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果向皇太極服軟,穩住皇太極,再集中力量鎮壓掉農民軍,是否還有延續的機會?

如果明朝向皇太極採用懷柔政策,甚至割地賠款,用以穩住皇太極,而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是否比兩面開打要好?看到很多次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讓農民軍逃出生天,起死回生,真的覺得太可惜。

我個人比較同情崇禎,也有欽佩,我認為他還是有骨氣的,國破之時,作為君王以身殉國,死的有節氣。

感謝李超字子越同志的解答。收穫了新的知識。謝謝。 謝謝各位這麼認真的解答。有一點我覺得說的是很對的,沒有時間改革內政,老百姓吃不飽飯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流寇是沒辦法徹底消滅的。而要改革,崇禎那會基本上已經是積重難返了,外憂內患。沒有時間跟環境做改革這樣的大手術。

對於崇禎的自殺殉國,從氣節上,值得欽佩。但是我覺得,他應該走,保全性命。因為他是晚明最後的旗幟,核心。而關外還有可用戰鬥的軍隊,南方一帶受戰亂影響也小,也沒那麼爛。他自己親自號召,組織抵抗,總比隆武,永曆那幫人強吧。答題的各位中也提到遷都的問題,我是贊成的。

遷都,聯合大順軍,一同對抗皇太極。(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崇禎,單一對抗皇太極都是不可能的,不結合全部玩完)三分天下。徐再圖之。 當然,這太理想了。但是是有可能的,對嗎?

「大明天下,奈何亡於朕手!」

〖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屍,勿傷百姓一人。〗

也許是因為好面子,不好意思逃跑,也許是因為無法接受國破苟活,為後人恥笑,也許是知道即便再怎麼努力,也是無力回天,絕望至極。總之,不是亡國之君的崇禎最終亡國了,國破身死。

再次謝謝各位的回答。


穩住皇太極,還有林丹汗,就算皇太極幫大明國幹掉了林丹汗,還有西北幾十年後就會做大的准格爾部,穩住了准格爾部,你覺得大明有多少信心抗住不到一個世紀就會直接見面的俄羅斯人?更不要說此時荷葡西三國早就來了,而兩百年以後,英法諸國就要來了。就內部而言,大明國從正統年間,民變就在全國各地前仆後繼的發生了,搞定了李自成,張自成怎麼辦,至於大明腦殘的財政體系和地方行政制度,早在明代中葉就已經弊端叢生了,要不然大明國的戶部尚書怎麼沒幾個有始有終的呢。
所以,千萬不要指望一個病態的政府可以依靠運氣活下去。


首先,北方異族文明的組織方式,從秦漢時期,到唐宋,再到明末是一個變遷的過程。

在早期,秦漢定基本盤時候,與北方部族的衝突(主要是匈奴),實質上呈現於這麼一種情況,北方游牧族生存模式和生產方式,決定了大部分游牧民族的子民都是天生戰士,組織形式也註定了他們可以快速形成相對堅固的戰鬥力,生產時代的人口分布零散,但由於馬匹馴服使得可以快速聚集,並形成早期冷兵器時代戰鬥力強大的騎射兵種。而這種狀況下,中原王朝很多時候都形成劣勢,但是為什麼中原王朝往往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在於農業文明強大的組織能力,一個作為大體量的農業文明,從皇權-貴族,士族-地紳階級-市民階級的精密古典統治機器,帝國式的經濟產出和自組織能力,使得中原王朝在長期衝突中相對於鬆散的游牧帝國組織力佔據優勢,一旦游牧民族的進攻鋒芒被擋住,中原王朝可以爆發最大組織能力的反攻。

而到了兩宋時期,這個組織方式就變了。遼金開始進行類似於宋的地方改革,主體民族和漢族的二元統治,以及城鎮商貿的建設,並且很快地通過學習和模仿來適應農耕為主要生產力,同時兼顧游牧民族的生產方式,並吸納漢人的農業技術,手工業和部分文化,也就是王朝化改革。這個時代的游牧民族已經不是當年的一波流南征的時代,這個時候的中原王朝已經比較吃力了。

而作為漁獵-採集民族,並且同樣有定居和城鎮雛形,並且兼顧粗放農業和紡織業的後金,從東北三部的內部崛起開始,就具備以上北方異族王朝化改革的底子。在皇太極時期,包括八旗擴展,吸納漢人工匠,保證佔領地商貿的農耕生產,等等,做到了極致。皇太極時期,後金佔領區實際上是一個穩定的農耕文明王朝,並且吸納了本地大量漢人工匠,農人進行底層技術革新,政制改革也比較成功。也就是說,關外的後金是一個穩紮穩打的後起異族王朝,其組織能力是大於文人階級和君權分裂,稅政壓民不壓官,流民亂起的明朝的,而且在努爾哈赤時代,雖然太祖身死,但是征明之戰,對於後金是收穫頗豐的。這種組織能力,註定了此時明朝組織的邊防是無法靠贏得幾場戰役來阻擋擁有龐大後被組織力的後金的,這不是明幾支精銳邊防軍就能夠擋得住的。
更何況在戰術上,對蒙古各部進行分化,並消弱林丹汗主要勢力,三次征伐過後,漠南蒙古作為生力軍加入到後金,並且整個北方地緣態勢已定。此時八旗擴張,漢八旗蒙八旗入列。其中漢八旗成型依賴於降將的直接任用和漢人工匠組織的軍備,包括紅衣大炮,以及相當比例的火器裝備,彌補了早期攻遼時期,在攻城戰上的戰損比。軍備,戰鬥力,戰鬥經驗均是明邊防部隊中上乘,並隨著南征的勝利不斷擴大。相反,明軍的邊防組織力是在走下坡路。

所以事實上,此時崇禎未必不想求和,而且某次「烏龍事件」也說明了其實崇禎有求和之意,而不了了之。而崇禎事實上此時也沒有什麼談判本錢,弱勢方向強勢方談判的基本條件是,弱勢方能夠長期守住底線,而強勢方可能會被迫陷入長期的消耗戰,但是當時並不是這個情況。後金勢力逐漸擴大,明內部流民四起,稅政博弈,使得無法從文人官僚階級,地主階級,和底層商業士紳階級,無從財力平內和攘外。。即使崇禎和皇太極議和,皇太極接受得可能性很低。退一萬步,皇太極真的接受了,他真得會傻傻等著你明朝慢慢平內亂,最後恢復元氣嗎?你確定他不會明朝平內的關鍵時期,撕毀信約?要知道皇太極可是個應變能力極強的政治家。。


·
說的就跟崇禎皇帝沒講過和一樣……
《明史·楊嗣昌傳》:

當是時,流賊既大熾,朝廷又有東顧憂,嗣昌復陰主互市策。適太陰掩熒惑,帝減膳修省,嗣昌則歷引漢永平、唐元和、宋太平興國事,蓋為互市地雲。給事中何楷疏駁之,給事中錢增、御史林蘭友相繼論列,帝不問。

《明史·陳新甲傳》:

初,新甲以南北交困,遣使與大清議和,私言於傅宗龍。宗龍出都日,以語大學士謝升。升後見疆事大壞,述宗龍之言於帝。帝召新甲詰責,新甲叩頭謝罪。升進曰:「倘肯議和,和亦可恃。」帝默然,尋諭新甲密圖之,而外廷不知也。已,言官謁升。升言:「上意主和,諸君幸勿多言。」言官駭愕,交章劾升,升遂斥去。帝既以和議委新甲,手詔往返者數十,皆戒以勿泄。外廷漸知之,故屢疏爭,然不得左驗。一日,所遣職方郎馬紹愉以密語報,新甲視之置几上。其家僮誤以為塘報也,付之抄傳,於是言路嘩然。給事中方士亮首論之,帝慍甚,留疏不下。已,降嚴旨,切責新甲,令自陳。新甲不引罪,反自詡其功,帝益怒。至七月,給事中馬嘉植復劾之,遂下獄。新甲從獄中上書乞宥,不許。新甲知不免,遍行金內外。給事中廖國遴、楊枝起等營救於刑部侍郎徐石麒,拒不聽。大學士周延儒、陳演亦於帝前力救,且曰:「國法,敵兵不薄城不殺大司馬。」帝曰:「他且勿論,戮辱我親籓七,不甚於薄城耶?」遂棄新甲於市。

題主說崇禎有骨氣不如說崇禎好面子。要沒有這個誤把將和條款當塘報傳抄的烏龍事件,說不定講和就繼續下去了。

至於講和不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大臣激烈反對,畢竟每個朝代的講和事件幾乎都是反面教材;
第二、烏龍事件沒面子;
第三、皇太極不是講和就能打發的。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笑死我了,那只是沒幹成而已。


歷史可以從文明衝突的角度說得很浪漫,但是經得起推敲嗎?我隨便問幾個問題:皇太極打破過山海關嗎?打破過明軍防守的北京城嗎?所以所謂游牧民族或者漁獵民族之類的分析根本就是在胡說,這根本就不是主要矛盾。

崇禎最終被自己人鎖在北京城,只有一個太監伴隨,臨死寫下諸臣誤我,告訴我們什麼?崇禎已經被整個上流社會拋棄了。這才是他的死因。

如果真的只是軍事失敗,還有南京完整的中央政府備份,還有英國和荷蘭的海上勢力,還有德川幕府可以聯繫,同時代歐洲已經是大航海時期,明軍已經進入火槍火炮的時代,可做的事情很多,還談什麼游牧漁獵,漢族工匠。康熙去簽尼布楚條約的時候,是自帶法國翻譯的,鎮壓吳三桂用了多少進口仿製的弗郎機和紅夷大炮,人家多懂得順應時代。

一戰損失十萬精銳,是因為游牧民族獲得了更多的火槍還是更好的火炮?實在懶得思考,看看明朝那些事兒也應該知道,這是因為一個sb帶著一批名將率軍分散鑽進對方的埋伏圈。這批軍隊的實力可以把豐臣秀吉推回海里,難道是輸的原因是在對方?是因為對方已經進化到你們說的半農耕半游牧/漁獵?按照這種說法,難道說解決之道是讓漢族農民也去打獵,變成半漁獵半農耕民族,這樣戰鬥力就爆棚了?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是鼓勵農民打獵的么?


不管怎麼樣,能混到只有一個嫡系太監陪著死,其他太監門都不讓他出,就想把他鎖死在北京,這皇帝一定做了很多違背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團的事情。

後來清軍為什麼南下那麼順利?都是用火炮和火槍的明軍在開道。為什麼之前zf軍打不過闖軍?看戰鬥大多是勝利的,最終卻被打進北京。明政府只不過丟了西北,北京就開城投降了。無非是上層有人要出賣皇帝。看看後來爭取新職位的人,多起勁。

你們難道真的以為清軍的主體是騎射的滿人?

投降後金?北京的權貴先降闖後降清,東北的吳三桂也是先降闖後降清,崇禎根本沒有資格也沒有機會作為自己階層的代表來向皇太極投降。去南京本來是朱棣的B計劃,這個現成的B計劃都無法實現,何況帶人投降這種很奇怪的想法。


至於為什麼內部矛盾激化,ds和權貴大打出手,皇帝卻被兩方面同時拋棄,請@姬軒亦


關於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就算明朝跟皇太極服軟,但就皇太極的性格以及當時後金國的情況來看,別說皇太極不想趁著這個機會混水摸魚趁著明朝內憂外患之際狠宰兩刀,就算答應了講和也只不過是想坐山觀虎鬥,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皇太極這個人在當時也算是一位極其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更重更要的是對於明朝有很大的野心。皇太極在位17年政治上廢除舊制強化君主集權、創設理藩院調節民族矛盾、重用漢官(漢人在他爹努爾哈赤手裡可沒少倒血霉),軍事上鞏固八旗制度,建立八旗(漢族)軍隊,兩征朝鮮,三定蒙古,五入中原,更是將後金該國號為大清(人家國號都立了,別告訴我說皇太極就只是很單純的喜歡換名字玩兒~)因此,就當是的形式來看明朝已是內憂外患,皇太極說什麼也不會輕易放棄入主中原的好機會,估計也就是看著大明朝跟老李老張死掐,在旁邊吹吹黑哨打打氣神馬的,最後看著差不多了再出來收拾殘局。
崇禎皇帝這個人呢就比較倒霉了,人倒是不錯就是有點兒生不逢時。一上台就忙這幫自己的木匠哥哥擦屁股,又是搞垮魏忠賢又是翻案平反的,在政治上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並且時不時的搞搞自我批評(罪己詔),使得明朝看起來有了中興的可能。但是明朝自萬曆朝就已經開始沒落,到了崇禎手裡已經是千瘡百孔,儘管崇禎皇帝為人勤勉,求治心切,很想有一翻作為,但是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矛盾叢生積弊深重,再加上連年天災,在短期內根本無法扭轉局面。你看漢武帝那麼牛逼烘烘的毆打匈奴,全賴有個好爺爺好爹搞了個文景之治給他攢下了家當,崇禎相對來說就比較慘了。再加上他性格急躁多疑(皇太極反間計間死了袁崇煥),做事又急於求成(裁撤驛站逼李自成下崗),以至於鑄下大錯。裁撤多餘的驛站就當時而言是件好事,但是有些事情得慢慢做,你丫一上來就要搞一刀切,讓廣大公務員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尤其是老李你砸了人家飯碗,人家能不跟你拚命。但是確如題主所說,崇禎此人雖然終究無力回天,但也不失為一個有骨氣的君王。
說到這個農民軍,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其實並不是神馬光榮的革命戰士,充其量也就是流寇。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軍的戰鬥力說實話就是個渣渣,雖然優於內地的老爺兵但是跟邊軍主力完全沒有可比性。對於題主說的先穩住皇太極,那就索性拋過皇太極不談,單單說明朝集中力量鎮壓農民軍的可行性。相信題主也發現了,老李老張等一波農民軍每每被打敗,但是很快又能起死回生。從根本上來說,李自成等人並不是因為有多正義,多順應天命才得到的支持(李張二人沒少干殺人放火禍害老百姓等缺德事),而是因為當時的明朝確實是因為以前積攢下來的種種矛盾和暴露的各種問題在天災人禍面前爆發了。老百姓吃不飽肚子就只能加入流寇混口飯吃,流寇四處流竄破壞生產又會動搖國本,使得更多的人沒有飯吃,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因此以當時明朝的情況來看,如果像題主所說的單單只是依靠集中鎮壓而不及時調整內政策略的話,或許倒下了一個李自成和張獻忠又會站起來個劉小康和王二鵬之類的。就算鎮壓了又能怎麼樣,也不過只是暫時的表面上的平靜而已,最終只會爆發更加強烈的起義。
關於當時明軍干不過李自成的一些原因,我個人認為:1.是兩線作戰。實際上,李自成的軍隊戰鬥力遠遠比不上明軍,每次都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而這個時候北方的皇太極就忍不住過來吹吹黑哨拉拉偏架,南方的軍隊北調,又給了李自成苟延殘喘的機會,最終成為心腹之患。2.內政原因。李自成一夥子走到哪兒哪兒都是饑民,說白了遍地都是兵,簡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強,再加上喊得什麼均田免賦的口號,老百姓們比較喜歡聽這個(雖然在萬惡的舊社會根本不可能出現什麼免賦稅的情況出現,但是就像搞傳銷一樣,這種口號喊著喊著你就相信了。。。);3.可能崇禎皇帝覺得李自成那廝好歹也算是大明子民,這怎麼說也是人民內部矛盾,應該有人民自己解決吧。反正最有戰鬥力的邊軍在防備清軍入關,戰鬥力奇差的老爺兵再跟老李躲貓貓,等到老李都攻進了北京城,在城裡吃香得喝辣的,清軍還在山海關外打轉喝西北風,只能眼紅老李運氣好;4.驛站取消,由於崇禎的一刀切(還以為他是賣切糕的)老李光榮下崗不說,由於大明體制幾百年來軍情就靠驛站傳遞,小朱一刀切,搞得軍隊信息不暢通,指揮和部隊反應都不及時;5.老李目光長遠,做流寇那個時候就知道打下一座城毀一座城的城牆,到後面積少成多了,下次再去光顧得時候就方便的多了;6.到了後期一些投機分子、落第秀才、反叛官吏神馬的紛紛投靠,使得李自成的農民軍的定位由流寇之間走向成熟,開始以佔據城市奪取天下為目的;7.李自成的農民軍經過多次戰役,大浪淘沙倖存下來的無疑都是極具作戰經驗的百戰之士,因此戰鬥力也大幅提高。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個人認為就皇太極的野心來看他不會白白放過入主中原的機會(朝鮮、內蒙都搞定了就差你個中原了),否則他就不是皇太急了~就算穩住了皇太極,就當時的社會形式,只要有飯吃願意跟上老李玩命的多了去了,再加上大明王朝也正處於風雨飄搖當中,崇禎皇帝的多疑急躁(錯殺袁崇煥),急於求成(裁撤驛站一刀切,老李說你讓我下崗,勞資就讓你下課)。正是以上諸多原因,個人認為延續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點看法,純手工打造(這麼多不容易啊),各位知友如果覺得還可以的話可以交流交流。


明朝又不是因為打不過皇太極才被大順滅掉的。。。要向清服軟幹嘛。。。


大明氣數已盡,換誰都無力回天。
不過作為亡國之君,有擔當,有氣節,也算條好漢了。


O(∩_∩)O哈哈~
闖王閣下立足關中扯起大旗:腐朽無能的明王朝統治者竟然與北虜妥協,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說明朱家已經淪為了北虜魚肉炎黃子孫的幫凶,北方蠻夷與華夏民族的矛盾取代了無產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


就說一句:
崇禎要有這個決策權也不至於最後連跑出北京城都做不到~
身死殉國之時身邊只有個太監。
諸臣誤我,只是句氣話么?

投降闖王的士人們翻臉不認先皇屍體的樣子,真美妙啊~


題主你真以為大明是亡於後金或者農民軍嗎?不是的。

中原王朝滅亡,基本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己搞死了自己。農民軍也好,少數民族政權也罷,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要把注意力總放在最後一根稻草上。


如果議和成功,撲滅了農民起義,可能會有暫時和平。
但是皇太極一旦再鬧騰,朝廷為了動武再征遼餉,又會逼一批農民造反
還是會搞成歷史上的那個樣子。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讀史要有歷史的同情心,不能輕易褒貶人物。再次上這張很久以前自己做的圖:

撫順、薩爾滸在萬曆四十六、四十七年就失陷了。天啟年又接連丟掉了瀋陽、遼陽和廣寧(廣寧丟得太可惜)。到了崇禎朝,明軍除了死守關錦防線外,問題就來了:如果你是崇禎皇帝,你怎麼辦?
從地圖可以看到,錦州瀋陽之間一片開闊,錦州在手裡,東北就還有希望。錦州丟了,東北全境淪陷,再圖恢復無異於登天之難。更重要的是,沒有錦州這顆釘子,清軍將會毫無顧忌地繞道蒙古,越過喜峰口長城,揮師南下直指京師。否則,便如芒在背,只敢剽掠而不敢停留。
相對於農民軍,清軍是正規軍,要保錦州,非得精兵強將不可。用兵遼東,就非得征餉不可。
割地?割哪塊地?清軍已經直面京城。賠款?烽煙遍地,哪裡有款?所以說,崇禎皇帝,難啊!


大明國的滅亡,其實有一定偶然性,並不是今日倒放電影式的必然。即使在1641年,主力野戰軍在松錦潰敗後,明朝依然有相當實力。
滿洲統治者不是全知全能,黃台吉對大明的困境,不會像今人掌握地那麼透徹。大明對他而言,仍然是疆域廣大、兵員眾多的敵國。清國也面臨著許多問題:一、喀爾喀蒙古諸汗與衛拉特貴族達成妥協,召開忽里勒台,制訂法典,共同對抗清國。二、察哈爾國的舊貴族依然暗藏不臣之心,甚至大批八旗察哈爾兵丁仍將自己視為汗屬阿勒巴圖。三、清國在大達斡爾地區的經略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各部落酋長時叛時服。俄羅斯開拓者在1643年就會抵達黑龍江。實際上,這些威脅在十七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一一爆發,給清國吞併中原的事業造成極大困擾。除以上三點外,旗主對汗權的影響、黃台吉身體的隱憂、朝鮮依然打著小算盤,這些也都是變數。
如果崇禎皇帝真誠主撫,拿出宋真宗,乃至明世宗的膽略,給到一個足夠的價碼,與黃台吉談和,後者不會不同意。事實上,黃台吉直到1642年,仍謀求和明國談判。如果明清媾和,哪怕十年和平,讓大明國有機會調遼兵翦除流寇,恢復秩序;華北、西北從滿洲入掠和流寇劫擄,以及大鼠疫中復甦,天下形勢就會不同。當然,也可能是清國大收財帛,打敗喀爾喀,吞併大達斡爾地區,再回頭南下逐鹿中原……。


這不正是清政府慈禧所做過的事情嗎?


明朝滅亡是有其必然性,朱重八制定的制度沿用到明末是有很多問題,但滿清替代明朝卻是偶然的。


這些年,隨著國家實力的日益強大,國內的民族認同感開始提升,在這個背景下,大眾開始對明朝的滅亡惋惜起來。其實大家惋惜的不是明朝的滅亡,而是滿清這樣的落後蠻夷最終取得了天下。對歷史有一定認知的大眾,內心深處是在表達對一個落後文明徵服一個先進文明的惋惜。


慢慢覺醒了民族意識的知識群體,會拿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蠻夷統治者與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的有骨氣的君王做比對!


明末資本主義已經開始萌芽,科技開始發展,海商開始崛起。如果當年華夏大地有一個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領袖出現,取代李自成,就算明朝滅亡,或許後面幾百年華夏民族就可以避開滿清無知政府帶來的閉關鎖國的悲劇。

我覺得研究明史,不能忽略南明的那段殘史,那是一段中華民族的真正悲劇。如果1648年時鄭成功氣量能大一些,和已成聲勢的李定國,孫可望聯手,也許歷史早就已經被改寫。彼時,李定國、孫可望在西南聲勢浩大;李成棟、李元胤在廣東反正;金聲恆、王得仁在南中國反正;鄭成功、張煌言在江浙沿海地區已成氣候;大同總兵姜鑲在北方蠢蠢欲動;夔東十三家在兩湖地區活躍無比。那是南明史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一段真正風起雲湧的時代,滿清在華夏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了!


剃髮令下,整個華夏民族都活在屈辱之下,只有那一段,無數炎黃子孫看到了曙光,自古胡人無百年的箴言似乎又將再次應驗。我們可以看到,在1658年的時候,無論滿清官方當時如何的用他們的宣傳攻勢詆毀鄭成功,都無法阻擋鄭成功勢如破竹的北伐之路!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那是南明史上最輝煌的一幕!


1658年金陵之戰,鄭成功敗得的確很可惜,表面看鄭成功是敗在緩兵之計上;深層次看,鄭成功是敗在他的大局觀上。不懂得統一戰線,不深刻理解聯合其他抗清勢力有多重要,無視李定國們的橄欖枝。也許這和鄭成功的成長環境有關,一半的日本血統,讓他更注重個人英雄主義,而相對缺伐民族融入感。


1658年是華夏民族真正的轉折點,隨著金陵之戰的失敗,鄭成功避走台灣,滿清王朝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開始了各個擊破的戰略。


也許史書上鄭成功被描述為民族英雄,但我相信在無數真的懂歷史的中國人眼裡,他或許會被很多人認為是民族的罪人。除了避走孤島的鄭成功家族,其他的抗清力量,都戰鬥到了最後。無論是英雄蓋世的李定國,還是帶著流賊氣質的夔東十三家,甚至是李成棟、李元胤們這些曾經被大眾認為的漢奸。他們為了這個民族的衣冠,留盡了最後一滴血。


相比在鬱林城孤軍奮戰滿清10萬大軍,最終著大明官服,四拜而哭曰:「陛下(永曆)負臣,臣不負陛下!」後悲壯自刎的李元胤,鄭成功真的該羞愧了!


相比之下,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才真正懂得如何不做民族的罪人。同樣是在海島上孤獨終老,張學良卻無愧於深明大義這四個字!


跟皇帝關係其實不大。

明末東林黨要不是那麼傻逼,士大夫么有點自覺都去自殺,情況本不會那麼糟。
當然要是天啟仍舊在位20年,大明也不會亡。


為什麼好多人說氣數,用這個討論政權存續真的大丈夫?
不論所用策略是什麼,關鍵的還是人。
其時南明的形勢對比南宋,除四川未在掌控,並未相差很多。若有強人秉國,政權最少可以維繫,學南宋發展商品經濟,等待火器成熟,對游牧民族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若當時即有雄主能收服吳三桂,立時反戈一擊亦未可知。


皇太極根本穩不住呵,能夠長趨直入到達山東,明朝穩不穩人家意義不太大,在皇太極跟前就是軟的嘛。
明朝實亡於滿朝大臣,積重難返,想盡辦法也只能延遲幾年而已。


皇太極隱忍數年 解內憂 登大位,滅林丹汗,平朝鮮 北征黑龍江 雄才大略,
這樣的人豈能被穩住,


割地陪款對英國人奏效,因為人要的是錢和市場,後金(和其它中華文化圈的人)最大的野心是啥,定鼎中原,這攔不住啊…


推薦閱讀:

朱祁鈺為何對哥哥那麼惡劣,卻又不派人暗殺他?
如果朱標沒死,削藩的話,朱棣會造反嗎?
如果甲午戰爭和日本打的,不是清朝,而是漢人王朝,會不會打贏?
明朝遺民錢謙益「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該話的日本演繹版最近被前統戰部部長批駁,如何評價?
如果崇禎在晚清當皇帝,會挽救清政府的危亡嗎?

TAG:明朝 | 歷史 | 歷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