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主義會造成偷獵增加嗎?
1.動物保護主義宣揚保護動物,對於瀕危物種做出很大的保護,同時使某些瀕危物種遭到偷獵的風險減少。但是短期內,市場上這些動物減少勢必造成其價格的增加,更多的趨利的偷獵者會冒更大的風險進行偷獵。這樣的邏輯是否正確?
2.還是我們應該按照一般均衡從供需曲線分析,當提高偷獵成本之後,供給曲線上移,然後市場出清點左移,保護了動物?畢竟這是長期的結果。
3.其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偷獵者並非是一個嚴格的計劃組織,而是信息不對稱的眾多個體,包含很多的潛在偷獵者在內。
4.短期的偷獵增加也許會對瀕危物種造成巨大的傷害。
我認為短期內是的,並且如果相關禁令執行不到位,或者儘管旨在保護動物但不慎用錯方法,甚至還有可能演變成長期後果。而最大的問題是,這種禁令往往牽扯到多個國家的利益和需求,事實上很難保證有完備的措施。
說說禁售象牙吧。
Do Ivory Crushes Actually Help End Illegal Poaching? 這篇文章就提出了對禁售象牙實際有效性的疑問。簡單總結如下:
CITES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全球範圍禁售象牙,但由於某些非洲國家聲稱國內大象數量較多,使得CITES允許了幾次批量的合法象牙買賣。但是,CITES並沒有記錄過禁令實施前大象的確切數量,也難以調查所謂合法象牙是否真的來自合法的地區,這便有了隱患。
近幾年流行的批量摧毀走私象牙的舉措,某種意義上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也避免了這些象牙再次走入市場。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對偷獵者來說也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市場上象牙大量減少,價格很可能明顯上升。
事實上,UNEP的調查發現,2006年以來,偷獵數量反而在穩步上升。
另外還找到一篇中文評論從中國市場的角度表達了相似的看法:禁售政策正在加速大象滅絕
這都說明,保護動物並不是幾個禁令就能解決的,需要從流通途徑的各個方面嚴格監管,而這無疑需要緊密的國際合作。現階段來看,這很難。
-------
另外提一個剛好想到的相似的案例,都是由於處置不當的禁令導致反效果
禁用童工一定會減少童工數量 ?
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當政策並未完美執行時,或處罰金額不高時,禁用童工有可能反而提高童工僱傭量。
解釋如下:
首先,童工現象較為泛濫的往往是發展中國家,並且把童工送往工廠的往往是極低收入家庭。對於這些家庭來說,成年人的收入往往不足以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因而才有必要把家中的一個或數個小孩送去工廠做童工。
設想現在政府禁止了童工,並對發現有童工的工廠實施罰款。這一舉措無疑提高了工廠僱傭童工的成本,於是工廠願意付給童工的工資變少了。在這種情況下,原本依靠童工的工資才勉強維持生計的家庭變得難以維持。因此,在生存壓力下,這些家庭不得不把家中剩下的小孩(如果有)送往工廠。
於是,一個原本旨在減少童工數量的政策事實上在一定期間內增加了童工數量。
詳見:Why do bans increase child labour?
不會
對於瀕危動物在立法上做出保護本來就是提高偷獵成本的行為,如果不立法,僅依靠市場調控。。。非洲大象分分鐘就滅絕了,
是不是覺得理論是你的思考結果矛盾了?
個別情況下你說的現象是有可能發生的,前提是1.信息不透明2.生產周期長
比如有一年政府突然禁止種白菜,於是這一年地下市場白菜價格暴漲,第二年可能很多人一窩蜂地開始種白菜——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除了被抓到處罰的那一批,沒抓到的也賠了個底掉,其後數年每人敢種白菜,最後,白菜產量在動蕩中向新的平衡點靠攏。
第一條,邏輯正確個人認為是一般均衡的一部分。
你第二條所說的還是局部均衡理論吧,一般均衡要涉及到不同市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問題。會影響到需求曲線的位置從而影響到最後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
(原諒我在自習室只能手繪了…)
………………………………………………………………………………………………………………
解釋一下圖,因為動保協會的呼籲或者國家的嚴打,偷獵者減少,致使象牙原料的供給曲線左移,均衡價格和升高,均衡數量下降。
在其商品市場,象牙原料是象牙商品的投入要素,象牙原料減少致使其供給曲線左移,商品均衡價格升高,均衡數量減少,但是由於反饋效應,工藝品價格升高刺激更多偷獵者進行偷獵,提高象牙原料的需求,而商品數量的下降,對又會有減少象牙原材料需求的趨勢。
其替代品市場,由於象牙價格上升,其替代品需求增大,需求曲線右移,均衡數量和均衡價格增大,在反饋效應下,會提高對象牙的需求。
互補品市場(才疏學淺,確實沒想到象牙的互補品是什麼,但這樣就是把影響因素解釋清楚),同樣是象牙原料價格上升供給減少,其互補品的價格上升和供給減少,在反饋效應下,很可能使象牙原材料需求曲線左移。
最後在長期震蕩下原材料市場會形成新的均衡,偷獵增加還是減少取決於兩種相反的反饋作用的力量的大小。
以上
樓主在第一點的邏輯是否類似於:偷獵動物導致a動物數量下降,a動物數量下降導致市場需求增加,市場需求增加導致偷獵動物活動增加,偷獵動物活動增加導致a動物數量繼續下降,最後的結果就是a動物滅絕。
但是在這個看似完美的邏輯上,卻有很多實際會出現的因素沒有被考慮進去。比如:a動物數量大幅度降低後,狩獵難度勢必增高,這時候就會出現一種可能性:狩獵成本過高。這時候就會使偷獵者停止偷獵。再比如:法律與社會因素。當a動物少到一定程度,會引起國家相關部門重視,輿論和一些動物組織也勢必會對偷獵者施加壓力。有可能在這些因素下,就會停止狩獵。
對於題主的問題1的邏輯,我的這兩個「比如」也同樣適用。
只是舉個不恰當的例子。
之前看過一個犯罪案例,一拯救第三世界國家女性性奴的正義NGO組織背後恰恰就是那個販賣這些女性的世界犯罪集團。
確實可以說,有些過,被陰謀論洗腦。
可是層層分級,誰又能知道在頂層操盤的手裡的也許圖利也許是妥協而造就的交易。
我一向認為,非常有必要知道陰暗面,但更有必要得強大起來,用自己講求公正的價值觀在這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上活下去。
我相信回答問題一定要做到邏輯一致,絕對不能使用雙重邏輯。
依我看,禁售政策雖然抬高了賣方的風險,像你我這種守法良民必然退出,但世上總有一些人風險偏好極高,他們看到該行業因供給缺乏而擁有的潛在的暴利後,不惜踐踏禁令,毅然決然地進入該行業。
由於禁令的存在,圈養瀕危物種是無法實現的,因此這些膽大妄為之徒只能依靠偷獵手段獲得這些瀕危物種。他們心裡很明白,這種手段獲取獵物不能長久。然而對於偷獵者自己,他們自己的生命亦不能長久,說不定明天就被抓起來呢,所以不可能在意這麼多。
這就是為什麼禁令頒布以後,獵殺數量反而增加。
貫徹邏輯一致的我,認為禁令全面落實是沒有用的,原因在上文解釋過了。可以見得,禁令就代表著風險,風險越高,利潤越高,偷獵者就越是不擇手段,偷獵數量就越多。
破除政府神話吧。「政府從不解決問題,它只會製造問題。」禁令無論如何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相反,政府卻已「效果不好」為由加大監管力度,卻從不反思監管本身是否有問題。政府的監管,無不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而政府的一切錢財,都是依靠徵稅與通脹獲得的。換作各位看官自己,你們是否願意為政府對瀕危物種的監管而付費?認領一個,一年100000元,如何?
抓捕獵者沒用 最後為了利益更多來捕獵 應該抓得是買的人 因為坐牢無法緩刑 犯罪陳本太高 為了買一張皮毛象牙要坐牢 什麼說人吃豬 殺大象 殺老虎無所謂 問題現在人和動物不同 一部電影說 老虎殺動物吃為了生存 人類殺動物為了他們毛皮 你見過老虎殺鱷魚不為吃鱷魚 為了把鱷魚皮披在身上對其他動物說 我穿鱷魚皮 你們狼穿豬皮 立法更多針對懲罰買者才能有用 (其實想想有些高層立法者其實妻子親戚也有象牙等收藏)
想起來NHK紀錄片里韓國頒布《非正式員工保護法》卻把非正式員工逼上了絕路那段了。
在沒有法律等強制手段支持的情況下,不會對偷獵有什麼影響。就算有法律他們也能想盡辦法鑽空子,更別說我們國家還沒有。就好比一個人插隊,你只能在道義高度制裁ta幾句,但你採取了措施就一定是你的錯。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一群人只能看著偷獵者獵殺,在旁邊強烈譴責罷了。
如果沒有動物保護主義....應該沒有偷獵一說吧
謝謝邀請。我的理解你想說的是物以希為貴?但是,保護是必須的。杜絕殺戮的唯一方法就是嚴懲,嚴懲加嚴懲,貌似與動保的推動無關。。。
單從邏輯上講兩條不矛盾。第一條只是第二條的第一階段,即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供給曲線左移,此時並未達到均衡點,求大於供,故開始第二階段,價格上漲,需求減少,供給增加,至於價格上漲之後供給會不會繼續增加,個人認為從長期看是不會的,前提是偷獵不是種地,不符合蛛網模型。因為此時需求減少了,增加供給會偏離均衡。這只是套用西方經濟學的觀點,並沒有考察具體的偷獵過程,禁止程度等因素
推薦閱讀:
※是否許多變數可以用正態分布很好地描述?如果是,為什麼?
※從零開始學數據分析,什麼程度可以找工作?
※面試官如何判斷面試者的機器學習水平?
※貝葉斯學派與頻率學派有何不同?
※強大數定律和弱大數定律的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