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抗倭援朝,之所以能以4萬軍取勝,主要是因為騎兵還是火器?


先說結論:不能說戰爭取勝了,最多是平局,這個結果跟火器騎兵都沒關係。主要是有地緣優勢,戰略上沒犯錯誤,即便全是步兵去結果也不會有太大差距。

整個戰爭打得其實非常窩囊,戰術上明軍一共只取得過兩次勝利,上半場的平壤之戰,下半場的稷山之戰。明軍在上半場收復平壤之後就沒有過任何戰果了,戰爭進入僵持階段。下半場則由於日軍主動退至南部各港口和城堡,明鮮聯軍一開始就在這一線布防,並集中優勢兵力幾次展開進攻,全部失敗。水軍一共參與三次戰鬥,全部失敗,就不提了。

明軍的火器技術除了火炮上比日軍有優勢以外(因為日本壓根沒有),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明軍當時使用的主要是佛郎機與將軍炮系列的中小型火炮,野戰不如鐵炮靈活,攻城威力又不足,而在防守上更有優勢。蔚山城之戰明軍的火炮根本無法攻破日軍的防禦,只得採取圍困,泗水之戰炸膛大敗都可以看出明軍火器運用的水平並不高。而三眼銃系列火門槍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而騎兵,明軍確實比日軍要強大,碧蹄館以劣勢兵力陷入日軍包圍還能成功撤退既是例證。下半場的稷山之戰得勝也是明軍的騎兵與日軍的遭遇戰。但是騎兵在朝鮮沒有得到很好補給,戰馬損失巨大,再加上戰爭多是攻城戰。騎兵的作用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

明軍最主要的作用,體現在戰略防禦上,讓日軍不再有機會發起有效進攻。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挫敗了日軍的戰略企圖了,坐擁補給優勢與國力的優勢,缺少補給日本陸軍最終只能在防禦和游擊戰中消耗,一旦進入這種僵持比拼的就是國力,日本最終被迫撤退是必然的。最終日本和中國都沒有完成自己的戰略目標(收復朝鮮與入侵明國/下半場改為吞併朝鮮南部四道成為朝鮮宗主)。所以這場戰爭最多只能說是平局。


因為那時候的明朝還沒爛透,還有錢有人打仗……
騎兵和火器,發揮戰鬥力都是需要老鳥的,都是要燒錢的。


總體來說日軍的失利有這兩方面原因,但是都不是決定性原因。
萬曆抗倭援朝分為兩階段,前一階段是公元1592壬辰年的援朝軍事行動明朝派出的軍隊是題主所說的四萬餘人,這次軍事行動其實也就打了不到兩年。中間因為沈惟敬和小西行長兩個大忽悠的欺上瞞下和談了幾年瞞不住後日方再開戰端,第二次開戰是在1597丁酉年,明朝這次因為做足了思想準備派出了十餘萬軍隊赴朝。題主說四萬軍隊那就默認由李如松指揮的第一階段壬辰之亂。而之後的丁酉再亂十幾萬人打的那叫一個窩囊,最多只能算平手不能算勝利。
壬辰倭亂之初,由於朝鮮軍隊的缺乏準備、士氣低下、久疏戰陣等原因,朝鮮方面可謂兵敗如山倒。「三都八道」相繼失守,朝鮮政府被打到中朝邊境的義州苟延殘喘,除了朝鮮的名族英雄水上大BUG李舜臣在海上砍瓜切菜外,在戰爭初期朝鮮是沒有勝戰的紀錄的。
明朝的援朝從遼東將領祖承訓的先頭部隊進入朝鮮開始,因為其輕敵冒進與朝鮮方面坑爹的情報工作等原因,祖承訓所部在平壤城中的巷戰內被日方「鐵炮」(日本人根據西葡荷的火繩槍仿製的火槍)隊全殲。
祖承訓所部的潰滅,也為李如松帶領的明軍入朝拉開了序幕。第一階段中日雙方拿得上檯面的戰鬥其實就兩場平壤之戰和碧蹄館之戰(朝鮮方面除了水軍的李舜臣,和陸軍唯一名將權憟外基本沒有拿得出手的戰果,基本都是協同作戰和運糧草)。
首先來說平壤之戰,平壤之戰可以說是抗日援朝前後兩個階段中,中方真正拿得出手的打勝仗,以極少的損失獲得巨大的戰果。中方是由李如松率領的中朝聯軍約四萬人,日方守城的是小西行長行長率領的日軍第一軍團的兩萬四千餘人,兵力比例1.6比1.

李如松採用三面圍攻,東面設伏的作戰部署攻城。初八拂曉,喬裝朝軍助攻城南門的副將祖承訓部卸裝露明軍衣甲,日軍大驚,急速調兵堵截。主攻城西門的副將楊元、李如柏乘機攻入西門。激戰至中午,三面城破,小西行長率殘部連夜過大同江東逃,沿途又遭聯軍伏兵擊殺。此戰斃日軍萬餘人,迫使日軍退縮東南沿海一隅,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

半天便拿下重兵把守的平壤城,平壤之戰是明軍抗日援朝中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也說是明軍火器的勝利,大將軍炮、神炮、虎蹲炮、滅虜炮、百子銃、佛郎機、三眼銃、鳥銃、火箭等可以說直接把平壤的城門給轟塌了,日軍的「鐵炮」雖然性能上比明軍的要好,但是鳥槍和大炮比起來效果就差很多了。
隨著拿下平壤,日軍的戰略變發生改變,放棄了「三都」之一的開城,將防禦的兵力重心轉移到漢城一線,鳳山的大友義統,白川的黑田長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紛紛向南撤退,明軍幾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內收復失地五百餘里,朝鮮三都八道,已有二都(平壤、開城)五道(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鏡)的大部分地區重回明、朝一方的掌控之中。
碧蹄館之戰是明軍騎兵的代表戰役。簡單概括就是李如松、查大受、祖承訓率領遼東軍親兵精銳的三千騎兵及楊元率領的一千騎兵援軍與日方主要幾個軍團約四萬人間的野戰。由於明軍多是各遼東戰將的親兵,皆為精銳騎兵,在面對於十倍余己的日軍時表現出了超強的戰鬥力。
戰鬥傷亡比中日朝三方存在較大的差異。

日軍:按照日本人當時的說法,只承認自己傷亡百餘人,而斃傷明軍200餘人,這個說法是靠不住的,因為按照日軍各個軍團戰後統計的傷亡簡單累加,日軍傷亡最保守估計兩千四百人。這個數字是筆者查閱日本相關史料統計而來,不敢說完全正確,只是按資料中所說數字累加一下而已。根據日方戰將陣亡情況、採取的進攻戰術及碧蹄館戰役持續時間來看,這個數字應該只多不少,按照日本野史《櫻花記事》記載,日軍在碧蹄館之戰後,各部隊總計補充新兵達6286人,所以估計日軍傷亡不會小於這個新兵數字,甚至可能在8000人以上。8千人雖然是日本人自己說的,但是我估計這個數字肯定是太誇張了,個人認為日軍的傷亡應當在2400人到6286人之間(因為之所以補充新兵,不一定是按照傷亡多少補充多少)。

明軍:總傷亡應該在兩千人左右。李如松衛隊戰死二百六十餘人(《東徵實紀》),查大受及楊元部損失不詳,但查大受部被圍一夜,損失應該偏重一些。日本人曾經吹噓明軍傷亡「過萬」,這太誇張了,明軍前後參戰部隊大致在5000人左右,傷亡「一萬」?除非明軍每名士兵都死兩次!而且戰後據朝鮮史記載,明軍撤退回王京的時候,尚有3000餘眾,所以說明軍傷亡2000左右應該是比較可靠的。
而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碧蹄一役「損折天兵三百,殺倭亦三百。」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場歷經一天一夜的戰役,參戰數萬人,交戰雙方居然只死了六百人就結束,有可能嗎?

根據《中日關係史》所載,僅迎曙驛一戰,日軍便陣亡六百餘人。據日本《武家事記》相關記載,在日軍對查大受部明軍圍攻的第二階段,末次元康部九百人幾乎死傷殆盡。

綜上所述,並參照「萬曆朝鮮戰爭經典之戰:平壤戰役」的戰果考證,我們有理由認為,此段記載只是描述了碧蹄館戰役的一個片段,而非整個戰役雙方損失人數。

可以說在野戰中1比10的兵力比例打出了1比1到1比3的傷亡比,明軍騎兵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可觀的。但是在此之後,抗日援朝第一階段也轉入相持階段。直到第一階段戰鬥結束,中日雙方主力紛紛撤離,李如松也再也沒有發動大的戰役。而由沈惟敬這個大忽悠登上舞台。

相比與丁酉再亂中麻貴、劉綎等率領的明軍以十餘萬大軍取得的平庸戰果而言,李如松在壬辰倭亂中的表現還算是不錯的,而平壤之戰和碧蹄館之戰也成為了明軍火器與騎兵的代表作。但是壬辰倭亂中中方的勝利並不僅僅於此,個人認為還包括多方面的原因:
1.中方:戰鬥能力出色,火器和騎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浙兵戚家軍和遼東騎兵雖然人數少,但是都是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兵,指揮統一,配合出色,加之李如松身先士卒的指揮和袁黃的出謀劃策都功不可沒。
2.朝方:朝方大部分路上的表現不拖後腿已屬不錯,加之戰爭初期的潰敗,造成明軍糧草供給嚴重不足,只能從遼東運送,而朝鮮多山,運輸困難,糧草和輜重武器的運送主要是由朝方負責,戰線拉長,可以說糧草供給不足也是明軍後期進攻困難的重要原因。
但是朝方李舜臣水軍的作用絕對是不可替代的,李舜臣打遍海軍無敵手,一隻缺乏支援的海上孤旅把日方海軍打的落花流水,嚴重影響日軍後勤補給運輸,補給不足,尤其是火藥子彈的不足是日軍後期退縮的原因之一。
另外朝方民間的游擊力量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方八個軍團的注意力。
3.日方。日方失敗主要原因的力量過於分散,日軍總兵力二十餘萬八個軍團分散在朝鮮八道上,每個軍團也就兩三萬人,加之日方各軍團的統帥都是各大名,指揮調度上經常也是力量分散,戰鬥力有限。再加上前期戰線過長,海上補給受到李舜臣的影響,補給的困難也影響到了日軍火器的戰鬥力。後期日方由於長期戰爭動員,自身經濟受到很大影響,各大名也普遍思歸,主要靠豐臣秀吉的意志堅持著,在第二階段戰爭的後期豐臣死了之後,日軍便立刻準備打算撤退了


謝邀


其實就兩點,

1.跨海作戰日軍補給不便,中後期只能靠在打秋風,激起義軍越來越多,朝鮮未屈服地區抵抗愈發劇烈,極大牽制日軍,於是16萬人的軍隊分到朝鮮很集結成規模;
朝鮮是明朝屬國,這意味著明朝可以名正言順地在朝鮮集結糧草、(打秋風),朝鮮各級官員還必須跪舔,李如松指著柳成龍的鼻子罵,丫都不敢還嘴也是心塞。

2.朝鮮是屬國,我大明天兵打下來一個地方自可以交給他們,大明無後顧之憂,4-8萬人是可以結成規模的,另有朝軍跟屁蟲。

在這兩種情況下,實際上各個戰場是大明以多打少,等日軍援軍一到,又各種#¥*%@

最後,三路之戰,三路皆敗,大明陸軍呵呵,所幸大明水軍封鎖沿海,那一排倭城已成死地,秀吉很及時地死去了,日本即刻收兵,狼狽突圍。

壬辰戰爭有人說是大明軍威的餘暉,要我說,分明是20年後薩爾滸之敗的預兆。有些戰役敗得莫名其妙,三路之戰,三路皆敗,還有你,健步如飛楊京甫。


看了一些回答,彷彿萬曆朝鮮戰爭的流程是這樣的:明軍大多都在打敗仗,日軍大多都在打勝仗,直到臨近結束了,由於不能改變歷史結果,於是日軍贏著贏著就輸了,明軍輸著輸著就贏了


完全依靠火器,天朝的火炮在城外野戰和攻城戰中完全壓制只有火槍的日本軍隊,基本第一場大戰,日軍城外布陣被火炮轟得七七八八以後,日本就再也不敢和明軍在城牆外打正面會戰了,都是伏擊和守城戰為主了。

而騎兵表現並不怎麼樣,李如松在火器野戰勝利之後,以為日本人將要徹底潰敗,就把火器和步兵都留在後面,親率兩萬精銳騎兵追擊日軍,結果被人家堵在山谷里一頓猛揍,精銳盡失,自己負傷,從此意志消沉,作戰指揮一蹶不振。

實際上這場戰爭中,明軍的指揮系統和高級指揮官面對不利局面,反應水準極差的弱點一再暴露,充分顯示明軍平時以大欺小習慣了,一旦遇到實力相當的軍隊,小受挫折立刻發展為手足無措,指揮失當,然後大潰敗。

而日軍儘管由於火器的劣勢,在正面戰場幾乎一直是被壓著打的,但是在封建戰國時代鍛鍊出來的各級日軍指揮官早已習慣了不利的戰局,(各級小領主被別人優勢兵力圍城簡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嘛)所以儘管日軍的指揮也談不上什麼出神入化,但是在長期被明軍壓著打的劣勢中一直發揮穩定,幾乎沒有見過明軍那種動輒大軍因為指揮失當,一潰千里的慘狀。

說真的,如果明朝不是因為有經濟總量帶來的火炮優勢,這仗根本打不贏。明軍在凡是失去火器支援的肉搏戰中就從來沒有佔到過優勢,最多和日軍打個平手,被打敗的時候居多,而高級指揮官舉措失當,中下級指揮官在官僚系統下地位極低,根本沒有自由裁量權,軍隊行動極其僵硬死板,這是根本性的嚴重問題。

如果沒有火器,那明軍在朝鮮戰場基本就會每戰皆敗,最多偶爾持平,這麼打下去最後一定會把朝鮮丟給日本的。

——等過些年財政崩潰用不起火炮以後,明軍就連流寇都打不過了。


我覺得是火器
明軍的火器主要是火炮和火箭之類威力大,而且裝備多種類多,使用熟練,幾乎是無堅不摧, 對手無處可守……日軍的火槍厲害,但是被明軍各種火炮和火箭壓制住了,幾乎是封戰必敗。


傳說文祿慶長之役時,明軍小隊三百多人在碧蹄館遭遇日軍大部人馬,後雙方皆派人增援,李如松部三千人被三萬日軍困在核心從上午打到傍晚,三萬日軍把裝備精良的三千多人竟楞是沒吃掉,立花宗茂麾下的小野成幸要和李如松一騎討,被李如梅一毒箭射殺,祖承訓,查大受,擊殺邊永晟、小川成重、安東幸貞、安東常久等多人。到晚上日軍折損了一萬多人馬才最終散去,之後統計,明軍只損失一千多人。


文祿慶長之役主要問題有以下這些。
1、日軍開局攻破三都,但是很多地方都沒有打。等於是敵人在背後給你插了釘子。
2、日軍的補給不方便,包括日本沒有辦法運來大筒,只能拿鐵炮(火繩槍)和明軍的各種大炮對轟。後期日軍的補給十分困難,只能搶朝鮮人的糧食,導致朝鮮義軍越來越多。明朝補給基本不存在問題,因為朝鮮必須跪舔明朝,送錢送糧。
3、其實明除了碧蹄館和平壤兩戰勝利以外,其餘戰都是敗多勝少。祖承訓還被日本包餃子了。
4、豐臣秀吉的各個大名各自為戰,戰鬥意志不強。各個大名只是從屬豐臣,本來不想白白死傷。以至於後期完全是秀吉的命令逼著他們作戰。這樣還引出來一個問題,就是戰力分散,戰線冗長,每個軍團只有幾萬人,不容易形成戰鬥力。


首先是日軍是一支有明顯短板的軍隊,那就是騎兵,騎兵在冷兵器戰鬥中的意義不言而明,日本本土沒有良馬,抗日時所說的東洋大馬,其實是明治時從西方進口的品種。在戰國時期,諸島缺乏騎兵,所謂的武田赤備在和蒙古,女真人整日廝殺的明朝邊軍看來,就是騎馬步兵,因此日軍根本沒有對抗鐵騎衝鋒的經驗。
沒有騎兵,可以依靠戰車,步兵方陣,各兵種協同抵消騎兵優勢,但日本沒有此方面的經驗,自始至終都沒有找到在野戰中對抗明朝騎兵的方法,所以,在野戰中常常看到日本步兵被踩踏性的殲滅,並任由明軍騎兵在陣中往來衝殺
其次就是相比於中央集權的明軍,日本是徹頭徹尾的封建軍隊,都是各個大名底下的私軍,打硬仗時誰都捨不得先拿自己的人送死,於是很多戰鬥如碧蹄館,儘管日軍看起來人數占絕對優勢,但卻使用添油戰術,你死完了我上,最後大家都死…沒有統一指揮和戰術,兵力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


既不是因為火器也不是因為騎兵,事實上在這兩個方面明軍雖然是優勢,但在其他方面比如火槍、步兵戰術日軍又更強,總之都沒有多大關係,軍事層面誰也沒有多大優勢,體現在戰場上也是這樣的,雙方都無法徹底打敗對方,大明反而有些尷尬。
所以在軍事上誰也不能把對方徹底打敗的情況下,自然是防守一方勝了,豐臣秀吉又剛好掛了,正好促成了這所謂的慘勝,這是從結果來看,當然明軍也不只是四萬人。
所以原因是雙方的戰略態勢和一點運氣。
所謂與其說展示了大明軍威之餘暉不如說是露出了薩爾滸敗象之端倪。


兵不止四萬,從戰爭結果來說贏了,從戰爭過程來說,贏沒有贏沒有定論。日本撤走兩個原因,糧草,豐臣秀吉死了(此為主因)。


明軍火器和日本各有千秋,明軍在火炮方面稍強,日軍在火槍方面佔有優勢。
騎兵優勢就明顯了,日本本土馬種較為矮小,爆發力也差,不適合做衝鋒用的軍馬,日本大規模引進外來馬種要到明治維新之後了。


我首先的疑問是
1 真的只有4萬天兵?
神宗萬曆二十年
(七月)副總兵祖承訓統兵三千餘,渡鴨綠江援之。
(十二月)二十五日,誓師東渡。如松將諸鎮士馬四萬餘,東由石門度鳳凰山,馬皆汗血。
神宗萬曆二十五年
五月,邢玠至遼。行長建樓,清正布種,島倭窖水,索朝鮮地圖,玠遂決意用兵。麻貴望鴨綠東發,所統兵僅萬七千人,請濟師。玠以朝鮮兵惟閑水戰,乃疏請募兵川、浙,並調薊、遼、宣、大、山,陝兵及福建、吳淞水兵,劉綎督川、漢兵六千七百聽剿。
2 真的取勝了?
「七月,游擊史儒等師至平壤,不諳地利,且霖雨,馬奔逸不止,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統兵三千餘,渡鴨綠江援之,僅以身免。」——明史記事本末 卷六十二
我大天朝出征被人拿了個一血,又差點送二血。
「去王京七十里,朝鮮人以倭棄王京遁告。如松信之,將輕騎趨碧蹄館,去王京三十里,馳至大石橋,馬蹷傷額,幾斃。倭猝至,圍之數里。將士殊死戰,自己至午,弇中矢且盡。金甲酋前搏李將軍甚急,裨將李有升以身蔽如松,刃數倭,竟中鉤墮,為倭支解。李如柏、李寧乃益遮夾擊,李如梅箭中金甲倭墜馬。會楊元援兵至,砍重圍入,遂潰。而我精銳亦多喪失,過橋者盡死。天且雨,近王京平地俱稻畦,冰解泥深,騎不得騁。倭背山面水,連珠布營,城中廣樹飛樓,鳥銃自穴中出,應時斃。我師乃退駐開城。」——明史記事本末 卷六十二
過去gank人家,差點被反殺,老司機過來救才撿了一條命回泉水了。
「島山視尉山高,石城新築,堅甚,我師仰攻多損傷。諸將乃議曰:「倭艱水道,餉難繼。第坐困之,清正可不戰縛也。」鎬等以為然,分兵圍十日夜。倭用炮者,從隙發,多命中,彈皆碎鐵為之,中多迭傷。然倭亦飢甚,瞰我師稍怠,偽約降緩攻,而冀行長來援。行長亦慮我襲釜營,不敢輕進。乃選銳卒三千,虛張幟蔽江上。朝鮮將李德馨訛報海上倭船揚帆而來,鎬不及下令,策馬西奔。諸軍無統御,皆潰。清正縱兵逐北,軍士死者萬餘,游擊盧繼忠三千人殲焉。鎬、貴奔星州,撤兵還王京,會同邢玠露布,言尉山大捷。諸營上簿書,士卒亡者二萬。鎬大怒,駁正,止稱百餘人。」——明史記事本末 卷六十二
過去摸人家塔順帶拿人頭,結果不僅塔沒拆掉,自己又被反殺。
=====================================================================
1 首先天兵絕不止四萬。上面有記述的已經不止,沒記述的從哪冒出來的各路英雄加起來更是數不清了。
2 天朝勝利,也並非是因為騎兵和火器。雖說天朝火器發達騎兵nb,但是日本方並非吃素,戰國以來長期的戰爭磨練,陣法,鐵炮,築城技術等方面有自己的特點,跟天朝玩也能強行55開。
=====================================================================
以上說的都是戰鬥層面,然而,首先,這是一場戰爭。
要玩戰爭這種遊戲,首先要有本錢。
戰爭是燒錢的遊戲,可調動的兵力、徵用的物資裝備、補給的線路等等都是要燒錢來維持的。
抗倭七年,天朝多年的積蓄,三大征全部敗光;日本的猴子家在此戰損失慘重,內部矛盾加劇,最終烏龜坐收漁利,取而代之。
=====================================================================
不過在文祿慶長戰爭中露臉的人還是太少了 = =
比如獨眼龍桑 = =


那年代日本出的軍隊將軍在國內捧上天,實際菜得掉渣,李如松帶來的不僅有遼東李成梁的家底還有第二代戚家軍,再加上李如松本人就受過徐謂的教導,了解倭寇是怎麼樣的人,從哪裡來,怎麼戰勝他們。再加上當時日本被大明一個姓沈的大忽悠玩的團團轉。。。朝鮮是和平久了,全在搞政治,日本在戰國算亂世,援朝這事兒在大明的明史里,其實,真的不算個事兒。。


大明兩百多年的主要對手都是蒙古,根本就沒把小日本當回事。大明的軍隊火炮先進,統帥優秀,士兵又是久經沙場,戰爭對於大明壓根不是事,但大明也的確忽視了日本的戰鬥力。不過我覺得決定性因素是統帥和士兵素質,因為日本在戰國時代的武器並不比大明差多少,明軍唯一強的也就是火炮,日軍那時候也是大量裝備火槍的。
至於說大明不止派了那麼多人壓根就是無稽之談,可以看出大明根本沒把這場戰爭當回事,有什麼必要派那麼多人。派去的軍隊都是防守蒙古和遼東的,要是都派去了邊境怎麼辦?而且派去的人越多,開銷越大。而且大明第一次派去的是4萬,第二次是有所增加的,應該在7~8萬。並不都是一直是4萬。
中國打仗並不是每次都以多勝少,真要是靠這個,這個民族挺不到現在。一般來說,別人來打我們,我們人多;當我們出境作戰的時候,人數少於別人是正常的。之所以說這一點,是因為現在國人近代史看多了,印象就是中國打仗靠人多。


野戰有騎兵,攻城有大炮。鬼子的火繩槍比明軍玩得好,然而只能在當烏龜的時候多活一會。打平壤的時候明軍直接開掛轟掉城門,碧蹄館李如松帶著幾千騎兵來去自如,還玩個卵


你讀過歷史嗎?明朝對日本在朝鮮的戰爭,關鍵點都是在山區丘陵地帶,你說這個地帶你騎兵能發揮作用嗎?明朝最厲害的地方是他的神機營,三眼統


火器和南兵


個人認為主要是李如松比小西行長厲害 陳磷 李舜臣海軍打的好 如果說其他的話可能是明軍的火器軍隊素質更好一些吧


推薦閱讀:

生活方式已經完全漢化的少數民族怎麼找尋自己的民族認同感?
中國近代和現代的太空探索跟 17、18 世紀的航海時代是否可以比較?
用最簡單的話概述明朝滅亡的原因(最好有不同的視角,有主次)?
靖康之恥和土木堡之變哪個更恥辱?
如果明朝沒有覆滅,中國會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嗎?近代中國會衰落嗎?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日本歷史 | 古代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