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球科學有哪些已經被廣泛接受或爭議的理論和假說?
這是個「大題目」。與其他學科不同,地球科學可能是擁有最多理論和假說的學科,所以這裡所問的「理論和假說」應該並不包括那些五花八門或曇花一現的「民科」理論,而僅指那些被地學界正在廣泛討論或曾經討論過的理論和假說。比如:板塊學說、雪球地球、地磁發電機假說、行星撞擊原始地球而形成月球、小行星撞擊造成的K-T大滅絕,等等。當然如果你認為某個理論雖然是非主流但卻很重要,很有前途,也可以介紹下。
將今論古
水成說與火成說
均變說與災變說
岩石三大岩分類
地殼均衡說
冰川作用
板塊構造理論
地幔柱學說
地磁發電機學說
全球變暖
地球的內核與外核
地震的機理和預測
地球自轉的動力
謝謝樓主邀請。任何一種科學理論在未得到實驗確證之前表現為假設學說或假說。 地球科學正是自然科學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地球物理現象和機理的過程大多是經過觀測和數據分析得到基本的規律,再根據已知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對所研究的自然現象及其規律性提出的推測和說明,而且數據經過詳細的分類、歸納與分析,得到一個暫時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釋。
下面主要說說氣候學領域中關於「全球變暖」這個當今很熱的話題。IPCC報告認為全球變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並指出全球變暖95%的可能性是人類活動引起(2013年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真的貢獻真的有這麼大嗎?還有很多假說從自然變化的角度說明當今全球變暖的成因,既然變暖就需要能量,地球系統的能量來源於太陽輻射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對於大氣這個圈層,熱量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太陽輻射加熱大氣,二是地球內部能量的自然釋放通過地氣相互作用加熱大氣。所以目前的假說多基於這兩者。
自然成因假說一:地球內部的熱量積累。這種熱量積累波及到地表,就形成人們所感受到的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內部變暖誘發冰蓋底部融化現象,可能說明南極冰蓋融化是地球變暖而非氣候變暖的重要證據(證據例如例如南極千米冰蓋之下的淡水湖——東方湖)。地質科學家已經發現,南極西部冰原不僅處在一個火山活動帶,而且在南極西部冰蓋下,存在著一個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更長、更深的巨型峽谷。正是這條大峽谷,將地殼中的熱量源源輸送到冰蓋底部,造成冰蓋底部融化。這可能是南極西部冰原融化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格陵蘭冰原因岩石圈變薄而引起冰蓋底部融化並向海洋注水的例子,也可以成為地球內部變暖的證據。
自然成因假說二:太陽活動。Physics Today 在2008年三月刊登了Scafetta 和West的文章《Is climate sensitive to solar variability?》介紹他們過去幾年內關於太陽周期變化對地球溫度影響的研究結果,他們的結論是太陽活動起伏跟地球溫度變化的起伏完全一致,並認為唯一的解釋是太陽變化左右了地球的溫度。最後兩位作者指出,根據他們的計算,地球溫度升高的69%是太陽引起的(這與IPCC的結論完全不同)。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十年太陽活動將會減弱,也就是說地球會越來越冷,所以也有人直接懷疑全球變暖的真實性(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隨著太陽活動的減弱,全球將會變冷)。
當然,還有其它一些有意思的地球熱源的理論:
繆志先先生寫了一本專著《地球的第二熱源:空間電磁感應熱》,詳細闡述了電磁感應加熱現象對地球的加熱作用,認為地球表面的熱量實際上是由我們常見的太陽輻射以及同樣悠久且可能更加強大的電磁感應加熱現象共同成就的,提出在地球這個具有偶極磁場的行星空間中,太陽風帶電粒子會不受阻礙地流進併流出地球磁場,進入地球磁場內的帶電粒子將在洛倫茲力和電流磁效應作用下,在地球自轉的過程中,在地球表面產生交變頻率為24小時一個周波的電磁感應加熱現象,該現象是促使地球變暖的重要因素。這不禁讓人腦洞大開。
全球變化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的、非線性的問題。從不同的影響因子、不同長度的時間序列分析得到的結論當然不同。因此目前的全球變化科學分為三大陣營:有人認為從2006年-2007開始已經進入全球變暖減緩期;一批人認為根本沒有發生所謂的全球變暖;另一批認為全球變暖仍在愈演愈烈。所以,除非地球系統模式把所有可能的影響因子(太陽活動、人類活動、地球內部活動)都耦合考慮進去進行模擬,否則全球變暖的爭議將永遠存在。當然要做到這一點科學家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例如地球內部物理過程十分複雜,難以探測和獲得大量數據並定量化地表達出來,所以地球內部物理過程在地球系統模式里基本還是一片空白。所以全球變化要求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天文地球動力學、太陽物理學、海洋科學、水文學、土壤學、生態學各領域專家的通力合作!
米蘭科維奇理論(1930年創立的一種關於古氣候變化的理論)。該理論認為,軌道尺度氣候變化的驅動力來源於太陽系各星體作用於地球的引力場的周期性攝動,及球軌道參數的周期性變化和到達地球大氣圈頂部太陽輻射能量配置的周期性改變。北半球高緯夏季太陽輻射變化(地球軌道偏心率、黃赤交角及歲差等三要素變化引起的夏季日射量變化)是驅動第四紀冰期旋迴的主因。這個理論的核心是單一敏感區的觸發驅動機制,即北半球高緯氣候變化信號被放大、傳輸進而影響全球。
感謝邀請,當今國內地球科學領域的研究仍舊較為滯後,關於地球科學的理論及學說層出不窮。當然不得不說,關於地球科學的理論前沿仍然是國外所佔據。當然,在地球科學的不同領域也有著不同的學說,假說以及理論。例如構造地質學中的板塊漂移理論,沉積學領域中的層序地層理論,岩石學中的火成論與水成論。本人是地質學沉積專業的研究生,所以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層序地層學。
層序地層學是通過對地震、測井和露頭資料的分析,研究在構造運動、海面升降、沉積物供應和氣候等因素控制下,造成相對海平面的升降變化及其與地層層序、層序內部不同級次單位的劃分、分布規律;研究其相互之間的成因聯繫、界面特徵和相帶分布。以建立更精確的全球性地層年代對比、定量解釋地層沉積史和更科學地進行油藏以及其他沉積礦產的鑽前預測。
層序的基本概念在18世紀晚期即已提出,認為地層的頂、底界是不整合的單位。到了1965年提出了第一代的全球海平面相對變化曲線和地震地層學基本原理,《地震地層學在油氣勘探中的應用》一書的出版標誌著地震地層學的誕生和層序地層學的奠基。1987年,美國哈克、韋爾、哈登博爾等,在總結各項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第二代海平面相對變化曲線,並系統地提出層序地層學的基本理論與概念。出版了《層序地層學原理》,它標誌著層序地層學進入成熟和蓬勃發展階段。
層序地層學
層序地層學是在地震地層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概括了地震地層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並綜合了生物地層學、同位素地層學、磁性地層學、沉積學和構造地質學的最新成果。其基本原理是構造運動、全球絕對海平面的變化和沉積物供應速度綜合作用的結果,產生了地層記錄,也可稱作地層信號。這些記錄反映了上述諸作用的規模、強弱、持續時間和影響範圍。其中,構造作用與海平面變化的結合,引起了全球性相對海平面變化,它控制了沉積物形成的潛在空間。
構造作用與氣候變化的結合,控制了沉積物的類型和沉積數量,以及可容納空間中被沉積物充填的比例。而河流和海洋環境中的沉積作用,又由於水流與地形和水深間的相互影響而引起不同的岩相分布。
規模分級
上述作用按其規模可以分為六級:持續時間大於5000萬年的稱為一級周期,500~5000萬年的為二級周期,50~500萬年的為三級周期,10~50萬年的為四級周期,1~10萬年的為五級周期,小於1萬年的為六級周期。
一級周期的起因是地殼的拉張、負載引起的地殼下撓、地殼的熱冷縮等,其地層記錄表現為沉積盆地的形成與發展;二級周期的起因是板塊邊界的調整、熱的擾動、大洋盆體積的變化等,表現為大規模的海進-海退旋迴、大規模的大陸淹沒;三級周期的起因是局部或區域性的應力釋放、氣候的變化、水體體積變化引起的海平面相對變化,地層記錄表現為褶皺、斷層、岩漿活動、刺穿作用和層序地層學的基本單位沉積層序的形成;第四、五、六級周期的起因分別是氣候和水體體積的變化、地球軌道偏心率的變化、地軸傾角的變化以及歲差引起的米蘭科維奇頻率。
一般認為,海平面的升降是全球性的,而構造活動是地區性或區域性的。儘管後者的強度通常明顯地大於前者,但是構造活動只能增強或削弱層序的邊界不整合面和層序內部的沉積間斷面,但不能製造這些面。
層序地層學主要根據露頭、測井、地震資料和高解析度的生物地層學斷代資料,進行沉積層序分析,解釋層序、體系域、准層序,建立年代地層框架;根據層序邊界編製構造沉降和總沉降曲線,並解釋盆地的地質歷史
將板塊碰撞或離散事件、重大海進-海退旋迴、岩漿活動、重大不整合面等構造事件與地層特徵聯繫起來,進行構造-地層綜合分析,劃分構造-地層單元、編製相應圖件、利用計算機模擬它們的發展歷史
研究層序內部的不同綏次地層單位,包括沉積體系域、沉積體系、准層序組和准層序。確定其地層分布模式和相帶分布;編製年代地層框圖、海面升降曲線、古地理圖件、岩相圖件等,以進行綜合解釋
圈定有利生油和有利於形成油藏的地段,提出可供勘探的井位,圈定有利於形成其他礦產,如煤、鐵、磷灰石等沉積礦床的地段,提出可供勘探的靶區。
層序地層學的誕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依照這些新概念,幾乎一切與沉積地質學有關的學科,都要接受重新檢驗和研究。
層序地層學下一步重要發展方向是建立和完善不同構造、環境背景下的不同級次的層序地層模式,特別是目前研究薄弱的陸相環境以及元古宙的模式;改進和完善全球海平面相對變化曲線,以及統一的年代地層表;在層序地層學理論與高解析度地震岩性勘探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基礎上,實現油藏、氣藏、煤田和沉積礦床等的鑽前預測和合理的資源開發。
呃~我是來談談 @保雲濤的回答~
全球變暖/氣候變化確實是目前存在爭議的一個話題。主流的科學意見是將近100年來的全球變暖歸咎於人類活動(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和人類活動改變地表植被),當然反對的聲音也有,理由也很多,只是這裡提出的幾點私以為都站不住腳:
自然成因假說一:地球內部的熱量積累。這種熱量積累波及到地表,就形成人們所感受到的全球氣候變暖。
如果南極、格陵蘭底下有地球內部熱量釋放,試問如何解釋全球的暖化現象?
自然成因假說二:太陽活動。
答主給了個鏈接,我也放一篇Lean, Judith L., and David H. Rind. "How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alter global and regional surface temperatures: 1889 to 2006."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5.18 (2008).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08GL034864/full。這篇文獻研究了自然因子、人類活動因子對於氣候變化的貢獻,明確指出Scafetta 和West的文章中69%的貢獻應該是10%。
空間電磁感應的那個我只能說腦洞大開。
最後的米蘭科維奇循環不是一個時間尺度上的東西。答主作為氣候學研究者,這個低級錯誤不能犯啊~
水、火成論早有定論,現已岩石循環解釋之,並說明三大岩類的出現。另外,包溫氏反應序列、岩石循環也告訴我們為何八大造岩礦物為何幾乎都是矽酸鹽類礦物。
均變、災變說目前以均變為主、災變為輔,同用以解釋地史變遷。
板塊構造學說與地殼均衡學說雖已為主流,但仍有其無法解釋的特例。
地磁的發電機假說與地震預測,前者真是猜的,後者則以目前科技仍無法做到。僅能以電磁波與震波兩者波速差異,進行數秒的預報工作。此方面,日本做得不錯。
結語。
地球科學實際上應該包含地質、天文、大氣與海洋,但這只提及地質學門,或許還能有其他討論才是。看到氣候變暖被提起了 可還木有人說tipping point(臨界點)答主就稍微補充點哈
剛過去不久的巴黎氣候峰會上,近200個國家代表達成《巴黎協定》,其中約定將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以前升高幅度控制在2度以內,並努力推動進一步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度以內。這裡的2度或1.5度就是很多氣候學家所估計的tipping point,即臨界點。一般認為,當氣溫越過這一臨界點後,全球氣候將會出現難以逆轉的變化。當然這個溫度並不是災害性氣候事件的直接觸發點,其意義在於,當氣溫越過這些臨界之後,災害性氣候變化發生的幾率將大大增加。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一臨界值是2度,另一些較為保守的科學家則認為是1.5度。
為什麼氣候變化會有這樣的臨界值呢?一大原因是因為地球系統存在著許多正反饋機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冰雪的反照率非常高,即大部分照射到冰雪面的太陽輻射將直接被反射回去而不會被吸收,而當全球變暖導致冰雪融化後,水的反照率要低得多,這樣融化後的水體相較之前的冰雪能吸收較多的太陽輻射,這樣地球吸收的熱量會增多,從而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過程。這樣全球變暖最終反而還加劇了全球變暖,形成一個正反饋機制。
既然如此,那地球會不會自動越變越暖失去控制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地球系統還同時存在著負反饋機制調節著氣候變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氣候變暖地表溫度上升,這樣更多的水汽就會從陸地或洋面蒸發,從而使雲量增加,而雲層可以顯著地反射太陽輻射從而使地表溫度降低,這樣就會放過來降低地表溫度。負反饋機制的存在對抑制全球變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如果人類仍然繼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使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正反饋作用將最終超越負反饋調節,推動地球系統不斷地向極端情況前進,甚至最終走向「失控」狀態。氣候學家利用模型模擬確定了tipping point的大致範圍,即2度或1.5度附近。並基於此來規劃各國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這就是我們在《巴黎協定》中看到的2度和1.5度的來源。
最後,去年春季全球二氧化碳月平均濃度已超過400ppm,達到了200萬年以來的最高值;地球平均氣溫已經比20世紀初增加了近0.9度,已逼近1.5度的臨界值;和曾經零下30度的嚴寒相比,今年一月北極的氣溫已經破0,導致整個北極大氣環流異常,中國大部分地區今冬的強寒潮與此不無關係。氣候變暖不是騙局,而是與每個地球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嚴酷事實!Act while we still can.安利一下導師唐春安教授關於地球演化的「地球大龜裂」假說。
——整理自「地球大龜裂」講座課件及相關報道。
簡介:唐春安教授從岩石力學中的龜裂現象出發,基於熱力學及物理學、力學理論,相對完整、統一地解釋地球演化過程主要的地質事實或事件。
因為有些看法和主流觀點相悖,目前爭議還比較大,也引起了很多討論。
該理論也在逐步完善中。一、基本假設
1、45.6億年前地球初誕生時,是一個充滿熔岩海洋的熾熱地球。沒有大陸,沒有海洋,沒有生命;
2、地球演化過程主要涉及五種熱:
(1)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熱
(2)從太陽輻射獲得的入射熱
(3)地球對外太空輻射的損失熱
(4)地球內部的放射性衰變熱
(5)地球物質凝固或熔融過程中產生的相變熱
二、地球演化的「鍋蓋理論」
地球從形成初期的熔融液態演化到具有岩石圈的固態地球,其中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地球的液態表面因冷卻發生相變,形成了固態地殼。這一過程好比逐漸變冷的火鍋被蓋上了鍋蓋。鍋蓋效應,導致地球像高壓鍋反覆噴氣一樣(即鍋內溫度、壓力會周期波動)產生溫度的周期性變化。地球誕生、成長和消亡的全生命周期中,地殼的形成、裂解、聚合,曾多次像鍋蓋一樣封閉地球。這種岩石圈封閉地球的作用必然引起地球內部升溫,從而產生高溫、高壓的積累。經過漫長地質年代的間歇期,以地球內部放射性衰變為主的熱積累,必然造成岩石圈的逐漸膨脹,從而引起地殼應力增加,直至地殼破裂,造成地球內部的熔岩災難性地爆發,並以猛烈的形式向太空釋放熱量,成為地球變冷的本質原因之一。
運用數值計算方法,可以模擬球殼在內部溫度上升過程中膨脹併產生表面龜裂的現象(下圖為RFPA模擬結果)。根據模擬結果可以推測,地殼在溫度膨脹(特別是熔融擴容)作用下的力學狀態,完全能夠滿足產生地殼龜裂的力學要求。只要有關地球內部放射性衰變產熱的假說成立,地球在內部溫度作用下膨脹的事實就不可否認。那麼,只要地球不斷膨脹,就終將逃脫不了以龜裂形式脹裂的命運。
三、地球演化的溫度周期
(1)在地球誕生的早期,地表的熔岩溫度極高,短期內很難形成表面相變凝固;
(2)一旦地球表面的溫度從熔融狀態的高溫降到相變的臨界溫度時,凝固過程會在較短的時期內完成;
(3)地殼形成後,由於其隔熱作用,將大大降低了地表的散熱能力,地表熱流值急劇降低,在外空間的寒冷影響下,地球表面迅速降溫;
(4)地表的溫度低於100℃,水汽凝結下降,逐漸形成海洋。
(5)當地球內部熱量積累還不足以抵擋外界寒冷時,地表溫度繼續下降,進入地球演化的寒冷期。
四、全球變冷與全球變暖
主流觀點:大氣變暖→冰蓋融化→火山與地震活動
新觀點:地球變暖→冰蓋底融;火山與地震活動;全球變暖
地殼減薄、增厚、破裂、修復等不同狀態,就決定了地球對外輻射熱值或熱量損失的大小,是地球演化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地球「由外及里」變冷過程誘發的冰期,稱為第一類冰期,主要用於解釋雪球事件等早期全球尺度的緩慢變冷。地球「由里及外」的變冷模式,稱為第二類冰期。主要用於解釋來自地球內部快速的巨量熱損失引起的快速變冷。
根據地球大龜裂假說,可以發現地球大破裂具有兩種製冷效應。第一種是大龜裂誘發大規模火山噴發或玄武岩溢流,從而造成大量釋放熱量。根據能量守恆原理,地球內部逐漸積累的熱量不能補充因地殼快速破裂而損失的熱能,地殼變冷勢在必然。第二種制冷機制,涉及大龜裂造成地殼底部大規模降壓。這種大規模降壓可能產生大規模降壓熔融。而熔融是一個吸熱過程,降壓熔融過程中的吸熱,必然導致周圍地殼降溫。降溫的高低,則與地殼破裂的程度有關。
因此,根據地球大龜裂假說,冰河期的形成可能與地球自身破裂所造成的熱平衡的波動有關,是地球大龜裂的必然結果。資料表明,新元古代冰期就是發生在羅迪尼亞超大陸裂解之時或之後。有學者認為超大陸裂解是形成這次冰期的直接原因之一。
冰河期結束和全球變暖不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大氣變暖,而是因為地球內部的熱量增加,使地球進入回暖期,是地球熱周期的必然結果。
五、地球收縮與地球膨脹
根據物理學原理,當物體系統的熱增量出現盈虧,溫度會降低,必然產生收縮。反之,當物體系統的總增量盈餘,溫度會增加,必然產生膨脹。因此,在地球的演化過程中,地球收縮與地球膨脹都是存在的,並與地球的溫度周期具有同樣的脈動規律。
地球膨脹是地球變暖的表現形式。在局部範圍內,可以是高原抬升及其由此誘發的地表深裂谷。東非大裂谷、科羅拉多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等,都與高原抬升有關,是地球局部膨脹的表現。從全球尺度來講,地球膨脹的表現形式則主要包括地殼尺度的深斷裂、洋中脊裂谷系等。
地球收縮是地球變冷的表現形式,最重要的應該是沉陷。由於地球變冷,殼-幔邊界產生液-固轉換。根據物理學原理之二,液-固相變時將產生縮容。縮容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在殼-幔邊界產生「掏空」現象,隨著「掏空」區域的增加,塌陷不可避免,即沉陷。
六、生物演化與生物滅絕
對於地質歷史上出現的多次大規模滅絕事件的原因,學界一直眾說紛紜。其中一次最著名的滅絕事件導致了恐龍的消亡。較為主流的觀點認為,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了這場浩劫。但是波士頓大學的馬修·傑克森和他的同事們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他們認為當時大量的岩漿通過裂隙噴出地表,從而抹去了地球上無數的生命。如印度的德干玄武岩區形成的時間,恰好與恐龍滅絕的時間相符。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質歷史上出現的許多大滅絕,似乎都和規模巨大的岩漿噴發活動同時出現。地球大龜裂造成地球演化過程中的熱-冷轉換,必然間歇性地打斷生物演化的進程,造成可能的全球性生命浩劫。
七、大陸漂移減速與停滯
地質學家張祖還先生早就計算過,如果沒有其他放熱機制干預,只要經過幾億年的積累,地球內部的放射性衰變熱就可使整個地殼達到熔化程度。因此,即使通過地球破裂可以釋放熱量,但在地球出現極端高溫時,部分薄殼發生熔融是可能的。
斷定14億至13億年及2億年左右,地球曾經出現過薄殼熔融是地球大龜裂模型中的一個大膽推測,並認為這是大陸可以產生漂移的基本前提。儘管目前還難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但通過對地球演化過程中地層鋯含量分布的分析,對於14億到13億年間和2億年左右地層鋯石含量分布極少的事實,只有大膽地假設地球一定處在罕見的極端高溫時期,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兩個「罕見的極端高溫」階段,很可能出現過部分薄殼熔融。如果這個命題成立,那麼,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根據地球大龜裂模型中的溫度周期假設,既然地球進入高溫期可能出現局部熔融,進入寒冷期則會出現再次凝固。那麼,大陸漂移的速度應該與溫度周期相關。當地球進入高溫期時,岩熔活動活躍,大陸可以裂解、漂移。而當地球進入寒冷期時,岩熔活動停滯,大陸的漂移也可能出現停滯。這一推斷與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卡內基研究所的兩名研究人員西爾韋和貝恩在《科學》雜誌報告的成果是一致的。他們經過研究發現,大陸並不是一直在運動,板塊構造運動曾有過全部停止的時刻。他們通過調查鈮、釷和氦的兩種同位素在古岩石中的分布情況,這些元素都是地球內部溫度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冷卻的可靠指標。這一冷卻過程很可能意味著板塊構造活動的相應減緩或停止。
八、地球龜裂與火山活動
(1)洋中脊裂谷系只是地球變暖過程中因地幔膨脹而產生的地殼開裂,並非新洋殼生長擴張帶;
(2)板塊邊界實際上是地球大龜裂的結果。
(3)巨量火山噴發與溢流(LIP)的機制不是簡單的「岩漿囊」供給模式,而是存在一個固-液實時相變的正反饋連續供給模式;
(4)巨量火山噴發或溢流的必要條件是溫度,但充分條件則是地殼開裂降壓誘發的熔融過程達到正反饋條件。
關於地幔柱的推論:
(1)地幔柱是火山噴發和熔岩溢流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2)地幔柱是被動發展的top-down模式,而不是主動發展的bottom-up模式;
(3)地幔柱不僅可以是「柱」的形式,也可以是「牆」的形式,取決與地表開裂的模式(集中型開裂或裂縫型開裂)。
關於東非大裂谷的推論:
(1)洋中脊裂谷系是近代地殼裂解的結果。東非大裂谷處於這個裂谷系的一個三叉口,而冰島(視頻)則是張裂縫貫通洋殼導致火山和溢流事件的結果;
(2)隨著地球內部不斷升溫,洋中脊裂谷系正在向深部不斷發展,未來將會出現更多象冰島這樣沿著洋中脊裂谷系發育的火山島;
(3)板塊邊界主要是由老的碰撞邊界與新的洋殼裂谷邊界(洋中脊裂谷系)組成的;
(4)除非地球的升溫使洋殼再次形成熔融或半熔融的軟流態,板塊不會出現漂移,且洋中脊的開裂寬度具有一個數十公里尺度的上限,主要受裂紋深度控制。東非大裂谷的發展不會形成寬大的海洋,冰島面積因裂縫增寬的貢獻極其有限。
——————————————————————
2月16日,整理到這裡,明天繼續。邏輯和結構有點亂,明天再好好整理一下。
PS:因為是知乎,為了專業性就直接引用了導師的講座ppt內容。
2月17日 1:40 增加第二部分「鍋蓋理論」和最後一部分「地球龜裂」,配圖有待增加,另外排版和邏輯還需要再優化一下。下一步整理儘可能做到既科普又專業。
2月18日 20:50 為了更好理解,引用了部分科技報道的內容,對多處進行重新整理改寫。下一次改寫為最終版,會針對第三部分和第八部分做一下改寫補充,但總體上不會有大的改動了。
謝邀~
水平較低,姑妄言之一種較為普及的:
恐龍滅絕的原因(許多絕滅事件的原因);
地幔對流說.
瀉藥,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地質工作者。
我所知道的就是課本學過的岩石水成論和火成論。
以前所有關於地震的「學說」,都是「假說」,現在出現了真說,「盆地、衝擊平原對成煤成礦、地質災害起了決定作用」,這一論斷,徹底將以往的「假說」全部否定,板塊根本就不存在,地球表面出現的各種形變,都是和「水」密切相關,也正是「水」的活動、運動,導致地質、地變,沉積層,地震、火山等等的現象,
推薦閱讀:
※為什麼站在地球表面的觀測者在任何時刻只能看到一半的天球?
※為什麼現在發現了的星體都是球形的?
※南半球的夏季總體上是不是比北半球熱?
※按照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向西走,是否一直白天?
※把地球對半切,留下另一半,會發生什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