機率和強度都大大增加。
達州市氣象局的於竹娟等(2014)在分析2013年7月達州四次暴雨過程時指出,在提供暴雨區水汽的過程中,低空急流是水汽的主要輸送者,它為暴雨區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及動力條件。2013年7月的每一次暴雨之前,均出現了較強的偏南風,風速可達每秒6米至12米。
根據上面列舉的相關證據,作者初步認為,來自海洋的水汽在遭遇三峽庫區的水汽轉移時,水汽的輸送量可能會大大增強;而庫區水域的風速增大,可能會使向庫區以北迎風坡運動的低空急流得到加強;低空急流和水汽的輸送,又可以利用川東平行嶺谷的自然通道快速推進,當它一旦遭遇四川盆地東北緣低地向高山過渡的地形陡升帶的阻滯,暴雨也就極易發生。而且由於是在峽谷型河道的山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強降雨,它遠遠超出了天然河道正常的泄洪能力,因此水位的暴漲和罕見的洪災就是必然的。
雖然暴雨的形成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制約,也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而且氣候變化的研究需要相當長的氣象觀測數據的積累,但三峽庫區的觀測數據和已有的一些巨型水庫的典型案例頗有相似之處,這證明了其中一些普遍性的機制。因此,三峽工程對川東北暴雨洪水的影響不可忽視。把三峽水庫蓄水後川東北的連年暴雨洪災僅僅歸因於「巧合」或全球氣候變暖,難以解釋在這個特殊時段、特殊地域出現的特殊現象。
巨型水庫對局地氣候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
無論人們對三峽工程與川東北暴雨洪災之間的關係持何種認識,大型、巨型水庫對局地氣候的影響都是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
大型、巨型水庫通常都會以防治下游洪水為設計目標,但這種目標又常常是以加劇上游洪水災害為代價的。以前對水庫加劇庫區及上游洪災的認識,主要是從泥沙淤積、河床抬高來考慮的,但現在應該更充分地考慮水庫對暴雨氣候的影響以及它所帶來的洪災威脅。因此,對於氣候影響的評估在工程論證過程中就顯得更為重要。
庫區周邊特殊的地形地貌,可能會大大增強大型、巨型水庫對於暴雨洪水的影響。在目前大興水電開發的中國西部地區,如川滇地區、橫斷山區,都有這種類似的地理環境,因此也需要給予關注。
中國西南的金沙江、瀾滄江、雅礱江、大渡河等諸多河流,都將逐漸形成首尾相連的巨型水庫群,相比單一的水庫,由於疊加或累積效應,這些巨型水庫群對地域氣候可能會產生更為重大的影響。
14世紀至19世紀的小冰期氣候變化,對近代世界的歷史進程產生過重要影響;現在,全球變暖也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影響巨大;而巨型水庫對地域氣候的改變,雖然不及全球,但它卻會對一定區域的社會生活與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就像我們看到的連年暴雨洪災對川東北地區的影響一樣。連年暴雨洪水造成的巨大而持續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創傷,會給這一地區的防災減災、公共安全、城鎮規劃、經濟發展、文化構建等,帶來更多新的思考。這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值得關注的人類工程影響氣候的一個典型樣本。
參考文獻
傅抱璞,朱超群.1974.新安江水庫對降水的影響.氣象科技資料,(4):13-20.
四川省氣象局.1979.四川氣候圖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胡昕.1987.用類比法預估三峽水庫對庫周徑流的影響.見《長江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及其對策研究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657—664.
郭濤.1989.四川城市水災史.成都:巴蜀書社.
陸鴻賓,魏桂玲.1989.太湖的風效應.氣象科學,9(3):291-301.
張學勇,謝會蘭.1991.崗南、黃壁庄水庫降水效應的分析.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40-45.
王浩,傅抱璞.1991.水體的溫度效應.氣象科學,11(3):233- 243.
張學明.1994.大型水庫對周圍地區降水量影響效應分析.水文,(3):40-44.
彭乃志,傅抱璞,劉建棟,等.1996.三峽庫區地形與暴雨的氣候分析.南京大學學報,32 (4):728-731.
尚可政,楊德保,王式功.1997.黃河上游水電工程對局地氣候的影響.乾旱區地理,20(1):57-64.
傅抱璞.1997.我國不同自然條件下的水域氣候效應.地理學報,52(3):246-253.
蔣俊,金建德,楊溢.2003.龍灘電站水庫黔西南淹沒區及其周圍農業氣候資源及災害風險評價,貴州氣象,27(增):34-40.
林浩,張國君.2004.大型水庫對氣候與環境的影響分析.湖南氣象科技,(合刊):453-456
隋新,楊志峰.2005.青藏高原東部龍羊峽水庫氣候效應的變化趨勢分析.山地學報,20(3):280-287.
彭京備,張慶雲,布魯朝和.2007.2006年川渝地區高溫乾旱特徵及其成因分析.氣候與環境研究,12(3):464-474.
廖要明,張強,陳德亮.2007.1951—2006年三峽庫區夏季氣候特徵.氣候變化研究進展,3(6):368-372
肖遞祥,顧清源,祁秀生,等.2008.2007年7月川東北連續3場大暴雨過程的診斷分析,暴雨災害,27(3):231-236.
陳鮮艷,張強,葉殿秀,等.2009. 三峽庫區局地氣候變化,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8(1):47-51
介玉娥,胡玉梅,張姣姣,等.2009.小浪底水庫蓄水後氣候變化對生態、農業的影響.氣象與環境科學,32(增):252-255.
樊靜,李元鵬,歐家理,等.2009.克孜爾水庫上游流域蓄水前後降水變化特徵.沙漠與綠洲氣象,3(5):25-29.
虞俊,王遵婭,張強.2010.長江三峽庫區大霧的變化特徵分析及原因初探.氣候與環境研究,15(1):97-105.
張姣姣,介玉娥,陳興周,等.2010.小浪底水庫蓄水前後雷暴氣候變化特徵分析.氣象與環境科學,33(1):52-56.
呂忠東,鄒陽,李一波.2010.基於泊松分布的川東暴雨概率特徵分析.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5(5):531-535.
王娜,孫嫻,蔡新玲,等.2010.安康水庫蓄水前後上游氣候變化特徵.氣象科技,38(5):649-654.
李強,李永華,王中,等.2010.近30年三峽庫區洪澇特徵及建庫前後致澇氣候因子的差異.熱帶氣象學報,26(6):750-758.
四川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2010.四川省成功抗禦「2010.7.17」暴雨洪災.抗洪搶險,(6):52-54
鍾海玲,高榮,楊霞.2010.三峽庫區蓄水後氣候特徵及其對生產潛力的影響.安徽農業科學,38(12):6353-6355.
吳佳,高學傑,張冬峰,等.2011.三峽水庫氣候效應及2006年夏季川渝高溫乾旱事件的區域氣候模擬.熱帶氣象學報,27(1):44-52.
郭渠,龍中亞,程炳岩,等.2011.我國三峽庫區近49年暴雨氣候特徵分析.水文,31(6):86-91.
陳棟.2011.引發川東暴雨的「鞍」形大尺度環流背景及西南渦發展的診斷驗證.高原山地氣象研究,31(3):13-22.
黃桂東,宋啟坤.2011.龍灘水庫羅甸庫區的局地氣溫變化分析.雲南地理環境研 究,23(4):91-104.
唐紅忠,牟佳,白慧.2011.羅甸縣日照變化及水庫建庫的影響分析.貴州氣象,(4):22-24.
舒興武,黃桂東,宋啟堃.2012.龍灘水庫貴州庫區局地氣候變化分析.雲南地理環境研究,24(1):12-17.
張樹奎,魯子愛,張楠.2013.三峽水庫蓄水對庫區降水量的影響分析.水電能源科學,31(5):21-24.
陳鮮艷,宋連春,郭占峰,等.2013.長江三峽庫區和上游氣候變化特點及其影響.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2(11):1466-1471.
張江北,李德旺,楊寅群.2013.三峽庫區小氣候變化對陸生植物影響的初步研究.人民長江,44(11):31-34.
於竹娟,江秀娟.2014.達州市2013年7月四次區域性暴雨時空特徵分析.科技視界,348-349.
WULG,ZHANGQ,JIANGZH.2006.ThreeGorgesDamaffectsregionalprecipitation.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33):L13806.
http://www.chinagev.org/index.php/greenpro/environmentview/4440-jiantansanxiagongchengduiqihouyingxiang


那張水淹倫敦的照片是災難片裡面的?如不是,能給出時間嗎?倫敦什麼時候發生過如此大的洪水?


自從全國人民都開始群嘲武漢,武漢就沒有怎麼下雨了。雨先往東邊下,然後又往北邊下。所以說,因果報應你不相信還不行,嘴欠自然有天收拾。所以今天就不罵這些傻逼了。


推薦閱讀:

TAG:時事新聞 | 自然災害 | 2016年南方強降雨及洪澇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