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總統,你收到對方國家核導彈全部升空的消息,你只有6分鐘時間決策,你會選擇按下核報復按鈕嗎?

假如你是總統 你收到對方國家核導彈全部升空了的消息 你僅僅有6分鐘時間決策 你會選擇按下核報復按鈕雙方一起毀滅 還是不按


反覆進行「道德」評價與批判,雖然能享受狂歡般的快意,卻無法增進我們對核威懾與核戰略的認識。


「對方國家核導彈全部升空」意味著敵人一開始就進行「無限制unconstrained」核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核反擊面臨的決策困境是最小的。如果敵人以「有限limited」核打擊的形式啟動核突襲,則我方決策的難度(一般認為)會相當大。

題目裡面有很多內容並沒有說明,而很多回答與評論自動補充了這些內容(於是可能存在偏差)。


1,敵人有多少數量的核武器朝我方發射過來?敵人有沒有可能:傾盡全國之力僅能發射極少量(幾枚)核武器?


2,我國的社會財富能否得到保全?敵人發射的核武器是否會對我國造成「不可承受的損失」?


3,敵人的核武器是否向我軍事力量射來?是否意圖摧毀我戰略核反擊力量?


4,「僅僅有6分鐘時間決策」是指我國國家指揮當局會在六分鐘後失效?還是指我國核反擊力量本身會在六分鐘之後失效?還是指六分鐘後敵人目標會隱蔽起來,導致我國核反擊「抓不到」高價值目標?


5,我國核反擊有沒有層次性/多樣性?是不是僅僅有一種大規模報復方式?有沒有能力針對高價值目標進行「有限反擊limited retaliation/measured response」?


====================================================================

根據題設,可能得出如下的一種情景:


某小國在政權更迭的最後時刻,面臨巨大的常規軍事失敗,發射僅有的1枚遠程核導彈,並且領導層轉移,「六分鐘」指該小國領導層暴露於我火力下的最後機會窗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常規打擊能夠在六分鐘內摧毀該領導層,則我將建議不進行核報復,而僅僅實施常規武器的斬首作戰


但是,很明顯許多答案都不考慮這些潛在變數,直接跳入了所謂「聖母批判」中。

====================================================================


如果按照大多數人默認的那種情景,即是「選擇按下核報復按鈕雙方一起毀滅 還是不按」這種「道德抉擇」,稍加分析可知道,也是非常虛妄的。


(1),敵國發射所有的核武器,則敵國在瞬間變成一個「無核武器國家」,喪失所有的核威懾能力,這可能比我國主動去解除敵國核武裝來的還要徹底。

(2),敵國摧毀我國所有的社會財富,則敵國喪失通過「佔領」、「逼迫」等等獲利的一切可能,很可能無法實現任何政治目的。


(3),敵國發射所有核武器,喪失了對我國核反擊的遏阻能力。


(4),敵國摧毀我國所有的社會財富,使我國喪失了自我剋制的一切動機。


設想一下,敵國發射所有的核武器,則我國再不用擔心敵國的進一步核打擊,我國的核反擊將「0成本」;敵國摧毀了我國所有的社會財富,我國的情況不能進一步下降(因為已經到最低),則核反擊的成本(即使存在)將是可以承受的


在大多數人很樂意批判的這種情景下,敵國為我方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佳的核反擊條件:「核打擊一個無核國家」+「我國已經死透」。當然,從純粹理性決策的情況下,核反擊與否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我國已經死透,並不需要再考慮死後的陪葬問題;而我國的情況也不會隨著核反擊而得到改善或是下跌。

況且敵國也很可能不會願意去發動這種核打擊


一,敵國發射所有的核武器,則敵國在瞬間變成一個「無核武器國家」,喪失所有的核威懾能力,這可能比我國主動去解除敵國核武裝來的還要徹底。

,敵國摧毀我國所有的社會財富,則敵國喪失通過「佔領」、「逼迫」等等獲利的一切可能,很可能無法實現任何政治目的。

,綜合考慮上述兩點,敵國可能執行了一筆純粹虧損的買賣————即使我國不反擊:它喪失了所有核能力(發射了它所有的核彈)+它無法得到任何利益(將潛在被佔領國炸成焦土)

,敵國傾盡全國核武庫,也無法從客觀上解除我國的核反擊力量,為我方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佳的主觀核反擊條件————一隻要我國核反擊,它將確定自己執行了一筆純粹虧損的買賣。


,如果我國核指揮控制機關能夠倖存,如果我國核反擊力量能夠倖存,則接下來將是我國通過足量核武器,通過核訛詐來要求(已經是無核國家的)敵國,全力援助我國重建————這個敵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把自己放置於「核報復奴隸」位置上的國家。它的「核主人」是一個社會財富毀盡的外國核指揮當局,在高生存力的地堡里,控制著高生存力的大量核武器,頤指氣使。


------------------------------------------------------


總結一下,在大多數的虛妄想定中,其實是向敵國提出了下列幾種毫無吸引力的情況:


【1】:敵人確定我國絕對不會反擊,我國核反擊能力也被剝奪————敵國在瞬間變成一個「無核武器國家」,且無法得到任何利益

【2】:敵人把自己放置於「核報復奴隸」位置上,被我國領導層這一「核主人」驅使,忌憚我國「延遲核反擊delayed retaliation」的威脅,全力援助我國重建。


【3】:只要我國即時核反擊,它將確定自己執行了一筆純粹虧損的買賣。


面對這些選擇,很明顯,敵國並不會一開始就進行「無限制unconstrained」核打擊,而針對這個稻草人直接跳入所謂「聖母批判」中,更是沒有多少幫助的。

針對核威懾與核戰略的純粹道德評價與批判,一時間可以是所謂「聖母批判」,在另一時間就會變成「反核浪潮」。這我想並不是許多人希望看到的



--------------------------------------------------------------

既然敵人一開始就不願意進行「無限制unconstrained」核打擊,它就很有可能進行「有限核戰limited nuclear war」。

「有限核戰」是美國從六十年代就開始討論並(嘗試)實施的概念,近年來作為一個搶手概念又沉渣泛起

(《論二十一世紀的有限核戰爭》一書完成於2014年。)



下面我們來看看「有限核打擊」的理論源起與實踐前景。

1969年6月17日,美國國安委分析員小勞倫斯·E·林恩(Laurence Lynn)和索南菲爾德(Helmut Sonnenfeldt)給基辛格寫成了準備跟尼克松總統討論戰略武器問題時的會議發言備忘錄,其中就比較明確地給出了「有限核對射」的思維起點。(請注意看基辛格自己加重點的那個小勾)

本次研究中,我認為有一個最重要的點,還需要進一步探討:蘇聯戰略規劃中將可能包含「解除武裝的核打擊」方案,這種打擊方案指的是,有限地去打擊美國的軍事力量,以(1)提高蘇聯的相對軍事地位、(2)逼迫美國即刻中止戰爭,因為核反擊將會導致美國城市受襲。在我看來,在核危機與核訛詐的高壓力下,有限核打擊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最明智的方案。一旦蘇聯戰略規劃人員有類似的想法,我們不得不防

下面這個例子能說明問題。設想一下:柏林爆發軍事危機,蘇聯領導層相信美國就要發動核戰爭。與其等待美國先出手,蘇聯可以考慮使用其戰略核力量中的一部分,打擊美國的軍事力量,改善自身的軍事地位。這樣美國總統不得不用倖存下來的美國軍力,還要考慮蘇聯自己保留下的軍力。想想那種情況下存在的巨大不確定性,美國總統應該打擊蘇聯城市嗎?————別忘記美國的城市仍然是蘇聯核力量的人質。美國總統還是應該去打擊蘇聯的軍事力量?————這樣也許能改善美國的軍事處境。我們會告訴美國總統,即使完全投入剩餘的美國核力量,也無法消滅蘇聯的核反擊能力,這些蘇聯核武器將打擊美國城市,造成不可承受的損失。美國總統應該怎麼做?美國總統面臨一個巨大的兩難困境,這時候的兩難困境比遭受蘇聯全面核打擊要嚴峻的多:一旦遭受蘇聯全面核打擊,美國全面核反擊將毫無疑問是正確選擇。

看起來這些不過是生僻的理論問題,但是它們對美國核力量實戰能力建設、核指揮控制/決策機制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戰略態勢中最重大的薄弱環節就是:我們面對蘇聯打擊美軍事力量的有限核突擊的脆弱性。一旦要嚴肅討論這個問題,我在美國政府中遇到的都是幾乎一邊倒的反對,最多也是無動於衷的態度。我想,這種反對聲音的根源,在於不願意去追尋可靠的理論根據,並依此增加預算來建設新式戰略核力量,更不用說這種擴軍決定將給軍控談判帶來的困難,還有美國政府國防項目在政治上遇到的阻力。

經過長期的政策流程與鬥爭,在1974年1月,基辛格本人正式向尼克松總統提交了關於美國核武器瞄準/打擊政策的《國家安全決策備忘錄》(也就是總統令)草稿:

核打擊政策

目前,美國沒有一份關於核戰爭規劃的總統級別指導文件,在國家級的核打擊方案都是由參聯會來制定,這套流程是在美國擁有巨大核優勢的情況下產生的。結果,面對蘇聯進犯,我們的預案都是對蘇聯執行大規模核打擊——————但是,今日的核局勢是美蘇兩國已經達到了大致的平衡狀態。


隨著蘇聯擁有了全面摧毀美國的核能力(即使美國先發制人也不能扭轉這點),我們通過發起無限制的全面核對射,來「打贏核戰爭」,已經變成不理性的選擇。這就導致我們的核戰略變得不再可信,而且會削弱美國的總體威懾能力。

為了克服這些缺點,關於美國核武器瞄準/打擊政策的《國家安全決策備忘錄》草稿要求:

美軍制定一系列有限核打擊方案,以對美國有利的狀態來終止戰爭,並且儘可能將衝突烈度控制在最低水平上。為實現這一目的,有限核打擊方案必須控制衝突的升級,其手段是設定核打擊規模的清晰邊界。美國戰略核力量與戰區核力量都接受本原則的指導。

十天後,尼克松總統簽署的第242號國家安全決策備忘錄,正式要求:

設立一系列有限核打擊方案

一旦衝突爆發,核打擊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儘快實現終戰,以對美國及其盟友有利的狀態來終止戰爭,並且儘可能將衝突烈度控制在最低水平上。這就要求設計一系列、覆蓋面廣的有限核打擊方案,與相應的政治手段、軍事手段(包括常規軍力)一起使用,實現對衝突升級的控制。


有限核打擊方案應該允許美國進行有選擇性、有層次性的核作戰,同常規軍力一起,保護美國的核心利益,削弱敵國進一步侵略的能力。而且,有限核打擊方案應該向敵方傳達美國抵抗侵略的決心、傳達美國保持克制的意願。


在破壞力投送的水平、規模、時間長短上實現有限/克制的核打擊,這些方案應該被設計成能清晰而可信地向敵人傳達信息。有限核打擊方案應該:(a)保留敵人高價值目標,供美方高生存力的核力量在後續階段摧毀用;(b)在核打擊時間、核打擊速率上有所控制,保證敵人有機會重新決策。

國防部長施萊辛格1974年4月簽署的《核武器運用指南》中,更加詳細地闡述了「有限核打擊計劃LNO」:

有限核打擊方案


為了說服敵人終止衝突,又不訴諸於大規模核對射,我們需要更克制、更嚴格限制打擊邊界的核方案,達成更有限的目標。
這種類型的、打擊固定目標的核方案,稱為「有限核打擊計劃Limited Nuclear Options」,它們一般來說比中型打擊計劃(Selected Attack Options)規模、烈度都要小。有限核打擊方案可以在危機之前、危機中、或是交戰中制定。設定「有限核打擊方案」的流程可以依照國家指揮當局的命令,用於修改主要打擊計劃(Major Attack Options)、中型打擊計劃(Selected Attack Options)。


有限核打擊方案應該實現下列三個目標:


【1】向蘇聯、中國昭示,與衝突相關的問題已經涉及美國核心利益。

【2】在具體的交戰中,可以通過核打擊方案,建立或增強美國和盟友的軍事優勢,並且削弱敵國進一步侵略的能力。

【3】如果蘇聯、中國對美國和盟友、西方軍力實施了有限核打擊,則美國可以執行有限核反擊。


在1973年,戰略空軍司令部就開始研究「如何拓展SIOP」

目前,美國統一聯合作戰計劃(SIOP,也就是美國核戰計劃)僅包括大規模的對蘇核打擊方案,拓展SIOP則可以加進一些更克制的核打擊方案。其中的三個例子是:打擊最多可有3組的蘇聯北極機場、打擊蘇聯重型ICBM(SS-9)的發射井、打擊東歐華沙條約國家的機場。這些例子僅僅是起到預研、探索性的作用。

至少有一部分的有限核打擊方案,避免打擊蘇聯的早期預警系統(應該還有指揮控制中心)。避免打擊這些目標的用意是讓蘇聯人有能力去分辨美國核打擊的「克制性」。但是Meyer將軍表示,他本人認為,在危機中一旦美國導彈發射的數量超過幾枚,蘇聯人就不會認為這是「有限核打擊」了。


到了1974年底,又有更具體的有限核打擊方案出台:

戰略空軍司令部簡報:針對蘇聯油料、潤滑油庫存的有限核打擊方案


# 發現45個目標,覆蓋蘇聯油料、潤滑油庫存的80%
# 選取其中的35個目標,選取原因是打擊它們不需要進行防禦壓製作戰
# 使用民兵II洲際彈道導彈、民兵III洲際彈道導彈、B-52戰略轟炸機、FB-111


評論:周邊傷亡實現最小化,通過特殊彈頭可以進一步減少傷亡。

說是「沉渣泛起」,因為2015年美國一系列鷹派重量級智庫推出了:

其中CSIS給的建議中明確說:

「有限核打擊方案

兩個全球超級大國的恐怖平衡時代後,核武器運用的前景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在第二個核時代,美國的潛在敵人正在仔細考量如何實際使用核武器,既要在衝突的早期階段使用,又要進行有限的核打擊,這樣就可以逼退美國。美國的核力量被設計成用於全球範圍內的、幾千枚高當量核武器的對射,而不是低當量核武器的有限打擊。既然美國的核反擊都是大規模、連帶損失巨大的,美國就有可能自縛手腳,而無法用有限核反擊應對有限核打擊。美國的常規軍力優勢可以在常規衝突階段控制危機的升級,這導致敵國去跨過核門檻。所以,美國需要在核衝突升級的每一個階梯上,擁有相應的核打擊方案,讓敵人的核打擊變成一個不再有吸引力的選擇。」


同樣,Keir A. Lieber和Daryl G. Press把1973年的「打擊蘇聯重型ICBM(SS-9)的發射井」進一步發展:
The Nukes We Need

《我們需要的那種核彈》

「如果美國希望在常規戰爭中嚇阻敵人首先使用核武器,就必須要想清楚應對的方法,同時配備所需要的核武器。如果敵國威脅使用核武器,如果敵國使用了核武器,美國就摧毀敵國城市,這種最嚴厲的核反擊,將無法構建堅實的威懾基礎。如果敵人僅僅使用核武器打擊美國的純軍事目標,美國去摧毀敵國城市將是一個非常不成比例的反擊方式————例如美國航母被核打擊摧毀、遠離城市的美軍基地如關島或沖繩被摧毀。近幾場戰爭中,美國儘力去降低平民的傷亡,華盛頓突然轉向並且可以屠殺幾十萬敵國民眾,是不可想像的,特別是在美國城市和盟國城市都沒被摧毀的時候。

「更重要的是,核打擊敵人的城市並不能達成任何關鍵軍事目標,所以巨大的傷亡沒有意義。如果敵國使用了核武器,美國的首要目標就是避免遭受進一步的核打擊。摧毀敵國城市、摧毀敵國首都並不能摧毀敵國核力量,連敵國領導層都不一定能消滅。面對敵國的有限核打擊,美國也不能通過佔領其首都來報復,因為這將給敵國更多時間來發動更多的核打擊,在這種危機中,美國必須要立即剝奪敵國的核打擊能力。」

http://www.dartmouth.edu/~dpress/docs/Lieber_Press_Nukes_wApp.pdf
最後Keir A. Lieber和Daryl G. Press的建議是:高精度的小當量核航彈,解除敵國的核反擊力量。

例如,如果高精度的小當量核航彈B-61,當量300噸TNT,精度15米左右,可以將摧毀20個DF-5導彈井的中方人員傷亡降低至700人左右。通過避免觸地爆,而採用離地面30米左右的近地爆,這次核打擊將不會產生任何放射性落塵。

所以,指望敵人一開始就進行「無限制unconstrained」核打擊,從而自己可以堅定的核反擊,這也許僅僅是為了進行「聖母批判」的不現實想定。如果認為核武器的使用自動導致世界末日,核戰略這個詞也就是完全空洞的。當敵國發動有限核打擊的陰影確實出現時,不知道這種關於核戰略、核武器的道德判斷,還能不能指導實踐?


大家或許忘了一點:
領導人毫不遲疑按核按鈕的決心,才是當今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證


知道什麼叫核威懾嗎?就是只要你用核彈炸了我,我一定會用核彈炸了包括你在內的全世界,這不是由人來保證的,人在這個時候並不可靠,這是由制度保證的。
就是說總統被炸死了副總統下命令,副總統炸死了再下一層下命令。都炸死了導彈發射人員自己給自己下命令。人都炸死了系統自動發射。
這個時候總統不是用來決定炸不炸回去,他只是制度的執行者。他的大腦這時候毫無作用,也不能有作用,這是核威懾能存在的前提。他的主要作用是在短短的幾分鐘內通知一下民眾,咱要拜拜了。
這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反饋機制,只要第一顆洲際導彈升空,全人類一起回石器時代,這中間沒有選擇。

上邊這一套有效的機制決定了進幾十年沒有一顆核彈是對著敵方領土發射的。只有絕對的死線才能嚇退那些最瘋狂的賭徒。


僅僅是雙方一起毀滅?你太天真了,一個有核國家遭到核打擊的正確反應是向所有其他核大國發射核彈,以確保整個藍星上沒有任何漁翁得利的倖存者。覺得這太殘酷了?正是這種和整個人類文明同歸於盡的覺悟才使得第三次世界大戰直到現在還沒發生。


正如高票所說,這種極端情況應該是決策困難度最小的了。先別罵聖母,神劇《是,首相》早在30多年前就假設過了這個情況,不過條件是12小時,大家可以感受下蘇聯人用「香腸戰術」侵略英國的情況下領導人的核武決策困難程度。。。


「至少可以讓對面國家的人民得以生存」,這個對面國家可是毀滅了我的祖國,殺了我所有親戚朋友的罪魁禍首啊,我居然還要為他們考慮,你這聖母程度連程心都要甘拜下風啊。
題主你居然會因為殺害你全家老小的人可能會不能活,而不選擇報復?你這三觀和邏輯真是讓我「嘆為觀止」。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按下去,剩餘的時間你還可以有一分鐘時間罵情報局長,一分鐘罵太空軍司令,一分鐘簽署一份給遠程預警雷達基地的集體嘉獎令,一分鐘告世界人民演講,一分鐘打電話給自己的家人,找秘書來一發然後享受你人生的最後一支煙。


核威懾的基礎是核打擊的決心
更準確的說,為了確保核威懾的效果,往往會有多套冗餘來確保打擊能力。而且核打擊的第一目標永遠是敵人的導彈發射井,換句話說,如果你不立刻下定決心的話,你就永遠失去了一部分打擊的能力。
順便說一句,等你和你的幕僚們掛了以後,核打擊許可權不會消失,而是通過一系列方式向下延伸。
我們引述@JK JK大神關於死手系統的描述來介紹這種核打擊許可權轉移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蘇聯的死手系統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在功能上來說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系統,甚至有更高的自動性。這是因為死手Perimetr系統本質上只是一個核戰指揮權的轉移機制,並不是一個自動發射機制,也不是世界末日機Doomsday Machine這種核戰指揮權的轉移機制可以說每個國家都有,例如說英國有「最後信件(letter of last resort)」,美國有總統權力的繼承順位表。它們都起到了在上一任指揮層被消滅時,將核戰指揮權轉移到另一個決策中心去。

換一種更具體的說法:「周界」(Perimeter)系統主要是指揮通訊火箭(在核爆環境下,用起飛的火箭來向倖存彈道導彈廣播發射指令),這是蘇聯末期存在的。而其觸發機制,可以叫「死手」————就是在蘇聯指揮層已被消滅/大量指控通訊節點被摧毀的情況下,如何啟動Perimeter指揮通訊火箭的硬體機制————目前的材料一般認為,它實際是一個核戰指揮權的轉移機制(也就是轉由另一群倖存的決策者來決定)。最極端最狹隘的「死手」系統,指的是對Perimeter指揮通訊火箭的全自動觸發機制,目前的證據它並沒有部署。而對「Perimeter指揮通訊火箭」,「半自動死手」,「全自動死手」的混淆,導致了很大的混亂。

於是讓我們來看看死手Perimetr核指揮控制系統是什麼。

蘇聯核戰指控通訊系統之演化:

蘇聯60年代的核指揮控制系統是Monolit,採用無線電和電纜來傳輸加密信號,導彈陣地的發射官則從保險箱中拿出紙信封,按照裡面的指示發射。

1967年,啟用「Signal信號」系統,它可以嚮導彈基地的官兵發送固定的指令,這些指令在13條已經確認好的指令之中選取,例如說有「提高戰備級別」等,而且也可以發出「取消」的指令。

在70年代中期,引入了「Signal-M信號-M」系統,使用電纜/衛星/無線電,這使得蘇軍戰略火箭軍參謀部可以直接控制具體的導彈,隨著大投擲重量多彈頭SS-18洲際彈道導彈的服役,從最高軍事指揮層可以直接向具體的每一顆陸基導彈發出命令。

1982年「Signal-M信號-M」系統升級為「Signal-A信號-A」系統:蘇聯指揮層可以直接調整每一顆陸基導彈的打擊方案————戰略火箭軍參謀部實現了對導彈的遠程再瞄準,裝定一個瞄準方案的時間縮短到了15秒-20秒。

在1985年,蘇聯指揮層裝備了他們的第一代核手提箱(Cheget系統),Cheget手提箱實際上是專用的領導層指揮通訊網Kavkaz的一部分,為一個個移動通訊終端,共有3部————「許可命令」將傳送到總參謀部,結合保險箱里的解鎖電文,形成「指揮命令」,在驗證了身份的真實性後,轉換成「發射命令」傳向各導彈陣地。同時還有一套Vyuga(短波無線電,甚低頻無線電)通訊網路可以保證蘇軍總參謀部可以與師一級的指揮所保持通訊「死手Perimetr核指揮控制系統」,則是在這些常規指揮鏈上的冗餘設置。它包括有深埋加固設施————例如莫斯科以東,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以北的Grot地下設施(Yamantau山地下設施,為一座花崗岩山體底下的大型掩體,可以在抗擊核打擊的同時實現無線電波的通訊),還有指揮控制火箭(UHF天線,升入太空,嚮導彈廣播信號,由SS-17彈道導彈改裝,可以避免核爆環境的干擾)。美國也裝備有基本類似的配置:R設施(Raven Rock地下設施,而不是夏延山下的NORAD),加上民兵-2彈道導彈改裝的應急火箭通訊系統(Emergency Rocket Communications System/ERCS)。

於是「死手Perimetr核指揮控制系統」有什麼聳人聽聞的賣點呢?為何它能吸引注意力?

這是因為普遍誤解它是一個自動發射裝置,但是它僅僅是一個指揮權轉移裝置,也就是說「半自動」————最後命令還是由人來下的:

根據Valery Yarynich的解釋:正式名稱「周界」(Perimeter)系統,昵稱:Mertvaya Ruka(Dead Hand,死手)。1984年11月完成最後一次飛行試驗後,於1985年投入使用。

「死手」的日常狀態是半休眠,危機升級時由一名高級官員啟動,對地震、輻射和氣壓信號進行持續監測。該系統並不是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發射需要4個級別的驗證:

1,如果被啟動,它將監測蘇聯國土是否遭受大規模核打擊。

2,如果確認遭到核打擊,則檢測與總參謀部的通訊是否正常。蘇聯的核彈發射在某種程度上高度集中於總參:命令都要經過總參,而且它可以直接接管任意一個發射井的控制權。如果通訊正常,並且有15分鐘到1小時的緩衝期(沒有進一步的核攻擊),「死手」將回到半休眠狀態。

3,如果通訊中斷,「死手」將把指揮權轉給秘密地堡(shariki,「圓球」)中的執勤人員:可能是下層軍官,也可能是某部長(如同美國國情咨文時總有一個部長缺席,躲在一個掩體中以防不測)

4,如果執勤人員(David Hoffman說共有3個人來決定) 決定反擊,則執行反擊命令。

也就是說,在領導層被襲擊後,「死手」會把控制權交到一些較低層的軍官手上,該軍官在一個相對保險的地堡里。蘇方考慮過全自動系統,不過最後還是加入了一個「決策者」。而且「死手」應該是以發射「通訊/發令火箭」為主,由這些火箭來向具體的發射井下令,發動核反擊。這些「通訊/發令火箭komandnye rakety」放置在高度加固的地下井裡(可抗3412psi超壓,防EMP設計),布置在導彈發射井群附近,卻不至於被一同摧毀(1984年部署共有10個專用井,6枚SS-17指揮彈道導彈;這些指揮火箭也可以在非死手模式下使用,其作用是加快大規模ICBM的發射速度)。

指揮火箭下達的發射命令均是指向「打擊社會財富countervalue」任務的,這是因為發射前各導彈都應完成了再瞄準(15-20秒),不再瞄準美國戰略核力量而是瞄準美國城市與工業目標。也有說法是會打擊美國和西歐的目標。

有說法是死手Perimetr系統沒辦法由英國,法國或是中國的小規模核打擊觸發,只能由美國的大規模核斬首作戰觸發。

正是這種一環套一環的核打擊決策系統保證了核威懾的恐怖力量。

還有和平,及對核大戰的敬畏。


好好讀書,不要每天異想天開裝聖母浪費時間。

對一個掌握核按鈕的人,他在拿到這個許可權之前要接受很多培訓和訓練。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什麼情況下不能使用,一定都是做了非常嚴格的區分和限制,甚至要去做多少次情景模擬才有資格拿到這個許可權。他有一定主動許可權去決定是否按按鈕,但是一定是非常有限的許可權。這種後果要千萬人頭落地的玩意許可權一定是高度分散的。流程觸發到你這裡,基本上都是按照情景模擬的預案去本能反應的。如果到這個時候還有情懷和時間去做不切實際的思考,人類根本走不到今天。

不要幻覺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關心世界和平關心平民生命。題主倘若真正從事過任何要承擔崗位職責的工作,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


會。
還是推薦一波《三體》,看了就明白一個邏輯了。敢於和三體人同歸於盡的羅輯作為執劍人時,三體人根本不敢進攻地球,甚至還要幫助地球提升科技,建立引力波通信站;聖母心白蓮花程心同學一上台,三體人分分鐘打過來,民主之後殺全家,程心的」孩子們」全都被掛路燈。
現如今,地球上所謂的恐怖的核平衡,說白了也是這個道理。一句話:只有具備毀滅世界的決心與能力,這個世界才不會反過來毀滅你。


在鷹鴿博弈中,把腳綁在油門踏板上,並讓對方相信你把腳綁在了油門踏板上,是死亡率最低的選擇。
這句話有一個文雅一點的解釋,叫做「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
還有一個粗放一點的解釋,叫做「求生者死,求死者生。」


當兩個核大國互扔核彈的時候,第三國,特別是第三第四第五個有核大國以為自己可以幸災樂禍,那就太天真了吧。
比如,美俄干激了互相扔核彈,中國人以為可以坐壁上觀嗎?
別逗了吧。
這就是核捆綁理論啊。所以,在有核時代,千萬祈禱中美俄大國間和美一家親吧,只要其中二個幹起來,就等著世界毀滅吧。
或者假設一下,你做為中國領導人,東方文明正義善良的大國領導人,當億萬分之一的不幸來臨,中美互射的核彈升空後,你將如何決擇,是否要啟動另外的為另一個大國準備的核彈呢?
或者這麼假設更有趣,當美俄兩國互扔的核彈全部升空,美及俄即將回到石器時代,美或俄領導人意識到中國卻仍有飛機導彈核彈,從此美俄大概率永遠淪為中國的小小小弟,中國必將雄主於世界,美及俄的領導人會不會啟動早為中國準備了N多年的核彈呢?
請中國人民猜一猜。


題主貌似誤會了一個問題,以為核彈永遠是「老大說發射,我們就發射」的一套操作程序。實際上有可能不是這樣的。陸基、空基核武器我不清楚,但是,我十幾年前看過一檔北京衛視的節目,那期節目邀請到的嘉賓是彈道導彈核潛艇上面的官兵,海基核武器(基本上就是彈道導彈核潛艇攜帶的核彈了)的發射程序是這樣的:
平時:
老大:我很好,一切OK,大家不要輕舉妄動!
官兵們:Yes sir!
老大:我很好,一切OK,大家不要輕舉妄動!
官兵們:Yes sir!
……
直到某一天:
老大:……
官兵們:卧槽!一段時間沒收到老大報平安的消息了!啟動預案!10、9、8……

這種發射程序不需要老大說「發射」,而是只要老大哪一天沒有說「不許發射」,我們就他媽發射!


大哥,只有六分鐘,我還不趕緊按了然後跑到地下核掩體去。
時間很緊迫啊哪有那時間思考哲學問題。
你真想讓我思考思考回答你這個關於人類命運的問題,你好歹也得給我20分鐘是不是?
6分鐘,我按那麼複雜的按鈕怎麼說也得40秒,我還剩下5分20秒跑下樓,搞不好還得上車飆到核掩體入口。。。。留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先按為敬。


如果沒有誤判,那麼任何條件下,都必須按下。

這當然不是豺狼來了有獵槍的問題,導彈升空,意味著敵國抱著同歸於盡的決心也要毀掉我國,而且很大程度上篤定本國不會抱著同世界一起毀滅的態度進行核反擊。所以本著尊重對手的原則,也應該讓所有導彈按照預定軌道發射出去。
用太祖的話來說,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亡。
「維德的威脅程度幾乎是100%,羅輯達到了90%,就像一條毒蛇,而你程心,只有不到10%。」正是因為聖母,由力量和恐懼構成的平衡才會被打破。
所以無論是因為尊重對手,還是即將死去的同胞,亦或是本著消滅聖母的原則,都應該發射。我不願意,但必須成為維德。


-----------------------------------------------------20170115-------------------------------------------------------
很多人都知道問題的關鍵是要讓別人相信你會按按鈕,卻無法理解那麼簡單的下一步推理:

要真的想讓別人相信你會按按鈕的有效方法永遠有且只有一種,那就是你真的會按。


-------------------------------------原答案--------------------------------------------

就算國家裡有圖片里的這種人,我也會毫不猶豫的核報復的按鈕。因為這個國家還有其他那麼多值得守護的國民。
也正是有膽子去按下核報復按鈕,這才是核威懾的運行規則,才保證對方不敢輕易動心思去按下核按鈕。
這就是三體里邏輯和程心的區別。看過三體的也知道這兩者對事情最後的結果影響多大。邏輯一被撤職,三體人立馬攻擊地球,程心居然就真的如三體人預料的那樣沒有廣播。
所以正是程心的軟弱害死了那麼多地球人。邏輯真的敢按按鈕,和三體人同歸於盡,所以三體人面對邏輯連個P都不敢放。

當然我明白以有些人的心智發育程度是不能明白這種道理的。他們的大腦迴路是這樣:有人罵了我,所以這個國家的人都該死。
退一萬步,即使罵你的人該死,那麼這個國家還有那麼多沒罵你的人,也該死?
我想某些人可能沒有父母孩子朋友愛人吧,或者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所以體會不了守護親友的意義,建議這種人先理解下自私是什麼意思。

------------------------------------------------------
ps:還是正式回答下題主的問題。

題主你要這麼想,大家都希望你這種想法的人活在自己的敵對國家,那你就沒人要了。

打個比方,你家裡親人被一個歹徒搶劫過程中傷害了,生命危在旦夕。
你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報警,讓警察來解決這事,把這個歹徒送進監獄甚至槍斃,
二是你心好,選擇不報警,因為你覺得你至少可以讓歹徒回家團圓,拿搶劫你家的錢過上好日子。
這樣你就不會破壞歹徒家庭,被他們家人記恨一輩子了。

我想問問你會不會覺得這兩個選擇中間有一個很腦殘?
在現實生活中你真的會選擇第二個選項嗎?
那恭喜你,你會被你親人記恨一輩子。不過你不介意,反正你受傷的親人已經被歹徒傷害了,但至少歹徒家庭圓滿和諧,生活蒸蒸日上。

------------------------------------------------------
pps:
我還是高估了我的說服能力,假如有些人還是不能理解的,去現在第二高票「白祝」的評論區去問他吧,因為我和他的意思是一樣的,為啥你們不去他那邊討論呢?
本來這個回答就是主要為了反駁李劣跡,順便回答下問題,現在徹底歪了。。。23333


需要分情況。
如果首先發射的是五大流氓國家,同時你也是五大流氓的最高領導,不但需要進行報復,還需要同時向另外三個國家進行核打擊(必須),以及有核的國家(可選)或者無核但是是地區大國(可選)。如果不是五大流氓的最高領導,如印巴等領導人,需要抓緊時間進掩體。
如果首先發射的為非五大流氓,只要有核武器立即報復即可。


『被別的國家的人釘在國家的罪人名單里』完全是一種榮譽啊,不朽的勳章啊。

古往今來,多少人的終極願望就是這個【其中大部分人並沒有實現】,沒有機會都要創造機會,假如這個機會就在眼前怎麼可能猶豫呢???

我一定是心裡低呼一聲『excited!!!!』,然後按耐住興奮,飛快地按下核按鈕~~~~
別說6分鐘,6秒都嫌多~~~~


假如你是總統 你收到對方國家核導彈全部升空了的消息 你僅僅有6分鐘時間決策 你會選擇按下核報復按鈕雙方一起毀滅 還是不按 至少可以讓對面國家的人民得以生存 你會被這個國家的人釘在國家的罪人名單里

題主你好,中國是沒有總統的,目前有總統的國家裡大概算了下有法國、俄羅斯、美國。
那麼,發射核彈的大概就是中國了。

很好~我非常希望題主成為這三個國家的總統,到時候請一定一定不要按,否則,你會被中國十四億全體人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至於你會不會被美國、俄羅斯以及法國人釘上歷史的恥辱柱,我真是一點都不關心呀


解釋一下吧,由於題目,缺乏必要的條件和變數。所以我就隨意腦洞了。? (ˊωˋ*) ?
大家可以去看看最高票答案,答主答得很用心
————————————————————————
毫不猶豫地將核彈頭投放世界各地。
記住,我說的是無差別的對全球進行轟炸。
如果對方的核彈足夠毀滅我國大部分這是人口和文明,那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將全世界都拖下水。爭取將全世界所有國家所有種族的文明銷毀到和我們受到打擊以後差不多的層次。
為我們的後代有足夠平等的機會和別的國家,別的種族一起競爭。


推薦閱讀:

什麼是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如何用「延遲接受演算法」解決擇校問題?
博弈論用來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和現象的效果如何?都有哪些實例?
精通博弈論有什麼好處?
納什均衡在國際政治博弈上有哪些應用?

TAG:政治 | 博弈論 | 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