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崇禎帝是什麼樣子的?


問:歷史上真實的崇禎帝是什麼樣子的?

他很自負
有一次臣子把他比作了漢文帝,本來是馬屁之言,但是崇禎聽了十分的不高興,他認為漢文帝只是一個中上等的皇帝,覺得那漢文帝和自己比不值一提。還有一次輔臣提到了唐太宗,崇禎帝說:「唐太宗掃蕩群雄,我自愧沒有那樣的才能;但要說到閨門無序,家法敗壞,我還羞於與他相提並論呢。」(摘自《三垣筆記》)前半句絕對不是崇禎的謙虛之言,他打心眼兒里是覺得唐宗宋祖之類的人物比不上自己(像不像我朝太祖)。
因為自負,他很不自信
極其自負的崇禎內心中有很大的不自信成分,所以他對其他人的評價十分敏感,對他人的行為十分多疑。他此生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別人看不起他,一旦他發現有人對他有不好的評價或者在他面前耍小聰明,他就會痛下殺手。在這裡我就不舉袁崇煥的例子了,口水太多。他的第一個蜜月閣臣劉鴻訓,在寧遠嘩變之後,沒有看出他想向此案向戶部問罪的態度,反而提出用崇禎的私銀髮餉,觸怒了他,之後崇禎又得到消息,劉鴻訓在家中說崇禎畢竟只是個「沖主」(年幼之君)。崇禎不便以「沖主」之事定罪,於是在之後的張慶臻賄賂舞弊一案中強行將劉鴻訓牽扯進去,最後流放代州,最後劉死在邊疆
他自作聰明
崇禎帝是一個很自以為是的人,從諸多方面可以看出來,用人上,雖然他想法很好,嘗試通過科舉、科道以外的途徑網羅人才,但是他本人十分缺乏統籌安排進行制度改革的能力,只是憑著一時的激動隨意降旨,各種破格提拔人才,但又對他們缺乏考察,用之則一味信任,反之,罷免之時也極為輕易,全憑一己之好惡。在處理黨爭問題上,其實韓曠曾經上向崇禎提出過關於君主處理朋黨的意見,就是作為君主在處理朋黨問題時,要做到本身無朋黨之念,升遷革黜應該由才能品德和執政業績上來決定,可惜崇禎朋黨之見極深,自負地認為只有把哪一圈子的人都認清,才能消除朋黨,結果適得其反。
他很勤勞
自正德皇帝開始,沒有一個皇帝能規規矩矩參加內閣和翰林學士為皇帝的「日講」,但崇禎在位的十七年中,日講經筵堅持不懈,他驕傲的心讓他變得十分的要強,想通過這些理論學習增強自己的帝王修養,來達到自己心中為自己設立的目標。他十分勤於政務,本章和票擬每一個都認真閱讀,閣臣的票擬雖然只是一種建議但是卻極受尊重,但崇禎帝卻經常駁回,甚至有些大學士事先備好兩種票擬,以備崇禎帝批駁。除此之外,崇禎的朝會也十分頻繁。

「今後除酷暑嚴寒之外,朕將每日御於文華殿中,所有奏章均同各位輔臣面商定議,務求處理精當。」

唉,崇禎的閣臣,不好當啊。
他性情苛刻
崇禎性情節儉,嚴令大臣們跟著節儉,痛恨貪墨官吏,整個大明只有三位輔臣被殺,王文、夏言和崇禎年間的薛國觀。本身薛國觀並無必死之罪(薛國觀案蠻有意思的,可以細講),在崇禎得知薛國觀出走時的金銀裝載了滿滿一車隊時,起了殺心,下旨令薛國觀自殺,抄沒家財。

崇禎是一個很複雜的人,自小襲信親王,長期的呼奴喝婢使得他性情嚴急苛刻,剛愎自用;另一方面從小的孤獨寂寞和危險處境讓他敏感多疑,過分自負,但在緊要關頭卻又總拿不定主意。
他確實有很多很多的缺點,但是我們把他的缺點放在我們普通人身上看來,都是無關痛癢的小毛病罷了,可怕的是,崇禎的這些缺點和他專制帝王的至高權力相結合卻產生了可怕的效果,這個可怕的效果又經過當時明朝時局動亂環境的放大,成為了一種令人震驚的破壞性力量。
但是大明各個帝王中,我偏偏最欣賞的還是他,他身上的悲劇色彩太濃重,一個死時僅33歲的瘦弱年輕人,將破敗不堪的大明王朝背在身上長達十七年,福王遇害之後,崇禎大病了一場,長達十幾天不能雙腿直立行走,只好在暖閣召見褚臣,頭一次在召對朝臣的時候泣不成聲。首輔范復粹一直在崇禎耳邊道:「這一切都是氣數,氣數啊。」崇禎帝很不高興的回道:「這也說不得是氣數。就是氣數也要靠人力來挽回啊。」
從初登帝位的意氣風發,雄心壯志,藐視唐宗宋祖,想要和一幫大臣共同干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業,可是他身邊別說什麼經邦治國的王佐之才,就連稍微靠譜一點的人都沒有。他身在帝位沒有一天是快樂的,等待他的只有日復一日的奏章、廷議、召對。前線不斷潰敗的戰報和國庫空虛的奏疏擺滿了他的桌子。可惜,最終他也沒能逃離命運,我在他身上彷彿看到了那個我最喜歡的金庸筆下的那個角色,「別跟我說什麼氣數不氣數,我偏要勉強。」


是病急亂投醫的病人,一把一把的吃藥是因為他急躁,一個一個的換醫生是因為他狐疑;
是深陷沼澤的路人,奮力掙扎是因為他想解脫,大聲疾呼是想要人拉他一把;
是家道中落的少東家,理想主義是因為他涉世未深,不切實際是因為他長不大的心;
是虧損企業的老闆,一心想改革又不想擔責任,企業會倒閉那是員工不努力;

我現在相信「國運」這東西,明亡不是崇禎的錯,明亡早了才是崇禎的罪。國運下行的時候,制定政策一定要謹慎再謹慎。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大病更不能用猛葯。

可我偏偏欣賞垂死掙扎的,厭惡苟延殘喘的。


缺乏最基本的平衡權術,所以後來滿京城的大官都比國家有錢,他也無能為力

他確實宵衣旰食,但是已經爛到根子的軍隊、吏治他早就無力回天,廢了東西廠、錦衣衛,他連最基本的檢察都做不到,甚至只能裝聾作啞

他多疑,但當時的朝廷由不得他不多疑,關寧鐵騎養寇自重,那位出名的袁大嘟嘟每年遼餉不斷,五年平遼,先斬敵後根據地毛文龍,後來乾脆就讓野豬皮殺入長城,兵圍帝闕。是你,你多不多疑?

合著,不管不問,再聽你們自戳了眼睛、耳朵後,坐看你們黨同伐異、爭權奪利、養寇自重、裡通外國、殺良冒功,就是好領導???

他確實志大才疏,這或許是他不是皇儲沒有學習到帝王心術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他在最後時刻敢於自縊煤山,他履行了他帝國主人的責任,他用他的生命為他的多疑、他的倒行逆施買了單

反倒是那些文武百官們,他們做了什麼???不提被貶的春江水涼的東林黨領袖錢謙益,就看看當時的北京城裡,滿朝文武的氣節尚不如不如一個被他們鄙視、打壓的太監。

他只是一個悲劇的人物,他努力將滿目瘡痍、支零破碎的國家縫補起來。
他再盡他最大的努力,他沒有學他的哥哥沉溺自我,不理朝政。他也有抗足夠的黑鍋,溫體仁挨得罵與所謂李中堂不可以道里計

但上有天災不斷、天寒地旱、歉收連連,下有人禍不絕、資敵傳信、賣國求榮;內有黨爭不斷、損公肥私、逼反草民,外有家奴造反、武臣怕死、殺良冒功,加上他資資平庸,始有煤山上這一朝。

他非亡國之君,卻當亡國之運,此誠時也、運也、命也。


前段時間,重點讀了些關於崇禎的史料和文獻,整體感覺是:想哭

明清兩代,最命苦的皇帝我認為有兩個,一個是崇禎,一個是咸豐。兩個人的命運有些類似的地方。但崇禎更值得同情。

一個皇帝,很難簡單評價,建議讀一讀樊樹志教授的《崇禎傳》,個人認為可以展現一個真實的崇禎。


可以對比慈禧老佛爺:
一個殺袁崇煥,逼反洪,孫傳庭死而不葬,首輔換著跟不要錢似的。一個重用漢人曾李,任用英國人赫德掌管海關。
一個只有兩支主要的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洲危脅,一個四面八方全是敵人,什麼捻軍,太平天國,革命黨打完一波還有一波。
一個手底下有上任皇帝留下的袁崇煥,毛文龍,關寧鐵騎等精兵焊將。一個在太平天國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現有的八旗綠營全是草包沒有一個能夠頂用的。湘軍,淮軍全是重新在自己任上培養出來的。
一個在李闖只剩18騎的時候能讓對方捲土重來,國庫空虛再拿不出一分錢充當軍費。一個在消滅太平天國後有了同治中興,雖然要賠英法錢,東南稅收被太平天國糟踏光了,首都北京也要重建,但還是要折騰洋務運動到處投資鐵廠鐵路,造出亞洲第一海軍(雖然一場甲午打回原型,但好歹大家都看著像中興的樣子)。
一個死後留下沒有中心的南明相互內鬥,把大好河山送給滿清。一個死後留下「預備立憲」
兩位一對比,高下立判。我感覺老佛爺不知道比崇禎高到哪裡去了。
崇禎唯一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是「死後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回復吳子軒:
1."還有,慈禧接任時的清朝與崇禎接任是的明朝具有可比性嗎?一個是一開始就大全在握,而崇禎七年接任是,還有魏忠賢,在除去魏忠賢之後,才有了自己的統治": 我讀書少你別騙我。A,慈禧是大權大握,那八大輔政大臣死了么?慈安太后死了么?你如果稍稍知道一點歷史知識的話,女主臨朝,牝雞司晨在中國的阻力有多大?B,崇禎是明末,那個時代是皇權高度彭漲的年代,不是唐末太監可以隨意廢立皇帝的時代。太監是什麼?太監只是皇帝的一條寵物狗而己。C。 慈禧具體大權大握什麼時候我不清楚,估且當作咸豐掛掉的時候吧。太平軍的北伐到了天津,英法軍佔了北京。嗯,局勢不算太差。
2.「崇禎只在位了17年,而天災人禍的明朝卻積重難返,內憂外患,興新的女真人,國內的農民起義,臣子的不和諧」:A.積重難返,內憂外患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我不說。新興的女真人,要知道中原漢族在北方的威脅從來沒有停止過。從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一直到乾隆平定回亂為止,北方威脅從來沒有停止過,包括:內外東北,新疆甘寧一部分,內外蒙這些地方。而清末是外東北和新疆的毛熊以及阿古柏。B.國內的農民起義:明末農民起義闖王,闖將是在陝西,河南一帶,張獻忠是在四川一帶。清末太平軍,捻軍。要知道,太平軍槽踏的地方是長江中下游。自宋開始,有「蘇湖熟,天下足」,所以重要的賦稅來源就是蘇湖。知道清末八大總督排名么?直隸,兩江,湖廣,兩廣。直隸被英法槽踏,長江中下游被太平軍占著。太平天國人口損失眾說紛紜,但是大約都在一億左右。在一個打爛的國地方收稅,還要建海軍,修園子,我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C。臣子的不和諧,呵呵,我不說話
3.『其實一位未成年的未接受皇儲教育的親王在17年之內能解決的』,A,嗯,正統皇族教育。好像慈禧進宮前他爸爸就讓他學習帝王之術的。B,十七年,十七年可以做什麼?
4.「留在北京更是折射了崇禎的骨氣,比許多末代之君的逃亡,如慈禧的逃亡西安。」蔣總統要是有骨氣,就應該在南京戰死,然後全國亂成一團麻,讓日本人摘果子。王明,博古,周恩來等人要是有骨氣,應該在瑞金戰死,長征你大爺,然後蔣光頭順利統一。康王趙構要是有骨氣,就應該在做河北兵馬大元帥的時候戰死,直接讓金兵南下。
5.「疆域廣是指的整個清朝的開國以來疆域廣,其中大部分的功勞都是開國依以來的先帝們或是愛國的封疆大吏(左宗棠等)而割地賠款」。王朝開國哪個不廣,留給下一朝的呢?愛國的封疆大吏?是的,是愛國的封疆大吏,如果也像崇禎這麼領導,不要錢糧,不給援兵,甚至做的好好的,就叫回京城給凌遲了,看你怎麼收國土。
6.「慈禧依舊害怕洋人(如中法戰爭),為鞏固統治,您說割的地方不重要!!!難道台灣 香港,山東半島……這些地方都不重要??就只有西藏,新疆重要?」首先,台灣重要,極其重要。但是即然決定了疆防海防兩手一起抓,兩手必然都不夠硬。其次香港,真不重要,不值錢的小漁島。最後,山東半島重要,但是只有青島是德國人的,青島也只不過是一個軍港而己。


崇禎即位的時候才17,對於我們,17歲的時候在幹什麼?還都是一腦子天真想法的青春少年吧,突然duang給你一個國家讓你管理,讓誰能保證不出問題?而且他面對的還是一個王朝末期的亂局,被前幾任皇帝折騰地奄奄一息,大臣們都是爾虞我詐各懷鬼胎,內有李自成張獻忠,外有滿清韃子虎視眈眈。因此,崇禎真的是挺可悲的,在一個錯誤的時間擔當了一個錯誤的角色。


幹活最怕的就是崇禎這種領導,瞎指揮,多疑~且不說袁崇煥這種有爭議的人物,看到盧象升和孫傳庭的死,真心心痛~!


這裡所有的答主,包括我,沒一個人能比崇禎做得更好。不服的,咬我啊?!


心有餘而力不足


可憐可悲之人,因為不是儲君,沒有接受過起碼的儲君教育,導致他上台後不該勤勉的事情太多,如果崇禎是個貪圖享樂的人,一切事情都由內官外臣來做的話,而不是他在那邊胡亂干涉,明和後金之間的局勢會好很多,甚至有翻盤的可能,至於高迎祥和李自成他們,孫傳庭和鄭崇儉足可以掃滅


講幾個小故事吧。
一、「崇禎」年號的來歷
信王朱由檢即位之前,內閣提供了四個年號供其挑選,分別是「乾聖」、「興福」、「咸嘉」和「崇禎」。信王思慮,乾為天,亦不敢自認聖人;興為中興之君,名頭太大;咸有干戈之意,殊為不吉。而禎是吉祥的意思,最後選中「崇禎」為年號。

二、文武全才的亡國之君
根據史料的記載,崇禎皇帝可謂博採明代皇帝的眾長,他像明孝宗那樣恭儉,像嘉靖皇帝那樣善於決斷,說話中氣十足,又善於騎射,閑暇時用黃繩拎起石塊以鍛煉臂力,與那些沉迷丹藥的祖輩可謂天壤之別;同時又好讀書,每日手不釋卷,還寫得一手好字;崇禎皇帝恢復了太祖朱元璋每日朝會的祖制,日日不輟,同時還要參加日講和經筵等學習活動,是自朱元璋之後最為勤政的皇帝,又不近女色,與周皇后從一而終。「拮据天下十七年,宵衣旰食,曾不一舒其懷」,就是這樣一個文武雙全、自律修身的人,成了亡國之君,令人唏噓感嘆。

三、果敢的翦除閹黨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六日,崇禎皇帝登基,九月初三即命熹宗乳母、魏忠賢的對食客氏出宮,二十五日下旨停建魏忠賢的生祠,十月十八日免去閹黨「五虎」之首崔呈秀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職務,回籍聽勘,十月二十七日惶惶不可終日的魏忠賢提出辭呈,十一月一日下旨勒令其到鳳陽祖陵司香,十一月初六日,魏忠賢在流放路上自縊身亡。
崇禎皇帝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將閹黨羽翼翦除一空,不留後患,顯示他果敢、膽略和權謀。


他自己也有一定的問題吧,像多疑啊,器量小啊什麼的,確實算不上那種明君
可是他至少是想努力專心的干好皇帝這個職業的,這一點比起好多同行就已經很不易了好么尤其在明朝。。。他本身的問題並不足以讓他亡國啊
可是他遇到的攤子實在是太爛了,貨幣體系出問題,天災也不饒人,農民起義按下葫蘆起了瓢,大金更是不消停,大明王朝好幾代的作終於在他手上收穫了這樣殘酷的結果,他是替祖宗還債
我看著都覺得運氣實在太差〒_〒
還是挺佩服他的,明知山河即將亡於己手還能不棄療,不抓緊時間醉生夢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努力站好最後一班崗,是個勇敢的人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有些人註定是炮灰,譬如崇禎


大明亡國有他的責任。但是,那些大臣才更該死。多疑也是時勢所逼。玩個三國殺都能分不清忠反內。何況一個腐朽到根的王朝。


上台前,有奸臣掌權,幾乎遭遇不測,幾次遇險都逢凶化吉

他登大寶之前,韜光養晦,對奸臣噓寒問暖,以寬仁厚道著稱

登基之前,即粉碎了前朝權臣策劃的一次篡位行動(良卿之子入宮,進忠為攝政也)

有為堯舜之君的大志,事必躬親,政治為之一變

繼位不久,前朝權臣致仕,上一舉解決之,並查其餘黨,罰沒其家財

解決大佬之後,又劾前朝兵部尚書,下詔捉拿,迫其自縊,罰沒身家

時局艱難,庸臣冗員塞於朝野,上欲行新常態,不可得

皇后漂亮,據記載玉貌花容,光彩照人,而且儀態端莊,溫柔大方,有國母之姿。


志大才疏


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與危難之間。有重振山河之心,但無重振山河之才。


我覺得他是聰明的,也是勵精圖治的,不過怎奈何前面的攤子太爛,無力回天


他只是可憐和勤政而已,志大才疏急功近利的一個人。我反而覺得他穿破衣服和起反作用的勤政成就了他現在的歷史地位,要是他像宋徽宗那樣驕奢淫逸,他就沒這麼大爭議了。
說穿了,明朝滅亡他至少要負一半責任。


崇禎如果在治世,能做一個還可以的皇帝,他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但是生在那麼個亂世,他的才能並不高,不足以力挽狂瀾。農民起義你給不起義的加稅去鎮壓起義的,那不是逼沒起義的也起義么?


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登基後影響到治國。性格上有明顯缺陷。


推薦閱讀:

袁崇煥的超高地位是清朝捧出來的嗎?
《綉春刀》里魏忠賢的牌子上面有間隔號,這個符合歷史嗎?
為什麼明朝火器發展的這麼好但是清朝卻不進反退?
明朝是否實質統治了西藏??
如何評價《竊明》?

TAG:明朝 | 歷史 | 清朝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明朝歷史 |