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尊崇南懷瑾為國學大師,有些人認為南懷瑾是國學騙子?

南懷瑾先生的觀點有什麼值得爭議的地方嗎?是他立學著述不夠嚴謹深刻,本身有小瑕疵?還是說他整個學問體系有問題?


我讀過他一本易經雜說,一本論語別裁,眼都快瞎了,常識性的漏洞滿篇都是。印象最深的是左傳里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他竟然告訴我說指的是四書五經,我也是醉了,我就想問問左傳是什麼時候的書,四書五經是什麼時候才有的。簡直張口就來,嚇得我趕緊去翻了翻錢賓四的論語新解壓壓驚。還有各種神奇的腦洞,說什麼易經八卦在南半球要反著看,什麼他親眼見過仙人,什麼古人懂量子力學,簡直都不忍心看,心疼自己的眼睛。


張中行「痛斥」南懷瑾:讓人哭笑不得

還是三四年以前,我寫《禪外說禪》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台灣有個老人物南懷瑾,學兼儒道釋,著作不少,可以找來看看。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為懶而兼忙,竟沒有找來看。日前,以偶然的機會,得見他的據說是最重要的著作《論語別裁》,為199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據第十八版改排本,精裝上下兩冊,定價26.80元。依舊習慣,看到沒見過的書,總是急著翻開看看。而一看就大吃一驚。——不只一驚,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全書近千頁,是用想到哪裡就講到哪裡的格調寫的,這我不想說什麼,因為論文也有如上飯桌,有人愛吃甜的,有人愛吃辣的。單說驚,一,再,三,都來自我略翻看的百頁上下。不再往下看,恕我說句任性的話,是沒有興緻再往下看。以下說一瞥的所見,或說驚的來由。想分為三個方面。

其一,這部書是本世紀七十年代完成的,而意見卻還是五四前後極少數人聖道天經地義、反對打倒孔家店那一路。孔家店應該不應該打倒,問題很複雜。化複雜為簡單,我覺得,對於孔子的某言某行,評價,至少也要換用三副眼鏡,而所見就未必一樣。舉例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論語·陽貨》),戴上基本上脫離時代的心理學加社會學的眼鏡看,所見也許有是有非;戴上所謂歷史主義的眼鏡看,也許竟看到對的一面;戴上古為今用的眼鏡看,不說它錯就太荒唐了。可是南懷瑾則只戴一副歌頌的眼鏡,他在「再版記言」里說:「孔子學說的可貴,畢竟是萬古常新,永遠顛撲不破。」真是這樣嗎?以「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白天子出」(《論語·季氏》)為例,明朝早年曾高升為八股文的專用題,確是被看作「萬古常新,永遠顛撲不破」;至於數百年後,像我這慣於「攻乎異端」的,就不這樣看,而是認為根本就沒了這樣的「有道」,因為天子之流,如果有力征伐,他對內的權力就會大到無限,其結果就必致為所欲為,多幹壞事,而更糟糕的是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他,反而要歌頌。孔子說「天下有道」,來由之一是幻想古比今好,之二可能是從俗,對於天子之流,不能不歌頌。想不到南懷瑾竟不折不扣地接受了這樣的聖道,所以主張尊王、忠君、孝親、等等。此外,人的思想總是成套的,所以他說,「由舊的文學作品改成白話文後,有什麼功用呢?」(2頁)這是為林琴南助威,反對白話。只是在這方面他未能貫徹始終,因為他這部大著是用白話寫的。還是專說思想,可驚的是半個世紀之後,用自己反對的白話,宣揚幾十年前少數遺老用文言宣揚的讀經尊孔那一套。

其二,講《論語》不能不牽涉到古事,專說小範圍的典籍,南懷瑾的看法,都是《古史辨》以前,流行的信而好古那一路。借用桐城派的術語,是只要義理、辭章而不要考據。例如他說:「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為《春秋》。」(15頁)「當孔子寫《易經·系傳》的時候,正是春秋時期動亂的時候。」(66頁)不錯,這看法可以在舊說,如《史記·孔子世家》中找到根據。不過,可以找到根據是一回事,可信不可信是另一回事。分辨可信與不可信,要有理的依據,這依據是古事的實況。專就《春秋》和《易》十翼說,有關的實況很複雜,五四以來,考證的文章不少,只說我認為可信的。春秋時代,各諸侯國都有史官,掌管記錄重要的史事(包括國外的),這一點,連相信孔子作春秋的孟子也承認,《春秋》是魯史,孔子沒作過魯國史官,有什麼權力,甚至有什麼能力,作魯國的史書呢?至於《易》十翼,比如最典重的《繫辭》,無論看思想還是看文風,都不可能是《孟子》以前的。我以為,講歷史,史識當然很重要,但史識要放在知識的基礎上,不如此就成為架空說,價值就很有限了。關於古代典籍的編著情況,南懷瑾的說法還有更使人驚訝的,那是:「要研究中國文化,孔子所編的《禮記》(案指小戴《禮記》)是不能不看的。」(47頁)這也有根據,想是《孔子世家》的「乃敘書傳禮記」,如果是這樣,那就更可證,為抬高孔子的地位,連漢人戴聖編的史實也視而不見了。

其三,更使人吃驚的是對《論語》原文的有些解釋(指釋文義,不是發揮義理),真是前無古人。這古人主要指漢人,馬鄭之流,箋注古書,雖然不敢保百分之百正確,卻嚴守語文規律,或說訓詁規律,所以絕大部分可信。也可以包括宋人,程朱之流。看宇宙人生,程朱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就是箋注古書,也難免藉機抖摟自己肚子里的,但對於這機,他們也沒有扔開語文規律的膽量。所以即如朱文公,講《論語》,成書,稱為「集注」,以表示沒有數典忘祖之意。還可以包括陸王之流。陸更靠近禪宗,變理學為心學,但究竟出身於儒,為溫良恭儉讓所縛,羨慕禪師的呵佛罵祖而沒敢說呵聖罵賢,只說「六經皆我註腳」。其實,這說法只表現一種重修持的自信精神,至於真講六經,他還是不能不規規矩矩,比如「乾元亨利貞」的「貞」,他總不會講成貞節的。南懷瑾則不然,而是不管語文規律,自己高興怎麼講就怎麼講,這就箋注的路數說,或只是就膽量說,確是前無古人。評論要有證據,以下舉證。證據太多,想只舉三處,以一斑代替全豹。

一處,見第34、35頁,是講《學而》篇的「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舊解都是「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欠圓通,因為都這樣想,就不會有朋友一倫。不過意思圓通與否是一回事,某種說法應如何理解是另一回事,前一事軟,後一事硬,二者不能兼顧,即如孟子,也是用「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辦法處理,因為後一事硬,不敢碰。南懷瑾不然,是碰硬的,即把通「毋」的「無」解釋為「沒有」。因而說:

那麼「無友不如己者」,是講什麼?是說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案這一句費解),下一句是尊重人家。……「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認為你的朋友不如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不如你,……以下還有如此解的證明:

那麼,我如何來證明這個「無友不如己者」是這樣解釋呢?很自然的,還是根據《論語》。如果孔子把「無」字作動詞(案這句更費解:一,《論語》是弟子所記,非孔子手寫;二,作「沒有」解仍是動詞),便不用這個「無」了。比如說,下面有的「毋意」、「毋我」等等,都是這個「毋」字。……過去一千多年的解釋都變成交情當中的勢利(案如朱注說「友所以輔仁」,不知這「勢利」從何處來),這怎麼通呢?

以下就看看南懷瑾是怎麼通的。通有二義:一是古人的某一說法是否合理,合理為通,不合理為不通;二是古人的某一說法,後人有不同的理解,合原意為通,不合原意為不通。以此來衡量南懷瑾的講法,前一種,牽涉意見分歧,人各有見,難得一言定案;後一種則可以一言定案,是必不通。理由不只一種。第一,「無」作「沒有」解,南懷瑾的語文方面的理由是,作「不要」解《論語》都用「毋」,這是否認古人用字經常任意通假的情況。這裡化面為點,只說《論語》,南懷瑾的作「不要」解都用「毋」,依邏輯是個全稱肯定判斷,可惜他忘了,就在同一書中,特稱否定判斷並不少,如「無見小利」,「無為小人儒」之類,也可以解為「沒有」嗎?第二,退一步,姑且承認可以解為「沒有」,照文言習慣,「無」與「友不如己者」是動賓結構,「友不如己者」是修飾語後置,全譯是「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仍是「所有朋友都是高於自己的」,與原文並沒有兩樣。第三,而南懷瑾則譯成「不要(竟未譯為『沒有』)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簡直不明白這譯文是由哪裡飛來的。第四,「無友不如己者」這一節,著重說君子要怎樣,不要怎樣,如果「無」作「沒有」解,就不成話了。

另一處,見第44頁,仍是《學而》篇,講「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看他怎麼講:

「父在觀其志」的這個「志」,古人的文字「志」為「意志」(案為「志願」或「心意」,不是「意志」)就是包括了思想、態度。……所以「父在觀其志」這話是說當父母在面前的時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著父母的時候,乃至於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

「在」與「沒」對舉,連中學生也不會講錯,而這位南懷瑾竟解「在」為「在面前」,「沒」兼在背後,「志」為「言行一致」,還吸收現代男女平等精神,「父」之外又冒出個「母」來,真是匪夷所思了。

再說一處,見第123頁,講《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還是先抄他的講法:

孔子說那些蠻族落後地區的人,也有頭子,有君長、酋長。但光有形態,沒有文化,有什麼用,不如夏朝,殷商,雖然國家亡了,但歷史上的精神,永垂萬古,因為它有文化。……像孔子在這裡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夏朝雖然亡了,……

原來他不信通假甚至不知通假,把通「無」的「亡」讀為亡國的亡,於是「有君」就不得不同「亡(國)」對稱,且不說義理,連行文,古人也不得不隨著他滑天下之大稽了。

寫到此,會有高明的讀者笑我費話太多,甚至多事。但語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再說幾句,是對排印此書的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排印之前,他們看了,有「出版說明」中的賞識語為證。這賞識語是:「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這在眾多的《論語》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人各有見,我說說我自己的。妙趣是否橫生不好說,只說蘊意深邃和別具一格。先說意,我的想法,深淺事小,性質為何事大。這,作者沒有隱瞞,是:「孔子學說的可貴,畢竟是萬古常新,永遠顛撲不破。」難道寫賞識語的人也相信這個嗎?如果竟至相信,推己及人,問題就太大了。再說別具一格,這說得不錯,可惜這「別具」是建築在不管原文、隨口亂說的基礎上。又是人各有見,也許有人正是從這方面發現了妙趣;至於我,算作杞人憂天也罷,頑固守舊也罷,總不願意在有生之年,聽見下一代,由於讀了這「妙趣橫生」的著作,竟至發出「不如諸夏之亡(wáng)也」的書聲。

南懷瑾宣傳偽科學的那些就不說了,畢竟國學大師也可能宣傳偽科學,但看了上面的文章,南懷瑾是不是騙子另說,至少不是國學大師吧···


反正,一個把「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亡也」後半句翻譯成:「夏朝雖然亡了」的人,是沒有任何資格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談論中國學問的。更別說他經常犯類似低級錯誤而且不止一次。一個人要是被叫做英國文學專家結果告訴你奧賽羅寫了本書叫李爾王,你說他是個什麼子吧。
當然,我沒說是他是騙子,免得有人來質問我「南師騙你了?他也沒說自己是國學大師啊」。既然如此,不如你們改叫他南子吧。
至於什麼師會不會實修甚至會不會雙修,跟他有多大學問一毛錢關係沒有,他就算會雙修也洗不清他學問錯漏百出的事實。

——————————————————————
致一切以「受了教育、我覺得很好」等等說辭想要為南師辯護的南衛們:普及是普及、傳教是傳教、學術是學術,這三者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當然,你可以隨便不喜歡,你也可以受益匪淺,那是你的事情,既然談論學術那就不能按教主的標準來談,就這樣。但是請不要再回復這個答案,願意點反對沒有幫助我都不介意。


南師點滴

  1. 量子力學:1.譬如我們的神經,以背脊骨為中心左右交叉,過去曉得是交叉,與量子力學的變是一樣,是一個變化的形態;還有一個變化形態在神經。2.這個波跟粒的關係都是行陰,量子力學有波長,有粒子。要不要補充兩句? 3.學佛是要了解這個「行」。你以為佛學是空洞的嗎?它是大物理科學啊。4.剛才講到量子力學,量裡頭有波長,那個波動裡頭就有粒子,那個粒子就是緣,那個波就是因。而這個粒子,它不會永遠是粒子,它會變成波,變成因,之後變變成粒子,都是因緣連鎖的關係。
  2. 再看佛的生命科學,有關這方面,大家從來都不敢講,現在我老實告訴你經典上看不見而只有在律部有的資料。男人的精蟲有青、黃、赤、白、黑五種,再加上酪色、酪漿色共七種。這個說法要去求證了,以我所曉得的,是有不同的顏色。譬如有些大哲學家、科學家,或者大英雄,他的精的顏色不同於一般。換句話說,他頭腦也不同,神經也不同。所以我年輕時聽人講過,天下的才子、英雄、美人都很好色。好色是當然的,因為他天生秉賦不同,可以說基因不同。
  3. 再說早晨左鼻子容易通,中午以後呢,右鼻子容易通。所以,從前我們在大陸當軍人的時候,沒有鐘錶,不知道幾點鐘,有些老兵或者鄉下的老百姓都懂。如果問:「現在什麼時候了?」他們會把鼻子抽一抽,好像聞什麼東西似的,然後說:「恐怕中午過了!」嘿!他們這鼻子對時間的敏感好像比貓的眼睛還靈。怎麼鼻子會聞得出時間?後來曉得這個鼻子在一天十二個時辰中,通氣的情況各有時間上的不同,所以我們呼吸起來感受也不同。譬如古代點穴功夫,認為每個時辰我們身上穴道的作用都不同。如果和人家打起架來,一邊打架,一邊就體會一下呼吸,馬上就知道大概是什麼時辰,應該點哪個穴道。鼻子就有這麼大的學問!

  4. 身體祛病延年,比較活得長一點,每天要清潔九竅——臉上七個洞,下面大小便兩個洞,都要清理的。譬如大家在都市,空氣污染,每天都要清洗鼻孔。

    學瑜珈不但洗鼻孔,同時還要洗腦。有些同學跟我做到了,有些同學不敢試。用完全乾凈的冷水,鼻子吸進來,嘴巴「噗」噴出去。洗腦、洗鼻子,要很乾凈的水。開始一兩次你覺得腦很痛,實際上腦神經很多髒東西,三四次以後舒服得很。這就是洗鼻子、洗腦的方法。甚至後來練好以後成為硬工夫了,牛奶或者水喝下去,一股氣從鼻子里衝出來。但是一般不用牛奶,用清水。

  5. 以前香港有一小僧,在打坐時,用小電泡安放手中,可使發光,眾以為神,常作表演,一二年後,即告夭折,其愚可愍! 神 通 妙 用--禪海蠡測--實修驛站 點擊可看上下文
  6. 哲學初起,皆為「宇宙論」,其求證真理之方法,則多為「辯證法」,蘇格拉底建立「知識論」之基礎,及黑格爾乃集辯證法之大成,溯至康德時代為止,常與科學相混合,無嚴格之區分;及後科學大興,始漸脫其範圍,二者儼然異趣。科學專重證驗,哲學概屬想像,門庭各別,愈離愈遠,竟不知二者之本為一體,各執一端,而相水火,無有融會而貫通之者,實為學術上一大缺憾!佛法與西洋哲學--禪海蠡測--實修驛站

  7. -------------------------------補充兩個現身說法證實南師的------------------------------------------

  8. @印心第二個故事是,一位學醫的博士研究生來問我一種人體基因結構的相狀。他說他的導師不知道,而他的論文涉及到這個問題,限於條件尚不能檢測觀察。說實話,我也解答不了,我的禪定功夫還很粗淺,看不到基因的相狀。我看到的是一大片,區別不出來。從五明角度講,我只有基因的科普常識。我就向我的師父請教,他是久居世外,並未學過現代科學知識。他入定觀察後告訴我,那種基因結構,是三十六圈螺旋體,每一圈,都有一三角形的支架支撐,這種基因如果出現缺損,會出現肌無力症。我師父說,古代道家就有專門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就是用高功力高能量對缺損基因進行修復。大家知道,基因科學是前沿科學,不專攻此科的人,也是不了解不明白的。但一位有成就的佛門高僧,用他的定慧修為,就可以解答這樣的問題,他同樣藉助了禪定。在座的諸位都是高端文化人士,還有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我相信對此一問題的難度,是會易於理解的。通過這兩個小故事,你們就約略地知道我為什麼要寫《禪定指要》這本書了。禪定這種古老的方法,是可以用來推動現代科學發展的,是可以用來造福於新世紀人類的,這僅僅是它的一個方面。

  9. @印心關於第六點,禪坐時候出現狀況會很多,有些人沒啥反應,我見過的現象是很多的。

    比如:、外動。打坐到相當好的境界,進入初禪時,你周圍的東西都會乒乒乓乓發出響聲,這時,切勿驚慌,堅持打坐。直到外動停止,你才能從容不迫地下座,收功。這樣你的初禪境界就保住了。

  10. @朱小沛
    簡單,想知道么?自己去實踐去修證!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像現在是單純的學問,而是做人做事世出世間的智慧,知道了還要做到,不是什麼說說口頭禪玩玩文字遊戲就可以了解其真意的!你們說的那些五彩精液那些是在禪定的狀態下返觀內照而看見的,在這種狀態下人體的能量會以顏色的狀態來顯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顏色自然不同。這些內容原本都是道家功法和禪定的修行到了一定程度才由師父傳授的密法,連沒有修行過這些的修行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況乎常人?

以我所見,尊奉「南師」的人群,大多教育程度不高而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在這個文化生態位,和南懷瑾同態競爭的都是些什麼人呢?香港風水大師、朝陽仁波切、東南亞降頭師、台灣讀經大師、著名老和尚、氣功大師、雞湯大師、邪教教主等等。南懷瑾先生在他所處的那個文化生態位,是確實有資格被叫作「國學大師」的。

南先生的書,大多比較粗疏,如很多答主指出的那樣,「小學不精」,對古文的解讀頗多望文生義之處。但是話說回來,你也沒法跟初中生講洛倫茲變換是不是?當然南先生的書,大概連牛頓力學的程度都還沒到,頂多停留在亞里士多德時代。

不過,在崇拜多神教體系、相信泛靈、相信巫術的人群中,亞里士多德式似是而非的邏輯思維和物理體系,多少還是有點好處的。南先生的書謬誤不少,然大抵持論甚正,既不慫恿人生病不去醫院,也不鼓勵人愚忠愚孝,收起智商稅來,吃相也比較好看。這就堪稱這個文化生態位的良心文化偶像了。

任何時代,願意花時間花力氣讀正經書的,大概也就是那麼點比例。不讀書的人,精神生活總需要有人填補。你沒法消滅這個巨大的文化市場,那麼這個文化生態位就一定會有產品推向市場。南先生流行,不是壞事。至少好過同生態位的其他大師大行其道。

拿電影來打比方。一切動作片、英雄片,都肯定會刻意削弱現代武器的威力,好讓主角合情合理的開光環。抗日神劇是這樣,漫威超級英雄也是這樣。按照現實邏輯,復仇者聯盟的戰鬥力絕不是一個裝備了重火力和空中支援的現代步兵連的對手。但你把超級英雄片拍成了嚴肅戰爭片,不免會流失大部分觀眾。這類觀眾的觀影需求,總需要有人來滿足的。製作精良的漫威片不去滿足,他們就會去看抗日神劇。

南先生的書,就好比漫威英雄片。很假很多錯誤,但還算價值觀合家歡且邏輯自洽。放著抗日神劇不去批判,批判漫威片,有意思嗎?


我跟你談國學,你跟我談玄學

本來以為應該是確鑿無疑的了。但排名前幾的回復全都是力挺南大師的,再次認識了知乎人文領域的下限。

這些回復張嘴「南師」閉口「懷師」,卻沒人願意解釋——為什麼國學大師斷不好句?

南懷瑾讀書極多極廣……——他會斷句嗎?
氣魄極大,視野也極遼闊……——他會斷句嗎?
南懷瑾直承漢唐氣象……——他會斷句嗎?
南懷瑾講佛經、說儒典、談老莊……——他會斷句嗎?
其人有王佐之才,其學堪任王者之師……——他會斷句嗎?
南懷瑾善謀略,也通於諸藝……——他會斷句嗎?
南懷瑾最突出的,還是他的修行……——他會斷句嗎?

你特么有完沒完??!!!

《南方周末》的某篇紀念文章,南大師的弟子這麼追憶他——

他鼓勵後學用自己特有的生命體驗去理解經典,不做亦步亦趨的句讀之儒

——說穿了就是不會斷句嘛!

凡是遇到堅信南懷瑾、文懷沙之流是最後的國學大師的朋友,你們不如和他們談談火電水電核電對HiFi音質的影響,我相信總會有共鳴

=========================================================================
【評論精選摘要】
「你知道南師有多努力嗎?你有什麼資格說他?」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沒有南懷瑾,誰知道國學?」

——好吧,以上是說笑~

「你憑什麼說人家不會斷句啦?就因為你看到所謂的專家學者這樣斷,而南師也得跟著那樣斷嗎?」——這句是原話!

「季羨林會十多們語言 為什麼不是國學大師??? 」——喂喂,我可沒有黑季羨林會十多國外語但是對國學不通什麼的啊,黑猹的場子的EXO粉不要亂入啦好不好??!!

=====================================================================
11月26日修改

評論里有人提到了于丹,我不得不說——

拿于丹與南懷瑾相比,是對於丹和中華書局的侮辱

參考這個回答:于丹是真的不懂《論語》,還是為了大眾能聽懂故意那麼講? - 孫天任的回答

于丹雖然和南大師一樣對國學一竅不通,但是她至少能夠在出書前接受專業編輯的指導意見;而更辛苦的是出版方中華書局,為了把這麼個狗屁不通的電視秀修改成符合最低限度出版要求的書稿,組織了一個專業團隊做了大範圍的修改。

反觀南大師的《論語別裁》一版再版,南大師自己不知道也就罷了,出版社上下難道一點意見也沒有?就像引文說的——

同樣是講論語,南懷瑾的論語別裁中大量事實性錯誤都沒有糾正,這才是編輯的失職吧。

呵呵,中華傳統在台灣?


謝邀。

我在看 @Betty 的《「恐龍演化成鳥」的理論成立嗎?若成立,我們能說「恐龍並未滅絕」嗎? - 生物學》時,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這反映出科學術語與日常用語之間的矛盾。在科學上,隨著人們不斷做出新的發現,修改論述和定義是常有的事,一個生物可以今天屬於這一類,明天屬於那一類。但是日常用語不可能跟著那麼快地改變。科學家做出了新發現,我說了幾十年的話就得跟著改嗎?我就想用一個詞概括這個分類的某些物種和那個分類的某些物種的混雜集合,不行嗎?

Betty的這段話給了我很大啟發。

關於「南懷瑾是不是國學大師」的問題,我覺得,問題的核心不在於「南懷瑾」,而在於「國學大師」:究竟啥叫「國學大師」?
學術界有明確的定義嗎?——我不知道。
那麼,普通老百姓提到「國學大師」的時候,指的又是什麼樣的物種呢?
說得清楚嗎?
我看沒幾個人說得清楚。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國學大師」,大概就是「一個讀過很多古書的厲害老頭,嗯,白鬍子白眉毛都很長的那種」吧。至於究竟有沒有讀過很多古書、書讀得怎麼樣,那是沒人關心的,只要電視報紙上說他是,那他就是;如果還真有長長的白鬍子白眉毛,那鐵定跑不了就是他了。
說不清楚,這就對了。稀里糊塗、雲里霧裡,正是當今所謂「國學大師」的一大特色。

一個認真鑽研中國古代典籍的人,甚至一個認真學習過高中程度課程、對文言文有一定閱讀能力的人,顯然不會認同南懷瑾的那些胡說八道。類似地:一個對佛學有一定了解的人,不會相信帝都的那上千位仁波切的胡扯;一個學明白過(非物理專業的)大學物理課程的人,也不會像民科那樣沒事兒就去推翻相對論……硬要問「為什麼有些人認為南懷瑾是國學騙子」的話,答案顯然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個大忽悠嘛!
至於題主問題的前半段,「為什麼有些人尊崇南懷瑾為國學大師」,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捧他有好處嘛!可以撈錢的事兒,書商當然有動力去干咯。
當然啦,捧「國學大師」的好處遠不止於撈錢。就像TG試圖在某些地方扶植「正規阿訇」一樣,面對紛紛擾擾的時局,既然不能治本,那就先用亂七八糟的方子治治標吧;至於這標治不治得了么。。。

再聯想到今年(2014年)考研政治題「馬克思進文廟」,真是。。。藥丸啊。。。


剛看到南懷瑾的一封書信,不太符合題主的問題。諸君閱後自行判斷。還有一個南懷瑾先生口述。

南懷瑾先生答覆網友信

起因:名為「組團見南師」的自發網路團體於1月22日給南懷瑾郵寄《禪七法會申請書》


時間:2010年1月24日


一、來信他們讀給我聽了。大家都說向我求法,我也沒有認為自己開悟得道了,也沒有認為自己在弘揚佛法,也沒有所謂的山門,也不收弟子,幾十年都是如此。所有我所知道的,在書上,都講完了。你們自己讀書發生這種見解,是你們自己上當受騙。


二、所謂「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你們有何問題自己去研究經典,為何一定要找個人崇拜依賴呢?我九十多歲了,已經很累了,沒有精神應酬那麼多人啊。

三、太湖大學堂不是宗教團體,不提倡宗教。是為了研究教育文化而開辦,也沒有常規招生。有緣的好朋友,合條件的,一起做研究而已。偶然有緣來旁聽的,出去說是參與了什麼什麼班,都是他們自己叫的。我來這裡也是掛單的。

四、你們是小說故事看多了,什麼斷臂求法,程門立雪,還有不見面就跳河的,還有要跳樓的,想長跪不起的,這不是威脅嗎?哪裡是求法,於做人做事合理嗎?不是說學佛嗎?心理上都在強迫人家,變成威脅,都在自欺欺人。我是九十多歲的人了,你們非要威脅人家拜師,這也是求道嗎?你們都是知識分子,怎麼做這種事?

五、我從來不想做什麼大師,不想收徒弟,也沒有組織,更沒有什麼所謂「南門」。我一輩子反對門派、宗派,那是江湖幫會的習慣。

六、你們以為拜了老師就會得道?就會成佛?當面授受就有密法?就得道了嗎?真是莫名其妙!口口聲聲求法渡眾生,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先從平凡做人做事開始磨練吧,做一份正當職業,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諸己,磨練心智,轉變習氣,才有功德基礎。否則就成了不務正業,活在幻想的虛無縹緲中罷了。修行重點首在轉變心理習氣,修習定力是輔助。人貴自立,早日自立,便早日自覺。功德夠了,自己會開發智慧。

七、你們找我學佛修道,我九十多歲了,還沒找到一個真仙真佛,你們找我有什麼用?不要迷信了。我那些書只是做學問而已,你們不要上當受騙,那些書中,《論語別裁》是中心。

你們要學禪,揚州高旻寺、西安卧龍寺、福建大雪峰都在打禪七,很多寺廟也都在修禪堂,你們怎麼不去那裡呢?我並沒有弘揚禪。所謂曾經有個禪修班,是偶然機緣,某大學登記的校友讀書會組織的,經該大學領導認可,對每個人有嚴格資格考察的,轉來一起做了幾天研究而已。結束之後又怎樣呢?還不是要回去老老實實平凡地做人做事、磨練心智、轉變習氣嗎?路當然是要自己走的。求人不如求己!真相信因果,就要從自己起心動念處檢點,才是智者所為,也是修行核心。眼睛向外看,怨天尤人,崇拜偶像,依賴他人,玩弄境界,都是自欺欺人!

諸位珍重! 專此 即頌
平安

己丑臘月 公元2010年1月24日


南懷瑾老師口述筆錄


(一)志心學仙佛者,或為讀書求學問者,最易被「虛名」所誤。所謂「虛名」,是指一個人聽說某人很有學問,或傳說某人有道術的口頭榮譽,而實際上,此人並無什麽真才實學,等於混世的窮光蛋冒充富翁,是一樣的可笑。

人生一落「虛名」的圈套,首先便是誤己,漸次就貽誤他人了。凡被「虛名」自誤的人,越來越覺得自己真了不起,終至於自我陶醉而發瘋。至於受他人「虛名」所害的人,往往會落於想像,越來越不切實際,甚之,會變成「我眼本明,因師故瞎」的以盲引盲之後果。所以古人有雲:「原來名士真才少,偏是僧家俗氣多」的慨嘆!

(二)如果在傳統仙佛兩門來講,凡是真正有成就的明師,一定是會遊歷人間,訪求可以繼承衣?的傳人。徒不擇師,或師不擇徒,都屬於罪過的行為。這是「我聞如是」,並非杜撰亂說。因此古人有謂:「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的名言。學密宗的人,首先自己先要積功累德而構成「法器」,自然會有成就的上師來遇合。


而在我呢?平常為了糊口謀生而寫書苟活,正如古人所謂「秀才文選半飢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已!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因平生亂寫書,不幸構成「虛名」而誤己誤人,實非始料所及,真是罪過、口過一齊來了!


況且我的書或是自己已經過目,甚之是未經過目的講稿,在外界,在大陸,到處有許多盜版,錯誤百出,不但追訴無門,在我自己,更是追悔莫及。豈只誤己誤人,實為罪過不小。


當年在抗戰末期,我在四川樂山烏尤寺與馬一浮先生談論一個問題。馬先生說,他年輕時輕易寫作,回顧起來,很想自己把它燒毀。我當時聽了,恐怕自己有失言不當之處,心為不安。而今想來,對於馬先生的話確有同感!


(四)現在我的行年快逼九十衰齡,精神色力,大非昔比,確有「形居餘氣」之感,故對各方一切來信,及有所疑難問訊,一律視之生畏,實在?有餘力一一作答,同時又?有一個可以代筆代答的人,所以只有寧可得罪諸公的厚望,再也不能冒「虛名」、「虛譽」而托空妄語了!


(五)為此而特別請人筆錄代書致意,敬請見諒是幸。此祝


大家平安


二零零四年一月三十日


《論語別裁》細節上的謬誤,其實甚繁;章句的解說,更多差池。正因如此,向來強調專業主義、執著於細節真偽對錯的兩岸學者均不以為貴;不僅長期忽視之,甚至還一直蔑視之。只要談起《論語別裁》,幾乎就是不屑一顧。然而,《論語別裁》的價值,本不在於細節的是非與對錯。
———引用第一個答案。這如果不是高級黑,簡直就是指鹿為馬。
難道南不是真的只是個騙子而已?


6.9更新:答案里很多修道之人,口稱南師各種功德,各種開示,我無慧根,是一概不懂的,我只關心南懷瑾是如何被捧成「國學大師」的。由此還引發了更深的疑問,即「國學是什麼」。想起了一件往事:
大家都知道南周和方太集團一起搞的「青竹簡國學計劃」吧,有一年的一次活動是放在南師大做的,那年我還是一個光榮的學生會打雜人員。活動也無非就是請幾位教授講一講各種古代文學史學的知識,當然講座的內容都是極好的暫且按下不表,我注意到另外一件事。講台上掛的巨大宣傳海報上有一句話,叫「俯仰間,國學無處不在」。這應該就是這次國學計劃的口號。不知諸位看出毛病來沒有?我只記得不論古人還是今人,從來都沒有用「俯仰」表達「無處不在」的意思,只有用來表示日月如梭(「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要表示無處不在似乎應是「俯拾皆是」,但是「俯拾皆是」用在「國學」身上,又太不正經。「俯拾皆是」的國學,是個什麼玩意兒?我不知道這句口號是誰想出來的,但是從那時開始,我就對於所謂「國學」保持懷疑了。一個全國性的、由著名企業和著名媒體發起的所謂傳播國學的活動,連一句口號都寫錯,還有什麼資格來講「國學」呢?
~~~~~~~~~~~~~~~~~~~~~~~~~~~~~~~~~~~~~~~~~~~~~~~~~~~~~~~~~~~~~~~~~~~~~~
更新:當然啦,也會有人辯解說是別人把我南師硬捧成「國學大師」的,不是我南師自己說的,我南師的修養氣度如何如何。這不就是典型的詭辯術。你跟他談南懷瑾學識上的淺陋著作里的離譜,他非要跟你談我南師的言談舉止如何高貴優雅。我看南懷瑾也就跟陸琪差不多的一個寫手,然而比陸琪沒品多了。陸琪當然不會自稱文學大師,也不會接受別人把他捧成大師,他有自知之明。這一點陸琪比你大南師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也有人說南懷瑾的貢獻在於拉近了普通民眾與國學經典間的距離,傳播了傳統文化。但是我其實一直不太理解到底何為「國學」誰能跟我解釋下?儒釋道什麼的都能往裡裝?恰恰是這種對於傳統文化不負責任的態度,捧起了一批「國學大師」,包括季羨林這樣主要研究印度文化和文字的學者,只因為寫的一些散文,就成為「國學大師」(當然他至少自己嘴上不認)。你聽說過國外有「美國學大師」、「法國學大師」的嗎?我普通人為啥一定就要懂「國學」?難道所謂文化僅僅存在於某幾個先賢的身上和書中,不讀不是中國人嗎?現在這些所謂的國學,重點只是在「國」(特別是漢族的國)而不在「學」,只要是老祖宗的東西,能證明我大漢族也曾經牛逼過的東西,都能往這個筐里裝,哪管你講的是不是「學」。
當然,你要說南懷瑾是佛學上的大師,那我不好說什麼,因為我不懂佛教文化也不信這個。
~~~~~~~~~~~~~~~~~~~~~~~~~~~~~~~~~~~~~~~~~~~~~~~~~~~~~~~~~~~~~~~~~~~~~~
豈止是李敖與方舟子,質疑南懷瑾的人多了去了。
崇拜者們正如排名第一的答案里所言,一方面承認我南師的書里「謬誤甚繁」,一方面又說我南師的價值不在於此。我......
不過我覺得你大南師還真的是有價值的,他的價值就在於為朋友圈提供雞湯調料,量大味鮮。既滿足了普通人「我也讀過經典我也能裝逼」的錯覺,又為大陸出版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于丹老師和大南師之間,差著好幾個仁波切呢。
真正所謂大師,從來不會把古書拿出來從頭至尾解釋一番,然後告訴你這就是大智慧,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
還有,我是南師大的,我求你們不要一口一個「南師南師」好么?聽著實在彆扭。


孔子死後,門人都是守喪三年,只有子貢守喪六年。

你說這是孔子的意思呢,還是子貢的意思呢?

所以說賜也,真·瑚璉也。知道東西怎麼擺才會有用。

當然有很多人沒到端木賜的地步,很多師傅也沒到孔子的地步,甚至沒到南子——我說的是子見南子光曰不日的那個——的地步。

這時候還敢學子貢把乃師當瑚璉供著,真當別人瞎啊?

那話怎麼說來著,你南師/懷師/南子根本就不在意什麼國學(當代意義上的)大師的名頭。

乃師都看破,只有你們看不破,還連累著老人家跟著丟臉,圖樣圖樣,有時候甚至是幼稚。


評論中很多人指出回答里關於文科理科的分類太過草率,我得承認的確是這樣的,之前回答時為了更形象點兒直接把文科理科兩個標籤貼到了兩種觀點臉上,事實上文理科的差別肯定不能這麼粗暴臉譜化,承認錯誤。。。但是答案就不改了先,因為實在找不到更合適的標籤來幫忙說清楚答案,希望大家別走心。
——————————————————————————————————————
挺他的人和貶他的人在彼此爭論的時候很容易發現各自爭論的並不在同一個交鋒點上
去看貶他的人,多指出南著作中明顯的謬誤以及頗為唯心的結論,什麼五彩精液什麼坐而飛升之類的,斥之為騙子。聽起來也沒什麼錯,一個人被幾乎捧到國學大師的地位了,一查著作居然一堆低級迷信,大家不爽,說他是騙子,很有道理啊。
捧他的人,則是指出南這個人,為人修養何其有魅力,做事談吐如何有大師風采,去看這些讚揚,也都頗為入情入理,似乎只看這些讚揚,你覺得南這個人的確有大師風範,有點兒小的錯誤也可以容忍,人誰無過對不對?我們這些沒什麼著作沒什麼成就的人這麼噴人家是不是太刻薄了?再加上老人家年輕時帥老了有氣質,幾乎就讓我路轉粉了。

仔細看看兩撥人其實爭論的不在一個點上,前者是典型的理工科較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管你什麼身份多大魅力,你敢說精液是七彩的那就是低級愚蠢的文盲行徑,你一個號稱大師的人拿這種東西發表說你騙子一點兒也不過分。後者則是有些文科感性的感覺,價值觀指導結論,這麼有風采這麼有魅力的一個人,對我們這些後輩有多麼正面的啟迪與榜樣力量,我朝這麼有魅力的大師總共就沒幾個了,你們這些一事無成的弔死怎麼還自不量力地抓著人家一點兒小錯抨擊?沒境界。

仔細讀了其他的答案,感覺大多是這樣,誇南為人魅力讀書多的,以及罵南說話離譜謬誤多的。
簡而言之,一部分人在強調南不是個「好學者」,另一部分人卻在強調南是個「好人」
這本來沒什麼爭議,一句「南是個好人,是個有魅力的人,但很多言論的草率使他顯得不具備學者應該有的嚴謹論證精神,所以不是個(相比之下的)好學者。」也就差不多了。
但「騙子」這個詞,你很難分辨它到底是指代南的著作不嚴謹,還是人品不合格。所以大家爭來爭取去,打不到一起,定義都不統一,怎麼爭啊對不對?

我的觀念是,在我們有足夠把握,確定南的那些奇怪言論,究竟只是上一個時代的文科老學究出現的正常錯誤,還是別有用心的老學棍特意針對部分群體而提出的嘩眾取寵換關注度的有心言論之前,沒辦法確定南到底是不是騙子。

————————————————
順便吐槽一下,李傲方舟子這些人的人品和題主的問題應該沒有任何關係吧?捧南懷瑾的人用抨擊李傲和方舟子的人品來論證南懷瑾不是騙子,你們是真傻還是高級黑?


南懷瑾不是這個學術體系里的人,自然也不會被學術體系中的人認可。其實你可以說他是民科。
我媽是南懷瑾迷,我家一堆南懷瑾的書,我也看過一點。每分鐘要原諒他八百次,直到我看到他反對進化論——又沒什麼證據,只是說「我只好說你們信的人是猴子變的,我是造物主造的」,我就只好大罵一句「腦殘者無葯醫也」然後無奈地把書合上了。

不過我們要承認,科學以外大有天地。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不科學、不邏輯、不正確地活著,但他們自有自己的一番價值。南懷瑾的理論有人認可,尤其是在社會上層中大有市場,這是鐵的事實。如果你把他的理論理解為一種有價值的商品,為人帶來足夠的精神上的「剩餘」,而他是生產這一商品的作家,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他的理論在學術上看來一派胡言,他本人卻在社會上廣受尊敬。因為他確確實實地創造了價值。
再進一步說,民科如廖凱原,他對科學的貢獻甚至多於很多的的科學家。因為不論他理論有多荒謬,至少他捐了足夠的錢。而很多科學家一生的建樹,又值多少呢。
我對這個世界深表理解。
然而。
只要一有機會,我還是會把這些人罵得狗血淋頭。
因為我只是一個刻薄的知識分子,我有我自己的價值堅守。


前面那些人的主張正是在給後面那些人的主張提供論據


1.因為他過世了。參考某些畫家逝後作品價值飆升。
2.南懷瑾名字起得好。很多沒翻過他書的人一聽這三個字就開始欽佩了。
3.老先生長得好。年輕時俊美清雅,老了仙風道骨。

把這些特點換到某些新生代寫手身上,他們也會大受歡迎。至於他寫啥,多淺的水,看得人不在乎,在乎的人看不上。


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大師,最基本的標準,是著作和論文是不是被學術共同體引用。

被引用就意味著你的工作被承認,成為學術共同體乃至人類共同的知識,也就是說,搬的磚起到效果了。被引用次數越多,大師指數越高。

舉個例子,剛剛拿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泰勒,單單一篇說股票的文章就被引用了5000次,這就是大師。

我看過的文科的書也不少了,從來沒有看到過引用南懷瑾。

大師還是騙子,不言自明。


以前拜讀過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南懷瑾先生在一處用了"暴虎馮河"的典故,這個暴虎馮河是出自詩經,「不敢暴虎不敢馮河」的詩句,我在爾雅釋訓第三里讀過他的釋義,暴虎謂徒搏,馮河謂徒涉。然而南懷瑾先生隨手解成「發了瘋的老虎很暴躁要徒步渡河」。我看到這裡還以為是我自己記錯了,於是翻了下書,原來是南懷瑾先生記錯了。這類謬誤瑕疵,不知凡幾,以我讀書之少學識之淺,尚可以發現幾處,南懷瑾先生的國學功力,就算只論小學方面的基礎,不說很差,也不會太好罷?

但要講南懷瑾是國學騙子,倒也沒那麼嚴重,他的論語別裁,有一些地方其實寫得很好的,比如他說宋儒狗屁不通瞎搞一氣,還舉了幾個例子,我一看,實在覺得說的不錯。話說回來,要稱南懷瑾是國學大師,恐怕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他都是國學大師了,那章太炎王國維錢鍾書陳寅恪這些先賢何處容身哪?

就叫先生國學愛好者不行嗎!┑( ̄Д  ̄)┍


我只引用韓昌黎《師說》中的一句即可: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南懷瑾關於句讀的「小」已是不知亂解,至於玄理之「大」……唉……辣眼睛。


我讀過南先生一本書,是談歷史因果的。其中提到趙匡胤欺負李後主還強姦了小周后,所以後來靖康之變他們趙家人也被人掠去,女眷被姦淫了個遍。
那是我讀的第一本南先生的書,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本。像我這種堅定地認為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的現代青年,是接受不了自己作惡讓幾百年後子孫還債的邏輯的。更何況,就算是現世果報也應該是讓當時所有趙匡胤子孫的妻女都被淫才算合理。還有趙家人開開心心當皇帝是幾個意思。
南先生勸人向善是對的,但這種牽強的歷史邏輯實在太過於隨性。


先師曾經無數次告訴我學習——句讀

大概這個反面例子就是這樣了。


推薦閱讀:

在大明朝當文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明清時代如果中了進士,但是名次不理想,可不可以在下次再考?有沒有人這麼干過?
對人類影響最大,智商最高的人是誰?
義大利人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說有哪些特點?
為什麼「除夕」的法定假日地位被取消了?

TAG:文化 | 國學 | 人物評價 | 文學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