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人口流失對我國的農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跟我媽打電話,我媽說村裡幾乎快沒人了,都出去打工了。家裡有幾畝地,我跟我媽說別種地了,咱也不缺那幾畝地掙得錢。我媽說那地沒人種啊,擴不出去(意思就是這個地給別人去種,一畝地一年人家給你200斤糧食,這樣叫擴)。我可以想像一個村子幾百個人但是只有百十來人還在村裡的情況。而且我相信這樣的情況在我國農村應該是普遍存在的。那麼我想問,我們的糧食從哪裡來?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糧食產量會不會也越來越少?我們現在是在吃老本嗎?接下來糧食的價格會上漲以挽留更多的農民來種地而不是打工嗎?

本問題已收錄進圓桌:動態 - 農村金融

更多討論歡迎關注: )


農業人口流失不是壞事,而是一個農業國家轉型時的正常現象。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在保持糧食自給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現代化,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促進農業人口充分流出,如此,資本、技術和先進的管理制度才有動機進入農業生產。

一,在過去20年中,農業人口流出對糧食生產影響不大
當農業人口流出時,我們可能會首先擔心:如果沒有人種田該怎麼辦?從中國過去20年的經驗來看,我們似乎暫時不用為此憂慮。

上圖來自當代中國農業革命——新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系統估測(1952-2011)(No. C2014001)/討論稿
從上圖可以發現,中國的農業勞動力在1991年達到了峰值,約3.9億,並在2011年下降到2.66億。在連續20年的勞動力下降同時,中國的農業增加值卻年年攀上新高,在勞動力總量下降30%的二十年中,農業增加值翻了一番。

二,中國農業的機械化水平仍然不高,每畝勞動力所用勞動力偏多。
農業部的張宗毅研究員的一篇研究發現,從1985年到2011年,機械化的發展替代了1.78億農業勞動力,但中國農村的機械化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小麥為例,2012年,中國每生產一公斤小麥,總成本約為2.17元。美國只需要1.51元成本。

來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彙編2013》,USDA ERS -
U.S. Wheat Production Practices, Costs, and Yields: Variations Across Regions
從成本結構看,中國約有35.1%成本為勞動費用,而美國僅有6.8%。另一方面,美國的機械、燃料和技術服務佔42.4%,中國僅佔18%。
機械化大規模生產下的農業,不僅單位成本更低,也能節約勞動力。理想狀態下,當機械進一步替代人力,直到中國的農產品成本結構與美國趨同時,僅僅需要當前的五分之一的勞動力,就可以達到同樣的糧食產出。(不過,中國耕地多複雜地形,不少地區機械化難以大面積鋪開,是機械化推進的阻礙因素之一)

上一幅圖,是1961年至2011年水稻主要產出國的畝產,來自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其中藍色的連線是中國。圖中顯示,中國的水稻畝產排名第一。

上一幅圖為單位勞動力產出。我們看到,雖然水稻的畝均產出在主要產出國中排名第一,可到了人均單產,中國一下子就回到了好兄弟印度的身邊,忝居倒數第二座。畝均產出和人均產出的鮮明反差,其背後原因是畝均勞動力嚴重偏高的事實。即便相對於同屬於發展中國家的南亞國家,中國的畝均勞動力也太多了。以水稻為例,中國的畝均勞動力為0.8人,是印尼、印度的三倍,是孟加拉、越南的五倍,是泰國的八倍。
在主要作物中,水稻已經屬於相對勞動密集型的品種,精耕細作能夠帶來更多的產出回報,中國用八倍於泰國的勞動力換來的兩倍產出,可能有理可說。但在小麥、玉米以及其他一些勞動力要求不那麼高的粗糧中,中國的高畝均勞動力也許無法帶來更高的畝均產出,堆積畝均勞動力以達到「精耕細作」的要求,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讓勞動力流出,使用機械來代替,會是更好的選擇。

三,城市的生產率提高:農村機械化鋪開的前提條件
正如是什麼促使西方國家發生了改變人類進程的兩次工業革命?這個答案所說,有先進的技術,有可得的機械,並不意味著農民會使用它。同樣是收割一公傾水稻,如果僱工的成本比收割機更低,那麼農民當然會使用僱工,而不會使用收割機。當僱工提出的工資要求逐漸提高時,收割機才會逐漸顯示出他的優勢。而農村僱工的工資水平,正是由其在城市打工所得的工資決定的。

提高城市生產率——增加城市工資——農村勞動力城市化——農村勞動力成本提高,資本、技術和先進管理顯得更便宜——資本和技術大量進入農村,農業進一步機械化,是中國未來所希望看到的一個良性循環。除了一些必須要求」精耕細作「的作物外,資本和技術將能代替絕大部分農村勞動力的流出,並讓畝均產出維持在高水平。在這個意義上,勞動力的流出,並不是需要擔心的事情。

反過來,如果我們為了某些目的而給農村大量補貼,或者提高其城市化成本,讓農民盡量滯留在農村,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將永遠無法實現。


翻了好久,終於遇到了喜歡的問題...
問題其實即複雜,又簡單。
——————————歡迎討論!————————————
首先是城市化。
這是我們國家近期以來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造成你家鄉「村裡幾乎快沒人」的根本原因。這是國家的戰略,也是市場的驅動農民自己的選擇。農業產值太低了,我想題主很清楚一畝地糧食多少錢。城市化就是農村人口放棄農業進城,從事價值產出更高的製造業或服務業。從國家角度來看,比起工業和服務業,農業能夠拉動的經濟增長與社會效益是極低的,城鎮化可以迅速提升經濟與稅收。從農民個體角度看,比起較為偏遠的農村,除了收入問題,城市裡發達的醫療條件、子女可能享受到的教育水平、社會服務的便利程度都是農村遠無法比擬的,這一系列的問題造成了能夠適應城市生活的農村人口向城市湧入甚至定居城市。而妙就妙在這雖然是國家戰略的需求,而整個城鎮化的進城卻是農民完全自發自主的,政府要做的只是放寬城市准入條件(戶籍制度)並提供足夠的城市公共設施。

圖 世界各國城市化率與經濟發展水平關係圖

圖 世界各國城市化率與經濟發展水平關係圖

(這圖好難看好噁心啊,強迫症根本受不了啊)

我國目前的城市化率在50%左右,萬惡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80%以上,毫無疑問這個城市化還是要繼續深入進行下去的,如上所述,這既是國家戰略需求,也是農村人口迫切願望。雖然中國快速城市化的終點到底是多少還眾說紛紜,但現在的城市化率是肯定不足的。
由此題主村子的人還要進一步減少,另外更偏遠的中西部山區的農村人口也要加入這個城市化的大潮。
既然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那麼下面回答答主第二個問題,地誰來種。
——————————歡迎討論!——————————
上面有同學舉到日本的例子,我倒是覺得一個例子也許更合適,發生在英國工業革命期間的「圈地運動」。

在12到19世紀,歐洲出現了所謂的圈地運動。在這段時期,羊毛製品的銷售量大幅增加,商人們為了增加羊毛的數量以滿足市場,因此使用不同方法圈佔、合併耕地,而其中的方法包括了把公地私有化、強迫小農民售出土地等,以增大牧場面積。由中世紀到18世紀,整個歐洲的農業體系十分相似。封建社會的農業體系通常使用敞田制(open field system)。最早追溯到十二世紀,在英國,少數公用田地被圈起為私有田。而這一運動在十五和十六世紀迅速展開,此時羊毛成為相當具有利潤的商品。16世紀至17世紀,圈地行為被羅馬天主教會公開指責,反對圈地行為的法令也被頒布。然而18世紀歐洲農業的機械化要求寬闊、集成的農田,之前的敞田制成為了瓶頸。之後一系列的國會法案,使圈地運動於1801年被合法化。

由於農業產值過低,導致很多遷移到城市工作的農村人口甚至可以放棄這一部分收入,讓良田長滿荒草。我曾經關注並參與過某地區「空心村」現象的調查,那些地區由於鄉鎮企業的存在,即便是留守村子的勞動力也不願參與耕種,大片耕地閑置。然而事情會一直這樣么?當然不會。
粗略算筆賬吧,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在1.1元/斤左右,非極端惡劣氣候條件下小麥畝產約800-1000斤,以一個華北平原地區的農村為代表,作物兩年三熟,人均2畝,除去化肥,農機,必要的灌溉等費用。那麼半年時間的人均純收入不會超過1500元,這1500元還要再包括你這半年時間內吃穿等等費用。而現在即使是東部省份二三線城市的零工,每天最低也在100左右。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地會沒人種么?當然不會。因為用於農業的土地是有一定產值的,而農民的勞作是可以被更廉價的機械化代替的。我們剛剛算過種糧食的話每畝地半年不過1500元,而如果利用大型農用機械對成百甚至上千畝耕地統一耕種,這樣即便每畝出產較低,巨大土地數量足以吸引資本對農村空閑入地進行整合利用。其實很多地方正處於一個節點,有一部分人在城市工作,而仍有相當一部分人留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在耕田分散的情況下,大型機械化設備很難展開,現在的問題不是城市化率太高,而是太低太慢。
另外大可不必擔心沒有糧食可吃的問題:

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0193.5萬噸 增長2.1%

一方面上述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依靠市場的逐步影響而並非全國統一的步驟,總會有的地方率先完成了農場式機械化,有的地方還存留有一部分分散耕種的農民阻礙機械化,更少偏遠的地方還是以農民分散耕種為主。而我們也會常常看到一些國家和地方對所謂「種糧大戶」的補助來加快這一過程的完成。即便是真有一天,糧食產量出現了補給困難的苗頭,因為地還是在那的,只不過沒人種罷了,國家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強制手段讓地里種上糧食的。
——————————歡迎討論!——————————
簡單結論:
由於經濟發展的需求,城市化迫在眉睫,需要農村人口放棄農業向城市的製造業與服務業轉移,這一過程是我們在經濟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而在城市化進展到一定程度,個體勞作的方式也一定會被大型機械化的農場式勞作所代替。

幸運的我們將會見證這一歷史大潮中精彩的時刻。

2014/05/22 子
——————————評論回答————————————
@郭超平
上面兩個難看的圖應該是某政府報告中的
下面是好看點的圖:

圖 Global urbanisation and wealth/全球城市化率與財富情況 (X軸城市化率,Y軸GDP)
[圖像來源 economis/經濟學人 中國的城市化之夢與地區現實]

上述來源,只有圖沒有具體數據,如果要找具體數據,肯定要去資料庫啦

這是我在某論文中找的,如果希望尋找更多國家的,去上述備註的資料庫看看

2014/05/22 申 update
——————————評論回答————————————

@宋亞蒙
我們那再過幾十年也不可能實現大型機械的。我想不出我們那以後的農業怎麼辦,沒山沒水,丘陵地帶,毫無風景可言。十年九旱,一直到現在澆地都是個千難萬難的工作。沒有一塊特別大的地,全都是高高低低的地形,很多地方機器根本開不進去。另外,前幾天又打電話,我媽說家裡兩三畝油菜,我舅舅幫忙來收,最後只收了兩袋子。不會超過兩百塊。因為太旱了。

其實這一問題牽扯到的事情很多很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個體的農民,在像您家鄉這樣的農業生產難以開展的地區,無論是從個人還是從國家層面來說,放棄家鄉而轉投勞動回報率高的城鎮是最終選擇。農業生產難以為繼,勞動回報率過低,繁重的勞動換來的只是很少的收入,並且因為不適宜耕種造成了無論是灌溉還是其他成本都投入過高。
我記得知乎有一個「為何不拿外匯援助貧困山區」的問答,因為運輸成本等等原因,援助的成本將會是市場價值的數倍以上;而交通不便,當地農民也只能繼繼續依靠低回報的農業。要讓貧困山區的農村人口脫離貧困,就必須吸引這些人走出來,去機會更多,勞動回報更多的城鎮,或是大力發展教育(如希望工程),讓貧困地區的後代走出來。也許不幸的是,或許終會有一些自然村會消失,但遷徙到更適宜生存的地方始終是人類活下去的選擇。我們有祖先曾經生活在的溫潤的樓蘭,如今那裡是一片了無人煙的沙漠;我們有祖先曾生活在豐美的黃土高原,而如今那是一片支離破碎的溝壑。
關於一些既無法發展特色農業又沒辦法開展旅遊業的地區的農業發展的問題。我想這還包含了一個提問「國家有沒有必要持續投入農業困難低產出的地區,以確保耕地總量」。或者那個爭論已久的「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的問題。
這個問題,分析起來蠻麻煩的,先挖個坑吧......
2014/05/24 update


我是生於農村,畢業於農業大學,目前從事農業的年輕人。以下是個人所經歷和了解的一些事。

我們老家,組(村之下的單位)里,有10戶人,目前都是每家三代人,但是平時在家的只有5個老人。所有非小孩和老人的,都在外打工。
一是收入,種地的收入比不上打工的收入。我們那是丘陵地帶,耕地面積小且分散。目前耕地已荒廢80%,部分種植松樹等林產,不需要經常照料的。
二是,在外打工幾年,就無法忍受種地的艱辛。一般打工的都在室內,普工之類的目前工資水平在3000/月(東莞地區,一般每月休一天,一天工作11小時左右)。技術工種的待遇就更好些了夫妻月收入1萬2左右不難。
三,結合我家情況,就是子女教育問題。回到農村,教育質量差,而且需要有人陪讀(中小學)。而在外打工,不論是上普通學校,還是私立學校,教育質量都比農村高一大截。
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回家種地。

種地,目前大部分的農村生產方式依舊十分落後,在平原地區,機械化程度較高,在較開闊地區,也逐漸開始機械化,而山區之類,幾乎無法使用機械,難以提高效率。未來,會有更多不合適的耕地會被荒廢。
但是大面積的,平坦的耕地,在使用機械後,效率會大大提高,少量農民即可耕種大面積土地。而且,現在的機器已經非常先進,除去電視上常見的聯合收割機,我們還見過收土豆的機器,收玉米的機器,收棉花,收西紅柿(機器採摘一般是做番茄醬)等等。機器的大量使用,就能解放出大量的勞動力,目前,這一進程還在繼續,農民人口還將繼續減少,農民素質將逐步提高(什麼時候才能達到90%農民都是大學畢業啊,羨慕美國ing)。以上機器主要是是針對大田作物,另一方面,設施園藝的發展,使得我們能夠更全面的控制局部環境,配合合理倒茬,實現全年種植,採收。在高級的溫室,電腦精確控制溫度,濕度,肥的種類和比例,二氧化碳含量等等,可以大大提高產量,並且減少人力投入。這又解放出一大批人。
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育種技術提高,使種子質量提高,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的推廣,等等,都提高了產量,減少了人力投入。

糧食貿易。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進口糧食已經是十分平常的事,比如進口的大豆甚至比國產還便宜,大部分都是靠進口,同時產生的豆粕等,作為飼料供給下游養殖業。對於國家來說,更多農民進入城鎮就業,能創造更多價值,即使糧食產量少了,也能通過進口來彌補。

總結一下就是糧食要麼是種出來,要麼靠進口。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但種地的效率越來越高,糧食產量不會越來越少,解放出來的勞動力也能創造比種地更高的價值。沒什麼吃不吃老本,本身糧食也不能儲存太久,中儲糧的存在就是為了留點底子和後路,平衡下市場。這幾年糧價越來越高,但其他的物價也在上漲,糧價繼續上漲也沒法挽留農民出去打工,因為還是不如工資高。

在北京延慶地區
種一畝老玉米,一年一茬,收入大約為2200元,一般個人也就兩三畝地。大家可以算算收入多少。當然,種玉米費工少,而且還有機器翻土,播種,所以還有時間干其他活,不過如果是之前,全人工種植,效率就更低下了。

在未來,土地由零散的小塊變成集中的大面積耕作區域。大量使用機器,降低勞動成本,並且標準化生產,降低勞動量。糧食不會短缺。農民一定會減少。


這是我在知乎回答的倒數第二個問題。答案可能比較簡略,我會逐次增加其中的內容。
question1: 中國糧食夠吃嗎?
農業最大頭是糧食,從03年以來中國糧食一直持續增產,到今年已經是「十連增」了。而且糧食單產、耕地總面積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只要不發生自然災害,中國糧食按以往的發展依舊會上漲。
但是中國糧食的主要增長源自玉米,大米和小麥在近十年的增長都不明顯。

圖1 四種主要糧食的產量
數據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大米、小麥是主要口糧,玉米是主要飼料用糧(可轉化成肉),大豆是主要油料用糧(榨油),人均糧食產量超過400公斤/年,達到安全標準。
question 2: 有哪些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
玉米的增長,大豆的減產都反應了中國農業要素稟賦的現狀:一方面,大量人口導致中國人均農業資源短缺,主要體現在土地資源和水資源。中國人均耕地在世界排到120多位以後,人均水資源很少,是世界最缺水的13個國家。另一方面,中國有大量的農業從業人員,跟其他國家相比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即在勞動力投入方面,中國比許多農業大國更多。以下是分析:
1 資源方面
第一,人均資源短缺,導致人均農產品產量不高。第二,資源被污染嚴重,土地和水等資源被污染主要源自化肥、農藥的濫用以及工業污染。第三,水土流失嚴重。
2 農業生產
中國勞動力具有比較優勢,這是建立在勞動回報率低下的前提下的。
首先,中國農業生產模式落後。在中國很多農村地區仍然保留著小農經濟時代自給自足的模式,這種農業生產模式不僅低效,而且不利於對農業資源的保護。
其次,大部分地區缺乏基礎設施和機械化。直接導致低效。
再次,中國農業缺乏規模效應。小家小戶的農業生產,不能形成規模效應。
最後,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春種秋收,導致大量勞動力閑置,勞動力的利用程度不高。
3 現代化的衝擊
第一,城市化。(甲)城市化引起了大量人口流動,中國的農村人口大量湧進城市,使家裡耕地出租或者荒廢。城市更發達的服務行業,更快捷的生活方式,吸引農村人口的轉移,這一點在「農民工二代」有非常大的體現。(乙)城市化還佔用了大量土地,甚至是好地。
第二,工業化。工業化的結果跟城市化類似,人口流動和佔用土地。同時它還會引起污染。
4 市場因素
第一,國內市場。國內市場存在最大問題是大多數農產品價格過低,生產成本過高,導致農業從業人員的積極性不高,致使背井離鄉去城市淘金。
第二,國際市場。主要體現在大豆上。中國每年在美國進口最多的東西是大豆,大豆完全依賴進口。還有一點直接引起中國糧食自給率的持續下降,加上近幾年大米和小麥進口量的增加,糧食自給率在2008年跌破95%,2010年只有91.6%,2012年更是跌至88%。90%是一個坎,低於90%意味著比較危險。
5 其他
氣候因素。全球變暖會導致糧食減產。
question 3:我們吃的糧食從哪裡來?
不知道題主是哪裡人,中國3/4以上的糧食來自十三個糧食主產區。相比執行,糧食主產區的生產更規模化、機械化,政府有更多補助。所以就算有的非主產區有部分農業人口流失,也不會影響全局。
結語:農業人口流失對中國農業發展有什麼影響?
短期看來,農業人口的流失對中國農業發展只會造成極少部分地區的影響,中國農業生產的憂患不在於勞動力的流失,與之相反,中國勞動力的富餘、農業生產的季節性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勞動力資源浪費。但是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來看,農業人口必將繼續流失,因為在工業化、城市化高度發展的中國,第一產業人口縮小伴隨的二三產業的興起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中國要想保證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不能寄希望於留住勞動力,而在於:
1. 保護資源,合理利用。
2.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機械化。
3. 落實惠農政策,保證農民切身利益。
4. 實現現代化和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方式。
以上。


那麼我想問,我們的糧食從哪裡來?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糧食產量會不會也越來越少?我們現在是在吃老本嗎?接下來糧食的價格會上漲以挽留更多的農民來種地而不是打工嗎 ?
還是就這幾個問題回答吧,要不就沒邊際了。
1、我國的糧食供給在一些品種上早已經不能自給自足了,比如大豆、稻米等,每年的進口量數字是多少,我不知道,你可以另行搜索或了解。
2、種地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但是糧食產量我認為沒有到越來越少的程度,因為中國的農業水平雖然不能稱之為先進發達,但是幾十年下來,通過不斷的科技化、現代化、規模化,在種子、化肥、灌溉、收播等領域的發展還是很大的,單位畝產的產量增加是確確實實的。
3、農民出去打工,收入低是主因,但是只要走出去的,城鄉之間巨大的生活質量、教育差距以及很多無法量化的其它差距,也是很多進城務工人員不想回去的原因。
4、想達到種地、尤其是種糧食作物的收入水平和外出打工的收入水平一致,我認為是不現實、不可能的,糧食收購價格的上漲,是關乎國本的大事,裡面牽涉的問題之多用我的腦袋是分析回答不出來的。
種地是很苦的,現在的年輕人接收的信息和幾十年前已經完全不同,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在充斥著各種創富神話的年代,在身邊的出去的人不斷湧現出相對成功人士的年代,在別人刻意做作的衣錦還鄉只能艷羨的時刻,指望年輕人守著幾畝薄田去勞作,拿年底賣糧食換來的微薄收入面對不斷快速變化的周遭,他(她)的去留,由他去吧...........


是這樣。不知道樓主沒有聽過二元體制。所謂的二元體制,就是同時存在城市的現代部門和農村的傳統部門。
劉易斯的二元的模型就是在描述這個問題。在劉易斯模型中,傳統部門的勞動力是過剩的,過剩到什麼程度?過剩到勞動的邊際收益為0,因此即使減少農村勞動力,農業產出也不會減少。這時候農村勞動力的報酬顯然不是邊際產出決定的,而是保持在生存線上。
為什麼會這樣?設想一個人換電燈泡,他需要站在椅子上,顫顫巍巍,小心翼翼,效率不高,兩個人換燈泡,一個人扶著椅子一個人換,效率就高了一些。但是一百個人換一個電燈泡呢?多出來的人就純粹是浪費了,減少98個人也不影響換燈泡。
土地就是那個燈泡,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是在增長的。這些剩餘的勞動力為什麼沒有去其他的地方?因為沒有現代的生產方式去吸納他們。
一旦城市現代生產方式可以吸納剩餘勞動力了,他們就會流出,這個流出不會改變農村的生產力水平,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過剩的,並且可以極大促進現代部門發展,因為他們在傳統部門的工資是生存線水平,現代部門只要給他們至少不低於生存線水平的工資就夠了,這使得有更多的利潤用於投資,從而現代部門擴張。
隨著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傳統部門的勞動邊際產出也在提升,最終二元部門轉化為一元部門。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發展正是這種二元體制下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真實史實,這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必然規律,用不著這麼大驚小怪吧。

另外,勞動力人口減少產量卻提高了,說明這不是農業部門的沒落,而是農業部門的發展,因為我們的技術進步可以更大的替代勞動力了。農業機械化就是對勞動力的替代。這種替代不是你一直種地就能出現拖拉機。它需要有研發以及發達的工業體系,因此恰好是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才推動了農村的發展。
中國的農業人口在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裡邊都不算低的吧。現在還不是擔心的時候。。。


現在的問題就是到了難以為繼的時候了,土地產值過低,而人工成本急劇增長,導致農民不可能重視糧食生產。手機標記,明天繼續

也算是行業內人士,說幾點感受,不當之處請指正。
首先,反對排名第一的最後減少補貼的說法,農村勞動力成本提高,資本、技術和先進管理顯得更便宜也不一定會導致資本和技術大量進入農村。現在的問題不是補貼多了,而是少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落到實處。
一,我國農業發展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時候了,不要說繼續下去,就是現在也下滑很嚴重,農業十連增說起來要看幾個方面。
1、真的增加了嗎?給個數據,以黃淮麥區每年小麥區試的對照品種周18為例:

可以明顯看到2009年和2012年是減產的。可能有些同學說,那其它品種呢?周18減產的話其它品種也好不到哪去,因為這兩年主要原因是災害性天氣造成的病蟲害影響。那麼有些同學也說了,那還有其它農作物呢?那就是第二個問題。
2、糧食總產量也沒大幅度下滑啊?前面有同學說過,其實入世之後這十幾年來,糧食總產沒有大幅度下滑的另一個原因是玉米種植面積的大幅度增加,河南糧食產量第一大省的帽子被黑龍江奪走的重要原因也是玉米面積的大幅度增加,黑龍江的玉米播種面積每年一個台階,11年我看到的數據是8000萬畝以上,據說今年已經超過1億畝,原來大面積種植的大豆因為價值因素導致逐年縮小,顯然玉米的產量遠遠高於大豆。
3、糧食產量增加的ZF因素,不多說。
二、為什麼尤其是災害年份減產特別嚴重?
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投入,年景好的時候還好,到了災害年份,很多農戶幾乎很少投入或者乾脆不投入。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沒有人力,雖然我國農業人口名義上那麼多,但真正在家種地的除了老年人就是小孩,青壯年都出去打工去了。二是沒有價值。以某年抗旱澆麥為例,那年天氣特別不好,幾個月沒有有效降雨,國家和省里派督導組下去指導抗旱澆麥,有些老百姓即使催促著也不澆,一則因為沒有設備,農村家庭聯產承包之後的農業很大的問題就是水利設施的破壞,在這之前的那些水利設施,因為承包土地之後在自己的土地里佔位置,砸的砸,埋的埋,雖然這些年國家投入很多也新修了很多,但終究荒廢太長時間。二則是因為投入產出不成比例,我澆水要買水管,要出電費,投入那麼多,一畝地能多收入多少?200斤小麥也就200塊,甚至還不如我打兩天工掙的錢。所以農業在這幾年又重新回到靠天吃飯的時代了
三、為什麼不發揮規模化優勢?
現在大家會聽說有很多農場式的土地流轉,但具我所觀察到的,無非兩種,一種,小面積的流轉,一個種糧大戶有個幾百畝地,一年到頭,掙個辛苦錢,甚至有些時候還賠錢。還有一種,大面積的流轉,這種情況絕大部分(我所見的,當然不排除有例外)是靠國家活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套取國家的錢)。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這是由農業行業的特點決定的。
首先,農業行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低產值,周期長的行業。高投入:以5000畝土地為例(從農業產業來看5000畝土地都是小規模經營),大致需要有以下投入:土地流轉費用,土地流轉費用,各地差異很大,幾百塊甚至上千塊都有就算四百塊,這就是200萬;種子,玉米種子一畝地二三十塊是正常(今年例外),這就是二三十萬,一年兩季就是五六十萬;化肥,每一季怎麼說不得一袋複合肥一袋尿素(就算一年兩袋複合肥一袋尿素)這至少150萬。農機,小麥收割機一畝至少的三四十吧(恐怕現在都找不來了),且不說什麼播種,耕地,噴葯等等,如果自己買農機那還的加大投入(再算上折舊),再加上水電和人工,5000畝土地每年沒有500萬投入都很難堅持下來。高風險,即使有再多的科技措施,農業要想高產出還得看老天爺臉色,不然老天爺都不好意思讓你收回成本。
其次,經濟大環境決定沒人願意投入農業。在過去的十多年,房價高速增長,連實體經濟都受拖累,誰還會傻兮兮的投入到農業當中,有那幾百萬買幾套房也翻好幾番了。
再次,土地流轉是必然趨勢,但我想ZF也不敢把步子邁的太大,畢竟,土地是農民的立身之本,也是我們ZF當年能夠站住腳的根本,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走的依然緩慢。
四、感想
現在來看,如果長期不改革,農業產量持續下滑是必然的事情,導致的結果要麼糧食價格上漲(有同學提到了我們的糧食價格已經比國外很多國家高了,如果真的完全讓市場說了算的話,農產品價格早就上天了),要麼大量進口糧食。這兩種結果恐怕都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而方法問題,我們除了走歐美規模化經營的路子,的確沒有太多好的方法。當然,在這裡面加大農業投入(我們已經有許許多多的補貼,農業規模化項目資金,但真正能夠落到實處恐怕才是更應該關注的),增加農業補貼,開展農業保險(說了那麼多年也沒見真正實行,說到底還是風險大),也是不得不實行的。
實在沒時間寫論文雕琢文字,粗略一寫,敬請討論。


@chenqin 的答案非常好。我這裡再通過一個簡單的模型補充一下。

假設城市人均收入每月3000元,農村1000元(實際上13年的數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農村人均純收入8896元,基本負荷這個比例關係)。現在要提高農村收入:

方案一:發展城市化,20%的農村人變成城市人(如果城市化率是50%,相當於城市化率提高10%),假設城市農村的收入都不變(實際上因為土地是農業生產的最主要要素,剩下在農村的80%的人平均收入是一定會提高的)那麼原來的農村群體的收入平均提高80%,達到20%*3000+80%*1000=1400元,提高40%。

方案二: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農村收入在人均土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相對於正常的經濟增長,再額外提高30%。(為什麼要說額外呢?因為在方案一的城市化的發生過程中,城市和農村的經濟也會增長的)

在戶口政策限制,大城市勞動力短缺,農村勞動力極度過剩的中國,前者效果好而且很容易做。後者效果不好且很不容易做


事實上中國傳統的農村勞動市場存在嚴重的內卷化,大量的勞動力投入於有限的土地,導致邊際效益幾乎為零。城市工業發展後,因為城市工業中的邊際產出大於農業的邊際產出,農村勞動力會向城市勞動力市場轉移,剛開始,農村勞動力處於嚴重過剩無限供給的狀態,城市勞動力市場可以在不怎麼提高工資的情況下,大量增加人力資源,增長由此得以加速。當農村勞動力被耗盡後,城市勞工市場需要大幅增加工資才能請到新的工人,這個時點被稱為劉易斯第一拐點。
隨著農業生產率的提高,當農業與工業的邊際生產率相等時,也就是說傳統農業部門與現代工業部門的勞動報酬水平大體相當時,形成一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整個經濟——包括勞動力的配置——完全商品化了,經濟發展將結束二元經濟的勞動力剩餘狀態,開始轉化為新古典學派所說的一元經濟狀態。這個轉折點也稱為劉易斯第二轉折點。

這種農業勞動力流失是好現象,是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的現象,不會減少農業生產,也不會導致將來沒人種田的後果。總的來說,影響便是形成一個城鄉工農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農業的勞動效率實在太低,還應該減少百分之九十九才行。

美國農業人口也才三百萬,即使中國農民減少99%,也比美國多得多。
讓更多的人面朝黃土背朝天是殘忍的行為。


經常去農村出差,也經常和農民打交道,這個問題上面說的都很好,我就不談數據不說理論不討論城市化,說說實際情況(主要以山西農村為主)
第一,農民拋荒進城打工是因為打工賺錢多,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其實很多被拋荒因為山地,坡地,鹽鹼地,或者面積太小,交通不便,打下來糧食還不足以彌補誤工費和交通費。但是在一些土地多產量高的地區,農民還是會回來春耕秋收的。
以山西北部玉米種植為例,一畝地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等基礎投入約三百多元,產一千二到一千六百斤糧食(收購價不到1.1元/斤), 風調雨順時一畝地凈賺一千元出頭,如果一個人家裡只有五六畝地確實不值得千里迢迢回家播種。而且在很多山地純粹靠天吃飯,不下雨就不能播種,就算強行播種產量極低
第二,國家開始施行土地流轉政策,允許耕地轉讓,種糧大戶和新型農業合作組織有機會獲得更多土地,有利於提高耕種效率和機械化,小面積分散的拋荒土地也逐漸會被利用起來。
第三,一些農資公司也開始整合業務,從化肥經營,代耕代種,糧食收購一條龍服務,農民不需要回家種地也能保證基本土地產出。
綜上,農業人口減少、農村土地拋荒是市場行為,政府對待三農問題不應只是一味的補貼,應該抓大放小,盤活農村市場經濟,市場行為交給市場去解決,這樣才能有利於農村現代化的建設,很多問題也迎刃而解。


哎呀!沒有人種地了怎麼辦呀!沒有糧食吃了怎麼辦呀!你們為了國家的糧食安全一定要種地呀!我們給你劃18億畝紅線呀!

這樣的農民思維還是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不少人的念頭裡。(非貶義)簡單的來說,有幾個公理在現代化的當今是不成立的。

首先,對於個人來講,進城工作意味著更高的收入和更廣的見識,也就意味著更多更好更穩定的糧食來源。不存在「沒有糧食吃」的問題。

其次,對於仍然在耕地的農民來講,土地的連片使用恰好鼓勵了這些人使用大型機械工作,反而增加了工作效率。現代化的化肥,水利,生物技術和農業機械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多幾個人是根本比不上的。

解決這兩個點,就是要做好城鎮化和土地流轉制度。科技當然也是一個大重點。至於大大到底做的怎麼樣,那還要拭目以待。題主大可不必擔心沒有糧食吃,現在很多糧食作物都在大批進口了,比如大豆。再不濟,也可以進口。

不過,再怎麼樣都不應該有十八億畝紅線的小農思維。不讓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守著幾畝(薄)田是不道德的。


這將會有深遠的影響,我認為總得來說是積極影響。會有一個勞動力匱乏的陣痛期,接著就是農業逐步規模化,標準化,工業化,現代化。


1、農村勞動力的流失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問題了,這和國家的政策和經濟發展的方向有直接關係,即使農產品價格上漲也不會改變這一現狀;
2、習大大最近強調「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理念,意思很明顯農業的發展依然是社會穩定的重中之重,農村勞動力流失,不代表農業生產水平下降,目前跨界做農業的新勢力正在崛起,比如互聯網公司,比如褚時健、柳傳志等;
3、相比較歐美和日本,我國的農業水平還處於相對落後的局面,畢竟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個問題要比發達國家要難解決的多;
4、預測接下來的十年將是農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大量人口和勞動力離開農村,承包農戶不經營自己承包地的情況越來越多。

在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誰來種地」問題,強調要以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職業農民為重點,建立專門政策機制,構建職業農民隊伍。2016年4月,在安徽小崗村召開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加快構建職業農民隊伍,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自2012年以來,連續5個中央1號文件都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出了重大部署,特別是2016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把職業農民培養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


完全不用擔心,現在這麼多人不種地,很多田乾脆拋荒,也沒見中國有什麼人餓死,反而大家過得都比以前要好。
假設最壞的情況發生,中國發生嚴重的饑荒,這些地搶種土豆、玉米什麼的,再從畜生口中搶一部分糧食,應該也能保證人不餓死。更何況還可以從國外進口呢,像美國、法國、俄羅斯、印度、越南等北半球國家,巴西、阿根廷等南半球國家,要是這些國家集體糧食產量下降,也是人類滅亡的日子,不是中國一家能夠解決的。
還有,其實中國的生育率在下降,可以預計不久的未來,我國人口就會到達峰值,然後緩慢減少,那麼糧食的消耗量也可以以屆時為基準,小幅波動。我們的糧食還有增產的潛力可挖,問題關鍵在於糧價是否合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只要價格合理,這些人會回去種地。就算他們不種地,把地荒在那裡,也是應付突發事件的儲備。如果他們感覺不合算,願意將自己土地或租或賣,讓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數人和集團手裡,集團和地主也不會閑著,反而會想盡辦法迎合市場需要種植,以收取對應利潤。糧食少了,他們調整策略去種糧食,只要理論糧食產量遠遠大於消耗量,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我相信我們國家會走發達國家的老路,把束縛在土地上的勞動力解放出來,讓他們在新的崗位上創造更多的財富,對國家對個人都有好處。農業是一個極其分散的產業,誰都不可能壟斷,只有讓市場定價,只要市場機制還在起作用,題主的擔心可以休矣。


農業人口流失對農業的影響不大,相反很有可能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但是對城鎮(都不說城市了)的公共服務能力等其他方面是不小的挑戰。

————————————————
數據帝 @chenqin已經給出了農業人口流出對糧食生產影響不大(所以我對那些宣傳沒人種地多危險的有機人士們多多少少有些鄙視,就好像按他們那個做法說法農業能增產多少一樣)的結論,個人非常贊同,我來補充一下人口流失之後對其他方面的影響,就中國暫時的國情而言(^_^)

—————————————————
1、城鎮消納能力。受限於戶籍制度,城鎮化中出現了2.6億處於夾生層的農民工群體,這些人儘管生活工作在城裡但卻分享不到城裡的公共服務,導致致使社會基層結構穩定性差;另一方面,我國城鎮的基礎設施發展不均衡,中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待完善和提升,城鎮對農業人口的消納能力受到限制。
每年進城打工的人那麼多,你看看他們的住宿條件,他們的社保醫保,子女就學等問題,出來之後老人怎麼辦,政府根本力有不逮,所以還是把一部分人留(困)在土地上好了。我都不說硬體設施了,什麼路況啊,下水道神馬的,還有工資不高!
關鍵詞:看海、城市垃圾、夏天來了又要停電了……
2、就業能力。城鄉在信息收集擴散能力的差距較大,城市居民經常安排進行一些就業上的指導或者一些職業介紹機構,而農村對這些信息相對閉塞,造成就業能力和機會的不平衡;二是,對農村人口的就業歧視,造成了城鄉人口就業機會和就業實際的不平等,農村人口一般從事產業鏈中的低端環節,工資水平普遍較低,其利益也更難得到保障不說工廠的工人了,我們見得最多的應該是建築基地的那些工人,不安全吧,沒保障吧,就欠你工資怎麼樣了。是他門不願坐在寫字樓里嗎,肯定不是吧!但是他們有能力進入寫字樓嗎?
現在工地上四十歲左右的大叔們還有工地可以打打工,再過十幾二十年,工地打工的機會都沒了,因為經濟發展不再需要大量建設高樓大廈,已經建好了啊,再次,農民工的後代還甘於做農民工嗎。
當然,也可以說幹嘛非要去城市打工呢,可以啊,那你現在在老家又沒有地種了,我呆在家裡幹嘛,中國人民,特別農民很勤勞的,恐怕慢生活這類概念還沒接受呢,都不說租金能養活幾口人了,現在壓力又這麼大,是吧==。

最後,擔心農業人口流失沒飯吃基本上是沒必要的,想想如何幫助離開土地的農更容易更好地生活吧~

———————————
附上我回答過的另一個問題
現在農村土地轉作有機農業有哪些困難?從現實、經濟、國家政策、前景等幾方面

另外朱啟臻老師的觀點可以去看看

————————————說說補救方法——————————————
一、宏觀層面
1.調整土地政策,促進土地資源合理配置。(現在已經可以自由流轉了,但是我這邊感覺沒怎麼接觸到,可能是法律條規方面還有待完善,企業還在觀望?)

2.加大對農業的財政支持。「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農業發達國家政府對農業提供的財政支持相當於農業增加值的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國的農業財政支出相當於農業增加值的45%-95%,而我國2010年財政支農支出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只有20%。」[1]
3.加大對農村公共服務(包括基礎設施)的投入。
4.改革戶籍制度。由於中國當下城鎮發展中社會管理的質量還有待提高,所以戶籍制度改革無法一蹴而就,推動戶籍制度改革,應該重點推進在城鎮中有固定工作的農民工的落戶問題,逐步解決舉家遷徙的農民工的落戶,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微觀層面

1.發展針對農民的職業教育。以日本為例,日本的農民職業教育包括農業技術普及、農業繼續教育、高中教育以及國內外研修等,通過這些政策和支持,使日本的農民掌握農業現代技術,成為滿足國家現代化發展的綜合型、高素質的建設者,從而不斷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借鑒日本的經驗,在我國可以有針對性地農民進行職業教育,加強政府引導,同時鼓勵市場的進入。對於失去土地的農民也應該在再次就壓之前提供一些培訓。

2.鼓勵農村中介組織的發展。農村中介組織有利於集結民間力量,對培育農村市場,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改進農村管理意義重大。發展中介組織,鼓勵農民加入這些中介組織,能夠對市場信息的不完全性或不對稱性所導致的經濟中的不確定性進行糾偏,幫助農產品順利進入市場,簡化農產品市場中的矛盾。如圖[2]

[1]吳其勉.我國財政支農支出與農業產出增長的動態關係研究——基於1978-2010年時序數據的實證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5(4):48-53

[2]徐頑強,李華君等.《農村中介組織網路解析與構建》.科學出版社.2011


我們的糧食從哪裡來?
我國糧食早已經可以自給,不然怎麼會說已經基本解決溫飽問題。而且要奔小康呢。
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糧食產量會不會也越來越少?
種地的人少了,土地集中到了中糧大戶、合作社和農業公司手上,更有利於使用新技術、新 品種、提高產量、質量、有利於糧食增產增收,和確保糧食安全。
我們現在是在吃老本嗎?
國家糧庫每年都有很多儲備糧,以確保糧食安全。但是我們現在吃到的多數是新糧食。很多陳 糧都浪費了。還有部分學校食堂來消化儲備糧。
接下來糧食的價格會上漲以挽留更多的農民來種地而不是打工嗎?
糧食是特殊的商品,價格受市場和政府雙重調控,價格高,物價高,經濟不穩定。價格低, 農民種田積極性不高。
產更多糧食,關鍵還是農業現代化。不在農民,在科技進步。


排第一的答案從宏觀角度說明了農業人口流失對農業生產並無負面影響,且會帶來生產率的提高。我從微觀角度補充一下。
黃宗智在其研究中指出,農村人口過多而生產資料(土地)有限,導致勞動力邊際成本極低,為了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們傾向於不斷地往土地中增加勞動投入以提升產出。這種產出收益的增加隨著勞動力的增加而不斷減少,但卻足以阻礙資本、技術主導的生產模式(意味著需要更少的勞動力)進入農業生產,導致效益相對較低的模式反而佔據了主流,勞動力「內卷」,最終使農村生產率維持在極低的水平,農民收入無法提高,生產模式無法取得進步。在黃的研究中,以長三角洲某農村為案例,做了較為細緻的實證分析說明這一現象。(具體內容參見黃的專著,沒帶在身邊,回去再修改一下。)
個人認為,「內卷」的概念是了解中國農村發展現狀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對於有志於改變中國三農問題現狀的人而言,如何破解勞動力內卷困局,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改變農村現狀的關鍵。從個人經驗來說,最初涉及農業,試圖從物流規劃的角度對農產品流通中諸多環節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議,後來發現,無法採用精細化的物流運作模式是因為市場發展還處於類似完全競爭市場,參與者較多,沒有適於採用現代運作模式的組織基礎,而再往上追溯問題的根源,則是由於農村人口過多,從業人員過多,粗放、簡單的運作模式門檻較低且形成了規模經濟,對現代化的組織、模式產生了較強的抵制,最終形成了農產品流通問題的困局。有了這些前期了解,便更加認同溫鐵軍所言「解決三農問題的辦法在三農之外」的論斷。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農業人口流失對農業的影響,毫無疑問,這將帶來正面的影響,題主觀察到的土地撂荒等現象,只是目前並未對土地政策作出正式規定,資本並未找到合適、安全的商業模式,導致的短暫停滯,並不會是長遠的趨勢。事實上,我們也看到躍躍欲試的資本開始在土地政策的邊緣尋求進入的機會,但各地都在摸索,並未形成有普適意義的成熟模式。——中國的改革習慣於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錯模式,這遲滯了改革的進程,但確實也減少了風險,尤其在農業這一關係社會穩定的基礎問題之上。未來土地政策如何,資本如何提升農業生產率而不會造成社會不公,在廟堂和江湖都沒有定論,關於此方面的討論在此不詳寫了,實在太多。
但大方向是清楚的。
1. 城市與農村勞動力收益的剪刀差會在較長時間內繼續維持,以此推動城鎮化的進程。對農民而言城鎮化最大的動力在於享受城鎮基礎設施服務以及獲得更高的收入,通過人為壓低農產品價格,減少農村勞動收益的手段,減少農村人口,而將更多的勞動力安置在城市二三產業中。
2. 農村就業密度無法達到歐美國家水平。人多地少始終是基本國情,最終的平衡會出現在農村人均收入與城鎮人均收入持平的平衡點上,人均數十畝到百畝的土地面積最為可能,但很難出現歐美國家的大型農莊。——在這樣的經營規模上,會出現怎樣的經營業態,目前尚屬未知,畢竟從整個產業的角度而言,還是大規模的生產組織模式更具競爭優勢。
3. 機械化、農業相關服務專業化將成為潮流。在無法形成大型農場的前提下,規模經濟將通過將農業生產的各項工作外包給第三方服務組織實現。未來農機、有創新性的可行的農業服務模式,將會有極大的機會。
4. 農業產出和農業生產能力不會產生急劇下滑。國之根本,這是第一目標,不解釋。
5. 最初級農產品的價格不會大幅提高,這是推進農村變革,促進農業轉型的政策工具。但,從消費端來看農產品價格會持續上漲,這是建立在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用諸如「食品安全」「有機」等有附加價值的概念、服務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促使人們將更多的勞動產出轉移到農業,促進農業相關就業(而非直接補貼農業產出)。

暫時先想到這麼多,有些描述可能並不嚴謹,回頭再補充、修改一下。


農業發展的趨勢就應該是農業人口越來越少

二戰後,日本農業人口很少,四分之一的糧食需要進口。可是他們沒有選擇增加農業人口的道路,而是將這方面的精力主要投放在發展科技上。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其生產力大幅提高,農業人口所佔比例反而大幅減少,而日本在做到糧食自給自足的條件下,還能出口糧食。另一方面,糧食在日本國民飲食中所佔的比例還減少了,這說明什麼?說明日本人民還吃的越來越好了。

在簡雅各布斯的《城市經濟》里就有相關內容:

至於我國的情況,沒有進行過研究所以不敢說是不是和日本類似,但是受生產力發展影響,農業人口越來越少是肯定的。而糧食安全是否保障就不好說了,畢竟我自己也在農村看到大片荒地,可以說很多耕地都沒有好好利用起來,不過對我我國的可耕種面積來說,在保證農業科技普及的情況下,絕對夠自給自足。


推薦閱讀:

踩踏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從心理和行為機制的角度有規律可循嗎?
怎樣用博弈論解釋「皇帝的新衣」?
為什麼緬甸不能接納羅興亞人?
為什麼人類對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於收益的快樂?
如果地球逐漸遠離太陽,人類能繼續生存下去嗎?

TAG:人口 | 社會學 | 農業 | 農民 | 農業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